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92300000004

第4章

翰院忆江南

虞邵庵在翰林有诗云:“屏风围坐鬓毵毵,银烛烧残照暮酣。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又作《风入松》词云:“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语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论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盖即诗意也,但繁简不同尔。曾见机坊以词织成帕,为时所贵重如此。张仲举词云:“但留意江南,杏花春主,和泪在罗帕。”即指此也。

退朝口号

邵庵《退朝口号》云:“雨浥轻尘道未乾,朝回随处借花看。墙东千树垂杨柳,飞絮来时近马鞍。”“日出风生太液波,画桥影里采船过。桥头柳色深如许,应是偏承雨露多。少日在四明从王叔载先生学诗,先生举此诗数首云:“细读而详味之,如醉後厌饫珍羞,而食宣州雪梨相似,爽口可爱也。”又云:“元朝诸人诗,虽以范杨虞揭并称,然光变化,诸体咸备,当推道园,如宋朝之有坡公也。”予谨识之,久而益信。

宗阳宫玩月

杨仲弘以宗阳宫《玩月》诗得名,然他作如“风雨五更鸡乱叫,江湖千里雁相呼”,“挟书万里朝明主,仗剑三年别故乡”,“窗间夜雨消银烛,城上春云压采旗”,“空桑说法黄龙听,贝叶繙经白马驮”,沉雄典实,先叔祖每称之。长篇如《古墙行梅梁歌》,亦皆为时所推许。夫人瞿氏,予祖姑也,尝以仲弘亲笔草藁数纸授予,字画端谨,而前後点窜几尽,盖不苟作如是。

罗刹江潮

钱思复以《浙江潮赋》得名,起句云:“维罗刹之巨江兮,实发源於太末。”试官喜之,遂中选。盖满场无知罗刹为浙江别号者。後作《西湖竹枝曲》云:“阿姊信近段家桥。”先伯元范戏之云:“此段家桥创见,却与罗刹江不同也。”盖西湖断桥,以唐人诗“断桥荒草合”得名,亦谓孤山路至此而尽,非有所谓段家者。《竹枝曲》凡十章,皆佳作。首章云:“阿姊信近段家桥,山妒蛾眉柳妒腰。黄龙洞前黑云起,早回家去怕风潮。”予时年幼,爱而尽和之。首章云:“昨夜相逢第一桥,自将罗带系郎腰。愿郎得似长江水,日日如期两度潮。”甚为思复称奖。思复号心白道人,张氏据吴,遂不仕,退居吴江筒川,与杨廉夫唱和。有句云:“笠泽水寒鱼尾声赤,洞庭霜落树头红。”又云:“汉史丁公那及齿,陶诗甲子不书元。”盖感时事也。

香奁八题

杨廉夫晚年居松江,有四妾:竹枝柳枝桃花杏花,皆能声乐。乘大画舫,恣意所之,豪门巨室,争相迎致。时人有诗云:“竹枝柳枝桃杏花,吹弹歌舞拨琵琶。可怜一解杨夫子,变作江南散乐家。”或过杭,必访予叔祖,宴饮传桂堂,留连累日。尝以《香奁八题》见示,予依其体,作八诗以呈。藁附家集中忘之久矣。今尚记数联,《花尘春迹》云:“燕尾声点波微有晕,凤头踏月悄无声。”《黛眉颦色》云:“恨从张敞毫边起,春向梁鸿案上生。”《金一卜欢》云:“织锦轩窗闻笑语,采苹洲渚听愁吁。”《香颊啼痕》云:“斑斑湘竹非因雨,点点杨花不是春。”廉夫加称赏,谓叔祖云:“此君家千里驹也。”因以“鞋”“杯”命题。予制《沁园春》以呈。大喜,即命侍妓歌以行酒。词云:“一掬娇春,弓样新裁,莲步未移。笑书生量窄,爱渠尽小;主人情重,酌我休迟。醖酿朝云,斟量暮雨,能使熬生风味奇。何须去,向花尘留迹,月地偷期。风流到手偏宜,便豪吸雄吞不用辞。任凌波南浦,惟夸罗袜;赏花上苑,祇劝金卮。罗帕高擎。银瓶低注,绝胜翠裙深掩时。华筵散,奈此心先醉,此恨谁知?”欢饮而罢,袖其藁以去。

雨淋鹤

张仲举,至正初为集庆路学训导,御史下学点视禀膳,邻斋出对云:“豸冠点馔。”是日适用驴肉,仲举戏续云:“驴肉作羹。”御史闻之大怒,欲逮捕之,乘夜逃奔扬州。时扬州方全盛,众素闻其名,皆延致之。仲举肢体昂藏,行则偏竦一肩,众为诗以讥笑之。惟韩介玉一绝云:“垂柳阴阴翠拂囗,倚栏红袖玉纤纤。先生掉臂长街上,十里硃楼尽下帘。”坐中皆失笑。时有相士在座,或曰:“仲举病鹤形也。”相士曰:“不然,此雨淋鹤形,雨霁则冲霄矣。”後入大都,致位贵显,果如其言。

