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54600000015

第15章

论。而实菩萨至僧只劫故 释曰。此实行不殊德也。而实菩萨等者。初正明等义。一种性等。皆入种姓菩萨位故。二诸根等。上中下根皆上根故。三发心等。发直心等。皆无别故。四所证等。皆证真如根本理故。故新论云。种姓诸根发心作证。皆悉同等。由此等故无超过法。以一切菩萨等者。后约时释成。从初正信至于初地初无数劫。初地乃至七地满心二僧只。满八地乃至十地终心三僧只劫。既皆三只无超过也。然僧只数有大有小。若依小乘有六十数。一各皆劫数至百千为第一数。如是展转十十而倍第五十二名阿僧只。终而复始。僧只至三名三僧只。若依大众有百二十数。数至百千名一俱胝。为第一。俱胝俱胝为俱梨。倍倍而数至一百亦名阿僧只。从始至终僧只至三名三僧只。问。成佛要定三只劫耶。有义成佛义定三只劫。由种姓等皆平等故。佛大悲缘无偏为故。优婆塞经及智论说。我于往昔宝顶佛所满足第一阿僧只劫。然灯佛所二僧只满。至毗婆尸佛三僧只圆。后九十一劫别修相好因。故知成佛定三只劫。是故论中言皆经等。而有经说劫不定者。诸界诸佛相望而说。或随众生根行而言。若彼彼界彼彼诸佛定尔。所时方得成佛。有义。成佛时劫不定。诸经论说义不定故。今者略显五义不定。一通诸方虽类世界劫数短长非定一故。二设一方前后劫数人寿短长亦不定故。三诸菩萨不唯定居一世界中行胜行故。四一切时分皆不可说一念不生即成佛故。五诸劫相入一即一切。于一念中含多劫故。而说三只方成佛者。且随多分。极迟者说显长时。修功德聚。广作期限。求理实不定。由大乘法是最胜乘。若有猛利无间修者。亦有速疾得成佛义。故金刚顶理趣等经皆说。现世登欢喜地。十六生后得成菩提。大般若说。勇猛菩萨。百劫相续便得成佛。不尔何故释迦菩萨。放大通佛已行妙行。又如何说超于弥勒。若超小劫。大劫亦然。故不可执定三只劫

论。但随众生至亦有差别 释曰。此应机殊用德也。此中有难。若皆平等。何故经说所行别耶。故此答言。但随等也。众生不同。谓前怯懈 或贪嗔等增及等分世界不同。谓诸佛土所作佛事皆不同故。根谓善根。有上中下。欲谓乐欲有速中钝。性谓种姓。有劣中胜。所见所闻皆有异故。菩萨身行不可同也

论。又是菩萨至微细之相 释曰。次下第二显发心相。于中有二。初叹细标数。后列名释相。此初也。显此发心胜于前位。难测知故言微细相

论。云何为三至起灭故 释曰。此列名释相也。真心等者。谓即根本无分别智。即前直心至此证位。正念亦离为证真心。方便心者。谓即后得无分别智。即前深心至此证位。自然遍行一切诸行。前大悲心至此证位。自然利益诸众生故。虽则不能正证真如。而作证真方便心也。以皆后得故合为一。业识心者。二智所依阿梨耶识。于中虽有转相现相。而文略故。举细兼广。此识虽非发心之相。但显菩萨虽得二智犹有微细生灭之累不同佛地圆净之德。是故摄在发心相耳

