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79000000003

第3章 发自内心地理解人生哲学(1)

在人的一生中,人们大多愿尽其一生,不断探寻以拥有宁静的内心,若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那么也确为人生中最重要的哲学命题。于是,我们不禁要问,究竟应当如何探寻、诉求以得到这种宁静的心境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应当注意坚守哪些原则、采取何种态度呢?

人们在不安、焦躁和恐惧中尽力探寻着自我救赎的道路,找寻方法解除自己的心灵危机,以积攒更多勇气迎接未来的风雨。他们,乃至我们全人类,所需要的拯救方法并非是一种普适且一劳永逸的办法,因为这样的解决办法根本不曾出现过。天助自助者,只有在心灵与精神境界上得到切实的提升,自我才能排除外界混乱与灾难的侵扰。故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不断锤炼自己,以练就宠辱不惊的平和心境。

但是,我所说的“心灵的宁静”并非消极避世或是逃进象牙宝塔。正如怀特海,英国的著名哲学家所言:“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我们应当正确地理解心灵的宁静。

我们所追求的宁静心灵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自我麻醉心态,其实是如下一种心态:不因生命旅途中的挫折和世事的困扰而踯躅不前,而是能够泰然处之,但依旧对生活满怀激情。正是因为世事无常又难以避免,所以我们应当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整理好行囊重新出发,努力向着新生活奋斗、前行并积极进行创造。

在我最年轻有为的青年时期,志怀高远,有很多美丽的梦想。还记得一位老者曾经让我们罗列出未来对自己最为重要、美好的事物,许多人都只写上了“巨额财富”这一项,可是我却列出了自己心向往之的一切:健康、美貌、爱情与才华;权利、财富和声望,还有其他一些我格外珍视的生命瑰宝。

这位老者是一位智者,他不仅仅是我们道德的榜样,亦是我们精神上的导师。我搜肠刮肚将所有美好的事物列进了清单,并把这张单子递给了他。或许是由于涉世未深、年轻气盛,我自信地对他说:“清单已囊括了人生中所有美好的事物,倘若谁能够拥有这上面的全部,那么他就会拥有如天堂一般美满幸福的生活。”

话音刚落,我就隐约从他的眼中看到了一丝笑意,连带着些许从容。思忖一会儿后,长者淡然地对我说:“孩子,面对人生的问题,你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我从清单中看出了你的用心也读出了你的思考。但是,我也在其中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你忽略了问题的关键。真实的生活中,倘若你拥有了你所列出的一切却没有最重要的这一项,再美好的生活也可能成为泥沼,你所拥有的一切也将成为你极大的负担。”

他的话可谓晴天霹雳,我的心情顿时从洋洋得意变为惴惴不安,于是喃喃地问道:“有什么疏漏之处吗?”

他漫不经心地用铅笔在我的所有答案上一划,刹那间,我感觉我的青年梦想都土崩瓦解,一一破灭了。之后,他在清单上郑重其事地写下“心如止水”四个大字,拍着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上帝将健康与名望、才能与美丽恩赐给很多人,但给他的眷顾者留下了这样一份特殊的礼物。心灵的宁静,是上帝之爱的最佳体现,亦是对人们最后的恩赐。绝大部分人都不曾得到命运的垂青,一直终其一生都不曾得到这份礼物。因为上帝只将这份礼物小心地送给了少数人。”

老者见我愁云满面、一头雾水便进一步解释道:“我所说的一切都并非主观臆断,而是综合阐释了大卫王的《诗篇》、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和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老子的观点格外令人信服,不过他却始终谦虚地将自己的智慧归于前人的思想,这一点更加令人钦佩)的观点。这三位思想家全都认为,上帝(或自然)乃宇宙中真正的统领者。他们对世俗中庸人所追求的财富不屑一顾,而仅仅追寻属于自己的宁静内心,于是安宁的甘泉悄然而至。”

