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41600000002

第2章

法称菩萨造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普明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集布施学品第一之二

论曰。故知自力所集。随其行相于一善道亦应守护。如地藏十论经云。如是十善业道佛所证果。若不真实守护一善业道。乃至临命终时。而自称言。我是真实行大乘者。我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知是人是极虚诈。是大妄语。对十方界佛世尊前诳惑世间。说空断见诱诳愚痴。身坏命终堕诸恶趣

论曰。乃至临命终时。能须臾说集诸善品。亦应修作。如药师琉璃光经说。若见大心众生如闻菩萨难行苦行及妙胜智。乃至入解发大勇猛。荷负重担捄护众生。尽诸苦本礼拜供养。说罪及随喜福。劝请诸佛住世说法。乃至回向菩提。为善知识劝请说法。或乐自说。当知是名为示道者。如文殊师利庄严佛刹功德经云。世尊。是妙吉祥往昔生时。本行因缘发菩提心。亦如是发如彼所说。乃至最初远离轮回边际。利益众生行如是行。我于尊所发菩提心。现前劝请令诸世间脱贫穷报忿心恨心悭贪嫉妒。我得菩提时。悉不现起。乃至常修梵行脱诸罪欲。于佛随学清净尸罗。爱乐尊重于大菩提。不疾取证我处后际。于诸众生一相无异。时十方界未闻我名无量不思议刹土悉皆严净。由身语意业清净故。于诸所作悉亦清净。又一切时坚持净戒。尽生死际无诸过恶。又阿閦如来本愿授决经云。彼阿閦如来往昔为菩萨时。作如是说。若我生生世世不出家者。是则虚诳一切诸佛如来。舍利子。如是菩萨于阿閦如来亦应随学。又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生生出家。或诸如来出世。或不出世。毕竟舍家出家亦如是学。所以者何。舍利子。若谓菩萨舍家出家是为最上。乃至男女眷属不生爱着。如我生时无诸过失

论曰。如上所说且止斯事。若说施戒罪相同等。及于罪相相应等事。应自弃舍若别别行相亦非无罪。于别行相然不摄故。而菩萨于诸众生所有未来一切苦恼令得解脱。一切妙乐令其增长。若身语意不勤精进方便纯熟。于缘合集不乐劝化。或散灭处亦不寻求。多分烦恼少分烦恼不起对治。于大义利及少义利或非义利不生损益。刹那俱舍。此说是罪。略说无罪谓自力能于境界事都无果报。或执如是于学表相体性是罪。若自力能境界相应罪处无有。同说罪等于相解脱。是菩萨学于平等身广太无量劫后际说。复次略说菩萨此二种罪。如其成办相应非相应可作不可作都无拣择舍故是罪。谓言毕竟超出寻伺。如旃陀罗奴等谬解义故是罪。彼复云何深心教诫经说。如慈氏因中四种辩才即诸佛语。何等为四。一者择有义利拣非义利。二者择此正法拣彼非法。三者破遣烦恼非增长烦恼。四者乐见涅盘功德不乐见轮回功德。是名四种。以要言之。若尔云何慈氏因中说是四种辩才。谓信善男子善女人生诸佛想。作议论想。闻善法故。所以者何。谓若慈氏有诸善说即诸佛语故。若于此慈氏辩才而生诽谤。非诸佛语起不尊重。是恶人辈即是诽谤诸佛所说辩才由。毁减善法招罪业报堕诸恶趣

论曰。复次修习善巧发起爱乐。此行门中集学最胜作用。应当修学。希大果故如寂静决定神变经云。复次文殊师利。若菩萨于殑伽沙数等诸佛。是诸佛所有殑伽沙数佛刹。复于如是殑伽沙数劫。以自在王摩尼宝满中持用布施。若诸菩萨于如是法相闻已。一心思惟。我当修学。文殊师利。比前无学所有福报未若施此乐欲学地菩萨其福甚多

论曰。是菩萨虽见此功德。未言如其修习等复如彼说。文殊师利。假使教化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众生。一一众生得阎浮王。若以诸音声赞叹受持读诵如说修行大乘经者。于一日夜断割身肉指爪乃至命终。一心奉行。文殊师利。缘是菩萨布施心无怯弱。不惊不怖不畏。毕竟一心发亲近想。无悔无疑亦无分别。于此最上正法摄受相应。意乐读诵如说修行。文殊师利。是菩萨心勇猛故。则布施勇猛。持戒勇猛。精进勇猛。禅定勇猛。智慧勇猛。一切三摩地勇猛。文殊师利。是菩萨设使于恶人辈。亦复不生嗔心厌心及余过失。文殊师利。是菩萨如释梵王等无所动

论曰。今正是时。当一心学希大果报。月灯三昧经所说偈云。若于河沙多亿劫供养百亿那由佛。清净信心施肴膳亦施灯鬘及幡盖。若于正法衰末世如是佛法欲灭时。于一日夜学是行。比前福报胜于彼

