登陆注册
3789200000008

第8章

城上

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居郑亚幕府时登桂林城而作。

有客虚投笔,无独上城。

沙禽失侣远,江树著阴轻。

边遽稽天讨,军须竭地征。

贾生游刃极,作赋又论兵。

有客虚投笔,无憀独上城——这两句是说:我枉自投笔从戎来到这里,如今只能一个人无聊地登上城楼。有客:诗人在郑亚幕府充任幕僚,故自称“有客”。虚:徒劳,枉自,白白地。投笔:投笔从戎的省语。无憀(liáo):即无聊,空虚、无所依托的样子。

沙禽失侣远,江树著阴轻——这两句是说:向远处望,栖息在沙洲上的水鸟因失去伴侣显得十分孤独,那江边的树林里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雾气。沙禽:停留在沙洲上的水鸟。著:附着。

边遽稽天讨,军须竭地征——这两句是说:国家对党项的叛乱征讨时日已久,乃至于传递公文的驿车不停地奔跑;军费开支用尽了全国的土地赋税。遽(jù):传递官府文书的驿车。稽:迟延。天讨:朝廷对入侵者的征讨,此指对西北边地党项族的征讨。军须:即军需。地征:土地赋税的征收。

贾生游刃极,作赋又论兵——这两句是说:贾谊才学过人,会作赋又懂军事。这里,诗人以贾谊自况,认为自己对解救国家的危机游刃有馀,却得不到施展才干的机会。贾生:贾谊,西汉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游刃极:游刃有馀,应付裕如。此语出自《庄子·养生主》。作赋:指有文才,贾谊著有《吊屈原赋》、《蚭鸟赋》等。论兵:指有武略。贾谊曾上书论破匈奴的军事方略。

读此诗,一个心忧国事、渴望报效国家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虚”字极佳,将投笔从戎的心事勾起。“独”字传神,万般无奈独上城楼。颔联写登高远望,景语即情语,失侣的水鸟凄然远去,轻阴薄雾笼罩着江树,这一切也压在诗人的心头。颈联由景物转入议论时事,国事维艰,给人以喘不过气来的重压。尾联宕开一笔,只言才智足以匡国的贾谊被弃之不用。由此上溯首句“虚投笔”之语,诗人报国无门的苦闷自然溢于言表。

端居

作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秋,此时,诗人在桂管观察使郑亚幕中,因远离家乡和亲人勾起了无限的惆怅之情。端居:闲居。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这两句是说:寄给远方亲人的书信连同那归乡的美梦,是那么地悠长。醒来以后,与我相伴的只有一张空床和那令人备感寂寥的清秋。敌:对,相当、相等的。素秋:秋季。古代五行之说,秋属金,其色白,故称“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这两句是说:台阶下的青苔和庭中被秋霜染红的树叶,在迷濛的秋雨以及冷冷的清月笼罩下,越发勾起我那悠长的愁绪。红树:指经霜以后的叶红之树,如枫树等。寥落:稀少,衰微。

客居异乡,总有孤寂之感。那聊以打发乡愁的“远书”和“归梦”虽然悠长,却难以寄托空荡荡的情怀。为此,诗人以“空床”、“素秋”补足首句的句意。青苔、红树、秋雨、冷月,它们既是诗人的眼前景,同时也是牵动诗人思乡情结的触媒。需要指出的是,“雨中”、“月中”不是同时可见的景物,而是诗人将眼前景与往日的生活积累凭记忆拧结到一起,以暗示长夜难眠、思念之情已非一朝一夕,使其在时间上得到延伸。

访秋

作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写桂林秋色。

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

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

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

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

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这两句是说:喝下去的酒淡淡的,风一吹,就清醒了,站在高峻的楼上,极目远望直到天边。薄:指味道淡的酒。危:高峻。望已穷:可以极望,隐含秋高气爽之意。

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这两句是说:已近傍晚,惟有江边的高地还有馀晖映照;船帆北向,可见刮着南风。皋:水边的高地。

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这两句是说:薄阴笼罩着龙潭,微微泛白,晚霞映红了崎岖狭窄的山路。龙潭:深渊。这里指桂林城北的白石潭。分:显露。鸟道:险峻狭窄的山路。

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这两句是说:殷勤地报送秋天消息的,只有红红的枫叶。因为桂林四季温暖,能使人觉察到秋天存在的物象很少。

这是一首登高怀远的诗作。诗人于是年春来到桂林,转眼间就到了秋季。登高远眺,故园当然是无法收入眼帘的,而“落日”、“归风”却隐含了无尽的归思。桂林气候温暖,见不到内地习见的萧瑟秋景,诗人内心的异域之感、故园之思却未因此而稍减。名为“访秋”,其实是想寻访与内地的关联。丹枫承担起寄托作者此时全部思乡之情的重任,仿佛成了家乡远道而来报道秋消息的使者。

