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54600000002

第2章

第一章 牟尼离三世 相好悉具足 于住无所住 法界悉清净 因缘故法生 因缘故法灭 如是观如来 究竟离痴或

是故二论各述一义同契至真不相乖也。

论。是故至向佛智故 释曰。下引经证。于中有四。一引经成证。二重释前文。三不觉之失。四觉者之德。此初也。是后三位能观念无皆名觉。故经依此说能观无念。为向佛智。谓因地时虽未离念。而观此念都无念相。能观如是无念道理。说此能观为向佛智。以是证知佛地无念。向佛智者。是证得义。故新论云。若有能观妄念无相。则为证得如来智惠。此是举因望果说也。若约因果通位说者。如金光明第二卷云。依诸伏道起事心灭。依诸断道依根本心灭。依胜拔道根本心尽。诸伏道者。谓三贤位。起事心灭者。即此论中舍粗分别执着相也。诸断道者在法身位。依根本心灭者。犹此论中所舍分别粗念相也。胜拔道者金刚喻定。根本心尽者。犹此论中所言远离微细念也

论。又心起者至即谓无念 释曰。此重释前文也。此释伏疑重举前文。觉心初起故言又心起者。谓前所言觉心初起若谓觉。彼初起之心。则不名觉。有初心故。若无初心。则何所觉。所觉既无。无能觉故。若觉悟心初起名觉。既有觉相。不应名觉。起初觉心是不觉故。如何前言觉心初起。显通此难故举此文。前说觉心初起相者。于所觉相无相可知。而言觉心初起相者。觉彼初心即无念起。如觉迷方知西即东更无西相是可觉知。知西相者谓即东也。觉心之时知初动念即本来静。所觉初心既不可得。能觉初相亦何所存。故云即谓无念。故新论云。心尚无有。何况有初

论。是故一切至无始无明 释曰。此显不觉之失也。文中三节。谓标释结。是故等者乘前标也。是前无念名为觉故。除佛已还不名为觉。以从等者。释所以也。若除佛外不名觉者。何故前言随分觉等。以从无始至成佛来无明之念念念相续未曾离故。新论意同前对四相梦之差别故说渐觉。今约无明眠之无异故说不觉。如仁王经同此义云。始从伏忍至顶三昧照第一义不名为见。所谓见者是萨婆若故。故说无始无明者。结不觉义。谓从无始而有无明。既依无明而起诸念。故有念者说彼皆是无始无明不名觉也。新论无此文义亦足

论。若得无念至无念等故 释曰。此显觉者之德也。此中意说。若妄未息。不知一心本无相念。若至心源得于无念。则能遍知一切众生心妄动故生住异灭心本不动实无生等。故新论言。若妄念息即知心相生住异灭皆无有相。以无念等故者。释通上义。佛得无念众生有念。有无悬隔云何能知。以无念体皆平等故。众生生虽念体即无念。佛无念体与彼平等。故能遍知诸念无念。新论无此文义似阙

论。而实无有至同一觉故 释曰。上寄四相释成义言。此显始觉不异本觉。而实等者。初标不异。虽曰始得无念之觉。而觉四相方名始觉。然所觉相本来无起待。何不觉始觉别耶。以四相下后以释成。以彼四相无别自体可辨前后故言俱时。依于一心粗细之念故说觉时而有前后。言而有即前后也。非谓四相而俱是有。既离心外皆无自性。无有俱时前后可立。是故说言皆无自立。既本离心皆无自性。由此不离本觉真体故。言本来平等同一觉也。此总意云。既觉四相说为始觉。所觉无故能觉亦无。故无始觉异于本觉。或此真显始不异本。谓前所说四种觉相离于本觉皆不可得。故新论云。如是知已则知始觉不可得。以于一心前后同时皆不相应无自性故不异本觉。若作此释于理无违。令新旧论不相乖返。依此义故楞伽经云。十地即十地无所有何以等

