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2400000078

第78章 索罗斯的智慧法则五:一流搭档 (1)

索罗斯的优秀在于其永远都用最优秀的搭档。

——本书作者

使用不同方法的各类人才我都愿意起用,只要他们是正直的。

——乔治·索罗斯

用人的艺术

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女人,这句话套在大师们身上并不合适,想想看索罗斯那糟糕的婚姻记录,再看看巴菲特过着的异样婚姻生活,同一个女人保持婚姻关系,却与另外一个女人居住了几十年,直到最近几年才结婚,而格雷厄姆却与索罗斯差不多,结婚次数远远超过了他认为的投资次数。四个人之中只有林奇是一位双丰收的人。所以,四个人当中只有林奇符合了“一个成功男人背后有一个优秀女人”的说法,其他三个人则要打折扣,巴菲特和格雷厄姆好一点。除了林奇之外的三个人都有一个很好的搭档,格雷厄姆的搭档是杰罗姆·纽曼,巴菲特的搭档是查理·芒格,索罗斯的搭档先是吉姆·罗杰斯后是朱肯米勒。

从中看出什么门道没有,大师要不就是身后有一位优秀和贤惠的女性共同组成一个圆满的家庭,要么就是身旁有一位优秀和坦诚的一流搭档,组成一个最佳的天才组合。

就用人而言,索罗斯善于发觉那些极具潜力和资质的人,但是他又陷入到不得其人的局面,在吉姆·罗杰斯走后,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搭档,后来格拉德斯坦和朱肯米勒的出现才解决了这一问题。索罗斯在用人上最为擅长的一点不是选择人才,而是善于放权,对于一个忙于慈善和金融的大师而言,放权是必然的选择,无论是在开放社会基金还是量子基金的管理上,索罗斯都是朝着放权的方向走的。

与吉姆·罗杰斯的分道扬镳也是由于两人的分歧,索罗斯倾向于扩充团队,实行分工,而罗杰斯则认为仅凭他们两人对抗整个世界是最具挑战和乐趣的,罗杰斯更喜欢精英主义和集权组织机构,这导致了索罗斯和罗杰斯的分手。此后量子基金遭遇了首次亏损,不过索罗斯仍旧挺了过来,保持了量子基金较快的增长。此时,由于慈善事务繁多,使得索罗斯分身乏力,最后他开始在开放社会基金和量子基金上推行进一步的放权,他始终遵循波普的教诲: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他觉得要管理好慈善事务和金融投资就必须借助其他人的力量,经过多次实验后,他成功地找到了开放社会基金的管理者和量子基金的管理者。

索罗斯的所有用人艺术都集中于放手让最合适的优秀人才去做最重要的事务。通过引入搭档,索罗斯不断造就新的神话。那些出生于量子基金的人才都成为了金融的翘楚,无论是吉姆·罗杰斯还是朱肯米勒,以及其他许多精英。可以说,索罗斯的开放社会理念体现到了他的公司管理中,那就是放权,吸取众人的智慧,集众人之所长为己所用。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索罗斯的两位前任黄金搭档吧。

吉姆·罗杰斯

1967年,索罗斯凭借他的才能晋升公司研究部的主管。索罗斯此时已是一个比较优秀的投资分析师,他在不断地创造自己新的业绩。索罗斯的长处就在于他能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全球不同金融市场的动态。他通过对全球局势的了解,来判断各种金融和政治事件将对全球各金融市场产生何种影响。为了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索罗斯说服Arilhold&S.Blciehrocder公司的老板建立两家离岸基金——老鹰基金和双鹰基金,全部交给他进行操作。这两只基金运作得相当好,索罗斯为公司赚了不少钱。但真正给索罗斯以后的投资生涯带来重大转折的是他遇到了耶鲁大学毕业的吉姆·罗杰斯,两人结成联手。在他们联手的10年间,成为华尔街上的最佳黄金搭档。

