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2700000011

第11章 爱与关怀

心灵的麻木与失落是人类的病态。爱与关怀是心灵的亲密。对卡夫卡来说,也许重要的并不在于别人怎么看他,而在于他怎么看自己。

卡夫卡活到41岁就死去了。他的朋友勃罗德在《卡夫卡传》里写道:“卡夫卡用他深沉的嗓音说,可是我要走了。”结果卡夫卡真的走了。这句话能够给予我们什么样的信息呢?他正当年就走了,他早有预感,他也许并不留恋生存,甚至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卡夫卡这里的“可是”,大约还是某种灵魂的亲密在影响着他,这涉及了爱与关怀这样一个值得留恋的精神课题。

卡夫卡是不幸的,而他又是幸运的。他的生活圈子很有限,他接触的人不多,了解他的人更少。对于卡夫卡,他懂得“知己”在自己生活中的分量。因此,他的遗嘱并没有给他的家人,包括他的父亲、母亲和三个妹妹,而是给了另外一个人。翻译家叶廷芳在《卡夫卡传》的中译本序的标题,用的就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毫无疑问,卡夫卡的这个知己就是勃罗德。

得一知己是卡夫卡的幸运。勃罗德说,他是在布拉格大学一年级的时候认识卡夫卡的。卡夫卡比他大一岁。他们的友谊被传为佳话。在卡夫卡的生活中,有一个重要的女性,叫密伦娜。她是一个年轻作家,翻译过卡夫卡的《司炉》。她给予卡夫卡许多爱抚。从卡夫卡致密伦娜的那些信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密伦娜对卡夫卡的一团火似的爱,也可以感受到卡夫卡对密伦娜的一往情深。以至于卡夫卡把自己的日记和《城堡》等作品的手稿都交与密伦娜。尽管后来卡夫卡那么希望密伦娜来到他身边,但她出于现实的考虑没有能够做到,这使卡夫卡加重了病情。但除此之外,密伦娜所能做到的事情已经全部做到了。事实上,那时的密伦娜不可能作出超现实的选择。

人人都需要爱与关怀,但这并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卡夫卡的又一次幸运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一个出身于有名望的犹太家庭的女孩儿多拉闯进他的生活。在另一部《卡夫卡传》里,多拉被称为“夏天里最后的玫瑰”。多拉给卡夫卡朗读《叶塞尼娅》中的一章时,她的表情曾经使卡夫卡激动不已。后来他们在柏林租了一处房子,建立了一个家。勃罗德回忆说:“我发现卡夫卡和多拉在一起,正过着真正愉快的生活。”

多拉的烹饪技术相当不错,卡夫卡想开个小餐馆,让多拉掌勺,而他自己当招待。那时候卡夫卡不再是一副病态了。他完全换了一个人,这使勃罗德深感震惊。

但是卡夫卡还是被病魔夺走了。勃罗德作了墓前演说,多拉痛哭着扑倒在刚刚堆起的墓冢上。她哭得不省人事,而卡夫卡的父亲却把背转向她。

按照爱与关怀的说法,不知道有谁去关照多拉了。也许多拉用不着这些,她自己有能力生活。当初她走近卡夫卡,是因为爱。卡夫卡不在了,那么她还会不会再爱?有资料记载:在卡夫卡死去28年后,多拉死于伦敦,那是1952年8月。那一年,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

同类推荐
  • 我的灰黄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的灰黄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从回忆的细致程度,细至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和感情的真挚,念兹在兹、历历如昨,都可以看得出来。尤其年少失怙、寄人篱下、流转奔波……这些特殊经历更是造成了贯穿一生的影响,值得每一个敏感的心灵细细体味。
  • 贤行润身

    贤行润身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落风的街

    落风的街

    王松,男,祖籍北京。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天津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82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系,历任教师、记者、杂志编辑、电视导演等。1983年开始文学写作,以写小说为主,曾在《人民文学》《收获》《中国作家》《十月》《当代》《花城》《大家》《钟山》等国内各大文学期刊发表大量长、中、短篇小说。出版长篇小说《春天不谈爱情》《歌·谣》《鱼》、《动机》、《夜·色》等10余部,中篇小说自选集《阳光如烟》《蟾蜍怒放》《王松作品集》(四卷)等。迄今出版、发表小说作品1000余万字,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以及国内各种文学选刊和选本转载、选载。2004年曾获天津市“青年作家创作奖”。中篇小说《红汞》曾获《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优秀小说奖”。中篇小说《双驴记》曾获《小说选刊》“2003-2006全国优秀小说奖”、《小说选刊》“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小说奖”和《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优秀小说奖等,并被改编为电影。其他作品多次在国内获各种文学奖项,并被改编成影视作品。2005-2008年开始从事以“后知青”为题材的小说创作,试图以全新角度阐释和表现那段特殊历史,在《收获》《人民文学》《当代》《大家》等杂志发表了《后知青的猪》《葵花向太阳》《一河红旗》《眉毛》《双驴记》《蟾蜍怒放》《猪头琴》《秋鸣山》《哭麦》《木鸡·竖吹》《葵花引》《我们的故事》等一批中、短篇小说。同时创作有大量的小品、相声和歌词作品。小品、相声作品曾在国内央视春节晚会和各大电视台文艺晚会上播放、演出,并多次在国内获奖。
  • 语言与存在:探寻新诗之根(京华学术文库)

