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2900000001

第1章 几个五零后的中国故事――关于《日夜书》的对话(1)

对话人:韩少功 作家

刘复生 教授,评论家

对话时间:2013年8月22日

刘复生(以下简称刘):我们都知道,在八十年代前期,您曾被认为是“知青作家”的重要人物。知青生活曾给您的人生以深刻影响,也给您的创作生涯打上了深深的印迹,即使作品并不直接表现知青生活。但是,我发现九十年代以来,您很少在小说中触及知青经验,似乎是有点不愿意处理知青题材,是什么原因让您有意回避,又是什么原因让您以长篇小说的形式正面地,郑重地来书写知青记忆,并对知青一代人的命运进行反省?

韩少功(以下简称韩):从我的写作经验来看,有两种东西最不好写,一是特别不熟悉的,二是特别熟悉的。知青题材对于我来说就属于后一种。我珍惜这一段体验,因此想拉开一点距离,把它置于中景位置,既不是远景也不是近景,这样或许能看得清楚。三十多年也许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可滤去一些自恋情绪和轻率判断,增加一些参照和比较的坐标。书中有些人物已接近人生的尾声,这样他们的现在与过去形成一个对话关系,不同的人生轨迹也形成对话关系,故事就容易分泌出某种意涵。

刘:小说中,历史与现实,或者说知青记忆与这些知青的当下生活形成了持续的对话关系,您这样处理,是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另外,多位知青人物也形成了多样化的人生状态,比如郭又军,小安子,马涛,贺亦民,呈现了极其丰富多样的状态,极大地挑战了我们习惯的那种大一统的,整体化的知青叙述,您如何看待您的这些另类叙述与主流的知青叙述的关系?

韩:我无意取代其他作家的角度,但希望找到一种人生经验的释放,而这种经验不仅仅是一代人的,其实晃动着上下各代人的某些影子,一直抓住我的影子。我对这些影子既有珍惜,也有质疑,既不愿意把他们摆在表功会的位置,也不愿把他们摆在诉苦会的位置。在我看来,“表功会”和“诉苦会”不是毫无根据,但形成模式以后,会扭曲我们对社会和人的认知。有人说我这部新作表达得“模糊”、“暧昧”。我怀疑他们是用那种黑白两元的尺子来比量。就那种尺子而言,我的反对态度其实太鲜明了,太不模糊了。

刘:表功也好,诉苦也好,都是某一部分知青中的精英充当整个知青群体的代言人,创造的一种叙述,这种叙述在最初都曾在批判历史,解放思想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它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对历史和生活的简化,甚至选择性的扭曲,也伴随着对丰富复杂的其他知青生活经验的压抑――比如类似小说中郭又军,阎小梅,马楠的生活。随着时代主题的变迁,以及这种主流知青叙述逐渐固化和意识形态化,它最终蜕化为当代某些不合理社会秩序的支持力量。从我作为一个读者来看,《日夜书》充满了对这种主流意识形态化的知青叙述的批判力量,一方面它表现为呈现了多样化的,暧昧的知青生活;另一方面,小说对某些历史形成的知青心态或知青人格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这在马涛这个人物身上体现得最为鲜明,这个当初的启蒙主义的时代英雄在新的时代清晰地暴露出他的喜剧性和悲剧性。对这一点您怎么看?

韩:中国的故事很难讲。马涛就是这个很难讲的故事的一部分。他才华出众,但因家庭背景只能读一个破中学,后来又因思想罪坐牢多年,吃尽了苦头,难道不值得同情?他感时忧国,勇敢反抗,热情启蒙,有一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献身精神,难道不值得敬重?但他的自恋和自负,对周围的人几乎都有伤害,无论对妹妹、母亲还是女儿,对朋友还是恩人,哪怕待在监狱里也是受难者和压迫者的叠加。至于他的意识形态,红卫兵的革命也好,西方化的民主和自由也好,清流名士的超凡脱俗也好,什么都有,但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自我膨胀。在写作过程中,我对他的具体观点几乎不太关心,因为我在生活中很多人身上,在各不相同的营垒里,几乎都看到过这样的人。相对于他的立场和观点,他的人格心态更让我有痛感。这种痛感也许恰好来自于我对他的珍惜。

当然,在一个崇尚“自我”的时代,在启蒙主义、进步主义、个人主义、激进主义的世纪新潮以后,旧帝王被打倒了,一群群小“帝王”却取而代之。官僚专制,资本专制、宗教专制等,不过是这些新型帝王的体制外化,是一片有毒土壤里长出了不同的苗。马涛也许就有这种自闭症和自大症的病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新专制主义的一个幽灵。如果他就是我们的亲人,有过伤痕和悲情的人,那就更值得我们思考。

