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03600000016

第16章

師因仰山一僧到。自稱集雲峰下四藤條。天下大禪佛。參。師廼喚維那打鍾。著大禪佛。驟步而去。師聞五臺祕魔岩和尚凡有僧到禮拜以木叉叉著。師一日訪之。纔見不禮拜。便攛入秘魔懷裏。秘魔拊師背三下。師起拍手云。師兄一千里地賺我來。便回。

寶曇曰。走大禪佛。勘秘魔岩。便有折衝千里氣象。秘魔叉下死却多少英衲。纔放下叉子便不奈一僧何。重新拈起叉子來。盡大地人却不奈一霍山何也。

襄州王敬初常侍

常侍視事次。米和尚至。常侍廼舉筆。米曰。還判得虗空否。常侍擲筆入廳更不出。米致疑。至明日憑皷山供養主入探其意。米隨之潛立屏蔽間偵伺。供養主纔坐便問。昨日米和尚有甚麼言句便不得見。常侍曰。獅子咬人。韓盧逐塊。米師聞得即省前謬。遽出朗笑曰。我會也我會也。後令僧去問仰山云。今時還假悟也無。仰山云。悟即不無。爭奈落在第二頭。米然之。又令僧去問洞山云。那个究竟作麼生。洞山云。却須問他始得。米亦然之。常侍問一僧云。一切眾生還有佛性也無。僧曰。盡有。常侍指壁間畫狗子云。者个還有也無。僧無對。常侍自代云。看咬著。

寶曇曰。常侍見溈山又見臨濟。勘米和尚似臨濟不似溈山。古人亦有得道於斯而取法於彼者。米師求端於供養主亦甚窘矣。及其勘仰山洞山何其直截。如斯是亦親見常侍之力歟。常侍偉人洞見米師隱情。宜為世出世間之敏手也。

前福州長慶大安禪師嗣法

益州大隨法真禪師

師因僧問。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此个還壞也無。師云。壞。僧云。恁麼則隨他去也。師云。隨他去。問。如何是大人相。師云。肚上不帖牓。一日問僧。什麼處去。僧云。西山住庵去。師云。我向東山頭喚汝。汝便來得麼。僧云。即不然。師云。汝住庵未得。問。生死到來時如何。師云。遇茶喫茶。遇飯喫飯。僧云。誰受供養。師云。合取鉢盂。師庵側有一龜。僧問。一切眾生皮褁骨。這个眾生為什麼骨褁皮。師拈鞋履覆龜背上。僧無語。問。如何是諸佛法要。師舉拂子云。會麼。僧云。不會。師云。麈尾拂子。問。如何是學人自己。師云。是我自己。僧云。為什麼却是和尚自己。師云。是汝自己。問。如何是無縫塔。師云。高五赤。僧云。學人不會。師云。鶻崙塼。問。和尚百年後法付何人。師云。露柱火爐。僧云。還受也無。師云。火爐露柱。有行者領眾到。師問。參得底人喚東作什麼對。曰。不可喚作東。師咄云。臭驢漢。不喚作東。喚作什麼。行者無語。眾遂散。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赤土畫簸箕。僧云。如何是赤土畫簸箕。師曰。簸箕有唇米跳不出。師問一僧。講甚麼教法。僧云。百法論。師拈杖子云。從何而起。對云。從緣而起。師云。苦哉苦哉。師問僧。什麼處去。云。禮普賢去。師舉拂子云。文殊普賢總在這裏。僧作圓相拋向背後乃展兩手。師云。取一貼茶與這僧。一日眾僧參次。師作口患風勢。廼云。還有人醫得吾口麼。時有僧俗多送藥至。皆不受。七日後。師自摑口正云。如許多時皷這兩片皮。至今無人醫得吾口也。

