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76200000007

第7章 忧郁者的自白(3)

所有我的改变皆不应归功一个说教者的讲义。《弟子规》我是读得烂熟的,它一点不能阻止我同堂弟为着一张洋烟画的血战。我这个人生师傅知道我还爱艺术,他是用艺术的神圣名义斥责我对同类的厌恨。谁都可以,他说,单独一个想写小说的人不应排斥地球上任何一个动物。种类愈繁复,才正是你的运气好呢。接近他们,了解他们,不那样你不是一个好的艺术学生!

这个我倒还不曾办到。其实,连他自己也不能真的喜欢所有的人。对于市侩土痞,他就时常掩饰不住他的愤恨。但和非接近不可的人,我能够很平静地处下去了。这样一来,我才明白由他们我可以学习许多,生活因而显得盛茂。

跟着对人性的“客观”,他驱逐起我的虚无了。这个他不算成功,为了他自己的理想主义的支架也不甚牢固,他可以看得很远、很远。我可以说他在每一封信里皆提过人类,提过民族。对于这些,凡能尽力的地方,他什么也不辞。因而在人间他至少是个热心的人,然而时常对于近在目前的自己,却焦灼烦闷得了无办法。他时常提到工作,甚而革命,然而他也从不忘记死,这个躲闪不开的阱!

好像合作着一件得意的或者必需的圈套,我接受了他的一切解说。我开始仰起头来,对人生,我有了更浓的热望。在工作上,我增大了野心。这趋势,在《篱下集》里还不大看出,因为我是在濡着一管想战斗而又柔嫩害羞的笔。在《栗子》里,我是学习往大圈子里跳了。我忽略了琐细曲折,(也许我也走开了美的河流!)照他的话,我投进广大的人生里了。

为了纪念这个变迁,我还不妨记出《栗子》这篇写作的始末。那是一个刮大风的下午,我适由天津报馆里请假回北平。下了火车,我看到站台里外排立着超出平日数目的兵士,闪亮着锋利的刺刀,对着每一个没有胡子的人咄咄逼视。

城里人心惶惶,半掩的城门令我唤起几年前内战恐怖的回忆。长安街上,成队的高大马匹上昂然坐着姜黄制服的异国军人。这些人又似乎在监视着地上站着的那些负枪兵士。铁的马蹄踏在僵硬的道上,许多店铺吓得都关严了门。

我揉着混了沙子的眼睛,闯进我这个师傅的门槛。他正倾听着一个年轻朋友述说前门外军警毒打学生的事。看见我来了他说:好,你莫急着回去。留在这里,立在群众里面。我们要亲身经历这场存亡的搏斗。

十二月九日,那是一个可纪念的日子。多少青年流了血,多少青年失了踪,只为着嘶喊出民族的自尊!直到夜里十二点,宣武门胡同里还有狠心的警察追着徒手的学生狠命鞭打。“让你再游行,再演讲,浑蛋!”真像青年学生犯了滔天大罪或彼此有着什么深仇大恨似的。

那一夜我不能安眠。第二天早晨我去看一个做新闻记者的美国朋友。他和他太太也因为神经受了过重的戟刺未能阖眼。那位热情的太太肩头披散着蓬发如一女鬼。看见我,她一把捉着我胳膊就嚷着:“中国人对中国人能那么狠,你信吗?”

我说不出话来。奴隶照例是这种性格的。顶着大风,我走了几家医院。三年前学生沿街乞募来的“抗敌”大刀,如今是一刀刀地砍在那些年轻学生的头上了!后颈,额部,眉际,分裂开的鼻梁,斜剁成两半的嘴唇,最惨莫如工业大学那个砍断了左臂的。这群刺伤了的绵羊带着血渍躺在那里,时刻还关怀着国家。国家却在他们挣扎于血泊中时,恭谨地捧给狰狞的主顾了。