论。又是菩萨至最高大身 释曰。次下第三显成满德。于中有二。初正显胜德。后问答除疑。初中有二初显位满。后明德满。此初也。又是等者。因位穷也。是菩萨者。即举证人。福德智慧皆圆满故。是故名为功德成满。故地论云。一者现报利益 受佛位故。于色等者。果位成也。故地论云。二者后报利益。摩醯首罗智处生故。彼天在于色界之顶。色极之处名色究竟处。将欲成大法主故。现最高大身。高者尊也。此天最居尊高之处。更无有天在其上故。大者胜也。身长一万八千由旬。更无天身胜至此故。故新论说最尊胜身。此即成就他受用。佛说在彼者。有其二义。一以十王配列十地。而第十地当此天王。即于彼身示成佛故。二显八相是其化身。二乘信彼天是圣人也生处。显佛实身在彼成故。故楞伽经依此说云。报身如来。一时成就诸众生界。置究竟天净妙宫殿修行清净之处。乃至颂云。欲界及无色。佛不彼成道。色界中上天。离欲中得道。问。此佛岂实彼天成道。与梵网经花台上佛及千花佛如何配属。有义。梵网花台上佛。即花藏界自受用身。说我为卢舍那故。又说。吾为本源身故。千花上佛是他受用。经说是吾所作身故。即究竟天所成道者。彼天能主三千世界。一花有千百亿国故。说花藏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故。百亿释迦而为化身。经说是千佛化身故。故他受用色天成佛若台上佛是自受用。宁有现身说法事耶。答。除登地上见闻其说有诸根相好等故。地上菩萨既名法身。如何不得见自受用。不尔亦应不见法身说。以理智成法身故。有说。唯见他受用者。随佛利他相显处说不妨随分见。真报身得与诸佛体相应故。有义。此说理亦不然。与诸经论义相违故。自受用身周遍法界不唯在于花台上故。但从自利功德所生非是为他所现身故。既自受用非余所见。彼说大众皆见佛故。又说。欢喜为众说法。令他受用深法味故。由此应说台上佛是二地所见他受用身。千花上佛二地分身所见千佛。经说二地住千世界供千佛故。不尔复与诸经相违。皆说二地所见报佛。坐千叶花称花座故。又说。地上入花藏界。非他受用处色天故。若说彼天即花藏界。便与一切经论相违故。他受用非彼成道。而经说是本源身者。是应化等之本源身。非本源等即自受用。自受法乐不说法故。若有言说即他受故

论。谓以一念至利益众生 释曰。此别显德满也。谓以等者。显自利德即上真心成此种智。谓前真心刹那。始觉至心源时契于本觉。名为一念相应惠也。即此本觉无明尽故。显照诸法名一切种智。或一念相应惠是无间道。刹那契理断一切惑。是故能令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是解脱道。解脱道中种智圆故。依佛地等诸论所说一切智者是正体智。一切种智是后得智。大般若经。正体后得皆得名为一切种智。故彼文云。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种智。前二既配声闻菩萨故。种智者唯示如来。今此亦然故。解脱道所得智慧名一切种智。自然已下显利他德。即前方便心成此任置不可思议利众生业。或复初文是智净相。后文即是不思议业。皆是本觉随染成也

论。问曰至名一切种智 释曰。次下释疑有二问答。初问答智体断无明成。后问答智用不能普义。初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初也。虚空无遍等者。初陈疑。因虚空是处即有世界。空无边故界亦无边。余众生等。皆准此言如是境界。已下后正陈设难。谓无明者心根依处。心根乃是智慧依处。若无明断无有心根。非直外境无边难知。亦复内无智慧能了。云何总知名种智耶

论。答曰至离于相念 释曰。下答有三。初依心立理 次举非显失。举是彰德。此初也。此中有义。一切境界虽非有边而非无边 由非无边可得尽了故。言本来一心。由非有边非思量境故。言离于相念。有义。此说其理未明。不能答遣前所难故。应说诸境虽复无边。据本所来皆自心实既不出心。离于心外无别境界。是所相念故。新论言。一切妄境从本已来唯心为性。由诸妄境不出心故。心若离念。契证心源。即心之境何不能了。若作此释妙得论宗

论。以众生至故不能了 释曰。此举非显失。以众生等者。初明妄见限境。以妄起等者。释成不见所由。谓一切法真如为性。若了法性则能遍知。若起妄见。自有碍境。不称法性。不现余境。是故不能了诸法也。故新论云。一切众生执着妄境。不能得知第一义性不显照等

论。诸佛如来至一切种智 释曰。此举是彰德也。诸佛如来等者。初显智体能照诸法。由无碍见及碍境境拘故。言离见无所不遍。佛心离妄归一心源。始觉同本名真实。然此本觉为妄法体故。云即是诸法之性。新论所言佛无执着则能现见诸法性者。显现诸法本觉性也。无别能所见诸法性。既此本觉为诸法体。妄是本觉佛心之相。相现于自体。以体照其相有何难了。而不能知故。言自体照妄法等。故新论言。而有大智照一切染净差别。即本觉性而有大智。非谓别有大智照也。上说佛身报化之用。则说在于众生心中。今说众生妄境之法。则说立于佛心之上。由同心源故得然也。故花严云。如心佛亦尔。如佛心亦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即此义也。有大智用等者。后显智用能广利益。以同体智大力用故。起胜方便摄化有情。既灭无明显种智体起种智用。由是义故。断灭无明名为种智。新论意同。不能繁引

