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1400000002

第2章 当年诗酒共流连(1)

红尘路远,世事苍茫,与其沉湎繁华,面对悲喜浮沉,不如醉在酒杯里,吟风赏月,诗化流年。甚至不需要将天空和大地打扫干净,就能沉沉醉去,忘却喧嚣纷扰。诗里乾坤,杯中日月,遥望大唐岁月,终于知道,日子原来可以如此。

李白·将进酒:酒杯里的快意人生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如果人生注定是山重水复,我们该如何度过黯淡流年?是沉默在烟云里,独自憔悴,还是行走在山水间,放浪形骸;是寂静在西风里,形单影只,还是沉醉在诗酒中,笑看红尘?或许,根本就没有答案。谜题般的人生,无论如何度过,总会有些缺憾。我们只希望,在那些风波未停的年月,能寻得几分云淡风轻。

于是,我们看到,有人醉卧沙场,有人徘徊月下;有人策马天涯,有人流连花间。孤寂也好,畅快也好;欢乐也好,苦涩也好。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就要承受什么样的悲喜浮沉。不到终点,谁都不知道,人生的归途在何方。

英雄策马红尘,笑傲江湖,诗人落笔沧桑,沉吟古今。尽管悠悠的时光带走了那些风流往事,但是许多名字还是赫然屹立在那里,任凭风吹雨打,从未离去。力拔山兮的楚霸王、气吞山河的岳武穆;悠然南山的陶渊明、放荡不羁的唐伯虎。因为这首诗,我蓦然间想到了这些名字。因为在这些诗句里,有气贯长虹的气势,也有脱略形迹的洒脱;有远离纷扰的醉意,也有不拘尘俗的自在。

如果没有酒,李白就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李白;如果没有诗,李白或许会永远沉寂在岁月的长河里。我们必须庆幸,在千年前的大地上,出现过这样的生命,恣肆也寂寥,洒脱也无奈。左手酒杯,右手诗行,这就是李白。有酒有诗,才是自在而豪放的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就是李白的态度,似乎所有的前尘往事、所有的聚散离合,都可以放在酒杯里,沉淀出别样的心境、别样的情怀。其实,何止是得意之时,就算是失意和悲伤之时,他也总是那样,举着酒杯在山水间、在人群里、在月光下,恣肆地吟唱。

当然,李白的狂放不羁里,也总是藏着深深的愁绪。面对时光飞逝,面对世事沧桑,他也免不了对着空寂的人间,发出几声悲怆的叹息。只不过,他的叹息后来都归入酒杯,混杂着浓浓的诗情和酒香,最终成为时光深处的恣肆情怀,永远不陈旧。

印象中,李白总是漫游在山水之间,带着诗意,也带着酒杯。从二十岁只身出川开始,他不停地行走,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最让他欣喜的是,在这场旅行中,遇到许多至交好友。无论走到哪里,总有人和他煮酒论诗、对饮流年。所以,那些年虽然总是行尽天涯,偶尔的高山流水,也让他不至于太寥落。

但是,他还是在无尽的长路上看到了人生的无奈。其实,李白并不是只愿纵马天涯或者吟风赏月,他有着旧时文人都曾有过的理想。如果可以,他希望用自己的才学来济苍生、安社稷。可是后来,他终于明白,在那个所谓的大唐盛世,固然有人们向往的清平,却也有不为人知的黯淡。

天生的孤傲性格,让他狂放不羁,也让他落魄萧瑟。他不愿通过参加科举而发迹,希望自己的满腹才华被人发现,从而被举荐走上仕途。于是,在很长时间里,他只有沉默。直到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推荐,李白才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可惜,唐玄宗并没有重用他。这个仗剑远行、傲然凌霜的诗人,在那些作为御用文人的日子里,只能用他满腹的才华为皇帝写点歌功颂德或者赏花赞月的文章。可想而知,那时的李白是何等愤懑!