海上谣

作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武宗在晚唐皇帝中算是比较有作为的,但迷信神仙术,会昌六年(846)三月因服长生药送命,是年八月下葬。

桂水寒于江,玉兔秋冷咽。

海底觅仙人,香桃如瘦骨。

紫鸾不肯舞,满翅蓬山雪。

借得龙堂宽,晓出揲云发。

刘郎旧香炷,立见茂陵树。

云孙帖帖卧秋烟,

上元细字如蚕眠。

桂水寒于江,玉兔秋冷咽——这两句是说:桂海的水比江水还要寒冷,月中的玉兔也在深秋的清冷中颤栗噤声。桂水:指桂海,南海的别称,传说南海有桂树,故称桂海。冷咽(yè):因寒冷而颤栗噤声。

海底觅仙人,香桃如瘦骨——这两句是说:潜入海底寻找仙人,只见到仙桃树枝叶稀疏,蟠桃像枯瘦的骨头。香桃:蟠桃,据说食之可以长生不老。此句讽刺皇帝求仙,费尽心机最后终无所得。

紫鸾不肯舞,满翅蓬山雪——这两句是说:紫鸾被冻僵了不肯起舞,它的翅膀上积满了蓬山的落雪。紫鸾:传说中的神鸟,擅长舞蹈。蓬山:海中的仙山,即蓬莱山。

借得龙堂宽,晓出揲云发——这两句是说:到海中借住龙宫虽然较为宽敞,但清早起床后依旧要梳理一头的白发。龙堂:龙宫。这里借指皇宫。揲(shé):用手抽点成束或成批物品的数目,此处含有梳理之意。云发:指浓密如云朵般的头发。古人常以须发的疏密来表示人的年纪。

刘郎旧香炷,立见茂陵树——这两句是说:昔日汉武帝刘彻敬神求仙的香炷依然存在,转眼间,茂陵上已长出高大的树木了。刘郎:汉武帝刘彻。暗指唐宪宗。唐宪宗(806—821年在位)迷信神仙术,最后服长生药送命。此时距武宗服药身亡约二十馀年。旧香炷:《汉武内传》:“七月七日燔百和之香以待王母。”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

云孙帖帖卧秋烟,上元细字如蚕眠——这两句是说:汉武帝的子孙后代,现在都已经服帖地长眠于秋烟弥漫的荒野中了,上元真经上的小字还像卧蚕一样。云孙:指远代的子孙。《尔雅·释亲》:“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昆孙,昆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帖帖:稳妥服帖的样子。上元:上元夫人,神话中的女仙名,据说曾陪同西王母到汉宫中与汉武帝相会宴饮,并曾授汉武帝以真经。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其状如眠,谓之蚕眠。

这是一首讽刺皇帝追求长生不老的诗。诗人将时间锁定在万物萧瑟的秋天,此时正是唐武宗入葬的时候。武宗于会昌六年三月因服长生药送命,是年八月下葬。全诗以秋月的寒冷兴起,营造凄凉的氛围。三至六句继续写海上仙境的寒冷,说明此地既不能生长仙桃,也不是紫鸾起舞的仙家胜境。七八句写求仙者虽然可以借到宽敞的龙堂居住,但并不能解决长生的问题,只能在早晨起床后梳理一头的白发。其讽刺之意可窥见一斑。后四句极写求仙者相继死亡,可见求仙之事的虚妄。中晚唐诸皇帝大都迷信神仙方术,妄求长生,虽然覆辙相袭,仍执迷不悟。

宋玉

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冬,是时,诗人奉命出使江陵,路过战国后期楚国宋玉的故宅。何焯在《义门读书记》中指出:“此题下缺一‘宅’字。”言之成理。宋玉:战国后期楚国著名的辞赋家。

何事荆台百万家,唯教宋玉擅才华?

楚辞已不饶唐勒,风赋何曾让景差!

落日渚宫供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

可怜庾信寻荒径,犹得三朝托后车。

何事荆台百万家,唯教宋玉擅才华——这两句是说:为什么拥有数百万人口的楚国,让宋玉一人独揽了才华呢?荆台:楚国台馆名,故址在湖北监利北。这里用来指楚国。擅:独揽。

楚辞已不饶唐勒,风赋何曾让景差——这两句是说:宋玉所作楚辞已不在唐勒之下,他的《风赋》又何尝比景差的作品逊色呢?饶:让,比……差。唐勒:与宋玉同时的楚国辞赋家。风赋:辞赋名,传为宋玉所作。景差:与宋玉同时的楚国辞赋家。

