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55100000005

第5章

上来十意理例昭然。但细对详禅之三宗教之三种。如经斗称足定浅深。先叙禅门。后以教证。禅三宗者。一息妄修心宗。二泯绝无寄宗。三直显心性宗。教三种者。一密意依性说相教。二密意破相显性教。三显示真心即性教。右此三教如次同前三宗相对一一证之。然后总会为一味。今且先叙弹宗。初息妄修心宗者。说众生虽本有佛性。而无始无明覆之不见故轮回生死。诸佛已断妄想故见性了了。出离生死神通自在。当知凡圣功用不同。外境内心各有分限。故须依师言教背境观心息灭妄念。念尽即觉悟无所不知。如镜昏尘。须勤勤拂拭。尘尽明现即无所不照。又须明解趣入禅境方便。远离愦闹住闲静处。调身调息跏趺宴默。舌拄上齶心注一境。南侁北秀保唐宣什等门下。皆此类也。牛头天台惠稠求那等。进趣方便迹即大同。见解即别。二泯绝无寄宗者。说凡圣等法。皆如梦幻都无所有。本来空寂非今始无。即此达无之智亦不可得。平等法界无佛。无众生。法界亦是假名。心既不有。谁言法界无修不修无佛不佛。设有一法胜过涅槃。我说亦如梦幻。无法可拘无佛可作。凡有所作皆是迷妄。如此了达本来无事。心无所寄方免颠倒。始名解脱。石头牛头下至径山。皆示此理。便令心行与此相应。不令滞情于一法上。日久功至尘习自亡。则于怨亲苦乐一切无碍。因此便有。一类道士儒生闲僧泛参禅理者。皆说此言。便为臻极不知此宗。不但以此言为法。荷泽江西天台等门下亦说此理。然非所宗。三直显心性宗者。说一切诸法若有若空皆唯真性。真性无相无为。体非一切。谓非凡非圣非因非果非善非恶等。然即体之用而能造作种种。谓能凡能圣现色现相等。于中指示心性。复有二类。一云。即今能语言动作贪嗔慈忍造善恶受苦乐等。即汝佛性。即此本来是佛。除此无别佛也。了此天真自然。故不可起心修道。道即是心。不可将心还修于心。恶亦是心。不可将心还断于心。不断不修任运自在。方名解脱。性如虚空不增不减。何假添补。但随时随处息业。养神圣胎增长。显发自然神妙。此即是为真悟真修真证也。二云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嗔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则爱恶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既了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然此两家皆会相归性。故同一宗。然上三宗中。复有遵教慢教。随相毁相。拒外难之门户。接外众之善巧。教弟子之仪轨。种种不同。皆是二利行门各随其便。亦无所失。但所宗之理即不合有二。故须约佛和会也。次下判佛教总为三种者。一密意依性说相教(佛见三界六道悉是真性之相。但是众生迷性而起。无别自体。故云依性。然根钝者卒难开悟。故目随他所见境相说法渐度。故云说相说。未彰显故云密意也)此一教中自有三类。一人天因果教。说善恶业报令知因果不差。惧三途苦求人天乐。修施戒禅定等一切善行。得生人道天道乃至色界无色界。此名人天教。二说断惑灭苦乐教。说三界不安皆如火宅之苦。令断业惑之集。修道证灭以随机故。所说法数一向差别。以拣邪正。以辨凡圣。以分忻厌。以明因果。说众生五蕴都无我主。俱是形骸之色。思虑之心。从无始来因缘力故。念念生灭相续无穷。如水涓涓。如灯焰焰。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觉执之为我。宝此我故即起贪(贪名利荣我)嗔(嗔违情境恐侵损我)痴(触向错解非理计校)等三毒。三毒击于意识。发动身口造一切业。业成难逃(影随形响应声)故受五道苦乐等身(此是别业所感)三界胜劣等处(所居处此是共业所感)于所受身还执为我。还起贪等造业受报。身则生老病死。死而还生。界则成住坏空。空而复成。劫劫生生轮回不绝。无始无终如级井轮。都由不了此身本不是我(此上皆是前人天教中世界因果也。前但令厌下忻上。未说三界皆可厌患。又未破我。今具说之。即苦集二谛也。下破我执令修灭道二谛。明出世因果。故名四谛教)不是我者。此身本因色心和合为相。今推寻分析。色有地水火风之四类。心有受(领纳好恶之事)想(取像)行(造作一切)识(一一了别)之四类(此四与色都名五蕴)若皆是我。即成八我。况色中复有三百六十段骨。段段各别皮毛筋肉肝心肺肾各不相是(皮不是毛等)诸心数等亦各不同。见不是闻。喜不是怒。既有此众多之物。不知定取何者为我。若皆是我。我即百千一身之中多主纷乱。离此之外复无别法。