论。又问曰至多不能见 释曰。次下第二问答智用不能着义。于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初也。此即因前有大智用能益众生故为此问。若诸佛等者。初举所疑法。云何已下后正陈妨难。经说佛身犹如药树乃至香气能为益等。见闻利益如经广明。不能繁述。乐者叙之

论。答曰至法身不现故 释曰。此答也。诸佛如来等者。初举法也。法身平等。遍在一切众生心中。能无功用而起。任运自然作用。但依众生心有厌求。随其胜劣现报化相。众生心者等者。次举喻也。如是众生已下后法合也。此由染着生死过。速未有厌求佛之机。名心有垢。非谓烦恼。以彼善星及外道等烦恼以彼善心中亦见佛故。法身不现者。法身虽遍。而不能现报化用也。摄末归本亦名法身故。摄大乘十二甚深。皆是法身之胜德故。故彼显现甚深。颂云。由失尊不现。如月于破器。彼释意云。世间皆说。佛身常住。云何不现。如破器中水不得住。虽实有月而不现影。如是众生无奢摩他软滑相续。而过失续。实有诸佛亦不显现。水喻止者。软滑性故。此中依定得见佛者。由先修习念佛三昧。乃于此世得见佛身。非谓今世要依定见如佛在日散亦见故。摄论约先习定为因。非约今世。此论即约根熟为因。非约无惑。所望义别言左右耳

论。已说解释分次说修行信心分 释曰。解释分竟。次明第四修行信心。于中有二。初结前起后。后正显修行信心。此初也。前解释分广明大乘。今欲广显起信之义故

论。是中依未至修行信心 释曰。次正显。于中有三。初就人标意。次约法广辨。后防退方便。此初也。此言未入正定众生。亦是大乘不定聚人。然不定聚有其二种。一者信满。即是胜人。不可退者。二信未满。即是劣人可退之者。如信成就发心不定聚众生者。即是胜人。信满足者。为彼分别发心之相。令发三心入正定位。今此修行信心分者。为彼劣人可退者说。今其修行四信五行。决其信心而得成就。修信满已还依信成三种发心次第进入。所为虽别。所趣是同

论。何等信心至云何修行 释曰。下约法辨。于中有二。先发二问。后还两答。此初也

论。略说信心有四种 释曰。下答有二。先答信心。后明修行。信中有二。初标后释。此初也。四中初一信得佛因。真如佛性是佛因故。次信由因当得佛果。谓佛功德因性成故。次即信有得佛之行。由法宝行当成佛故。后即信有起行之人。即由僧宝行二利故

论。云何为四至真如法故 释曰。下显四信。即分为四。此初信有得佛因也。其四文中各有二相。初即标其四所信胜德。后起胜行而为愿求。信根本者。所信德也。真如之理是诸法本。诸佛所师。诸佛所归。众行之源。故云根本。乐念已下正明信相。知此真如为诸法源。乐念观察。名信根本

论。二者信佛至一切智故 释曰。果由因成。次明佛宝无量功德者。所信德也。诸力无畏不共法等。是为诸佛之功德也。常念已下后起愿求。由信有德起二愿求。常念等者。于他愿求。发起等者。愿求自得

论。三者信法至波罗蜜故 释曰。佛依法成故。次明也。法有四种。教理行果。今此即显信行法也。由依行胜得佛果故。依教悟理行方成故。故有行法则具余三。又复前二已信理果。信理果者。已成信教。是故此中但信行法。有大利益者。显所信德。益有四种。一能润益。若修六度润六弊故。二能成益。菩提之果缘此成故。三能摄益。自益益他离小果故。四无尽益。现八相永无尽故。常乐等者。起愿相也。既信有益常乐修也

论。四者信僧至如实行故 释曰。法藉人弘故次明也。能正等者。即所信德。常乐已下显愿求心。常乐等者。求能行者。求学识者。愿求自行。又由信有利他故。常乐亲近。由信有自利故。学如实行。又信二利故常亲近。常乐亲近者求学如实行。依说而行名如实行。亦兼二利名如实行。二行称真名如实行。求学此行。是故亲近诸菩萨众。非二乘也