下午我去访我的母校。那是一个怪学校。抗争立在最前线的是他们,然而学校冰场上也还有着“外曲线”的好手在表演。立在湖滨看着那飘起的紫色围巾,我苦痛极了,或者说,我愤慨极了。我开始怀疑起知识与良心不是相辅并行的东西,这些吸吮了西洋文明而忘却自身处境的高等华人是已经腐烂不堪了。归来怀着一腔莫可奈何的愤怒,我写了《栗子》。如果企图揭露现实的《道旁》还带着忧郁的气息时,我相信在一个国破人亡的时节写下的《栗子》不再容那条暗影投进去了。

同样是《皈依》和《昙》,基督教徒们读了它们或者将感到不痛快,异于主义上的反教者,我是可以用个人身受的遭遇来向他们挑战的。我的确在准备着一个更全豹的揭露。只有一个长篇才容许我记录下我自己的遭受。这里,我只是拔了它一根毛髭而已。

我是生长在一条没钱人住的街上的孩子。在我的门前,天天有那些“征服灵魂”的救世军敲着一只喧哗的大鼓走过。鼓后面还雇了不少年轻女子舞着带铃的小鼓,尖声唱着“快快归主”的调子。队列的紧后面照例有一个黄发碧眼的毛子监督着一切。他向谁都笑。这招惹得一条街家家都出来看热闹。挤在人群中的我,还被一个女鬼子抱了起来。我只记得她脖颈上有个红色徽章。当时我怕得很,我哭了。于是,她把我放下来,拍拍我,一本有彩画的《马太福音》塞进我手里了。像菊子这样入了教的女孩子我知道许多。我相信目前甘心做得比菊子更可怜些的也还不少。但像菊子哥哥景龙那样的男人我却还没见过。这是当前中国的可悲:能干聪明人士似乎遍地皆是,有点气节的却如飞贼侠客一样不大看见了。

五卅惨案发生时我确在为一个洋人做着工,虽然那时我早已是没有妈的孩子了。《昙》这题目与故事本身是无关的。它代表我的一点愤慨。读者如不太健忘,想来还记得十来年前那时全国的激昂民气。我当时空着小肚皮黑早就去东四牌楼,立在石礅上嚷着:“如果你感冒了,别吃仁丹,吃万应锭。”那时我身材矮,我口吃,我衣裳有许多窟窿,然而我那些大人听众并不轻视我。我眼看一个洋人家的厨子听了我们的宣传后,毅然辞了工。一个五岁孩子撕着电杆上的标语玩,我远远见到,举着巴掌跑了过去,猛然一下把那天真无邪的孩子打个昏。就那样鲁莽的事,路人还袒护我,因为那是民气激昂的日子!然而今日呢,却已成为连哼一声都不准的奴隶了。

站在教堂门槛外,比那些昂然举步的洋人更为可鄙可恨的,是那些扛着污腻口袋替洋东收买灵魂的奴才们。异于通常的买办,他们不但廉价买走了诚实大众的灵魂,还贩进一套“有人打你左脸,就把右脸也给他打”的奴才道德。这些法利赛人相当于汉奸、土棍,然而却各有五个以上的面孔。口齿伶俐,眉眼善笑,可是狰狞险毒起来才怕人哩。我承认在《鹏程》里我的笔是不大忠厚,我实在不甘心那样。好心肠的读者也许以为我在夸大讽刺呢,但是凭良心,我见过比志翔更坏更坏的人。而且这些人截至此刻都依然很安全舒适地活在那里。(他们的办法是只要把洋人和教会元老对付好,一切就不成问题)只是,唉,我这支笔太笨,我还不能惟妙惟肖地把他们画出来。如果有一天,我的笔濡得受使些,我要把那个依然操纵着三百多颗心灵的胖校长——福特公司的汽车手,那个教书传道兼贩狗的瘦马猴,那个笑话大王,和那个业已做了洋商买办的麻教务长,逐一地画出来。

