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03300000002

第2章

于是阿差末。与六十亿菩萨。颂此偈赞佛已。从虚空下稽首佛足。绕圣七匝却坐莲华。时舍利弗。承佛威神而前问言。唯然世尊。阿差末菩萨为从何来。其佛所号。国土何类。世界远近去是几所。佛言。汝自以此问阿差末。当见发遣。时舍利弗问阿差末。仁族姓子。所从来处去此远近。其佛所号。世界云何。时阿差末报舍利弗。耆年续有去来想乎。舍利弗曰。唯族姓子吾想已断。阿差末曰。唯舍利弗。其想断者志不怀二。何缘兴念而发此问从何所来。唯舍利弗。其有来者为合会迹。假使去者为别离迹。若令不会无别离者。彼无去来。其无去来为圣道行。唯舍利弗。其有来者自然造相。若有去者罪福尽相。计罪福者为自然相。若于罪福尽诸相者则无有相。无往相者圣道所趣。唯舍利弗。其有来者谓所愿相。若有往者离于所愿。其所愿相离所往相则圣道相。唯舍利弗。其有来者为起生相。若有往者则为灭相。除生往相不起不灭。无所往者则圣道相。唯舍利弗。其有来者为训诲门。若有往者教授尽索。生无教授无尽之门则趣圣道。唯舍利弗。若有往来则堕于俗。无有去来乃谓为道。唯舍利弗。以消去来。除于当来及诸境界。乃趣圣道。唯舍利弗。其有来者为现在相。若有去者为是离相。至于现在及去离相。则趣圣道。唯舍利弗。其有来者为是报应缘起之相。若有去者尽报应相。无有报应不起不灭。至于无相乃趣圣道。唯舍利弗。其有来者随俗缘合而致径路。若有去者谓是音声。言教文字为径路也。设除音声文字因缘径路则趣圣道。时舍利弗问阿差末。唯族姓子。吾今以此仁有辩才故欲相问。所以然者。欲得听采本所未闻。犹族姓子。关尹主者。应得推问出入往反。设有重货。若复空行。欲得责税故宜难诘。卿何所赍以时输税。唯族姓子。吾亦如是鄙等徒类为声闻种。依猗他音而得解脱。合与缘响常宜咨受。诸正士等以用护斯将养大乘。从是出生声闻缘觉。以是之故。善哉族姓子为。分别说所从来处。去此远近。如来国土号字云何。阿差末曰。唯舍利弗。如来在前便可启问。当为发遣。众会被蒙决诸疑网。时舍利弗前问佛言。阿差末菩萨所从来处去是远近。其佛所号。国土何类。其闻名者无央数人。咸发道意被大德铠。佛言。舍利弗。谛听善思。彼世界名有称功勋。及如来号若有闻者。勿得怀疑悉共信之。如来至真无所挂碍亦无阴盖。一切敏达靡不通畅。咸言受教。佛告舍利弗。东方去此度十江沙。诸佛国土满中诸尘。过若干刹有世界。名阿尼弥沙。彼有佛号三曼跋陀如来至真等正觉。现在说法(阿尼弥沙者晋言不眴三曼跋陀者晋言普贤)。不眴世界无有声闻缘觉之名。世尊圣众纯诸菩萨。于往古世造行已备。布施调意。安庠圣哲。禁戒博闻寂无放逸。止足功勋建立闲静。以忍辱力心不怀害。坚固精进积功累德。每生自克。普皆禅思脱门三昧而正受矣。以神通慧而自娱乐。以无极智光明之曜随时分别。班宣一切章句义理。所怀慈心等如虚空。其哀坚强愍于众生。知其志性而开化之。其喜悦者。为雨甘露道法之味。雪除一切嗔恨怨结。其行护者离于二乘。以空无想立无愿法。拔济尘劳众魔秽浊危害之患。明识众生根本所趣十二缘起。观察其疾应病与药。执御斯心平等恒一。如地水火风无有憎爱。降弃一切众邪异学。若干法战坚跱幢幡。犹如勇将大军之师折伏严敌。入于深觉诸佛正法。十力无畏。离二品会。顺从因缘有无之业。超越诸见中间之行。弃捐吾我及人寿命有无处所。反真向伪倒见之本。诸经典门。如来法王法印印之。所演辩才无所挂碍。于无央数亿百千劫所畅音辞无能障塞使不通流。以佛神足感化无量佛国。周旋往反终而复始。晓了随时。蠲除一切恐惧嗔恚憍慢自大。所演音声如师子吼。亦如雷震。察于众生上中下行。坚固亲友永立究竟灭度之地。兴无极云感法雷震。畅慧解电雨甘露水。宣道法珍。不断三宝。志性清净如明月珠表里通达。正觉照曜相好殊胜。则以禁戒而自庄严。以百千德而文饰体。以诸佛法至阿惟颜一生补处。奉遵修行。笃信众生闻化解脱。随其志性令各得所。觉意总持为师子座严净道场。明识超入四无所畏。皆现诸佛所兴事业正觉圣体。取舍进退其心强勇而得自在。转于无上法轮之宝。

