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67300000001

第1章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处处经中世尊说。三业谓身业语业意业。此中有说身所造业故名身业。语即是业故名语业。此二皆用表与无表为其自性。意相应业故名意业。此业但以思为自性。今于此中何法名表。且身表业形色为性。缘此为境心等所生。谁之形色谓身形色。若身形色。何故前言身所造业故名身业。谓总名身一分摄故名身形色。依身大种而发生故名身所造。以总身言于别亦转。如世间说居邑住林。何缘复说缘此为境心等所生。为欲简彼唇等形色。彼非缘彼心等所生。以缘言音心等生故。又为简彼宿愿心等所引形色。彼非缘彼心等所生。余异熟因心等生故。何故名表。此能表示自发业心令他知故。为显此义故。说颂言。

由外发身语  表内心所思

譬彼潜渊鱼  鼓波而自表

形色者何。谓长等性。何者长等。谓于彼生长等名想。此摄在何处。谓色处所摄。今应思择。长等为是极微差别犹如显色。为是极微差别积聚。为别一物遍色等聚。设尔何失。长等若是极微差别应如显色。诸色聚中一一细分。长等可取。若是极微差别积聚。此与显色极微积聚。有何差别。即诸显色积聚差别。应成长等。若别一物遍色等聚。一故遍故。一一分中应全可取。于一切分皆具有故。或应非一。于诸分中各别住故。又坏自宗十处皆是极微积集。又应朋助食米齐宗执实有分遍诸分故。即于和合诸聚色中。见一面多便起长觉。见一面少便起短觉。见四面等便起方觉。见诸面满便起圆觉。见中凸出便起高觉见中坳凹便起下觉。见面齐平起于正觉。见面参差起不正觉。如旋转轮观锦绣时。便生种种异形类觉。不应实有异类形色同在一处如诸显色。若许尔者。应于一一处起一切形觉。然无是事。是故形色无别有体。即诸显色于诸方面安布不同起长等觉。如树蚁等行列无过。若尔云何。于远闇处不了显色了形色耶。如何不了树等形色。而能了彼行列形耶。然离树等无别行列。或于远闇诸聚色中。若显若形俱不能了。虽复能取而不分明。疑是何物此何所见。由是应知但取显色。由远闇故见不分明。故表是形理不成立。

有说。身表行动为性。缘此为境心等所生。何缘复说。缘此为境心等所生。为欲简彼唇等摇动。彼非缘彼心等所生。以缘言音心等生故云何名行动。谓转至余方。此摄在何处。谓色处所摄。何缘知此转至余方。谓差别相不可知故。此理不然。如熟变物虽才触火。光雪。酢等诸熟变缘即有差别。而不可知彼差别相。然彼前后非无有异。此亦应然。如长薪草众分相似。各别生焰虽有差别。而不可知彼差别相。然彼众分非无有异。此亦应然。若熟变物才触缘时。诸熟变相不即生者。彼于后时亦应不生。缘无异故。若长薪草众分相似。非分分中别生焰者。彼焰应无由彼别故。形量照明焰热差别。是故不应以差别相不可知故。便谓即此转至余方。应审了知彼差别相。若谓灭因不可得故知即此法转至余方。此亦非理。如心心所声灯焰等。有何灭因而念念灭。余亦应尔。灭不待因若言心等亦有灭因。谓唯各别自无常相。若尔何故余不许然。余既不然。此云何尔。故知心等灭不待因。心等既然余亦应尔。若余法灭不待因者。薪等未与火等合前。彼色等性应不可取。如合后位后亦应如前位。可取如何。风手未触未执灯铃已前。灯焰铃声分明可取。非于后位然焰声灭不待风手。薪等亦然不应为难。又若薪等由火等灭。彼色等性不可取者。才触无间应不可取。彼才触时有差别故。又彼外缘无差别故。诸熟变物下中上品。诸熟变相差别生时。由彼为因。后后生起前前灭坏。谁复为因。不应此法由彼故生。即此复由彼法故灭。二相违法非共一因。世极成立故有为法不待灭因。任运自灭如前可取。不可取者。应知相续随转灭坏差别之相。有微增故。又若灭法亦有因者。是则应无无因灭法。心心所等如待因生。灭亦应尔。非离心等别有无常世共成立。又因异故灭应差别。如火光雪酢等异故熟变差别。又已灭法应更可灭许有因故。犹如色等。是故灭法决定无因。灭无因故才生即灭。故知无有转至余方。若谓生因不可得故。知即此法转至余方。此亦非理有生因故。谓前与后而作生因。如前念心与后念心。前念熟变与后熟变。乳与其酪。葡萄汁与酒。酒复与酢等故。无少法转至余方。转相既无何有行动。又若有住则无行动。既无行动彼应常住。法若无住亦无行动。才生即灭无动义故。若尔现见行动者何。余方所见非即本物何缘知彼非本物耶。由彼彼方新新生故。如草火焰及如影行。非此方影余方可见形质不动。日等光明远近回转便见彼影或长或短或移转故。又障光明少分生故。有反诘言。何缘征难。至余方义且如何知。余方所见非即本物。此亦应引前理为证。谓若有住则无动等。又外火等缘无差别。而于后时差别可取。由此证知念念各别。又若以证异因无故。谓余所见还是本物。既无有因证即本物。何缘不谓非本物耶。由此二义应俱不定。故至余方义不成立。

