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2500000016

第16章

论曰。契经中说。有色有情身异想异如人一分天。是第一识住。一分天者。谓欲界天及初静虑除劫初起。言身异者。谓彼色身种种显形状貌异故。彼由身异。或有异身故彼有情说名身异。言想异者。谓彼苦乐不苦不乐想差别故。彼由想异。或有异想故彼有情说名想异。有色有情身异想一如梵众天谓劫初起。是第二识住。所以者何。以劫初起。彼诸梵众起如是想。我等皆是大梵所生。大梵尔时亦起此想。是诸梵众皆我所生。同想一因故名想一。大梵王身其量高广。容貌威德言语光明衣冠等事。一一皆与梵众不同故名身异。经说。梵众作是念言。我等曾见如是有情长寿久住。乃至起愿。云何当令诸余有情生我同分。于彼正起此心愿时。我等便生彼同分内。梵众何处曾见梵王。有余师言。住极光净。从彼天没来生此故。云何今时不得第二静虑。而能忆念彼地宿住事耶。若彼已得第二静虑。云何缘大梵犹起戒禁取。有余师说。住中有中。彼住中有中无长时住义。以于受生无障碍故。如何梵众可作念言。我等曾见如是有情长寿久住。是故梵众即住自天忆念此生前所更事。谓先见彼长寿久住。后重见时起如是念。有色有情身一想异如极光净天。是第三识住。此中举后兼以摄初。应知具摄第二静虑。若不尔者。彼少光天无量光天何识住摄。彼天显形状貌不异故名身一。乐非苦乐二想交参故名想异。传说。彼天厌根本地喜根已起近分地舍根现前。厌近分地舍根已起根本地喜根现前。如富贵人厌欲乐已便受法乐。厌法乐已复受欲乐。岂不遍净想亦应然。非遍净天曾有厌乐。以乐寂静曾无厌时。喜则不然扰动心故。经部师说。有余契经释彼天中有想异义。谓极光净有天新生。未善了知世间成坏。彼见下地火焰洞然。见已便生惊怖厌离。勿彼火焰烧尽梵宫令彼皆空上侵我处。彼极光净有旧生天。已善了知世间成坏。便慰喻彼惊怖天言。净仙净仙。勿怖勿怖。昔彼火焰烧尽梵宫。令其皆空即于彼灭。彼于火焰有来不来想及怖不怖想故名想异。非由有乐非苦乐想有交参故得想异名。有色有情身一想一如遍净天。是第四识住。唯有乐想故名想一。初静虑中由染污想故言想一。第二静虑由二善想故言想异。第三静虑由异熟想故言想一。下三无色名别。如经即三识住是名为七。此中何法名为识住。谓彼所系五蕴四蕴。如其所应是名识住。所余何故非识住耶。于余处皆有损坏识法故。余处者何。谓诸恶处第四静虑及与有顶。所以者何。由彼处有损坏识法故非识住。何等名为损坏识法。谓诸恶处有重苦受能损于识。第四静虑有无想定及无想事。有顶天中有灭尽定能坏于识令相续断故非识住。复说。若处余处有情心乐来止。若至于此不更求出。说名识住。于诸恶处二义俱无。第四静虑心恒求出。谓诸异生求入无想。若诸圣者乐入净居或无色处。若净居天乐证寂灭。有顶昧劣故非识住。如是分别七识住已。因兹复说九有情居。其九者何。颂曰。

应知兼有顶  及无想有情

是九有情居  余非不乐住

论曰。前七识住及第一有无想有情。是名为九。诸有情类唯于此九欣乐住故。立有情居。余处皆非。不乐住故。言余处者。谓诸恶处。非有情类自乐居中。恶业罗刹逼之令住故。彼如牢狱不立有情居。第四静虑除无想天。余非有情居。如识住中释。前所引经说七识住。复有余经说四识住。其四者何。颂曰。

