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1600000008

第8章

太和九年。诏不得度人为僧尼。以李训言。罢内道场出灵像。寻复之 按唐书文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文宗本纪。太和九年。秋七月丁巳。诏不得度人为僧尼 按佛祖统纪太和九年四月。翰林学士李训。请罢长生殿内道场沙汰僧尼伪滥者。是日出大内灵像。夜大风。含元殿四鸱吻皆震坠。拔殿前树者三。坏金吾仗馆舍。内外楼观。城门数十所。光化门西城俱坏。士民震恐。帝以训所请忤天意。亟下敕停前沙汰。复立大内仪像风始息。

开成二年。诏庆成节。勿广置斋筵。大集僧众 按唐书文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文宗本纪。开成二年八月甲申。诏曰庆成节。朕之生辰。天下锡宴。庶同欢泰。不欲屠宰。用表好生。非是信尚空门。将希无妄之福。恐中外臣庶。不谕朕怀。广置斋筵。大集僧众。非独凋耗物力。兼恐致惑生灵。自今宴会蔬食。任陈酺醢。永为常例。

武宗会昌元年。废浮屠法 按唐书武宗本纪。不载 按食货志。武宗即位。废浮屠法。天下毁寺四千六百。招提兰若四万。籍僧尼为民二千六万五千人。奴婢十五万人。田数千万顷。大秦穆护祆二千余人。上都东都每街留寺二。每寺僧三十人。诸道留僧以三等。不过二十人。腴曰鬻钱送户部中下田给寺家。奴婢。丁壮者为两税户人十亩。以僧尼既尽。两京悲田养病坊。给寺田十顷。诸州七顷。主以蓍寿。

会昌三年。诏回纥破灭。令在京外宅及东都修功德 按唐书武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武宗本纪。会昌三年二月。诏回纥既以破灭。应在京外宅及东都修功德。其回纥及摩尼寺庄宅钱物等。并委功德使。以御史台及京兆府。各差官点检收抽。不得容诸色人影占。如犯者。并处极法。钱物纳官。摩尼寺僧。委中书门下。条疏闻奏。

会昌四年。敕断屠出于释氏。正月及三元日宣各断三日。列圣忌断一日。余不禁 按唐书武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武宗本纪。会昌四年春正月。敕斋月断屠。出于释氏。国家创业。犹近梁隋。卿相大臣。或沿兹弊。鼓刀者既获厚利。纠察者潜受请求。正月以万物生植之初。宣断三日。列圣忌断一日。仍准开元二十二年敕。三元日各断三日。余月不禁。时帝志学神仙。师赵归真。归真乘宠。每对排毁释氏。言非中国之教。蠹耗生灵。尽宣除去。帝颇信之。

