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2000000004

第4章 人生的最大意义在于创造(3)

乔布斯没有马上回答。他知道,对于两个站在马斯洛需要层次最高端的人,很多时候,美元并不是什么诱人的条件。所以,他只是默默地找来一张纸、一支笔,静静地写出了他对问题的判断:1X100>100X1。

做一件事产生的价值和你做100件事产生的价值一样,你会作怎样的选择?乔布斯的思维方式的确有异于常人之处。他说:可乐苹果,二者不可得兼,百事可以让100个人去推销数以万计的可乐,但苹果却只能找一个人去专心做一件事,我认为你最合适。

如今,乔布斯走了,但苹果却越发鲜艳、成熟。很多人都在叹息,他没有品尝到最后的胜利果实,可我不这么认为。“对我个人而言,成为墓地中的富翁并不重要……每晚睡觉前能够对自己说,今天我们开发了很有意思的产品……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东西。”

阅后警言:

当我们每当在享受一种便捷服务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那些为我们提供便捷服务的人。而且,我们还必须谨记这一条做人原则,单纯是为钱而创造或为利而驱使的人很少能创造出造福于人的产品,他也不会成为受人们所尊重的人,凡是有着不同于凡人的人生的人,一定是一个致力于为世界进行创造的人。

没有无聊的科学研究

哈佛故事

在瑞士,有一位病理学家叶特凡·博利格尔,他虽然愤慨种种暴力,却经常在酒吧里目睹脾气暴躁的人用啤酒瓶打架,其原因是他想搞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到底是用装满啤酒的酒瓶击打头部危险大,还是用空啤酒瓶击打头部危险大?于是他组织了一帮同事,开始拿啤酒瓶和人的头骨做实验。实验就是拿酒瓶敲人的头盖骨,然后记录敲击数值。敲碎了一个又一个酒瓶和头盖骨之后,他得出了一个肯定的结论:无论是装满啤酒的酒瓶还是空酒瓶都可以敲碎头盖骨,而装满啤酒的酒瓶要安全一些,因为瓶内所积蓄的啤酒压力能让酒瓶很快炸开。

在英国,有一位科学家叫哈沃德·史泰波顿,他对声音很感兴趣,他潜心研究很长时间,终于找到了一种青少年能听到但是大多数成年人听不到的高音频。于是,他继续努力,研究出了一种能发出这种高音频的奇特装置……

在法国,有一位科学家叫玛丽·克里斯蒂娜,她带领一帮同事,从狗和猫身上捕捉跳蚤,将它们分别放在不同的装置中,每天观察它们“跳高”,测试记录每一只跳蚤的“弹跳力”。经过细心研究,最后得出了一个研究成果:狗身上的跳蚤比猫身上的跳蚤跳得高!

在日本,有一位科学家叫今井真,他带领6位同事每天拿一堆芥末做实验,实验的内容就是看什么浓度的芥末味对人更有刺激性,什么农度的芥末能让人从睡梦中醒过来。经过反复试验,最后他们终于如愿得到了那个浓度值。

当人们读完这些故事,第一反应是不是想说:这些科学家做这些研究有用吗?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有同样的反应:这些科学家真够无聊的!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这些都是极有价值的研究。比如:

当特凡得出那个酒瓶敲脑袋的理论之后,公共安全部门、警察甚至法院开始参照这条理论破案和判案了;当史泰波顿研究出那个高音频装置之后,有的成年人可以用它驱赶喧闹的孩子,以便自己的工作不受干扰,同时这些音频也可以让不懂事的孩子远离一些危险装置;当玛丽的跳蚤理论出台以后,兽医和动物保护者更加了解了跳蚤的习性,也更懂得了如何保护自己不受那些携带病毒的跳蚤的伤害;而当今井真得到那个浓度值后,马上设计出了一个芥末报警器,这个报警器可以在发生火灾的时候唤醒睡梦中的人,尤其是那些有听力和视力障碍的人士。她们的芥末报警器被证明“非常实用”!

