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83000000069

第69章

【经】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行六波罗蜜。成就众生净佛世界。佛已赞叹说其功德。世尊。云何善男子善女人求于佛道生诸留难。佛告须菩提。乐说辩不即生。当知是菩萨魔事。须菩提言世尊。何因缘故乐说辩不即生。是菩萨魔事。佛言。有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难具足六波罗蜜。以是因缘故。乐说辩不即生。是菩萨魔事。复次须菩提。乐说辩卒起。当知亦是菩萨魔事。世尊。何因缘故。乐说辩卒起复是魔事。佛言。菩萨摩诃萨行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著乐说法。以是因缘故。乐说辩卒起。当知是菩萨魔事。复次须菩提。书是般若波罗蜜经时偃[仁-二+蹇]傲慢。当知是菩萨魔事。复次须菩提。书是经时戏笑乱心。当知是菩萨魔事。复次须菩提。若书是经时轻笑不敬。当知是菩萨魔事。复次须菩提。若书是经时心乱不定。当知是菩萨魔事。复次须菩提。若书是经时各各不和合。当知是菩萨魔事。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作是念。我不得是经中滋味便弃舍去。当知是菩萨魔事。复次须菩提。受持般若波罗蜜读诵说若正忆念时偃[仁-二+蹇]傲慢。当知是菩萨魔事。复次须菩提。若受持般若波罗蜜经亲近正忆念时转相形笑。当知是菩萨魔事。复次须菩提。若受持般若波罗蜜经读诵正忆念修行时共相轻蔑。当知是菩萨魔事。若受持般若波罗蜜读诵乃至正忆念时散乱心。当知是菩萨魔事。若受持般若波罗蜜读诵乃至正忆念时心不和合。当知是菩萨魔事。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世尊说善男子善女人作是念。我不得经中滋味便弃舍去。当知是菩萨魔事。世尊。何因缘故。菩萨不得经中滋味便弃舍去。佛言。是菩萨摩诃萨前世不久行般若波罗蜜禅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檀波罗蜜。是人闻说是般若波罗蜜。便从坐起作是念言。我于般若波罗蜜中无记心不清净。便从坐起去。当知是菩萨魔事。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不与受记。闻说是深般若波罗蜜时。便从坐起去。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未入法位中。诸佛不与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复次须菩提。闻说般若波罗蜜时菩萨作是念。我是中无名字心不清净。当知是菩萨魔事。须菩提言。何因缘故。是深般若波罗蜜中。不说是菩萨名字。佛言。未受记菩萨诸佛不说名字。复次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作是念。是般若波罗蜜中无我生处名字若聚落城邑。是人不欲听闻般若波罗蜜。便从会中起去。是人如所起念时。念念却一劫。甫当更勤精进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论】释曰。一切有为法各有增上。增上者共相违。相违即是怨贼。如水得增上力灭火火得增上力则消水。乃至草木各有相害。何况众生。菩萨摩诃萨有大悲心。虽不与众生作怨。而众生与菩萨作怨。菩萨身有为法故能作留难。佛上说菩萨功德。所谓诸佛菩萨诸天所护。而未说怨贼相。以佛怜愍故。先虽略说今须菩提请佛广说留难事。