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00100000004

第4章 为赴国难奔向前线

快到年底的一天,王云阶突然接到父亲从青岛打来的电报,说大妹王青失踪了,要他立刻回青岛处理善后。他回到青岛之后,见父亲正印了很多大妹的照片,准备分送到有关部门通缉她。

王云阶阻止了父亲。

但是青岛某报社,却已经准备了一部章回小说的稿子,说某人的女儿被小白脸拐跑了。王云阶先是花钱请文艺界的友人出来制止,接着,他访问了大妹的同学。这才知道,原来在市立女中读书的大妹妹因为领导学校学生闹风潮,被学校开除了。

大妹妹担心父亲责备她,不让她继续上学,所以和同学到家里来把父母的金银首饰等好的东西,一鼓脑地运走。打算另外考学校时当学费。她把东西藏在青岛同学家里。她自己却去了济南的老师家。

王云阶回青岛之前,父亲已请人到青岛车站轮船码头拦截她,又请六叔在济南车站拦截,弄得大妹还是走不成。他了解这些情况后,对父亲说:“王青是因领导学潮被开除,她怕您不让她继续上学,才拿走了贵重物品。报上的小说是假的。现在她已去了北平,(这是同情大妹,骗他父亲的)东西也带走了。只要您答应她能继续读书,我担保,把东西拿回家来。”

父亲同意了他的建议。

王云阶连夜赶到济南,找到大妹妹的老师家。他走进院子,就听到大妹妹的笑声。但进屋一问,大家都说王青根本没来。他知道,这是怕他把大妹捉回去。他就对对老师全家人说明,他是要送大妹妹到北平去读书的,并把与父亲谈好的条件,告诉了他们。这样大妹妹才出来见他。

在大年除夕的夜晚,王云阶亲自乘火车,把大妹妹送到北平,让她在那里读书。然后他把所有的东西带回家交给父亲后。父亲拿出一对金手镯,交给王云阶让他变卖了,作大妹妹的学费。

王云阶从青岛再次到北平,把钱交给了大妹妹。已经开始接受新思想的王青对他说:“哥,你别再当大少爷的音乐家了,我介绍你到山东曲阜省立第二师范去教书吧!你也应该去学习学习了”。

大妹妹的话,让他陷入沉思……

在北平努力学习期间,即从1927年到1931年,他一直沉浸在象牙之塔的音乐家的幻梦中,但现实却一再向他挑战,终于打破了他天真的艺术家梦。

“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们的东三省,这件事使他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当时,王云阶在北京师范音乐科教钢琴。他仍然不关心政治,也不看报,埋头钻研音乐。“九一八”事变的次日,北平各校联合游行,示威的队伍浩浩荡荡前进时,他抱着一只小提琴要穿过游行队伍。但看到别的学校的队伍,不好意思穿。北京师范的队伍来了,他才穿过去。当时,就有一个学生骂了一句“冷血动物”,这句话象一把利剑,直刺进了他的灵魂深处!

王云阶被震惊了,心想作为一个音乐家,自己觉得非常热情的,现在居然成了“冷血动物”!这简直是把他的生命翻了个个。他感到非常痛心!

现在,当大妹妹要他去曲阜省立二师教书,他欣然同意。他愿意到一个新的环境里去寻求一个新的答案。

1932年2月,王云阶来到曲阜二师去任教。在学校里他认识了语文老师刘弄潮。刘老师长得不高,一口四川话,不太爱讲话,文学修养也很好。因此他们很谈得来,刘常把他教的学生的作业,放在王云阶床下。

王云阶并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

这时,曲阜二师已经有了共产党的组织,进步的师生比较多。王云阶起初教学生的,只是些中外古典音乐曲。后来,有个学生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是发人深省的问题,即“音乐艺术与人生有什么关系”。

在此之前,王云阶虽然读过鲁迅译的日本作家厨川白村的著作《出了象牙之塔》和《苦闷的象征》等书籍,但并不是很理解。当时他对音乐与人生的关系的理解很肤浅,虽然对封建婚姻的不满,反对封建,但他没有想到要革命。

