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94400000205

第205章

第十五静虑波罗蜜多分之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具寿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云何方便安住静虑波罗蜜多。尔时世尊告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应先入初静虑。既入如是初静虑已应作是念。我从无际生死以来。数数曾入如是静虑。作所应作身心寂静。故此静虑于我有恩。今复应入作所应作。此为一切功德所依。次复应入第二静虑。既入如是第二静虑已应作是念。我从无际生死已来。数数曾入如是静虑。作所应作身心寂静。故此静虑于我有恩。今复应入作所应作。此为一切功德所依。次复应入第三静虑。既入如是第三静虑已应作是念。我从无际生死已来。数数曾入如是静虑。作所应作身心寂静。故此静虑于我有恩。今复应入作所应作。此为一切功德所依。次复应入第四静虑。既入如是第四静虑已应作是念。我从无际生死已来。数数曾入如是静虑。作所应作身心寂静。故此静虑于我有恩。今复应入作所应作。此为一切功德所依。此菩萨摩诃萨。既入如是四静虑已复应思惟。此四静虑于诸菩萨摩诃萨众有大恩德。与诸菩萨摩诃萨众为所依止。谓诸菩萨摩诃萨众将得无上正等觉时。皆渐次入此四静虑。既入如是四静虑已。依第四静虑引发五神通。降伏魔军成无上觉。此菩萨摩诃萨应作是念。往昔菩萨摩诃萨众皆修静虑波罗蜜多我亦应修。往昔菩萨摩诃萨众皆学静虑波罗蜜多我亦应学。往昔菩萨摩诃萨众皆依静虑波罗蜜多。随意所乐引发般若波罗蜜多。我亦应依如是静虑波罗蜜多。随意所乐引发般若波罗蜜多。又舍利子。一切菩萨摩诃萨众无不皆依第四静虑。方便趣入正性离生。证会真如舍异生性。一切菩萨摩诃萨众无不皆依第四静虑。方便引发金刚喻定。永尽诸漏证如来智。是故当知第四静虑于诸菩萨摩诃萨众有大恩德。能令菩萨摩诃萨众最初趣入正性离生。证会真如舍异生性。最后证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由此菩萨摩诃萨众应数现入第四静虑。如是菩萨摩诃萨众虽能现入此四静虑。而不味着四静虑乐及此等流胜妙生处。又舍利子。一切菩萨摩诃萨众安住如是四种静虑。为胜方便引诸功德。如是菩萨摩诃萨众依第四静虑。起空无边处想。引空无边处定。如是菩萨摩诃萨众依空无边处定。起识无边处想。引识无边处定。如是菩萨摩诃萨众依识无边处定。起无所有处想。引无所有处定。如是菩萨摩诃萨众依无所有处定。起非有想非无想处想。引非想非非想处定。如是菩萨摩诃萨众虽能现入四无色定。而不味着四无色定及此所得胜妙生处