会昌五年。八月壬午。大毁佛寺。复僧尼为民。按唐书武宗本纪云云 按旧唐书武宗本纪。会昌五年。道士赵归真特承恩礼。遂举罗浮道士邓元起有长年之术。帝遣中使迎之。由是与衡山道士刘元靖及归真胶固排毁释氏。而折寺之请行焉。夏四月敕祠部。捡括天下寺及僧尼人数。凡大寺四千六百。兰若四万。僧尼二十六万五百。秋七月庚子。敕并省天下佛寺。中书门下条疏闻奏。据令式。诸上州国忌日。官吏行香于寺。其上州望各留寺一所。有列圣尊容。便令移于寺内。其下州寺并废。其上都东都两街。请留十寺。寺僧十人。敕曰上州各留寺。工作精妙者留之。如破落亦宣废毁。其合行香日。官吏宣于道观。其上都下都。每街留寺两所。寺留僧三十人。上都左街留慈恩荐福。右街留西明庄严。中书又奏。天下废寺铜像钟磬。委盐铁使铸钱。其铁像委本州。铸为农器。金银鍮石等像。销付度支。衣冠士庶之家。所有金银铜铁之像。敕出后限一月纳官。如违委盐铁使。依禁铜法处分。其土木石等像。合留寺内依旧。又奏僧尼不合□□祠部。请□□鸿胪寺。其大秦穆护祆等祠。释教既已□□革。邪法不可独存。其人并勒还俗。递归本贯。充税户。如外国人。送还本处。收管。八月制。朕闻三代已前。未尝言佛。汉魏之后。像教寖兴。是由季时。传此异俗。因缘染习。蔓衍滋多。以至于蠹耗国风。而渐不觉诱惑人意。而众益迷泪于九州山原。两京城阙。僧徒日广。佛寺日崇。劳人力于土木之工。夺人利于金宝之饰。遣君亲于师资之际。违配偶于戒律之间。坏法害人。无逾此道。且一夫不田。有受其饥者。一妇不蚕。有受其寒者。今天下僧尼。不可胜数。皆待农而食。待蚕而衣。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晋宋齐梁物力凋瘵。风俗浇诈。莫不由是而致也。况我高祖太宗。以武定祸乱。以文理华夏。执此二柄。是以经邦。岂可以区区西方之教。与我抗衡哉。贞观开元。亦常□□革。刬除不尽。流衍转滋。朕博览前言。旁求舆议。弊之可革。断在不疑。而中外诚臣。协予至意。条疏至当。宜在必行。惩千古之蠹源。成百王之典法。济人利众。予何让焉。其天下所折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折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僧尼属。主客显明。外国之教勒大秦穆护祓二千余人还俗。不杂中华之风。於戏前古未行。似将有待。及今尽去。岂谓无时。驱游惰不业之徒。已逾十万。废丹雘无用之室。何啻亿千。自此清净训人。慕无为之理。简易齐政。成一俗之功。将使六合黔黎。同归皇化。尚以革弊之始。日用不知。下制明廷。宣体予意。十一月甲辰。敕悲田养病坊。缘僧尼还俗。无人主持。恐残疾无以取给。两京量给寺田赈济。诸州府七顷至十顷。各于本管。选耆寿一人勾当。以充粥料。

会昌六年。宣宗即位。敕上都两街。旧留四寺外。更添置八所 按唐书宣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宣宗本纪。会昌六年三月帝即位。五月左右街功德使奏。准今月五日赦书节文。上都两街旧留四寺外。更添置八所。两所依旧名兴福寺保寿寺。六所请改旧名。宝应寺改为资圣寺。青龙寺改为护国寺。菩提寺改为保唐寺。清禅寺改为安国寺。法云尼寺改为唐安寺。崇敬尼寺改为唐昌寺。右街添置八所。西明寺改为福寿寺。庄严寺改为圣寿寺。旧留寺二所。旧名千福寺改为兴元寺。化度寺改为崇福寺。永泰寺改为万寿寺。温国寺改为崇圣寺。经行寺改为龙兴寺。奉恩寺改为兴福寺。敕旨依奏。诛道士刘元靖等十二人。以其说惑武宗。排毁释氏故也。

宣宗大中元年。闰三月。大复佛寺 按唐书宣宗本纪云云 按旧唐书宣宗本纪。大中元年闰三月敕。会昌季年。并省寺宇。虽云异方之教。无损致理之源。中国之人。久行其道。□□革过当。事体未弘。其灵山胜境。天下州府。应会昌五年四月所废寺宇。有宿旧名僧。复能修创。一任住持。所司不得禁止。

懿宗咸通□年。令沙门入禁中为祷祠事 按唐书懿宗本纪。不载 按萧仿传。仿咸通初。为左散骑常侍。懿宗怠政事。喜佛道。引桑门。入禁中。为祷祠事。数幸佛庐。广施予。仿谏以为。天竺法。割爱取灭。非帝王所尚慕。今笔梵言。囗佛音。不若惩谬赏滥罚。振殃祈福。况佛者可以悟取。不可以相求。帝虽昏纵。犹嘉叹其言。

咸通五年。裴坥以兴佛寺。上疏切谏。优诏答之 按唐书懿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懿宗本纪。咸通五年春正月。谏议大夫裴坦上疏。论天下征兵。财赋方匮。不宣。过兴佛寺。以困国力。优诏答之。