阅后警言:

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很挑剔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觉得不体面的工作不做,自己感觉无聊的工作不做,薪水低的工作不做,没有名利的工作不做,然而,正是有人在从事着在许多人看来很无聊的工作,才使得我们能生活的愉悦与快活。我们挑剔的不应是工作,而是我们的工作为什么没有发现,没有贡献,为什么总是在挑剔和抱怨中度过人生。

不要让所爱受到强迫

哈佛故事

达尔文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进化论学说的奠基人。可达尔文在小时候在别人眼里,甚至在他的父亲眼里却是一个极差劲的孩子,而他在学校时的功课也差极了,老师说他的智力有问题。因为,除了学业差外,平时看上去,人也显得木讷沉默寡言,他经常一个人坐在屋前的花园里对着花草小虫凝望很长时间。

他的父亲曾训斥他:“除了猫、狗、蚂蚁、老鼠、花草以外,你什么都不关心,将来会有辱你自己,也会辱没整个家庭的。”他的姐姐也看不起这个成绩不佳、行为怪异的弟弟,家里人除了母亲外都不喜欢他。

母亲不另眼看达尔文,是因为母亲知道看一个人很另类,是因为他与别人有着不一样的兴趣和爱好,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不良看法,只是源于他不屈从于你,这不是什么毛病和不足,如果孩子没有一些自己的乐趣,那他的生活更不会有什么色彩。

家里只有妈妈支持儿子去花园,还让他的姐姐也一同去。母亲的目的是给他姐姐一个暗示,弟弟不比她差,她对儿子和他的姐姐说:“比一下吧,看谁通过花瓣先认出是什么花。”结果达尔文总是比姐姐认得快,母亲每次都吻他一下。

对儿子来说,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一件事啊——他能够回答出姐姐无法回答的问题,他能够认出许多植物和动物的名称,他甚至能通过观察蝴蝶翅膀上斑点的数量,判断它们的分类。

对于母亲的做法,父亲是不满意的。他认为那种对儿子的放任是会害了儿子的未来的,但是,就是这位醉心于鸟虫花草的孩子,日后成了生物学家,创立了著名的“生物进化论”。

阅后警言:

人生的最大意义在于创造,而创造力的基础在于兴趣与爱好。做自己喜爱做的工作,不但容易激发出工作热情,也可以产生出新意和创造力,同时它会让一个人感觉生活的有意义、有期望。因此,在生活中努力去做自己所喜爱的工作,不去做阻碍和干扰别人做喜欢的工作也是需要牢记在心的。纵观历史上为人类做出重大发明创造的人,多数对他所发明和创造的产品都是喜欢至深,为研制它乐此不疲的人。

把工作做到极至

哈佛故事

19世纪做石油生意的商人集团十分庞大,但是到了最后,只有洛克菲勒独领风骚。他的成功绝非偶然。有人研究他成为石油大亨的原因后得出结论:成功的原因很简单——精打细算。

洛克菲勒所找的第一个工作,是在一家叫做休威·泰德的公司做簿记员,由于他平时工作认真且又严谨,有好几次将送交商行的单据上的错误查了出来,为公司节省了好几笔可观的支出,因此,他深得老板的赏识。这个职业经历为他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后来,洛克菲勒在经营自己的公司时,注重成本,要精确算到第3位小数点。也正是因为这样,每天早上他一上班,便会要求公司的各个部门将有关净值的报表送到他面前来。

他可以通过对各部门报上来的成本开支、销售、损益等各项数字的查阅,准确地从中发现问题,以此来对每个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管和考核。

洛克菲勒对公司的全部生产过程以及各个环节,他都非常清楚。特别是在一些细节方面,精打细算的程度简直到了近乎吝啬的地步。

比较典型的一个事例是,他曾问一个炼油厂的经理:“为什么你们每提炼一加仑原油要花费1美分8厘2毫的成本,而东部的一个炼油厂做同样的工作却只需要9厘1毫呢?”

甚至连价值极微的油桶塞子他都不会放过,他给下面分厂厂长写过这样的信:“上月你厂汇报说手头剩余1119个塞子,本月初给你厂10000个,本月你厂用掉9527个,而现在报告说本月剩余912个,那么请问,其他的680个塞子去了哪里呢?”

细化管理,容不得你打半个马虎眼。正如同后人对他的评价:这个洛克菲勒是统计分析、单位计价和成本会计界的一名先驱。事实上,他更像一台大型计算机,掌握着公司的每一个生产经营环节,没有一点漏洞和误差。

阅后警言:

把工作做到极至,为别人做出榜样,就是一种贡献。所谓的创造不只是单指发明与创新,让我们的工作永远干在前面,让我们每天的工作都有新的业绩,新的方法,让我们的学习每天都有新的思路和思考,走出一条与别人不同的又可极顺利地到达目标的路子,都标志着我们的生活过得很充沛,很有意义。

凡是一种崇高理想的实现,都是一种创造的实践

哈佛故事

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有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

这时,有位记者过来采访他们,并寻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人没好气地略带嘲讽地回答记者说:“还用问吗?我在砌墙啊!”