歌风台

张光弼庐陵人,至正间,为浙省员外。张氏专擅,弃位不仕,以诗酒自娱,号一笑居士。有诗云:“一阵东风一阵寒,芭蕉长过石阑干。只消几度瞢腾醉,看得春光到牡丹。”盖言时事也。一日,作《歌风台诗》,乘醉来过,为予朗诵之。诗云:“世间快意宁有此,亭长还乡作天子。沛宫不乐复何为?诸母父兄知旧事。酒酣起舞和兒歌,眼中尽是汉山河。韩彭诛夷黥布戮,且喜壮士今无多。纵酒极欢留十日,慷慨伤怀泪沾臆。万乘旌旗不自尊,魂魄犹为故乡惜。由来乐极易生哀,泗水东流不再回。万岁千秋谁不念,古之帝王安在哉?莓苔石刻今如许,几度西风灞陵雨。汉家社稷四百年,荒台犹是开基处。”盖得意所作,豪迈跌宕,与题相称。又尝作唐宫词数首,为予诵之。中间云:“可怜三首《清平调》,不博西凉酒一杯。”予曰:“太白於沈香亭应制,亲得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不可谓不遇,何必‘西凉酒一杯’乎?”光弼亦大笑。尝曰:“吾死埋骨西湖,题曰:‘诗人张员外墓’足矣。”後亦如其言。

芦花被

亡友邱彦能藏《芦花被图》,盖模写酸斋梁山泺故事。貣泰甫首题律诗一首,吴子立继之,其馀数首而已。彦能宝惜此卷,不妄与人题,後遇吴敬夫,以其有诗名,出而求题。敬夫为赋数首,皆不惬意。最後一首云:“秋风吟就芦花被,一落人间知几年?泽国江山今入画,诗人毛骨久成仙。高情已落沧洲外,旧梦犹迷白鸟边。展卷不知时世换,水光山色故依然。”彦能喜,始请登於卷。彦能尝以唐三学士《弈棋图》求题,予为赋绝句云:“三人当局各藏机,思入幽玄下子迟。毕竟是论证高一著,风檐日影静中移。”彦能叹赏。敬夫亦以《雪》诗见示,予和其“西”字韵云:“夜静有舟来剡曲,时平无马入淮西。”敬夫亦加誉焉。予时年甚少,敬夫为乡前辈,彦能亦倍年以长。二人墓有宿草久矣,因念旧交,为之慨然。

锺馗图

乡丈凌彦翀,名云翰,号柘轩。至正间,以《周易经》与士衡叔祖同登浙省乡榜,授平江路学正,不赴。才高而学博,为乡党所推。一日来访叔祖不在,以所《和石湖田园杂兴》诗一帙留寄舍下。数日,予尽和之。及见大惊,喜为作序文於前,因是遂刮目相视,且叹叔祖之不能尽知也。继以梅词《霜天晓角》一百首,柳词《柳梢青》一百首,号梅柳争春者,属予和之。予亦依韵和就,大加赏拔。予视先生犹大父行,而先生不以齿德自居,过以小友见待,每於诸长上前,称之不容口,喜後进之有人也。洪武庚申冬,为人《题锺馗图》云:“朔风吹沙目欲眯,官柳摇金梅绽蕊。终南进士倔然起,带束蓝袍靴露趾。手掣硬黄书一纸,若曰上帝锡尔祉。蝟磔于思含老齿,颐指守门荼与垒,肯放妖狐摇九尾声。一声爆竹人尽靡,明日春光万馀里。”不数日,为乡人官於外郡者飞举。里胥临门,不容辞避,迫肋上路,到京授四川学官,遂成诗谶。在任以乏貣举谪南荒以卒,归骨西湖。予送之葬,有绝句云:“一去西川隔夜台,忍看白璧瘗苍苔。酒朋诗友凋零尽,只有存斋冒雨来。”盖感知己也。

吴敬夫父子

吴敬夫之子改过,为官四川,敬夫思之,作诗云:“剑阁凌云鸟道边,路难闻说上青天。山川万里身如寄,鸿雁三秋信不传。落叶打窗风似雨,孤灯背壁夜如年。老怀一掬锤情泪,几度沾衣独泫然。”尝为予诵之。敬夫卒,改过丁忧还家访予,自诵其诗曰:“薄宦萧然作远游,行囊那得一钱留?孟光不比苏秦妇,肯笑归来只敝裘。”自夸其廉,且矜其妻之贤也。予因举敬夫前诗,谓曰:“尊翁有念子之情,而子乃独归美其妇,何耶?”改过惭笑而去。

