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54600000010

第10章

论。云何为二至用相应故 释曰。下释有二。先未相应。后已相应。此初也。文复三节。初凡夫等约位举人。以意等者。次辨行劣。凡夫二乘意识熏习。新发意菩萨以意熏习。虽是真如所熏之识。有分别故未契真如。云依信力而修行也。未得己行明未相应。以未证得无分别智。未显法身。未同佛体。未与诸佛体相应也。以未证得后得智故。未同诸佛起应化身。未与诸佛用相应也。自在业者。即根用也。言修行者。即后智也。后智能起根化用故。名为自在业修行也

论。二者已相至灭无明故 释曰。此已相应文亦三节。法身菩萨者举位取人。谓是地下诸菩萨也。得无分别心等者。正显相应。谓得正体无分别智。是故名得无分别心。得此心故便同佛体。故与诸佛体相应也。以得后智能起化用故。与诸佛用相应也。体中但举能相应智。用中但举所相应境。新论具说能所相应智之体用。此影略。其唯依等者。显其行胜。由证真法所起诸行唯依证智任运而修。非如前位但依依信力云法力自体修也。行增猛故炽盛熏真。能显真如灭无明。妄灭真显行成故也

论。复次染法至尽于未来 释曰。上已广显染净熏义。次显二熏尽不尽义。于中有三。初标举其相。次征问所由。后释其义意。此初也。文中二熏应作四句。无始有终。谓本不觉。作诸染本成佛断故。有始有终。谓末不觉。从本而起成佛断故。无始无终。谓本觉性。性自常真无变灭故。有始无终。谓始觉智。从真显起体真常故。无始有二。约时及起。无明具二。枝末唯一。既皆名染。故说染法从无始来熏不断等。此即显前染二句也。本始二觉皆名净法。有始起故不言无始。皆无终故名无有断。故言净法熏不断等。即是显后净二句也。若尔便违金光明经。彼说自利法身始得利他应身无始起故。答。此说依本而有始觉故言有始。彼说始觉即同本觉故言无始。此说本觉本来常住故说无始。彼说断障方显法身故言始得。各据一义亦不相违。此义故不始而始始而不始。无始之始。始之无始。皆无碍也

论。此义云何 释曰。此即征问尽不尽。由染净之熏俱无始有。何故染熏有尽而净熏无断耶。染净相因方成熏义净。若无染不成能熏。若得佛已则无染法。无所熏故亦无净熏。宁言净熏即无断耶。显斯二责故言此义云何

论。以真如法至故无有断 释曰。此举所由答前问也。以真如法等者。释初问意。谓彼染熏违理而起无常法故。故无有断故言真如常熏习等。法身显现等者。答后问也。若未成佛。以体熏习。若已成佛。体虽无染以用熏习有染生故。即二相中不思议业始觉应化之别用也。又佛法身与生无二。佛虽无染众生有染。既法身外无别众生。亦即法身体有自染。即四镜中缘熏习镜本觉法身之遍用也。如斯解释理极圆明。方得尽其论之幽旨。于诸疏中曾未见也

论。复次真如自体相者 释曰。生灭门内有二分中。前来已释生灭心法。释立义中是心生灭因缘相竟。次下明其所之义。释立义中能示摩诃演体等义。于中有二。初合释体相二大。后别明用大之义。前中又二。初总标二大之名。后别释二大之义。此初也。自体体大。相谓相大。问。如立义。下立法义起下释中广释之文。何今但释所立法而不别释所立义耶。答。如心生灭因缘相等所示大乘相。自体用即是所立三大之义。但显所示自体相用。亦即已显三大之义。何用别释三大义耶。如或更明成繁重故。若尔上文三大别立。何故今释有开合耶。答。前就义有别故别立三。今约时同异故有开合。谓体相大约凡而说但有体义相义。必存其用大者约佛菩萨悲智而明。非凡时有。纵有体相未必有用故。合体相而用别开。若尔何故始觉同本以许。体用不同时故。答。此难不然。凡圣别故。若始同本。即令体用同时。始始觉时亦应体用齐起故。虽有体而用未起。体用别说等理无违