第二个人看着记者说:“我们正在为未来的高楼砌基础。”

第三个人一边砌墙,一边回答记者说:“我们正在建设一个城市。”

十年后,第一个人成了一名高级技工;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则做了前两个人的老板。

三个原本是一样境况的人,对一个问题的三种不同回答,展现了他们不同的人生理想。十年后还在砌墙的那位只是一位为生活而工作的人,当上工程师的那位理想比较现实,成为老板的那位志存高远。最终他们的理想决定了他们的命运:想得最远的走得也最远。

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同人生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的想像。它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是人的力量的源泉,是人的精神上的支柱。

能实现自己理想的人,对他个人而言,他是一个成功者,也是个幸福者。对于社会而言,是对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和贡献者。

远大的美好的理想能吸引人努力为实现它而奋斗不止。每当你懈怠、懒惰的时候,理想会犹如清晨叫早的闹钟,将你从睡梦中唤醒;每当你感到疲惫、步履沉重的时候,理想就像战场上吹响的进攻的号角,让你为夺取最后的胜利而勇往直前;在理想的驱策下,人们能不断地激励自己,获得精神上的力量,焕发出超强的斗志。能执着于自己理想的人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创造的实践者。

阅后警言:

理想是一个人在生活中热切期盼的目标,理想人人都有,只是大小、长远不同。一个人只有有了理想和目标,他才知道今后自己要朝什么方向努力,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才会有所行动,有所创造。如果一个人心中的理想定的既是自己期盼的,又可为他人带来好处,那么,他为理想而进行的奋斗与拼搏就既是一个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也是一个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过程。

同类推荐
  • 能控制情绪的人,方能控制人生

    能控制情绪的人,方能控制人生

    一本让人告别负面情绪的实用读物。在现实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真正的心想事成一帆风顺,很多时候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各种琐事杂事意外之事层出不穷,让我们生气、烦恼。那么,如何正确地去解决,便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实际上,当负面情绪到来时,明智的做法是,找出问题本质,剥离负面的不好的情绪,让情绪为己所用,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做情绪的俘虏。面对负面情绪,如果一味地逃避、怨怼甚至暴跳如雷,人就将变得更加消沉,最后可能会陷于极大的危机之中无法自拔。因此,要想更好地应对种种问题,拥有良好的情绪就成了不可忽视的元素。本书通过旨在教给读者怎样摸清情绪的规律,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从而让读者明白,能控制情绪的人,方能控制人生。
  • 从容做事,淡定做人

    从容做事,淡定做人

    生活中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都是各不相同的,能做到从容做事、淡定做人的人是少数,如果能做到如此,那就会成为非凡的人。从容、淡定不是平庸,而是一种理性感悟,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生活态度。从容、淡定的人在做人做事时处处表现着豁达的处世智慧,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
  • 处世的艺术全集

    处世的艺术全集

    爱比克泰德:罗马最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学家,《生活的艺术》是其追求一种朴实、自然的人生的体现。昂苏尔·玛阿里:波斯王子、著名文学家,其《教诲录》被誉为“伊斯兰百科全书”式的散文作品。巴尔塔萨·格拉西安:西班牙著名伦理学家,《处世的智慧》被誉为“最别具一格的10本书之一”。拉罗什福科:法国著名的伦理作家,流传于世的《箴言录》曾被视为“渎神”之作而被禁销。列夫·托尔斯泰:俄国著名文学家与思想家,《生活之路》是他对人生的深刻思索。查斯特菲尔德:英国著名外交家与政治家,其著名家书《一生的忠告》成为一本世世代代的家教范本。
  • 勤劳俭朴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勤劳俭朴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品质与修养

