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26700000035

第35章

灭法心品第一百五十三

问曰。汝先言灭三心名灭谛。已知灭假名心因缘。今何谓法心云何当灭。答曰。有实五阴心名为法心。善修空智见五阴空。法心则灭。问曰。行者观五阴空。谓五阴中无常法定法不坏法不变法我我所法。以无此法故言其空。非不见五阴。答曰。行者亦不见五阴。所以者何。行者断有为缘心。得无为缘心。是故行者不见五阴。但见阴灭。又若见五阴则不名为空。以阴不空故。如是空智则不具足。问曰。行者见色以无我故空。如经中说行者见此色空乃至见此识空。当知。非无色等诸阴。答曰。有如是言但非清净。如法印经中说。行者见色等无常败坏虚诳厌离之相。是亦名空。但未是清净。是人于后见五阴灭。是观乃净。故知见诸阴灭。问曰。以有为缘智何故不得清净。答曰。行者或时起五阴相。故假名心还生。是故有为缘心不得清净。若证诸阴灭。则五阴不复现前。成假名因缘灭故。假名想则不随逐。譬如有树。剪伐焚烧灰炭都尽。树想乃灭不复随逐。是事亦尔。又佛语罗陀。汝破裂散坏众生令不现在。又一经说。汝罗陀破裂散坏色乃至识令不现在。故知若坏众生是假名空。若破坏色是名法空。又二种观。空观无我观。空观者不见假名众生。如人见瓶以无水故空。如是见五阴中无人故空。若不见法是名无我。又经中说。得无我智则正解脱。故知色性灭受想行识性灭。是名无我。无我即是无性。问曰。若以无性名无我者。今五阴实无耶。答曰。五阴实无以世谛故有。所以者何。佛说诸行尽皆如幻如化。以世谛故有非实有也。又经中说第一义空。此义以第一义谛故空。非世谛故空。第一义者所谓色空无所有。乃至识空无所有。是故若人观色等法空。是名见第一义空。问曰。若五阴以世谛故有。何故说色等法是真谛耶。答曰。为众生故说。有人于五阴中生真实想。为是故说五阴以第一义故空。问曰。经中不说有业有果报。但作者不可得耶。答曰。此因诸法说作者不可得。是说假名空。如经中说。诸法但假名字。假名字者。所谓无明因缘诸行乃至老死诸苦集灭。以此语故知五阴亦第一义故无。又大空经中说。若人言此老死。某老死若人说身即是神。若说身异神异。此言异而义同。若有此见非我弟子。非梵行者。若遮某老死则破假名。遮此老死则破五阴。又说生缘老死名为中道。当知第一义故说无老死。世谛故说生缘老死。又如过瓶相则第一义故无瓶。如是过色等法。则第一义故无色。又经中说。若法是诳即是虚妄。若法非诳即名为实。诸有为法皆变异。故悉名为诳。诳故虚妄。虚妄故非真实有如偈说。

世间虚妄缚  状如决定相

实无见似有  深观则皆无

当知诸阴亦空。又见灭谛故说名得道。故知灭是第一义有非诸阴也。若诸阴实有。行者亦应见而得道。而实不然。故知五阴非第一义有。又以阴灭为实。故知诸阴非实。不可言诸阴是实。无阴亦实。又所有见法皆以痴故。如人眼不可诳。则不见幻。如是若无愚痴则不见诸阴。是故诸阴非第一义有。又经中说。随有我即是动处。而阴中有我。如阿难说。因法成我。谓因色阴乃至识阴。又如诸上座比丘问差摩伽。汝说何事为我。差摩伽言。我不说色是我。不说离色是我。乃至识亦如是。但于五阴中我慢未断。此经意以学人或时散乱念故。则起我慢。若摄心念五阴灭。我慢即灭。如花非但根茎枝叶为华。亦不离此为华。如是非色等是我。亦不离色等是我。如是灭我因缘。则我慢不起。故知诸阴亦空。又行者应灭一切相证于无相。若实有相何为不念。非如外道离于色时。知实有色但不忆念。行者要见色等诸阴灭尽。见灭尽故名入无相。故知色等非第一义。又随有五阴则有我心。当知无五阴故我心则灭。是故诸阴皆空。又水沫经中佛说。若人见水聚沫谛观察之知非真实。比丘亦尔。若正观色阴。即知虚诳无牢无坚败坏之相。观受如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如幻。亦复如是。此中五喻皆示空义。所以者何。眼见水沫消时还无。泡等亦尔。故知诸阴非真实有。又若佛弟子深厌生死。皆以见法本来不生无所有故。若见无常则但能生败坏苦相。若见无性无余相故。则能具足行苦。具此三苦名得解脱。当知一切诸法皆空。又空是解脱门。此空非但是众生空。亦有法空。如说眼生时无所从来。灭时无所至处。则知过去未来眼空。现在眼亦以四大分别故空。如佛说眼。肉形中所有坚依坚名为地等。若得此空则说无所有。又说。一切诸行断故名断性。离故名离性。灭故名灭性。故知一切诸行皆灭。若实有诸行则无正断离灭。灭名为无。当知第一义故诸行皆无。但以世谛故有诸行。