桂孟平题新话

庚辰岁秋,权停江北五布司学校。予在河南,孟平在山东,各斋学印赴礼部交纳。孟平访予於大中街旅舍,相见甚欢。予置酒,出《纪行返棹编》示之,孟平赠诗,有“江湖得趣诗盈卷,故旧忘怀酒满樽”之句。予後授太学助教,孟平授谷府奉祠,寄小词,末句云:“卷起绿袍袖,舞个大斋郎。”邻堂王达善助教亦好作词,见之大笑,喜其善谑也。孟平刻意於诗,有日课之工,尝手书百篇寄予。孟平後卒於长沙,予亦遭难,家事零落,所寄诗亦被人取去。独《题翦灯新话》长篇载在卷首,幸而存焉,乃训导钱塘邑庠日所作也,备录於此,以寓邻笛之悲云。“山阳才人畴与侣,开口为今阖为古。春以桃花染性情,秋将桂子薰言语。感离抚遇心怦怦,道是无凭还有凭。沈沈帐底昼吹笛,煦煦窗间宵翦灯。倏而晴兮忽而雨,悲欲啼兮喜欲舞。玉箫倚月吹凤凰,金栅和烟锁鹦鹉。造化有迹尸者谁,一念才萌方寸移。善善恶恶苟无失,怪怪奇奇将有之。丈夫未达虎为狗,濯足沧浪泥数斗。气酣骨耸铮有声,脱帻目光如电走。道人青蛇天动摇,不斩寻常花月妖。茫茫尘海沤万点,落落云松酒半瓢。世间万事泡幻尔,往往有情能不死。十二巫山谁道深?云母屏风薄如纸。莺莺宅前芳草迷,燕燕楼前明月低。从来松析有孤操,不独鸳鸯能并栖。久在钱塘江上信,厌见潮来又潮去。燕子衔春几度回,断梦残魂落何处?还君此编长啸歌,便欲酌以金叵罗。醉来呼枕睡一觉,高车驷马游南柯。囗

莫士安寄问

莫士安,湖州人,为国子助教,以古文擅名,诗笔亦敏赡,同辈皆弗及也。司业厅前有丹杏一株,当繁盛时,监丞王峻用置酒花下,同席者分韵各赋五言古体一章。次年,予转擢周府,次子达亦领河南乡荐,士安寄诗云:“问讯先生复自怜,家风喜得二郎贤。两经寒暑无书寄,一卷《春秋》有子传。丹杏开花思旧会,黄杨厄闰直残年。洪恩若许还乡去,茅屋荒苔老石田。”“丹杏开花”指旧事,时士安谪吴中治水,故有“黄杨厄闰”之语。

宣和画木犀

定量和画瓶中折枝木犀,莫士安尝举乡人张来仪一诗云:“玉色官瓶出内家,天香浓浸月中葩。六宫总爱新凉好,不道金风卷翠华。”为予称诵之。予遂拟作一首云:“金沟水活玉瓶宽,分得天葩下广寒。可惜秋香容易落,不如留向月中看。”士安亦称善。

折桂枝

章彦复自福建省检校回杭,过鄞,先君置酒待之。予适自学舍归,彦复即席指鸡为题,命赋诗。予勉成四句以呈云:“宋宗窗下对谈高,五德声名五彩毛。自是范张情谊重,割烹何必用牛刀?”彦复大加称赏,手写桂花一枝,并题诗其上以赠云:“瞿君有子早能诗,风采英英兰玉姿。天上麒麟元有种,定应高折广寒枝。”时予年始十四云。

十月桃

先伯尝诵《十月桃花》诗一联云:“刘郎再来岁云暮,王母一笑天回春。”当时不曾问为何人所作,并请举其全篇为可惜也。又记钱用壬为张氏参政,新纳妾名“小桃”,谢元功以诗贺之,一联云:“平分阿母池头景,浅发参军幕下春。”当时亦称颂之。

芭蕉花

仁和诚意斋生陈瑶为学勤敏,而性资老成,宪官至学出对云:“笔底春风转转生。”瑶对曰:“弦间晓溜嘈嘈泻。”又出对云:“轻摇纟丸扇,清风透入人怀。”瑶对曰:“高捧玉盘,明月飞来我手。”庭下芭蕉开花,命题赋诗。瑶一联云:“白藕作花还叶叶,碧蜂生子自房房。”形容酷似之,诸生皆袖手。後以岁貣赴京,除叙州邑簿,非其志也。竟以事累谪死南荒,惜哉!