寶曇曰。蜀自古非法窟。雖有抱負奇偉之士。皆犇走而南。國朝神照時三百僧藂林。尚無一人有衲僧氣息。劫火洞然語。真古今本色。鉗鎚時。一眾譁然不肯此語。神照曰。盡大地人不肯老僧。猶較些子。後僧舉到投子。投子炷香大展曰。大隨古佛。真善知識。却顧謂其僧曰。我此間無如是法與汝說。汝亟歸悔過。僧歸而神照已化去。却還投子。而投子亦寂然。神照赫日也。盲者不見於日。何傷日常住世間。後世益復不見。可哀也已。或謂此老為定光古佛示現。其自稱見六十餘員善知識。其間具大眼目郍無一二。其知見如此。非古佛而何。在溈山造飯七年。洞山負薪三年。苦處先登。力量如此。非古佛而何。其誠實為人之詞。如百千年海岸之沉激。射嚙蝕之餘徒有骨立耳。未有證悟者。固所不免已。有證悟者。亦安所遁逃哉。愚甞反復其言。一唱三嘆。雖使馬祖百丈復出。不易斯旨。甞恨此書不載其全。使後世藂林若冥行無異。學者能踐其旨。無媿於大隨。所謂大隨盖龜。大隨大人相。大隨家風不勞而辦矣。

韶州靈樹如敏禪師

師因僧問。佛法至理如何。師展兩手而已。如何是和尚家風。師云。千年田。八百主。僧云。如何是千年田八百主。師云。郎當屋舍勿人修。問。如何是西來意。師云。童子莫傜兒。僧云。乞指示。師云。汝從虔州來。問。是什麼得恁麼難會。師云。火官頭上風車子。有尼送瓷鉢與師。師托起問云。這箇出在什麼處。尼云。出在定州。師乃撲破。尼無對。人問和尚年多少。師云。今日生明日死。又問。和尚生緣在什麼處。師云。日出東。月落西。師住院不請首座。或問其故則曰。我首座生也。又曰。行脚也悟道也。今日至也。果得雪峰之子雲門偃公為首座。因廣主興兵入山請師決臧否。師已先知。怡然坐化。主怒知事以謂師何時得疾。主事對曰。師不曾得疾。適封一函子令俟主至呈之。主發函得帖子。書之人天眼目堂中上座。主悟師旨遂寢兵。乃召第一座開堂說法住持也。

寶曇曰。靈樹之靈未暇窮詰也。獨顧其千年田八百主與火官頭上風車子之語。足以識雲門於未生之年。況其已生也。善知識眼佛眼有所不到。阿那律曰。吾觀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羅果。殆小器易盈耳。淨名曰。有佛世尊具真天眼。正好喫靈樹拄杖。要識靈樹眼麼瞎。

泉州國歡慧日大師

師少為福州候官縣獄卒。往往棄役。至神光靈觀和尚處。及西院大安禪師處。吏不能禁。後謁萬歲談空禪師落髮。不披袈裟不受具戒。唯以五綵為挂子。復至觀和尚處。觀曰。我非汝師。汝往禮西院去。師携一小青竹杖入西院法堂。安公遙見而笑曰。入涅槃堂去。師應諾。遂輪竹杖而入。時有五百許僧染時疾。師以杖次第點之。各隨點而起。閩王敬禮。起國觀院以居之。

寶曇曰。此黃涅槃也。入西院涅槃堂故號涅槃。常住辟支岩。亦號辟支。見靈觀大安而卒。師譚空以五綵為衣。青竹為策。何待別機緣也。雪峰領徒南游。槃預知其至。杖策迎之。邂逅姑蘇。峰問。近離甚處。曰。辟支岩。峰曰。岩中有主麼。槃以竹杖扣峰轎。峰出相見。槃曰。曾郎萬福。峰遽設丈夫拜。槃作女人拜。峰曰。莫是女人麼。槃又兩拜。以竹杖劃地。遶峰轎三帀。雪峰印之。即為入山。而槃便億備具異哉。吾不知其為聖為凡也。但知其與雪峰相見。用衲僧巴鼻非三界內外所能拘攝。殆寒拾二子之流亞歟。不然則汩聖泥凡未易脫屣。非吾衲僧所當擬議也。

台州浮江和尚

師因雪峰和尚領眾到。問曰。即今有二百人寄院過夏得也無。師將拄杖劃地一下云。著不得即道。雪峰無語。

潞州淥水和尚

師因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云。曾見庭前花藥欄麼。僧無語。

寶曇曰。千說萬說不如親面一見。見底終是別也。雪峰二百人氣浩浩地。不消浮江一劃。當下納款。淥水花藥欄何以多為。今時人徒費繁詞。終不到古人田地。病在甚處。

前趙州從諗禪師嗣法

洪州新興嚴陽尊者

師因僧問。如何是佛。師曰。土塊。曰。如何是法。師曰。地動也。曰。如何是僧。師曰。喫粥喫飯。僧問。如何是新興水。師曰。面前江裏。僧問。如何是應物現形。師曰。與我拈床子過來。師常有一蛇一虎隨從左右。手中與之食。