论。复次至不相舍离 释曰。上广始觉。下广本觉。于中有二。先明随染。后显性净。初中有三。标别辨相。此初标也。以随动门而显本觉故。言本觉随染分别。既随缘动而言生也。虽曰随染不失性净。故言与彼不相舍离。此所随染既有二种。故随此染生下二相。言二染者。一谓自染。即在因时由无明熏所起诸染。二谓他染。即在果时与生同体诸众生染。随生相者。此中有义。谓随自染生智净相。以说从染得智净故。由随他染生不思业。以化染生起胜业故。有义。俱随自染而起。谓本觉心具有体用。随染显体成智净相。随染显用起不思业。既断自染方能起用。故不思业亦随自染。有义。俱随他染而起。谓诸菩萨修行得果显现法身起诸业用。皆随众生染有此事。若度染机无修无得。唯是真如一味相故。若尔此二应是始觉。答由二义故但名本觉。一约所对染差别故。谓始觉者对所俱染说。今此二相对所随染故。二约本有修生别故。以智净等依本有义说。其始觉者约修生说故。虽曰不一而亦不异。以所对染所俱所随皆依真有无别体故。以本始觉皆有修生本有之义无别异故。谓本来始更无异法。从此义故总名本有。以始契本方名本觉。从此义故总名修生。既以本觉作始觉故。即此本觉亦是本有修生。又以对始得本名故。即此始觉亦名修生本有。此缘起理犹如圆珠随举一门无不收尽故。智净等与彼始觉异不等皆无有妨

论。云何为二至思议业相 释曰。此别名也。略以十门分别此二。一者释名。所言智者谓始觉智。净谓离染。同于本觉。果德作用故名业。非下地测名不思议。二相皆通持业依主。相者状也。本觉随染有此体用当相状故。即相之相二释皆通。二者出体。此二皆以生灭门中随染本觉而为自体。以说随染生二相故。三显体用。初智净相还净时体。不思业相还净时用。本觉有此当本末故。四者染净。此二俱净。以皆返染而显说故。亦可俱染。以皆随染之所成故。五约二利。初一自利。非无利他。谓以自他利为他自利故。六者三身。初通法身及自受用。后通化身他受用。体相粗细二利断故。七者四智。初一镜智亦平等性。普照之智体故。后通三智。由得平等妙察性成化事故。八者二智。初即正体如理之智。后即后得如量之智。返照自体起外用故。九者因缘。初以体相内熏为因。初以体彼用大外熏为缘。后以智净为生起因。众生染机为发起缘。诸法无有非因缘故。十者得果。初以对染同本智净为所生果。后以对机无方大用为所生果。既有因缘必有果故

论。智净相者至方便故 释曰。次依名辨。于中有二。先明智净相。后不思业相。智中有二。初直明净相。后问答释疑。前中亦二。先因。后果。此初也。谓于地前真如教法内外熏力能修资粮加行善根。故言依法力熏习。若登地上契证真如称真起行名如实修行。渐渐修习至金刚位因行既极名满足方便。故新论云。功行满足

论。破和合识至智淳净故 释曰。此显果也。果有二种。所谓体用。由前方便能破和合梨耶识内生灭之相显其本觉不生灭性。此即根本无明尽故以无所念显本觉也。故言破和合识相。显现法身断惑显体即果体也。即于此时灭染心中业转现等相续之相故。今随染本觉之心遂即归源为淳净智。成于应身始觉义也。然此始觉无别始起。即是本觉随染作也。始同本故名淳。染缘尽故名净。断障显用即果用也

论。此义云何 释曰。次问答释疑。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初也。此问意云。如上所说动静心体举成生灭。若断生灭。应灭静心。如何但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法身等。即执真同妄难也