尔时众会闻诸菩萨功勋之德。欢喜踊跃不能自胜明心生焉。则取天上青黄红白上好莲华及诸意华。佥共供养佛散阿差末诸菩萨上。同俱举声称扬威德。我等善利为获福庆。乃能遭值此等正士得睹晓遇。稽首归命而供养之。其有众生。得闻此党诸菩萨名德不可量。因斯所闻悉当兴发菩萨大心。于时于彼三万六千诸来会人。咸发无上正真道意。佛语舍利弗。阿尼弥沙土者。无地狱饿鬼畜生众恶诸苦。无奉戒敕亦无犯禁。不闻见女人。所以者何。皆由化生莲华交露。无有悭贪亦无淫恚离于痴畏。悉都无此三毒之名。何况余乎。其土人民无上中下好丑差别普等无殊。亦无是我及非我所。复不饮食。所以者何。喜法为食解义为浆。常自坦然。了不念渴亦无饥想。亦非我故亦无他故亦无众魔恐难之患。又其佛土甚极广大。一日月照六十亿四方之域。所以者何。诸菩萨本愿之所致也。由是之故共一日月。又其土地无有丘墟高下斜倾。普悉平正。皆绀琉璃皆以众宝而杂厕间。其地柔软如天綩綖。以十八事庄严国界。其树悉宝行伍相当。常生华实冬夏恒茂。无沙砾石众秽之瑕。黑山雪山其土诸山。皆以诸宝杂合而成犹如须弥。

于彼佛土天上天下适等无异。舍于世业以法为土则无王者。唯以如来普贤至真而为法王。又其土法不用文辞告诲诸菩萨也。欲咨受经往诣佛所。观之无厌不以为惓。所以者何。其心欣然应时逮得佛心定意。寻则近至无所从生法忍。由是之故其土号曰不眴也。何谓得佛心定意。不以色相不以种好。亦复不以本宿行故而致是德。亦不悕望作是致是。所以者何。不念过去当来之者。亦复不念今现在世。亦不由从五阴六衰而致之也。

何谓为五。其五阴者谓思六根。其六根者谓眼耳鼻口身意所别。其六衰者知色声香味细滑法。不用见闻心意识此众业之所致也。不以巧伪生灭之所致也。无等无邪亦不造意无所悕望。亦非以是亦非不是之所致也。亦不从一二三之所致也。不因心意识。亦不以晓内外众念妄想是非之事而致之也。亦不色痛想行识之所由致。亦不用戒定意慧解度知见。十力不护四无所畏诸佛之法。不可以意想知之。不用见闻故之所致。不以想相亦无我想。不以五阴六衰生灭之处。亦无所住亦无不住。无色痛想行识之处。亦不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软心法之所致也。亦不得处。所以者何。不可以目而见众相。不可想处见不可见。不起不灭其不终者则不有始。斯住处者因缘所为乃致于是。消除归灭尘劳之秽。所以者何。用爱欲故。故曰当灭。由斯之故断于因缘。用吾我故以是当灭。其净咸明不增不减。亦复不念是安是苦。作是计者不离于欲。亦不用念而以为烦。诸想本脱故行备悉。已能备悉达如无身。色何可得无有痛者。何从有痒。常住如法。若不想道则非俗业。设无所闻何从有识。无所见者亦无所得。无所得者可谓脱矣。亦复不得意念普思心所惟法。亦不赍持无所生矣不睹来者不见往生。本不可得犹如诸法皆等无异。譬如有人上向瞻空。其目所睹不能别知何所是空。何非虚空。佛意如是。菩萨得佛心定意时。知诸佛法。众相种好悉具足成道慧备悉。如来所宣。诸菩萨等皆能解畅。则寻启受讽诵通利。普能周备晓诸佛法。佛告舍利弗。普贤如来。其所颁宣初无二言。何谓为二。一不讲著。二不说断。悉修平等无有适莫。何谓为无。未曾有念从人咨受。亦不自念己有所知。斯诸菩萨适见佛已。辄则具足六度无极。佛言。云何具足。舍众色想无所悕望。是则具足施度无极。不想佛身达之本无。则已备悉戒度无极。所以者何。不自想故以得成就三十二相。计于诸法假有号耳。相无有尽住是不起。是故名曰忍度无极。一切诸法普不可见亦无所闻。所以者何。菩萨大士。见善不悦见恶不戚心无适莫。是故名曰进度无极。心不想念。不可想者而寂恬怕。是故名曰寂度无极。解色相空。不以此相而怀自大。是故名曰智度无极。佛言。其诸菩萨在彼土者。因便具足六度无极。逮得无所从生法忍。遍察十方诸佛国土。众菩萨学少有能逮不眴刹土普贤所诲诸菩萨者。