索罗斯和罗杰斯不愿总为他人做嫁衣,他们渴望成为独立的基金经理。1973年,他们离开了Arilhod&S.Bleichrocder公司,创建了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公司刚开始运作时只有三个人:索罗斯是交易员,罗杰斯是研究员,还有一人是秘书。索罗斯基金的规模虽然并不大,但由于是他们自己的公司,索罗斯和罗杰斯很投入。他们订了30种商业刊物,收集了1500多家美国和外国公司的金融财务记录。罗杰斯每天都要仔细地分析研究20份至30份年度财务报告,以求寻找最佳投资机会。他们也善于抓住每一次赚钱机会。例如1972年,索罗斯瞄准了银行,当时银行业的信誉非常糟糕,管理非常落后,投资者很少有人光顾银行股票。然而,索罗斯经过观察研究,发现从高等学府毕业的专业人才正成为新一代的银行家,他们正着手实行一系列的改革,银行赢利还在逐步上升,此时,银行股票的价值显然被市场大大低估了,于是索罗斯果断地大量介入银行股票。一段时间以后,银行股票开始大幅上涨,索罗斯获得了50%的利润。

1973年,当埃及和叙利亚大举入侵以色列时,由于以色列的武器装备技术已经过时,以色列遭到重创,付出了血的代价。索罗斯从这场战争联想到美国的武器装备也可能过时,美国国防部有可能会花费巨资用新式武器重新装备军队。于是罗杰斯开始和国防部官员和美国军工企业的承包商进行会谈,会谈的结果使索罗斯和罗杰斯更加确信是一个绝好的投资良机。索罗斯基金开始投资于诺斯罗普公司、联合飞机公司、格拉曼公司、洛克洛德公司等握有大量国防部订货合同的公司股票,这些投资为索罗斯基金带来了巨额利润。

索罗斯除了正常的低价购买、高价卖出的投资招数以外,他还特别善于卖空。其中的经典案例就是索罗斯与雅芳化妆品公司的交易。为了达到卖空的目的,索罗斯以市价每股120美元借了雅芳化妆品公司1万股股份,一段时间后,该股票开始狂跌。两年以后,索罗斯以每股20美元的价格买回了雅芳化妆品公司的1万股股份。从这笔交易中,索罗斯以每股100美元的利润为基金赚了100万美元,几乎是5倍于投入的赢利。

正是由于索罗斯和罗杰斯超群的投资才能和默契的配合,他们没有一年是失败的,索罗斯基金呈量子般的增长,到1980年12月31日为止,索罗斯基金增长3365%。与标准普尔综合指数相比,后者同期仅增长47%。

1979年,索罗斯决定将公司更名为量子基金,来源于海森伯格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定律。因为索罗斯认为市场总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总是在波动。在不确定状态上下注,才能赚钱。

随着基金规模的扩大,索罗斯的事业蒸蒸日上,特别是1980年,更是一个特别值得骄傲的年度,该年度基金增长102.6%,这是索罗斯和罗杰斯合作成绩最好的一年。此时,基金已增加到3.81亿美元,索罗斯个人也已跻身到亿万富翁的行列。但令人遗憾的是,罗杰斯此时却决定离开。这对合作达10年之久的华尔街最佳搭档的分手,多少有点令索罗斯失落。在随后的一年,索罗斯遭受到了他金融生涯的一次大失败。索罗斯判断美国公债市场会出现一个较大的上升行情,于是用所借的银行短期贷款大量购入长期公债。但形势并未像索罗斯所预料的那样发展,相反,由于美国经济保持强势发展,银行利率在不断地快速攀升,已远远超过公债利率。这一年,索罗斯所持有的公债每股损失了3~5个百分点,总计大约损失了一千万美元,量子基金的利润首次下降,下降程度达22.9%。大批的投资者弃他而去,带走了公司近一半的资产约1.93亿美元。索罗斯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他甚至曾想过要退出市场,去过一种平淡的生活。

斯坦利·朱肯米勒

量子基金前首席基金经理斯坦利·朱肯米勒,1997年与索罗斯成功地策划了震惊国际的东南亚金融风暴,1998年再次手握巨资与香港政府进行了一场“世纪豪赌”,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令金融界认识了这位年仅40多岁就掌管着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的基金经理。而且本书也是首次在国内公开斯坦利·朱肯米勒的照片。

