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0300000010

第10章 感鹤

【题解]

约作于元和五年(810)前后。白居易上疏请罢讨王承宗兵,又论元稹不当贬,唐宪宗均不听。五月,左拾遗任满,改京兆府户曹参军。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

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翩。

同游不同志,如此十馀年。

一兴嗜欲念,遂为缴牵。

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不惟怀稻粱,兼亦竞腥。

不惟恋主人,兼亦狎乌鸢。

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

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

前四句写鹤(可以说一只野鹤,不合群的野鹤),离开群体,在田里独自飞呀、飞呀。饥饿了连腐鼠都不吃,干渴了连盗泉也不喝。“腐鼠”,《庄子》曰:“鸱得腐鼠,雏过之,仰而视之曰……。”“盗泉”,《尸子》云:“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俨然一只极其高贵的鹤。

“贞姿”四句言这只鹤姿质坚贞、志节高洁而不肯苟合,那像杂鸟摇曳飘忽的轻浮样子!即使与之同游也不同志向,如此也十多年了。

“一兴”四句笔锋陡转,写这只鹤一时起了贪欲的念头,即一念之误,就被猎者的弓矢射中抓住。并将它放在一个小池子里,由于饥饿,与群鸡争抢食物了。“缯缴”,缴,系弓矢的绳子,结绳于矢,谓之“缴”。“委质”,弃身,置身。

“不惟”四句,进一步写这只鹤的变化。诗中使用两个排比句式“不惟……兼亦……。”不只是“怀稻粱”,而且“狎乌鸢”。“怀”,思,这里作“贪欲”讲。“狎(xiá)”,戏弄。鸢(yuān),鸱也。言其贪吃稻粱,狎弄乌鸦、鸱鹰。与乌鸢同流合污了。

最后四句诗是诗人的议论。人心(物心)不可知,但天性(本性)是可以改变的,能求得一饱尚且如此,何况能乘大夫轩呢!“大夫轩”,大夫之车曰轩。《左传》:“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于是不得不感叹:一饱尚且如此,何况是迁升呢!

有的评论家认为本诗旨在“讽志在温饱的人,不能坚持操守……。”《唐诗别裁》说:“有以峻洁持身而一念之误遂丧生平者,故作诗讽之,元微之晚节亦蹈此患。”

白居易此诗是否有具体所指,且勿拘泥,但有感于鹤而发,对人生、对时世是一巨大的鞭挞。诗人当时目睹,身历,确有难言之隐,不吐不快,以此寓意方式,抒发内心抑郁之块垒,不能不说是一种解脱。黄宗羲诗“笼鸡有食汤刀近,野鹤无粮天地宽”,可作此诗注脚。

《赠内》(“生为同室亲”)是白居易写给妻子的一首诗。古代的士大夫常称妻子为内子,写给妻子的诗文,往往署以赠内或寄内。

诗人虽出生于官宦之家,但已经衰落,所以他童年家贫,游学四方,几经科考,直到元和二年(807)春(一说元和三年秋)才与杨虞卿的从妹杨氏完婚。这首诗是新婚后不久写给妻子杨氏的。同题诗尚有几首,这是最早的一首。

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

他人尚相勉,而况我与君?

黔娄固穷士,妻贤忘其贫。

冀缺一农夫,妻敬俨如宾。

陶潜不营生,翟氏自爨薪。

梁鸿不肯仕,孟光甘布裙。

君虽不读书,此事耳亦闻。

至此千载后,传是何如人?

人生未死间,不能忘其身。

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

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

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

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

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

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

“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诗开篇直截了当,不加隐饰,一语破的,将全诗就提到了生死与共、生死不渝的高度。“他人尚相勉,而况我与君。”紧接着一个反问句,使开头两句所说生死相依益发不可动摇、不可移易。诗人为人孤且直,对爱情也专一。人格何其高尚!