佛虽于一切众生一切法心平等。以是菩萨能大利益世间故。说好丑相及利害相是道非道留难事。佛不令行人毁害留难者。但令觉知不随其事。何者是怨贼略说。若众生法非众生法。能沮坏菩萨无上道心。非众生者若疾病饥渴寒热槌压坠落等。众生者魔及魔民恶鬼邪疑不信者。断善根者。定有所得者。实定分别诸法者。深著世间乐者。怨贼官事师子虎狼恶兽毒虫等众生。贼有二种若内若外。内者自从心生忧愁不得法味。生邪见疑悔不信等。外者如上说。如是诸难事。佛总名为魔。魔有四种。烦恼魔五众魔死魔天子魔。烦恼魔者。所谓百八烦恼等。分别八万四千诸烦恼。五众魔者。是烦恼业和合因缘得是身。四大及四大造色眼根等色是名色众。百八烦恼等诸受和合名为受众。小大无量无所有想。分别和合名为想众。因好丑心发能起贪欲嗔恚等心相应不相应法名为行众。六情六尘和合故生六识。是六识分别和合无量无边心是名识众。死魔者。无常因缘故。破相续五众寿命尽离三法识断寿故名为死魔。天子魔者。欲界主深著世间乐用有所得故生邪见。憎嫉一切贤圣涅槃道法。是名天子魔。魔秦言能夺命者。虽死魔实能夺命余者亦能作夺命因缘亦夺智慧命。是故名杀者。问曰。一五众魔摄三种魔。何以故。别说四。答曰。实是一魔。分别其义故有四。烦恼魔者人因贪欲嗔恚故死。亦能作夺命因缘。是近夺命因缘故别说。天子魔杂福德业因缘故力势大。邪见力故能夺慧命。亦能作死因缘。是故别说无常死力大。一切无能免者甚可畏厌故别说。问曰。是魔何以恼乱行道者。答曰。先已广说。是品中皆有四种魔义。但随处说。复次三魔不相远离。若有五众则有烦恼。有烦恼则天魔得其便。五众烦恼和合故有天魔。是故须菩提问佛上已赞叹说菩萨功德。今云何是菩萨魔事起。佛答乐说辩不即生是为魔事者。若菩萨摩诃萨怜愍众生故。高座说法而乐说辩不生听者忧愁。我等故来而法师不说。或作是念法师怖畏故不能说。或言不知故不说。或自惟过咎深重故不说。或谓不得供养故不肯说。或谓轻贱我等故不说。或串乐故不说。如是等种种因缘听者心坏故。以不乐说名为魔事。复次是菩萨怜愍众生故来欲说法。听者欲闻而法师心生欲说而囗不能言。现见是魔事如魔入阿难心。佛三问而三不答久乃说者。此中须菩提问世尊何因缘故辩不即生。佛答菩萨行六波罗蜜时难具足六波罗蜜。所以者何。是人先世因缘故。钝根懈怠魔得其便。不一心行六波罗蜜故。乐说辩不即生。问曰。如乐说辩不即生可是魔事。今乐说辩卒起。何以复是魔事。答曰。是法师爱法著法求名声故自恣乐说无有义理如逸马难制。又如大水暴涨众秽浑杂。是故此中佛自说菩萨行六波罗蜜著乐说法。是为魔事。复次是般若波罗蜜为破憍慢故出。而书是经者生我心憍慢心。憍慢故身亦高。所谓偃[仁-二+蹇]傲慢书是般若波罗蜜时。用轻心嗔心戏笑不敬。复次是般若波罗蜜若一心摄心犹尚难得。何况散乱心书。书时从人囗受。或写经卷若一心和合则得。若授者不与。如是等种种因缘是不和合。复次观看是般若波罗蜜经时。品品皆空无可乐处。作是念。我于是经不得滋味。便弃舍去。般若波罗蜜。是一切诸乐根本。此人不得其味是为魔事。复次受持读诵说正忆念时。偃[仁-二+蹇]形笑散乱心不和合如上说。共相轻蔑者。从人受持读诵正忆念时。师徒互相轻贱。书写经时但有舍去无相轻贱。问曰。上诸事中何以但问不得经中滋味不问余者。答曰。般若波罗蜜圣人所说与凡人说异。是故凡夫人不得滋味。须菩提意谓。般若波罗蜜是清净珍宝聚能利益众生无有过恶。是人云何不得滋味。佛答。是人先世不久行六波罗蜜故。菩萨信等五根薄。薄故不能信空无相无作无依止法。娆乱心起作是言。佛一切智何以不与我受记。便舍去。余者易解故不问。须菩提问。若尔者何以故。不与授记。佛是大悲应当愍念防护其心不令堕恶。佛言。未入法位人诸佛不与授记。所以者何。诸佛虽悉知众生久远事为五通仙人及诸天。见是人未有善行业因缘可授记者若为授记。轻佛不信无有因缘云何与授记。是故入法位者与授记。是人名字及聚落处亦如是。是人从坐起去随其起念多少。念念却一劫。偿罪毕还得人身甫当复尔所劫行。