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观何义故。虽能现入灭受想定而不现入。尔时佛告舍利子言。诸菩萨摩诃萨怖堕声闻及独觉地故。不现入灭受想定。勿着此定寂灭安乐。便欣证入阿罗汉果或独觉果入般涅槃。诸菩萨摩诃萨观如是义。虽能现入灭受想定而不现入。时舍利子便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甚为希有能为难事。谓虽现入如是诸定而于诸定不生味着。又虽现入如是诸定能起胜用而不离染。佛言。如是如汝所说。诸菩萨摩诃萨甚为希有能为难事。又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最极希有。谓虽现入四种静虑四无色定寂静安乐。而不味着亦不离染。我今为汝略说譬喻。令于此义得圆满解。如有生此赡部洲人。虽于欲界未得离染。而或得往北俱卢洲。因见彼洲女无系属形容端正游戏自在。又见彼洲衣服严具鲜净殊妙皆依树生。又见彼洲有香粳米其味甘美不种自生。又见彼洲触处皆有种种珍宝甚可爱玩。见彼洲人于如是类随意受用无定系属。正受用时非极耽染。既受用已舍而无恋。赡部洲人虽未离染。具观见彼种种胜事。而不贪着舍弃还归。当知是人甚为希有。如是菩萨摩诃萨众虽复现入四种静虑四无色定寂静安乐。历观其中所起种种微妙寂静殊胜功德。而不味着还入欲界。方便善巧依欲界身。精勤修学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精勤修学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观。精勤修学诸法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观。精勤修学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观。精勤修学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处灭六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死灭观。精勤修学若苦若无常若空若无我苦圣谛观。精勤修学若因若集若生若缘集圣谛观。精勤修学若灭若静若妙若离灭圣谛观。精勤修学若道若如若行若出道圣谛观。精勤修学慈悲喜舍四无量观。精勤修学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精勤修学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精勤修学空无相无愿解脱门。精勤修学净观地种姓地第八地具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独觉地菩萨地如来地智。精勤修学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精勤修学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精勤修学清净五眼六胜神通。精勤修学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精勤修学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精勤修学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精勤修学无忘失法恒住舍性。精勤修学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精勤修学分别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诸善巧智。精勤修学一切菩萨摩诃萨行。精勤修学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亦劝有情修诸善法。如是等事甚为希有

