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2300000007

第7章 女娲之病(2)

案例:

李大姐是我在心理讲座中认识的,她的家长里短,至今使我记忆犹新。

她今年65岁,成天对老伴牢骚满腹,说他们已经退休,什么“没出息”“一事无成”之类的言语已成为她抱怨老伴儿的口头禅。她经常是一边做着家务一边唠叨,就算对已经步入而立之年的儿子,她也是放心不下,什么“早点儿回来,省着我惦记”“别在外面给我惹祸”“少跟某某人来往”之类的话成为她跟儿子之间的交流方式。

她的老伴儿早就习惯了不开口,就算说话,也是表白自己的头疼脑热。当然,听到这些话,李女士也会上火着急,也会暂时闭嘴,而把抱怨转移为侍候老伴儿。可她的儿子就不那么会来事儿了,一听到母亲唠叨,就会以反感和无奈的口气说:“妈,您就少说两句吧!”李大姐和老伴儿在年轻时,是在自由恋爱的感召下结合的,那时他们同在一个单位,彼此看到对方身上的优点,有了好感之后被领导得知,便出面做媒成全了他们的婚姻。按说这桩姻缘该是他们彼此的“得意之作”。可在政治运动频繁的年代,李大姐因成分不好而被打成右派,她的丈夫出身工人阶级,为了表明立场,与她划清界限,这使得李大姐十分伤心。不得不在心里思忖:他本是个身无分文的穷小子,当年自己看上他,本是他的造化,现在自己倒成了被专政的对象,连他也会落井下石。

但那时她已有身孕,经常挺着大肚子写思想汇报或出去挨斗。为此,她更感到自己委屈,每每孤独绝望的时候,只能和肚子里的孩子说话。也可以说,这个孩子是伴随着母亲的眼泪出生的。于是,她把儿子当成唯一可靠的生命寄托,在感情上已经超过了丈夫。虽然平反后他们夫妻没有因记恨前嫌而反目成仇,然而,那段经历给她造成的心灵创伤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虽然时过境迁,这份悲怨仍然时时冲击着他们的夫妻关系。

于是,她成天唠叨个没完,把对儿子的寄托转化为“总怕他出事”。她根本没有从当年的委屈中捞到平衡,那个伤口使得她成了个怨妇。

政治婚姻

抛开政治运动,再看看他们的结合。李女士出身富家,属大家闺秀,用现在的话说,她曾经是成功人士的女儿。因此在骨子里有一种自负,同时,在新思想的感召下,对劳动人民怀有深深的同情,并伴有“向无产阶级靠拢”“向封建势力开炮”和“改造自己思想”的先进立场。在这些环境产物的背后,是一种“上对下”的同情和拯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救世主情结”。其实说白了,她把“穷小子的丈夫”当成被自己拯救的“乞丐”,如此,无论在物质或精神层面,自己当然成了贵族。一个贵族看得起乞丐,并以婚姻为代价表达她最大的诚意,虽然有些失衡,但在大环境的感召下,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但因为人性差异,为他们的将来埋下了矛盾的种子。

当然,政治运动激活了他们之间的本质矛盾,但这颗种子真的在她的肚子里萌发,并以儿子的身份权衡在他们夫妻之间,形成了名正言顺的“第三者”——儿子成为母亲唯一的生活寄托,并替父亲满足了母亲对亲情的渴求。因此,母亲对儿子的爱超过对丈夫。于是老伴儿不得不经常以“闹场小病”来提醒她的关注,同时儿子也因“不堪重负”而让妈妈少说两句。

说到根源,是李女士还是姑娘的时候,把母性和妻性混淆了。在选择配偶时,她的同情占到了上风,在观念里人为地与丈夫产生了高低贵贱,其实早在那时,她就已经与丈夫划清了界限。这种以母性代替妻性的心态,普遍存在于那一代的女性当中。当然,她们之中不一定都是大家闺秀,也许是个大学生,也许成分正好相反,也许长得漂亮些,也许……但她们很多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既想扮演王昭君,去承担某种大义的使命,又要解放自己,以响应刚刚兴起,但远不成熟的妇女解放。