【经】复次须菩提。菩萨学余经弃舍般若波罗蜜。终不能至萨婆若。善男子善女人为舍其根而攀枝叶。当知亦是菩萨魔事。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余经。善男子善女人所学。不能至萨婆若。佛言。是声闻所应行经。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空无相无作解脱门。善男子善女人住是中。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是名声闻所行经。不能至萨婆若。如是善男子善女人舍般若波罗蜜亲近是余经。何以故。须菩提。般若波罗蜜中出生诸菩萨摩诃萨。成就世间出世间法。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时。亦学世间出世间法。须菩提。譬如狗不从大家求食反从作务者索。如是须菩提。当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弃舍深般若波罗蜜。而攀枝叶声闻辟支佛所应行经。当知是为菩萨魔事。须菩提。譬如有人欲得见象见已反观其迹。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是人为黠不。须菩提言。为不黠。佛言。诸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亦复如是。得深般若波罗蜜弃舍去。取声闻辟支佛所应行经。须菩提当知。是为菩萨魔事。须菩提。譬如人欲见大海见已反求牛迹水作是念。大海水能与此等不。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是人为黠不。须菩提言。为不黠。佛言。当来世有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亦如是。得深般若波罗蜜弃舍去。取声闻辟支佛所应行经。当知是亦菩萨摩诃萨魔事。须菩提。譬如工匠若工匠弟子。欲拟作释提桓因胜殿而揆则日月宫殿。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是人为黠不。须菩提言。为不黠。如是须菩提。当来世有薄福德善男子善女人求佛道者。得是深般若波罗蜜弃舍去。取声闻辟支佛所应行经中求萨婆若。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是人为黠不。须菩提言。为不黠。佛言。当知亦是菩萨魔事。须菩提。譬如有人欲见转轮圣王见而不识。后见诸小国王取其相貌作如是言。转轮圣王与此何异。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是人为黠不。须菩提言。为不黠。须菩提。当来世有薄福德善男子善女人求佛道者。得是深般若波罗蜜弃舍去。取声闻辟支佛所应行经持求萨婆若。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是人为黠不。须菩提言。为不黠。当知是为菩萨魔事。须菩提。譬如饥人得百味食弃舍去反食六十日谷饭。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是人为黠不。须菩提言。为不黠。佛言。当来世有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得闻深般若波罗蜜弃舍去。取声闻辟支佛所应行经持求萨婆若。于汝意云何。是人为黠不。须菩提言。为不黠。当知是亦菩萨魔事。须菩提。譬如人得无价摩尼珠反持比水精珠。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是人为黠不。须菩提言。为不黠。佛言。当来世有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得闻深般若波罗蜜弃舍去。取声闻辟支佛所应行经持求萨婆若。是人为黠不。须菩提言。为不黠。当知是亦菩萨魔事。复次须菩提。是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书是深般若波罗蜜时。乐说不如法事。不得书成般若波罗蜜。所谓乐说色声香味触法。乐说持戒禅定无色定。乐说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乐说四念处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是般若波罗蜜中无乐说相。须菩提。般若波罗蜜不可思议相。般若波罗蜜不生不灭相。般若波罗蜜不垢不净相。般若波罗蜜不乱不散相。般若波罗蜜无说相。般若波罗蜜无言无义相。般若波罗蜜无所得相。何以故。须菩提。是般若波罗蜜中无是诸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菩萨道者。书是般若波罗蜜经时。以是诸法散乱心。当知是亦菩萨魔事。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可书耶。佛言。不可书。何以故。般若波罗蜜自性无故。禅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檀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自性无故。若自性无是不名为性。无法不能书无法。须菩提。若求菩萨道善男子善女人作是念。无法是深般若波罗蜜。当知即是菩萨魔事。世尊。是求菩萨道善男子善女人。用文字书般若波罗蜜。自念。我书是般若波罗蜜。以字著般若波罗蜜。当知亦是菩萨魔事。何以故。世尊。是般若波罗蜜无文字。禅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檀波罗蜜无有文字。世尊。色无文字。受想行识无文字。乃至一切种智无文字。世尊。若求菩萨道善男子善女人。著无文字般若波罗蜜。乃至著无文字一切种智。当知亦是菩萨魔事。读诵说正忆念如说修行亦如是。复次须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时。若国土念起。聚落念起。城邑念起。方念起。若闻谤毁其师念起。若念父母及兄弟姊妹诸余亲里。若念贼若念旃陀罗。若念众女若念淫女。如是等种种诸余异念。留难恶魔复益其念。破坏书般若波罗蜜。破坏读诵说正忆念如说修行。须菩提当知。是亦菩萨魔事。复次须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得名誉恭敬布施供养。所谓衣服饮食卧床疾药种种乐具。善男子善女人书是般若波罗蜜经。受读诵乃至正忆念时。爱著是事。不得书成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当知是亦菩萨魔事。复次须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乃至如说修行时。恶魔方便持诸余深经。与是菩萨摩诃萨。有方便者不应贪著恶魔所与诸余深经。何以故。是经不能令人至萨婆若故。是中无方便菩萨摩诃萨。闻是诸余深经。便舍深般若波罗蜜。须菩提。我是般若波罗蜜中广说诸菩萨摩诃萨方便道。诸菩萨摩诃萨应当从是中求。须菩提。今善男子善女人求菩萨道。舍是深般若波罗蜜。于魔所与声闻辟支佛深经中求方便道。当知亦是菩萨魔事。

