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2900000012

第12章 抹尸

郭又军依仗自己的根正苗红,下乡仅一年多就招工去了县城,常被外贸公司派遣去香港,随火车押运活猪。失去了这个忠诚的骑士和勤奋的黑奴,安公主阁下的日子过得有些乱,常常忘了打开水,只能喝冷水;忘了打饭,只能事后啃萝卜或红薯。若不是女友们帮忙,若不是军哥隔三岔五来探亲,小安子的床上差不多就是一狗窝,被子和衣服搅成一团,内裤什么的也不收捡。男性本地农民都不敢进她的房间。

她常常找朋友帮忙整理内务,洗衣或缝被套,但找马楠时推开了蔡海伦的门,喊蔡海伦时推开了顾雨佳的门,总是找错地方,然后说“对不起”,退出门来再找。

有一天半夜,她一翻身,翻得床铺咔嚓塌了一头。大概是天太冷,她不愿出被窝,懒得起来点灯和修理架床,只是探头四下里看了看,仍然缩在被窝里睡下去,哪怕脚高头低的高难度动作一直将就到天亮。“练倒立不也是要练么?这也是培养一种平衡感。”她后来向朋友这样解释。

洗衣也总是让她心烦。不知何时,她盯住溪水看了一阵,有了新的创意,用绳子系住一件件衣物,吊入哗哗水流中,接受水力冲击,省下搓洗工夫,算是自动冲洗法。不幸的是,别出心裁也有巨大风险。这一天早上,她去溪边兴冲冲地回收衣物,发现夜里一场雨太大,溪水突然膨胀,轰隆隆冲走了她的大部分衣物。她急得大喊大叫,在本地农民的指点下,沿着溪流往下游方向找了一两里路,虽找回了几件,但还是丢了一只袜子和一条裤子,手中那些糊满黄泥的秽物也需要重洗。一个放牛仔捡到她的乳罩,不知是何物,缠在头上如同戴了两只大耳机,让她哭不是笑也不是。

她在另一些事情上倒是永不疲倦,哪怕是夜里,哪怕没顾上吃饭,也可以去教别人游泳,教别人拉琴,或带上歌友去防空洞里练习腹腔和胸腔的共鸣。听说省歌舞团来县城演出,水平高得一票难求,她惊喜得两眼发直,尖叫一声,说走就走了,没搭上便车就徒步出行,一连几天不见人影。

身为队长的武妹子怒不可遏,“她是山上捉下来的么?也太没规矩了吧?把茶场当茅坑,想屙就屙,想走就走?”

其他发妹子、根妹子、飞妹子也不满,都说这种人跑了也好,留下来是个祸。

他们都成了“妹子”,是本地人觉得名号贱一点容易活人。

移栽老茶树的时候,女员工也有每天六十个坑的任务。她意兴阑珊,抡起一把过于沉重的铁钯,身子七歪八扭好一阵,差一点把自己扭成麻花,钯尖还是在硬土层上弹跳,就是扎不进去,顶多留几个齿痕,老鼠咬出的一般。眼看别人挖出一个个深坑,都走远了,她还满脸通红地落在后面,有一种要哭的表情。肯定是恨到了极处,她每挖下一钯就低声骂一句“妈妈的”或“奶奶的”,粗话滔滔不绝。“武妹子我挖你祖宗——”她对队长的一腔怒火也是冲天而起。

我禁不住好笑,上前去示意她让开,替她狠狠地钉下几十钯。这样,硬土层已经破开,她接下来刨取碎土和修整坑形就容易多了。

她站在旁边没说话,或是累得已经说不出话。

我也没说话。

傍晚,她拿一根针线来找我。“你那两件衣太破了,我帮你补一下吧。”

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让我大吃一惊。“你也会补衣?你不是只会贴胶布么?”

“补衣有什么了不起?我只是觉得没意思,不想学。真要补,像我这样聪明的人,还有什么事不能无师自通?”

“你不会把两只袖子绞成一只吧?”

“讨厌!不识好人心呵?”