卖花声

谢宗可《百咏》诗,世多传诵,除《走马灯》《莲叶舟》《混堂》《睡燕》数篇外,难得全首佳者。曏见邱彦能诵其《卖花声》一首,《百咏》中不载。诗云:“春光叫尽费千金,紫艳红香藉好音。几处唤回游冶梦,谁家不动惜芳心?韵传杨柳门庭晚,响彻秋千院落深。忽被卷帘人唤信,蝶蜂随担过墙阴。”

咏铁笛

杨廉夫初居吴山铁冶岭,号铁崖,後迁松江,又号铁笛道人。卞宜之作《铁笛》诗寄之云:“一段清冰百链钢,曾翻宫徵事虚皇。裂开黄鹤矶头石,惊落青鸾镜里霜。仙子珮环新乐府,韩林风月旧文章。道人清节磨砻久,却笑桓伊独据床。”廉夫喜之。同时有《制铁笛赋》者,造语粗率,不若诗也。

咏炭诗

《咏炭》诗,杨诚斋有“乌银玉质金石声,见火忽作爆竹鸣。不知何喜唧唧吟,不知何怒泄不平。到渠怒定两耳热,铜瓶在傍却铙舌”一篇。曾见貣有初传诵郭矮梅八句,甚工。诗云:“樵青黎面学昆仑,斫月烧云树欲髡。万灶黑烟灰出劫,一星红焰火还魂。污身若有仙翁幻,报国今无义士吞。曾似茅斋风雪夜,地炉榾柮暖温温。”又《咏帘》诗,止记中间二联云:“红影眼花春扑扑,玉钩心事日悬悬。思归梁燕心长切,望幸宫娥眼欲穿。”矮梅,江西人,惜不记其名字。

杨妃袜

诗社以杨妃袜为题,杨廉夫一联云:“安危岂料关天步,生死犹能系俗情。”题目虽小,而议论甚大,所以诸人莫能及。

御沟流叶

雅正卿有《四美人图》诗,惟《御沟流叶》最佳:“彩毫将恨付霜红,恨自绵绵水自东。金屋有关防虎豹,玉书无路托鳞鸿。秋期暗度惊催织,春信潜通误守宫。莫道人间音问杳,明年锦树又西风。”琢句甚工。

哀姑苏

吴元年,国兵围姑苏,临危,张士诚聚其族齐云楼,举火焚之,缢不死,就擒。王叔闰有诗哀之云:“天星夜堕水犀军,又见吴宫走鹿群。睥睨金汤徒自弃,仓皇玉石竟俱焚。将军只合田横死,国士今无豫让闻。风雨明年寒食节,麦孟谁洒太妃坟。”先伯亦有绝句云:“虎斗龙争既不能,鸡鸣狗盗亦何曾?陈平韩信皆归汉,只欠彭城老范增。”盖张氏据有浙西富饶地,而好养士。凡不得志於前元者,争趋附之,美官丰禄,富贵赫然。有为北乐府讥之云:“囗罗辫兒紧札梢,头戴方檐帽。穿领阔袖衫,坐个四人轿,又是张吴王米虫兒来到了。”及城破,无一人死难者,武夫健将,惟束手卖降而已。诗意有所谓也。

纪吴亡事

姑苏之被围也,唐伯刚和人“泥”字韵云:“玉楼金屋愁如海,布袜青鞋醉似泥。”谓当时居权要者,不如处闲散之乐也。社友王元载亦诵一诗,不知何人所作。诗云:“二十四友金谷宴,千三百里锦帆游。人间无此荣华乐,无此荣华无此愁。”诗意与前诗亦相类。(廷博案:此葛天民诗,见《贵耳集》。)

吊白门

陈刚中《白门》诗云:“布死城南未足悲,老瞒可是算无遗。不知别有三分者,只在当时大耳兒。”咏曹操杀吕布事。布被缚,曰:“缚太急。”操曰:“缚虎不得不急。”意欲生之。刘备在坐,曰:“明公不见吕布事丁建阳董太师乎?”布骂曰:“此大耳兒叵奈不记辕门射戟时也?”张思廉作《缚虎行》云:“白门楼下兵合围,白门楼上虎伏威。戟尖不掉丈二尾声,袍花已脱斑斓衣。捽虎脑,截虎爪。眼视虎,如猫小。猛跳不越当涂高,血吻空腥千里草。养虎肉不饱,虎饥能噬人;缚虎绳不急,绳宽虎无亲。坐中叵奈刘将军,不从猛虎食汉贼,反杀猛虎生贼臣,食原食卓何足嗔?”记当时事调笑可诵。思廉有《咏史乐府》一编,皆用此体。