刘:读者不难从作为叙事人的“我”即陶小布的态度上看到这种复杂的感受,在这种颇为复杂的态度上,我似乎体会到某些富于反思精神的知青个体对自我的批判。在马涛身上,陶小布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代人的悲壮,他们作为一代人的几乎无法超越的局限性。马涛曾是他的偶像,在这个偶像身上,也曾负载了他的人生理想,同时,它也深深塑造自己。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陶小布在送别马涛的车上,热泪长流,这一段写得特别有某种历史的悲怆意味。特别有意思的是,小说写到了他们的下一代,比如郭又军和安燕的女儿丹丹,马涛的女儿笑月,她们似乎都是“失败者”,她们的失败的人生,以及对父母辈的情感疏离,构成了对知青这一代人的审判,笑月甚至在对陶小布厉声控诉后自杀。这种代际的青春叛逆显然不能在一般的社会学意义上理解,那么,它的历史意味何在?

韩:丹丹好一点,因父亲用自残的方式阻止她颓废,她后来还算大体正常。相比较而言,笑月的成长环境更糟,先是被继母排斥,被父亲抛弃,然后被其他亲人补偿式的溺爱和放任,在教育信号十分混乱的情况下,心智变得越来越怪。吸毒是她最后的不归路。我相信大多数同辈人不会像她这样,但这一代人成长在消费主义、欲望主义的环境里,程度不同的价值观迷茫,是他们共同的困境。他们的长辈,像笑月的父亲、继母、二姑等其实参与制造了这种困境,却没给她自救的出路。因此,表面上是一方的青春叛逆,往深里说是双方的串谋、争夺、相互推诿和造就,在强弱地位不对称的情况下展开。这是孩子的悲剧,也是长辈的悲剧。她自杀冲动前的那一番控诉,虽然混乱,过于尖刻,但在我看来其绝望感令人惊心,值得世人同情和警醒。一个吸毒者,失去了理性抗辩的能力,甚至没有道德自辩的资格,不意味着她的愤怒可以被忽略。她在一个失去方向感的时代,在精神死亡的状态下生命夭折,大概有不小的概率。

刘:下一代的人生状态和上一代的人生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间接地也是知青生活的产物。可以看出您要写出某种你们这一代人的复杂的况味,不乏悲剧性的人生体验。当然,作为七零后生人,我在最初的阅读中可能更多地看到了您对知青记忆的自我反思和批判的内容,但再读时却感受到了更多的您对这一代人的体谅甚至悲悯,这种绵长的情绪与尖锐的反思及批判并存。我想您是想超越简单化的描述,更为“辩证”、更为历史、也更为复杂地呈现这一代人的人生肖像和精神面貌吧。我对小说中某些非常“另类”的知青人物特别感兴趣,我认为这些人物写得特别精彩,比如安燕、贺亦民、姚大甲等,从这些人身上,我似乎看到了蕴藏在知青这一代人身上的不安份,或不甘于安份的“折腾”性格,和永不衰竭的创造活力,尽管它往往以某种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人物有时乖张的行为方式也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规约下的一种呈现吧。

韩:给他们贴上“耽误的一代”或“垮掉的一代”的标签,很容易。但中国故事的复杂性之一,是高速发展的这几十年,恰恰是他们最承重、最占位的几十年,是他们活力和毛病都充分释放的时段,那么一两个标签可能就过于简单。像贺亦民这种,野路子的发明家,专业训练明显不够,但他接地气,实践多,直接从草根吸取生存经验,倒是获得了一种特殊生命活力,对科层制和精英化的现代技术官僚体系构成了挑战。安燕、马涛是少年多难,性格里多了股狠劲儿。姚大甲是乱世游走,性格里多了几分放浪。他们尽管长得有些畸形,但仍是蓬蓬勃勃的一片野草。怎样看待这些红色年代里的野草?与市场社会里的小资们相比,双方有一定的共性,但又有不同的时代烙印。有意思的是,我看到眼下一些青年人的处境,确实多了不少自由,可以买苹果手机也可不买,可以出国留学也可以不出,但在另一方面,却被学历、求职、供楼、供车等压得吐不过气来,连读些闲书的时间也没有,被深度套牢在某种生活模式,并无太多自由。如果说上一代更像野草,那么新一代像温室秧苗,也许各有经验和教训。