日出论者作如是言。诸行实无至余方义。有为法性念念灭故。然别有法心差别为因。依手足等起此法。能作手足等物。异方生因是名行动。亦名身表。此摄在何处。谓色处所摄。若尔何缘不许眼见如诸显色。既非所见不表示他。如何名表。复云何知此法实有。云何此法能令自身转趣余方别异而起。若言由心差别。所生风界即应如是。风界其性是动。足能为彼异方生因。何乃离风执有动法。又草叶等离外风界无别动法。云何移转。然诸风界摇触等生其性能动。即应许彼能令手等转余方生何劳别执。若体若用俱不极成能动法生。

若不尔者即心差别。所生风界能为手等异方生因应是身表。如是风界无所表示。云何名表。又许触处是善不善便非释子。

若不尔者即心差别。能令自身余方生起。即身生起应是身表。是则身表应假非实。自身多法合为体故。又无表示云何名表。香等不能表示他故。又许香等是善不善便非释子。若不尔者即心差别。所生显色应是身表。显色非心差别所起。自种子风差别生故。又许显色是善不善便非释子。若此显色体非身表。此余方生应是身表。天爱任汝于此表业尽力所能勤加转计。然此非用功力能成。何乃于中徒生劳倦。谁能成立生别有体。此所执生非如色等。是所现见非如眼等。是能现见何缘知有。又不可见云何名表。前说不能表示他故。又若显色是善不善。可说此生为身表业。然诸显色非善不善。前已说故。生亦应然。是故定无身实表业。若尔身业应唯无表。此无表名为目何法。谓法处摄律仪色等。云何欲界有善无表离表而发。若欲界中有此无表复有何过。应随心转。如在色界是则余心及无心位。应无律仪不律仪等。若谓受时要期发语。所引发故无斯过者。说戒经时默无所说亦无要期。如何获得虚诳语罪。又应无有无记身业。以无表业唯二种故。又亦应无一刹那顷善恶身业。以诸无表定相续故。谓若轻心不发无表。重心所发决定相续。虽彼随情计度实有身语业色。而不应成善不善性。所以者何。彼说色业于命终位必皆舍故。如何由此能得当来爱非爱果。有作是言此何非理。谓过去业其体实有。能得当来所感果故。此于痈上更复生痈。谓执过去业体实有。先有后无名为过去。如何可执其体实有。若尔世尊何故自说。

业虽经百劫  而终无失坏

遇众缘合时  要当酬彼果

无失坏言。为显何义。显所作业非无果义由后半颂证此义成。谁不信受善不善业。虽经久远而能得果。但应思择。如何得果。为由相续转变差别。如稻种等而得果耶。为由自相经久远时安住不坏而得果耶。若由相续转变差别而得果者。义且可然。若由自相经久远时安住不坏而得果者。应言此业经久远时体不谢灭而能得果。若谓此业非自相。无名为谢灭。然由此业无复作用名谢灭者。如何此业无复作用。由更不能引当果故。何缘不能更引当果。此于彼果已曾引故。不可于果引而复引。如法已生不重生故。何缘不引余等流果。以等流果无分限故。岂不此果亦现在时。已曾引故不须重引。业体不灭常应现在。何不常引所得果耶。岂不前言不可于果引而复引。如法已生不重生故。如何复难前虽有言而未释难。业体恒有应如中际。常名现在常能引果。应如初际恒复可生。若谓过去业体虽有。而无作用故非现在。非现在故不能引果。此亦不然。既恒有体应如现在恒有作用。又汝所宗过去诸法有与果用何非现在。若谓现在。唯依诸法取果用说。理亦不然。用义同故。应俱现在过去诸法。无取果用名过去者。有与果用应名现在。此用尽时应名谢灭。是则诸法灭而复灭。如是亦应生而复生。故彼宗义理不成立。又法如何名能引果。谓安立彼令当生故。诸漏尽者。最后刹那应不引果后不生故。是则此念应非现在。不应更灭入于过去。初现在时已无作用。如何后时说名谢灭。若虽无用而更灭者。是则过去复应须灭。若灭已复灭。应生已更生。便有自违前所说过。若谓此念虽有能生后果作用。而缘阙故后果不生。此亦非理。果必不生。如何知有能生作用。应言此念违顺二缘有非有故。虽从因生而无作用能生后果。是故彼宗如是种类能引果义理必不成。由此但应于果种子能长养故。名能引果。又彼宗说过去未来体皆实有未来。何故非如现在能引果耶。若一切时一切物有何时何物体非有故。而经言遇众缘合时当酬彼果。又彼应说谁于何位于谁有能言安立彼令当生故。名能引果。以一切时一切有故。是故所言谓过去业其体实有能得当来。所感果者。理定不成。