人类心灵之永恒追求

那时,想让自己接受那位智者的观点,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来说可谓艰难。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用自己的经历和职业上的阅历证实了他的看法是正确的。我终于参悟到,心灵的宁静是上帝对人类的最佳馈赠,因为它是任何财富都无法交换得到的。而且,仅有经过深入的思考,才能够将其视为人生的目标。

除此之外,我也意识到,内心的宁静与其他外在条件无关,纵然物质条件匮乏,体魄并不健壮,人也能得到宁静的内心。只要拥有安宁的内心,就不会被生活的困苦掠去追求幸福的乐趣;但倘若内心被不安与躁动填充,再多的财富和权力,也令生活缺少幸福的味道。而这些,都是艰苦磕绊的生活使我懂得的。

内心安宁的状态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回望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佛陀、迈蒙尼德、托马斯还是其他一些伟大的哲学家,他们的思想学说都来源于同样伟大而安宁的内心。虽然他们各自的思想学说千差万别,但是他们的胸怀是一致的。

无所寄托的人们创造了各异的宗教信仰,企图为自己寻得心灵上的帮助,无论哪个时代都是如此。在细致分析他们的祈祷内容后,我发现他们所祈求的内容不外乎两样: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与精神世界的安宁。

当人们的心灵成熟后,他们不再沿着过往的迷途,徒劳地追寻毫无意义的东西;相反,他们追寻勇气、力量以及理解。

如今,人们祈祷时会向上帝发出同样的呼喊,声音中满含着悲痛,心灵的安宁是他们的诉求。因为他们深知,安宁的内心不仅是抑制动荡的不安的良药,更是避开世俗纷扰的世外桃源。

当人们沿着文明之路阔步前行时,内心却被焦虑缓慢地侵蚀,更有甚者因为强烈的情感冲突而濒临人格分裂的困境。他们因物质的匮乏以及政治中的尔虞我诈而变得一蹶不振,不堪一击。顺境中,他们手舞足蹈;但逆境中,却无力抗拒,宛若深陷泥淖,挣脱不得。他们的境遇好似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头上,生命安全时刻岌岌可危。于是,恐惧与战栗的情绪一览无余,他们企图用靡靡之音和腐化的生活来自我麻痹,自我欺骗。于是,现代人身心俱疲、诚惶诚恐的生存状态真实地呈现,与作家托马斯·艾略特笔下的普鲁弗洛克如出一辙。

令心灵宁静并非逃避生活

也许对于我的观点,社会改革者们会不屑一顾,他们会一脸严肃地质疑道:“当下的世界混沌未开,当务之急是重新建构秩序,人们有条件、有权利去保持内心的宁静吗?”面对他们的质疑,我们的观点是:“人们心灵的宁静是维护社会秩序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倘若人人的内心都充斥着污浊而丧失了平衡,一个稳定的社会怎能构建起来?所以,要重建社会秩序,必须首先重建每个个体的心灵。因为只有每个个体的心灵被宁静护佑,他们才能更加安分守己,由个体组成的整个社会才能更加稳定、有序。”

记得马可·奥勒留在他的《沉思录》中曾这样写道:“人们应该时时在心中加固灵魂的圣殿。否则,圣殿将会轰然倒塌,化为灰烬。”从他的一席话中不难读出,唯有我们的灵魂安宁时,才能时时为精神的圣殿加固。故而,我认为,人们宁静的内心世界才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力量之源。

在内心中自我交流和反省

安宁的内心并非唾手可得。它既不是装在瓶子中随意贩卖的,也不像化妆品可以为美丽加分。而且,仅凭每日饭前简单地自学或者心理调节课程的修读也并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

我始终认为,时常阅读书籍,特别是哲学、文学和艺术方面的作品有助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这种看法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也确有不少人有这样的经验。但是,转念我又想到,不少伟大的艺术家、学者的心灵并非一如既往保持安宁,相反,他们会因创作事业陷入癫狂,进而表现出异于常人的焦躁、哀伤与痛苦。

上面的事实也证明了,智力活动带给人们的并非全部是内心的安宁。大文豪歌德塑造的浮士德便是现实人们焦躁生活的真实再现。浮士德是位悲剧英雄,他尽心钻研科学、哲学、数学等学科,并样样精通,但却并不快乐。他发现只有自己在与邪恶抗争时,才有生命的满足感。