咸通十二年五月。上幸安国寺。赐讲经僧沉香高座 按唐书懿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懿宗本纪云云 按杜阳杂编。上敬天竺教。十二年冬制二高座。赐新安国寺。一为讲座。一曰唱经座。各高二丈。砑沉檀为骨。以漆涂之。镂金银为龙凤花木之形。遍覆其上。又置小方座。前陈经案。次设香盆。四隅立金颖伽高三丈。磴道栏槛。无不悉具。前绣锦襜褥。精巧奇绝。冠于一时。即设万人斋。敕大德僧撤首为讲论。上创修安国寺。台殿廊宇。制度宏丽。就中三间华饰秘邃。天下称之为最。工人以夜继日而成之。上亲幸赏劳。观者如堵。降诞日于宫中结彩为寺。赐升朝官以下锦袍。李可及尝教数人。作四方菩萨蛮队。

咸通十四年三月。迎佛骨于凤翔 按唐书懿宗本纪云云 按旧唐书懿宗本纪。咸通十四年三月庚午。诏两街僧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四月八日佛骨至京。自开远门。达安福门。彩棚夹道。念佛之音震地。上登安福门。迎礼之。迎入内道场三日。出于京城诸寺。士女云合。威仪盛饰。古无其比。制曰。朕以寡德缵承鸿业。十有四年。顷属寇猖狂王师未息。朕忧勤在位。爱育生灵。遂乃尊崇释教至重元门。迎请真身。为万姓祈福。今观睹之众。隘塞路岐。载念狴牢。寝兴在虑。嗟我黎人。陷于刑辟况渐当暑毒。系于缧绁。或积幽凝滞。有伤和气。或关连追扰。有妨农务京畿及天下州府县。禁囚徒。除十恶忤逆故意杀人。官典犯赃。合造毒药。放火持杖。开发坟墓外余罪。轻重节级。递减一等。其京城军镇。限两日内疏理。讫闻奏。天下州府。敕到三日内。疏理闻奏 按杜阳杂编。十四年春。诏大德僧数十辈。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百官上疏谏。有言宪宗故事者。上曰。但生得见。殁而无恨也。遂以金银为宝刹。以珠玉为宝帐。香舁仍用孔雀氄毛饰。其宝刹小者高一丈。大者二丈。刻香檀为飞帘花槛瓦木阶砌之类。其上遍以金银覆之。舁一刹则用夫数百。其宝帐香舁。不可胜纪。工巧辉焕。与日争丽。又悉珊瑚玛瑙珍珠瑟瑟缀为幡幢。计用杂珍宝。不啻百斛。其剪彩为幡为伞。约以万队。四月八日。佛骨入长安。自开远门安福楼。夹道佛声震地。士女瞻礼。僧徒道从。上御安福寺。亲自顶礼。泣下沾臆。即召两街供奉僧。赐金帛各有差。仍京师耆老元和迎真体者。悉赐银碗锦彩。长安豪家。竞饰车服。驾肩弥路。四方挈老扶幼。来观者。莫不疏素以待恩福。时有军卒。断左臂于佛前。以手执之。一步一礼。血流洒地。至肘行膝步。啮指截发。不可算数。又有僧以芟覆顶上。谓之炼顶。火发痛作。即掉其首。呼叫坊市。少年擒之。不令动摇。而痛不可忍。乃号哭卧于道上。头顶焦烂。举止窘迫。凡见者无不大哂焉。上迎佛骨。入内道场。即设金花帐。温清床。龙鳞之席。凤毛之褥。焚玉髓之香。荐琼膏之乳。皆九年诃陵国所贡献也。初迎佛骨。有诏令京城及畿甸。于路傍垒土为香刹。高或一二丈。迨八九尺。悉以金翠饰之。京城之内。约及万数。时妖言香刹摇动。有佛光庆云现路衢。说者送相为异。又坊市豪家。相为无遮斋大会。通衢间结彩为楼阁台殿。或水银以为池。金玉以为树。竞聚僧徒广设佛像。吹螺击钹。灯烛相继。又令小儿玉带金额白脚。呵唱于其间。恣为嬉戏。又结锦绣为小车舆。以载歌舞。如是。充于辇毂之下。而延寿里特为繁华之最。是岁秋七月。天子宴驾公主薨而上崩同昌之号明矣。