当然,那几年,李白在长安也有过玄宗赐袍、御手调羹、力士脱靴、贵妃捧砚、醉写吓蛮书等蔑视帝王权贵的传说,可这些毕竟有众人的加工乃至臆造。总体而言,李白在长安过得很不快乐。他的人生理想,终究还是在冰冷的现实里沉寂了。朝堂之上,有的是摇尾乞怜、见风使舵的丑恶嘴脸。那些权贵们怎能容得下他的狂放和孤傲!于是,天宝三年,李白弃官而去,继续他漂泊四方的流浪生活。

这就是他的人生。尽管胸中有丘壑,却无奈世态炎凉。他注定要辗转于江海之间,将所有心事和情怀、所有寥落和悲凉,说给山河草木。人越是喜欢自在,就越容易烦乱。毕竟,红尘似海,浮生如梦。

此时已经是李白离开长安的第八年。那些年的漂泊,悲喜自知,冷暖自知。不过我们看到,所有的浮沉起落,都没有改变李白的狂放性格。他就是这样,就算惆怅寂寞,就算忧愁萧瑟,也要沉醉在酒杯里,不来也不去。

既然有好友为伴,何不将所有烦心的事情放下,只饮眼前之酒,只说眼前之事?这就是李白的态度。人生便是如此,你欢喜也好,悲伤也好;放浪也好,拘束也好,时光不会因你而停下脚步。当李白纵情在酒杯里,纵横的诗情也就飘然而来。

于是,黄河之水仿佛就在那里;于是,明镜白发仿佛也在那里。读李白的诗,必然要随着他无拘无束的思绪漫无边际地行走。可以看出,在酒杯里畅快淋漓的李白,还是忍不住叹息。毕竟,漂泊江湖,虽然有山水相依,却也有草木零落。不知不觉间,春秋已经变换数次。看镜中悄然而生的华发,怎能不让人悲从中来呢?

可他毕竟是李白,只要有酒,甚至不需要春花秋月、夏风冬雪,就能营造出最辽阔的诗画天地。烹羊宰牛,觥筹交错,只为此时此地的快乐。在这场狂欢里,没有聚散,没有离合,没有往事悠悠,只有无边的沉醉。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是的,美玉也好,良田也好;香车也好,宝马也好,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此时他想要的,只是醉在酒杯里,与日月山河为伴。或许,在这样的醉意朦胧里,再也没有喧嚣、没有荒凉。

可他又分明醒着,人间风雨仍在,红尘岁月仍在。于是,突然间他又明白了,自己竟还是悲伤的。杜甫说他骄傲,天子呼唤却不上船,只愿做酒中之仙。他想必也喜欢自己豪放不羁的性格,也会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只不过,偶尔回味人生,定会因郁郁不得志而暗自嗟叹。尽管如此,他仍是真性情的李白。他仍在那里,酒里乾坤,诗中日月。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终南山下那场醉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总是在不经意间想起这样的情节:凉风习习的午后,捧着书独坐窗前,伴着茶香,任由思绪飞越天南地北;白雪纷纷的冬夜,邀三五知己,围炉煮酒,共话沧桑,忘记尘世万千悲愁。这样的画面让人沉醉,也让人失落,毕竟我们身处的世界,灯火迷离,云烟散漫。

无论是谁,心中总有几分诗意,总会偶尔想起远方,想起陶渊明,想起东篱采菊、南山种豆的悠然。但是,岁月会带走许多东西,比如青春,比如烂漫;比如天真,比如清澈。多年以后,我们甚至不敢回味人生,只因我们会发现,不知不觉间,我们已不是原来的自己。

可是我们欣喜地看到,还有人在经历过世事沧桑以后,仍旧保持着最初的单纯和恬淡。天性简单率真的人,就算看过人世百态,也不过是明白了进退取舍,不会太过圆滑世故。我想,在月下独自叹息总比在人群里蝇营狗苟来得自在。

经过长时间的漂泊,李白终于在长安找到了落脚点。他可以出入于皇城之内,陪伴于帝王之侧,看上去风光无限。最初之时,李白并不知道,自己只是个御用文人,他以为自己满腹的才华将会有用武之地。在那段日子里,他曾秉笔翰林,为皇帝草拟诏书;他曾陪同皇帝圣驾去华清温泉宫;他曾出入宫廷,为唐玄宗及其宠妃杨玉环写宫中行乐词。但是不久后,他终于发现,这不是他的归宿。天性孤傲的他,又怎会甘心扮演那个曲意逢迎的庸俗角色,整天周旋于王侯贵族之间?