西湖竹枝

西湖《竹枝词》,杨廉夫为倡,和者甚众,皆咏湖山之胜,人物之美,而寓情於中。大率一律,惟二人诗云:“春晖堂上挽郎衣,别郎问郎何日归?黄金台高倘回首,南高峰顶白云飞。官河绕湖湖绕城,河水不如湖水清。不用千金酬一笑,郎恩才重妾身轻。”用意稍别,惜不记其人姓名。

吴山游女

貣有初,泰甫尚书侄,工诗。春日见吴山游女之盛,作绝句云:“十八姑兒浅淡妆,春衣初试柳芽黄。三三五五东风里,去上吴山答愿香。”特过予诵之。其诗新嫩奇巧,多类是,惟《送戴伯贞还广西》一律云:“桂江烟水接潇湘,逐客南归道路长。卷里漫多新制作,箧中犹是旧衣裳。逢人尽说官如水,老我相看鬓已霜。此去莫教音问断,雁飞今喜过衡阳。”叙事委曲,而感慨系之,出诸作之上。

送还俗入道

孙花翁《送女冠还俗》云:“脱却霞绡上醮衣,女童髽髻绿杨垂。重调螺黛为眉浅,再试弓鞋举步迟。紫府烟花莺唤醒,丹房云雨鹤通知。帘低红杏春风暖,清梦应曾见旧师。”段吉甫《送妓入道》云:“歌舞当年第一流,洗妆今日别青楼。便从南岳夫人去,肯为苏州刺史留。琳馆月明箫凤下,琐窗花老镜鸾收。却怜愁绝浔阳妇,嫁得商人已白头。”事不同而语皆工。

观灯句

洪武间,杭州元夕张灯颇盛。予因游观,有句云:“三市华灯依旧好,一天明月为谁圆?”惟郁鲁珍和云:“春灯闲论谁家好,夜月初看此度圆。”句意甚新,为众推许。鲁珍後为官陕西,被罪,退居独山村中,不复入城。寄诗云:“我已栽成三径菊,君今著就几编书?”然竟以《题松石轩诗卷》被累,死狱中。其被逮也,见予诵许仲晦诗“村迳绕山松叶滑,柴门临水稻花香”,“牛羊晚食铺平地,鹳鹤晴飞磨远天”,“日落远波惊宿雁,风吹轻浪起眠鸥”等句,谓写村居之景,曲尽其妙,今不复见矣。予因其言,念郢州诗之妙,而亦哀鲁珍之不幸也。

晚凉句

“水殿云廊三十六,不知何处晚凉多?”王子定量诗。“晚凉浴罢闲无事,水阁东头看月生。”吴主一诗。二人在当时皆以诗鸣,此其得意句也。

汴梁风土

汴梁为宋东京,士人游宦者少得清暇,以遂宴赏之乐,当时有“卖花提上观桃李,折酒楼前听管弦”之句。伴读黄体方续之云:“雨後淤泥填紫陌,风前尘土障青天。”盖街道无沟渠,又不用砖石甃,遇雨则行潦纵横。而地迫黄河,风起则尘沙敝日,不可开目。尝集体仁门,体方戏语同列云:“此所谓‘东华软红尘’也。”

相国寺

汴梁相国寺,暇日予与黄体方过焉,将谓有南方花木之胜,香茗之供,而鄙陋殊甚。僧皆氈帽皮靴,发长过寸,言貌粗俗,体方呼为“恶僧”。口占云:“步入空门见恶僧,红氈被体发鬅鬙。”予续之曰:“一言能得君王意,安得当年老赞宁?”盖宋初,赞宁为寺主。太祖至寺行香,问曰:“朕见佛拜是不拜是?”对曰:“现在佛不拜过去佛。”大合帝意,遂为定礼。

梧竹轩

丁鹤年,回回人。至正末,方氏据浙东,深忌色目人。鹤年畏祸,迁避无常居。有句云:“行踪不异枭东徙,心事惟随雁北飞。”识者怜之。作诗极工,《题梧竹轩》云:“凤鸟当年此地过,至今梧竹满邱阿。曾闻翦叶书周史,又听翻枝入楚歌。金井月明秋影薄,石坛风细夜凉多。中郎老去知音少,共负奇材奈尔何?”时作者已满卷,此诗一出,皆为敛衤任。又《逃禅室与苏生话旧》云:“不学扬雄事章《玄》,且随苏晋暂逃禅。无锥可卓香严地,有柱难擎杞国天。谩托丹霞烧木佛,谁怜玉露泣铜仙?茫茫东海皆鱼鳖,何处堪容鲁仲连?”感时书事,而链句精致如此。後至杭,见予所集《鼓吹续音》,翻阅再过,惜其中有未尽善者,谓予:“当以此为限,更博求诸作,得一善者,则易去一疵者,此亦著述之法也。”因手钞所作序文而去。今此集久已散失,而鹤年言犹在耳,可为太息也。