论。修行有五门能成此信 释曰。下答修行。于中有三。初举数标意。次依数列名。后依门别解。此初也。前虽学起四之坏信。若无行成即信不坚。不坚之信遇缘便退。故修五行以成四信

论。云何为五至止观门 释曰。此依数列名也。以诸菩萨定惠双修止观齐运二不相离故。合二度为第五门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斗罗大陆之凌冰依梦

    斗罗大陆之凌冰依梦

    哼!哼!全大陆第一百万年魂兽!(还活着的)天!梦!冰!蚕!(虽说是睡出来的)闪亮登场!哎……大限到了!多想再见她一面呀……不!我不甘心!我一定要再见她一面!哪怕只是一眼……
  • 天骄凤女:少爷的傲世狂妻

    天骄凤女:少爷的傲世狂妻

    天骄血脉,凤火天生。说她觉醒不了灵力?好!练气院一样可以大杀八方,左手打的渣男未婚夫哭爹喊娘,右手虐的渣男妹妹容貌尽毁。还没完?渣男老爹看不惯?非要灭了她?好!且看她浴火重生,成为最年轻的炼药师,携火归来,有怨报怨。等等,说好的打完就走的呢?后面这一群跟屁虫是什么鬼?“楽儿,这辈子我只喜欢一个人!”某男一。“今生错过你,来生,我一看见你就牢牢抓住你!”某男二。“对不起,哪怕你恨我,你也是我没过门的妻子!“某渣男。某女暴怒,“闭嘴!我已经占领妖兽山脉为王,你们想娶我,先看看我那群小弟同不同意!”【正文诙谐的部分比较少,大多走情感路线,痴情,专情,各种情,喜欢的欢迎入坑,不喜勿喷,谢谢大家】
  • 剑与魔法与小气的炼金师

    剑与魔法与小气的炼金师

    一位普通人,意外地来到了异世界,在奇幻的大陆冒险的故事。
  • 女性主义者的饭票

    女性主义者的饭票

    这是一系列治愈风格的关于爱情的小故事与小领悟。每个时代男女的爱情心态,都是这个时代的图腾。全书由慧黠的短章组成,上谈文人掌故,下涉尘世生活,笔调自由出入想象与现实,轻松剖析中国当代都市生活中男与女、爱情与饭票、精神与物质等话题。文字幽默犀利,立意不落窠臼,是一个都市女子对爱情独立且不失温柔的解读。在这些属于中产阶级的小品文中,因着作者悲悯的情怀,使整本书仿佛冬日午后的阳光,在俏皮幽默中也充满了爱意。
  • 捡个虎王带回家

    捡个虎王带回家

    我叫夏暖橙,是个不折不扣的倒霉鬼,考试失利,路遇车祸,莫名其妙的救了只小老虎,恐怖的是这只小老虎还非要一口咬定自己是他的王妃,虎宝宝饿了要喝奶粉<br>虎宝宝困了要抱着暖橙睡觉觉<br>虎宝宝生气了要宝贝哄<br>虎宝宝……<br>某虎王单手环住她的腰,半眯着眼睛危险的看着她:“你叫谁虎宝宝?”<br>“我,我,我在叫我们未来的孩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妇人诸乳疾门

    妇人诸乳疾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强咸鱼人生

    最强咸鱼人生

    在周围的人看来,唐替无疑是条咸鱼,毫无上进之心,但唐替真的是条咸鱼吗?
  • 我在春天等你(微阅读1+1工程·第八辑)

    我在春天等你(微阅读1+1工程·第八辑)

    王春丽创作的《我在春天等你》是“微阅读1+1工程”这套书中的一册,收录了《冬青树》、《车之恋》、《年三十的私房菜》、《追风少年》、《一只拖鞋》、《三月的烟花》、《你到底爱不爱我》、《一杯温水》、《小小剪刀剪啊剪》、《良玉桥》等故事。
  • 胸怀决定规模

    胸怀决定规模

    《 胸怀决定规模》以一个个醒目、响亮的法则为引导,内容涉及职场、管理、创业、理财、人际交往、自我完善等方面理念和技巧,语言通俗易读,行文流畅,尽最大能刺激人们的眼球和心灵、激发人们追求积极的工作和完美的生活!同时配上一条条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成功人士或名牌企业关于宽广胸怀、成就财富的名言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