论。一切凡夫至毕竟常恒 释曰。次别释二大之义。于中二大即分为二。此初体大。人虽就位以优劣。以体随人未曾增减。非前际生等者。释不增减所以。前际不生故无增。后际不灭故无灭。即凡位为前际佛位为后际也。毕竟常恒者。释不生灭义常。故前际不生。恒故后际不灭。既常恒故。从凡至佛其体毕竟无变异

论。从本已来至一切功德 释曰。次明相大。于中有二。初正明性德。后问答重辨。前中亦二。先明德相。后显立名。初中又三。初总标。次别释。后总结。此初也。谓此相德即于体大自性之上本来具足。非新起故名性功德。如水八德不离水故

论。所谓自体至自在义故 释曰。此别显也。文中六句。展转而释。其第一句本觉智明义。以是真体非无明故。其第二句显照诸法义。以有大智光明义故。其第三句显照无倒义。以能遍照于法界故。其第四句性离惑染义。由有真实识知义故。其第五句净德圆备义。由是自性清净心故。其第六句性德无迁义。由具常乐我净义故。既由前前而有后后。以后后句显前前义

论。具足如是至思议佛法 释曰。此总结也。性德无数故过恒沙。皆即真体故云不离。无始相续谓之不断。共同一味复言不异。如水八德具三义故。新论名为非同非异。德相别故非同。同一味故非异。此阙非同。彼阙不离。二论影显其义方足。德义深广名不思议。唯佛穷达故名佛法。或是觉法故名佛法

论。乃至满足至如来法身 释曰。此立名也。举广就略故云乃至。显具众德故云满足。更无所念云无所少。能摄果地如来万德。如来智摄名如来藏。果德相显能起报化。为万德依故名法身。故满足等皆立名而非别义。故新论云。依是义故名法身等

论。问曰上说至种种功德 释曰。次下重显。于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即执体疑相难也。谓执真体定离诸相故。疑有此功得相也

论。答曰虽实至是故无二 释曰。次即差别无二答也。于中有二。初明差别而无二。后明无二而差别。此初也。文中三节。虽实有此等者。初明众德虽多同一味。如此义云何者。征问无二之义。以无分别下。释成不二所由。虽实有此诸功德义。以无能取分别之心。又离所取分别相故。由无能所二分别故。是故前言无有二也

论。复以何义至生灭相示 释曰。下显二而差别。于中有二。先略。后广。此初也。文中四句。分为二节。上对疑辨下对释遣。既其不二。以何说别。以依生灭恒沙染法返示净德。恒沙差别但举染本但言业识。据实通则一切染也。故新论云依业识等诸生灭相而立等也。若尔佛果应无净德。以无能对表示染故。答。谓治染已佛果功德与真一味不可分虽不可说然非无也。若不尔者。岂离染时真如即是无常等耶。即依是义而经说云。如来智慧无所不至。具足在于众生身中。众生若离妄根垢缚。具见佛智在其身中。故虽治染德不无也

论。此云何示 释曰。次下广释。于中有二。先问。后显。此初也。此问对染表示之义。此真实性依生灭染示德相者。义云何耶

论。以一切法至实无于念 释曰。下显有三。初举所迷之理。次对染以显德。后结德以释名。此初也。以一切法即心真如。真非妄故法无念也

论。而有妄心至光明义故 释曰。对染显德。于中有二。先明对染别显德相。后总对染显具众德。初中显前六种德义。即分为六。此初本觉智明义也。有义。此则无明业相说。有妄心不觉念故。有义。通对九种染相说。妄起念见诸境界。业识未见诸境界故。谓诸妄心不觉起念见诸境故。总说无明。心性不起故即智慧光明

论。若心起见至法界义故 释曰。此即对明显照诸法义。有义。此文对能见相及境界相显此净德。谓是能见所见相故。故说起见即不见等。有义。此亦通对诸染但言起见而是妄心。不说境界为所见故。心性无此诸妄见。故即说显照诸法义也

论。若心有动非真识知 释曰。此即对明显照无倒义也。此中文略。具应言。若心有动非真识。知心性无动即是真实识知义故。有义。此说智相续相也。以此二染是粗动心妄生分别爱不爱等。是故非是真实识知。有义。此亦通对诸染说。心有动非真识知。九种染心皆是动故。若无九种染动之心。即说心性真识义故