舍利弗谓阿差末菩萨。快哉仁者。彼之佛土诸菩萨众功勋难量。阿差末寻问舍利弗。贤者欲见不眴国土普贤如来乎。舍利弗报。唯欲见之。及众会者皆当被蒙咸荷福庆功德转增。时阿差末即于座上。三昧正受而现神足。所入三昧其号名曰遍见诸佛土。使诸会者及舍利弗。皆得尽见不眴佛国普贤如来。莫不欣然为未曾有咸共起住。佥为彼佛稽首作礼。佛之圣旨使舍利弗及众会者。于衣裓上自然有天华香。则取东向散彼佛上。其华至彼。于其国土在于佛上。遍诸菩萨普同佛界。彼土菩萨自问其佛。今此众华微妙殊特。为所从来光光若斯。普贤如来告诸菩萨。此之瑞应。是阿差末今到忍界。奉养咨受释迦文佛。十方菩萨咸往会彼。所以然者。讲大乘故。彼土菩萨复问佛言。此间显变何佛威神之所恩化。彼佛告曰。释迦文佛十方菩萨咸往会彼。所以者何。讲大乘故。彼土菩萨复问佛言。此间闻之。彼佛告曰。释迦文佛演畅分别大会缘品。时彼菩萨复问其佛。其忍世界去是远近。佛言西方去此如十江沙。诸佛国土满中诸尘。设举一尘著一佛土。如是尽取一一诸尘。次布西方诸佛世界。众尘悉索。过若干土。乃至忍界释迦文佛游居教处。彼土菩萨复白佛言。唯愿欲见能仁大圣兴隆道化。时普贤佛演身光明通照十方。彼诸菩萨及众会者皆睹此土。彼诸菩萨寻时皆起遥自归命。为释迦文佛一心作礼。彼众菩萨遥见忍界充满菩萨无空缺处。怪之惊喜自问其佛。彼佛告曰。十方佛国诸菩萨众不可称载。闻当颁宣大会缘品故往启受。舍利弗问阿差末菩萨。谁字仁者名阿差末(阿差末者晋曰无尽意)。答舍利弗。用诸法故曰不可尽。所以者何。一切诸法亦不可尽。舍利弗言。愿以不可尽法而解说之。阿差末言。本发意时亦不可尽。所以者何。悉遍诸欲淫怒痴醉而无所缚。所以者何。不与罗汉及缘觉乘而俱同尘故。发心已来坚固其志不可转移。所以者何。不为邪业之所迷误。一切众魔不能坏意。有是心者其诸功德悉为成办。游于无常而独总揽众之元首。所以者何。有计常者则生死业。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曰为尊。出无常故。从发心来其心坦然无所缚著。所以者何。不离诸佛功德业故。所修事业无能得短。所以然者一切众恶悉尽索故。其心永安。不可动故其心无侣。所以然者希有逮故心如金刚。所以然者。皆知一切诸法之故所不可尽。苞裹诸法道慧之故。从发心来强若金刚。等众生故。其心质直而无谀谄。故号曰正而无偏颇。从发心来常怀鲜明。所以然者本清净故。以去众垢悉消诸冥。其慧显曜窈隐皆明。从发心来沐浴众秽。所以然者。其信甚固无所舍故。发心甚大无有边崖。所以然者。心若虚空。发心旷然。所以然者。含受众生当因度故。发心无尽。所以然者。其慧玄旷无所挂碍。从初发心无所不入。所以然者。大慈无极亦无尽故。其发心行无能断者。所以然者。功德愿故。发心甚安极可爱敬。所以然者。为诸众生所喜乐故。发心特尊与众超异。所以然者。一切外学声闻缘觉之所奉故。其所发心无能知意。所以然者。非诸凡俗之所及逮。犹如农夫不能达知圣王之事。发种类心。所以然者。各各从其本种之业皆获其果。一切诸法常存在故。从初发心以为道本。所以然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发心已来而自庄严。所以然者。成功勋故。发心已来与众殊别。所以然者。达圣慧故。发心已来甚为微妙。所以然者。用广布施普及众生。发心已来建立至愿。所以然者。具足戒禁。其发心已来而无等侣。所以然者。无所不忍。其发心来无能抑制。所以然者。用精进行无懈废故。其发心来无所慕乐。所以然者。寂度无极致定意故。其发心来无所归趣。因其晓了智度无极。其发心来永无所住。所以然者。用无极慈故。其发心来根株坚强。所以然者。用行悲哀故。其发心来常怀悦豫。所以然者。于诸众生怀等心故。其发心来虽遇苦乐不以为动。所以然者。护一切故。其发心来为诸如来所见将养。所以然者。用顺十方诸佛教故。其发心来欲度一切五趣众难。所以然者。兴隆导化。其发心来不舍三宝无所违废。所以然者。将顺佛戒成圣众故。