他厌倦了勾心斗角的宫廷,厌倦了阿谀奉承的勾当,只好选择与贺知章等人饮酒欢谑,有时甚至醉倒在长安街头,被人称为“醉中八仙”。当然,喜爱自由的他,也会流连于山水之间。永远是这样,在山水间放浪形骸,有星月相伴,有诗酒相随,便有无边的快意。

这次,李白登上了终南山。或许,独自站在山巅,他会暂时忘记生活的烦恼。那时候,迎风长啸,天地辽阔,何等快意!终南山在长安以南,沼泽里丘峦起伏,林壑幽美,当时长安的名士多来这里游玩或者隐居。当李白走下终南山,经过斛斯山人隐居的地方,便揭开了这场欢宴的序幕。

这是个美丽的傍晚,清风拂面,碧天如水。回望来时那条山间小路,只见苍苍茫茫地笼罩在青翠之中。或许是那明朗的月光,带着他走入那画面。那里,有草堂柴门,没有浮华喧闹;有绿竹幽径,没有纷扰萧瑟。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看似简单的句子,其实妙趣无穷。仔细琢磨,我们才发现,原来与李白携手的并非此间主人,而是随他而来的月光。或许,诗人就是这样,寻常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可是在诗人眼中,无论是山水还是云月,无论是草木还是风雪,都可以是最好的知己。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就是李白,独自浅酌低唱,也能营造出几分浪漫。只因窗前明月高照,便像是身边有知音,可以与他把酒言欢。他可以在月下对酒当歌,也可以在月下身影凌乱。只不过,他也知道,月亮毕竟远在天边,人世的寂寥,到底还要自己承受。我们所惊叹的是,无论是怎样的荒凉和冷落,他都能用诗意来沉淀。

必须看到,隐居于此的斛斯山人,并非遗世独立,形影相吊。当稚嫩的孩童打开柴扉,便为这幅暮色中的饮宴图平添了几分生机。这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有着烟火人间的气息,却又因远离喧嚣而充满诗意。

当然,让李白欢喜的,不只是这里的清静与幽美,还有主人浓浓的情意。想必他们是老相识,李白已经来过这个小院数次。所以,主人甚至不须在意礼节,只让孩童打开柴扉来迎接,他知道,门外这个率真狂放的诗人从不在意这些繁文缛节。所谓的知音便是如此,你的性情、你的情趣、你的悲喜,我都明了,无须多言。

然后,狂放的李白就跟随那个稚嫩的孩童走入了画面深处。那幽静的小路、茂密的竹林、多情的青萝,以及来时的苍茫暮色、轻柔月光,组成了这幅田园风景。这分明就是陶渊明采菊种豆的地方。体验过官场的纷争,李白所要的,便是这里的恬淡和悠闲。

知己相逢,自是无话不谈。不需要遮掩,不需要防备,所有的悲喜浮沉,都可以一吐为快。当生活给我们太多压力、太多愁绪的时候,我们总希望身边能有人伴着,倾听我们的心事,阅读我们的心声。可是芸芸众生之中,有几人能得遇知己?大多数时候,欢喜与忧伤、清朗与荒凉,都只有自己知道。生命最底层的色彩,到底还是孤寂。

最让李白陶醉的,还是杯中的醉意朦胧。在半醉半醒之间,他才是那个酒仙的模样。这日,他远离城市、远离喧嚣,在月色迷离的农家小院,再次放浪形骸。酒兴上来,他便又忍不住吟唱起了喜欢的《风入松》曲子。恐怕吟唱的同时,还伴着凌乱的舞步。主人了解他酒里乾坤的脾性,所以毫不在意。

