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93500000015

第15章

震川集之六

上徐阁老书

四月十四日,进士归有光谨再拜献书少师相公閤下。有光幸生明公之乡,相望不过百里,自少已知向仰,而无由得一接其声光。庚子之岁,举于南都,而所试之文,乃得达于左右,顾称赏之不置。时有获侍而与闻之者,辄相告,以为幸矣,子之见知于当世之巨公长者如此。自后数试于礼部,遇明公之亲知,未尝不传道其语以为宠。有光之试,又辄不利,退而归耕于野。以为古之人有生同世而不相知者矣,有知之而异世者矣,不知者恨其同世,知之者恨其异世。今获与明公同世,而又知之,而明公方在日月之际,有光之蹇拙蔽翳,无复自振,以为今已矣,无以望明公之门矣,是同世而有异世之感也。

往岁,海虞瞿内翰见访,以为“子之不遇不足忧,即徐公当国,子之进有日矣”。今幸而蒨明公之当国,又幸随多士之末,而自获举以来,几又二月,不一望明公之辉光。此有光之所以食不甘味,寝不成寐者也。

有光尝读《易》,观消长变更之际,虽圣人不能无惧。而汉、唐、宋之君子,每履其际,其气不能不动,其色不能不形,而天下不能无惊以疑。盖以少不顺而激为大变者,有之矣。今明公处之宴然,而风俗世道为之潜易,如寒暑雨昫之至而人不觉,此古之大臣之所难也。

又尝读史,见汉文帝疏贾谊之少,而问冯唐之老;光武下冯衍之赋,而隆桓荣之经。两汉风俗治体,超轶后代,实在于此。今明公于科举之际,稍示意向,而海内枯槁之士,已于于焉乐观明公之化矣。于此之时,稍有蕴抱,谁不欲争自濯磨以自致于明公,不肯没没而已也,况有光被知于数十年之前者乎?今兹辄有干于阍人者,独以数十年之知,而不一见于明公;明公以数十年之知其人,而不见其一来,其亦不能无怪也。

昔曾舍人巩《上范资政书》云:“士之愿附于门下者多矣,使巩不自别于其间,固非巩之志,亦閤下之所贱也。”有光素慕巩者,故不量其不能如巩,而欲学巩之自别焉。平生颇有所撰述,去家时不及裒汇成编。橐中得杂稿十九首,谨以为贽。明公试览其文,知其非求于世者也。干冒尊严,伏增惶恐。有光再拜。(按《汉书·公孙弘传》:弘为丞相,开东閤以延贤人。颜师古注:閤,小门也。正门避掾史出入,特开小门以接士。故后世之士上书于尊官称“閤下”。又唐有宰相入閤故事,详见《五代史》。尝见宋板韩文,韩公上书,皆作“閤下”,无“阁下”也。此集昆山本皆作“閤下”,而常熟刻误作“阁下”,当是但知闺阁之义,而不解有开閤、入閤之事,遂妄改耳。又称讳处,常熟本皆实填讳,而昆山本皆作“某”字。今按古人文集皆称名,故从常熟本填讳。曾孙庄识。)

上瞿侍郎书

有光少年时,试白下,始识閤下,深相慕爱。及先后举于有司,閤下一日奋飞九天之上,顾犹不忘布素,见其潦倒,常所隐恻。往张文隐公为考官,閤下与同事。榜出而有光落第,见公于邸第。公忽忽不乐,对客曰:“吾为国得士三百人,不自喜,而以失一士为恨。”又谓有光曰:“吾阅天下士多矣,如子者,可谓入水不濡,入火不爇者也。在馆阁中,子之乡惟瞿太史深知之,成都赵孟静知之。”公再为考官,再见之,其言亦如是。又曰:“吾不能得子,二君者终必能得子矣。”文隐公殁,有光年往岁徂,仕进之心落然。然犹不敢自废罢,徒以文隐公垂殁惓惓之望,亦恃在朝如閤下相知者,有所向往耳。间得奉颜色,閤下所以接引而加隐恻者尤甚。