    语言与存在:探寻新诗之根(京华学术文库)

    本书主要围绕“语言”和“存在”两个层面展开讨论。书中,著者将“语言”和“存在”这两个不可分隔、相互依存的范畴称为新诗之“根”,并以之作为透视新诗诸种问题的切入点:在分析新诗语言时隐含对现代人生存状况、文化处境的关切,在探讨新诗的存在主题时多从语言层面入手。这样的思路集中体现在前二辑论文中,分别着眼于新诗语言及相关问题的总体论述,和诗人个体、诗歌文本的具体剖析。
  • 暖男情诗

    暖男情诗

    全书共收录爱情类诗歌108首,该书由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周所同作序。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自私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在这本书中,诗歌王子陈昂通过诗歌的形式歌颂爱情,记录爱情故事。让我们在优美的韵律里认识爱情,感悟爱情,享受爱情。
热门推荐
  • 仙二代的生存法则

    仙二代的生存法则

    有的仙降生自带祥兆,而有的仙却生的自带响雷。。。看着被天雷劈的黢黑的闺女,白辞帝君万年的好修养也敌不过这想骂娘的冲动。。。他仰头长叹——这怕是他这漫长的一辈子中最为糟心的一件事了。。。。天空幽幽飘来几个字——非也非也,更糟心的还在后头呢~~
  • 网游之无敌剑客

    网游之无敌剑客

    剑,兵器之王;剑客,游侠之冠;剑术之妙,用最简单的动作击倒对方;剑客杀人,千里之外取人首级,无影无踪;无敌剑客,剑客无敌!而网游中的剑客,又该怎样?手提三尺长剑,斩杀洪荒凶魔,上天入地,诛仙弑佛。本书用剑客行云流水般的舞姿,带你走进一个不同一般的网游世界。
  • 计夺乱世

    计夺乱世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可以重来一世,不求武能定天下,但求计能夺乱世
  • 偶像做我老公吧

    偶像做我老公吧

    梦里有个漂亮无敌的宝贝非说我的偶像是我老公,他是我们的儿子,让我去追老公,不然儿子没办法诞生,那我就使劲办法去追我的偶像老公。本来以为会很艰难,但实际很甜蜜嘛!
  • 蛟目人

    蛟目人

    她自南方来,略过北地冰雪,一人一马,如幽灵,如精灵。她是独目的魔鬼,是雪原的恐惧,她是幽白的噩梦,她是蛟目人。
  • 毒医庶妃

    毒医庶妃

    她,是来自现代王牌战地医生,医术强悍,心狠冷酷。一朝穿越,化作王府被休弃妇,饱受欺凌。命不该绝,她冷然一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谁若欠我,必定加倍讨回!他,是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的上烨王爷,铁血无情,腹黑狡诈。宫门似海,阴谋仇怨,一张无形的黑网将两人无情笼罩。“觊觎吾妻者,虽远必诛!”“想碰烨王,小心我灭你满门!本妃说到做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部落有点强

    我的部落有点强

    带着部落冲突游戏系统的李奈穿越到了一个龙与魔法的世界。“野蛮人,上啊!让他们明白什么叫残忍。”“哥布林,臭袜子就不用抢了,我们只要值钱的东西。”“雷电暴君,让他们尝尝雷罚的滋味。”建立了自己部落的李奈只想静静的种田,但一个又一个的麻烦接踵而至。“我也想静静的种田,可实力不允许啊”
  • 永夜四骑士

    永夜四骑士

    破晓之战后,永夜不再独霸人间,昼夜开始交替,侍奉均衡的人类成为尘世的主宰。无数的岁月在欢声笑语中慢慢流逝破损的封印在悲欢离合中风雨飘摇他们不堪失败,他们不甘凌辱他们必将卷土重来本文剧毒,慎入前期看得头疼的可以从233章开始读,讲的是主角昏迷十年后QQ群857299585,和朋友打赌完本前能不能凑够10个人
  • 快穿:真假监察官

    快穿:真假监察官

    罗素说过,人类的罪过半数以上来源于对无聊的恐惧,于是染邪同志在疯狂作死之后终于得到了新的乐趣。看!那只染邪又犯病了!
  • 我的兄弟姐妹(上)

    我的兄弟姐妹(上)

    “人在痛苦的时候会想起要好的朋友,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我们正赶上了一个伟大的不可逆转的时代,这让我们的生活超出几代人的想像。”这是一幅描述遥远的西部地区众生百态的浮世绘长卷。小说故事虽然发生在一个边陲小城,一个多民族聚居地,但无不反映着变化中的大时代对人生和生命以及价值观的刻骨铭心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