与索罗斯的匈牙利犹太人背景截然不同的朱肯米勒,是美国费城土生土长的人士,他在缅因州的波德恩学院获得经济与英国文学学位,稍后进入密歇根大学攻读经济研究学,但由于课程过于理论与计量化,与现实世界脱节,使他厌烦透顶。当年斯坦利·朱肯米勒决定放弃当研究生,直接进入现实社会后,在匹茨堡国家银行股票分析师的职务他干了不到一年,就被提升为股票研究主管。斯坦利·朱肯米勒相当热爱工作,早上6点进入公司,一直 到晚上8点才离开。刚开始时,斯坦利·朱肯米勒对某一行业或某一股票的每一特点都写了整篇整篇的报告。在去委员会演讲前,必须先把报告交给研究主任看。有一次交了一份有关银行业的报告,斯坦利·朱肯米勒对自己的工作很自傲。可是研究主任在读了之后对他说:“这份报告没有用。是什么使股票上涨和下跌呢?”他的这次评价对斯坦利·朱克米勒是一大刺激。之后,斯坦利·朱肯米勒就把自己的分析集中到寻找与确认跟股票涨跌有密切关系的因素上,而不是罗列所有的基本因素。

绝大多数涨跌关键的因素是与收益有关,对银行股而言尤其是这样。化工股表现的就相当不同,在这一行业中,关键因素是化工生产能力。买入化工类股票的最佳时机是当化工界出现大量增加的刺激因素的时候。相反地,最理想地卖出化工类股票的时机是当化工界宣布有大量的新化工厂设立起来,但化工类股票的收益尚未下跌的时候。这样做的理由是因为任何发展计划都意味着在两三年内公司的收益会降低,而股市总是对这种发展预先反应。

另外一个帮助判别哪个股票会涨会跌的信条是技术分析。斯坦利·朱肯米勒非常注重技术分析,而斯坦利·朱肯米勒比部门其他人更愿意接纳技术分析。即使斯坦利·朱肯米勒的老板,许多同事还因为他喜欢收藏所有股市图表而把他看成是个怪物,然而斯坦利·朱肯米勒却认为技术分析还是蛮有用的。

同类推荐
  • 营销36策略:一部为营销人员领航的智慧宝典

    营销36策略:一部为营销人员领航的智慧宝典

    中国7000万营销人每年沟汰率高达25%,面对快速发展,竞争残酷的市场,营销人只有迅速武装自己,才能生存、发展。而销售人员不懂市场,市场人员不懂销售的现状,已经制约了广大营销人的发展。
  • 短线猎手

    短线猎手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上篇是短线投资入门的基础篇,主要是帮助新手快速上路;中篇是技术篇,主要对短线炒作时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和分析;下篇是策略篇,主要对短线的炒作技巧进行全面剖析,主要包括短线跟庄技巧、黑马捕捉技巧、风险控制方法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操性。炒股是一门心态与技巧相结合的艺术,因此,本书还将技术分析和心理分析融为了一体,希望帮助广大投资者在掌握正确的单兵作战技能的基础上,达到长期稳定赢利的境界。
  • 品三国 论管理

    品三国 论管理

    《三国演义》的故事精彩绝伦,家喻户晓,至今仍为读者津津乐道。它的影响极其广泛,各个领域的从业人员都在研究与借鉴暗藏其中的处世智慧。《三国演义》涵盖了几乎所有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学家们也试图从中获得指点迷津的锦囊。本书的目的在于分析《三国演义》中管理失败与得法的案例,指导管理者避免犯错,让企业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振翅腾飞。
  • 跟科特勒学营销

    跟科特勒学营销

    最实用、最全面的科特勒营销理念。本书总结了科特勒几十年的营销经验,并对他的营销精髓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结合具体的营销经典案例,教给大家全面、具体的营销实战操作方法和技巧,就如同“营销界的爱因斯坦”亲身传授你营销知识一样亲切、自然,能让你迅速领悟它的精髓。
  • 李嘉诚的投资智慧

