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4300000002

第2章

八識者。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前六從依得名。第七相應立號。第八功能受稱。如百法中解。規矩者。初玄奘大師糅成唯識論就。窺基法師乃奘師弟子。因見本論十卷文廣義幽。遂請奘師集此要義名集施頌。集諸法義惠施眾生。將八箇識分為四章。每章作頌一十二句。將五十一心所各派本識位下。有多寡之不同。條然不紊故稱規矩。然論雖十卷。其義盡此四十八句包括無遺。可謂最簡最要。為一大藏教之關鑰。不唯講者不明難通教綱。即參禪之士若不明此亦不知自心起滅頭數。所謂佛法之精髓也。良以一真法界圓明妙心。本無一物了無身心世界之相。又何有根境對待妄想分別之緣影乎。原此心境皆因無明不覺。迷此一真法界。不生不滅真心與生滅和合變為阿賴耶識。依此識變起見.相二分。故見為心。相為境。故緣塵分別好醜取捨者。皆妄識耳。若了心境唯識則分別不生。一心圓明永離諸相矣。今以未悟一心。故須先了唯識心境。則生滅心行當下消亡。一心可入耳。此頌大綱單舉八識心王緣境之時。境有好醜故心所從之執取。起憎愛取捨。故作善作惡。善惡為因故感苦樂二報為果。然此八識心王本無善惡。而能造業者乃五十一心所助成心王以造善惡之業。則業力牽引受苦受樂。眾生生死之法唯此而已。此中開列八識。各具心所多寡之不同。造業有強弱之不一。分別皎然。使學者究心了知起滅下落。易於調治耳。以眾生日用見聞覺知不離心境。其能緣之心具有三量。謂現量.比量.非量。言現量者。現謂顯現。量謂量度。以第一念現前明了。不起分別。不帶名言。無籌度心。親得法體。如鏡現像。又如見山便知是山。見水便知是水。不假分別。故名現量。言比量者。比擬量度而知其然。如隔墻見角知彼有牛。隔山見烟知彼有火。以同時率爾意識隨見隨即分別即屬比量。以有比度故名比量。言非量者。若心緣境時。於境錯謬虗妄分別不能正知。境不稱心名為非量。此三量乃能緣之心也。而所緣之境亦有三。謂性境.帶質境.獨影境。性境者。乃現量所緣。言性者實也。謂根塵實法本是真如妙性。無美無惡。以能緣之心無分別故。境無美惡是為性境。頌云。性境不隨心。謂此根塵等相分皆有實種生。不隨能緣見分種生。故此性境以實五塵為體。具能所八法成故。帶質境者。乃比量所緣。其帶質境有真有似。以六七二識各有所緣故。若六識外緣五塵。比度長短方圓美惡等相。屬第二念意識分別。故為比量。以此長短等相是帶彼外境本質。變帶生起。名似帶質。以是假故。故云以心緣色似帶質。中間相分一頭生。謂單從能緣見分起故。獨影有二。謂有質.無質。其意識緣五塵過去落謝影子。名有質獨影。亦名似帶質。若意識緣空華兔角等事。名無質獨影。此似帶質。并有無質獨影皆從能緣見分所變假相分。故曰獨影唯從見。此三以第六識見分所變假相分為體故。真帶質境者。即以心緣心。故云。以心緣心真帶質。中間相分兩頭生。謂七識緣八識見分為我時。其相分無別種生。一半與第八所緣本質同種生。一半與第七能緣見分同種生。從本質生者即無覆性。從能緣見分生者即有覆性。以兩頭攝不定。故曰。帶質通情。本以能所同一見分所變故。名真帶質。此心境之辨也。以心境對待。境有逆順好醜。則能緣之心依之而起憎愛取捨等。故起惑造業染成善惡二性。所感將來受苦樂二報。故心王則有苦受樂受。若不起善惡屬無記性。則平平受。因此受亦有三。所以三界眾生上下升沉輪迴苦樂不忘者。皆由唯識內習熏變發起心境。由是三量.三境.三性.三受故。不能出離生死。皆心意識之過也。故論云。眾生依心意意識轉。今唯識宗因凡夫日用。不知苦樂誰作誰受。外道妄立神我。二乘心外取法。故佛說萬法唯識。使知唯識則不出自心。以心不見心。無相可取。正是要學者直達自心本無此事耳。今八識頌而稱規矩者。只是發明心境。其所作善作惡皆是心所助成。以各具多寡之不一。故力有強弱之 等。此唯識之大綱也。其心所法已見百法。今預列心境。則臨文不必繁解。恐礙觀心耳。