“黔娄固穷士”以下十二句,诗人连续举出古代四位名士:春秋时齐国的黔娄,春秋晋国的冀缺(即缺),东晋末年的陶渊明和梁鸿,及其妻子的事做例子。告诉妻子并与之共勉,诗人一片诚意跃然纸上。黔娄,鲁恭公请他为宰相,齐威王聘他做卿士,他都不肯。因为家里极穷,死时被子太短都盖不住尸体。有人向他妻子出主意“邪其被则敛矣”。其妻以“邪而有馀,不若正而不足。先生以不邪之故,能至于此。死而邪之,非先生意也”加以拒绝。“固”,本来也。冀缺,其父为晋献公大夫芮,因耕于冀地而名冀缺。其妻与之相互敬重,过着农家田园生活,颇有贤德。“俨”,庄重恭谨。陶潜,目睹社会黑暗、官场污浊,毅然决然“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冠隐居,躬耕田亩,由于生活艰苦,常常挨饿。其妻翟氏勤俭理家,自己烧火炊饭。“爨”(cuàn),烧火做饭。梁鸿,幼年孤贫,曾入太学,博极群籍。后归家乡,势家以其节操,多欲以女妻之,鸿均谢绝。而与同县富户孟氏之女孟光联姻。孟光丑陋但贤惠,鸿娶光时,妆奁简陋,但二人婚后相敬如宾,替人佣工,安贫乐道。诗人还告诉妻子;您虽没读过书,但这四位名士的事耳闻过,直到这千年以后,听听留传,他们是什么人?言外之意是千古流传的贤德之人。一些注析书误以为是传(chuán)。这里应作“传”(zhuàn),意思是“传记记载”或“书传、著作所录”。

“人生未死间”以下,诗人从当时现实情况和个人实际说明人生在世,说到底也就是一个“温与饱”的问题。“不能忘其身”者不过是“衣食”而已。接着他告诉妻子:只要“足充饥”,“何必膏粱珍”?只要“足御寒”,“何必锦绣文”?更何况您家祖上有遗教,我又是一个“贞苦士”,与您新婚燕尔,叙事实,摆道理,反复表白自己的看法,诉说自己的恳求。“膏粱珍”,膏粱指肥肉精米;珍指珍馐,山珍海味。“缯絮”,指粗糙无花纹的绸子和粗絮棉,诗中泛指粗劣的衣服。“锦绣文”,指用丝线在绸缎上织绣的美丽花纹。据《后汉书·杨震传》载:杨震是杨氏先祖,杨震为太守时,“公廉守法,不受贿赂。有人馈赠,他不受,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子孙常常是蔬食菜粥,徒步行路。有人劝他置买田产,他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贻训”即指此。“贞苦”,言其节操坚贞、生活艰苦。

最后两句是对妻子的祝愿,也是全文的概括。“庶”,希望;“素”,清白。“欣欣”,心情舒畅愉悦。全诗给人以完整的意象。

这首诗长达三十句,是白居易赠内诗中最长的一首。有告诫,有表白,有恳求,有祝愿。其言辞恳切、率直;其心愿诚挚、忠梗,足以打动人心。表现手法亦别具一格、自辟蹊径。

同类推荐
  • 原乡

    原乡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本书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以绿色为基调的生态文明思想,是杨素筠的一部书写藏族、羌族人文与风光的精品散文集。本书分为四个部分:漫步在嘉绒四季、故土嘉绒、云水之间、我听见记忆在生长。杨素筠用充满诗情的语言,描述了川西北阿坝州这片大地上神秘的部族传统、古老的石碉房、纯朴的当地人以及美丽的四季风光。杨素筠擅长把自己对故土的深爱之情,融入到她笔下的山水、乡村、民俗等中。本书文字清新,感情真挚,是一部书写藏族、羌族人文与风光的难得的精品之作。
  • 文化智慧论(王韶华文集)

    文化智慧论(王韶华文集)

    这部论著是作者文化研究成果,也是甘肃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以“国学”入手,探讨文化精神;以“文化社会学”着眼,揭示“文化智慧”主旨;以“地方文化”立足,建构“崆峒文化学”。
  • 秦牧散文

    秦牧散文

    秦牧是当代杰出的散文大家,本书精选了作者散文佳作57篇,包括《社稷坛抒情》《古战场春晓》《叭儿狗与仙人球》等,全面体现了作者散文创作的概貌。
  • 牧墨心疆

    牧墨心疆

    全书分为《杂文集》和《散文集》两部分。有游记,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美景的赞美,并借景抒情,阐述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环保意识。有乡愁,重点在思亲、恋旧和怀乡,作品中的出现的人和物与作者的人生特别是童年生活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种独特的人生经历,相信对读者会有一定的启发和教益。
  •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国社科院当代文学研究所的重点研究课题项目。本文从“文学中母题的意义与价值;双重边缘性与母性的声音;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化母题;母题的艺术变奏”四个方面进行阐释.遵循四个着眼,及着眼传统,着眼整体,着眼文本,着眼‘和而不同’,对于母题的概念特征结合中国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做出新的理论阐释.打破长期以来各抱一段文学,名守一种文体的惯常研究状态,是跨学科跨文类研究的一次实践。
热门推荐
  • 我有一个阿拉丁系统