因此她们不纯粹,搞得自己到后来与老伴儿的关系成了“既离不了(封建的保守意识),又合不成(缺乏平等关系)”的既成事实。这就不像勃朗特笔下的简爱对罗切斯特的态度——早在工业革命时代,这位英国女作家就在她的作品里大胆地说出“你我在上帝面前,灵魂是平等的”。因此,她们的解放是彻底而纯粹的,因而在结合和分手之际,心态也是坦然的。她们决不允许自己活在似是而非的矛盾当中,要么就好合,要么就好散。当整个社会对此形成共识的时候,大多数人在面对恋爱,以及婚姻家庭中的负面冲突时,都会自然地做到彼此理解,彼此成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冷静、理智。这从我们平时所看的欧美电影中就不难体会出,大部分单亲子女,没有像我们一样:让单亲现实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难以抹去的阴影。

老伴儿

针对李大姐及其老伴儿的具体情况,我请她学会赞扬老伴儿:“今天累吗?我知道你在外面不容易,成天看别人脸色,可这个家全是你一个人在支撑,不管外面怎么看你,在我眼里,你就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说这番话当然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合,同时,最好端杯热茶或拿个热毛巾递给老伴儿,在语言、行为和情绪上尽一个妻子的责任,满足老伴儿的心灵需求。

三个月下来,老伴儿的身体大有好转,成天乐滋滋地工作,也特别爱回家,和李大姐、儿子的话也多了起来。

案例:

王女士也是我在为社区办心理讲座时认识的,她年近70,18年前老伴儿去世,后来她一直守寡,虽然有好心的同事、朋友曾提醒过她重新组建家庭,更有好心人婉转地向她提亲,却都被她断然谢绝。她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女人不像男人,男人都没良心,老伴儿一去世就忙着找老婆”或“没办法,女人都天生的命苦,对婚姻都忠诚……”王女士有一个儿子,父亲去世时他刚上初中,现在,他已经步入而立之年。他对母亲的状态从为难到适应。但他表示从不反对母亲再为他找个爸爸,可母亲每每听到儿子劝她,都一边感叹,一边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旨在让儿子打消这个念头。

儿子劝母亲,一方面是替母亲着想,担心老人的孤独;另一方面,也有解脱自己的意思。因为母亲的守寡状态,势必不符合一个正常家庭的格局(一夫一妻)。因此,儿子在某种程度上就要替代父亲来陪伴母亲,形成“假相夫妻”(儿子扮演代理父亲的角色),因为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最基本要素,“夫妻为本”的规则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儿子有点不堪重负,这重负并不一定指物质上的,主要是来自于精神上的。比如他在和妻子相处时,势必要抽出许多精力和时间来替死去的父亲陪伴母亲,就算母亲嘴上说“不需要”,可母子关系天然地会让这种缺失得以弥补。这就在他们小夫妻之间形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第三者”。

新女性,旧观念

但王女士可没想这么多,她只是一味地恪守那个贞节观念。为了满足这个观念,她心安理得地埋葬了自己的人性需求,并将之转移到对儿子的牵挂上,当然,她也许把它称为疼爱。可从本质上,是以观念代替了人性。

论起来,王女士也算是新时代的妇女,为何会有如此守旧的观念?因为,她很小的时候就被自己母亲的那些历史故事“催眠”了,在那些故事里,她知道“好女不嫁二男”,也知道了潘金莲与西门庆有染后的下场,这下场不仅是被杀戮,而且是遗臭万年!