论。以一切心至非不可坏 释曰。次下简妄异真答。于中有三。谓法喻合。此初也。谓生灭相皆是无明。非是本觉体。有识相。觉与不觉体非一故。此无明相虽非觉体。而亦不离本觉之体。觉与不觉体非异故。由非异故而可坏。故涅盘云。明与无明其性不二。由不一故非不可坏。故下文云。除灭无明见本法身。前然非异可坏义故说离静无别动心。今依非一非不坏义说破识相法身显现。所望义殊不相违故

论。如大海水至湿性不坏 释曰。此举喻也。文中显其四种喻相。如大海等者。真随妄转喻。水相等者。真妄相依喻。而水非动性者。真体不变喻。此显动者。非自性动。不尔动灭湿应灭故。若风止灭等者。息妄显真喻。谓显动者。随他动故动相灭时湿性不坏

论。如是众生至不坏故 释曰。此法合也。于中次第合前四喻。众生净心等。如水随风动。水不自浪。因风起浪。风不自波。依水现波。故动即水。无别体也。心不自起。因无明起。痴不自动。因心有动。生灭即心。无别体也。心与无明等者。如风水相依。以水全动故无水相。以动全湿故无风相。心全作识故无心相。识无非真。无无明相。故梁摄论云。见此不见彼。若见一分性解分性不异。即生死故不见涅盘。即涅盘故不见生死。心非动性者。如水非动性。即显心性本非动念。若无明灭下。如水体不变。无明灭者。根本无明如风灭也。相续灭者。即业识等。如波相灭。智性不坏者。随染本觉。照察之性。如湿性不坏也

论。不思议业至胜妙境界 释曰。次不思议业相。于中有二。初标。后释。此初也。以依智净法身之体起此应身功德之相。与众生六根胜妙境界。故宝性论云。诸佛如来身如虚空无相。为诸胜智者作六根境界。示现微妙色。出于妙音声。令嗅佛戒香。与佛妙法味。使觉三昧触。令知深妙法

论。所谓无量至得利益故 释曰。此辨释也。文有七句。显其四义。初之二句横显业德广多无量。次之一句竖显业根流穷三际。次之二句显业胜能无功应机。后之二句显业胜益利润不虚。即是根作真如大用无始无终相续不绝。故金光明经云。应身者从无始生死相续不断故。一切诸佛不共之法能摄持故。众生不尽用亦不尽故说常住。宝性论云。何者成就自身利益。谓得解脱远离烦恼障智障得无障碍清净法身。是名成就自身利益。何者成就他身利益。既得成就自身利已。无始世来自然依彼二种佛身现世间自在力行。是名成就化身利益。问。始得自利已方起利他业。云何利他说无始耶。答。有二义。有义。如来一念真智遍应三世。所应无前际。能应亦无始。犹如圆智一念遍达极三际境。境无边故智亦无边。无边之智所现之相故得无始亦能无终。不可难言过去众生已入现世无所利应。以众生体遍三际故。三际互融皆具有故。三际时分无定实故。说众生界无增减故。前际若灭乃成减故。后际若生是增见故。故虽前际亦能利益。此非心识思量所测。是故复名不思议业。有义。前说理未圆明。于正理教犹乖疏故。若说众生体遍三际。是则便无利他之义。众生与佛其体同谁。既众生界前际不灭。亦即佛界后际不增。谁起化用无始应耶。若虽同体亦有利者亦可应说众生利佛。以同一体成利他故。更有诸过不能系取。故知此说理未圆显。应言利他说无始者不约所应无始而说。但约佛。佛体同而异。谓利他者即始觉也。始觉同本。其体不殊。本觉之体诸佛无别。觉体同故佛亦无差。前佛所化即今佛利。前既无始。今亦无初。故虽始得法身自利。而起应化利他无始。此既真用不待作意。是故名为不思议业。此与众生心本无二。但为无明用则不现。若有厌求真用渐显。则于彼心称根现起而不作意。我现差别故云随根自体相应。现无不尽尽无不益。故云种种而现得利益故等。此等诸文新论少差。能寻其义不越于此