落日渚宫供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这两句是说:日暮时分,落日映照着渚宫壮丽的观阁,呈现在宋玉眼前;开春时节,云梦泽又送来绚丽的景色,供他欣赏。渚宫:春秋时楚成王建的别宫,故址在今湖北江陵。供:呈献。开年:一年的开始,开春。云梦:即云梦泽,楚国境内的大湖泊,地处今湖北、湖南之间。烟花:指绚丽的春光。

可怜庾信寻荒径,犹得三朝托后车——这两句是说:可羡庾信沿着荒径去寻找宋玉的故宅,所以他能够连续三朝为文学侍从。可怜:可羡。庾信寻荒径:指庾信寻宋玉故宅的荒径而居住其地。三朝:指梁武帝、梁简文帝、梁元帝三朝。据《北史·庾信传》:庾信先事梁武帝,为东宫抄撰学士;后事简文帝,侯景作乱,信奔江陵。梁元帝承制除御史中丞,转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加散骑侍郎。托后车:托身于天子车驾后面的随从车。指庾信为文学侍从之臣。

首四句极赞宋玉才华,隐以自况。五六句渲染宋玉的才情,落日馀晖下渚宫壮丽的观阁,春回大地时云梦泽送来的春光,无一不在泽及宋玉的才华,乃至于择宋玉故宅而居的庾信也跟着沾了光。思古抚今,令诗人抑郁的是,尽管庾信的才华远不及宋玉,只因择宋玉故宅而居,便历仕三朝。由此引起身世之叹,自己空有宋玉之才却不得不寄身于幕府。才华相同而遇合迥异,其不平之气自然显露出来。

高松

当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正月,李商隐奉郑亚之命摄守昭平郡(今广西平乐)时。

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

客散初晴后,僧来不语时。

有风传雅韵,无雪试幽姿。

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

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这两句是说:高大的松树从众多树木中脱颖而出,陪伴我面对着很远很远的地方。出:超出,出类拔萃的意思。向:面对。天涯:指极远的地方。作者当时居昭平,远离京城长安。

客散初晴后,僧来不语时——这两句是说:天气初晴,客人散去,僧人来访,我与他相对不语。诗人以此衬托高松下恬静幽雅的意境。

有风传雅韵,无雪试幽姿——这两句是说:风吹动松林传出清雅的松涛声,虽然岭南地区终年无雪,但同样可以试出青松的沉静和雅韵。雅韵:松涛声,指风吹松树时发出的清雅声音。幽姿:沉静的姿态。松树在大雪之中更显挺拔苍翠,昭平地处岭南,终年无雪,故说“无雪试幽姿”。

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这两句是说:等到青松的根部生长出上等药物伏龟的那一天,人们就会来求访它了。上药:上等的药物,此处指延年益寿的药物。伏龟:指茯苓,寄生于松树根部。形如龟鳖者被认为是上等补药,旧时传说这种伏龟由百千年松树之精变化而成。

起句挺拔,诗人以高松自喻,表明了在其个性中有着进取、自我肯定的一面。青松凌越众木,其物性为世人关注。故“伴我”是以物性观照自我。颔联宕开一笔,写高松下恬静幽雅的环境,从表面上看,似与高松无关;从深层看,松的神韵分别由“客散”、“僧来”得到了渲染和烘托。颈联大发感慨。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自孔子以后,历代文人抒写青松的高洁时常常以大雪作为参照物来加以证实;但诗人别开生面,认为在岭南特定的环境中,青松一样可以显示其“幽姿”。从另一个层面看,“无雪”虽说是一种遗憾,然而,有伏龟与木秀于林的青松相伴,那高松的品质总有一天会被人发现,所以,诗人以“上药”自许,坚信有朝一日会为世所重。该诗借咏松抒写情怀,对人生价值充满了自信。

贾生

这是首咏史绝句,约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贾生:指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和辞赋家,曾多次上书汉文帝,主张削弱诸侯王势力以巩固中央集权,又曾提出抗击匈奴、重农抑商等主张。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这两句是说:汉文帝在宣室中因求贤征询贾谊的政治见解,贾谊才气纵横,无与伦比。宣室:西汉未央宫前殿正室,汉文帝接见贾谊的地方。访逐臣:汉文帝初,贾谊为太中大夫,因贾谊有突出的政治才干,受到汉文帝的重视,正准备重用之时,朝廷大臣周勃、灌婴等坚决反对,因此被逐出朝廷,贬为长沙王太傅。后被汉文帝召回,在宣室接见,故曰“访逐臣”。才调:才气、才情。更:再。无伦:没有人能同他相比。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两句是说:可惜的是,汉文帝跟他谈到夜半时分,空自留神倾听,移座向前,却不问苍生大计,只问鬼神之事。可怜:可惜。虚:空自,徒然。前席:在席上移膝向前。古人有席地而坐的习惯,此指听得聚精会神,不知不觉向对方靠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xī,祭馀之肉),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苍生:指老百姓。

