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2400000046

第46章 忆丰子恺(1)

丰子恺传略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桐乡石门镇人,名仁,又名婴行。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丰子恺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1917年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短期考察,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回国后从事美术、音乐教学,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同时进行绘画、文学创作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编译工作。1924年4月,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其后,他的画在《文学周报》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1926年,任教职于上海艺术大学。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1937年编成《漫画日本侵华史》出版。1939年任浙江大学讲师、副教授。1942年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陆续译著出版《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等面向中小学生和普通音乐爱好者的通俗读物,为现代音乐知识的普及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46年返上海。出版画册《子恺漫画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职。

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

丰子恺

赵景深

好几年不曾看见子恺了,偶然看见《人间世》和《良友》上他的照片,不禁为之莞然;他竟留了很长的胡子,像一个庄严而又和蔼的释家。

记得我与他相识,是一九二五年,那时我在充满了艺术空气的立达学园里教书,他就是这个学园的创办人。当时的同事,如朱光潜、白采、方光焘、夏丏尊、刘薰宇……都是在这个时候认识的。不过当时我与白采来往还最多,子恺和别的同事们,都很少拜访和聚首。

一直到一九二八年,我才为了我自己的《中国文学小史》、《童话概要》和《童话论集》请他画封画,专程去拜访了他几次。我知道他是最喜欢田园和小孩的,便买了一本描写田园和小孩最多而作风也最平和的米勒(Millet)的画集送他,还送了一盒巧克力糖给他的孩子们;这盒糖也经过我的选择,挑了一盒玻璃纸映着有一个美丽女孩的肖像的。当时我与他谈了些什么,现在已经不能回忆;但知他的态度潇洒,好像随意舒展的秋云。

后来有一次,子恺到开明书店来玩,使我很诧异的,竟完全变过一个子恺了。他坐在藤椅上,腰身笔一样的直,不像以前那样的衔着纸烟随意斜坐;两手也垂直的俯在膝上,不像以前那样的用手指拍椅子如拍音乐的节奏;眼睛则俯下眼皮,仿佛入定的老僧,不像以前那样用含情的眸子望看来客;说起话来,也有问必答,不问不答,答时声音极低,不像以前那样的声音之有高下疾徐。是的,我也常听丏尊说:“这一向子恺被李叔同迷住了!”照子恺的说法,以上的叙列就是我与他的“缘”。

李叔同是丰子恺的老师,无论在艺术上或是思想上,都是影响他最深的人。他的《缘》和《佛法因缘》都是专写李叔同的。李叔同在杭州第一师范学校教过他的木炭画,后来出家;子恺曾特地替他绘过护生画集。《两个‘?’》更明白地承认他“被它们引诱入佛教中”。我们一听说佛教或基督教,就会联想到迷信上去;其实,倘若除去了那不科学的成分,这对于人世间的悲悯,恐怕是任何社会主义者思想的发动力和种子吧?

我觉得子恺的随笔,好多地方都可以与叶绍钧的《隔膜》作比较观。在描写人间的隔膜和儿童的天真这两点上,这两个作家是一样的可爱。其实这两点也只是一物的两面,愈是觉得人间的隔膜,便愈觉得儿童的天真。卢骚曾喊过“返于自然”,子恺恐怕要喊一声“返于儿童”。

子恺是怎样的写人间的隔膜呢?试看《东京某晚的事》,老太婆要求一个陌生人替她搬东西,陌生人不愿意,接连回报她两声“不高兴”,因为他是带了轻松愉快的心情出来散步的。子恺见了这事,心里就想:“假如真有这样的一个世界,天下如一家,人们如家族,互相爱,互相助,共乐其生活,那时候陌路都变成家人。像某晚这老太婆的态度,并不唐突了。这是何等可憧憬的世界!”再看《楼板》,楼上的房东与楼下的房客只有授受房租的关系,此处都可以老死不通往来,真是所谓“隔重楼板隔重山”。而这“楼板”,也就是《邻人》篇中那“把很大的铁条制的扇骨”。像“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那样的诗意,是久矣夫不可复见的了。《随笔五则》里的第四则写人们用下棋法谈话,最为警辟:“人们谈话的时候,往往言来语去,顾虑周至,防卫严密,用意深刻,同下棋一样。我觉得太紧张,太可怕了,只得默默不语。安得几个朋友,不用下棋法来谈话,而各舒展其心灵相示,像开在太阳光中的花一样!”