灭尽品第一百五十四

若缘泥洹是名空心。问曰。泥洹无法心何所缘。答曰。是心缘无所有。是事先明为知泥洹故。问曰。此空心于何处灭。答曰。二处灭。一入无心定中灭。二入无余泥洹断相续时灭所以者何。因缘灭故此心则灭。无心定中以缘灭故灭。断相续时以业尽故灭。论者言。行者若能灭此三心。则诸业烦恼永不复起。问曰。何故不起。答曰。是人具足无我故业烦恼灭。如灯烟墨。有所依处则住。无依处则不住也。如是若有我心依处业烦恼则集。无则不集。又无漏正见烧尽诸相。令无有余。如劫火烧地等无余。以无相故诸业烦恼则不复集。又有我心者则业烦恼集。阿罗汉通达空智。无我心故则不复集。问曰。是人虽新业不集。以故业故何得不生。答曰。是人以正智慧坏此业。故不能得报。如焦种子不复能生。又若无爱心则诸业不能得报。如地无润则种不生。又此行者于诸识处悉灭诸相。识无所依故无生处。如种无依则不得生。又业烦恼具故能受身。不具则灭。是人无烦恼故因缘不具。虽有诸业不能受生。又众生以烦恼故受诸趣身。以受身故诸业于中能与果报。若无烦恼则不受身。不受身故诸业云何能与果报。如人负债恃势力。则债主不能得便。行者亦尔。若不在生死。虽有诸业不能与报。又如人被缚余人则能随意毁辱。如是众生为烦恼所缚。随业多少皆能与报。得解脱者则不能得便。又自业能与果报。是人行空行故。于诸法中无有自相。是故诸业不能与报。如以儿为奴则无有财分。此亦如是。又烦恼力能转诸业。烦恼势尽则诸业不转。如轮虽在动势尽故则不复转。又烦恼力能变诸业。如母爱子血变为乳。爱心灭故则不复变。如是烦恼力故业能与报。离则不能。又是人以戒定慧等功德修身。势力大故诸业不能得便。是故虽有故业不能与报。如是此人故业现在少偿。新业不造。如火烧薪薪尽则灭。是人亦尔。以不受故灭。灭三心故于一切诸苦永得解脱。是故智者应灭三心。

道谛聚定论中定因品第一百五十五

论者言。今论道谛。道谛者。谓八直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八圣道略说有二。一名三昧及具。二名为智。今当论三昧。问曰。三昧何等相。答曰。心住一处是三昧相。问曰。是心云何得住一处。答曰。随所多习于此处住。若不多习则速舍离。问曰。当云何习。答曰。随所乐习。问曰。云何能乐。答曰。身心粗重名苦。以猗法除身心粗重相则能生乐。问曰。云何生猗。答曰。以欢喜因缘故身心调适。问曰。云何生喜。答曰。从念三宝及闻法等心悦故生。问曰。云何心悦。答曰。从清净持戒心不悔生。问曰。已说三昧因。今三昧复是谁因。答曰。是如实智因。如实智者。谓空智也。如说行者如是摄心清净心除盖心。住心不动心。则能如实知苦圣谛集灭道圣谛。是故欲得如实智者。当勤精进修习三昧。散心者尚不能得世间经书工巧等利。何况能得出世间利。故知一切世间出世间利。皆以定心故得。又一切妙善皆由正智。一切鄙恶皆由邪智。如经中说。无明为首。无惭愧随从起一切恶。以明为首惭愧随从起一切善。而三昧是正智慧因。故知一切妙善皆因三昧。是故当勤精进修习。