翻覆推我皆不可得。便悟此身心等俱是众缘似和合相元非一体。似我人相元非我人。为谁贪嗔。为谁杀盗。谁修戒施。谁生人天(知苦集也)遂不滞心于三界有漏善恶(断集谛也)但修无我观智(道谛)以断贪等止息诸业。证得我空真如。得须陀洹果。乃至灭尽患累得阿罗汉果(灭谛)灰身灭智永离诸苦(诸阿含等六百一十八卷经。婆沙俱舍等六百九十八卷论。皆唯说此小乘及前人天因果。部帙虽多理不出此也)三将识破境教(说前所说境相。若起若灭。非唯无我。亦无如上等法。但是情识虚妄变起。故云将识破境也)说上生灭等法不关真如。但各是众生无始已来法尔有八种识。于中第八藏识。是其根本。顿变根身器界种子。转生七识。各能变现自分所缘(眼缘色。乃至七缘八见。八缘根种器界)此八识外都无实法。问如何变耶。答我法分别熏习力故。诸识生时变似我法。六七二识无明覆故。缘此执为实我实法。如患(病重心昏见异色人物)梦(梦相所见可知)者。患梦力故。心似种种外境相现。梦时执为实有外物。寤来方知唯梦所变。我此身相及于外境。亦复如是。唯识所变。迷故执有我及诸境。既悟本无我法唯有心识。遂依此二空之智。修唯识观及六度四摄等行。渐渐伏断烦恼所知二障。证二空所显真如。十地圆满。转八识成四智菩提也。真如障尽。成法性身大涅槃也。解深密等数十本经。瑜伽唯识数百卷论。所说之理。不出此也。此上三类都为第一密意依性说相教。然唯第三将识破境教。与禅门息妄修心宗而相扶会。以知外境皆空故不修外境事相。唯息妄修心也。息妄者。息我法之妄。修心者。修唯识之心。故同唯识之教。既与佛同。如何毁他渐门息妄看净时时拂拭凝心住心专注一境及跏趺调身调息等也。此等种种方便。悉是佛所劝赞。净名云。不必坐不必不坐。坐与不坐任逐机宜。凝心运心各量习性。当高宗大帝乃至玄宗朝时。圆顿本宗未行北地。唯神秀禅师大扬渐教。为二京法主三帝门师。全称达摩之宗。又不显即佛之旨。曹溪荷泽。恐圆宗灭绝。遂呵毁住心伏心等事。但是除病。非除法也。况此之方便本是五祖大师教授。各皆印可为一方师。达摩以壁观教人安心。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岂不正是坐禅之法。又庐山远公与佛陀耶舍二梵僧所译达摩禅经两卷。具明坐禅门户渐次方便。与天台及佚秀门下意趣无殊。故四祖数十年中胁不至席。即知了与不了之宗。各由见解深浅。不以调与不调之行而定法义。偏圆但自随病对治。不须赞此毁彼(此注通前叙。有人问难余云。何以劝坐禅者。余今以此答也)二密意破相显性教(据真实了义。即妄执本空更无可破。无漏诸法本是真性。随缘妙用永不断绝。又不应破。但为一类众生执虚妄相障真实性难得玄悟。故佛且不拣善恶垢净性相一切呵破。以真性及妙用不无。而且云无。故云密意。又意在显性。语乃破相。意不形于言中。故云密也)说前教中所变之境既皆虚妄。能变之识岂独真实。心境互依空而似有故也。且心不孤起。托境方生。境不自生。由心故现。心空即境谢。境灭即心空。未有无境之心。曾无无心之境。如梦见物似能见所见之殊。其实同一虚妄都无所有。诸识诸境亦复如是。以皆假托众缘无自性故。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故空中无色。无眼耳鼻舌身意。无十八界。无十二因缘。无四谛。无智。亦无得。无业。无报。无修。无证。生死涅槃平等如幻。但以不住一切无执无著而为道行。诸部般若千余卷经。及中百门等。三论广百论等。皆说此也(智度论百卷。亦说此理。但论主通达不执。故该收大小乘法相[淴-心+目]同后一真性宗)此教与禅门泯绝无寄宗全同。既同世尊所说菩萨所弘。云何渐门禅主及讲习之徒。每闻此说。即谤云。拨无因果。佛自云。无业无报。岂邪见乎。若云佛说此言自有深意者。岂禅门此说无深意耶。若云我曾推征觉无深意者。自是汝遇不解之流。但可嫌人。岂可斥法。此上一教据佛本意虽不相违。然后学所传多执文迷旨。或各执一见彼此相非。或二皆泛信浑沌不晓。故龙树提婆等菩萨。依破相教广说空义。破其执有令洞然解于真空。真空者是不违有之空也。无著天亲等菩萨。依唯识教广说名相。分析性相不同染净各别。破其执空令历然解于妙有。妙有者是不违空之有也。虽各述一义而举体圆具。故无违也。问若尔何故已后有清辨护法等诸论师互相破耶。答此乃是相成。不是相破。何者。以末学人根器渐钝互执空有故。清辨等破定有之相。令尽彻至毕竟真空。方乃成彼缘起妙有。护法等破断灭偏空意存妙有。妙有存故。方乃是彼无性真空。文即相破。意即相成(叙前疑南北禅门相竞今于此决也)由妙有真空有二义故。一极相违义。谓互相害全夺永尽。二极相顺义。谓冥合一相举体全摄。若不相夺全尽无。以举体全收故极相违方极顺也。