王云阶在抗日的潮流推动下,只是朦朦胧胧地从艺术良心出发,同情劳动大众。他接触并向学生教授了《国际歌》、《马赛歌》、《少年先锋队歌》等等歌曲。这年三月间,在纪念巴黎公社的大会上,他指挥了全校师生唱《国际歌》。他觉得国际歌雄壮好听,又是受苦受难人的呼吁,为什么不能教?后来,王云阶到济南去度春假的时候,听到一些流言,说曲阜二师是“小莫斯科”,学校里美术教师教普罗画,音乐教师教《国际歌》,当时他听了并没有不在意。

5月20日深夜,王云阶被急促的脚步声惊醒。紧接着,有人把他卧室的门猛地踢开,在一道手电的寒光里,显露着一支手枪,随着一声狂叫,“不许动!”窜近来几个人。他们在卧室里乱翻乱搅了一阵。最后,翻出床下的学生的作业,问他这是哪里来的。他只说不知道。他并不知道刘弄潮是共产党人。只知不能出卖朋友。

王云阶被押倒训育主任的办公室,那里面已经塞满二十多个师生。原来,这是国民党反动山东省党部派人来对曲阜二师的师生实行镇压。天亮之后,反动派用绳子把他们绑成一串,向火车站押去。经过曲阜大街时,老百姓都以同情的睛光看着他们。他们被押到姚村车站,军阀韩复榘派来的一列铁甲火车,早已停候在那里。

他们被押到济南,关进了省公安局看守所。当时外面只知道曲阜二师一些师生被捕,却不知道关在什么地方。于是,王云阶化了二十块大洋,买通了看守,让他给六叔送信去。

六叔,是济南裕兴颜料公司的经理兼裕兴颜料工厂的厂长。裕兴颜料公司是垄断华北、华东颜料市场的托拉斯。他知道情况后,马上开始活动,要营救侄子。刘弄潮得知情况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现在,如果叔父只为营救云阶一个人活动,不会有什么效果,若为营救曲阜二师全案被捕的师生活动,才有可能见效。”大家一想,有道理。就决定:六叔出钱,刘弄潮托人。

他们找到当时隐居在泰安的冯玉祥。韩复榘是冯玉祥的老部下。原想通过冯玉祥做韩复榘的工作,把曲阜二师被累师生营救出来。可是山东当时的政治情况比较复杂。国家派青年党分子和国民党反动派之间,争权夺利,包围着韩复榘。因而,营救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公安局初审时,国文老师肖寄语是四川人和学生裴康增就叛变投敌了。(当时只要一过堂,下面马上就知道情况)。

那天大雨滂沱,王云阶等被押到山东省高等法院看守所,和济南一师的难友关押在一起。反动派对他们进行了所谓的“军法会审”。在王云阶受审的时候,法官张苇村假惺惺地对他说,“你没有什么,只要把你大妹叫来,就放你出去”。王云阶下堂后,回到看守所,立即托人给他六叔送信。叮嘱千万不要让大妹妹回青岛,从而保护了大妹妹。在审问刘弄潮时,王云阶听到刘弄潮和法官大声争吵。刘说:“你不配审问我”。

在看守所,谣言很多,有的说曲阜二师一案,被捕的全枪毙,有的说全部释放。但结果是都判了刑。

刘弄潮和王云阶等各判10年。反动派向他们宣布判决时,他们都不承认这种的判决。法警把他们架出法庭,投进监狱。两人被投进在第五监狱。开始是师生混合监狱,后来反动派怕老师“赤化”学生,就把刘弄潮和王云阶等四个老师关在一间牢房里。反动派为了折磨他们,给他们上了16斤重的脚镣。大约经过一年半的时间,才把这沉重的脚镣给他们取下来。

这一段时间,六叔在外面不间断地为王云阶活动。有一次,六叔到监狱看望他,问道:“可不可以从‘反省院’出去,那样可以少化很多钱。”王云阶坚决不同意,他说:“我没有做错任何事,为什么要通过反省院,如果就是怕花钱,那么我愿意这一辈子不出去了”六叔没有办法,只得同意了他的意见。

在关进监狱最初的日子里,王云阶曾想到自己将来的前途,但更多的是想到大妹妹可能失学。他夜不成寐,心脏也受到了损伤。面对着牢门,他曾怀赋诗两句,“寒蛰频催夜将阑,思绪万端不复眠”刘弄潮看到后,大为赞赏。刘弄潮还教他背诵明朝于谦的《石灰呤》“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他把这首诗作为在狱中的座右铭,且终身铭记在心头。