【论】释曰。学余经舍般若波罗蜜等。有人于声闻法中受戒学法。初不闻般若波罗蜜。或时余处闻深著先所学法舍于般若波罗蜜。于先所学法中求萨婆若。有声闻弟子。先得般若波罗蜜不知义趣不得滋味。以声闻经行菩萨道。有人是声闻弟子得般若波罗蜜经欲信受。余声闻人沮坏其心。语言是经初后不相应无有定相汝宜舍之。声闻法中何所不有。六足阿毗昙及其论议分别诸法相。即是般若波罗蜜。八十部律即是尸罗波罗蜜。阿毗昙中分别诸禅解脱诸三昧等。是禅波罗蜜。三藏本生中赞叹解脱布施忍辱精进。即是三波罗蜜。如是等种种因缘舍般若波罗蜜。于声闻经中求萨婆若。如人欲得坚实好木舍其根茎而取枝叶。虽是木名而不中用。复次般若波罗蜜是三藏根本。得般若波罗蜜已为度众生故说余事。是名枝叶。复次声闻经中虽说诸法实相而不了了。般若波罗蜜经中分明显现易见易得。如人攀缘枝叶则堕落。若捉茎干则坚固。若执声闻经则堕小乘中。若持般若波罗蜜易得无上道。是故说舍根茎取枝叶。问曰。三十七品三解脱门般若经中亦有。今何以故。但名声闻辟支佛经。答曰。摩诃衍中虽有是法。与毕竟空合心无所著。以不舍萨婆若大悲心为一切众生故说。声闻经则不尔。为小乘证故。复次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故能成就世间出世间法是。故菩萨若求佛。应当学般若波罗蜜。譬如狗为主守备应当从主索食而反于奴客求。菩萨亦如是。狗喻行者。般若波罗蜜喻主人。般若中有种种利益。而舍求余经。佛欲令分明易见故说譬喻。象大海帝释殿转轮圣王无价宝亦如是。问曰。五欲生五盖。以五盖覆智慧故不应乐说。何以故。乐说余六波罗蜜乃至无上道而言不如法。答曰。不如法者不如般若波罗蜜实相。般若波罗蜜实相中无定相法。云何可乐说。若有定相则心著乐说。诸佛及菩萨以大悲心故。为众生说法不著语言。用无所得法。示众生毕竟空相般若波罗蜜。是人书读诵等以染著心取六尘相。乃至无上道故言不如法。问曰。若般若波罗蜜毕竟空无所有法。不可书读诵等。如是则不应有魔事。答曰。毕竟空无所有亦非般若波罗蜜相。何以故。是魔事此中说。若是人知无所有是般若波罗蜜相。即是魔事若用文字书般若波罗蜜。自知我书般若波罗蜜。有此著心即是魔事。若人知般若波罗蜜相不以著心书读诵等。若有来破者是为破般若波罗蜜。复次内有烦恼魔外有天子魔。是二事因缘故书般若波罗蜜。乃至修行时坏般若波罗蜜。念起者所谓念此国土不安稳彼国土丰乐。聚落城邑方亦如是。或闻谤毁其师舍般若波罗蜜欲助师除灭恶名。或闻父母疾病官事。或念贼恐怖欲发心诣余处旃陀罗亦如是。与贼旃陀罗共住则发嗔恚。与众淫女共住故淫欲心发。如是等种种因缘破坏般若波罗蜜。菩萨觉知当莫念莫说。或书般若波罗蜜时。钝根者于多恭敬供养事中爱著自念。我能书能随行故有是著。是利养即是魔事。或有利根者魔或思惟。是菩萨不著世间乐。一心受般若波罗蜜。此人不可沮坏。我今当以声闻深经转其心使成阿罗汉。佛言声闻经虽深不应贪著。譬如烧热金丸色虽妙好不可捉。若菩萨无方便不大利根得是经欢喜。是空无相无作尽苦本。何复过是便舍般若波罗蜜亦是魔事。何以故。此中佛说因缘。于般若波罗蜜中广说诸菩萨摩诃萨方便道。所谓观声闻辟支佛道而不证。以大悲心行三解脱门故。譬如人以酥和毒毒势则歇不能害人。般若亦如是。菩萨于般若中求无上道易得于余经则难。如但服毒。是故不应从声闻经中。求菩萨道。