诗选取汉文帝向贾谊夜问鬼神事加以生发,以议论为主干,意在抨击统治者貌似求贤而不知任用的荒唐。“不问苍生问鬼神”可谓是神来之笔,诗人的愤慨之情油然而起。晚唐的皇帝服药求仙,荒废政事,不问民生疾苦,比汉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前三句极写汉文帝对贾谊的重视,“求”、“访”、“虚前席”,刻意写汉文帝求贤若渴的形象,然“不问”与“问”一出,诗意陡然一翻,意境全新,对汉文帝(即统治者)的否定便显得格外有力。

题鹅

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此时诗人仍在桂林,因与亲人远隔,遂生羁旅天涯之愁。

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

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

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这两句是说:鹅在水中嬉戏,在沙滩上卧眠,自在成群。站在曲曲弯弯的水岸边,眺望夕阳映红的水边和天边的层云。浦:水边。

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这两句是说:鹅哪里知道去怜惜遭遇不幸的孔雀呢?孔雀只因拥有美好的文采,雌鸟被禁锢,被迫与雄鸟永远地分离了。孔翠:孔雀。故雄:旧时伴侣。

群鹅固然文采不及孔雀出众,却能择地而居,享群居之乐。孔雀为文采所累,孤雌遭羁,雌雄两分。人生因缘际会,也莫过于此了。所谓“题鹅”者,一是羡慕鹅的自由自在;二是以文采灿然之孔雀遭羁,言己羁旅孤单之感。

北楼

约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是时,诗人厕身桂林郑亚幕。这年的春天,从长安传来郑亚被贬的消息,诗人自感进身无望,悲从中来。

春物岂相干,人生只强欢。

花犹曾敛夕,酒竟不知寒。

异域东风湿,中华上象宽。

此楼堪北望,轻命倚危阑。

春物岂相干,人生只强欢——这两句是说:春天的风物与我有何相干?人生只不过是强自欢愉而已。

花犹曾敛夕,酒竟不知寒——这两句是说:盛开的花儿,到傍晚终究要敛合;酒喝干了,却不觉得寒意。

异域东风湿,中华上象宽——这两句是说:南国异地,吹来的东风中都带有潮湿之气;北望中原,天空无比广阔。异域:指广西桂林。中华:中原。上象:指天空。

此楼堪北望,轻命倚危阑——这两句是说:在这座楼上,正可以好好地向北方眺望。我不惜生命,倚上高高的栏杆。

首联以“岂相干”将以往的美好心情一笔勾销,归于虚无。以下四句将北地与南国进行对比。南方四季不分明,既无万紫千红轮番绽放的盛景,也无北方赏春时饮酒御寒的必要,不免使一心赏春的诗人意兴全无。而湿气浓重的南方天气也使诗人备感压抑。哀莫大于心死。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而当一切的人生追求都渐渐落空时,生命也不足惜了。末句透露出诗人的绝望之情,伤痛至深。

潭州

约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是时,诗人从桂林归北,暂时寓居湖南长沙。潭州:唐时为湖南观察使治所,今湖南长沙。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这两句是说:在潭州的官舍中,黄昏时分,独自登上空寂的小楼。举目四望,今古之事,不由自主地进入眼中。今古:谓伤今吊古。无端:情不自禁,不由自主。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这两句是说:湘妃的泪水滴到竹子上,形成了深深浅浅的斑纹。屈原的辞赋反复地吟唱,充满了对兰草丛的哀怨和不满。“湘泪”句:相传舜帝南巡时身亡,后葬在苍梧山。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悲痛欲绝,眼泪滴到竹子上。这里暗寓对武宗的悼念。楚歌:指屈原的辞赋。重叠:接连不断。怨兰丛:屈原被逐时,曾反复吟唱“兰”的变质,对兰草的变质不芳、有名无实表示怨愤。事见屈原《离骚》。兰丛,暗寓唐宣宗统治集团。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这两句是说:陶公当年建立功勋的战舰如今躺在空滩上,经受日晒风吹雨淋。贾谊昔日的居所如今已成了布满灰尘的破庙,经受风雨的侵袭。陶公:指东晋名将陶侃。《晋书·陶侃传》:“刘弘为荆州刺史,以侃为江夏太守,又加督护,使与诸军并力拒陈恢,侃以运船为战舰,所向必破。后讨杜弢,进克长沙,封长沙郡公。”这里暗示当时有功的将相受到排斥。贾傅:贾谊曾任长沙王太傅,很有政治才干,因受排挤被贬到长沙。承尘:承接尘土的天花板。破庙:《水经注·湘水》:“湘州郡廨西有陶侃庙,云旧是贾谊宅。”这里暗示当时才士不被重用。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这两句是说:望断故园而故人不至;想借酒浇愁,可谁能与我同醉呢?目断:望断。松醪(láo):用松胶制成的酒,唐代潭州名产。与谁同:与谁同饮遣怀。

