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26700000014

第14章

立有数品第六十一

问曰。心异心数法异。所以者何。心心数法共相应故。若无心数则无相应。而实有相应。故知有心数法。汝意若谓心与余心相应。是事不然。所以者何。经中说心独行远逝寝藏无形。是中但遮同性。虽与心数共行。犹名为独行。如说比丘独处虽有虫兽。以无类故亦名独处。故知心不与余心相应。而实有相应。故知有数。又心七界一入一阴所摄。心数法一界一入三阴所摄。又心是依处。数法依止。如经中说是心数法皆依心行。又若无心数则无五阴。是则不可。又此二生异。从二生心。从三生数。如经中说。因眼缘色。生眼识。三事和合名触。触因缘生受。又说。名色集故识集。触集故受集。又心数法与所依相应。同共一缘。在一世中。心不如是。以是差别。故知心异心数法异。又四依中说。依智不依识。智若是识。云何言依。故知智非识也。又佛自说心数法名谓从心生。依止心故名为心数。又佛不说此义。唯独有心。而无心数。他人亦可言但有数而无心。汝若以名字破数。我亦以名字破心。又所作异故。诸法相异。如水能浸渍火能焚烧。如是受等所作异故知有异相。又诸经中说。心中生觉故知心数异心。不应心中自生心故。又如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若但是心。则垢净无因。是人不以无明故垢慧明故净。应自垢自净。此则不可。是故有心数法。

非无数品第六十二

汝虽言能缘法名心。心差别名数。如道品中说。是事不然。所以者何。经中说。心相异。心数相异。能识是识相。觉苦乐是受相。别知是想相。起作是行相。故知心异心数亦异。汝言心得解脱。是亦不然。余经中说。离无明故。慧得解脱。不但说心得解脱。又以心胜故但说心。又世间人皆多识。心数法不尔。故佛偏说。又佛经中有不尽语。此言是也。又如经说。汝等比丘。能断一法。我保汝等得阿那含道。所谓贪欲。而实不偏断。是事亦然。欢喜心等。皆以此答。汝言内外二法。是亦不然。说外有名色。即说心数。以外入摄故名为外。又是中佛说三事。内有识身。即说识与根。外有名色。即是说尘。汝言说有识身。是亦不然。此经中说外一切相即是心数。汝言三事和合名触。是事不然。触与受等心数作因。是故独说。

非有数品第六十三

答曰。汝言以相应故有心数法。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诸法独行。后当广说。故无相应。是心独行。亦以此答。非遮同性。是遮数法。汝言摄异故有心数。是作经者。自立名字。佛经中不说相摄。是故非也。汝言依处者。如汝意识依心。不以依故便名为数。如是心依于心。不得名异。汝言无五阴者。是事不然。我以心差别故。有名为受。有名为想等。汝以心数别为三阴。我亦以心别为三阴。汝言生异。是事不然。若心与数法共生。何故言二生心三生心数。若但说心。则有此理。所以者何。是人先说识时。后说相等。汝言相应缘世故知有异。是先已破。无相应故。汝言依智非依识者。我说心有二种。一名为智。一名为识。故依智心。不依识也。汝言佛说依心生法名心数者。心所生法。名曰心数。心依心生。故名心数。汝言佛亦不说无心数者。我亦不言无心数法。但说心差别故名为心数。又若有道理。不可说名说。如其无道理。虽说非说。是故不可以说为因。又我等当说心心数法名字义。以集起故名心。受等亦能集起后有。相同于心。故名为心。又心与心数。俱从心生。故名为心数。若人但说有心数法。是人应说数法名义。而实不可说。是故非因。汝言作异及心生觉。皆以此答。所以者何。我以心差别故。所作业异亦心中生心。名心生觉。汝言垢净无因。是事不然。虽无数法。而有垢净。又无异相故。无心数法。所以者何。汝以心相应故。名为心数。相应法无。后当广说。故不从心别有数法。