大智度论释两不和合品第四十七

【经】复次须菩提。听法人欲书持般若波罗蜜读诵问义正忆念。说法人懈堕不欲为说。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魔事。须菩提。说法之人心不懈堕。欲令书持般若波罗蜜。听法者不欲受之。二心不和。当知是为魔事。复次须菩提。听法人若欲书持般若波罗蜜读诵乃至正忆念。说法者欲至他方。当知是为魔事。须菩提。说法人欲令书持般若波罗蜜。听法者欲至他方。二心不和。当知是为魔事。复次须菩提。说法人贵重布施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资生之物。听法人少欲知足行远离行。摄念精进一心智慧两不和合。不得书般若波罗蜜受持读诵问义正忆念。当知是为魔事。须菩提。说法人少欲知足行远离行。摄念精进一心智慧。听法者贵重布施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资生之物。两不和合。不得书持般若波罗蜜读诵问义正忆念。当知是为魔事。复次须菩提。说法者受十二头陀。一作阿兰若。二常乞食。三纳衣。四一坐食。五节量食。六中后不饮浆。七冢间住。八树下住。九露地住。十常坐不卧。十一次第乞食。十二但三衣。听法人不受十二头陀。不作阿兰若。乃至不受但三衣。两不和合。不得书持般若波罗蜜读诵问义正忆念。当知是为魔事。须菩提。听法者受十二头陀。作阿兰若。乃至受但三衣。说法人不受十二头陀。不作阿兰若。乃至不受但三衣。两不和合。不得书持般若波罗蜜读诵问义正忆念。当知是为魔事。