这是首登览之作。首联交代时间、地点及伤怀缘由。“空”字传神,诗人身居潭州官舍,暮色中独登空楼,暗示诗人孤独无依。“无端”二字妙出,古今入望,为以下四句吊古作出必要的铺垫。颔联紧扣“湘泪”、“楚歌”,将眼前景蒙上一层哀怨忧愤的色彩。颈联承接上意继续吊古,五句中的“雨”和六句中的“风”是互文,在悲天悯人中暗寓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使诗人的怨愤变得更为激壮。尾联以友人不至,无法同醉作收,愁怀不解,伤今之情便更加浓重。

夜雨寄北

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是时,李商隐离开郑亚桂管幕府,北归后游巴蜀之地。北:指长安,在蜀地以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这两句是说:您问我何时归来?我还没有定下归期呢!我在巴山之中,这里正下着秋雨,我猜想那雨水大概已经涨满池塘了吧?巴山:在陕西和四川的交界处,支脉绵延数百里,东接三峡。这里泛指东川一带的山,川东地区古时属巴国。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是说:什么时候才能共您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诉说今夜我在巴山雨夜中的心情呢?何当:何时。却:还,再。

诗剔透玲珑,明白如话。首句一问一答,殷切之中透露出两人之间的关心与思念之情。次句写眼前景,那涨满秋池的夜雨点点滴滴打在诗人的心头,把诗人绵长的思绪进一步拉长。三句由眼前景转入想象,剪烛夜话既有往日温馨的回忆,又有他日重逢时的惊喜。重逢的时刻,满腹的话儿该从何说起呢?还是从今宵夜雨的思念中说起吧。四句加扣首句,富有暖色,给寂寞心灵带来慰藉和补偿的莫过于对美好未来的想象。友情的深重与亲切在巴山夜雨中显现得清空微妙。

楚宫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诗人离桂林北归,五月至潭州(今湖南长沙),诗大约写于此时。诗题“楚宫”与内容无关,何焯、程梦星认为此诗的诗题可能是“楚厉”,“楚厉”二字取自诗第二句中的前两个字。这一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可备一说。

湘波如泪色,楚厉迷魂逐恨遥。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

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

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蛟。

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这两句是说:湘水色清而深,有如流不尽的眼泪,屈原无依无靠的冤魂已抱恨随波远去。漻漻(liáo):水清而深的样子。厉:古人认为,鬼无依则为厉。这里指屈原的冤魂。逐恨:抱恨。逐,随。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这两句是说:屈原的冤魂长期寂寞,只有以女萝为带的山鬼殷勤相邀,同他交谈。枫树:《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夜猿:《楚辞·山鬼》:“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本句化用上述诗句,意为屈原的冤魂目睹江边伤心的枫树,耳听彻夜不停的猿鸣,将会愁肠欲断。女萝:松萝,地衣类植物,自树梢悬挂,像丝状的带子。山鬼:楚国传说中的山间女神。《楚辞·山鬼》把她描绘成以薜荔为衣、女萝结带,对人顾盼微笑、身材苗条的女神。

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这两句是说:人死后,归于九泉之下,肉身腐败,魂魄难以招回;更何况身陷水族的侵扰中,其魂魄就更加难以招回。空:徒然。腐败:指尸体腐烂。复:招魂。《礼记·檀弓下》:“复,尽爱之道也。”注:“复谓招魂。”困腥臊:为鱼所困。指屈原投江自杀,葬身鱼腹。腥臊,指鱼。招:招魂。表示希望死者复生。据说屈原死后,宋玉作《招魂》为屈原招魂。

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蛟——这两句是说:只要故乡还有人在,人们就永远会纪念屈原,因为没有人会吝惜那些足以吓跑蛟龙的彩丝带。言外之意,人们要永远地纪念屈原。三户:楚国被秦灭亡后,在老百姓中间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史记·项羽本纪》)的民谣。彩丝:彩色的丝带,供扎粽子时使用。《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死,楚人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25—56)中,长沙区回白日忽见一人,自云三闾大夫,谓回曰:‘闻君当见祭,甚善。但常年所遗,并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色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遗风也。”

诗以“湘波”起兴,以“泪”和“恨”双绾凭吊者和被吊者,泪与恨抒写的对象既是屈原冤魂的形象,同时也寄寓了诗人的愤懑不平。颔联匠心独具,以屈原赋凭吊屈原,工整贴切。颈联以屈子沉江的传说,进一步壮大“泪”与“恨”的时空,渲染凄迷惨淡的氛围。尾联以“但使”警起,以“谁惜”应之,直立屈原忧国忧民精神的长存及在故乡人心中的地位。这样,就将全诗哀怨凄迷的基调挽起,使诗境走出阴霾,豁然开朗起来。