五識頌

性境現量通三性

此下十二句。頌眼.耳.鼻.舌.身等五轉識也。首句先頌五識境量與三性。問。前五轉識未轉依位。於三量中定屬何量。於三境中定屬何境。答。前五識量屬現量。境屬性境。以五識與八同體故。緣境之時單屬現量。前五轉識乃八識精明之體映在五根門頭。了境之用。以初映境時當第一念。未起分別。不帶名言。無籌度心。故名現量。所緣之境即屬性境。性者實也。即實根塵相分境有實種生。以現量具三義。一現在簡過未。二顯現簡種子。三現有簡無體。法護法云。五識唯緣實五塵境。即不緣假相分。故名性境。但任運緣。不作行解。不帶名言。得法自相。故名現量。且如眼識緣青黃赤白四般實色時。其實色上長短方圓假色雖不離實色。有眼識但緣青等實色不緣長短假色。長短假色唯意識作長短分別緣。俱舍云。眼色但能了青。不能了是青。意識了青亦能了是青故。又眼識緣青境自相時。得青色之自相。若後念分別意識纔作解心。即帶名言。便是共相。屬比量也。故假智詮不得自相。唯於諸法共相而轉。唯五識緣五境時。具四義故。得法自相。一任運。二現量。三不帶名言。四唯緣現在境。故名得法自相也。問。五根依何教理證是現量。答。圓覺經云。譬如眼光照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可證五根現量不生分別。其眼光到處無有前後。終不捨怨取親愛妍憎醜。例如耳根不分毀讚之聲。鼻根不避香臭之氣。舌根不揀甜苦之味。身根不隔澀滑之觸。以率爾心時不分別故。若剎那流入意地。纔起尋求。則是同時意識相應而起。便落比量。則染淨心生。取舍情起。以五識唯緣現在。不緣過未。但只一度。故云性境現量。言三性者。乃善.惡.無記三性。問。五識現量本無善惡。與八同體無有分別。何與第六通不善性耶。答。此約同時意識而引自類種子。同時而起則三性皆通。此指意識任運而言。非專指五識也。又曰。五六相須。以隨念分別時與嗔等惡所俱起。故成不善。問。何為相須。曰。五由六而方生。六由五而明了。前五與六為明了門。六與五為分別依。是相須理。

眼耳身三二地居

此言三界五識行止之地也。三界分為九地。欲界一地。名五趣雜居地。具有八種識。色界四地。謂初禪離生喜樂地。二禪定生喜樂地。三禪離喜妙樂地。四禪捨念清淨地。今言二地者。謂色界初禪離生喜樂地也。以欲界五識全具。初禪天人以禪悅為食。不食段食故離舌識。既不受食亦不聞香故亦離鼻識。但有眼.耳.身三識而已。居者止也。謂此三識亦止於初禪。若至二禪定生喜樂地。則眼不見色。耳不聞聲。身不知觸。以入定中而此三識亦無。故云居止於此耳。

徧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嗔癡

此頌五識具三十四相應心所也。識論云。恒依心起。與心相應。繫屬於心。故名心所。如屬我物立我所名。心王於所緣唯取總相。心所於彼亦取別相。助成心事得心所名。雖諸心所名義無異。而有六位種類差別。謂徧行有五。別境有五。善有十一。根本惑有六。隨惑有二十。不定有四。合五十一。此五識於六位中唯闕不定。言徧行五者。徧。周圓義。行是遊履義。緣境義。徧行一位具四一切。謂一切性。即善惡無記三性也。一切地。即三界中九地也。一切時。即過現未來及一剎那時也。一切俱。即八識俱通也。問曰。何以前五具徧行五所耶。答。五八同體。本識具此五法。又能徧一切識。然此五法。心起必有。故前五亦具此耳。別境者。謂別別緣境而得生故。以欲等五法不徧心故。唯徧三性九地。以四境別名為別境也。四境者。謂欲所樂境。所決定境。於慣習境。於所觀境。慧則於所觀境揀擇斷疑。是其體用也。問曰。何以前五具別境五心所耶。答。前五任運緣境。率爾同時。俱意識隨見隨即分別。各引自類種子。各各緣境不同。且如眼根緣色則不同耳根緣聲等。以各各不同故。識具此別境五法也。具十一善法者。以五識是性境現量。故具此耳。問曰。五識既是性境現量。如何有根惑三隨惑中二大八十染心所耶。答。五識本無染法。緣五識起時。以第六為分別依。第七為染淨依。故挾帶染法與之俱起也。若小隨十法各專有主。故不具耳。以五識任運無矜恃執持之力。故無根惑之見.慢。以了境分明。故無疑與不定。故五識但具三十四耳。