我还愿意画蛇添足地说明(由于一篇表现力尚未谙熟的文章容易为热心的批评家所曲解),在《参商》里,我主要的企图是在发挥一点恋爱哲学。这种类似的悲剧我有过一遭。事后我还写了一些文字。这篇便是根据我在一篇批评里发的牢骚(见商务版《小树叶》中的《评<虫蚀>三部曲》)。我知道我的发现毫不新鲜,也许一个饱经世故的老太婆比我更懂。然而对于一个怀了一腔盲瞽热情在人世上如野马般乱撞的我,却还不失为一道闪光。

这里,我还想供说的是:我不是一个没有忧郁的人。我甚至可以说,忧郁在我个人已是不治之症了。但我不骄傲它。我忧郁,我却永不以忧郁为然。我十分清醒它的毒质,为艺术,这也许还是一剂不很坏的佐料。然而时至今日,我应顾及的比那个多多了。我不能忘记我是生活在一个群体中,我的写作将有另外的人读到。为了群体,我在克服它,绝不任它传播。幸而忧郁以外,我还不缺乏一腔对社会的热诚,一颗未枯涸麻木的心。我愿永将这支笔放在那个的支配下面。

一九三六年五月三十日,上海

(原载1936年《文季月刊》第1卷第2期,收入《栗子》,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10月初版)

同类推荐
  • 遍地生命

    遍地生命

    五月二十八日晚十一点走出首都机场的时候,候机楼四周成片的灯光让我一时难以适应,行驶在回家的路上,道路两旁扑面而来的繁华和祥和,带给我一阵阵想哭的冲动。好些天过去了,现在的心情,依然无法从西南那片伤痕累累的土地上回到这里来。与赴川采访归来的同事交流,才知道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身回来了,心没回来。二十七日晚,返回的前夜,难以成眠,长久站立于十二楼房间的窗口眺望。入夜的成都,偶尔有霓虹在眼前闪过,街道已恢复了它一如既往的平静和从容,这座中国西南重镇的天空,已是云淡风轻。
  • 一曲胡笳动中原:蔡文姬

    一曲胡笳动中原:蔡文姬

    本书是“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八章,按时间的维度记述了东汉末年的一代才女蔡文姬坎坷曲折的一生,她出身名门,屡遭大难,但是凭借绝世才华和坚强意志扼住了命运的喉咙,最终得以归汉,完成先父兴文治、续汉史的遗志。
  • 唐代分韵诗研究

    唐代分韵诗研究

    分韵是中国古代文人雅集时使用最多的诗歌创作方式,其作品即是分律诗。虽由唐前的“赋得诗”发展而来,但唐代分韵诗不仅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韵字选择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显示出明显的发展痕迹。分韵推动了唐诗的进步,促进了唐诗流派的形成,并且为分韵诗在宋代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上世纪以来,分韵诗创作一蹶不振,但只要从现在起积极培育人才,不断拓展分韵创作的空间,分韵诗必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 散漫的天性

    散漫的天性

    这是“冯骥才散文新编”书系五种之一,精选了冯骥才大量的散文作品中关于游记的篇章,系作者自己精心遴选,书名待定。
  • 何泽涌:放大的细胞人生

    何泽涌:放大的细胞人生

    1919年1月28日,何泽涌出生在苏州的“两渡书屋”。“两渡书屋”是何泽涌父亲何澄“灵石何寓”院内最早盖起的一幢房屋。“灵石何寓”为何澄亲书,由工匠镌刻烧制成一个长方形的搪瓷匾镶嵌在大门旁边的院墙。当时的门牌号码是苏州十全街一四三号(后改为151号)。“灵石何寓”门匾,不仅开宗明义地标明了何澄是灵石移居到苏州的山西人,而且在“灵石何寓”的界地十全街和五龙堂小巷的拐角处,何澄还立有一块不同寻常的界碑——“灵石共和堂何”。
热门推荐
  • 挺美妙一男的

    挺美妙一男的

    “是什么让我有了这种行为?”洛森收回自己的手。趴在课桌上的女生睡着了。男生安静地看着她的睡颜,缓缓抽出枕在头下的手。略微偏白的指尖触到女生的发丝,将她额前散乱的发轻绕到耳后,他有片刻的怔愣,猛然收手偏过了头。脸颊漫上绯色,悸动......
  • 五域