在一般的情况下,不论是贝多芬的《交响曲》,还是肖邦的《黄昏的沉思》,每当人们聆听时总能感到平静与安慰。但是,音乐并不能带给人们永久的宁静,这种安宁只是一时的感受。

虽然少有人是因为田园诗般的美景而得到心灵的完全放松,但视觉上的美感与音乐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能带给人们短暂的安慰。杰出的绘画作品呈现出绚烂的色彩与和谐的比例,给观看者以启迪,更为他们带来内心的静谧。但是,同音乐一样,绘画作品不能持续地满足人们对精神世界的需求。

在音乐和绘画以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内心的静谧呢?万万不可考虑酒精。因为过度饮酒与慢性自杀近乎同义。然而当下,酗酒、喝酒的人数却在与日俱增。不仅是酒精,镇静剂与安眠药也是绝对的禁区。一些美国人为了在精神上得到镇静,大量服用催眠药剂,这对与身体都是极为有害的。最后,人们也不该放纵情欲寻求安慰。虽然很多电影、报刊将情欲夸大为生命的全部,但是我们应当理性地看待。

约翰·弥尔顿是著名政论家、英国诗人,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席话:“追求名声是高贵心灵的致命弱点。”因此,执著于对名利的追求也无法获得宁静的内心。然而,又何止名利呢,对于财富的追求也会造成同样的结果。

太多的人企图攫取巨额财富,财富却似细沙从指缝间流逝。一些人试图通过麻痹自己的灵魂以摆脱内心的桎梏,但却也只是一时之计。实然,任何人都能够自我麻痹,但这种做法一旦中止,原有的不良情绪便会变本加厉。还有一点要告诫,爱也并非找寻心灵安定的栖息之所。爱不只是能够构筑幸福生活的海市蜃楼,爱也会破坏人们的幸福,对他人的感情造成伤害。

人们大多愿尽其一生,不断探寻以拥有宁静的内心,若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那么也确为人生中最终要的哲学命题。于是,我们不禁要问,究竟应当如何探寻、诉求以得到这种宁静的心境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应当注意坚守哪些原则、采取何种态度呢?

这个问题极富挑战性,我们应当审慎地思考后给出最真诚的答案。倘若用最简单的方法作答,可以将英国诗人马太·阿诺德的著作《埃特纳火山上的恩贝多克利》作为蓝本,探寻自己的答案。

书名中提到的恩贝多克利系古希腊时期的著名哲学家。他曾试图用尽才智解答这个问题,即如何在无限的烦恼中捕捉有限的满足和快乐。他时而在埃特纳火山上喃喃自语,时而陷入沉思,思考山脚下社会喧嚣中的人情世故,剖析在那里生活的人们的痛苦的来源。

他认为,诸多的不安与痛苦来源于人类自身:

我们原本应拥有宁静的心灵

然而人们却不愿意到内心深处去探寻

……

“然而人们却不愿意到内心深处去探寻!”一语道破天机。人性中的讳疾忌医、固执任性的一面一览无遗。将镜子放在我们日渐衰老的面前是否可以呢?不可以!这样深入的检查所引发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我们心灵深处焦躁的被秘密被揭开,赤裸裸地曝光于世人面前!但是,待到我们确实查找到病灶之时,却又如同癌症晚期一样很难治愈了。如此一来,我们只得与自欺和懦弱相伴残生。

实际上,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确实不易,而且一直是宗教人士在教导人们应如何修炼自己的内心。自我认知的第一步是精神上的反省。古犹太教就非常注重沉思的价值,因为沉思可以治愈人们内心的很多疾病。犹太教还特地为此安排了许多神圣的节日,以鼓励人们进行自我忏悔和反省。孤独的境界,将灵魂也带入一种沉思的状态。内在的交流与反省可以给人们的精神层面带来强大的帮助。