或者人都是互相隔着一堵墙,如叶绍钧所说。把墙撤去的,只有儿童。子恺在《随笔五则》之三里也说:“我似乎看见,人的心都有包皮。这包皮的质料与重数,依各人而不同。有的人的心似乎是用单层的纱布包的,略略遮蔽一点,然而真而赤的心的玲珑的姿态,隐约可见。有的人的心用纸包,骤见虽看不到,细细摸起来也可以摸得出,且有时还要破,露出绯红的一点来。有的人的心用铁皮包,甚至用到八重九重,那是无论如何摸不出,不会破,而真的心的姿态便无论如何不会显露了。我家的三岁的瞻瞻的心,连一层纱布都不包,我看见常是赤裸裸而鲜红的。”

子恺是怎样的写儿童的天真呢?你瞧,元草要买鸡,他就哭着要;不像大人那样明明是想买,却假装着不想买的样子。《作父亲》中阿宝和软软都说他们自己好;不像大人那样,明明是想说自己好,也假装着谦让不说出来。(《从孩子得到的启示》)

子恺又因为思想近于佛教,所以有无常、世网、护生等观念。

他觉得人世是无常的,短暂的;所以人一天天走近死亡国而毫未觉得者,只是由于把生活岁月精细的划分,年分为日,日分为时,时分为分,分分为秒,便觉得生活是一条无穷而且有趣的路了。这意见,后来屡次提到。《阿难》中云:“在浩劫中,人生原只是一跳。”《大账簿》云:“宇宙之大,世界之广,物类之繁,事业之多,我所经验的真不啻恒河中的一粒粒细沙。”《新年》与《渐》同意,也讲到时间划分愈细,则人也愈感到快乐。

他又觉得金钱常限制了兴趣,这或者可以说是世网。第一本随笔集的第一篇,就是《翦网》,大意说大娘舅觉得大世界样样有趣,唯一想到金钱就无趣。《从孩子得到的启示》则赞美孩子“能撤去世界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华瞻的日记》说华瞻看见先施公司的小汽车就一定要买,他不知道爸爸不会带钱或钱不够就不能买。

他又最爱生物,尤其是渺小的生物,可见他的仁爱之心是无微不至的。《蝌蚪》写孩子们用清水养蝌蚪,子恺恐怕蝌蚪营养不足而死,便叫孩子们倒许多泥土到水盆里去,后来还叫他们掘一个小池。《随感十三则》中有两则是怜悯被屠杀的牛和羊马。《忆儿时》对于蟹和苍蝇的残杀也认为不应该做,尤其是文人所咏叹的“秋深蟹正肥”,他们以为风雅,“倘质诸初心,杀蟹而持其螯,见蟹肥而起杀心,有什么美而值得在诗文中赞咏呢?”