其实,补衣的女人更像女人,就像捣衣的女人,淘米的女人,蹲下来同邻家孩子说话的女人,在我这种老土的眼里是女人不可缺少的规定姿态。我更愿意给这样的女人打扇——她眼下不时跺脚,不时脖子扭动,显然正受到蚊子侵扰。

这个弥漫着烧草烟子味的橘红色黄昏,显得特别静也特别长。咬完最后一个线头,她得意于自己的补丁有模有样,斜看我一眼,笑了一下,不知什么意思。她得意洋洋地吹了一阵口哨,也不知是什么意思。

她邀我去吃肉,说是有福同享。我后来才知道,吃肉就是农民说的“吃烂肉”(丧家的招待)。附近一位妇人死了,丧家知道她胆子大,想必是阳气旺八字硬的角色,扛得住来自阴间的邪毒,前来请她去抹尸。这不是一个很好玩的机会么?不是同制作骷髅的刺激性有得一比?说不定还能看到传说中的巫师唱傩戏呢。

我很想油一油自己干枯的肠胃,打上一两个幸福的饱嗝,但一听抹尸还是心里打鼓。抹尸有什么好玩?谁知道那尸体是不是腐烂发臭,会不会屎尿横流,会不会有传染病?再好的山珍海味,摆在离地府阴间最近的地方,摆在死神的嘴边,恐怕也有几分难以下咽吧?更可疑的是,她连死人都不怕,居然不敢一个人夜行,要拉上我做个伴——这话明明有假。想必是大甲、军哥不在这里,她把我当代用品,身边不能没有卖命的小听差。

“我不去,我要睡觉。”

“胆子果然是小,我都替你臊。”

这话比较伤人。我只得狠狠心跟随她出了门。不料我们出行前就有关传染病的事争议太久,耽误了时间,丧家以为她不来了,便请人抹过了——这就是说,我们只能无功而返打道回府,喝过孝子敬上来的一杯茶,就算完事了。

小安子急得翻眼皮,“那不行,我还没抹。”

“确实抹过了,都入殓了呵……”孝子吃了一惊。

“重抹!”

“为什么?”

“抹尸这可是件大事,一定要保证质量。”小安子支支吾吾,“你说的那个三嫂什么人?用没用肥皂?用没用热水?该抹的地方都抹到了?……”

“实在对不起,你迟迟又没来,不能再等了呵。不过三嫂是学裁缝的,做事最贴心,最细心,手该轻的时候轻,该重的时候重,肯定把我娘抹舒服了……”孝子突然“呵”了一声,大概从我们的磨蹭中领悟到什么。“这样吧,来的就是客,你们来了就不要走,留下来吃块豆腐。”

小安子冒出一个大红脸,“不用,不用,你让他吃就行……”

“你们是城里人,是毛主席派来的知青,来了就是我娘的面子。是不是?不能走,说什么也不能走。我娘这一辈子连县城也没去过。要是知道你们来了,来得这么远,她死得有面子,这一路肯定走得高兴。”

后来才明白,“吃豆腐”是低调的说法。实际上,半夜这一顿肉鱼都有,让我忍不住热血沸腾神采飞扬,一顿饭下来吃得腿沉和气短。惭愧的是,我们什么也没做,小安子的一套化妆功夫也没用上。我们不会唱夜歌和演傩戏,进门时也没带香烛、鞭炮、祭幛什么的,几乎吃得不明不白。为了有所弥补,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决定做点什么以寄托哀思。我去抱一个奶娃,结果笨手笨脚,不知何时抱出一个上下颠倒,奶娃的头朝下,两只脚朝上,急得奶娃他妈在一旁哭笑不得。小安子去檐下帮丧家磨豆腐,却不习惯吊杆长柄的推磨,上推时卡住,下拉时也卡住,一旦用力过猛,又嘎啦一声,把长手柄的立杆别断了,简直是添乱。好在主人没见怪。“没关系,没关系,我再砍一根就是。”

回家的路上,小安子对自己的添乱忍不住大笑,惊得林子里的宿鸟扑扑飞逃。我们走上一个山坡,穿过一片竹林,走在一片深秋的虫声里。沙路有点滑,她向我伸出一只手,让我拉了一把——黑暗中的那只手有点冷,但坚硬有力像男人的铁掌,在我的意料之外。

“陶小布,我们这样子有点像深夜私奔吧?”她的手有一丝犹豫,终于放开了,突然冒出调戏之语。

“小安姐,你……你要让军哥掐死我呵?”

“你看看,怕了吧?声音都抖了。”

“我……”我一时没找到词,不无几分狼狈。

“小菜瓜,你知道私奔要如何装?”

“我哪知道?”

“想一想么。”

“我想不出。”

“要不要我告诉你?”

“我明白了。昂首挺胸,前弓后箭,面带微笑……”

“呸,我今天给你补了衣,还领你来吃了肉。你可真是忘恩负义,装一回私奔会死呵?下次不带你玩了。”

“装私奔……还不如盗墓吧。我们说不定还真能盗出一个财主墓,挖出一堆金元宝……”

“嘿!”她打断我,“你拉我一把呵。”

“这里又不滑,你上不来?”