龙树无著等就极顺门故相成。清辨护法等据极违门故相破。违顺自在成破无碍。即于诸法无不和会耳。哀哉此方两宗后学经论之者。相非相斥不异仇仇。何时得证无生法忍。今顿渐禅者亦复如是。努力通鉴勿偏局也。问西域先贤相破。既是相成。岂可此方相非便成相嫉。答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各各观心各各察念。留药防病不为健人。立法防奸不为贤士。三显示真心即性教(直指自心即是真性。不约事相而示。亦不约心相而示。故云即性。不是方便隐密之意。故云显示也)此教说一切众生皆有空寂真心。无始本来性自清净(不因断惑成净。故云性净。宝性论云。清净有二。一自性清净。二离垢清净。胜鬘云。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此心为烦恼所染。亦难可了知。释云。此心超出前空有二宗之理。故难可了知也)明明不昧了了常知(下引佛说)尽未来际常住不灭。名为佛性。亦名如来藏。亦名心地(达摩所传是此心也)从无始际妄想翳之。不自证得耽着生死。大觉愍之出现于世。为说生死等法一切皆空。开示此心全同诸佛。如华严经出现品云。佛子。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俱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譬如有大经卷(喻佛智慧)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智体无边廓周法界)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中事一切皆尽(喻体上本有恒沙功德恒沙妙用也)。此大经卷。虽复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尘中(喻佛智。全在众生身中圆满具足也)如一微尘(举一众生为例)一切微尘皆亦如是。时有一人。智慧明达(喻世尊也)具足成就清净天眼。见此经卷在微尘内(天眼力隔障见色。喻佛眼力隔烦恼见佛智也)于诸众生无少利益(喻迷时都不得其用。与无不别)即起方便破彼微尘(喻说法除障)出此大经卷。令诸众生普得饶益(云云乃至)如来智慧亦复如是。无量无碍普能利益一切众生(合书写三千世界事)具足在于众生身中(合微尘中)但诸凡愚妄想执着。不知不觉不得利益。尔时如来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着。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即教彼众生修习圣道(六波罗蜜三十七道品等)令离妄想。离妄想已证得如来无量智慧利益安乐一切众生。问上既云性自了了常知。何须诸佛开示。答此言知者。不是证知。意说真性不同虚空木石。故云知也。非如缘境分别之识。非如照体了达之智。直是一真如之性。自然常知。故马鸣菩萨云。真如者自体真实识知。华严回向品亦云。真如照明为性。又据问明品说。知与智异。智局于圣不通于凡。知即凡圣皆有。通于理智。故觉首等九菩萨问文殊师利言。云何佛境界智(证悟之智)云何佛境界知(本有真心)文殊答智云。诸佛智自在三世无所碍(过去未来现在事。无不了达。故自在无碍)答知云。非识所能识(不可识识者。以识属分别。分别即非真知。真知唯无念。方见也)亦非心境界(不可以智知。谓若以智证之。即属所证之境。真知非境界。故不可以智证。瞥起照心。即非真知也。故经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论云。心不见心。荷泽大师云。拟心即差。故北宗看心是失真旨。心若可看。即是境界。故此云非心境界)其性本清净(不待离垢惑方净。不待断疑浊方清。故云本清净也。就宝性论中。即拣非离垢之净。是彼性净。故云。其性本清净)开示诸群生(既云。本净不待断障。即知群生本来皆有。但以惑翳而不自悟。故佛开示皆令悟入。即法华中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如上所引。佛本出世只为此事也。彼云。使得清净者。即宝性中离垢清净也。此心虽自性清净。终须悟修方得性相圆净。故数十本经论。皆说二种清净二种解脱。今时学浅之人。或只知离垢清净。离垢净解脱。故毁禅门即心即佛。或只知自性清净。性净解脱。故轻于教相。斥于持律。坐禅调伏等行不知必须顿悟自性清净性自解脱。渐修令得离垢清净。离障解脱。成圆满清净究竟解脱。若身若心无所壅滞。同释迦佛也)