木兰花

约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是时,诗人从桂林北归,暂寓湖南长沙。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这两句是说:清晨的洞庭湖上,波涛散发出的寒气直逼天边的白云;每天都有扬起的白帆送走远行的征人。远人:此指失意之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这两句是说:我几次在木兰舟上远望,却忘了自己就像这木兰孤舟,也在四处漂泊。木兰舟:用木兰树木材造的船。后常用作船的美称。《述异记》:“七里洲中,鲁班刻木兰为舟,至今在洲中。”

唐宣宗即位后,诗人追随的郑亚一再遭贬。因进身无望,诗人自感平生的抱负尽付流水。北归途中,诗人寓居湖南长沙,征人之思,失意之慨,一齐涌上心头。由“送远人”到“不知元是此花身”,与其说诗人是在伤人,倒不如说诗人是在自伤。

同崔八诣药山访融禅师

约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是时,诗人从桂林北归,暂寓湖南。崔八:郑亚的幕僚。诣:到……去。药山:在今湖南澧县。

共受征南不次恩,报恩唯是有忘言。

岩花涧草西林路,未见高僧且见猿。

共受征南不次恩,报恩唯是有忘言——这两句是说:共同享有征南将军不拘常礼的恩待,恩重而难用言语表达,唯有去佛门为他祈福了。忘言:本意是难以用语言表达,亦可理解为无须用言语说明而能自通其意。征南:征南将军的省称,指郑亚。不次:不拘于寻常的等第、位次。

岩花涧草西林路,未见高僧且见猿——这两句是说:我们走在通向西林禅寺的山路上,山花烂漫,涧草披拂,只听到猿的哀鸣声,不见高僧的踪迹。

知恩图报,本人之常情。言语既不足以表达万一,便欲寻访高僧,求得高僧的开导,或可以求得心安,然而却连高僧的影迹都未曾见到,此情何以堪!诗人曲折地表达了对郑亚的感激之情。此诗写于辞别郑亚北归的途中,而非在郑亚幕中,更见感情的真挚。

楚吟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诗人由桂管北归,途经荆襄地区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

山上离宫宫上楼,楼前宫畔暮江流。

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

山上离宫宫上楼,楼前宫畔暮江流——这两句是说:傍晚时分,我来到耸立在山上的离宫,随即又登上了离宫的高楼。举目远眺,江水在离宫的楼前盘绕而过。离宫: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

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这两句是说:黄昏的时候,辽阔的楚天总是要飘起绵绵细雨。面对此景,无忧无虑的宋玉也会生出无端的愁绪。长短:总之,反正。宋玉:战国后期楚国著名的辞赋家。此指诗人自己,诗人曾在许多诗作中以富有才华的宋玉自况。

首句层层推进:山上宫,宫上楼,将读者的眼光引到最高点,然后急转直下,放眼于一去不复返的暮江,将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失落由此托出。多年来,诗人身世沉沦,仕途坎坷。郑亚遭贬后,诗人只得匆匆北归。二三句写眼前景,站在楚国离宫上,抬望眼,暮江流去,更兼黄昏雨。作为长期羁旅飘零之人,诗人顿感进退失据,不知不觉中多种滋味一起袭上心头。面对此情此景,从“无愁”到“自愁”,其意蕴之丰尽在不言中。

听鼓

似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当时,诗人滞留于荆楚之地。长期以来,诗人有心用世,却因无意中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而不得不流落异乡,故颇有身世凄凉之感。

城头叠鼓声,城下暮江清。

欲问渔阳掺,时无祢正平。

城头叠鼓声,城下暮江清——这两句是说:城楼上鼓声不断,就好像是从客船上传来的催客起程的鼓声。城墙下,傍晚时分的江面格外地清旷萧瑟。叠鼓:轻轻地击鼓,此指鼓声连续不断。古时客船启程时,常鸣鼓催客。