论曰。是故一心勤修如佛经中所说菩萨学义。如宝云经说善男子。菩萨于菩萨学坚持净戒如是寻伺。若不于菩萨别解脱戒中。我云何能得成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又何不于如来大乘诸经法中所诠菩萨行所集菩萨学。我当如是广大修习

论曰。我等无知。于此广说菩萨制止容起恶觉。何非此理。于修习处了无过失。云何修习处谓若于身所有三世受用。行清净舍护诸众生令净增长。受是菩萨戒已。若此菩萨住修习处说是罪相。如菩萨别解脱经云。于菩萨道摄受一切众生令尽苦趣。彼菩萨道摄受安住过俱胝劫。唯一发起安隐之心及亲近心。菩萨发是心者。应知于诸众生一向摄受多种住处。如文殊清净律云。时文殊师利语寂音天子言。菩萨具足此五无间。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何等为五。菩萨深固作意求无上道。发心不堕声闻缘觉之地。是初无间发心。自舍一切所有。于悭吝心而不共住。是二无间。我应救度一切众生。于中不起懈退之心。是三无间。了一切法非空非有无生无灭。于中不堕诸见。是四无间。于诸法智和合一相。如是发心中无所住。由无所住于一切智悉无所得。是五无间

论曰。谓身所受用福报不断者。于舍护事令净增长。如瑜伽观想中说。彼所舍义摄受过失。观想门中起离贪想。观舍功德故。如月灯三昧经所说偈云。如是不坚身。愚者心所乐。何常寿命中。刹那如幻梦。造诸恶业故。罪报常随逐。由是无明因。死多堕恶道。又如无量门陀罗尼经说。云何众生得斗诤因。谓计执财利而为根本。应当弃舍。若离贪爱即得是陀罗尼。又菩萨别解脱经云。复次舍利子。菩萨于一切法极微细分不生他想。所以者何。怖取着故。最上授所问经云。谓若布施者无诸悭吝。执著者而常守护。又布施者为尽贪爱执著者增长贪爱。布施者无诸遍计。执著者有诸遍计。布施者无有恐怖。执著者彼多恐怖布施者住菩提道。执著者住魔境界。布施者作无尽想。执著者作有尽想。又布施者得诸妙乐。执著者而常逼迫。布施者舍离烦恼。执著者增长烦恼。又布施者得大富饶。执著者得大贫乏。布施者善人事业。执著者恶人情计。布施者诸佛称赞。执著者愚夫称赞。乃至布施者自所生子不起乐着。非如于余众生起怜愍故。应知自心说有三种。何等为三。一者菩萨于菩提道正等相应。非邪谬相应。二者菩萨于菩提道起平等心。非高下心。三者菩萨于菩提道无种种行。非有种种行。是名三种自心所说

论曰。谓于自所生子起非善友想。既非善友故非我友。若为利益随佛教敕学负重担故。于自所生子不生乐着。非如于余众生起怜愍故。应知发是心已。如于我子发生慈爱。则我于一切众生亦复随顺发生慈爱。如是深心观察悟解。我子既无异于一切众生。则一切众生皆是我子。所有众生若自若他乃至居士。在家菩萨于其财利或非摄受众生勿应耽着。非出离法又复不应爱乐随顺染欲。复次在家菩萨或有行来乞丐。随何所须发勇悍心而为给与。又作是念。我此财利若舍不舍毕竟散灭。云何于舍受时而得无欲。谓我我所得毕竟忍。于所舍物离胎藏苦。心住正念欢喜爱乐不生随转。复次如是能舍谓于所舍物及乞丐者。应知有四种想。何等为四。谓怯弱故不能纯熟善根先所造业。于大乘中心不自在。见取舍故。又若我及我所住安忍力。自与善人不起悔恼。如是修作。如是踊跃。如是精进。圆满一切众生所希求故。如是在家菩萨于彼乞丐者应作是想。或乞丐者返增过失。是菩萨应当善言慰谕。又乞丐者而不知恩。是菩萨亦复不起悭嫉。是为无罪。此世尊为下种诸菩萨。如菩萨别解脱中说。舍利子。菩萨无有四法。何等为四。一者菩萨无不信心。二者菩萨无有悭贪。三者菩萨无有两舌嫉妒。四者菩萨无懈怠心。谓言我不能成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舍利子。若我有是四法。彼有智者于此了知。便谓邪命谄求非法染法重世财利。是为第一偷食信施。复次舍利子。菩萨如是心勇猛故。乃至头目手足身体支分男女眷属心所爱乐极妙乐事。舍宅国邑一切所有。悉能弃舍。又如那罗延所问经云。若于财宝发是舍心。应知财利不生取着。然舍未起智故。若于摄受不起舍心。则于非摄受亦常执着。若随乞丐者意于摄受发生智故。则于眷属亦无取着。最上崇贵亦无取着。受用珍宝亦无取着。而菩萨若于财利不起舍心乃至极微细分。应知取着。复次善男子。而菩萨摩诃萨应当发如是心。谓我此身分于诸众生尚能弃舍。何况所有外财资具。又若于众生所如其所须悉能施与。谓有来乞丐须手以手须足以足须眼以眼。乃至脂髓血肉及余身分。随各施与。云何复名外财资具。谓若库藏孳生之物。金银珍宝胜妙庄严。象马车乘国土宫殿。城邑聚落吏民僮仆。作业士夫男女眷属。若诸众生于所有事。彼彼众生如其所有。我当给与不生悔恼亦无退屈。不希果报及余谄诈。复次我此施者随顺一切众生故。悲愍一切众生故。饶益一切众生故。摄受一切众生故。如我摄受众生知如是法得菩提故。以要言之。善男子。譬如药树根茎枝叶花果皮核。若全若分。随其取者不生分别。又复脱诸众生病苦难时。亦不分别上中下性。善男子。是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应知于四大种身生药树想。于彼众生可作饶益。须手以手须足以足。随其取者如前药树不生分别