此刻,身处幽静小院,又有知己在侧,李白应该不会唱得肝肠寸断。但是很多时候,他只能独自面对流年。那时举杯月下,再吟唱这首曲子,恐怕就是另一番滋味。在那些独自忧伤的夜晚,他的心境或许是: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尽管他生性豪放,但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想着自己惨淡的人生,怕也会悲不自胜。

在李白的生命中,与友人畅饮的场景定然有过无数次。他总会在酒意中忘却,忘却尘世也忘记自己,忘记纷扰也忘记悲伤。他总会毫不犹豫地纵身跃入酒杯,与酒杯外的世界面对面。那时候,他无拘无束,无牵无挂。或许,只有在浓浓的酒意中,他才能让自己的性情彻底回归。

一曲唱罢,已是月明星稀。从黄昏到深夜,仿佛只是瞬间。其实,在无涯的时光里,生命也不过是倏忽而过的瞬间。人生如歌,说得多好,却又何其冰冷。无论是何种节奏、何种旋律,一曲终了,人世已经变迁,沧海已经桑田。

此时,两个畅饮的人都已醉去。在这样的醉意中,他们几乎忘记,人间还有风霜和雨雪,还有心机和虚伪。看似乐趣横生的诗句,却藏着深深的悲凉。是的,他只能在酒杯中寻得片刻的安宁和自在,回到人海,回到那个令人窒息的地方,他仍旧需要面对荒凉。诗酒流连,终究不是生活的全部。

杜甫·曲江二首之二:生命底处总有天真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同类推荐
  • 中国经验的文学表达

    中国经验的文学表达

    中国70后作家已经成长为新世纪中国文坛主力军,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创作质量、叙述技巧及文学理念等,这些作家都表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和独特的精神气质。本书站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70后作家总体上的书写特性、叙事规律和艺术建构等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对70后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也进行了重点阅读和阐释,同时对湖南70后作家“文学湘军五少将”这个集体进行深入细致的文本解读,从中找出中国70后作家文本中宏阔的意境与悠长的韵味,这些突出的特色彰显出中国70后作家有责任、有义务、有使命去深入民间、大地、历史去呈现他们这一代人的喜怒哀乐,建立起属于他们这一代人打通过去和未来的经典文学。
  • 恩兄义弟

    恩兄义弟

    2008年农历正月十一,春节的年味正浓,可浙江宁波王龙集团总裁王国军,却挟裹着南方冰雪的寒气,隐忍着无限悲痛,决绝地奔赴黑龙江七台河桃山煤矿,心急火燎地去祭奠已故十七年的亲人。王国军的感恩行动,像一束腾空升起的璀璨礼花,给冰封的龙江大地带来了一片喧闹春意。
  • 知道

    知道

    作者吴克敬老师曾获多个文学奖项,写作经验丰富。本书是他的散文随笔集。作者在写作时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时代有机结合,通过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写出了独特的人生感受,反映了人性的本质和对真善美的追求。《知道》比一般散文更具故事性,可读性更强,生活的色彩和跳跃在该书文字中可见一斑。
  •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讲述了特洛亚之战和战争中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的爱情悲剧。故事发生在特洛伊战争的第8个年头,特洛伊国王的小儿子特洛伊罗斯爱上了一个已投靠希腊人的特洛伊教士的女儿——克瑞西达,因为战争,希腊人提出用克瑞西达来交换被俘的特洛伊战将……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 不寄的信