明无数品第六十四

汝言相异故有心数。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若识若觉。是诸相等无有差别。若心识色。即名为觉。亦名想等。如世间言汝识是人即名为知。从受苦乐。亦即是知。当知识即受想。若此等法。有定异相。今应当说。实不可说。故无异相。汝言慧得解脱。是事不然。无因缘故。随心有染亦有无明。是心聚中染及无明。尽与相应。若言无明垢慧染垢心者。则无因缘。如是离无明故。慧得解脱。离染垢故。心得解脱。亦无因缘。又是名不了义经。如经中说离三漏故心得解脱。故知亦从无明心得解脱。若说从染心得解脱。是说遮断。言从无明慧得解脱。是毕竟断。若从染故。心得解脱。从无明故。慧得解脱。若从恚等。得何物解脱。是事应答。当知离心无得解脱。故但有心。汝言以心胜故但说心者。心有何胜义。而慧等法无。汝言人多识心故但说心者。世间人亦多识苦乐。应说受等。汝言有余诸经者。何故不但说心数。而但说心。汝言但断一法。是语有缘。佛随众生烦恼偏多若常覆心者。说是一法断此法故。余亦自断。是故非因。汝言说名相故即说心数。汝自忆想分别。是经不说此义。汝若自生忆想分别。何不言以名相说心缘。可有此理。汝言触与受等心数作因。是言多过。俱相应法。而言触是受等因。非受等是触因。有此等咎。故知但心无别心数。

无相应品第六十五

无相应法。所以者何。无心数法故心与谁相应。又受等诸相不得同时。又因果不俱。识是想等法因。此法不应一时俱有。故无相应。又佛说。甚深因缘法中是事生。故是事得生。又如谷子牙茎枝叶花实等现见因果相次。故有识等。亦应次第而生。若汝意谓如贪等烦恼与色共因应俱生者。是事不然。色无了知。不能缘故。心心数法。有缘有了。是故一时不应俱有。无多了故。又以一身。名一众生。以一了故。若一念中。多心数法。则有多了。有多了故。应是多人。此事不可。故一念中。无受等法。又何故六识不一时生。问曰。诸识皆待次第缘生。故不一时。答曰。以何障故。一次第缘不得次第生六识耶。当知先因后果次第生故。又经中说。眼见色不取相。取相即是想业。若佛听识业而遮想业。当知或有识而无想。若人取相。是见已取。非是见时。故知识等次第而生。又经中说。眼见色已随喜思惟。是中亦先说识业。后说受等。又经中说。见是见等。故知非一切心尽有受等。又以五识相是事可明。所以者何。若人于眼识中。不能取怨亲相及平等相。是则无想。亦无忧喜。无分别故。或有人说。是中亦无贪等烦恼。故知无思能求后有。故名为思。此后当说。故知五识亦无思也。又汝等五识不能分别。此中云何当有觉观。思惟分别。先粗后细故名觉观。又若五识中有觉观者。如说欲我知汝。本皆由思觉生。是则觉时无欲。识时云何有觉。或有人言。五识中有想无觉。是觉因想生。云何想时有觉。是故应受五识无想无觉无观。所以者何。五识中无男女分别。亦无受等分别。是中何所分别。又汝等说五识次第必生意识。以五识无分别故。若五识中有分别者。何用次第生意识耶。又觉观不应一心中生。以粗细相违故。譬如振铃初声为觉余声曰观。彼喻亦然。若五识中。有觉观者。应说其业。实不可说。当知心心数法次第而生。又痴慧相违。不应俱有。云何一念中。亦知亦不知。又一心中不容有疑。所以者何。若杌若人。不得一心中行。以心业无此力故。又人言心数法中忆行过去世缘。现在心云何当有。又若念此人是我知识。曾利益我。念已生喜。是事云何。在一心中。又欲不欲。云何在一心中。如经中说。若诸比丘乐欲我法。法则增长。若不乐欲。法则损减。云何当在一心中。又若一心中有心数法。法则错乱。所以者何。于一心中。有知不知疑不疑信不信精进懈怠。如是等过。又一切心数应尽在一心中。以何障故。苦乐贪恚等。不在一心中。若汝谓苦乐等相违故不在一心中者。知不知等亦相违故。不应在一心中。故无相应。又七菩提分经中。佛次第说诸心数法。若比丘行四念处。尔时修习念菩提分。心在念中。简择诸法。简择诸法故生精进。精进力故能集善法。心生净喜。心生喜故得猗。得猗故心摄。心摄则得定。得定故能舍贪忧。舍贪忧故知心数次第而生。又八道分经中。亦次第说。若得正见。则从正见生正思惟乃至正定。又次第经中。佛语阿难。持戒之人。不应愿欲心无忧悔。持戒人心法无忧悔。无忧悔者。不应愿欲。心得欢悦。心无忧悔。法应欢悦。欢悦则心喜。心喜则得身猗。身猗则受乐。受乐则心摄。心摄则得实智。得实智则厌离。厌离则解脱。故知心法次第而生。又八大人觉中。亦次第说。若比丘行少欲则知足。知足则远离。远离则精进。精进则正忆念。正忆念则心摄。心摄则得慧。得慧则戏论灭。又七净中。亦次第说。戒净为心净。心净为见净。见净为度疑净。度疑净为道非道知见净。道非道知见净为行知见净。行知见净为行断知见净。又因缘经中。亦次第说。因眼缘色。生痴分浊念。是中痴即无明。痴者所求为爱。爱者所作名业。如是等。又大因经中。亦次第说。爱首九法。因爱生求。因求故得。因得故挍计。因挍计故生染。因染故贪著。因贪著故取。因取故生悭心。因悭心故守护。因守护故便有鞭杖诤讼诸苦恼等。又须陀洹法中。亦次第说。若亲近善人。得闻正法。闻正法故能生正念。正念因缘。能修行道。又经中说。因眼缘色眼识生。三事和合故名触。若说心心数法一时生者。则无三事和合。若说一一生则有三事和合。以是等缘故无相应。