在狱中除了背诵诗,王云阶还读了《史记》,《唐诗》、《宋词》、《红楼梦》等一些我国古典文学作品。同时,读了一些外国的科学家、文学家的传记,并结合英文读了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小仲马的《茶花女》、《双城记》、王尔德的《快乐王子》等等。这些书都是花钱买通看守,叫叔父拿来的。

1934年,白色恐怖日甚,反动派大肆捕人,连青少年也不能幸免。他们决定把第五监狱改为“少年监狱”,专关少年政治犯。原来的犯人被转移了出去。这样,王云阶与一部分难友,被关进第四监狱。

六叔继续在外面营救。

终于,通过裕兴颜料公司的总经理、济南商会的会长于耀西帮助,花了很多的钱,于1935年春办成“病保假译”,六叔父用身家性命和财产担保,表弟孙立田是裕兴颜料公司的职员,出面接王云阶出狱。

监狱的磨难改变了王云阶的思想和生活,他本来是沉缅于“为艺术而艺术”的梦幻中的人,是难友的热情关怀和反动派的残酷压迫,从正反两方面教育了他,他开始懂得了音乐艺术和人生的关系。

父亲一见到王云阶,就将一大堆收条向他丢过去,说,“你花了这么多的钱,打个金娃娃也打出来。”他没有说话。

出狱几个月后,他就返回了青岛,继续学钢琴。过一段时间,经过教会潘广仁介绍,他到青岛市立女中教音乐。当时女中校长是女的,她见了王云阶,觉得他太年轻,女中的学生又都是女孩子,本来不想要他。后来,考虑到他专业好,就请了他。当时,王云阶还兼山东大学学生合唱团的指挥,因为他指挥了黄自的《抗敌歌》、《旗正飘飘》日本领事馆向青岛市政府提出抗议,当局给市女中学校一个“密令”,大意是音乐教师教抗日歌曲,日本领事馆提抗议,希望注意。

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挑起了芦沟桥事变,对我国更疯狂的侵略。王云阶认为,他不便久留在青岛,说服父母要离开。父母坚持不同意。正好有个朋友,也要离开青岛到上海去,多了一张船票,他知道王云阶要去上海,就将这张船票送给了他。

王云阶又与父母商谈离开青岛,父母还是不同意。于是,他说:“我一直是抗日的,日本人来了,他决不会放过我。如果要我帮他们,你们想我会帮吗?到那时,不是他们杀死我,就是我用菜刀和他们拼了,到那时你们想留也留不住我。现在,你们放我走了,我还会回来。”父母想了想说:你去暂时避避也好,可要快些回来。他只得答应了。

父母为了让他快回来,只给他三十元银元。他上船了,可是船一开出港口,就遇见大风,船,前进不行,后退也不行。大风一直吹了三天,到第四天,风停了,船上的煤用完。船要回青岛加煤,有的就不想走了,那个朋友也不走了把自己的船票又送给王云阶。他想,如果日本人到了青岛,他们是法西斯,什么坏事都做的出来。他要挽救他在市女中读书的二妹。

王云阶回家,向父母说明要带二妹走,怕妹妹将来受害。父母不同意。他们想让儿子与媳妇加深感情,就让他带妻子走。当时,父母见他们婚后四年没有孩子,觉得奇怪。终于有一天,母亲发现了他们不同房的秘密。于是父亲骂,母亲哭。父亲告诉王云阶,只要你生出一儿半女,媳妇是父母的。你要重新结婚,我们都同意。王云阶也觉得太自私了些,这个女子也很可怜。而且他最怕妈妈哭哭啼啼。因此,在四年后曾与她同房。当时他在日记上写了,还用红笔画了一大杠。

现在,父母叫他带妻子走,是让他们加深感情。王云阶不同意。最后他还是带二妹上船走了。

到上海后,暂住在潘广仁的父母家中,王云阶到外面奔走,了解情况还要找找熟人。有一天,他在电车上,日本人投弹大轰炸。很多人都往后方汉口撤,上海没法住,他与二妹也只能到了武汉。