当然,王女士不可能有害武大郎之心,但她的潜意识里,早就把那些贞节烈女视为女人的楷模,因此,她也要让自己成为母亲要求的和自己认同的女性典范。

这就是历史的长河,虽然流到今天,但这河中的水质仍存留着“被物化的泥沙”。这并不是说意识形态的改变没有意义,只不过,人性的解放相对滞后,二者之间并不能画等号。

我告诉王女士,如果希望身体好,就要多参加社区组织的老年活动。一方面,这会让她多运动,另一方面,她可在活动中认识许多老年朋友,增加她的交际面,转移她的思路,缓解儿子的压力,也避免老年孤独症的发生。

贞节牌坊

曾经听到一个故事:过去有一个女人在刚结婚不久,丈夫就死了,按“好女不嫁二男”的说法,她虽然年方二十,却已打消了再婚的念头。再者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再嫁人本身就是可笑也可耻的事情。

然而,正值芳龄的她终于感到寂寞难耐,于是,她每天都会准备一个篮子,里面装满了红豆,睡觉前,特别是当自己有那种欲望时,就“啪”地把篮子打翻,然后摸着黑拣豆子,把它们一个个地装回篮子内……直到天快亮时,豆子可能也拣得差不多了。

她几十年如一日地用这种方法打发着时间,目的只有一个:转移自己的欲望,避免那个“邪念”每天袭扰自己,于是,终于到她死去,也没有再接触过第二个男人。因此,当地为她立起了贞节牌坊——这就是她想要的,她用一生的忍耐赢得了这个荣誉。

听完故事,也许你会大发感慨,也许会谴责封建教条,然而,也许你也是一位贞节牌坊的忠实维护者,事实证明,我们大多数人仍然没有走出这个阴影。

的确,现代妇女离婚、丧偶后可以再嫁,人们似乎也不觉得有什么出格。可是,如果对方得知这女人结过婚,还有可能带个孩子,如果你是一个正在征婚的男人,又会对这女人有怎样的评估?对,我用的是评估,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女人都有所谓的身价。

处女情结、从一而终、黄花闺女、待字闺中,女人的年龄和身体似乎与她们的身价成反比,也就是说,年龄越大,身价越低,生过孩子的女人,差不多也就没什么再挑选的余地,很少有男人能够接受这种女人,当然,男人会用很委婉的语言为自己的想法辩解。然而可悲的是,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女人仍然被部分物化,因为只有物品才具有新鲜和陈旧的属性。

被物化的人性——“二手”女人

案例:

有一对男女总因为琐事吵架,究其原因,是因为这女人结过婚,男人说她总想着前夫,女人说男人心眼儿太小,鸡蛋里找骨头。

其实男方的父母早就不同意这门婚事,特别是婆婆,曾极力反对儿子和这个二婚女人结合。但不知为什么,一向听话的儿子,当年就是什么都不顾了,从“地下同居”到名正言顺,弄得一向好面子的父母老脸没处搁,只得默认这门亲事。然而过了门儿,婆婆一见到媳妇,气就不打一处来,平时冷言冷语,背地里摇头叹气。总之,她死活看不上儿媳。于是常导致婆媳战争,可每每二人争执,儿子总不站在媳妇一边,逐渐地,他也怪罪起妻子来,于是妻子越发感到委屈,经常一个人伤心落泪。

其实事情并不复杂,这位婆婆过去就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所以她从小就比较自卑(讨厌自己的性别),生了儿子后,全家人(包括她自己)才开始对她另眼相看,于是她把儿子当成自己的精神支柱,无形中对儿子操控过度。这就导致了两种结果:第一,母子过分依赖,所以儿子长期没有娶妻,直到后来又找了个二婚的女人(有母亲的属性);第二,儿子总想尽力摆脱母亲的掌控,所以任母亲如何反对,他就是要与二婚的女人结合。

事实上,重男轻女的观念已经将婆婆物化(不接受自己的性别),婆婆为了挣脱这个绳索,用生儿子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无形中把儿子物化(被操控对象)。由于他们都从原生家庭中只得到了被物化的经验,所以也自然地将媳妇物化。