有相应品第六十六

问曰。有相应法。所以者何。若人见受是神。识心依之。以相应故。想阴等亦如是。若无相应。何由有此。又人经中说。因眼缘色生眼识。三事和合生触。共生受想行等。于是法中。有种种名。所谓众生天人男女大小。如是等名。皆因诸阴。若说心心数法次第生者。则因二阴。有人不应因五阴。所以者何。不可因去来阴得名为人。汝言现在无五阴者。云何说因五阴名人天等。而此中说因诸阴。非但二也。故因五阴有众生名。又经中说有相应语。谓有根智相应信。又经中说。触即与受想思俱生。又说五枝初禅。亦说受等是识住处。若识无相应。云何识住受等法中。是住名依止住。所以者何。不说识是识住处故。又经中说。是心与法。皆从心生。依止于心。又说众生心长夜为贪恚等之所染污。若无相应。云何能染。又心心数法性羸劣故。相依能缘。喻如束竹相依而立。又经中说。心掉动时。不宜三觉。谓择法精进喜。更增动故。宜三觉。意谓猗定舍。止发动故。若心懈没。则不宜三觉。谓猗定舍增退没。故宜三觉。意择法精进喜。能发起故。念能俱调。又论师言。一时修习助菩提法。不得相离。故知有相应。

同类推荐
  • Andre Cornelis

    Andre Corneli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住经卷第一

    十住经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经学历史

    经学历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善谋上

    善谋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礼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爱之狩猎日

    爱之狩猎日

    这是一个吸血鬼统治的世界悠然只是一个小小蝙蝠她曾失去过主人,内心彷徨无措......但是!心想人生这么漫长,怎么可能坐以待毙!!未来的日子她要过得开心,舒坦,把之前没有享受到的统统都要享受,管他的魔法不魔法,简简单单过日子不好吗?“过来”湛毅蹙着眉头,
  • 微博志异

    微博志异

    因为一次错误的邮件派送,让一个普通人见到了奇妙的世间万象……不可思议的传承之门,包罗天马。荒诞不经的鬼怪奇谭,藏于迷雾。不死不灭的永生传说,心驰神往。虚而不真的现实假象,众生皆醉。……这是一个非官方微博的记叙故事。ps: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小说,敬请指出诸多不足,一定加以改正!(若有新奇想法,也可一起分享)
  • 女王何处

    女王何处

    我在不断地讲述中,过往的片断次第闪现,曾经见识的人和物,好像都在仔细帮着我推敲着这未知的幸福。好像突然就明白了女王闯进我生活的意义。她的出现只是为了向我提醒,曾经的自暴自弃有多么糟糕吗?简直是神启啊。夹杂着木炭裂开的伴奏,我亲着侄女儿肉嘟嘟的脸,放任她的小手乱抓一气。外面爆竹炸响,新的一年不请自到。
  • 太平情缘录第一部风云初起