前岁始获第,适閤下赐告还乡,孤旅之迹,茕茕无依。随调为吏吴兴。夏初入觐还,幸遇閤下于京口,所以道生平,慰藉益勤。吴兴西,古鄣南,蜀在山水穷僻,龙蛇虎豹之与处,黾勉二载,拊循孤穷,以不负孔子之训。诸奸豪大猾不便者,亟腾谤议。当道怜之,未加黜谪。然羽翼摧残,形神惨沮,方图所以自解而去。因见閤下,加奖拔之语,以为士固伸于知己,自此意气复生。方将刷饰于尘垢之中,奋拔于泥涂之内,振迅于阨塞之区,跃然如即拜下风,侍君子,览盛德之辉光。

迩者除书忽下,觖然失望。顾己长贫贱,今备朝籍为六品官,岂求逾分?然窥测当道者意向,盖薄示之谪谴,而往时谗构之说益行矣。计此时除书之下,閤下甫到京,席未及暖,国家之议未有所及,进贤退不肖之志未行也。夫君命无所逃,然朝廷之命官亦量其才器之所任;士君子处世,亦自度其力分之所堪。而今以为治县之不能,而使之佐郡,非其任也。自知夫治县之不能,而冒以佐郡,非所堪也。苟而赴之,其为自欺而欺君甚矣。

天子新即位,天下之士起废者数十人,皆出于膏肓沉没之中,赫然光显。有光自顾垂髫荷先朝教养之恩,贡于成均,荐于京兆,无岁不与计偕。望天就日之诚,白首而不摧挫。先皇帝末年始收之。顾今同举进士者,大半超拔,而有光在诸进士之中,复不得比数。以是知其命之有所限,而才之无用也。夫以閤下之知己,而有光不获自伸,则无可望者矣。《易》曰:“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士之出处进退,迟速有几。自非知几之君子,徘徊疑顾之间,其受中伤多矣。以閤下之知未及举,而小人谗构之说亟行,知君子之道莫胜也。其机械且复藏于冥冥之中,未知所究,安敢望荣进之途哉?

夫志士去国,不毁其名。荀卿、屈原、贾生、董仲舒之徒,去其国而犹全其名。如此四子者,生于今之世,犹难矣。所以复敢渎于閤下者,非复有望于荣进,亦欲使之得全其后世之名而已。夫能爱惜天下之人材,不得进而成就之,使致其功,抑使退而成就之,使不失其名,此为閤下知己之大赐也。今已具疏请告,以为小官之去就,亦当有礼,不宜黯默以受谗人之构陷也。又在县时,获保举者二。应建储诏,得恩封,欲求敕命。愿一言主者,使先人蒙恩地下,人子之志愿毕矣。无任恳恋之至。不宣。有光再拜。

上万侍郎书

居京师,荷蒙垂盼。念三十余年故知,殊不以地望逾绝而少变,而大臣好贤乐善、休休有容之度,非今世之所宜有也。有光是以亦不自嫌外,以成盛德高谊之名,令海内之人见之。

有光晚得一第,受命出宰百里,才不迨志,动与时忤。然一念为民,不敢自堕于冥冥之中。拊循劳徕,使鳏寡不失其职。发于诚然,鬼神所知。使在建武之世,宜有封侯爵赏之望。今被挫诎如此,良可悯恻。流言朋兴,从而信之者十九。小民之情,何以能自达于朝廷?赖閤下桑梓连壤,所闻所见,独深知而信之。时人以有光徒读书无用,又老大,不能与后来英俊驰骋,妄自测拟,不待问而自以为甄别已有定论矣。夫监郡之于有司之贤不肖,多从意度,又取信于所使咨访之人。秪如不睹其人之面,望其影而定其长短妍丑,亦无当矣。如又加以私情爱憎,又如所谓流言者,使伯夷、申徒狄复生于今,亦不免于世之尘垢,非饿死抱石,不能自明也。