同类推荐
  • 中观论疏

    中观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嘉运

    嘉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元始说功德法食往生经

    元始说功德法食往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樵语业

    西樵语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学正传

    医学正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情义两难全

    情义两难全

    他,出生清贫勇追逐,可奈何浮华一世,终为空。她,倾尽一生爱一人,可奈何情深缘浅,始叹息。十个青年,一同许下的言笑时光,最感人的情爱、最揪心的无奈、最艰难的抉择。心酸、无力,理想与目的——人类最真实的情感,现实面前的不堪一击。当命运关上所有的门,是谁倦了情义,又是谁忘了誓言?当迷雾遮住双眸,当利益吞噬人心,他们能否找回最初的自己?曾经的批言如今是否会成真?金钱和法律哪个更有说服力?是爱情,还是不甘?是肉欲,还是真情?自古情义两难全,从此痴梦在心间。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

    本书选取了麦家多年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包含《黑记》、《四面楚歌》、《陈华南笔记本》、《两个富阳姑娘》等名篇。麦家的小说具有奇异的想象力和独创性,人物内心幽暗神秘,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多被改为影视作品。由他编剧的电视剧《暗算》和根据他小说改编的电影《风声》是掀起中国当代谍战影视狂潮的开山之作,影响巨大。
  • 那些年,我们没有在一起

    那些年,我们没有在一起

    这是一本紧扣80后情感生活的作品,作者通过借助李雷、韩梅梅、Lily、Jim、林涛等80后记忆中熟悉的人物引发一段让人回味无穷的爱情故事。作者为了创作,曾访问若干80后关于他们青春懵懂的初恋,通过对每个人的叙述,作者引发“如今我们之所以没有在一起,是因为那时候的我们还年轻,都不懂得爱情。”这样的感叹。
  • 医学妙谛

    医学妙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个转身,两个世界

    一个转身,两个世界

    本书通过一个个生动、充满哲思的故事,向读者传递“转身,你能遇见更好的世界”这一主题,启迪读者,当被形形色色的困扰羁绊时,当陷入冲动、愤怒等消极情绪时,学会转身与告别,少计较,不苛求,不执迷。在生活中学会优雅转身,在转身中学会顺应生活,如此,你会更加豁达与从容,幸福也将翩然而至。
  • 逐神人

    逐神人

    身怀禁忌之物,诸神不容。身修禁忌之法,诸神不容。身为禁忌之子,诸神不容。“合着这群神就是针对我呗。”“那我就干翻他们做个逐神人吧!”楚凡对着天空,微微一笑,大声喊道。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狮子大张口

    狮子大张口

    专家说这个传说虽是传说,可还是有一定根据的。因为古代常有将宝物埋在重要建筑物地下,用来镇妖避邪,城门这样的重要建筑物底下挖出宝物的事情也曾经在很多地方出现过,而且据有关记载,在重修萧关时,确实有朝廷专门派玉雕高手制作过玉狮埋在城门地下,只是后来城池消失后,那对玉狮也就随之成为了一个传说了。我估计这件宝贝十有八九就是传说中的那件。在一旁听热闹的领导听了这话,感觉到自己的喉咙里有些透不过气,拼命地咽了几口唾沫。专家的这番话说完后,在场的人都发出各种各样的唏嘘声。
  • 木子年华

    木子年华

    女主对“他”一见倾心,两人联手打造一场电商购物节盛宴,却发现一切原来是他自导自演,女主鸵鸟本色想要抽身逃离,却在他的表白攻势下沦陷……男主对女主一见倾心,却阴差阳错,两人失之交臂,几年后,意外得知女主身边出现了一个“他”,男主懊悔不已,而这时公司却出现丑闻事件,男主是该留下为公司力挽狂澜还是不顾一切回国追爱?本文讲述互联网行业欣欣向荣的十年中,女主同学四人毕业后来到繁华大都市打拼,经历的一系列个人奋斗及情感冲突。围绕各个精彩的职场商战故事,将爱情,亲情,友情几条情感线穿插展开。情节跌宕起伏,几经反转,黑化……上架了,真心不容易,求订阅,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