【论】释曰。一切有为法因缘和合故生。众缘离则无。譬如攒燧求火有钻有母二事因缘得火。书写般若乃至正忆念亦如是。内外因缘和合故生。所谓师弟子同心同事故乃得书成。是故佛告须菩提。听法人信等五善根发故。欲书持般若乃至正忆念。说法者五盖覆心故不欲说。问曰。若五盖覆心故不欲说何以作师。答曰。是人著世间乐不观空无常。虽能心知囗说不能自行。弟子虽必欲行而不能知。不能知故更无余处。必咨此人或时师悲心发故欲令书持般若。弟子信等五善根钝不发故。著世间乐故。不欲受书持乃至正忆念。问曰。若不欲受持何以名为听法者。答曰。少多听受读诵不能究竟成就故。但名听法。若二人善心共同能得般若波罗蜜。若不同则不能得是名魔事。内烦恼发外天子魔作因缘。离是般若。菩萨应觉是魔事。防令不起。若自失当具足若弟子失当教令得。复次师或慈悲心薄舍弟子至他方。或不宜水土四大不和。或善法无所增益。或水旱不适。或土地荒乱。如是等种种因缘故至他方。弟子亦种种因缘不能追随。贵重利养者如上五盖覆心等。复次是二人皆有信有戒。而一人以十二头陀庄严戒。一人不能。问曰。一人何以故不能。答曰。佛所结戒弟子受持。十二头陀不名为戒。能行则戒庄严。不能行不犯戒。譬如布施能行则得福不能行者无罪。头陀亦如是。是故两不和合则是魔事。十二头陀者行者以居家多恼乱。故舍父母妻子眷属出家行道。而师徒同学还相结著心复娆乱。是故受阿兰若法令身远离愦闹住于空闲。远离者最近三里能远益善。得是身远离已。亦当令心远离五欲五盖。若受请食若众僧食起诸漏因缘。所以者何。受请食者若得作是念。我是福德好人故得。若不得则嫌恨请者。彼为无所别识不应请者请应请者不请。或自鄙薄懊恼自责而生忧苦。是贪忧法则能遮道。僧食者入众中当随众法。断事摈人料理僧事处分。作使心则散乱妨废行道。有如是等恼乱事故。受常乞食法。好衣因缘故。四方追逐堕邪命中。若受人好衣则生亲著。若不亲著檀越则恨。若僧中得衣如上说。众中之过。又好衣是未得道者生贪著处。好衣因缘招致贼难。或至夺命。有如是等患故受弊纳衣法。行者作是念。求一食尚多有所妨。何况小食中食后食。若不自损则失半日之功。不能一心行道。佛法为行道故。不为益身。如养马养猪。是故断数数食受一食法。有人虽一食而贪心极啖。腹胀气塞妨废行道。是故受节量食法。节量者略说随所能食三分留一分。则身轻安稳易消无患。于身无损。则行道无废。如经中舍利弗说。我若食五囗六囗足之。以水则足支身。于秦人中食可十囗许。有人虽节量食过中饮浆则心乐著。求种种浆果浆蜜浆等。求欲无厌。不能一心修习善法。如马不著辔勒左右啖草不肯进路。若著辔勒则不啖草意断随人意去。是故受中后不饮浆。无常空观是入佛法门。能厌离三界。冢间常有悲啼哭声死尸狼藉。眼见无常后或火烧鸟兽所食不久灭尽。因是尸观一切法中易得无常相空相。又冢间住若见死尸臭烂不净易得。九相观是离欲初门。是故受冢间住法能作不净无常等观已得道。事办舍至树下。或未得道者心则不大厌取是相树下思惟。如佛生时成道时转法轮时般涅槃时皆在树下。行者随诸佛法常处树下。如是等因缘故受树下坐法。行者或观树下如半舍无异荫覆凉乐又生爱著。我所住者好彼树不如。如是等生漏故至露地住作是思惟。树下有二种过。一者雨漏湿冷。二者鸟屎污身毒虫所住。有如是等过。空地则无此患。露地住则著衣脱衣随意快乐。月光遍照空中明。净心易入空三昧。身四仪中坐为第一。食易消化气息调和。求道者大事未办。诸烦恼贼常伺其便不宜安卧。若行若立则心动难摄。亦不可久故受常坐法。若欲睡时胁不著席。行者不著于味不轻众生。等心怜愍故。次第乞食不择贫富故。受次第乞食法。行者少欲知足衣趣盖形不多不少故。受但三衣法。白衣求乐故多畜种种衣。或有外道苦行故裸形无耻。是故佛弟子舍二边处中道行。住处食处常用故事多。衣不须日日求故略说。是十二头陀。佛意欲令弟子随道行舍世乐。故赞十二头陀。是佛意常以头陀为本有因缘。不得已而听余事。如转法轮时五比丘初得道。白佛言。我等著何等衣。佛言。应著纳衣。又受戒法尽寿著纳衣。乞食树下住。弊弃药。于古四圣种中。头陀即是三事。佛法唯以智慧为本。不以苦为先。是法皆助道随道故诸佛常赞叹。