    李嘉诚的投资智慧

    《李嘉诚的投资智慧》围绕李嘉诚一生的投资故事展开,从投资策略、投资眼光、投资机会、投资风险、投资理念、投资原则、投资方法、投资方向等八个方面,系统总结梳理了李嘉诚的投资理念与技巧。《李嘉诚的投资智慧》不是一本描述李嘉诚如何发家的记录史,而是一本真真正正剖析李嘉诚内在投资方法和技巧的实用参考。
热门推荐
  • 创造艺坛神话的璀璨明星

    创造艺坛神话的璀璨明星

    本书介绍了创造艺坛神话的璀璨明星,人物包括:好莱坞电影奇才,国际影坛第一代功夫巨星,太空独舞,时尚百变女王,舞之女神:篮坛飞人,一代球王,美国人的心灵女王,喜剧表演大师等璀璨明星。通过他们的简介、生平、经典语录、以及影响领袖生平的传奇事件几方面,向读者真实还原明星的传奇人生。
  • 喜忧参半的青春

    喜忧参半的青春

    每个人的青春都有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而我,有两段,一段是不懂爱,一段是懂得爱,以至于让他们都受到了伤害,时至今日,我却还跨不过那道坎……
  • 鹿鼎记(全五册)(纯文字新修版)

    鹿鼎记(全五册)(纯文字新修版)

    这是金庸先生最后一部武侠小说,也是登峰造极之作!小说讲的是一个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的小孩韦小宝,他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江湖各大帮会、周旋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之故事,书中充满精彩绝倒的对白及逆思考的事件!金庸先生将韦小宝的个人经历与历史密密切合,大玩历史哈哈镜的手法,令人赞叹,几乎信以为真,而小宝的做人方法及毫不留情的揭出人生各阶层黑暗面这种做法,使得这部书成了不是武侠小说的武侠小说,到了无剑胜有剑的境地。韦小宝是个最最普通的人,好像也就是在你我身边的那些人一样。
  • England, My England and Other Stories(II) 英格兰,我的英格
  • 逆天狂妃:邪帝用力宠

    逆天狂妃:邪帝用力宠

    血薇,人人闻之色变的佣兵之王。凌雪薇,被未婚夫退婚,被妹妹算计,凌府人人厌弃的废物一朝穿越,血薇带着研究基地和超级电脑成了凌府的废物,从此开启逆袭之路。天玄大陆任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随便拿出一把刀就是绝世神器;珍贵无比的冰晶仙露研可以大批量生产;丹药想练就练,神器想造就造。开挂的人生是如此的寂寞
  • 慎柔五书

    慎柔五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世最强收徒系统

    异世最强收徒系统

    新书《我是个莫得感情的刺客》已发布。天降系统,重生异世,原本碌碌无为的人生焕然一新,誓要挣破如匣般禁锢自己的苍穹。且看江白如何纵横万界,玩转众生,打造最强祖师爷的神话,要记住,你大爷终究是你大爷。一人之下,镇魂街,龙之谷,妖怪名单,超神学院。正版VIP群:693681735(附截图)。
  • 诗话人生:黑塞诗选(黑塞文集)

    诗话人生:黑塞诗选(黑塞文集)

    《诗话人生——黑塞诗选》从作者15部诗集中甄选了275首精品,分“少年篇”、“青年篇”、“中年篇”、“老年篇”和“晚年篇”五个部分集一册出版。黑塞的文学生涯以诗歌创作为始,又以诗歌终结;他第一本诗集《浪漫之歌》,收集了他从15岁开始的诗歌创作,而最后一首诗《残枝嘎响》,完成于他去世的前一天。在黑塞诗作生涯的近70年间,他共作诗约1400首,其中800多首由他亲自编辑成15本诗歌选集。黑塞的诗深受德国人民的喜爱,他的诗纯真缠绵,篇篇都是真情流露,不仅语言细腻委婉、简洁朴实,风格也尤为清新、自然流畅。
  • 我是你的宠物

    我是你的宠物

    四年前突然出现的少年,,失去的三年记忆,怪异的能力,神秘组织......
  • 新世纪,纪元

    新世纪,纪元

    “喂,爸,是我。”“哼”“爸,我有事想拜托你!”“不是用不到家里了吗,现在出事了就想起家里来了?”“...爸,....这次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