    五域

    故事发生在架空幻想的五域世界。这里有魔法也有科技,有人类也有其他智能生物。冰域、火域、金域、天域、地域有着不同的地貌、政治、文化。故事起始发生在冰域风暴堡,一个古老家族的领地,以主人公荧的成长为故事的开端,讲述一段在五域的爱恨情仇传奇故事。
  • 罗特小说集1:百日

    罗特小说集1:百日

    本书是罗特为数不多的一部历史小说,他用恢宏而又细腻的笔触,通过拿破仑大帝和浣衣宫女安吉丽娜的两种不同视角,描绘了拿破仑“百日王朝”的起起伏伏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际会。在这部作品中,罗特以诗一样的语言娓娓道出了社会动荡转型时期大人物的苦乐悲喜,以及个体的命运与时代洪流间的交汇碰撞,堪称一个时代的挽歌。
  • 真魂大帝

    真魂大帝

    在这魂师为尊的世界,武魂赋予魂师毁天灭地的能力!或是变身强大妖兽,或是掌控天地自然之力,操控火焰,雨水……混沌系,更是掌控时间之力,生死之力!十六岁哪一年,陈枫觉醒了自己的武魂,一柄血色短剑,一柄杀尽天下的剑!
  • 九世倾心

    九世倾心

    轮转九世,与你相遇;轮转九世,为你倾心。你,可愿再陪我度过下一世......
  • 梦里知花落犹见故人归

    梦里知花落犹见故人归

    “花巷街,故人归,白烟阵阵朱门开;凌晨时,靓衣彩,开门缘人皆进来;漂衣裳,有魔力,店主不知姓名谁……”花巷街流传着一首童谣,童谣中的‘故人归’,传说中在花巷街的尽头,但这儿的人,谁也没见过,只是有传说这‘故人归’有朱红的大门,开门时常伴着一阵白烟,还有个白发墨瞳的少年在招待……“恭喜你,有缘人,欢迎光临‘故人归’”
  • 腹黑妖孽,我不爱你

    腹黑妖孽,我不爱你

    还没到六月,这天气就有些闷热了。日光微微有些毒辣的照射在这座城市的上空,市中心,一座被称为都市地标的大厦顶层的玻璃折射着阳光的绚烂,是透明而又深邃的颜色。宽阔的街道两旁种满了香樟树,枝叶繁茂的阴影下行人穿梭……一辆黑色奥迪缓缓驶入了景致娱乐公司的停车场。景致娱乐公司在s市较具规模,由娱乐圈传奇经纪人穆景暄所创,而景致娱乐也如穆景暄本人一样高调,除却如今事业如日中……
  • 熊猫人冒险之旅

    熊猫人冒险之旅

    从上古之战开始偏转,直至一切污浊被毁灭。开头12章可以选择不看,学得很差
  • 盛明天骄

    盛明天骄

    这是一个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古代,称王称霸,成就传奇的故事。
  • 国师大人又追来了

    国师大人又追来了

    【一对一,双强双洁双宠爱】二十二世纪的吸血鬼亲王,意外穿越到异世,成了一直被视为“食物”的人类。成为“食物”就算了,居然是个十岁的小萝莉,而且还是魔法家族里的魔法废材八小姐?!康小馨微微一笑:“没有魔法又如何?本亲王有累积千年的精神力。”手撕极品亲戚,整治魔法学院小霸王,殴打三皇子,异世的生活真的是多姿多彩。……“国师大人,您的坐骑被康家八小姐抢走了。”某国师银眸微动:“不用去追了。”“国师大人,康家八小姐打着您的名义坑了康家大爷。”某国师摸了摸下巴,吩咐道:“备车。”“国师大人,您要去哪里?”某国师若无其事道:“当然是接夫人回府。”“夫人?!国……国师大人,您好像还没有结婚……”某国师理直气壮道:“敢打着我的名义坑人,当然是我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