同类推荐
  • 玄珠心镜注

    玄珠心镜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治安疏

    治安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净土生无生论

    净土生无生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称赞大乘功德经

    称赞大乘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陶说说今篇

    陶说说今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南小姐的星辰大海

    南小姐的星辰大海

    这是一场预谋。南知惜终于无法再沉默,“你早就知道我会找上你对不对?”“南家公司面临破产人人皆知。”“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在北城,你觉得谁能一口气拿出五千万?”“北城富豪很多,我不一定就会找你。”堇非远眯紧了眼眸,捏住了她的下巴,“但你忘了,北城是谁的地盘,除了我没有谁敢碰你。”
  • 错把总裁当奶狗

    错把总裁当奶狗

    阮倾歌做梦也没有想到,她不过是某一天突然心血来潮做了顿饭,竟招来了某只小奶狗?!接着,她发现这只小奶狗其实是只腹黑的大狼狗。于是,最后的最后,她过起了养狗的生活,除了整日在她眼前晃的某只,还有一大堆小狗崽...某日,助理拦住阮倾歌:倾歌小姐,我们沈总有请。阮倾歌一脸懵逼“沈总?哪个沈总?”办公室里,身着一身黑色西装的某人把她挤进墙角,语气暧昧“倾歌,怎么?才几天不见,就认不出我了?”倾歌脸微微红,一脸震惊“你……你是沈之扬?”谁能告诉她,这个一直赖在她家不走的家伙,什么时候变成SG的总裁了?备注:这是一个小奶狗变身大狼狗的故事。男主萌中带刚,女主直爽霸气。
  •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放开地球让我弟子先来

    放开地球让我弟子先来

    胖爷带领一群小逗比修炼的故事;剧情一波三折,但是不影响整体幽默;且看胖爷第一部作品,感谢支持……
  • 最后一个道士2

    最后一个道士2

    查文斌——茅山派祖印持有者,正天道最后一代掌教传人。他救人于阴阳之间,却引火烧身,遭天罚阴遣;仗侠肝义胆与一身道术,救活人于阴阳罅隙,渡死人于无间鬼道!身披鱼鳞的远古氐人,复活的神秘君王,真正的扶桑神树······
  • 师妹总要吃