“我刚才没吃东西,走不动了。”

我把拐杖的一头递给她。

她啪的一下打掉拐杖,在黑暗中再笑,“……你看你,吓得连手都没有了,是不是尿裤子了?是不是脚抽筋了?你干嘛不撒开脚丫子抱头鼠窜?”

“你……你这不是已经上来了?”

“小菜瓜去死吧你!”

补记:

多年后,她的女儿丹丹送来一个布包,说里面有几本日记,是母亲去非洲之前交代过的:如果三个月内得不到她的消息,就把这一包交给小布叔叔——我不知这一托付与多年前的那个秋夜是否有关,不知这种托付为何指向我。

我与她之间有过什么吗?没有,甚至没说过多少话。那么她要向我托付什么?把自己一生中的心里话交出去,也许比交出身体更为严重,发生在一个女人远行之前,不能不让我一时慌乱。我觉得这一包日记就是秋夜里伸来的那只手。

我没有忘记什么,当然没有。我肯定没有忘记什么,当然肯定。她说过:“知道我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吗?就是抱一支吉他,穿一条黑色长裙,在全世界到处流浪,去寻找高高大山那边我的爱人。”

对不起,这话其实不说也罢。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这个世界里大凡读过一些洋书的女子,谁没几个关于爱情的梦,关于艺术的梦,关于英雄的梦,关于欧美式都市或田园的梦?……小资们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继,在高高云端中顽强梦游,差不多是下决心对现实视而不见的。“米”不是大米的米,首先是米开朗基罗的“米”;“柴”不是柴禾的柴,首先是柴可夫斯基的“柴”;至于雨,万万不可扯上灌溉或涝渍,不可扯上水桶和沟渠,只能是雪莱或海涅那些诗境中的沙沙声响和霏霏水珠——她就是这样一路梦游而来。问题是,哪一个男人能伴飞这永无终点的梦游?

生活中得首先有米,首先有柴,首先有掏得出来的钢鏰儿……在这一点上,比起小安子这样的超级梦女来说,再英雄的男人也会显得庸俗不堪。

她父亲就是这样的。从她的日记中得知,作为一位曾留学苏联的乐团指挥,她父亲好旅游,喜游泳,爱朗诵,热衷跑步,雨中散步一类的雅兴肯定也少不了。但这一切并不妨碍他的胆小怕事,一旦听到妻子戴上右派帽子,成了政治上的拖累,立即离婚而去,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女儿曾瞒着母亲和外婆,一个人偷偷远涉千里之外去寻找生父的面孔。但对方只是把她带到饭店,看她狼吞虎咽地吃下两碗面,给她一些钱,并无把她迎入家门的意思。“安志翔——”小安子最后直呼其名,“我一直保存了你的一张照片。我现在要告诉你的是,我回去一定把这张照片撕了。”

从她的日记中还可得知,她母亲是一位油画讲师,最多的周末活动是去郊外写生,给儿女捉蝴蝶或捡蘑菇,讲一讲《安徒生童话》什么的。但她的再婚对象是一个秃头官员,显得她落难后的新生活务实了许多。这一天,面对丈夫的急不可耐,家里唯一的小房子又太窄,她便把儿子哄到阳台上去睡。时值武斗时期,城里乱成一团,远处的枪声竟夜不息。冲锋枪的哒哒哒,重机枪的咚咚咚,日本老式三八大盖的叭——咯,连邻家的老太太和小孩子都耳熟能详,能分辨出一二。不知什么时候,一颗呼啸流弹到访了这一家的阳台,正中孩子光洁的头部,却不为家人所知。于是这里的世界霎时断裂成两极:在枪声时断时续的这个晚上,在南方夏天星光繁密的这个夜晚,在很多秘密事件悄然发生的这个夜晚,墙那边是父母的鱼水尽欢,墙这边是儿子的奄奄一息;门那边是疯狂情欲,门这边是悄悄死亡。母亲用床上气喘吁吁的呻吟送别了儿子。血流出了一步,流出了两步,流出了三步,流得越来越远也越来越快,一条红色长蛇般窜入竹椅下的排水管……直到第二天早上,母亲发现儿子全身的冰凉和僵硬,当场晕了过去。

小安子独自处理了弟弟入殓的一切事务,包括换衣和化妆。

她清洗一个七岁弟弟颌下和耳后的血渍,清洗一双小手和一双小脚,觉得自己正在面对一个洋娃娃,有一种带领玩具过家家的奇怪感觉。这就是她后来再也见不得洋娃娃的原因。她不怕摆弄骷髅,愿意给农妇抹尸,但一个憨墩墩胖乎乎的塑胶小脸足以吓得她面如纸白,大叫一声拔腿就跑。

显然,当一个女子连洋娃娃都不敢面对,如果不投入一种更为迷幻的梦游,又怎能把日子过下去?