阿差末菩萨。复谓舍利弗言。一切智心宁可尽乎。舍利弗报言不也。犹如虚空不可穷极。其一切智心不可尽极亦复若斯。如来禁戒亦不可尽。所以者何。戒是根原故不可尽。如来定意由无有尽。智慧解脱度知见无根故不可尽。计于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斯则是根。此亦心本故不可尽。取要言之。一切诸佛法为元首。由斯心行故不可尽。三宝无断。因是之心故不可尽。犹如一切众生四大。何谓四大。地水火风亦不可尽。计是智慧用一切故。咸复晓了不可思议众生心行。本愿不断故不可尽。所以者何。修奉道愿故不可尽。皆无所生靡不恍惚。一切诸法根原无穷。故不可尽。

同类推荐
  • 说琴

    说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真年谱

    七真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内外伤辨

    内外伤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京楚林禅师语录

    北京楚林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大乘四法经

    佛说大乘四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诸葛亮兵书

    诸葛亮兵书

    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一部世界的兵学圣典,被誉为“天下奇书”,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中国历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兵者,国之大事,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的无上利器,更是流行于商界的商战指南,更是公认的世界上伟大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更是一部军事哲学书,把人类生死场上的智慧较量深刻展示出来,成为中华谋略的集大成者。
  • 往生

    往生

    云天城有着一个如画一样美丽的名字,但它真实的样子却是位于西北边陲百万大山脚下的一个贫瘠之地,与世隔绝。王英一个人快步走在雨后泥泞的小路上,这条小路也是云天城唯一通往外面的一条路,荒草丛生,坑洼得像是一张麻子脸。王英是云天城里的猎户,今天本来是王英约好了同城的几个猎户,一起进山杀一头受伤的大熊,但因为大雨的突至,其余猎户都放弃了,只有王英一个人坚持进山杀熊。王英望了望阴沉的暮色,雨后,生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气。
  • 无上征途

    无上征途

    事情的开始,是无法得知和掌控的疑因。为红颜、亲人,沐浴神魔之血,熔炼空间之力,修炼极致领域,刻画天道之力...为了破解疑因,誓要踏上那从未有人登临过的永恒巅峰。
  • 我身边这个死灵法师是假的

    我身边这个死灵法师是假的

    死灵法师的身份只是我掩饰作为神灵在人间行走的职业,直到所有人都知道我是神后,他们说我是个伪善又自私的人。
  • 风伴箫声君伴影

    风伴箫声君伴影

    七岁,黎少卿被歹人残害全家,毁其家园,却被棋局大帅所救,从此,他为复仇而活。十五岁,他初次下山,结识了人生中第一个让他心动的女子,他开始为别人而活。十七岁,他叛出正派,堕入魔教,开始与世界为敌,开始为自己而活。没人知晓他因何入魔,更无人知晓他心中所想......他代表人间界的影,手持玉箫负手而立,便可搅动这世间风云。
  • 快乐的习惯:哈佛大学经典心理课

    快乐的习惯:哈佛大学经典心理课

    本书为人生励志读本,从哈佛经典心理课中选取了七种许多人时常想不开、悟不透的问题或误区,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画龙点睛的评议,启发读者养成快乐的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
  • 边界之屋

    边界之屋

    《边界之屋》是一部包含超自然元素的恐怖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创造了一种包含科学元素的、更加真实的全新恐怖氛围。这部小说标志着恐怖小说开始偏离十九世纪哥特式的传统,对二十世纪的许多优秀恐怖小说家影响深远,最著名的有Clark Ashton Smith和H. P. Lovecraft。
  • 人文春秋

    人文春秋

    《看历史》创刊8年来积累了大量优秀文章,这些文章在挖掘新史料的基础上往往会发表许多新观点,让读者获得新感受,受到新启发。杂志编辑部从几千篇文稿中进行精华筛选,并针对不同主题来展开作品的集结。《人文春秋》则是其中一辑。
  • 蜀愤

    蜀愤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三国梦——三国一统之后不久,即是五胡乱华。如果“汉”字大旗仍在,又怎么会让胡人肆虐?蜀汉也是汉。蜀汉灭亡之际,姜维、赵广、诸葛瞻、诸葛尚、李球、黄崇……无数人以身殉国,军中更是“将士咸怒,拔刀斫石”,我们尚在为国奋战,为何君主却降?得人心如此却难逃败亡,怎能不让人愤懑。历史上的刘禅,何尝不是个可怜人?幼年丧母,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若不是赵云,连他自己都差点死在乱军中。他有聪明才智,可惜却没用在治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