同类推荐
  • 赠海东僧

    赠海东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outh American Geology

    South American Geolog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谷音

    谷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土司灯仪

    土司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代散文阅读参考书目

    清代散文阅读参考书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一个自私的修士

    一个自私的修士

    这是一个普通的凡人意外踏上了修仙之路,靠着谨慎又不失胆魄的性格一路披荆斩棘
  • 温暖垃圾

    温暖垃圾

    “妈——妈妈……我要吃包子。”老婆婆走近垃圾箱的时候,并没有发现睡在地上的乞丐。垃圾箱凭借垃圾的气势,已经威风得比老婆婆高出好几个头。垃圾箱的气势是学生们给的,学生们把它喂养了整整一个星期,喂养得就像一个躺在产床上的孕妇。垃圾箱是那种钢板制作的,可以直接让垃圾运输车运走的垃圾箱。靠学校的院墙放着。与院墙间留着的缝隙足可以睡进一个人。乞丐就睡在那个缝隙里。老婆婆刚走近,还没来得及发现乞丐。何况老婆婆也没想花精力去发现与垃圾无关的事。大概是老婆婆在垃圾箱里翻的那些动静,把乞丐弄醒了。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改变心态改变一生

    改变心态改变一生

    人生就像万花筒,充满了无数的未知与变幻,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未来不会因为我们的抱怨而改变,改变人生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调整我们的心态。身处逆境的人,如果能够坚强面对,积极行动,一样可以突出重围、拥有光明的未来。《改变心态改变一生》从“心态决定人生成败”的角度出发,分别从挫折、生活、自己、他人、家庭、事业、工作、财富等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所例举的故事真实鲜活,以点带面,纵横深入,使读者于字里行间领悟心态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从而树立积极的心态,笑对人生!
  • 天谴序列争端

    天谴序列争端

    这里是2100年,全新的时代,全新的科技,全新的异能,以及全新的物种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内,在这样的时代,危险与机遇并存着,而像纳兰时约这样的一个孤儿,要怎样在这样的乱世中存活下去呢?......
  • 带着妹妹去抓鬼

    带着妹妹去抓鬼

    中国正规全真住教道士三万人,散居道士六万人,我就是那六万人中的一员。作为道士,我往往能接触到常人不能接触的神秘。说起来可笑,我是通过QQ群和其他道士联系时才学会如何接触鬼怪等异物,第一次出手就救回了家里人都被鬼害死的小希。为了躲避鬼魂的追杀,小希和我走遍全国,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恐怖事件……
  • 白衣行动

    白衣行动

    在这里,有人功成名就受尽拥护,有人因为失误一蹶不振,有人被一纸诉状告上法庭,有人心怀不轨锒铛入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公主难惹

    公主难惹

    大周朝最刁蛮的十四公主,不仅逼婚未果,反倒把青梅竹马吓得请命自守边疆。七年后,本以为碗里的肉在劫难逃,孰料迎来的一道和亲圣旨,打乱了她的全部计划。神秘且睿智的突厥商人忽然降临,用蛊惑人心的声音说道:“不就是男人嘛,我帮你追!”到底最后,谁才是碗里的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准备好了吗?开始工作吧!

    准备好了吗?开始工作吧!

    初入职场,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赢得大家的认同、站稳脚跟?怎样恰当安排手头的工作?觉得工作没意义是该这样混日子还是离职?相信很多人都困惑于这些事,这本书就是为这样的你准备的。作为新一代日本经营之神,小山升在指导新员工工作方面有着的说服力。在书里,他针对即将进入职场和初入职场的上班族面临的职场不适症状,给出了自己独特的建议。其中不乏“犯错的责任请让你的上司承担”“公司不是用来工作的地方”“请勿执着于100%完成计划”等你可能还不知道的职场非常识。看完这本书,希望初入职场的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好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