僖宗□□□年。诏归佛骨于法门 按唐书僖宗本纪。不载 按杜阳杂编。僖宗皇帝即位。诏归佛骨于法门。其道从威仪。十无其一。具体而已。然京城耆耋士女。争为送别。执手相谓曰。六十年一度迎真身不知再见复在何时。即伏首于前。呜咽流涕。所在香刹诏悉铲除。近甸百无一二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易惠莉论招商局(招商局文库·研究丛刊)

    易惠莉论招商局(招商局文库·研究丛刊)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分别对招商局的筹建与改组、并购旗昌轮船公司及其困境、香山买办与同治中兴的关系、洋务运动中中枢大臣的意见分歧进行了论述,比较全面反映了后期洋务运动的面貌以及洋务运动不可能取得富国强兵目的的必然结局。下篇中心在通过论述洋务末期的几个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中国民族工业的两个组成元素——官办与商办在动荡的政治环境下的挣扎。
  • 我与总裁的养成系恋爱

    我与总裁的养成系恋爱

    静远是个单纯得只喜欢唱唱歌的学生,直到被卖入盛达当签约练习生,她的悲催人生就开始了……
  • 重生之万星璀璨

    重生之万星璀璨

    上一世,她被挚爱所背叛,家破人亡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一世,她从地狱归来,要改变悲惨的结局,让她们付出代价!
  • 培养青少年思维能力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思维能力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愿陪同青少年朋友快乐成长,打造成功的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
  • 异界是游戏

    异界是游戏

    “一瓶劣质的法蓝药水。”当艾宁发现他能够看到各种物品的属性的那一刻,他明白自己要翻身了……
  • 陪伴孩子成长的英雄故事

    陪伴孩子成长的英雄故事

    《陪伴孩子成长的英雄故事(注音版)》主要内容简介:乔治·华盛顿与樱桃树、少年英雄冯婉贞、国父孙中山、巾帼英雄秋瑾、夏明翰的故事、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生的光荣,死的伟大”的刘胡兰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绝代佣兵妃:狂倾九界

    绝代佣兵妃:狂倾九界

    [本文女强+一对一!]她是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顶级佣兵。更是另黑白两道闻风丧胆,“暗夜”里的暗。她一直都是站在顶峰的人。她是冷血无情的代言人,她有着睥睨天下的狂妄。他是闻名四国的“天才医师”。他一直冷眼看着这个世界,一直都是以局外人活在这个世上,他骨子里都是冷酷无情,他有着云淡风轻的气质。一次偶然的相遇,却让两人纠缠了在一起,是劫?还是缘?[这是我的第一篇文,希望各位多多支持,谢谢。]
  • 重生之成为系统

    重生之成为系统

    混迹于网文圈多年,杂食性读者。写作小白,新手上路,请多多包涵。
  • 腐败女皇

    腐败女皇

    新文《禁恋之夜》死而复生,穿越异世,竟贵为女皇,且是彻彻底底的腐败女皇。三千美男后宫,满目疮痍的江山,夜御十数男妃,日日笙歌不早朝,生活腐败,堕落欲孽天堂,美色难折,欢爱难收,怎腐败二字了得?!容色秀雅的男后,竟是瞎子?气质高雅,却被冠上淫乱后宫的罪名,生性淡薄,却手握权柄,威摄朝野,究竟是个怎样的人?邪魅妖艳的国师,竟是外使?装神弄鬼,居然是凤随国第一功臣,夜侍女皇,日炼丹药,丹药竟是毒药?!此人怎地如此嚣张?!单纯可爱的男童,竟是弃妃?天真无邪,一心求宠的人儿,那么像她前世的弟弟,却要爬上她的床,要她如何自处?风流倜傥的皇兄,竟是男宠?俊朗非凡,却一心要以男色换她江山,江山半壁,竟只值他一夜?!实在荒唐!江山,男色,舍谁取谁?取舍之难,她全揽之!既是上天重新与她,她岂可轻舍?她要江山,也要美男!只是,江山疮痍难补,男色存异难收,最终将要如何收场?繁华落尽处,可有一个相携之人?高台唱罢后,可有一颗熨帖之心?..............................感谢翡翠亲亲给偶建了群,有兴趣的亲们可以进来坐坐!(*^__^*)群号:1735637。。。。。。。。。。。推荐朋友的文文:《明朝的那些情事儿:梅镇寂寞》《江湖后男色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