五識同依淨色根

此頌五識依根得名也。五識隨依色根立名。具有五義。曰依根之識。根所發識。屬根之識。助根之識。如根之識言依者。五義之一也。言淨色者。揀非浮塵。又言依根擇非依境。境但為所緣。無發識用。如根壞時。設若有境。識亦不起。唯根能發。故曰依根。非浮塵者。以彼虗假有損壞故。故名為浮。又無見聞覺知之用。名之為塵。故楞嚴云。浮塵根眼如蒲桃朵耳。如新卷葉鼻。如雙垂瓜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顙是也。以有損壞。故非五識之所依耳。言依淨色根者。楞嚴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以見精映色。結色成根等。根元目為清淨四大。故名淨色。以此淨色即無明殼也。亦名勝義根。謂於眼等一八淨色如淨醍醐。有此性故。眼等識生。無即不生。照境發識以成根用。故名勝義。不同浮塵虗假損壞。此無損壞。故亦名勝義。不同浮塵無見聞等。此能覺知。故亦名勝。如眼能見色。耳能聞聲。鼻能嗅香。舌能嘗味。身能覺觸是也。問。淨色根畢竟是何物。答。此無見有對色。雖有質礙而非眼所得見。比量所知。非現量得。如何可指。然此識精圓映五門。隨浮根之照用。是知浮根則有五而淨色唯一。故曰元依一精明耳。

九緣十八好相隣

此頌生識之緣也。有為之法必仗緣生。今生八識之緣大槩有九。但各識全闕之不同耳。故曰。眼識九緣生。耳識唯從八。鼻舌身三七。後三五三四。九緣者。一空緣。即根境相離中間無礙。空隙之空也。二明緣。即日月燈等照燭之明也。三根緣。即發識之根也。四境緣。即諸識所緣之境也。五作意緣。即徧行中之作意也。六分別依。即第六識也。七染淨依。即第七識也。八根本依。即第八識也。九種子緣。即是諸識各有自類親種子也。此中九緣。於四緣中三緣所攝。種子即因緣也。境緣即所緣也。餘七緣即增上緣也。諸識從緣。唯眼識全具。耳闇亦聞。除明唯從八。鼻舌身三合中取境。暗亦能知。故除空明。若根境中間空隙不相合者。即身不覺觸。舌不知味。鼻不知香。故後三五三四者。謂六識具五緣。七識具三緣八識具四緣。六識五緣者。根.境.作意.根本.種子。於空.明之外又除分別。即自體故。不言染淨即根緣故。七識三緣者。根本依.作意.種子。不言根境者。謂依彼轉緣。彼即根境故。八識四緣者。根.境.作意.種子。不言根本。即自體故。不言染淨。即根緣故。無分別者。不緣見分。無分別故。若從頭各增一等無間。則眼等即十緣。等無間者。乃各識前念已滅。即開闢處所引後念令生。中間無隔者。即相續心也。前念不去。後念不生。為前念自體占自路故。故識生時須用此緣耳。

合三離二觀塵世

此頌五識取境不同也。眼耳二識離中取境。鼻舌身三合中取境。何以知之。曰。知處不知處。異壞根不壞。根別以識從。緣生因緣顯。識以從緣義知有離合。謂九緣中空.明二緣是顯根離義。眼耳二識既具空緣。是離中知也。若無空緣。境逼附根。不唯無知而且損根。如纖塵入眼即壞其目。大聲附耳即使人聾。故曰壞根不壞根別也。鼻舌身三不具空緣。是合中知也。若具空緣。根境遠離。香味觸塵俱不知故。今三識不具空緣。故香臭入鼻。酸醎上舌。寒熱著身。三根宛然分明了境。即知不壞故。又如眼即知色境在何方。耳即知聲從何方來。而鼻舌身則不知境之處所。故知來處者表為離知。不知境處者表是合取也。觀者即能緣見分。眼等五識及諸心所。塵世者即所緣相分。乃色等五塵也。

同类推荐
  • 送客偶作

    送客偶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代学术概论

    清代学术概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史

    天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光注龄资福延寿妙经

    三光注龄资福延寿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welve Stories and a Dream

    Twelve Stories and a Drea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盛宠之郡主本色