    品质与修养

    品质和修养是做人的关键。一个有品质游修养的人,是会受到欢迎的。本书将教会大家提升品质和修养的方法。
热门推荐
  • 佛说大乘稻芉经

    佛说大乘稻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韦邕少府归钟山

    送韦邕少府归钟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魔实录

    仙魔实录

    灵根不佳?没事,我勤能补拙!什么?你说那是骗傻子的,都寻长生了,谁还去偷奸耍滑。大不了我去灵修,走捷径,这总行了吧。呵呵.....灵修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其实这就是个平凡的地球人,在莫名其妙的来到修真大陆后的故事。漫长而孤独的问道长生旅途中,有过幸喜,有过沮丧,在无奈中激起了荡气回肠的战歌。当然了,他终究还是会踏上人生巅峰的。
  • 月落星明

    月落星明

    他是黑夜中的杀手,冷血无情,每晚穿梭在楼房间,带着银色面具;她是前武林盟主的女儿,是现任武林盟主,她在外人面前,一幅不问世事的样子,内心却比谁都脆弱,而她的脆弱只展现在他的身上。他和她,在一起,只是为各取所需,为相互利用。每晚他在墙角吐着鲜血,眼里充满不甘与怨恨,但最后转为无奈。他和她,命中注定就是得在一起,即使谁都不承认,谁都不甘心。她与他在一起,心心念着的,却是另一个人。
  • 文明之伤

    文明之伤

    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宇宙文明最终的归宿,上探三十三天,下挖十八层地狱,只为苍生万灵战出一条朗朗乾坤,问鼎文明真理。
  • 她从远方来

    她从远方来

    秋后,南坝场通向这里的公路开始建设,文学华和亮油壳报名当了民工。文学华当爆破手,亮油壳在民工连当伙头军。有天亮油壳去井边挑水,遇见一根“青竹镖”,他惊慌失措中打死了,把它埋在井坎边。他回来讲给民工听,冷不防遭到了文学华一顿臭骂。然后文学华怀念地讲述着:成都省的百花潭原先专门卖蛇肉,成都省的人象喝稀饭一样喝,百花潭的水照样汹涌澎湃;成都还有条祠堂街,临近那里有家“努力餐”,“努力餐”是地下党的联络站,地下党是个年轻妹崽,手拿双枪,百发百中。末了,当听得津津有味的民工还要这个“成都通”继续讲下去时,他却隐藏了脸上神往的笑意,一个人跑到工地上,左手拿钎,右手甩锤,打开了炮眼。大家都弄不明白,只有他自己晓得:他要让公路快快修通,他好到外面去见大世面。他也要到成都省的祠堂街去找那个妹崽,他想那妹崽不会忘记他。
  • 谈婚色变

    谈婚色变

    人来人往,形形色色,离婚、为了房子假离婚、为了自由而拒绝婚姻,这些敏感的词汇赤裸裸地躺在现实生活中,使人迷惑。婚姻究竟是爱情的升华还是坟墓?11和大成同居四年,从这些年的平稳经历来看,结婚不结婚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两样,只是这到了谈婚论嫁的节骨眼上,他俩反而压力巨大,好像手持着拔了引线的榴弹,扔中了目标就是胜利,扔不中就是暴露敌情,不扔就是自杀等死。可是,见过鬼还不怕黑吗,如果婚姻真的是爱情的是坟墓,那么谁也不愿意就这样埋葬自己。于是他们约定不结婚,然而不结婚能否捍卫爱情呢?
  • 玻璃囚室

    玻璃囚室

    主人公米诺在童年时期与巴特、小伙伴罗尼亲密无间,但此后二人都离开了米诺。米诺学生时期被男同学侮辱,后此男同学死于非命。米诺成人后与佟寒相恋,后佟寒亦死于非命。巴特多年后归来,却因为某些原因与米诺疏远。米诺认识了新男友振一,并得知振一多年前死去的胞弟就是当年侮辱米诺的男同学。在米诺与振一准备结婚时,振一在登山中死去。时间永远留在了夏天,偶得的日记牵引出人性的秘密,思维与回忆交错成情感的迷宫,一本关于温暖与冰冷、残缺与完整、自私与宽容的小说。被捆绑的妖娆,《挪威的森林》般纠结的《天浴》式爱恋。病痛,侮辱,强烈快感。根雕,迷宫,迷醇夜晚。神秘的爱与欲望,与残酷结伴,在无尽的旅程中行走。
  • 大乘起信论疏

    大乘起信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传播研究:国际视野与中国实践

    传播研究:国际视野与中国实践

    本书集合了作者对于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上篇西方传播学的批判理论研究;中篇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文化认同;下篇文化与社会视域中的新媒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