竹雪斋

盱江胡子昂,能诗嗜饮,字体逼赵松雪,因自号“竹雪”。求予作竹雪斋诗,久不及奉。近随边将守御兴和,枉道来顾,去後复以书来督,始为作长歌一篇寄去,子昂甚喜,亦和韵来答。予诗曰:“盱江才子世无匹,作字哦诗俱第一。酒酣落笔风雨生,满幅龙蛇飞翐々。平生与竹同岁寒,手种千竿复万竿。开窗倚槛忽有得,四围总是青琅玕。山空岁晚独相对,一夜幻成银色界。静听春蚕食叶声,闲看瑞凤穿花态。琼琚玉珮下朝端,联珠积翠纷成团。曳履先生太寒乞,煮茶学士真儒酸。何似衔杯自宾主,戏呼元颖相尔汝。临池一扫阵云开,狂欲歌兮喜欲舞。手斡造化天无功,颠张醉素趋下风。一纸千金世珍惜,不数前朝松雪翁。”子昂和韵云:“《春秋》家学畴可匹,道德文章追六一。吁嗟白璧点苍蝇,尘尾祛之犹翐々。一从游宦阅暑寒,桐江抛却老钓竿。劬书磨尽万铤墨,狂吟题遍千琅玕。山阴正与剡溪对,兰亭曾把乌丝界。霜猿抱树恣盘袁安爱以菊为主,墨汁淋漓能貌汝。老夫撚断几茎有些,笑看边城六花舞。熬生於我最有功,一醉四座生春风。个中真趣知者寡,此意寄谢存斋翁。”仍题云:“兼柬唐太守晏佥宪袁教习。”时三人与予同寓保安。後一年兴和失守,子昂死焉。悲夫!

捐生妓馆

陈耑,字子肃,生富豪家,与予同岁。从叔祖学诗,好为奇俊语,《春日游湖上》有句云:“茜红女兒歌《白纻》,墨黑燕子来乌衣。”後商於闽中,盘桓妓馆,寄予诗云:“青铜三百一斗酒,荔子十八谁家娘?”信奇俊可喜。逾一岁,竟卒於妓馆,年始二十三云。

新婚咏梅

邻友陆保连新娶,忽咏梅花诗云:“练裙缟袂谁家女?背立东风怨晓寒。”不久遽卒,盖识兆也。

和狱中诗

永乐间,予闭锦衣御狱,胡子昂亦以诗祸继至,同处囹圄中。子昂每诵东坡《系御史台狱》二诗,索予和焉。予在困吝中,辞之不获,勉为用韵作二首。时孙碧云兰古春二高士,亦同在圜室,见之过相赏叹。今子昂已矣,追念旧处患难,为之泫然。诗云:“一落危途又几春?百忧交集未亡身。不才弃斥逢明主,多难扶持望故人。有字五千能讲道,无钱十尤可通神。忘怀且共团圞坐,满炷炉香说善因。”“酸风苦雾雨凄凄,愁掩圜扉坐榻低。投老渐思依木佛,受恩未许拜金鸡。艰难馈食怜无母,辛苦回文赖有妻。何日湖船载春酒,一稿撑过断桥西?”

廉夫诗格

杨廉夫诗:“二月皇都花满城,美人多病苦多情。一只孔雀行瑶圃,十二飞鸿上锦筝。酒掬真珠传玉掌,羹分甘露倒银罂。不堪容易少年老,争遣狂夫作後生。”又云:“天街如水夜初凉,照室铜盘璧月光。别院三千红芍药,洞房七十紫鸳鸯。绣靴蹋踘句骊样,罗帕垂弯女直妆。愿汝康强好眠食,百年欢乐未渠央。”又云:“公子银瓶分汗酒,佳人金胜翦春花。”又云:“金埒近收青海骏,锦笼初教雪衣娘。”又云:“小洞桃花落香雪,大隄杨柳舞晴烟。”皆言宴赏游乐之意,亦其平生性和所好也。

光弼诗格

张光弼诗:“免胄日趋丞相府,解鞍夜宿五侯家。玉杯行酒听春雨,银烛照天生晚霞。世乱且从军旅事,功成须插御筵花。汉王未可轻韩信,尚要生擒吕左车。”又云:“西楼柳风吹晚凉,石榴裙映黄金觞。纤歌不断白日速,微雨欲度行云凉。笑看席上赋鹦鹉,醉听门前嘶骕骦。早晚平吴王事毕,羽书飞捷入朝堂。”盖时在杨完者左丞幕下,故所赋如此。又云:“峡蝶画罗宫样扇,珊瑚小柱教坊筝。”又云:“玉瓶注酒双鬟绿,银甲调筝十指寒。”又云:“新汝满面犹看镜,残梦关心懒下楼。”多为杭人传诵。其一时富贵华侈,尽见於诗云。