定相品第一百五十六

问曰。汝说心住一处是三昧相。三昧与心为一为异。答曰。三昧与心不异。有人说。三昧与心异。心得三昧则住一处。虽有此言是义不然。若心得三昧。能于缘中住者。是三昧亦住缘中。亦应更因余三昧住。如是无穷是事不可。若是三昧自然住者。心亦如是。不应因三昧住。是故若言三昧异心于义无益。又受想等诸心数法。亦于缘中住。此复更因何法故住。是事应说。若受想等各有三昧。即同先过。又经中但说一心是三昧相。不说心得三昧故住。故知不然。又言一心则不明余法。如先说。随心乐处于此缘住。当知心边无别三昧。随心久住名为三昧。问曰。是三昧为有漏。为无漏。答曰。三昧二种。有漏无漏。世间诸禅定是有漏。入法位时诸三昧名无漏。所以者何。是时名为如实知见。尔时二种亦名三昧。亦名为慧。摄心故名三昧。如实知故名慧。摄心有三种。善不善无记。是中以善摄心为三昧。非不善无记。此三昧亦有二种。一是解脱因。一非解脱因。解脱因者名为定根。有论师言。但无漏定名为定根。是语不然。若有漏无漏能为解脱因者。皆名定根。是三昧随住缘故分别三种。小大无量。心少时住。若见小缘是为小。余二亦尔。又随时故有三种相。制相发相舍相。心退没时应用发相。心掉动时应用制相。心调适时应用舍相。如金师治金或炙或渍或时舍置。若常炙则消。常渍则生。若常舍置则不调柔。行者心亦如是。若动不制则常散乱。若没不发则复懈怠。若适不舍则还不适。又如调马。若疾则制。若迟则策。若调则舍。行者调心亦复如是。又此三昧有三种方便。入定方便。住定方便。起定方便。如法入定是入定方便。在定不动是住定方便。如法起定是起定方便。问曰。云何得此三种方便。答曰。行者取自心相。如是制如是发如是舍。则能入定住。出亦尔。问曰。但直取定何用方便。答曰。若不生此三种方便。则有过咎。不得随意。欲入则起。欲起还入。有此等过。又以利为损以损为利。如见少净色及少光明。谓得大利。若念无常苦空等心不得乐。反谓为损。问曰。行者何故或有得定或不得耶。答曰。得定因缘有四。一今世勤习。二前身有缘。三善取定相。四闻随定法。又修定四种。一常勤习而不一心行。二一心行而不常修习。三亦常修习。亦一心行。四不常习不一心行。又有四种。有多善少慧。有少善多慧。有多善多慧。有少善少慧。于此中第三行者必能得定。第四必不能得。第一第二若调等则得。

三三昧品第一百五十七

问曰。经中说三三昧。一分修三昧。共分修三昧。圣正三昧。何者是耶。答曰。一分修者。若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共分修者。若修定亦修慧。是世间三昧。在暖等法中。圣正三昧者。若入法位能证灭谛。则名圣正。何以知之。如长老比丘说行者以定修心。因慧能遮烦恼。以慧修心。因定能遮烦恼。以定慧修心因性得解脱性。谓断性离性灭性。又若定慧一时具足。故名圣正。如以定慧得解脱名俱解脱。问曰。有人言。一分修者。若因三昧能见光明。不见诸色。若见诸色不见光明。共分修者。谓能见色亦见光明。圣正者。谓学无学所得三昧。是事云何。答曰。无有经说。唯见光明而不见色。经中但说我本曾见光明亦见诸色。今失光明亦不见色。又汝应说因缘。何故能见光明而不见色。如是等故汝说非也。问曰。又经中说三三昧空无相无愿。是三三昧云何差别。答曰。若行者不见众生。亦不见法。是名为空。如是空中无相可取。此空即是无相。空中无所愿求。是空即名无愿。是故此三一义。问曰。若尔何故说三。答曰。是空之能。谓应修空。修空得利谓不见相不见相故无相。无相故不愿。不愿故不受身。不受身故脱一切苦。如是等利皆以修空故得。是故说三。问曰。有论师言。若三昧以空无我行。是名为空。若行无常苦因集生缘道如行出。是名无愿。若行灭正妙离。是名无相。是事云何。答曰。汝言行无常苦名无愿者。此则不然。所以者何。佛常自说。若无常即是苦。若苦即是无我。知无我则不复愿。故知亦以空故不愿。若说行因集生缘名无愿者。此或可尔。所以者何。经中说。见所有生相皆是灭相。则生厌离。又道中不应有无愿行。所以者何。愿是爱分。如经说上中下愿道中不生贪爱。是故不应有无愿行。又经中说。五阴灭故名灭。当知随无五阴。是名为空。空即是灭。是中无愿以爱身故愿。故知此三一义不应差别。问曰。又经中说三三昧。空空无愿无愿无相无相。何者是耶。答曰。以空见五阴空。更以一空能空此空。是名空空。以无愿厌患五阴。更以无愿厌此无愿。是名无愿无愿。以无相见五阴寂灭。更以无相不取无相。是名无相无相。问曰。有论师言。是三三昧名有漏。是事云何。答曰。此非有漏。所以者何。是时无漏能使故。又此三昧于空等胜。云何当是有漏。问曰。若空等三三昧。实是智慧。何故名三昧耶。答曰。诸三昧差别故。又三昧能生如实知见。故名三昧。果中说因故。问曰。有论师言。是空空等三三昧。但无学人得非余人。是事云何。答曰。学人亦应得。所以者何。行者应证有漏无漏一切法灭。是故学人亦应当证无漏法灭。