同类推荐
  • 魔书:魂飞魄散

    魔书:魂飞魄散

    围绕着寻找魔书,引发了一连串离奇古怪的事件,人类与鬼界展开了斗智斗勇,最终人类战胜了鬼蜮。作品充满了现时的文学娱乐精神,极具可读性。
  •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套装合卷本)(译文名著精选)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套装合卷本)(译文名著精选)

    《伊利亚特》全诗分24卷,15693行,主要叙述的是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希腊英雄阿基琉斯的争吵为中心,集中描写了战争结束前五十天发生的事情。希腊英雄阿基琉斯因女俘为主帅阿伽门农所夺,盛怒之下拒绝作战,希腊联军因此受挫。后因好友帕特罗克洛斯战死,阿基琉斯再度披挂上阵,终于杀死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使希腊联军转败为胜。《奥德赛》全诗共24卷,12110行,叙述特洛伊战争后,希腊联军英雄、伊萨卡王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十年,历经艰难险阻,终于返回故国,夫妻团圆的故事。
  • 狼祸

    狼祸

    如果说某个人十分健忘,似乎无伤大雅;然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健忘,最终可能引出新的灾难!因此,我总以为,认真地对往事——不论是悲剧性的还是喜剧性的——乐于进行深入的思考,无论如何是必要的、有益的。现在,要在地图上寻找这个地方,可能要费些眼力,如果坐上飞机作鸟瞰的话,就比较容易看得清楚些。这就是:在山东的西南部——从济宁以南到江苏徐州以北,这里有独山湖、南阳湖、微山湖、昭阳湖,南北相连,并称为南四湖。这块跨越陇海路两侧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在抗日战争年代,被称为四湖边区。
  • 速求共眠:我与生活的一段非虚构

    速求共眠:我与生活的一段非虚构

    一个被名利裹挟的作家“阎连科”;一段写实名利场的非虚构;一场场非爱非情的回忆和记述;一桩桩情节与事件的肯定与否定;一种又一种声音的交叉和叠加;一笔又一笔纪实与虚构的互动与互成;是作家写了小说,还是小说写了作家、导演和众生?是苦难拯救了人生的真情,还是真情如窗帘般遮掩了生活的黑暗?《速求共眠》之所求,是对真相的跪拜,还是对人、名利和欲望造就的时代的镜射?
  • 红叶落索的时候

    红叶落索的时候

    愁,如红叶落索的时候,悲伤在停留,一堆堆思念仍未够。过后仍是愁,常记起热吻的时候,只想到白头,思想身躯犹如木偶,你知否,快乐似叶絮飘走……三个在爱海中浮沉的同龄女子,三段难以厘清的爱恨情仇。一个看似淡然无奇的爱情故事,却引出了太多的悲喜连绵。生活就因这悲喜连绵有了意义,爱情就因这淡然无奇有了主题。愁,如红叶落索的时候。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名伶之死

    名伶之死

    琴声。柔软的旋律在满室摇曳,将偌大的空荡荡房间衬托地格外静谧。她心慌意乱地颤抖了一下,琴声随之而停。他们一定会听见的!他们会杀了自己!此时,她也顾不得许多,提起长裙,拼命从地上爬起,连滚带爬地奔向门口,手指痉挛地抓住门把手,也不知道开了几次才打开。当夜晚凉爽的风扑在她脸上时,她想也没想,竟然连楼梯都来不及找到,直接从台上跳了下去,缀满绣花的织锦小鞋里纤细的双脚,刚一接触地面就传来剧痛。
  • 邪神修炼手册

    邪神修炼手册

    新书《巫师终临》已发布,希望大家多支持。极端的恐惧,不可描述的狂欢!这里是沾满了腐烂粘液的乐园,绝望、哀恸、背叛、疯狂、厌离……瘦长鬼影、食面人、鬼女孩花子、凶杀古画、背后灵、腹语人、星之彩、无形之子……无数的诅咒与瘟疫将为了亡者的归来而舞蹈!就座于骸骨与猩红王座之上,夏洛克抚摸着手中的日记,褐色的瞳孔中隐约蠕动着什么:“成为邪神还是救世主,这是个难题。”PS:克苏鲁、基金会、灵异风更新时间:每天两章,共计五千字左右,上午十二点与晚上七点左右,欢迎订阅、收藏、留言。剧情讨论群:964049454
  • 宫有夜月心相属