    师妹总要吃

    白青双版:白青双出生时地动山摇,惊吓到洪荒祖师,不知是个什么怪物,先收入山门托付给云之凝抚养。洪荒祖师云游四方,以寻求解决的妙法……日复一日,白青双出落成一位少女,白胖白胖惹人喜爱,特别能吃,生生吃垮一座山门,还贪图享乐,追求富贵,没一点女仙修的样子。久而久之,生生在仙界闯出了一条邪路。云之凝版:云之凝出生时日月同辉,婴孩儿时便被洪荒老祖抱回,关入密室传授独门绝学。那晚,云之凝得到师傅送来的一个婴孩儿,不懂男女之分的他只知婴孩尚小。得师傅手令,要用生命守护,他把婴孩儿当一成一门绝学诊视。怎奈婴孩越长越美貌,嗓音越柔美,还是个仙界之妖孽,加之变异的特征……“师傅,你快回来,这门绝学太难了!”——没等洪荒老祖回来,云之凝已经黑化成大魔王,专宠这只妖孽小仙妹。【日久生情:妖孽贪吃小师妹VS扮猪吃虎黑化大师兄】【苏爽,女主在仙魔两界C位出道虐渣一路爽。】本文轻松可人,无虐无压抑无恐怖。苏爽宠,盘我!
  • 网恋对象分开之后

    网恋对象分开之后

    墨氿木作为一个当红的网络作者,迷上王者荣耀之后不可自拔,深陷其中,居然在王者里找了cp谈起了网恋还要搞奔现!结果墨氿木跑去了奔现,结果被人放了鸽子还被人甩了!墨氿木:……我有句mmp现在就要讲!从此一代网红写手此发愤图强成为游戏主播界冉冉升起的一枚新星!一代实力坑逼成为一代实力坑神!“诶!你看了那个游戏主播没有?她从来不露脸的诶!别不是没脸见人?”“可是她技术6啊!”“你们有没有觉得她的声音很像我们的大大!”“正解!大大你还记大明湖畔的坑吗?”“陈年老坑你别不是不打算填了?”作为一个老粉的某男人,吸了一口烟,看着电脑面前的一波骚操作,吐出一口烟圈:“胆肥了啊……”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被盯上的墨氿木一如既往的当她的带哥界扛把子!然而今天似乎遇到了对手,她已经被宰了几个人头!墨氿木一口老血卡在喉咙!墨氿木(全部):对面兄弟你是不是和我有仇?某人(全部):没仇。墨氿木(全部):那你干嘛总是只打我一个人?某人(全部):哦,我喜欢。墨氿木:……emmmmm这句mmp一定要讲!架空世界,逻辑死,苏文,无原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王爷您脸皮又掉了

    王爷您脸皮又掉了

    前世的她听信白莲姐姐的挑拨,亲手杀死爱惨了自己的男人,在决定助渣男王爷登上皇位时才发现原来自己错的离谱。重活一世,洛晓晓决定手撕白莲,脚踢渣男,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将那个宠她、爱她入骨的男人完完整整只属于她洛晓晓一人。但是……自己那个白莲姐姐好像……洛晓晓:“皇上,您看,今天的晓晓也是非常爱你的一天哦~”众丫鬟奴才:表示已经习惯每天被皇上皇后喂一嘴狗粮的操作了……某皇帝一脸宠溺:“说吧,朕的晓晓这又是看哪个妃子不顺眼了?”[1V1甜宠,不虐,沙雕简介,欢迎入坑~]
  • 梅贻琦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梅贻琦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本书从梅贻琦先生公开发表的文章中,选取较有代表性的,能反映其教育思想或记录时代变迁的34篇文章。因梅贻琦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故文章也多围绕清华校园、清华学生、清华学制建设而展开,反映了民国时期、抗战时期清华学校的教育思想。梅贻琦(1889—1962),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即到清华担任教学和教务长等多种职务。1931年任清华校长,自此后一直服务于清华。在他的领导下,清华才得以在十年之间从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一跃而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