同类推荐
  • 净业知津

    净业知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书大法

    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书大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弦索西厢

    弦索西厢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施公案

    施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瑞尼祖揆符禅师妙湛录

    灵瑞尼祖揆符禅师妙湛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

    收入了中国当代经典名著《活着》作者余华的随笔作品:《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音乐的叙述》《高潮》《否定》《灵感》《色彩》《字与音》》《重读柴可夫斯基》《消失的意义》《强劲的想象产生事实》《人类的正当研究便是人》《韩国的眼睛》《灵魂饭》等13篇。
  • 联盟之孤儿系统

    联盟之孤儿系统

    新书《联盟之梦男归来》重生S5,姜诚本想当个咸鱼主播,笑看三骚争奇斗艳,五五开称兄道弟,阿怡奥斯卡演技,厂长养猪,uzi洗澡,无天佛祖斗法……可是,一想到那个号称是LPL最有希望的一年,结果却是全华班打没了信仰,乐观家族骄兵惨败,EDG独木难支勉强八强,faker和他的SKT王者归来!姜诚觉得,一世重生总归要做点什么,至少尽力过可以不留遗憾。然而,一个小主播,再怎么努力,又如何能影响到整个LPL?最后,姜诚才明悟道理,穷则独善其身,势单力薄的时候没必要想那么多!想要达则兼济天下,还要手里有钱有权有势才行!至于发家致富,外围全压SKT就行了!于是乎,主播界里多了一个孤儿,国服多了一群自闭少年,蝴蝶翅膀扇动之下,S5真的就成了最有希望的一年……
  • 日久情生:腹黑总裁宠妻无度

    日久情生:腹黑总裁宠妻无度

    迷糊之间进错了房,从此夜夜笙箫,这日子……罄竹难书!惹不起,她不会溜吗?可溜的代价太大,为了自己,顾倾歌觉得还是不溜为妙。只是,顾倾歌推着男人,怒吼,“唐默沉,我都乖乖留下了……”溜不溜,都要短距离讲话,男人果然都是不可信!
  • 娶个仙女做娘子

    娶个仙女做娘子

    据说人的一生,一个如彩虹般绚烂的人,之后无论再遇到谁都会觉得他们都是浮云,一旦遇见,眼里再容不下其他人,一遇公子便误了浮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浮生履影

    浮生履影

    我出生于1939年3月8日(农历正月十八),乳名来福子,大号张凤山。父亲张振武一生务农,母亲于雅琴是家庭妇女。故里在现在的黑龙江省讷河市学田乡和平村,但在我很小的时候,这个村子并不叫和平,而是叫大门陈家屯。以该屯为中心,东面是孙甲长屯,东南是张尖头屯,西南是大门郑家屯和大门梁家屯,西北是老沙家屯和赵信屯,东北是大门辛家屯。在这些屯中,大门陈家屯最大,有几十户人家。屯子中间是陈家大院,院外两边都是小草房,住的人家全是陈家的佃户。
  • 萝莉月老:浮生若梦,愿醉其中

    萝莉月老:浮生若梦,愿醉其中

    作为一枚月老,腹黑小萝莉无忧的生活并不单调。……“爱,就是我愿为你改变一切,直到变成你喜欢的样子。”这是夜棠对无忧的深情。“以后我就是你的姐姐,谁欺负你,告诉姐姐!本王让他投不了胎!”这是泠月对无忧的许诺。“徒弟只有一个,若是挂了,我们还怎么安心过二人世界?”这是流云、花颜对无忧的疼爱。
  • 爱来过,别错过

    爱来过,别错过

    他们相爱十年,到头来却是亲妹妹上位。她是他最心爱的女人,却变成了他们感情的第三者。“你欠了我三年,我要你用一辈子来偿还!”
  • 笔花医镜

    笔花医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列车驶过的远方

    列车驶过的远方

    这是一个关于智能拟人类与人类相处的故事,高科技迅速发展,是好,还是坏?人类所想要的究竟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 主神逍遥

    主神逍遥

    杨启峰作为主角一生禄禄无为,挂了!重生归来,发现自己竟然被穿越者抢夺了机缘。在这主神天降,灵气复苏神话再临的年代中,重生者干掉穿越者,漫步诸天万界,屹立于世界之巅。普通群,无需粉丝值:111367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