昨者大计群吏,仅免下考。今已见谓不能为吏,又使匍匐于州县,使益困迫,而失其所性。辗转狼狈,不复能自振于群毁之中。夫以朝廷爱惜人才,当使之无失其所。如有光垂老不肯自摧挫,以求进于天子之科目,至三十年而不退却。一旦得之,使之从百执事,齿于下列,不敢望公孙丞相、桓少傅,仅如冯都尉白首郎署,亦足以少答天下之士弹冠振衣愿立于朝之志矣。今之时,独贵少俊耳。汉李太尉尝荐樊英等,以为一日朝会,见诸侍中并皆年少,无一宿儒大人可以备顾问者,怅然为时惜之。有光顾何敢自列于昔贤之所荐,而番番良士,膂力既愆,我尚有之。以为国家用老成长厚之风,此亦当今公卿大臣之所宜留意者也。

有光今已摧残至此。夫士之所负者气耳,于其气之方盛,自以古人之功业不足为;其稍歉,则犹欲比肩于今人;其又歉,则视今人已不可及矣。方其久诎于科试,得一第为州县吏,已为逾分。今则顾念养生之计,欲得郡文学,已复不可望。计已无聊,当引而去之。譬行舟于水,值风水之顺快,可以一泻千里;至于逆浪排天,篙橹俱失,前进不止,未有不没溺者也。不于此时求住泊之所,当何所之乎?

兹复有渎于閤下者:自以禽鸟犹爱其羽,修身洁行。白首为小人所败,如此人者,不徒欲穷其当世之禄位,而又欲穷其后世之名。故自托于閤下之知,得一言明白,则万口不足以败之。假令数百人见誉,而閤下未之许,不足喜也;假令数百人见毁,而閤下许之,不足惴也。故大人君子一言,天下后世以为准。有光甘自放废,得从荀卿、屈原之后矣。

今兹遣人北上,为请先人敕命,及上《解官疏》,并道所以。轻于冒渎,无任惶悚。不宣。

上王都御史书

有光闻:天下之人材,其为君子小人,皆有一定之性。古之所谓知人者,非苟知之而已也。始知其如此,则其终身不能易也。伯乐之于马,卞和之于玉,如令马非绝尘,玉非连城,二人者必不顾。如令二人者顾之,而马与玉岂有变哉?马与玉而有变,则天下亦不号为伯乐、卞和矣。故以为人之贤不肖有定,而古之知人者,决于一见,而终其身不易。彼有改节易操者,必其始非真性,有矫而为之者,特其号为知人者之不至焉耳。孔子曰:“举尔所知。”盖谓已知之矣,则其举之不疑也。故大臣之相其君,其平日常有意于天下之人材,一旦而任事权,而举平日之所知,盖优然而有余,是以能佐国家成光明之业,其声名永与天地无穷。若夫取之于临时,处极贵之地,而欲以周知天下之人材,不能如其取于素之为裕也。

有光不材,不敢附于当世之贤者。念始初閤下为县时,相知最深,盖不谓其不肖也。閤下清明直亮,少所许可,而独于有光而加顾。自此閤下为郡二千石,扬历外省。及升中丞,治河漕济州、淮扬间。有光数往来京师,道所历,閤下未尝不垂顾念。閤下非有私于有光,以为为国家急于当世之人材如此。前岁得举进士,閤下方召入为司徒,时与诸进士旅见,閤下独加礼异于寻常。今岁入觐,閤下府第深严,有光一再见,然不拒逆而进之。閤下不以綦贵轻天下之士,而犹惓惓于其素知者如此。有光自以诸生文学,不办治县,而事多泥古,与世乖忤,监郡及台省大吏无相知者,其考宜殿,而独免于过谪,则閤下之于有光,信乎如古人所谓的然昭晰自断于内,而了于冥冥之中,此士之所以伸于知己者也。然不能不惴惴自惧,恐其有改节易操而有负于閤下者。