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何缘如来应正等觉。许诸菩萨摩诃萨众。舍胜定地寂静安乐。还受下劣欲界之身。尔时世尊告舍利子。诸佛法尔。不许菩萨摩诃萨众生长寿天。何以故。舍利子。勿谓菩萨摩诃萨众生长寿天。远离所修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及余无边菩提分法。由斯迟证所求无上正等菩提。是故如来应正等觉。许诸菩萨摩诃萨众舍胜定地寂静安乐。还受下劣欲界之身。不许菩萨摩诃萨众生长寿天失本所愿。时舍利子便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甚为希有能为难事。谓舍胜定寂静安乐。还取下劣杂秽地身。譬如有人未离欲染。遇见女宝在空林中。形貌端严甚可爱乐。虽具观见种种身支。而能制心不行放逸。后于余处遇见女人。形貌粗丑鄙秽下贱。返生贪爱遂行放逸。如是菩萨摩诃萨众虽数安住微妙寂静四种静虑及四无色而能弃舍。还受欲界种种杂秽下劣之身。故甚希有能为难事。尔时佛告舍利子言。如是菩萨摩诃萨众弃舍胜地受欲界身。当知是为方便善巧。何以故。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众。勤求无上正等菩提。舍胜地身还生欲界。起胜作意方便善巧。虽观色蕴常无常性都不可得。及观受想行识蕴常无常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蕴乐无乐性都不可得。及观受想行识蕴乐无乐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蕴我无我性都不可得。及观受想行识蕴我无我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蕴净不净性都不可得。及观受想行识蕴净不净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蕴空不空性都不可得。及观受想行识蕴空不空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蕴相无相性都不可得。及观受想行识蕴相无相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蕴愿无愿性都不可得。及观受想行识蕴愿无愿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蕴远离不远离性都不可得。及观受想行识蕴远离不远离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蕴寂静不寂静性都不可得。及观受想行识蕴寂静不寂静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处常无常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处常无常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处乐无乐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处乐无乐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处我无我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处我无我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处净不净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处净不净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处空不空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处空不空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处相无相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处相无相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处愿无愿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处愿无愿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处远离不远离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处远离不远离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处寂静不寂静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处寂静不寂静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处常无常性都不可得。及观声香味触法处常无常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处乐无乐性都不可得。及观声香味触法处乐无乐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处我无我性都不可得。及观声香味触法处我无我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处净不净性都不可得。及观声香味触法处净不净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处空不空性都不可得。及观声香味触法处空不空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处相无相性都不可得。及观声香味触法处相无相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处愿无愿性都不可得。及观声香味触法处愿无愿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处远离不远离性都不可得。及观声香味触法处远离不远离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处寂静不寂静性都不可得。及观声香味触法处寂静不寂静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界常无常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界常无常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界乐无乐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界乐无乐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界我无我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界我无我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界净不净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界净不净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界空不空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界空不空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界相无相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界相无相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界愿无愿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界愿无愿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界远离不远离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界远离不远离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界寂静不寂静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界寂静不寂静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界常无常性都不可得。及观声香味触法界常无常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界乐无乐性都不可得。及观声香味触法界乐无乐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界我无我性都不可得。及观声香味触法界我无我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界净不净性都不可得。及观声香味触法界净不净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界空不空性都不可得。及观声香味触法界空不空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界相无相性都不可得。及观声香味触法界相无相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界愿无愿性都不可得。及观声香味触法界愿无愿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界远离不远离性都不可得。及观声香味触法界远离不远离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色界寂静不寂静性都不可得。及观声香味触法界寂静不寂静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识界常无常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识界常无常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识界乐无乐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识界乐无乐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识界我无我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识界我无我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识界净不净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识界净不净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识界空不空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识界空不空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识界相无相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识界相无相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识界愿无愿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识界愿无愿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识界远离不远离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识界远离不远离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识界寂静不寂静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识界寂静不寂静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触常无常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触常无常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触乐无乐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触乐无乐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触我无我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触我无我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触净不净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触净不净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触空不空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触空不空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触相无相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触相无相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触愿无愿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触愿无愿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触远离不远离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触远离不远离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触寂静不寂静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触寂静不寂静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触为缘所生诸受常无常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常无常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乐无乐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乐无乐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我无我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我无我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触为缘所生诸受净不净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净不净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空不空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空不空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相无相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相无相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愿无愿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愿无愿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远离不远离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远离不远离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眼触为缘所生诸受寂静不寂静性都不可得。及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寂静不寂静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地界常无常性都不可得。及观水火风空识界常无常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地界乐无乐性都不可得。及观水火风空识界乐无乐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地界我无我性都不可得。及观水火风空识界我无我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地界净不净性都不可得。及观水火风空识界净不净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地界空不空性都不可得。及观水火风空识界空不空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地界相无相性都不可得。及观水火风空识界相无相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地界愿无愿性都不可得。及观水火风空识界愿无愿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地界远离不远离性都不可得。及观水火风空识界远离不远离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地界寂静不寂静性都不可得。及观水火风空识界寂静不寂静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因缘常无常性都不可得。及观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并从缘所生法常无常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因缘乐无乐性都不可得。及观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并从缘所生法乐无乐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因缘我无我性都不可得。及观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并从缘所生法我无我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因缘净不净性都不可得。及观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并从缘所生法净不净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因缘空不空性都不可得。及观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并从缘所生法空不空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因缘相无相性都不可得。及观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并从缘所生法相无相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因缘愿无愿性都不可得。及观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并从缘所生法愿无愿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因缘远离不远离性都不可得。及观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并从缘所生法远离不远离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虽观因缘寂静不寂静性都不可得。及观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并从缘所生法寂静不寂静性亦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