    不寄的信

    倪匡绝版经典散文集《不寄的信》一直来,不但写各种类型的小说和电影剧本,也写直接表达自己意见的散文和杂文,但是像「不寄的信」那样性质的散文,着重于个人的感受,和男女之间的爱情,关係,却是这两年才开始的。大都发展在一些周刊上,久而久之,也可以汇集成册了。《不寄的信》,是「随想」和「不寄的信」两个散文专栏的结合,发表以来,反应不一,有的对文中的观点,大表赞同,有的,强烈反对。赞成或反对,并不重要,世上没有一种意见,是得到完全赞同的。而这批散文之中,所表达的是个人的想法,几乎对每一件事的看法,都和传统的「道德」的观念相反,但却绝不是有意的反叛,而确确实实,是自己的想法。
热门推荐
  • Antony and Cleopatra

    Antony and Cleopatr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情赏味期限

    爱情赏味期限

    擅写职场专栏的YK中短篇小说集,精悍细腻,笔触犀利,描绘大都市职场中白领女性复杂多面的感情故事,高冷又挚情,悲伤又温暖。文章曾在《希望》等杂志上发表。《旧情人》职场和情场同时与旧情人狭路相逢。常苏想不想管住自己?《媒人》单身是病!姐帮你治。单身傲娇小公举和幸福已婚妇女的对决。《小团圆》这年头,结婚才两年,过得可是刀头上舔血的日子,女性能不强大吗你说……《爱情赏味期限》中篇小说:可能是史上最不狗血的小三故事。
  • 谁还不是认真的

    谁还不是认真的

    人人都道,影帝秦歌洁身自好,出道十多年绯闻不沾身,殊不知私底下他是个玩咖。秦歌不知道江冷月是不是玩咖,但他知道自己被她耍了。
  • 进击的雷氏兄弟

    进击的雷氏兄弟

    昨天下楼吃饭的时候,点了份热干面,卖饭小姐姐问我,要不要再来份鸡腿。我当时就想,既然问我要不要吃鸡腿,那肯定说明她很渴望卖掉那份鸡腿,她既然很想卖掉鸡腿,说明老板和生活给她的压力一定很大,她可能有三个正在上学的弟弟,全靠她一个人打工挣钱养家糊口,她可能被老板欺负,被迫定下了“每天卖不掉50个鸡腿就别穿衣服来见我”这样的鬼畜协定,想到这里我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我有什么理由能不关心不帮助这样一个楚楚动人的小姑娘?要不是我支付宝里没钱当时我就买了。以上纯扯淡,真正内容是关于一个比斗宗强者更恐怖如斯的严肃小说。
  • 粉川

    粉川

    小说以扎实的文字功力,独特的叙事方式,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讲述了一个乡村戏班小戏子与四个迥然不同的男人之间,爱恨情仇生生死死的传奇故事。
  • 绝处逢生:靳少慢点追

    绝处逢生:靳少慢点追

    一朝情仇,一世爱恨。我化作飞蛾追逐闪烁的灯火。却哪知,狂风乍起。火已灭,翅已折。希望,爱情,又在哪里?“小黎,给我生个孩子吧。我想要个孩子。”“好!”泪水蜿蜒,你用最美的理由留下我生命最后的年华。今生,我负了你。就让来生的我,以心相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点过往

    一点过往

    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都成了过往,人都得向前,只是偶尔回首,能会心一笑,便是收获,能开心向前,已是万幸。
  • 超神缘起

    超神缘起

    烧脑程度:★★★★★★★★★★代入程度:★☆☆☆☆☆☆☆☆☆推荐指数:★☆☆☆☆☆☆☆☆☆剧情指数:★★★☆☆☆☆☆☆☆他们因为扫了一个二维码后,被卷入一个巨大空旷的奇怪世界。在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必须遵循一个变态的规则,被迫参与一场生存游戏。对立、争夺、逃亡,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生存下去,并逃离这里……
  • 末日的最后守护者

    末日的最后守护者

    新书《我要捕捉早晨》已发,求支持,求推荐,求收藏
  • 神级升级系统

    神级升级系统

    【2019最火爆爽文,万人追读】“只要我再升十级,就能再次开启基因锁,到时候我就能毁灭这个星球!”穿越未来,重生在一个学院垫底废柴的身体上,在这丧尸与巨兽共存的未来世界,林修意外获得升级系统,超越人体极限,吞噬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