四识住当知  四蕴唯自地

说独识非住  有漏四句摄

论曰。如契经言。识随色住。识随受住。识随想住。识随行住。是名四种。如是四种其体云何。谓随次第有漏四蕴。又此唯在自地非余。识所依著名识住故。非于异地色等蕴中识随爱力依著于彼。如何不说识为识住。由离能住立所住故。非能住识可名所住。如非即王可名王座。或若有法识所乘御如人船理说名识住。非识即能乘御自体。是故不说识为识住。毗婆沙师所说如是。若尔何故余契经言。于识食中有喜有染。有喜染故识住其中识所乘御。又如何言前七识住五蕴为体。虽有是说。而于生处所摄蕴中不别分析。总生喜染故。识转时亦名识住。非独说识。然色等蕴一一能生种种喜染令识依著。独识不然故言非住。是故于此四识住中识非识住。于余可说。又佛意说。此四识住犹如良田。总说一切有取诸识犹如种子。不可种子立为良田。仰测世尊教意如是。又法与识可俱时生为识良田。可立识住。识蕴不尔。故非识住。如是所说七种四种识住虽殊而皆有漏。为七摄四四摄七耶。非遍相摄。可为四句。谓审观察应知二门体互宽狭得成四句。或有七摄非四摄等。第一句者。谓七中识。第二句者。谓诸恶处第四静虑及有顶中除识余蕴。第三句者。七中四蕴。第四句者。谓除前相。于前所说诸界趣中。应知其生略有四种。何等为四。何处有何。颂曰。

于中有四生  有情谓卵等

人傍生具四  地狱及诸天

中有唯化生  鬼通胎化二

论曰。谓有情类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是名为四。生谓生类。诸有情中虽余类杂而生类等。云何卵生。谓有情类生从卵[穀-禾+卵]是名卵生。如鹅孔雀鹦鹉雁等。云何胎生。谓有情类生从胎藏是名胎生。如象马牛猪羊驴等。云何湿生。谓有情类生从湿气是名湿生。如虫飞蛾蚊蚰蜒等。云何化生。谓有情类生无所托是名化生。如那落迦天中有等。具根无缺支分顿生。无而欻有故名为化。人傍生趣各具四种。人卵生者。谓如世罗邬波世罗生从鹤卵。鹿母所生三十二子。般遮罗王五百子等。人胎生者。如今世人。人湿生者。如曼驮多遮卢邬波遮卢。鸽鬘庵罗卫等。人化生者。唯劫初人。傍生三种共所现见。化生如龙揭路荼等。一切地狱诸天中有皆唯化生。鬼趣唯通胎化二种。鬼胎生者。如饿鬼女白目连云。

我夜生五子  随生皆自食

昼生五亦然  虽尽而无饱

一切生中何生最胜。应言最胜唯是化生。若尔何缘后身菩萨得生自在而受胎生。现受胎生有大利故。谓为引导诸大释种亲属相因令入正法。又引余类令知菩萨是轮王种生敬慕心。因得舍邪趣于正法。又令所化生增上心。彼既是人。能成大义。我曹亦尔。何为不能因发正勤专修正法。又若不尔族姓难知。恐疑幻化为天为鬼。如外道论矫设谤言。过百劫后当有大幻出现于世啖食世间。故受胎生息诸疑谤。有余师说。为留身界故受胎生。令无量人及诸异类一兴供养千返生天及证解脱。若受化生无外种故。身才殒逝无复遗形。如灭灯光即无所见。若人信佛有持愿通能久留身。此不成释因论生论。若化生身如灭灯光死无遗者。何故契经说化生揭路荼取化生龙为充所食。以不知故为食取龙。不说充饥。斯有何失。或龙未死暂得充饥。死已还饥。暂食何咎。于四生内何者最多。唯化生。何以故。三趣少分及二趣全一切中有皆化生故。此中何法说名中有。何缘中有非即名生。颂曰。

死生二有中  五蕴名中有

未至应至处  故中有非生

论曰。于死有后在生有前。即彼中间有自体起。为至生处故起此身。二趣中间故名中有。此身已起何不名生。生谓当来所应至处。依所至义建立生名。此中有身其体虽起而未至彼。故不名生。何谓当来所应至处。所引异熟究竟分明。是谓当来所应至处。有余部说。从死至生处容间绝。故无中有。此不应许。所以者何。依理教故。理教者何。颂曰。