刘:或许在这些人物身上体现了革命年代的文化基因吧,不管这代人在新时代如何看待那段历史――比如马涛主观上肯定认为他是革命时代的受害者和叛逆者,都不能抹去这段历史对他们的深刻影响和塑造,甚至他们反抗革命的能量和方式,都可能恰恰来自革命文化。他们是不折不扣的革命之子,是“红旗下的蛋”。革命既给他们造成了创伤,也给了他们某种创造性的活力,这或许也是支撑改革开放的某种动力来源吧――我不仅仅指知青。小说也不是只写知青,实际上我们说它属于广义的知青题材也是一种偷懒的简化――我前面的谈话可能一直在误导读者。实际上这部小说根本无意于表现所谓的知青一代人的某种集体命运,或像某些作家那样为某一代人立传,或者从某一代人的立场上来表现历史,或从某种历史的“后见之明”来进行所谓的思想反省或精神忏梅。这部小说是借处在特定历史情境中的一代人的丰富生存来书写您所说的“中国故事”。这里无法回避的就是革命历史及其暧昧的当代遗产。

同类推荐
  • 奔涌的呼兰河

    奔涌的呼兰河

    在以往有些关于萧红的记述里,都把她离家出走的原因说成是逃婚。真是这样的吗?随着实事求是精神的深入,历史的真实情况越来越明晰了。老天之所以塑造出一个萧红,除了她的天赋,还有她的命运走向,使她在坠到命运的深渊之际,幸运地结识了萧军、舒群等一批仗义执言的人,把她从厄运里拯救出来。而造成她悲剧大于喜剧的命运,与她的早慧和倔强的个性是分不开的。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生于呼兰县城张氏人家。祖父张维祯,有房产和地产,是呼兰县城一位很有名气的乡绅。其一生对书情有独钟,除了书籍,再没其他嗜好。
  • 阵痛

    阵痛

    《阵痛》描写了从1942年到2008年,三代身份、际遇迥异的母亲,经历了同一种形如铁律的宿命,由此折射并概括了历史的风云变幻,人世的风波险恶,生命的无常无奈,和足以洞穿一切苦难困窘的母性的坚忍不拔。
  • 除草剂

    除草剂

    汽车驶上大街,我就像一只趴在一片树叶上的蚂蚁。树叶在大海上漂浮,我不知道它要漂向哪里。我真的没想好要去哪儿。到车站时,遇到有人拉客,问明他们是去县里就上车了。我只是要买一瓶除草剂而已。一开始我想的是硫酸。我想硫酸是很适合他们的。我会在某一个早晨或者晚上去找她,在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把一瓶硫酸泼到她那如花似玉的脸上,让他终生面对一张狰狞而丑陋的脸。可上网一查,买硫酸需要公安局证明。
  • 得不到你

    得不到你

    写一个女孩的成长,童年的苦痛,为生计奔波的大学,还有爱情,刻骨的爱情。女孩子竟然是金牛座的。那么想要付出,付出,爱心特别多。最终还是分了手。
  • 幽灵暗战

    幽灵暗战

    选自狄更斯的恐怖小说,包括《幽灵暗战》和《幽灵审判》等两篇小说,这些故事都是狄更斯最受赞扬的作品,读者可以从中一窥狄更斯恐怖小说的天份。尽管有些故事读来让人不寒而栗,但也有些故事带有喜剧色彩。狄更斯在故事中插入代表性的诡异喜剧情节,安排最难忘的角色登场,包括人和鬼,让这些故事跃然纸上,成为一幅幅独具诙谐风格的浮世绘。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大明工艺师

    重生之大明工艺师

    一个被雷劈死的工程师重生在明末天启年,在内忧外患、党争不断情况下,通过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逆天改命的壮举。到底是能重塑大明的辉煌还是创造一代盛世?让我们一起来书写属于他的故事吧!
  • 南亚三国行

    南亚三国行

    2006年3月,老伴随贸促会组织的参访团去参加在印度孟买举办的亚洲企业峰会,顺访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我曾去欧洲和俄罗斯旅游过,领略过欧陆风光,对同属东方文明而又与中国有很大差异的南亚风情心仪已久,便乘此机会同行,游览了南亚三国。此行的主要目的地是印度,但出国的第一站和回国前的最后一站都是斯里兰卡。前后在斯里兰卡住了三晚,游览了两个整天。斯里兰卡被誉为“印度洋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短短两天观光,浮光掠影,但总的感觉还是不虚此行。
  • 管窥《道德经》