照这样说来,子恺的小品里既是包含着人间隔膜和儿童天真的对照,又常有佛教的观念,似乎,他的小品文都是抽象的、枯燥的哲理了。然而不然,我想这许就是他的小品的长处。他哪怕是极端的说理,讲“多样”和“统一”这一类的美学原理,也带着抒情的意味,使人读来不觉其头痛。他不把文字故意写得很艰深,以掩饰他那实际内容的空虚。他只是平易的写去,自然就有一种美,文字的干净流利和漂亮,怕只有朱自清可以和他媲美。以前我对于朱自清的小品非常喜爱,现在我的偏嗜又加上丰子恺。聊记数页,以表示我的喜悦。

【作者简介】

赵景深(1902—1985),祖籍四川宜宾,生于浙江丽水。少年时在安徽芜湖读书。1920年考入天津棉业专门学校。1922年秋任新民意报社文学副刊编辑,并任文学团体绿波社社长,同焦菊隐、万曼等编《微波》、《蚊纹》、《绿波周报》等刊物,并向郑振铎编的《儿童世界》、《文学旬刊》投稿。1923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秋到湖南第一师范任教,同田汉、叶鼎洛等编辑《潇湘绿波》杂志。1925年回上海,任上海大学教授。1927年任开明书店编辑,并主编《文学周报》。1930年开始任北新书局总编辑,直至1951年。1930年还曾主编《现代文学》,并任复旦大学教授。1942年曾主编《戏曲》。解放后一直在复旦大学任教。1924年翻译了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衣》、《火绒匣》、《白鹄》等,在商务的《少年杂志》上发表,是较早把安徒生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的翻译家。以后还翻译了俄国作家契诃夫、屠格涅夫等人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主要作品有:诗集《荷花》(1928),散文集《小妹》(1933)、《琐忆集》(1936)、《文人剪影》(1936)、《文人印象》(1946)、《海上集》(1946)、《文坛忆旧》(1948),短篇小说集《失恋的故事》(1934)。

丰子恺放生

丰子恺是笃信佛教的,他是一位虔诚的居士,一生都苦口婆心地劝人们护生戒杀。他也因放生而闹出了一则趣闻。

抗日战争之前,在苏州缘缘堂期间,有一次,丰子恺先生从石门湾携带一只鸡,要到杭州云栖放生。但是他对鸡也起了恻隐之心,不忍心像常人一般在鸡脚的部位捆缚起来把鸡倒提着,于是撩起自己的长袍把鸡放在里面,外面用手兜着。由石门湾乘船经崇德,到长安镇转乘火车。因为他用手兜着的布长袍里面鼓起了一团东西,看过去这个怪模样很可疑,因此在长安镇火车站引起了一个便衣侦探的怀疑,便一直追踪着,同车到达杭州,一出站门便衣侦探便把他捉住,恰巧站外早有人迎候丰子恺,于是彼此说明原委,侦探才知跟错了人。丰子恺捧着要放生的母鸡,引得在场众人大笑不已。

丰子恺在作为佛教居士之后,更加爱好放生。他绘有《护生画集》六集,流传于世。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相传是释迦牟尼诞生日,佛教徒习惯在这一天放生。丰子恺在每年这一天,买来螺蛳蚬蚌鱼虾,带领子女一同去放生,就是平日,也不时亲自放生。

丰子恺与牙医的情缘

上世纪40年代初,易昭雪在杭州性存路10号开了一家易昭雪牙科诊所,吸引了一大批社会名流前来诊治牙病。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在杭高教书的鲁迅的学生许钦文先生对易昭雪医师说起,他有位朋友叫丰子恺的,也患有牙病,想到诊所来看一看。

易昭雪结识许多社会名流,对艺术兴趣浓厚,还珍藏了不少名人字画。提到丰子恺,他久仰其名。早在30年代,易昭雪还在读中学时,就在中学生杂志上经常读到丰子恺的文章,以后又在当时开明书店出版的英语课本上,不断看到丰子恺的漫画,对丰先生独树一帜的散文风格和雅俗共赏的漫画作品更是钦慕不已,当下他就对许钦文表示,只要丰先生方便,不妨到诊所来检查一下。