同类推荐
  • 大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大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

    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etters to Malthus

    Letters to Malth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和清真词

    和清真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三品弟子经

    佛说三品弟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慈禧及光绪宾天厄

    慈禧及光绪宾天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锦玉缘

    锦玉缘

    一个失去母爱自强不息的女孩,在即将投入社会的大门时,老天给她开了个玩笑丢到历史没有的朝代,来了这个地方,有个娘亲,还有个顶呱呱的爹爹,本来就值得高兴,可是天意弄人,娘亲离开了,她还要继续生活,怎么看也得为自己打算,被逼独自一人寻找亲爹,路上遇到了爱慕她的人可是她却不以为然,一心走自己的路......
  • 主神是我夫君

    主神是我夫君

    上古界最强大危险的三位主神是所有仙魔不敢招惹的存在;一位自魔血中诞生一把弯月刀杀遍三界片甲不留名唤无忧,一位从混沌而生历劫万世修成无上真身名唤寂梵,剩下一位……吃喝玩乐样样都会,琴棋书画样样不行。当三位主神碰撞出爱的火花,是张扬肆意的无邪还是内敛隐忍的寂梵?后世传闻主神上邪,尊贵、优雅、强大、魅惑、碧波似水,以身殉世;万神之巅,朝圣殿内,那人只一个人静静地雕刻着小像,身侧的微风都似在与他一同叹息,于她,虽千万人吾往矣?
  • 闲情乐事

    闲情乐事

    本书里收入的基本上都是“闲文”,由陈平原选编,搜集了周作人、林语堂、丰子恺、梁实秋、贾平凹等23位作家的所谓“士大夫趣味”作品,所收的43篇文章涵盖了“食”“衣”“住”“行”等更对中国文人口味的消闲之事,最后殿以一组忙闲之辩的文章。每一篇都是作家个体性情的自然流露,都是“生活的艺术”的散文小品。“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生的精义就在于如何把握“忙”与“闲”之间这个颇为微妙的“度”。
  • 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2017年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 精准执行

    精准执行

    执行不精准,任何缜密的计划、任何完善的措施、任何正确的政策、任何严格的制度,都只是一纸空文。本书以精准执行为核心理念,揭示了执行不精准带来的危害,探寻了执行不精准的根源,指出了精准执行的意义,从态度、目标、过程、结果、方法、细节、复盘等角度诠释了精准执行的真谛,并为每一个员工如何精准执行工作任务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指南。
  • 经历所以成长

    经历所以成长

    写得是女主从霸道.无理取闹至经历而成长经爱情友情亲情而蜕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女孩
  • 朱丹溪抗衰老养颜心经

    朱丹溪抗衰老养颜心经

    一代名医朱丹溪传承600年的滋阴养护金方,一部真正让天下女人面若桃花、白里透红、滋润如水的红宝书,一整套最根本、最有效、最天然、最易行的抗衰老养颜方案。章子怡、刘嘉玲、关之琳、刘亦菲、刘若英、蔡依林、容祖儿等25位明星现身说法,解密滋阴养颜的妙处,60个最有效的美容处方,100个最有效的美容细节,让爱美的女人最滋润。
  • 狸奴小宠

    狸奴小宠

    阴谋和算计,背叛和皈依,为什么每个人都有秘密,她只是误打误撞来到这处凡世,为什么最后都冲着她来了?神仙也有前生后世吗?如果找回那些记忆,是不是就放弃了今生的自己?从天地间的各个角落找寻了十三万年,拼凑出的神魂,是为了让她再展杀戮?还是要利用她,在三界的争斗中取得胜利?十五万年过去了,沧海桑田无数变幻,天地都变了,曾经的敌人,曾经的爱人,曾经的友人,幻灭的再重生,沉睡的再苏醒,归去的再归来,究竟谁还有当年的初心?执念成魔,一念成佛,无念,既归苍穹。
  •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