寶曇曰。子有酷肖其父甚矣。嚴陽之似趙州也。嚴之機緣不過此數語。而雄渾峻拔有佛祖骨律。如其胸中無佛祖。何置之趙州錄中。其何以辨之。大凡所謂殺活手者。必以金剛王寶劒用事嚴陽鐵橛子也。以殺於人中者必死。不中者其去瓦礫幾希。

楊州光孝院慧覺禪師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八荒封天记

    八荒封天记

    四海八荒皆为我为尊!我欲封天,与天齐寿!我欲成仙,言出法随!我欲破道,万物皆为虚妄!
  • 神秘入梦师

    神秘入梦师

    世界上总有这么一些人,会招惹一些很奇怪的东西。传说在H市的某一处,有一家很奇怪的古董店。里面卖的东西明明没有什么名堂,但是店却一直都没有倒闭。这家店名叫“解梦”,而店主也叫解梦。据说要是有缘进入此店,让这位店主帮助解梦,则什么烦恼之事都能解决。而,真正的情况——那个店长陆解梦就是一个为了混口饭吃的黑心老板。这是一个忠犬一不小心攻略了一个拜金店长的故事。
  • 选秀出身的巨星

    选秀出身的巨星

    平民宁树的生活一直很咸鱼,出生在音乐世家的他,天赋平平,只好进入了上戏编剧专业,结果直到某一天...
  • 渤海国记

    渤海国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竹马好像又生气了

    竹马好像又生气了

    这部小说主要写的是夏梓雨和李俊霖的爱情故事。
  • 美女总裁的顶级保镖

    美女总裁的顶级保镖

    曾经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战神;现在他不过是一个过着平淡生活的小保安;有着曾经他做梦都想要的单纯美好的爱情生活,事业有成、低位稳定,走至人生巅峰。
  • 幽冥是个江湖

    幽冥是个江湖

    这是一个发生在魔教却无关江湖的故事。这是一个发生在另一个世界却处处江湖的故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谁说没有人,就没有江湖?在那个妖魔鬼怪聚集的地方,我们同样在江湖里飘啊飘~~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高考大作文

    高考大作文

    “生命语文”首倡者熊芳芳继引爆语文界媒体圈的《高考微作文》一书之后的又一力作。以灵感创意、审题立意、选材内容、构思章法、语言技巧、考场策略六个方面为基本构架,紧扣作文写作的要点和高考作文的脉络,用灵动的语言、深邃的思想、丰厚的文学底蕴、鲜活的时代气息,唤醒学生的写作潜能,突破写作瓶颈,提高作文得分能力。作者的阐述大开大合,舒卷自如,游刃有余,高屋建瓴;学生的文章文思泉涌,青春激荡,个性高扬,值得借鉴。本书手把手教你写作文,更帮助你发现自己,发现文学,发现人生;是一本关于写作的书,更是中外文学精华荟萃的读本;探讨写作方法,更引导你发现文学创作审美规律;提供海量精彩原创,更注重发掘你内在创作潜质。
  • 那些年穿越的蝉

    那些年穿越的蝉

    佛祖:南瞻部洲的人贪婪,凶残,没礼貌,我们要用大乘佛法感化他们。观音菩萨:佛祖,要如何感化?佛祖:让他们派个人来取经。观音菩萨:好的,佛祖。八百年后。佛祖:取经人已到了何处?观音菩萨:他......还在高老庄。苏蝉:前路百八十里,穷山恶岭,又碰上阴雨天,我这身子怎么吃得消折腾。还要下半个月的雨?没事,我不急。......这是西游第九位取经人的故事。(西游故事请从正文卷看起。)
  • 小镇青年:寻找初恋

    小镇青年:寻找初恋

    一对有奖的邮票,驱使刘恒回乡寻找自己的初恋,却发现初恋给自己生了一个儿子,而初恋有了新的追求对象,为了邮票,为了爱情,发生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