论。无有自性 释曰。此则对明性离惑染义。此中应言。若心有动。无有自性。心性无动即是自性清净心义故。义难知故但举一句。有义。此说执取计名。以是事识粗分之位取着转深发业灭苦。是故名为无有自性。有义。此亦通对诸染。若唯二相无自性者。其外染心应有自性。由有妄动成九染相故无自性。心性无动即说自性清净心义也

论。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释曰。此则对显净德圆备义。此亦文略。若具应言。若心有动非常乐等。心性无动即是常乐我净义故。有义。此说起业相也。轮六趣故非常。是行苦故非乐。惑所使故非我。性有染故非净。有义。此亦通对诸染。不尔余染岂常乐等。上释业相动即有苦。非起业相独名非乐。心性不动即无诸染。是故名为常乐我净

论。热恼衰变则不自在 释曰。此则对显性德无迁义。此亦应言。若心有动。热恼衰变则不自在。心性无动即是清凉不变自在义故。例可知故略不言也。有义。此说业系苦相。为业所系不自在故。常受热恼衰变苦也。有义。此亦通举诸染。不尔余染岂清凉耶。诸惑烧心故名热恼。妄染迁改则名衰变。业果系缚是不自在。心性不动则无是义。故说清凉不变自在义也

论。乃至具有至相义示现 释曰。此总举诸染显众德相。言乃至者总举之词。妄过尘沙翻对。此故真恒不动。即说真有。过于恒沙德相表示。前来新论其义大同。既无乖异。不能繁引

论。若心有起至如来之藏 释曰。此即第三结德释名。文中三节。若心有起等者。此初有念即少。若心更起外念求之。即是不足故有少也。故新论云。若心有起见。有余境可分别求。则于内法有所不足。如是净法下得无念满足。以心性中净法满足更无所求。云无所念。无所念故是净满足。此下新论意同不引。名为法身等者。依德立名。德法满故为净法。依名为法身能摄如来清净功德。名如来藏

论。复次真如至发大慈悲 释曰。上明体相。下显用大。于有二。初总明。后别释。总中有二。初对果举因。后牒因显果。初中亦二。初悲中有三。初显起用因。次因悲起行。后因悲立。即此初也。诸佛如来者。此明能起用大之人。用大乃是佛所起故。本在因地者。此明初起用大之时。即在凡位发心时也。发大慈悲者。即显所起用大之因。由因大悲起用大故

论。修诸波罗蜜摄化众生 释曰。此因悲以立行也。有义。二句皆显利他。修六度等为摄生故。故说以施摄贪穷等。有义。不然违新论。故说修诸度四摄行故。初修六度即自利行。后四摄明利他行。有义。不然违论意故。此说因悲而起诸行。皆有自利利他义故

论。立大誓愿至尽于未来 释曰。此因悲心立愿也。尽欲等者。广大愿也。不限等者。长时愿也。初中又含第一之愿。言度脱者第一心故

论。以取一切至众生故 释曰。次下明智。于中有二。初显自他同体体智。后释曰体智之所由。此初也。以取众生如己身者。显得摄他同己想也。而亦不取众生相者。不见身外有众生也。由平等智以取众生如己之身。虽愿度生而亦不见别众生相

论。此以何义至真如平等 释曰。此显自他同体所以。文中征释。此以何义者征责自他无别所以。如实等者。约真如答显其义意。自他同真无有别体。何得身外见有众生

论。以有如是至见本法身 释曰。次牒因显果。于中有二。初显用体得明用相。此初也。以有如是大方便智者。牒前显体之因。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者。举因所显之果。大方便者。即前行愿。体正名方。助道名便。智谓自他同真之智。以此悲智故无明灭法身了果究竟显现。是故名为见本法身

论。自然而有至遍一切处 释曰。下明用相。于中有二。初明用深广得明用无相。此初也。自然等者。显用深也。即与等者。广大也。妙用难测名不思议业。用相巨多名种种用。任运智用名自然有。是则依前法身之体。不待作意起难思用。由斯摄论断此义云。如末尼天鼓无思成自事。种种佛事成常离思亦尔。既依真如起此妙用。故同真如遍一切也