如谷等相续  处无间续生

像实有不成  不等故非譬

一处无二并  非相续二生

说有健达缚  及五七经故

论曰。且依正理中有非无。现见世间相续转法。要处无间刹那续生。且如世间谷等相续。有情相续理亦应然。刹那续生处必无间。岂不现见有法续生而于其中处亦有间。如依镜等从质像生。如是有情死有生有。处虽有间何妨续生。实有诸像理不成故。又非等故为喻不成。谓别色生说名为像。其体实有理所不成。设成非等。故不成喻。言像不成故非喻者。以一处所无二并故。谓于一处镜色及像并见现前。二色不应同处并有。依异大故。又狭水上两岸色形。同处一时俱现二像。居两岸者互见分明。曾无一处并见二色。不应谓此二色俱生。又影与光未尝同处。然曾见镜悬置影中。光像显然现于镜面。不应于此谓二并生。或言一处无二并者。镜面月像谓之为二。近远别见如观井水。若有并生如何别见。故知诸像于理实无。然诸因缘和合势力令如是见。以诸法性功能差别难可思议。已辩不成所以非喻。言非等故亦非喻者。以质与像非相续故。谓质与像非一相续。唯依镜等有像现故。像与本质俱时有故。如死生有是一相续前后无间余处续生。质像相望无此相续。以不相似故不成喻。又所现像由二生故。谓二缘故诸像得生。一者本质。二者镜等。二中胜者像依彼生。生有无容由二缘起。唯有死有无别胜依。故所引喻非等于法。亦不可说以外非情精血等缘为胜依性。由化生者空中欻生。于中计何为胜依性。已依正理对破彼宗从死至生处容间绝。是故中有决定非无。次依圣教证有中有。谓契经言。有有七种。即五趣有业有中有。若此契经彼部不诵。岂亦不诵健达缚经。如契经言。入母胎者要由三事俱现在前。一者母身是时调适。二者父母交爱和合。三健达缚正现在前。除中有身何健达缚。前蕴已坏何现在前。若此契经彼亦不诵。复云何释掌马族经。如彼经言。汝今知不。此健达缚正现前者。为婆罗门。为刹帝利。为是吠舍。为戍达罗。为东方来。为南西北。前蕴已坏不可言来。此所言来固唯中有。若复不诵如是契经。五不还经当云何释。如契经说。有五不还。一者中般。二者生般。三无行般。四有行般。五者上流。中有若无何名中般。有余师执。有天名中。住彼般涅槃。是故名中般。是则应许有生等天。既不许然故执非善。又经说有七善士趣。谓于前五中般分三。由处及时近中远故。譬如札火小星迸时才起近即灭。初善士亦尔。譬如铁火小星迸时起至中乃灭。二善士亦尔。譬如铁火大星迸时远未堕而灭。三善士亦尔。非彼所执别有中天。有此时处三品差别。故彼所执定非应理。有余复说。或寿量中间。或近天中间。断余烦恼成阿罗汉。是名中般。由至界位或想或寻而般涅槃。故有三品。或取色界众同分已即般涅槃。是名第一。从是次后受天乐已方般涅槃。是名第二。复从此后入天法会乃般涅槃。是名第三。入法会已复经多时方般涅槃。是名生般。或减多寿方般涅槃。非创生时故名生般。如是所说与火星喻皆不相应。所以者何。以彼处行无差别故。又无色界亦应说有中般涅槃。由彼亦有寿量中间般涅槃故。然不说彼有中般者。如嗢拖南伽他中说。

总集众圣贤  四静虑各十

三无色各七  唯六谓非想

故彼所执皆是虚妄。若复不诵如是等经。无上法王久已灭度。诸大法将亦般涅槃。圣教支离已成多部。其于文义异执交驰。取舍任情于今转盛。哀哉汝等固守愚迷违理拒教。可伤之甚。诸有冯前理教为量。中有于彼实有极成。若尔云何契经中说造极恶业度使魔罗。现身颠坠无间地狱。此经意说。彼命未舍。地狱猛焰已烧其身。因此命终受彼中有。乘兹仍堕无间地狱。由彼恶业势力增强。不待命终苦相已至。先受现受后受生受。何故经说。一类有情于五无间业作及增长已。无间必定生那落迦。此经意遮彼往异趣。及显彼业定顺生受。若但执文。应要具五方生地狱。非随阙一。或余业因便成大过。又言。无间生那落迦。应作即生不待身坏。或谁不许中有是生。那落迦名亦通中有。死有无间中有起时亦得名生。生方便故。经言无间生那落迦。不言尔时即是生有。若尔。经颂复云何通。如经颂言。