心理学的抚慰

倘若一个人要进行忏悔,其前提条件就是要真诚。一个基督教徒进行忏悔之前,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对自己的灵魂是不是真读的进行审视,并要将自己罪过——不管是犯罪还是失职之行为均要在纸上一一列出。借助于这种做法,他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当下的道德状况。当然,这种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关于此点,我们会在后面的内容中加以论述。不过,我们务必得承认,倘若想对人类的灵魂进行深入考察,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个人的忏悔。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尤其是在近几十年内,一种新的方法被人们创造出来。这种新的方法旨在针对我们内心的不安和骚动提出众多独特的见解。这种方法的首倡者就是弗洛伊德。他借助于此方法对人们内心深处的心理动力进行探究。此种心理动力倘若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其后果就是导致人变得神经质。不过神经质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在何时产生的呢?它究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于这些,如果想将它们很好地加以解释,就离不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虽然动机心理学不曾被众多心理学理论予以涉及,而且这些心理学理论还对动机心理学充满了敌意,不过,动机心理学自身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临床治疗精神、身体和情感方面的疾病时,它是必用的方法。在这里,我不想对这种心理学方面的新的治疗方法进行过多的阐述,我仅想证明一点:在众多对人类内心理进行探究的方法中,此方法对于揭示人性内在的真正本质的最为有效的。

同类推荐
  • 盗梦空间:梦的心理解析

    盗梦空间:梦的心理解析

    梦看似光怪陆离、支离破碎,毫无逻辑和规律,却透露着内心最深处的一些私密信息。美梦、噩梦、重复的梦、连续的梦、前世的梦等等,构成了一个有迹可循的世界,我们可以顺着它的足迹,去打开一扇通往心灵的窗户,探寻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梦揭示了我们的现实与理想,触摸我们真实而被掩盖的内心,指引我们重新寻找生活的真正目标。梦也偶尔让人恐惧,一些梦中的画面和事件可能会长时间伴随我们,甚至可能成为人生航行中有意义的灯塔。这不是一本梦的心理学教材,也不是梦的专项理论研究。这是一本让你了解梦境奥秘的书,一本打开心灵之门的书,一本启发内心智慧的书。
  • 管理要读心理学

    管理要读心理学

    这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系列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个人健康、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自我情绪控制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内容几乎涉及到了生活的所有层面,是一本难得的实用心理学好书。
  • 抽点时间,做超新潮超好玩的心理测试

    抽点时间,做超新潮超好玩的心理测试

    本书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精心挑选轻松有趣的心理测试题目,荟萃性格、人格、学习、能力、思维、情绪、职业、社交、交友、智商、情商、心理、健康、财富、理财、恋爱、婚姻……每个测试都是人们了解自我、认识世界的另一个途径。明智的人会利用这些测试题追寻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影子,很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进而扬长避短、完善自我。
  • 交际心理学

    交际心理学

    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不可能离开社会独自一人生活,这使得我们少不了与他人交往。所以说,人际交往能力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软技能,但它绝不等同于“善于交往”“成功”“招人喜欢”这么简单。可以这么说,人际交往能力是情商高的一个重要部分。《交际心理学》无疑是一本社交问题应急必备手册,内容涉及社交所需技能的方方面面,包括如何从心理学角度看待你的社会关系,从交朋友到找伴侣,从发表个人观点到说服他人,从学会怎样适时说话到解决日常社交冲突问题……可以说,《交际心理学》能教会你如何带着自信和勇气、充满魅力、坦然无惧地应对每一个你身处的情形,并轻松地获得任何你想要获得的新工作、新朋友、新客户或新恋情。
  • 聪明男人要读女人心理学:女人那些不想让你知道的秘密

    聪明男人要读女人心理学:女人那些不想让你知道的秘密

    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女人世界:这是一本为男人量身定做的女性心理书,它不仅对女人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最全面、最深刻的挖掘,而且总结了最实用、最有效的应对女人的技巧。有了它,即使不会读心术,你也可以轻松掌握女人的所思所想,并在交往中赢得主动。
热门推荐
  • 天道测试卷