欲问渔阳掺,时无祢正平——这两句是说:我非常想听《渔阳掺》那令人为之动容的鼓声,可惜的是,今天已经没有像祢衡这样擅长击鼓的人了。渔阳掺:鼓曲名,也作《渔阳掺挝》。《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次至衡(祢衡),衡方为《渔阳掺挝》,蹀躞而前,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世说新语·言语》:“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正月半试鼓,衡扬枹(fú)为《渔阳掺挝》,渊渊有金石声,四座为之改容。”祢正平:祢衡,字正平,东汉末人,著名的文士。曹操想见他,祢衡称病不去,曹操怀恨在心,听说祢衡善击鼓,召他为鼓吏,令其着鼓吏服以羞辱之。祢衡当即脱去衣服,裸身击鼓,面色不改。曹操说:“本欲辱衡,衡反辱孤。”事见《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首句以“叠鼓声”揭示“听鼓”,重在强调听觉。二句以“暮江清”补足,重在强调视觉。在这里,叠鼓之声既可能是从城楼上发出的,也可能是从客船上发出的。暮色黄昏,客愁、羁旅他乡之愁交织在一起,给人以难以忍受的重压。三四句宕开一笔,写诗人“听鼓”时产生的联想。在通感的作用下,诗人由此想起了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士祢衡击鼓骂曹的往事,内心郁积的激愤和不满顿时迸发出来。长期以来,诗人命运多舛,因仕途不顺被迫四处漂泊,这种危机四伏的生活何尝不是祢衡遭受曹操迫害的翻版呢?“欲问”、“时无”,一转一跌,增添几分沉郁。一是赞扬祢衡骂曹的勇气;二是陈情告哀;三是排遣郁积于胸的苦闷和孤愤。

同类推荐
  • 高原传说

    高原传说

    关于西藏女军人的故事。一般来说,我对音乐没什么感觉,也许我会为某一首歌流泪,会为某一段旋律陷入往事而情绪波动,但我肯定不会像发烧友那样,在家里买上高档音响,很专业地从各个角落里去听,也不会穿着晚礼服,一本正经地坐在音乐厅里听。花那个钱干吗?我通常是很随意地让音乐进入我的耳膜,或进入我的心境。但那天却出现了意外。当我在当地晚报上看见消息,说湖北歌剧院到来本市来演出大型歌剧《洪湖赤卫队》了,我一下就激动起来了,当即照着报上提供的订票电话订了一张票。360元啊,我也没嫌贵。一个人一辈子总得做几次这样出格的事,不然就白活了。我是这么解释自己行为的。
  • 拆散的笔记本

    拆散的笔记本

    本书是作家洪烛的一部随笔作品集。书中所收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流畅优美,再现了作者浓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读后使人有一种美的文学享受,非常值得一读。洪烛的这本随笔集,就像一本拆散的笔记簿,记录了生活、情感乃至艺术对作者的影响。那被风掀动的书页里蕴藏着个性化的思想。这些文字远离精雕细琢的“小美”,而向泥沙俱下的“大美”靠拢。
  • 我的米白时代

    我的米白时代

    米白之思(1997——2009)本书选取了季老在米寿(88岁)和白寿(99岁)之间的一些散文作品,记录了他在人生最后一个阶段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内容涉及故乡行、在病中、读书写作、人生意义、公德教育等多个维度,百年回眸,老年谈老,千禧感言,迎新怀旧,笑着走……一位阅尽世间风云的中国知识分子对这个世界最后的看法都在此书中,拿起放下见,尽显大师智慧;淡然平实中,实乃煞戏前的真正高潮。
  • 义理与考据(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义理与考据(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系作者的自选集,分为“论文”、“书评”、“序跋”三编。从材料出发,重视考据,以文献带义理,学术研究与校注古典文献并重,构成作者的治学路向与方法。论文如《〈红楼梦影〉的作者及其他》,首次揭示署名“云槎外史”的《红楼梦影》作者就是晚清女词人顾太清。《寻诗与灵感——读钱钟书〈寻诗〉诗》一文,曾得到钱钟书先生的指教。《〈四溟诗话〉考补》、《李东阳〈怀麓堂诗话〉的融通意识》亦多发前人所未发之见。书评如《走近大师——写在《季羡林全集》出版之后》,意在廓清社会对季先生学术研究成就的错位模糊认识。
  • 奥瑟罗

    奥瑟罗

    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是威尼斯城邦雇用的一个将军。他是非洲摩尔人,肤色为黑色。黛丝德蒙娜是威尼斯一个贵族的女儿,聪明、美丽而热情。她为了同情奥赛罗的英雄遭遇,喜爱他的爽朗性格而瞒着父亲和他结婚。亚勾是奥赛罗的老部下。这个人有一副忠厚老实的外貌,但是在心里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他恨奥赛罗不提拔他做侍从长,他恨黑人讨白女人做妻子,他猜疑奥赛罗和他的妻子有私,但更大的缘故却是他从心里认为只有破坏了奥赛罗和黛丝德蒙娜的幸福,才是他最大的满足。他利用罗德里勾和艾米利亚做他的工具,捏造了黛丝德蒙娜不贞的假证据,让奥赛罗凭空生妒,有妒生猜疑,逼得奥赛罗为了“正义”的理由而扼杀了黛丝德蒙娜。当然,最后还是真相大白了,但是大错已经铸成,奥赛罗也只有自杀的唯一办法了。亚勾的诡计和奥赛罗在心理感情上的变化,以及其他人的反应,是莎士比亚所描绘的人物形象的极高艺术成就。
热门推荐
  • 一只竹妖出土来