宝藏论亦云。知有有坏。知无无败(此皆能知有无之智)真知之知。有无不计(既不计有无即自性无分别之知)如是开示灵知之心。即是真性与佛无异。故显示真心即性教也。华严密严圆觉佛顶胜鬘如来藏法华涅槃等四十余部经。宝性佛性起信十地法界涅槃等十五部论。虽或顿或渐不同。据所显法体皆属此教。全同禅门第三直显心性之宗。既马鸣标心为本源。文殊拣知为真体。如何破相之党。但云寂灭不许真知。说相之家。执凡异圣不许即佛。今约佛教判定正为斯人。故前叙西域传心多兼经论无二途也。但以此方迷心执文以名为体故。达摩善巧拣文传心。标举其名(心是名也)默示其体(知是心也)喻以壁观(如上所叙)令绝诸缘。问诸缘绝时有断灭否。答虽绝诸念亦不断灭。问以何证验云不断灭。答了了自知言不可及。师即印云。只此是自性清净心。更勿疑也。若所答不契。即但遮诸非更令观察。毕竟不与他先言知字。直待自悟方验实。是亲证其体。然后印之令绝余疑。故云。默传心印。所言默者。唯默知字。非总不言。六代相传皆如此也。至荷泽时他宗竞播。欲求默契不遇机缘。又思惟达摩悬丝之记(达摩云。我法第六代后。命如悬丝)恐宗旨灭绝。遂明言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任学者悟之浅深。且务图宗教不断。亦是此国大法运数所至。一类道俗合得普闻故感应如是。其默传者余人不知。故以袈裟为信。其显传者学徒易辨。但以言说除疑。况既形言足可引经论等为证(前叙外难云。今时传法者说密语否。今以此答也。法是达摩之法。故闻者浅深皆益。但昔密而今显。故不名密语。岂可名别法亦别耶)问悟此心已如何修之。还依初说相教中令坐禅否。答此有二意。谓昏沉厚重难可策发。掉举猛利不可抑伏。贪嗔炽盛触境难制者。即用前教中种种方便随病调伏。若烦恼微溥慧解明利。即依本宗本教一行三昧。如起信云。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身正意不依气息形色。乃至唯心无外境界。金刚三昧经云。禅即是动不动不禅是无生禅。法句经云。若学诸三昧。是动非坐禅。心随境界流。云何名为定。净名云。不起灭定现诸威仪(行住坐卧)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佛所印身。据此即以答。三界空花四生梦寐。依体起行修而无修。尚不住佛不住心。谁论上界下界(前叙难云。据教须引上界定者。以管窥天但执权宗之说。见此了教理应怀惭而退)然此教中以一真心性对染净诸法。全拣全收。全拣者。如上所说。俱克体直指灵知。即是心性。余皆虚妄。故云。非识所识。非心境等。乃至非性非相。非佛非众生离四句绝百非也。全收者。染净诸法无不是心。心迷故妄起惑业。乃至四生六道杂秽国界。心悟故从体起用。四等六度乃至四辨十力妙身净刹。无所不现。既是此心现起诸法。诸法全即真心。如人梦所现事。事事皆人。如金作器。器器皆金。如镜现影。影影皆镜(梦对妄想业报。器喻修行。影喻应化)故华严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起信论云。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乃至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故一切法如镜中相。楞伽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能遍兴造一切趣生。造善造恶受苦受乐。与因俱故知一切无非心也。全拣门摄前第二破相教。全收门摄前第一说相教。将前望此。此则迥异于前。将此摄前。前则全同于此。深必该浅。浅不至深。深者直显出真心之体。方于中拣一切收一切也。如是收拣自在性相无碍。方能于一切法悉无所住。唯此名为了义。更有心性同异顿渐违妨。及所排诸家言教部帙次第。述作大意悉在下卷。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吊打第四天灾