    我有一个阿拉丁系统

    本是孤儿的她,正对着未来迷茫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得到了一个系统。系统:我是阿拉丁神灯,有什么愿望,我都能成真!她:我想体验不同的人生。系统:如你所愿这是一个孤儿得到系统后,改变人生的故事
  • 回到九零做神医

    回到九零做神医

    重生前,齐媚被理所当然的要求原谅,原谅别人对她的所有不好。因为他们都是无辜的,都是无意的,都是无奈的。一切都是齐媚的错。重生后,齐媚才发现,原来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要求你原谅任何人。她只想好好照顾失去了一辈子的外公和妈妈,继承外公的愿望成为神医。谁知道,那个传说中,冷漠无情,比总裁还总裁的未来大佬,居然是她的竹马!而,竹马不由分说:“你一个人太辛苦了!”“我来帮你照顾外公和妈妈。”Ps:等大家来揭秘,身份、神医、神兽之秘!
  • 主持人社交技巧

    主持人社交技巧

    本书阐述正是这套“秘不示人”的交际技巧,本书作者通过主持人有意、无意的“泄露天机”,进行归纳整理,首次将他们的秘诀献给广大公众——这就是“加减交际术”。
  • 随手加个点

    随手加个点

    苏白开了一家网红奶茶店,这里有不捣乱的哈士奇、一身腱子肉的橘猫、全世界最好喝的奶茶、在桌子上跑来跑去去的仓鼠,以及门口一株看上去有些奇怪的植物。“苏白!赶紧发工资了!”“你们都是我点化出来的,还敢找我要工资?”“不干了!罢工罢工!没有我们,看谁还来这家黑店!”“对不起!我错了!给你一个苹果味的草莓吃吃。”“这还差不多。”苏白看着狼吞虎咽的动植物们,不禁长叹一声:我当初干嘛要给他们加个点啊!
  • 超宗慧方禅师语录

    超宗慧方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畦乐诗集

    畦乐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贼警

    贼警

    面对团伙化,境外化,高智商化犯罪袭击和报复,重案七组几近解散。左罗临危受命成为七组组长,以水逆计划招募苏诚,精诚合作,取长补短,重建七组辉煌。但作为不法之徒的苏诚会真心帮助左罗吗?全面布局,奇思妙想,奇案怪案,科技犯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赢输只在一念间。展现游走在生死边缘线的男人友情,一切尽在本书中。贼警一词出自水浒等书,是贼人来袭的警报,非贼和警察,也不是很贼的警察。十X本VIP完本,信誉保证。
  • 美学的基本理论与北大的美学传统

    美学的基本理论与北大的美学传统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美学的基本理论与北大的美学传统》聘请叶朗教授讲述中国美学有自己特殊的品格。北京大学的朱光潜教授和宗白华教授是在中国现代贡献最大的两位美学家。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背离了美学发展的主航道。要突破50年代美学讨论的局限,必须从朱光潜“接着讲”。提出“美在意象”的理论框架是“接着讲”的一种尝试。这个理论框架,由意象、感兴、人生境界这三个概念构成一个理论核心,这个理论核心最大的特点是重视心灵的作用,重视精神的价值。这是对北大美学传统和中国美学传统的继承,所以它具有中国的色彩和北大的色彩,同时它也是对时代要求的一种回应。
  •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本卷包括中文版主编车文博所著的《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以及由弗洛伊德与约瑟夫·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三部分。《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是中文版主编车文博研究弗洛伊德的精髓所在,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癔症研究》最初于1895年在德国出版,书中对癔症的症状、病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说,开始提出癔症创伤理论,是其精神分析理论的奠基和正式起点的标志。
  • 重生之风吹云动

    重生之风吹云动

    风吹云动心不动,死生相依两白头。这是一个重生而来的17岁女学生兴云静和18岁高三生萧风睿,从相知到相爱,最终相守的故事。PS:青春充满着感动、伤怀,但也正是这种种不同的滋味才组成了让人难忘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