再生汝今过盛位  至衰将近琰魔王

欲往前路无资粮  求住中间无所止

若有中有。如何世尊言彼中间无有所止。此颂意显彼于人中速归磨灭无暂停义。或彼中有为至所生亦无暂停。行无碍故。宁知经意如此非余。汝复焉知。如余非此。二责既等。何乃偏征。二释于经并无违害。如何偏证中有是无。凡引证言理无异趣。此有异趣为证不成。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付小花的春天

    付小花的春天

    人的一生中会遇见很多人,有喜欢的,有憎恶的,有珍惜的,有路过的,我只希望在我最美丽的年华里遇见你,我不负你,你不负我。
  • 凤凰医妃,皇叔撩不得

    凤凰医妃,皇叔撩不得

    修行千年,重返凡间?前世,渣夫狠毒,灭她家族,赐她毒酒,害她未出世的孩子?这一世,她要翻身做主,改变命运,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某皇叔:“你咬我了,准备负责吧!”某女:“……我不属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风光皇上的背后辅助

    穿越之风光皇上的背后辅助

    一次意外,使白安安穿越了,还收到了一个小小的任务。什么寻找二皇子,帮他一个小忙。南宫焓听到某人这么说显然是不信的,这看着傻傻的女子,能帮他什么?就这样,看着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的白安安被转让了。还好,吉人自有天相,不但没死还成了二皇子的小妾。但是小妾生活也不易啊,天天提防着正妻,与她斗智斗勇。白安安除了与正妻“玩玩”以外,还一心做着任务。
  • 逆伐者

    逆伐者

    人族自推翻神族统治后,成为宇宙第一大族。然而,人族的欲望不止。在一个遍地有挂的时代,一位神族无挂少年在打击中成长...
  • 朋友命中注定了解一下

    朋友命中注定了解一下

    一开始,她想的是,一命还一命,后来,她想的是,一命怕是不够还毕竟一条命是不够在这些世界浪的(求放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限之巫师的旅途

    无限之巫师的旅途

    这是一个巫师,却与巫师不同的一个故事!这是一个追逐永生,不断鞭挞自己不断前进的故事!这是一个野心勃勃,重现大一统宇宙的故事!这还是一个,不断的在各个宇宙穿梭,游历各个宇宙,只为追逐永生的故事!
  • 梦落日边

    梦落日边

    他原本冷峻的面容现在略显苍白,薄薄的嘴唇却因刚刚吐出的鲜血殷红一片,眉宇间透着淡淡的疲倦,可是一双眼睛还是非常的锐利,看着眼前的众人也没有半分惧怕,倒是对面的人虽然人数众多却没有一个人敢冲上来,拿着兵器在于我们对峙。翻手拿出一根银针,毫不犹豫的逼上身边男子的咽喉,他拿剑的手不可控制的抖了抖,转过头来看着我,眼睛里面满是沉痛,似乎再问我为什么?对面的人也被眼前的状况搞得有点不知所措,互相在看对方的眼睛,无声的询问着。
  • 娘子赖上我

    娘子赖上我

    沈棠风流倜傥了小二十年,正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不想这回出趟远门被个小乞丐赖上了,两人一路经历了许多,就在他自问或许要栽在这小子身上时,小乞丐突然不见了。而直到此刻他才明白,何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带着老爸混异界

    带着老爸混异界

    穿越了,周晨正沉浸在思念亲人的痛苦中。叮,老爹养成系统上线,请把老爸培养成这个世界星空下最闪耀的传说吧!周成愕然,转头,看着一旁有一“点”胖,又有点谢顶的老爸,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