    盛宠之郡主本色

    【本文乃亲妈所制,穿越重生一对一,始终坚持男强女强虐渣路线不动摇】二十二世纪叱咤黑白两道的神偷穆芷沅因摊上坑货师父,悲催地被传至东洲舜华成为丞相府嫡孙小姐,穆芷沅。这是她家坑货对这坑徒弟行为的解释:“乖徒弟,这是免费送你回家”。对此,她只想怒嚎:“老秃贼,特么你给老娘滚,马不停蹄地滚……”作为“舜华第一傻”,即使被人取笑配不上太子殿下,穆芷沅没觉得不好,反正等她找到三元八卦仪,她就拍拍屁股回去继续过自己江洋大盗的生活去,这里爱咋整就咋整。只是,对着一个个真心待她的人,心狠手辣卑鄙无耻坑你爹坑你娘坑度无下限的神偷郁闷了纠结了。他与穆芷沅从相看两相厌到追情相爱相知,为了天下都有十分地,任其展翅,不受人限,他脱下慵懒,如一柄出鞘利剑,气若流星,势破如竹,挥斥苍穹。辱她、诽她、谤她、阻她、害她、肖想她者,二选一,死或生不如死,嗯,不用怀疑,他向来是好说话的人。【精彩片段之一】“沅沅,还不快过来?”某男的语气云淡风轻,但若细瞧便能发现其如玉的脸上露出不正常的红色,身上的衣襟也已被汗水浸湿。某女瞧着他,心下畅快,忍笑,“人白素贞还一千多岁才下来谈恋爱呢,你说,年轻人,你急什么……唔……”急啊?某女死瞪着突然在眼前放大的人,张口就咬,特么咬死你这没节操的人。某男放开她的唇,躲过某女式狗啃,蓦然伸臂抱起她,快步走向床边,“我若不急就该你急了,娘子,春宵一刻值千金,我们就寝吧……”“滚开,老娘和你不……唔……”熟啊……“苍天啊,给道雷劈了……唔……”他吧……看着气喘吁吁的某女,某男忍无可忍,“废话真多,堵上算了。”“啊……唔……”特么说好的仙风道骨,不易近人呢?某男独白:嗯,堵上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七天,足够了

    七天,足够了

    一觉醒来已是百年之后,世界被下了诅咒,不老不死的代价是渐渐消失的所有感情,不守规矩的人活不过七天。是谁在绝望中给你希望,是谁在黑暗里点亮你的世界,是谁在你孤立无援的时候站在你身边......又是谁亲手将刀刺进你的身体.......七天,168个小时,10080分钟,七天,足够了.......
  • 女扮男装我是小相爷

    女扮男装我是小相爷

    【练手的号】【文笔强行沙雕,别点就行】【目前已经完结】莫菲菲,一个不平凡的女生——最初过着平凡的生活,她知道自己爹的身份,但她从来没想过回“家”因为她的母亲说过,她爹不是好人……可有一天,她的爹的谋臣找到她,“威胁”她继承她爹的相位,她无奈,而且外加上自己对家的渴望,她答应了下来。但是却没有料到一切都是一场局!好友的背叛……莫府的毁灭……双魂的融合……战火的迭起……故事从这里展开——【ps:本书无男主,作者还是个萌新,所以前面写的不是很好,还有,不喜欢看的请手下留情,作者谢谢你们】
  • 谢兰陵的古代生活

    谢兰陵的古代生活

    谢兰陵:一穿越就在成亲的轿子上,老天……不带这么玩人,都不给人时间适应的吗???韩丞霆:因着祖训,韩家世世代代都得为将。因着从小习武,又深知自己未来之路艰辛,从小便不苟言笑,却因一段姻缘得来一位相知相爱之人,而生活从此多彩……本文只有一个字:甜
  • 河边的篱笆

    河边的篱笆

    我的家在山前,我的心在天边,我的诗在心间。
  • 琥珀的爱恋

    琥珀的爱恋

    你知道我喜欢满天繁星,于是你化作了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星。可是,你在天上我在地上啊,为什么我们一定要那么遥远?我怕我永远都触碰不到你了。所以,你可以让我们的距离近一点吗?可以吗?
  • 枕上书之帝君

    枕上书之帝君

    现代少女林荣只是睡了一觉,就变成了传说中的那个白凤九,还是是个才出生的奶娃娃……一次外出的路上遇到了一位银发美男,大概美人如玉隔云端说的就是眼前这位号称帝君的人了吧!这么办?她的小心脏跳的有点快呀!
  • 天行众3:秒杀者

    天行众3:秒杀者

    命运的作弄让日夜牵挂的身影再度渺茫,但老天还是待他不薄,师徒二人得以再聚首。在竞技场上写下传说的天行众踏出奴隶区,为撼动量子大陆天下局势,揭开序幕!三年之约,兄弟各奔前程,为了心中牵挂的身影,只身朝向未知之界迈进,殊不知死神的脚步再度逼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