同类推荐
  •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莫泊桑(走近世界文豪)

    莫泊桑(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轮椅总统:罗斯福(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轮椅总统:罗斯福(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他出身布衣,却开创了大汉王朝;他才干平平,却揽尽天下奇才;他被称为常败将军,却最终打败了西楚霸王。他就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他是如何掌握天下,又如何成为开国帝王的呢?《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就会告诉你答案。他既见利忘义又胸达大度,他既冷漠无情又惜才爱才。时势造英雄,一代草根成君王。权权谋与智慧,成王败寇后人评!
  • 名人传记丛书:弗洛伊德

    名人传记丛书:弗洛伊德

    名人传记丛书——弗洛伊德——从梦境中窥探人性:“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太空奇观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太空奇观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探寻碑林名碑

    探寻碑林名碑

    本书运用历史学、考古学、金石碑帖学、艺术学以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综合知识,论述了探寻碑林名碑的起源和不同时期的特点,收集了一百四十余幅珍贵的图片。
  • 网络文艺学探析

    网络文艺学探析

    本书探讨互联网传媒语境下网络文艺的基础理论问题,全书由学理逻辑、理论转型、观念谱系、价值构建、体式形态、现状评辫、批评范式等7个部分、42篇论文组成。主要探讨了网络文学的本体结构、数字媒介下中国文学转型及其理论转向、网络文艺的体制谱系学、网络文艺的价值取向与审美选择、网络创作的规律与悖论、数字传媒时代的图像表意与文字审美、网络时代的文艺经典与文艺形式问题、网络文学批评的意义和局限、新媒体文艺研究的范式边界与媒介,并具体剖析了网络类型小说、博客文学、微博文学、微信文学、手机短信文学、数字动漫、网络游戏、网络火星文等不同网络文艺类型的理论建构和观念变化问题。这些论文分别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其他CSSCI刊物,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
  • 大佬他在崩人设

    大佬他在崩人设

    骆一寒对她来说,从小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小孩,学霸,成熟,光芒万丈。只到有一天,久别重逢。咦?这是谁家的古板糟老头?
  •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看系列)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瓷婚

    瓷婚

    二十岁那年,她把自己嫁给了一个陌生男人。想用这段柏拉图式的婚姻来掩盖内心那处隐晦的伤。可不知他多少事蒙她于鼓中!五年后,她冷眸如霜,“司寒璟,离婚吧,原来我们真不是彼此的良人。”某人呵呵哒!离婚?他怎么想的却是复婚呢....
  • 可不可以永远幸福

    可不可以永远幸福

    小宇在拍第二部电影的时候,簌簌准备做小宇所拍电影的投资人,他也没想到导演竟然是当年的王策,为了能让小宇做主角,簌簌告诉他小宇是他的儿子,可是没想到这番谈话被邓落听到了。前不久,他找到簌簌,让簌簌必须阻止小宇和林簌簌在一起,不然他把这件事情公布出去,让簌簌和小宇没有活路,簌簌为了小宇,不惜以断绝母子关系来阻止他们,可是簌簌们想到这两个孩子这么傻,要一起去死。
  • 醉里挑灯看剑

    醉里挑灯看剑

    《醉里挑灯看剑》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有:中国士大夫的山林之趣、青山自在红、鸡足山中、佛门中的隐士、永远的楼观台、九华山礼佛记、诗中的三峡、与李白对饮、怎一个愁字了得、运河是一段乡愁、到双峰荷叶乡、游洞庭西山记、大理三塔、饮一口汨罗江等。
  • 海贼之龙裔

    海贼之龙裔

    【海贼同人】又名《海贼之大将黑龙》这是一个海军在世界各处抓捕海贼团,孤立草帽小子一伙的故事缩影。
  • 叶罗丽精灵梦之命运的齿轮

    叶罗丽精灵梦之命运的齿轮

    她,是一个活在二次元的人;她,是一个与她永不可能产生联系的人当她成为了她又会发生怎样的一番故事命运之轮开始转动,究竟会发生怎样的事?叶罗丽仙境又会遭遇怎样的灾难?灾难的背后究竟是谁在搞鬼?让我们尽情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