年老还乡

鄞士黄德广,至正初,入大都求仕,所望不过南方一教职而已。交游竟无一援引之者,客居以教书为生,娶妻生子,二十年馀。元末,天下扰攘,比岁饥馑,南北路阻,始附海舟而归。去日少壮,回则苍彦华发,故旧罕在者。诵贺知章“兒童相见不相识,却问客从何处来”之句,以寓慨叹。予从先师往访之,见其所持扇上一诗,乃在北日所作者。诗云:“东风一曲《浣溪沙》,客子行吟对日斜。犹记金陵贳春酒,小姬能唱後庭花。”亦醖藉可诵,而命运不遇如此。盖元朝任官,惟尚门第,非国人右族,不轻授以爵位。至於南产,尤疏贱之,一官半职,鲜有得者。驯至失国,殆亦由此去。

塞垣风景

予谪保安周府教授,滕硕亦以事累继至。见予每诵元遗山《送李参军赴塞上》长篇,谓“旧读此诗,备悉塞垣之苦,料今日亲涉此境”?辄潸然堕泪,若不能堪者。予爱其诗,因请详读而备录之:“五日过居庸,十日度桑乾。受降城北几千里,出塞入塞沙漫漫。古来丈夫泪,不洒离别间。今日送君行,涕泗流欲潸。生男莫作班定远,万里驰书望玉关。生女莫作王明妃,一去紫台空珮环。我知骥子堕地走四方,我知鸿秸意气凌云端。草间斥鷃亦自乐,扶摇万里何能搏?一衣敝缊袍,一饭苜蓿盘。岁时寿翁媪,团圞有馀欢。纵令一朝便得八州督,曾如庭下彩衣起舞春斓斑。去年洛阳陌,今年指天山。地远马肩破,霜重貂裘单。朔风浩浩来,客子惨在彦。野孤岭上一回首,未必君心如石顽。君不见衡山乌乳哺,不得须臾闲。众雏一分散,慈乌四顾声悲酸。塞鸿来时八九月,白头阿母望君还。”全篇叙塞垣之景,客旅之情,诚详悉矣。滕与予同庚,到此不半载,竟以忧卒。而予犹留滞於此,未得解脱云。

钱塘瞿存斋先生,明洪武中,以荐历仁和临安宜阳三学教职,入为国子助教,升周府右长史。永乐初,以诗祸谪戍保安,洪熙乙巳赦还。此《归田诗话》三卷,盖还乡以後所作也。先生《明史》无传,诗祸之说,见于《万历杭州府志》、郎瑛《七修类稿》,谓其坐辅导失职,系锦衣狱,罪窜保安。先生本集不可得见,无由考其得祸者为何诗?同时以诗祸闭锦衣狱者,更有胡子昂,而子昂又无可考。又同时被谪至保安者,有滕硕邓林,而滕邓二君亦不详其故。序诗话者,或称其居闲金台,或称其谪居塞外。殆由文皇入据大统,人心未安,常恐人臣窃议其後,所谓诗祸,或寓诽讥,当代词人多为隐讳,不能悉其故矣。若云辅导失职,则恐未然。考周王橚为文皇同母弟,文皇待之极厚。建文时,橚有异谋,次子有动告变,窜徙蒙化。已复召还京锢之。永乐初,复爵加禄,归其旧封。至十八年,有告橚反者,察之有,文皇怜之不复问。夫周籓与成祖并见疑于建文,故成祖践阼之初,首为复国。其後虽反状有,且犹怜之。则当复国之初,岂有刻意防闲罪及辅导之理?先生谪戍事在永乐初,若因十八年橚反一事,而谓其失职,疑其时先已被谴矣。万厣府志极称其师道振举,辅弼有法,似郎氏有传闻之误也。惟府志云:“久之释归,复原职。内阁办事,年八十七卒。”今《通志》亦因之。参之他书,皆无复职办事之语,不知其何所本也?先生著述甚富,见于《府志》者,有《春秋贯珠》《诗经正葩》《阅史管见》《鼓吹续音》;见于《七修类稿》者,有《通鉴集缆飧误》、《香台集》、《香台续咏》、《香台新咏》、《翦灯新话》、《乐府遗音》、《兴观诗》、《顺承稿》、《存斋遗稿》、《咏物诗》、《屏山佳趣乐全稿》、《馀清曲谱》、《天机云锦》、《游艺录》、《大藏搜奇》、《学海遗珠》、《归田诗话》,见于《明诗综小传》者,有《存斋乐全集》、《香台百咏》。诸种中惟《乐府遗音》五卷,曾于《两浙遗书总录》中,见其已获经进。《咏物新题百首》,予于吴山书肆购得之,是影钞正统刊本,未知与《香台新咏》、《香台百咏》、《咏物诗》名异而书同否也?《喜吹续音》,则先生已自言其散失不存,仅存题後八句。而《静志居诗话》亦深惜其不得见,及题後一诗,又不采入《诗综》。可知《归田诗话》,竹垞尚未之见也。诗话标题不一,胡道序谓之存斋,焦氏《志明史》、《志》、《千顷堂书目》皆谓之《吟堂》,《百川书志》、《浙江通志》皆作“存斋”“归田”。要之“吟堂”也,“存斋”也,“归田”也,一书三名,无足异也。今吾友鲍君以文据先生自序定为“归田”,刊毕属为校正。因杂采众说,附缀于後,以俟博涉群籍者考订焉。