    宫有夜月心相属

    在宫庭月生日那天,他与自家哥哥宫庭俊,穿越至异世,并发生了一系列奇奇怪怪,但两人却必须要经历的事……“三王爷,胆子大了是吧!”“不要,王妃手下留情!”一觉醒来,穿越千年,嗯,和小说里真的很像呢!有“讨厌”的王爷,有信任的朋友,父母也不太差,还有一些不知死活的人可以逗弄一番……可穿越并不是偶然,好像,永远也回不去了呢……“小月,路途艰险,你真的要去吗?我去就好了。”“我不怕的,哥,她也是我的母亲啊!”“小月,我陪你去,我保护你啊!”“寒寒,你别去了吧!我不想你有危险,我有哥哥呢!”“小月……”从此,八人踏上了探险之路。所有人都会因她而改变。误会、被抓、离去、伤心、忧虑、愤怒等等磨难与负面情绪包围着众人。到目的地时还会是原来的那八个人吗?自始至终,不离不弃,永恒的爱当回去时,又将会是另一番情形……
  • 绝世医妃:废材逆天五小姐

    绝世医妃:废材逆天五小姐

    西岳国,都城春意盎然的四月,院落里百花齐放,悄然挺立的樱花树枝头一片片嫣红的雪樱随风飘落。樱花树下,墨黎汐安然坐在紫藤椅上。此时的她头发挽成一个复杂出彩的流云髻,一袭白色拖地长纱裙,粉色织锦腰带绝美将那不堪一握的芊芊楚腰束住,更显的绝美出尘气质,飘零的雪樱落在墨黎汐的肩头,微风袭来,宛若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她如藕般纤长白皙的玉手里拿着的赫然便是浅云山庄名下最大的……
  • 重生农女:猎户相公别来撩

    重生农女:猎户相公别来撩

    海草得意洋洋地抱着一大堆衣服,对着河里光溜溜赤裸全身的某登徒子喊:“相公,娘子给你送衣裳来了,你可要接好哦。”说完,就把衣裳往河里一扔。皇子泡在河里,被海草点了穴道,动弹不得,眼睁睁地看着他的衣服被扔进河里,转眼就被河水冲得无影无踪。海草一见,某登徙子的衣服被河水冲走了,顿时发出一种恶魔般的狂笑:“相公,你怎么不接衣服啊?哦!我知道了,相公是想光着屁股溜回家是吧,哇哈哈哈哈……笑死人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金水湾

    金水湾

    本书是一部乡村题材的长篇小说,描写了在金水湾这个小乡村在新农村建设当中所经受的历练。颂扬先进共产党员坚守信念,矢志不渝,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拼搏精神,描绘错综复杂的家族、家庭和人与人之间关系与矛盾纠葛,揭示落后愚昧的家族观、权力观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和桎梏。气势恢弘,结构缜密,人物鲜活。
  • 九天玄宝

    九天玄宝

    江湖五大豪门巨擎之一的唐门覆灭,成为武林之中公认的一大江湖悬案。而唐门秘宝火晶石的流失,更是掀起了武林之中的腥风血雨。“你爱我嘛”,“醒醒吧,我爱的从来都不是你,而是火晶石。”
  • 通天塔之青云仙缘

    通天塔之青云仙缘

    白玉塔通行万界。秦烨获得“通天塔”传承,通往“元武之界”时遭遇时空乱流,风暴席卷之下不得不寻机迫降,落在一处翠竹幽幽之山峰。那座山峰,名为“大竹峰”!——醉里揽卷,总幻想青云山上之明月。蓦然梦醒,皎皎月光之下唯有一己孤影,身外寒竹。醒与醉之间,竟不知是庄周梦蝶,还是前身仅为蝶之一梦?由来以为,世间岁月匆匆自己仅是游览旁观之过客,未曾想到,风云际会期,世间亦是属于我秦烨之舞台!至此,酣畅饮酒,潇洒舞剑,明月不孤矣!大竹峰:562749043
  • 寄生蟹

    寄生蟹

    上海姑娘艾小米,母亲去世后,独自租房生活。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条件不错的俞少卿。本来都要谈婚论嫁的小情侣因为房子问题分了手。却因未来婆婆出面调解后终于结婚了。婚后夫妻俩日子过的非常幸福。但随着孩子的出生,婆婆的到来,婆媳俩在育儿上,观念上,生活上,矛盾重重,冲突不断。丈夫俞少卿对妻子的态度也开始慢慢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