尔时满慈子问舍利子言。何缘如来应正等觉。许诸菩萨摩诃萨众入四静虑四无色定。不许菩萨摩诃萨众久住其中心生染着。舍利子言。勿诸菩萨摩诃萨众于四静虑四无色定。心生染着生长寿天。是故如来应正等觉。不许菩萨摩诃萨众于四静虑四无色定心生染着久住其中。何以故。满慈子。若生欲界速能圆满一切智智。生色无色无斯用故。时满慈子便白具寿舍利子言。诸菩萨众甚为希有能为难事。谓诸菩萨住胜定已。还弃舍之受下劣法。譬如有人遇见伏藏。手执珍宝还弃舍之。彼于后时见贝珠等伸手执取持入舍中。如是菩萨摩诃萨众入四静虑四无色定。寂静安乐随意游止。后弃舍之还生欲界。摄受种种下劣身心。依之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及余无边菩提分法。佛观此义应许菩萨摩诃萨众生长寿天长时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及余无边菩提分法。由斯疾得一切智智。时满慈子便白佛言。我对世尊作如是说。岂不显佛是实语者。是法语者。能正宣说法随法者。尔时佛告满慈子言。汝今对我作如是说。非显如来是实语者是法语者能正宣说法随法者。何以故。满慈子。若诸菩萨生长寿天。不能修行如是功德。不能疾得一切智智。又满慈子。若诸菩萨入四静虑四无色定寂静安乐。是诸菩萨不作是念。我由此定生色无色。亦不思惟我由静虑及无色定超色无色。是诸菩萨入四静虑四无色定寂静安乐。但欲引发自在神通。与诸有情作大饶益。亦欲调伏粗重身心令有堪能修诸功德。是诸菩萨摩诃萨众入诸胜定寂静安乐。方便善巧受欲界身。于诸胜定亦无退失。是故菩萨摩诃萨众不超三界亦不染着。方便善巧受欲界身。饶益有情亲近诸佛。疾能证得一切智智。时满慈子复白佛言。岂不如来应正等觉一切智智超过三界。佛言。如是如汝所说。如来所得一切智智。超过三界非三界摄。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不许菩萨摩诃萨众安住静虑波罗蜜多于三界法究竟出离。时满慈子便白佛言。一切如来应正等觉观何义故。许诸菩萨摩诃萨众求证无上正等菩提安住静虑波罗蜜多。不许菩萨摩诃萨众于三界法究竟出离。尔时佛告满慈子言。若菩萨摩诃萨求证无上正等菩提。安住静虑波罗蜜多。如来若许超过三界。彼便退失菩萨誓愿。安住声闻或独觉地。一切如来应正等觉观如是义。许诸菩萨摩诃萨众求证无上正等菩提安住静虑波罗蜜多。不许菩萨摩诃萨众于三界法究竟出离。勿舍菩萨本所誓愿退住声闻或独觉地。又满慈子。若时菩萨摩诃萨众坐菩提座众行圆满。尔时菩萨摩诃萨众方乃究竟舍三界法。由斯证得一切智智。是故我说一切智智超过三界非三界摄。又满慈子。若菩萨摩诃萨随所生起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及余无边菩提分法。随所观察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及真如等甚深理趣。一一皆发无染着心。回向趣求一切智智。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因缘于三界法渐舍渐远。展转邻近一切智智

同类推荐
  • 柳南随笔

    柳南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平两同书

    太平两同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官常典宫僚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宫僚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清辖落七元符

    上清辖落七元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通天妖孽

    通天妖孽

    我有一法,万里云山灭;我有一剑,人心鬼蜮破;我有一宝,界内乾坤藏;我有一心,问道长生路。
  • 异界王奇幻录

    异界王奇幻录

    异界大陆,从穷小子成长为异界王,智能机器人,红魂魔骷髅国。西楚霸王项羽轮回重生,跌落介于平行空间域的异界大陆,玄幻莫测的经历,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异界之王,化解累世宿怨,由此得出人生哲理。曾用书名:红魂魔骷髅国,幻入异界。
  • 冷情前夫请走开

    冷情前夫请走开

    【已完结,主要虐男主】“叶瑶,对不起。”一个男人弯下双膝,重重的跪了下去,“求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别嫁给他。”叶瑶眸内满是冰冷,红唇轻启,“我们再无可能。”漠然转身,走向另一个温柔如水的男人。她爱他,却在他的一次次伤害之下,心灰意冷,转身离去。他发现自己的心时,后悔不已,却再也没有机会留住他那一份曾属于自己的幸福,孤苦一生。事先申明,虐文!虐文!女主亲妈,喜欢虐男主,不喜勿入!
  • 地球中的最后一个男人

    地球中的最后一个男人

    一场异变,世界上只剩下了一个男人,而其他男人,全部犹如人间蒸发一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不是妖女:人间第一公主