乾隆乙未十月四日,硃文藻跋

同类推荐
  • La Grande Breteche

    La Grande Bretech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文昌杂录

    文昌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渤海考

    渤海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御制拣魔辨异录

    御制拣魔辨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特训王妃:艳冠天下

    特训王妃:艳冠天下

    莫名其妙穿越到不知名的国度,她就被送入地狱锤炼。九死一生,她却被推入了仇恨的深渊,众叛亲离。当濒临死亡边缘,他对她不离不弃,坚守他们真挚的情感。当她再度回归,却已经是不可动摇的王者。看一弱小女子,如何在异世开辟属于她自己的天空!
  • 名医贤女

    名医贤女

    当一代医女穿越成人人唾弃的将军独女后,到底是安于现状还是努力去改变?司云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低调,哪怕被传说成不学无术痴呆懒惰也不去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瘟疫死人?南方贫瘠?司云忍无可忍跳出来,治瘟疫,修水渠,利农耕……当小小呆女成长为一方领主,世人哂然,皇上亏大发了。
  • 锦衣媚行之毒医嫡女

    锦衣媚行之毒医嫡女

    特工军医开启重生之眼,开膛破肚,缝皮接骨,银针在手,医治妙招我有!一针扎渣男作女,二针治锦绣江山,三针还我结发良夫!她就是要此一生锦衣媚行,还天下一个太平安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Smart Videoconferencing

    Smart Videoconferencing

    The authors address the most basic concerns of users: how to handle the equipment, how to reduce distractions, how to avoid mistakes, and how to look and sound your best on camera and get the most out of virtual meetings.
  • 古龙经典:七种武器(全集)

    古龙经典:七种武器(全集)

    《七种武器》中登场的经典人物:白玉京、袁紫霞、秋凤梧、高立、双双、段玉、华华凤、萧少英、葛停香、丁喜、小马、杨峥、狄青麟、朱五太爷、柳长街、龙五七个不平凡的人。七种不可思议的武器。七段完全独立的故事。真正的胜利,并不是你能用武器夺取的。无论多锋利的剑,也比不上那动人的一笑;无论多可怕的武器,也比不上人类的信心。此外……一个人只要有勇气去冒险,天下就绝没有不能解决的事!
  • 念念勿相忘

    念念勿相忘

    “曾经拥有的东西被夺走,并不代表就会回到原来没有那种东西的时候。”念念,勿相忘!
  • 萌妃难撩上神别跑

    萌妃难撩上神别跑

    她,是貌丑无盐的丞相嫡女她,是天界九昱域的神女当神女成为废柴且看她会如何逆转乾坤。他,是九重天受万人敬仰的神却因奸人不得不下界疗伤当她遇上他,谁动了情?谁又为了谁不顾一切?(宠文,1v1,男女主身心干净)
  • 证词

    证词

    一个五口之家邀请他们的好邻居来吃晚餐,可有人却想要给他们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 悲喜都与你有关

    悲喜都与你有关

    王子和公主的故事我在幼儿园时期听过无数遍。王子又勇敢又帅气,公主既善良又美丽,无论恶人如何阻拦,他们最后总是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是,在现实中,并没有恶人阻挠,他们也需要很努力才能成为对方的恋人。生活不是童话,王子也许很胖,公主说不定是个路痴,还有可能会打呼,可那又怎样呢?他们是彼此的良人,他们愿意为了彼此做更好的自己。作为这个故事的见证人,听到他对她说,我的悲喜,都与你有关时,我觉得,童话实在太单薄了。
  • 三尺青锋不留行

    三尺青锋不留行

    一点书生浩然气,三尺青锋不留行。(感谢仅有几位收藏这本书的人,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暂停对这本书的更新,毕竟写的不尽人意,想要的太多却笔力有限,等有天随着水平的提高与积累再回头完成这本书吧,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