论。又亦无有至故说为用 释曰。此明用无相也。此文三节。谓标征释用依体智。举体即真故虽起用无相可得。佛具三身昉现用相。何故乃言无用相耶。若废机感如来。唯是妙理本智最胜实义。更无应化生灭等相。但随缘用。用即无用。如波即水。用而常寂。故说此身即是法身。唯如如智名法身等。故唯法身离施作等。虽真理妙智本来常湛。随机感而应益用无边。如水即波即寂常用。故随众生说为用等

论。此用有二种 释曰。次下别显。于中有二。初标。后释。此初也

同类推荐
  • 明伦汇编人事典手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手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晦台元镜禅师语录

    晦台元镜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We Two

    We Tw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

    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尚书正义

    尚书正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剑噬虚空

    剑噬虚空

    重生六十年前,身怀上古神器,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谁能挡我?神剑在手,撕裂虚空!
  • 后勤之神

    后勤之神

    人生在世,总是需要一些担当,履行历史交付的责任,狄筱绡迎来一个个没有退路的进阶考验。欢迎朋友们继续品读新书《雨辰星》。
  • 如意胭脂铺

    如意胭脂铺

    以中国传统的美容药方、饮食菜谱等为基础,杜撰出的一个个离奇小故事。但,只是故事,不是历史,因此希望读者不要过分在意文中出现的东西是不是唐朝时就有的。大唐天授年间,神都洛阳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有一间装修极为典雅的胭脂铺。店铺女主人姓邢名如意,拥有了可以点化鬼神的能力。她与一只能够说人话的狐妖为伍,偏爱美食,以美容古方为谋生手段,只是这美容古方背后的故事你敢看吗?
  • 异承

    异承

    一名白发男子站在山巅,抬头仰望着天空。脸上带有失望,那是对自己的失望。他身站在山巅,却无人在他身边。为了成神,他不惜一切完成了各个神旨,双手沾满鲜血。如今,神却放弃了他。成神,成魔,只在一念之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魂兮决

    魂兮决

    人死后会经历什么?他不知道,他只知道这种感觉很奇妙,很痛苦。他想着,若是能重来,他也不愿意再经历一次……
  • 诸天文明之主

    诸天文明之主

    “发现零星级书籍,是否吸收?”“吸收!”源力+0.1“是否学习?”“学习!”“获得零星级武学!”“是否推演?”“推演!”“获得一星级(初)武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一个宅男,拾级而上,一步步成为诸天大佬的故事。
  • 魔少的禁忌圈宠

    魔少的禁忌圈宠

    “翡梨(费令)!今生今世,就算老天爷不同意我们在一起,我们也要逆天而行!”他是盘古开天辟地时手中的一把斧头,他与玉皇大帝的四公主意外邂逅,情定终生,然“小兵和公主”,身份悬殊,终被玉帝棒打鸳鸯。一场三界混战后,玉帝终于擒住斧魔。她是玉皇大帝的四公主,亲眼见到情郎被推下诛仙崖,心灰意冷的她喝下孟婆汤,纵身跳下轮回台转世来到二十一世纪,成为都市白领剩女一枚!遭遇死亡后,玉帝告诉她,她是女娲娘娘的后裔,肩负找到转世为凡人的斧魔,并杀死他,替天行道的使命!她穿越来到古时候一个乱世时代,爱上了一个男人(本书故事从此开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快穿反派宿主太嚣张

    快穿反派宿主太嚣张

    【新书快穿我家宿主又不做人连载中】 系统:别人家的宿主听话乖巧萌萌哒,为什么我家宿主却老吓唬我?!余初:吓唬你?嗯? 系统疯狂摇头:不!没有,我瞎说的!宿主你快住手吧!位面要被玩坏啦! 古代女配:这是古代,怎么会出 现吸血鬼?! 现代女配:天啦噜!会飞的猫! 灵异女配:丧,丧尸?! 余初:……那你先解释解释,那个要我保护的能量载体为什么缠上我了?! 某能量载体:初初,抱抱~ 余初一脸冷漠:先放下刀,别黑化。 -论高冷系统如何变成暴躁系统- -论余初如何玩转位面,最后收获男人一枚-
  • 把他送回家

    把他送回家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