1947年12月初的一天下午,一位身着中式长衫,留着美髯的中年男人推门进了易昭雪的诊所,递上了许钦文的纸条。易昭雪不由眼前一亮:来者正是他久已仰慕的丰子恺先生。

年已五旬的丰子恺先生患的是牙周病及残冠,易昭雪发现这17颗龋齿已无法修补,建议拔除。丰子恺先生对拔牙有顾虑,神色紧张,毕竟有17颗之多,担心牙床创伤流血不止。易昭雪反复向他讲述牙齿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好一番解释,直说得丰子恺先生频频点头。这之前,丰子恺先生一直怕治牙病,一则怕拔牙之痛,一则也是顺乎年老体弱而齿落的自然规律,以为拔牙有违天意。不得已求诸牙医,铤而走险,想不到还要将满口剩牙“一网打尽”,不过他很快听从了易医师的劝告。

同类推荐
  • 白马湖文谭:浙东新闻学丛刊《我们》

    白马湖文谭:浙东新闻学丛刊《我们》

    本书分为三辑: “俊逸风骨: 《我们》散话”“独标高格: 悦读白马湖派散文家”“艺术的闲谈: 白马湖文派”, 收录了《〈我们〉的缘起与价值》《三等车的文学“滋味”》《白马湖新绿: 现代散文“白马湖派”》等文章。
  • 陌上花开,谁念缓归眷春深

    陌上花开,谁念缓归眷春深

    女子永远是一个时代最浪漫的印记,是战火纷飞、时代变迁中最绚丽、最妩媚的那一抹记忆。民国女子,才情兼备,风流潇洒。婀娜多姿的旗袍,掩盖不了他们新民意识的觉醒。她们是站在旧时代里,最早倚门外望的那一群风流人物,敏感、细腻、多情。约会民国温婉才女,触摸一百年前,清新和风情兼备的那个年代。
  • 百年沧桑

    百年沧桑

    这是一部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散文集,该书按照时间顺序,收录了自晚清至今,六十多位文人志士的经典力作。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秋瑾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鲁迅的《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到李大钊的《新的!旧的!》、陈独秀的《新青年》、方志敏的《清贫》,再到萧乾的《看待二十一世纪中国》、韩少功的《笛鸣香港》、王昕朋的《山神的女儿》……该书展现了中国梦的蜕变:从精英们骨感的理想,最终成为每个人丰满的现实。
  • 自述五种

    自述五种

    梁漱溟是现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先生述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之工作”五个方面介绍梁漱溟自己的成长过程、人生经历和思想形成,通过他的人生实践,使读者具体感受其做人的品格、一生的追求和境界。梁漱溟一生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把孔子、孟子、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梁漱溟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提出以“意欲”为根本,又赋予中国传统哲学中“生生”概念以本体论和近代生物进化论的意义,认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
  • 大家小书:诗词格律概要

    大家小书:诗词格律概要

    本书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为方便读者进行古典诗词鉴赏和诗词创作而写就的学术普及经典,讲述古典诗词格律最基本的知识,既有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又有推陈出新的创见,严肃性与科学性并举,是王力先生在其对诗词格律研究基础上提炼而成的精品。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为渔狂

    我为渔狂

    对普通人而言,钓鱼只是一项工作闲暇之余的消遣,可是还有一部分人,将它当成了毕生为之追逐奋斗的事业。重生后的文东意外发现掌心印记拥有恐怖的诱鱼能力,于是青年钓手从十八线城市的小渔具店开始,自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最终演绎出属于自己的钓坛传奇。新增书友qq群486794938,欢迎正版读者钓友加入一起浪
  • 背面的世界

    背面的世界

    梦菲做梦都没想到,在她灿烂温馨的有如三月春光明媚的心境里,会突然爆响一声晴空霹雳。而在此之前,谁不羡慕梦菲一切滋润得恰到好处的生活,而梦菲又何尝不是乐在其中呢?一切发生在确实明媚的三月天。那天梦菲单位自来水公司宣布全体职工开会,而后又宣布了职工们私下嚷嚷盼望了多年、在本市千金难买的黄金地段建集资房的决定。宣布当日预交一万元,否则视为自动放弃。会才开大家就被炸了个措手不及,兴奋的、抱怨的、愁眉苦脸的、六神无主的,各种复杂的表情与生动的脸谱粉墨登场,然而大家谁也顾不得看上对方一眼,纷乱的人群使外人一看这里简直快成了疯人院。
  • 这个渣男重生了