    吊打第四天灾

    叶松穿越到平行世界,没有咖喱棒,没有神抽系统。他发现这里有一款名为【第四天灾】的游戏,叶松非常怀疑是不是某幕后大佬获得了黑科技。玩这个游戏就能获得超能力,而且账号还可以交易,简直为所欲为。等等,我的角色为什么是颗蛋,好吧,能孵化,为什么孵化出来是魅魔?
  • 蔚然成风

    蔚然成风

    籽月出道八年来首本讲述整个成长历程的自传式专栏合辑。从最初的孤苦迷茫孤注一掷,到《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突然间的夸张爆红,风头无两。从一夜成名的畅销书作家,到从零开始的大电影编剧。籽月和夏木的整个青春,全全刻录。
  • 快穿徒手撕cp

    快穿徒手撕cp

    肖晓一个名副其实的宅女小说作者,在家中码字中途上个厕所,出来后她的世界就发生了变化。她被神“选中”成为改写女配命运的人,并拆散主cp,攻略各种人物。她还拥有一个萝莉系统外挂,这个系统比较特,特别迷糊。不过肖晓不在乎,她脑洞无限大,有各种技能加持,不怕。“我为什么会被选中?位面任务只有我一人吗?最终我的结局是什么……”“你的疑惑会随着任务的完成一个个解开,不要着急,你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完成指定任务,加油哦!肖晓姐姐!”
  • 每天学一点礼仪·历史·美学

    每天学一点礼仪·历史·美学

    《每天学一点常识书系》策划出版是立意于让更多的人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学科常识。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人文学科本来就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而掌握更多的学科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这虽然未必是我们对知识分工所带来的局限作抗争,但不同的学科常识使我们更能成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这不免使我们想起培根先生那段 名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
  • 夫君说我是妖精:本宫就妖给你看

    夫君说我是妖精:本宫就妖给你看

    曾对她一味的容忍,百依百顺的夫君,在一夜之间对她的家族赶尽杀绝,只剩下一个身负重伤的哥哥。苏沫儿不禁受辱,带着哥哥远离皇宫,怎奈那恶魔夫君怎么甩也甩不脱……她转过身毫不犹豫的扑入他的怀里,既然无法躲藏,她便做一只恶魔手心里的妖精吧……
  • 自由人生(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自由人生(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胡适是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白话文运动和五四文化的倡导者。在书中,他用简单朴实的白话文,开启民众智识的心门;他以追求自由的人生,鉴照中国现代文明的来临。全书共分四篇,包括:人生随想,文化之声,教育论话,生命记忆。
  • 人生南北

    人生南北

    一开始我们来自山南海北,后来我们各奔东西。青春散场之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初出茅庐的职场菜鸟,遭遇高冷禁欲系男神,就好像明月与埋藏在河底的鹅卵石,清风与沉睡在山谷里尚未抽芽的种子,她像植物渴望阳光雨露那样渴望快速成长,只想着有一天,能和他、他们并肩而战就足够好却不知道她的出现,就像一缕清风,吹开原本乱成一盘散沙的杂志社,吹散那人头顶心间的重重阴霾,还以这个世界本来面目。她以为宋京墨是她的明月高悬不可言说,却不知道对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天之骄子而言,她亦在不经意间成长为令他一心向往的璀璨星河……他们的故事,始于玫瑰的香味,终于爱情的芬芳。从北到南,从巴黎到北京,所爱隔山海,山海仍可移。
  • 班主任女生教育100个千字妙招

    班主任女生教育100个千字妙招

    《班主任女生教育100个千字妙招》是德育专家张万祥从引导审美、关注青春期、排解苦闷、疏导“早恋”、注重安全、疏导心理、化解叛逆、提升修养八个方面,精选了100个女生教育的智慧妙招,帮助班主任,尤其是新班主任,巧妙地解决女生教育中的各种难题,在保护女生身心、培养女生气质的同时,也提升自己教育事业的价值。
  • 斗婚

    斗婚

    《斗婚》通过柳家父女三人不同形态的婚姻故事,揭露婚姻生活的内幕以及婚姻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难题和危机,《斗婚》主人公的不同的态度造成了不同的结果,旨在给一些没经历婚姻,正在经历婚姻,已经经历过婚姻的人一些反思和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