若尔应许由善不善身语二业。蕴相续中引别法起。其体实有心不相应行蕴所摄。有说此法名为增长。有说此法名不失坏。由此法故能得当来爱非爱果。意业亦应许有此法。若不尔者余心起时此便断灭。心相续中若不引起如是别法。云何能得当来世果。是故定应许有此法。若于先时诵习文义。后经久远复生忆念。又于先时于诸境界数见闻等。后经久远于彼境中还生忆念。于何刹那引起何法。由此后时还生忆念。

又先趣入灭定等心引起何法。由此后时还从定起生出定心。又紫矿汁染拘橼花。彼二俱灭引起何法。后结果时瓤生赤色。故离彼计身语二业所引别法。但应由思差别作用熏心相续令起功能。由此功能转变差别当来世果差别而生。如紫矿汁染拘橼花相续转变至结果时其瓤色赤。内法熏习应知亦尔。又何不许身语二业熏心相续。以身语业由心引成善不善故。不应由心成善不善。于异相续能与当来爱非爱果。非余造业余受果故。若所作业体虽谢灭。由所熏心相续功能转变差别。能得当来爱等果者。处无心定及无想天心相续断。如何先业能得当来爱非爱果。有作是说。于此生中先所熏心必还相续故。得当来爱非爱果。既已间断何因能续。入定心作等无间缘故能令续。彼久谢灭云何能作等无间缘。如破过去业能得果。此亦同彼应如理破。故出定心不应续起。

同类推荐
  • 方壶外史

    方壶外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Science of Right

    The Science of Righ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unter Quatermain's Story

    Hunter Quatermain's Sto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官常典大理寺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大理寺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在里世界生存的日子

    在里世界生存的日子

    李安签订入团契约加入神秘的社团,却被拉入里世界,为了回到现实只有完成一项项社团任务,与众多里世界魔物厮杀,直到里世界的尽头。这到底是诸神的游戏,还是恶魔的召唤,看李安手撕魔物,杀出里世界!!!
  • 穿越诸天武道世界

    穿越诸天武道世界

    获得穿越诸天万界的金手指,李峰本以为可以纵横天下,却不想等他穿越过来时却被告知,开局身份是一名太监!他曾在大漠见识过金镶玉的妩媚,也在江南与李探花学过飞刀!他曾在襄阳见识过小东邪的豪气,也在战神殿与传鹰不醉不休!他曾在悬崖见识过那惊艳的剑廿三,也领教过宋缺的天刀八绝!看李峰穿越诸天万界,成就武道传奇!
  • 绿珠传

    绿珠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扈学秋随笔集:一年之隙

    扈学秋随笔集:一年之隙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散文随笔集,是作者2017年的心路历程的全记录,作者通过随笔的方式记述下生活、工作、亲情、家庭等方方面面的故事,每一篇都有特定的主题。作者文笔轻松幽默,旨在通过发掘和展现生活中的美妙故事来向读者传递自己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和歌颂。作者把2017年一年来,写的文字,积累起来,和朋友一起品味生活,滋养心灵,感悟生活。人生是短暂的,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每个人的追求,匆匆前行的脚步,总要留下些什么,而文字是最好的记录。
  • 前夫驾到:女人乖一点

    前夫驾到:女人乖一点

    她是他的隐婚妻,恪尽职守的扮演“妻子”的角色。他喜欢她本分,她就努力装温柔;他喜欢她高雅,她就努力学礼仪;他喜欢她聪明,她就努力装聋卖傻!婚姻还未离婚,他已经在物色新的妻子。原本,就是一场交易,谁先动情,谁就会输的一败涂地!离婚后,他以为她会纠缠,然而——当她云淡风轻的挽着别人的胳膊,叫他“蒋先生”的那一刻,他猛然发现,这个女人,比他更残根、更狠绝。
  • 布衣神相4:叶梦色

    布衣神相4:叶梦色

    武功高绝的李布衣以为人看相为幌子,惩恶赏善,扶弱锄强,黑道武林对他恨之入骨,对他明的挑战暗的谋杀,都被李布衣一一避过。作者将相术与武术揉在一起,创作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武侠小说。
  • 诸天之大道系统

    诸天之大道系统

    经历五灾试炼,获得惊天造化大道系统。在一个个诸天世界中完成大道任务,获得意想不到的奖励。在《一出好戏》中荒岛求生,喜提六千万现金大奖!在《一个人的武林》打死最强反派,接收对方全身武艺!在《叶问1》教徒弟打鬼子保家乡,悟性得到永久性提升!后续更有在英叔世界养尸,在侏罗纪系列世界化龙!经历更多精彩世界!最终接触到大道系统的核心秘密,打破法则成就永恒!PS:有旧书百万字完本保证,绝对不会在百万字之前半途而废的!可以放心食用!还在等什么快来看书吧!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万域灵神

    万域灵神

    一代霸主,惨遭背叛,被四十九个强者围攻,惨死万劫山,重活一次,他要再登巅峰;强势崛起,杀入乱星域,斩尽十万强者,悟生死杀道,冲击至高神位!
  • 道德与法律概论

    道德与法律概论

    本书阐明了道德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基本原则、社会生活三大领域中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阐明了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涵及实现途径,并号召大学生在报效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