    这个渣男重生了

    正经版文案:简修望重生了。上辈子他害死了他最爱的人,原以为再也得不到那个人的一点爱意,却在重生之后又听到她亲口说:“我喜欢你。”这是上帝给简修望向黎醉在道歉的机会,于是简修望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对黎醉在说:对不起,我爱你。不正经版文案:这本书叫《你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也叫《浪子回头金不换》,也叫《不好意思,这儿渣男重生了》追妻火葬场,重生,破镜重圆,暗恋,醋坛子男主,这些狗血情节在这里你都能看见。最重要的是,不虐,诸君放心入。
  • 测试版系统

    测试版系统

    刘元亮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直到他获得了一个系统。按照正常剧本,本该激动得无以言喻的他,却一点都开心不起来。这是一个异能者涌现的时代,这是一个修行者出世的时代。这是一个关于刘元亮带着他那BUG多多的系统,如何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
  • 系统有病

    系统有病

    一台旧手机,让张墨青的现实生活突然变的游戏化!人生如游戏,游戏似人生! 完成触发任务奖励积分值,可以拿来直接刷钱,还能兑换各种杂学、科技、武道功法技等稀缺资源。 关键的是,他的游戏系统有经常犯病的美好特质! 大争之世,武道崛起,妖孽丛生! 看张墨青一介普通人,如何横压整个当世!
  • 这么爱你,我不知

    这么爱你,我不知

    和厉慎南结婚,我以为是公主和王子的幸福开始,可王子深爱灰姑娘,对我只有憎恶!不甘的我索性化身恶毒后母,想尽办法拆散他们,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中!“厉慎南!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爱你!”“程小雨,你的爱只会令我恶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黑暗尸国

    黑暗尸国

    当末世真的来临人类将面临的是什么?灭亡?抑或蜕变重生?总有人经过铁血的洗礼一身伤痕,依然在一片废墟中,傲然站立。他们将叩开新纪元的大门。他们的名字将永远回响在黑暗的上空。
  • 云兕

    云兕

    云兕的人生目标有三:找齐族中圣物带领族人登上仙途;让姑姑忘记渣男,与朱叔比翼双飞;在人间潇洒走一回,而后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目标美丽和谐、团结有爱、轻松愉快。。。现实,惊险刺激、纷繁复杂、悲喜交集……
  • 余生南乔勿休思

    余生南乔勿休思

    【这是一个,为爱破戒的甜宠故事。】那天,子弹从他的身体一穿即过,殷红的鲜血仿佛被炸成了一朵绚丽的烟花。——————她是刑警支队队长,办案能力max!可谁又知道,那个满身荣耀辉煌过的名字,是她现在最大的耻辱。南有乔木,不可休思。他是一名网红美食博主,名副其实的千万红V,可谁又知道,世界上最灰暗狼狈的童年,就是他的曾经。孔雀东“楠”飞,五里一徘徊。他想为曾经的信仰找回满身荣耀,她想为曾经的辉煌洗脱现在的耻辱。于是,他为她破戒。“余小姐,我是个死不悔改的罪犯。”1.“先生,我们又见面了。”余小姐举着枪,凌冽的风吹乱了她的碎发。“你被逮捕了,罪名成立。”余小姐为他铐上手铐。2.“你包藏罪犯,罪名成立。”他笑着,如妖冶的罂粟花。“秉公执法的余小姐……也有犯罪的一天?”赖了余小姐一辈子,却也终于知足了。——————不要被文案迷惑,甜宠文不解释!日更,周日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