    一只竹妖出土来

    “我一直在执着,前世我是如何爱你,你又是如何伤我困我。却忘了问你,本该魂飞魄散的我,为何又活了。”原来今生的相遇,都是前世的注定,原来所有的熟悉,都是重逢记忆。只有不去想,才不会恨,只有不去碰,才不会痛。她是一只竹子,因为要躲某人,无意中闯到了一个地方,拿回了前世的记忆。记忆里,她爱的是错的人,她做的是错的事。而现在,那个人就在她面前。是爱,是恨。
  • 穿越之永恒之星

    穿越之永恒之星

    三千大世界,浩瀚无比,璀璨无双,中央帝星世界,更是极尽璀璨,帝星齐出,月神体,战神体,青莲剑体,灭杀不过只在主角一念之间,且看主角叶星辰如何凭借再世之身一步一步登临巅峰,镇压五域。【本文有点偏黑暗,主角绝不圣母,看起来会很爽,大家可以放心阅读】书友群(欢迎加入穿越之永恒之星书友群,群聊号码:429651909)
  • 神秘岛

    神秘岛

    本书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尔·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其他两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海底两万里》。该书叙述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被困在南方军队中的五个北方人伺机乘气球逃脱,途中遭遇风暴,被抛到南太平洋一个岛上。这些落难者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过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不仅顽强地生存下来,而且还把小岛建设成一个繁荣富庶的乐园。整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对奇异多姿的自然界的描写,并且把各种知识融会到惊心动魄的故事之中,因此出版至今虽然已有一百多年,仍深受世界各地读者的推崇和喜爱。
  • 超神魔咒师

    超神魔咒师

    剑与魔法的世界,人类与诸神共存……天族步凡,出曼陀罗,入魔域地宫,传废墟之城,遇远古要塞,到曼陀罗神殿,进卡利亚废墟,闯天空诸城……成就一代超神魔咒师……
  • 浮生六梦

    浮生六梦

    被渲染被撕裂的恶魔之恋,因为难以企及所以宁愿玷污的惊世骇俗,在万恶之主掌控下蹂躏着纯白灵魂匍匐殒灭的,我的天使。
  • 重生农家子

    重生农家子

    王睿觉醒前世记忆时,正处于人生中的最低谷,彼时父亲失踪,母亲偏心,兄弟姐妹间情分淡薄
  • 听说,你曾爱我如命

    听说,你曾爱我如命

    谢景川说:“我唯一的愿望,就是你永远消失在我面前。”五年无爱的婚姻,宋悠然成了丈夫最恨的人。后来,她真的消失了。人人都说谢太太作茧自缚,才会落得一个死后无人收尸的下场。可随着那一桩桩的旧事不断的揭开,他却发现……她在最好的年纪里,曾给予他最纯真的喜欢。她也曾经在余震不断的废墟里,为他不顾生死。她这一生只爱过一个人,为了他赌上万贯家财,敛去一身骄傲,甚至不惜自己的性命。
  • 霸道农女来种田

    霸道农女来种田

    “美男,我夜观天象,你我有缘啊!”一时情急,龙锦月闯入山里秀才家,扑到了他!想她堂堂中国电竞第一女队长,居然猝死在电脑前,穿越成了结婚当天被逼成小妾的农女!哎哟她那个暴脾气,揍死丫的!适逢乱世,如何才能守得一方平安?看她科学种田、规模养殖、开美食街、建自卫队,在乱世之中打造一个强大的村庄乐园。事业有成、美男相伴,就差一个萌宝了!“相公,来生娃!”“娘子,要矜持,你现在是县主了!”“矜持个鬼哦,乖乖躺下!”【双强爽文,放心入坑,嘿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灵念纵横

    灵念纵横

    混沌天地开,灵气蕴万物。苍茫大陆之上,圣神执掌众生,魔魅吸食血肉,兽灵遵循法则,苍生追寻平凡。……“我不想成为盖世强者,我只想过平凡的生活。”少年面对一片狼藉,流下血泪。“你想要平凡,你拥有可以去平凡生活的实力吗!”一道身影浮现轻喝一声。“想要过平凡的生活,那就让自己成为这片大陆最强的人,将自己的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少年闻言,起身擦干血泪,转身消失。……小小少年,随星辰坠陨,经世间炎凉。聚情缘渡劫,扛天命踏巅。观乾坤四方,入九幽魔界。笑圣神阴阳,纵横灵念平凡!陨星现,天机转,灵念之巅,纵横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