    太平情缘录第一部风云初起

    一场逆天阴谋,一段腥风血雨。他只是一平凡少年,却陷入战争与武林的漩涡。他向往平静生活,但隋陈突厥冲突不断,他被迫杀戮。他向往美好爱情,却桃花朵朵,小娇,灵儿,慧雪,他将作何选择?射雕风加仙剑风本文两大主题:太平盛世来之不易,应多加珍惜。人人皆有情,人人皆因情。最后题诗一首:文韬武略心中醉,忧愁苍生是与非。坐拥九州梦终兑,唯得人心天下归!QQ群号982521594,欢迎大家交流讨论本书将分为四部,第一部为:风云初起,第二部:龙争虎斗,第三部:千里疆土,第四部:大漠风沙。
  • 呻吟语

    呻吟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幽冥九天

    幽冥九天

    一次次重生,一次次激战。重回巅峰,看叶修如何血战九天。
  • 奇异风云传

    奇异风云传

    贪心神器却不料放出了上古凶兽,为了弥补因为自己的过错,少年禾义衷带着神器七玄,前往云浮山,欲凭一己之力整压七只凶兽,路途遥遥,一路上会有多少奇遇等待着渐行渐远的少年……
  • 纯情王爷腹黑妃

    纯情王爷腹黑妃

    她是有恩于皇家的护国公府嫡出小姐——高门闺秀。他是一出生便备受父皇疼爱的八王爷——天之骄子。她和他,一朝相遇,便是天雷勾动了地火——冤家!天之骄子便迎娶了高门闺秀,从此日日有精彩,处处是惊吓。他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不放过任何机会——找茬!她对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游刃有余!他抗旨拒婚,她就夫唱妇随,结果弄巧成拙,一个人的生活变成了两个人的世界,失策;他流连花丛,她就替他纳妾,让那些个如花的美人儿,将他缠的不得安宁,眼不见为净;他一往情深,她仍云淡风轻,气得他抱醋狂饮,三十六计轮番出动,只为虏获佳人芳心;他有红颜知己,她有妖孽师兄;若说他道高一尺,她便是魔高一丈;究竟是纯情王爷虏获了自由的她,还是腹黑王妃驯服了高傲的他?【片段一】洞房花烛夜:“你给本王听着,娶你不过是因着父皇一道圣旨,就你这病怏怏的模样,别妄想爬上本王的床!”男人说的义愤填膺,语气激昂。女子大红嫁衣内粉拳紧握,喜帕下绝色的小脸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王爷,先掀了喜帕再说可好?”轻轻柔柔的声音,就像是一鸿轻柔的羽毛轻轻飘落,搔的心头痒痒的。男子猛地回神,不行!怎么能够未战先降?!一鼓作气掀开了盖头,喜帕落地,女子清雅如莲。男子一时间愣在当场,然后…跑了!【片段二】女子睁着水汪汪的杏眼,一脸无辜的看着眼前气得发抖的男子。“王爷这是怎么了?妾身听闻王爷这些时日一直宿在如嫣姑娘这里,想必是非常喜欢的,所以特地来向老鸨赎身,接回家给夫君暖床啊。”女子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眼底闪着看慧黠的光芒。看她多大度多贤惠,一听说夫君有了心头爱立刻冲了过来,抢也要给他抢回家养着,方便天天看!男子气得嘴唇抖了抖,面色黑如锅底。“你…你…好样的!”重重一甩衣袖,他夺门而出,全然不顾身后满脸伤心泪的梦如嫣和那个笑得如偷腥狐狸一般的小妻子。这一局,他居然又输了!【片段三】女子慵懒的躺在贵妃榻之上,半阖的星眸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风情。男子坐在她的身边,修长的十指熟练的剥着葡萄皮,一边小心翼翼的送入女子红润的檀口中。一旁的太子看得一脸抽搐,忍不住出声道:“八弟,这种小事,交给下人们去做不就好了。”男子鄙视的瞅了一脸太子,认真地说道:“我家娘子说了,夫君就是应该服侍好妻子。”“…”太子一脸呆然,被这番惊世骇俗的论调震惊得不知该如何反驳。
  • 分别功德论

    分别功德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影响你一生的100个成长故事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影响你一生的100个成长故事

    古今中外丰富多彩的故事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这些著名故事,伴随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茁壮成长,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青少年只要带着有趣的欣赏的心态阅读这些美丽的故事,便非常有利于培养积极的和健康向上的心理、性格、思维和修养,便有利于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和生活,并能不断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