    天道测试卷

    “本次天道测试成绩得分60,晋级成功!”获得奖励——刑天铠甲“本次天道测试成绩得分89,晋级成功!”获得奖励——桃花源李千痕怒骂道:“该死!大把的武器、丹药我都能接受,你给我个刑天铠甲算是什么鬼东西?”“本次天道测试成绩得分59,晋级失败!”接受惩罚——境界跌落李千痕:“......”
  • 网游之五行牧师

    网游之五行牧师

    一个拥有五行之体的职业玩家,进入游戏,居然被主神灵魂附体,从此拥有了异能,游戏中的一切都可以带到现实中……在这你不但可以看到YY网游的震撼,更有都市传奇。本书是一部网游与都市相结合的YY作品,小说开头只是一些铺垫,只要你有耐心看下去,我想一定会有更多想不到的情节出现,让你耳目一新,带给你不一样的都市网游,一切尽在本文。
  • 高楼也许通向地狱

    高楼也许通向地狱

    柳树这几天很闹心。相好小莉跟他说怀孕了,要跟丈夫离婚,非要跟柳树结婚不可。他不离婚,小莉这头不答应;离婚吧,跟妻子青豆和孩子又没法张这个嘴。柳树思忖半个月也没找出来跟青豆离婚的理由。最让他头疼的是女儿。一看到这个小家伙活泼可爱的样子,就像拿刀子割着柳树的心一样疼。小城街边的树被秋霜涂染上了油彩,陪衬着晚霞显得分外的别致。夜晚饭口的时候,因为女儿一直吵着要吃红焖鸭头,不常上饭店的柳树带着一家三口选个临街的饭店点了几个菜。
  • 一切都从收徒九叔开始

    一切都从收徒九叔开始

    穿越茅山收徒九叔,凝聚万界气运,穿梭无尽时空,欢迎加入水群,群聊号码:759294878
  • 长刀勇者救赎录

    长刀勇者救赎录

    到日本留学的林孟鬼,穿越到了异世界,成为长刀勇者,又见到了自己的老朋友盾之勇者岩谷尚文
  • 没有发生的爱情

    没有发生的爱情

    一种这个喧嚣时代稀少的“轻爱情”,一个柏拉图式的爱情故事。人生很短,只够用来爱。你爱过了吗?一个柏拉图式的爱情故事。描述了一段相知却不能相伴故事,一份跨度二十年的感情。他们也许输掉了彼此,但是赢了自己,在道德与欲望的取舍中他们赢了自己的欲望。没有发生的不一定没有爱情,只是他们用另一种守望和守护着的方式爱着对方。
  • 被放逐的初恋

    被放逐的初恋

    初恋在任何时候都是世间最为美妙的事情,有着其独特的滋味。从一而终,是多少人曾经的梦想。许下的一世诺言,说出的天涯海角,陪在身边的人却终究无法陪伴自己一起走下去。当青春不再。当初恋被放逐到遥远的他乡。命运的捉弄结束的时候,受伤的人儿,终于被爱领回了家。芋头新书力作,《被放逐的初恋》欢迎大家的支持收藏哦~~~最好用你们的票票砸死我吧^_^
  • 开在异界的娱乐中心

    开在异界的娱乐中心

    在一个武者可劈山断海,修士可排云布雨遥远的异界有那么一家被无数人称之为娱乐中心的黑店。就因为能在电脑游戏里学习各种功法,在电视剧中学习各种战斗经验......店内某武道王者整天嚷嚷着找人开黑。某修士仙子进店后就是带着宗门的小辈们吃鸡。半个学院的弟子集体逃课就为看一眼新出的电视剧。自从系统出了直播功能后,我们的姜老板一天到晚的拿着爱疯手机,.....
  • 你是在恋爱,还是在发神经

    你是在恋爱,还是在发神经

    期望对方能在你未开口之前,知道你需要是什么,且自动满足这些需求。要求对方把全部注意力完全放在你身上,不允许对方有自己的空间与喜好。期望对方完全满足你,永远把你放在最优先,把你当作TA的最爱。要求对方与自己有同样的思想,不允许对方有不同的意见与看法。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