    管窥《道德经》

    本书旨在向朋友们推荐《道德经》这部非常经典的著作。希望读者们读了它之后能够有所解,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发现和顿悟生活中的“道”,进而循“道”而行,成为“修善”,“有德”的人。
  • 青少年百科·中

    青少年百科·中

    《青少年百科》是我社最近推出系列长卷之一,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不可少的百科全书,是一部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增强青少年全面修养的良师益友。
  • 天下无双:王妃太嚣张

    天下无双:王妃太嚣张

    当暗夜组织领袖,金榜第一杀手之魂,附于一废物花痴之体,现有的格局,将发生怎样的逆转?欺负我是吧?十倍欺负回去!和我来明的?直接打得你满地找牙!生活不能自理。跟我玩儿阴的?阴得你衣服裤子都穿不稳。驭万兽,练灵丹,制神器,傲世苍穹,凤凌异世,这一切对于她来说,太过于简单。【宠文一对一,前有嚣张女主拦路,后遇霸道男主炸桥,还有天才宝宝打劫,女强VS男更强,升级无极限,宠爱无极限】精彩抢先看:【一】凌无双,名满京城的凌家废物,痴心恋于皇七子,众人百般奚落嘲笑,甚至暗地下手,被阴得遍体鳞伤。一日,仆人跌跌撞撞,闯入书房,“老爷,大大大事不好了,无双小姐她,她在鸣溪居打伤了,打伤了——”“什么?!”仆人话未落句,老家主胡子一抖,拍案而起,“你说无双又被打了?这次是谁,欺负我凌家无人吗!”气死他了,他还以为这小兔崽子改邪归正了,这才老实几天,又溜了出去,指不定又被人欺负成啥样子。“不,不是啊,老爷”仆人匆忙之下,言辞吞吐。“不是什么,还不快说”凌擎天横眉一竖,越加担忧,“难道是伤得很严重?”青衣仆人身形一震,连忙回道:“不是啊,是无双小姐她把李将军的儿子给打,打,打残了!”“啊?”老家主惊得胡子一竖,愣在原地。无双不被欺负,他就求神拜佛了,现在是什么情况?*【二】四周人群熙攘,却是鸦雀无声。男子目光凝视眼前女子半响,男子伸手整理衣袍,抿唇开口,淡淡的道:“天落玉珠为聘,地铺十里红妆,我娶你”伸手拭去唇角血迹,他面目神情,复杂之极。女子冷哼,神色傲然,“天为鉴,地为证,今日,我休你”众人哗然,男子身体一僵,不敢置信地抬头,错愕不已。*【三】某男言语宠溺道:“无双所要何物?”护卫言:“极北冰原血莲”某男面色如常:“取”护卫接着言:“陨落星辰之泉”某男慵懒挥笔:“取”护卫接着言:“无尽星海之石”某男神情淡淡:“取”护卫硬着头皮:“中州万里美男”“取——”话未落句,某男脸色骤黑,一把逮过身边的女人,箍在怀中,咬牙切齿道:“取,我娶!力荐处雨完结宠文《嗜宠夜王狂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薄命王妃

    薄命王妃

    本文简介:“你们,继续!”她穿越的第一夜,繁星璀璨。她看到他和那女子,毫不忌讳,当着她的面,在这广袤的草原上嘿咻嘿咻地做着“野外运动”的时候。她只是笑着,说了以上四个字。他是她的夫,她是他王府里唯一的正妃。**他口口声声叫她:“爱妃”。可,连鬼都知道,他心底,从没爱过她。“不爱可以,但做人,不可如此虚伪!”她大叫,与他怒目而视。“我的夫君,可以不英俊,可以不富有,可以没有权势地位,但绝对不可以像你这样带着一副面具做人!我,舒清然,不稀罕做你的王妃!你讨厌我,大可休了我。”他有点茫然,这真是他的妻吗?她凭什么这么指责他?她哪懂他的苦?不,她仍在做戏。越美丽的女人,越狠毒,越不可信。她这样做,只是为了骗取他的信任罢了。**他开始恨她!恨她的“欺骗”!恨她居然去“欺骗”除他以外别的男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她到底要怎样?为何梦中笑的那般开心,却独不肯对他一展笑颜!她怎可这般自得其乐!全无所谓!这女人难道忘了,她到底是谁的妃了吗?————常清近期作品:《猫霸帝王榻》,地址:(穿越)《总裁的钱奴》又名(《誓言》),地址:(现代都市)
  •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4)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Going into Society

    Going into Socie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凡中之神

    凡中之神

    宇宙由爆炸形成,首先形成的智慧生命体吸收了爆炸能量,从而拥有了创世力量,这种生命称为一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