    我不是妖女:人间第一公主

    她本是人类公主,他原是妖界王子,出生之夜颠倒了身份。公主成了妖女,妖子成了太子。她在妖界如何生存,他在人间如何隐瞒身份?命运齿轮旋转,错位的人生和妖生将如何交叠?
  • 宁澹居文集

    宁澹居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豪门孽婚之老公请温柔

    豪门孽婚之老公请温柔

    强烈推荐钟儿的新文:《誘妻》《毒嫁》***丈夫的一次“偶然”的出轨,在婚姻这张薄纸上划出几道细密的裂痕。小三挺着肚子找上门来,嘴角噙着笑盛气凌人地问:“你知道他最喜欢用什么体位做吗?”娇小的女子冷笑一声,温和一点一滴被咄咄逼人所代替,“可笑,你这是在提醒我曾经用过的烂货吗,怎么,你不嫌脏吗?不,你怎么会嫌脏呢,因为你跟他一样都是一只破鞋,两只破鞋湊成了一双,哈哈哈……”心一寸一寸被撕碎,如果爱已成殇,那么也许只有……以牙还牙……而有些人,一眼,万年。有些爱,逃不出天网恢恢。《片断一》“李昕,你这只不会下蛋的母鸡。”知道她不孕后,婆婆歇斯底里喊道。“妈,您这样说,难道是在告诉我您就是一只会下蛋的母鸡吗?”女人冷笑一声反唇相讥道。“你——”婆婆被她嘲讽的语气所恼怒,抬起手“啪”的一声巴掌甩到她细嫩的脸上。吐出口中的血沫子,看着这个扭曲了脸的中年妇女,李昕毫不客气地反手一巴掌甩了回去,“你,凭什么打我!”《片断二》高楼上,烂醉如泥的女人望着下面的车水马龙,狠狠地将手中的诊断书扔到地上,哀哭道:“为什么?难道女人的价值只能体现在生孩子上?”男人轻瞥了一眼女人,手指轻弹一下烟灰,淡笑道:“不,女人的价值是快乐而精彩地活着,你什么时候说服了自己,便说服了全世界!”《片断三》“子骞,你有没有做过对不起我的事?”李昕将一个牛皮纸袋藏在身后,殷殷地望着男人。死寂一般的沉默后。“没有。”男人斩钉截铁道。“是吗?”瘦弱的女子冷笑着将一叠不堪入目的相片砸到男人面前。“昕,对不起!”男人瞬间白了脸,不敢看她凌厉的双眼。“黎子骞,对不起,不是打碎了茶杯,也不是你踩了我脚趾。最好的时光和感情,怎能用一句对不起来结束。跟爱你的人说对不起,比剥夺她的一切更残忍。”说完这一句,她不带一丝留恋地转身而去。***系列文2(熊猫VS阮维维)阮维维从来都不掩饰自己对冯程程的不轨意图她的不顾一切,她的不择手段,只为了得到他因为早就第一眼看到他时,她便知道,没有了他,她活不了!冯程程讨厌一切麻烦的东西,包括女人,特别是虚伪而又有心计的女人,而阮维维偏偏就是他最厌恶的类型。可是,有一天,这个讨厌的女人成了他的呼吸,成了他的生命!失去了她,天下为大,处处为牢,无处可逃。【片段一】
  • 宫墙春柳

    宫墙春柳

    生来高贵,因夫谋反,沦为宫婢,身负血海深仇!杀夫之仇,灭门之恨,纠缠于心,终究报是不报?“我不是什么守身如玉的贞洁烈女,也绝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懦弱妇人!”一代祸国妖后陆令萱,她的前半生会是怎样的……
  • 机会天天来敲门(励志文库系列)

    机会天天来敲门(励志文库系列)

    有励志渴望,就实现励志 人生总是充满着无穷的希望与无尽的挑战,有人能够勇于面对挑战、克服困难、为自己开创美好的未来、创造无穷尽的财富而有些人总是沉溺于幻想中,幻想着自己有着好的未来,而不知努力,到头来终是一场空! 对于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