可能谈到这里有许多人不太理解物化的概念,那么,我为这对小夫妻进行的心理游戏可能会说明些问题。

在调解现场,我把一个包装盒交给男方,请他送给妻子,说这里面是他为妻子准备的礼物,并教他一会儿对妻子要说的话。妻子当着众人接过先生的盒子,打开后,里面装着一个旧头花,男人说:“这头花虽被别人戴过,可今天,我想亲手把它戴在你头上,也许它已经旧了,可在我心里,它仍然是最美丽的!”妻子哭了,抽泣着背过身,让先生为她扎上头花。

这里面有两个细节,第一,那个包装盒已经被拆开了(不是新的商品),像商店里的二手货;第二,头花是旧的,也是这种象征。

这就是被物化——只有商品才有新鲜与陈旧之分,人不该有这种属性。如果谁把对方的过往看得那么严重,或是把对方管得死死的,不让他/她自由地呼吸(包括夫妻之间或亲子之间),或是生怕伴侣与其他异性接触,那就叫把对方物化,事实证明,被物化的反弹力相当大,从青春期叛逆到婚后的敌对,这种反弹现象比比皆是。

被物化的反义词是被尊重,尊重不仅表现为文明礼貌,更体现为接纳对方的存在现实,没有观念,没有教条,爱他/她只有一个理由,因为他/她就是他/她。

不物化自己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自主。自主就是自己选择生活,它是属于自己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干涉。

同类推荐
  • 成就孩子一生的66种好习惯

    成就孩子一生的66种好习惯

    养成一种好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还不清它的债务。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资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谨以此书献给天下所有父母和正在成长的孩子们!本书正是对传统和现代教育思想的总结。
  • 左手疼爱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

    左手疼爱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

    如今的大多数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疼爱有加,而疏于管教。疼爱孩子是没有错的,而且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疼爱容易转变为溺爱,成为一种对孩子的伤害。而管教孩子也是不可缺少的,但过分管教孩子却容易使孩子形成叛逆孤僻的心理。这两种情况应该怎样解决呢?那就需要父母“左手疼爱,右手管教”。《左手疼爱 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一书正是从疼爱孩子与管教孩子这两个方面详细叙述了父母应该如何在对孩子疼爱的过程中管教好孩子,从而使父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疼爱与管教。如此一来,就能够使孩子健康、快乐、卓越地成长。《左手疼爱 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由李建芳编写。
  • 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教育孩子,是一件大事,是一件不容忽视、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大事。不过,我们也不用着急。因为任何一位妈妈,只要努力,都可以成为一位不错的妈妈,都可以成为一位称职的家长。所以,教育孩子的前提,就是我们做妈妈的要努力,努力学点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常识。
  • 做偶像老爸老妈

    做偶像老爸老妈

    在孩子的眼里,凡是比他厉害的人,他都称为偶像,所以他们有很多偶像,家长首当其冲,理所当然成为他们的偶像。《做偶像老爸》实际上,每个孩子的心中,父亲会是他的第一偶像。父亲爽朗的笑声、豁达的胸襟、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偶像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偶像老爸要在很多方面“考核过关”,才能在孩子心中保持“光辉”的形象。
  • 新编坐月子与新生儿护理百科

    新编坐月子与新生儿护理百科

    本书分为分娩、坐月子、新生儿护理3个章节,从最新的科学角度、以清晰的线条,给年轻的父母提供了详细的资料。通过阅读本书,准妈妈能够从容应对“惊心动魄”的分娩过程,新妈妈能安全度过月子期、科学护理新生儿,并重塑昔日美丽,学会轻松应对月子期的不适及新生儿疾病等困惑,让新爸爸妈妈对生育宝宝的紧张、恐惧和困惑等难题一扫而空。从而轻松、愉快地度过每一个时期,充分享受宝宝带给家庭的每一分快乐!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傲娇王爷独宠妃

    穿越之傲娇王爷独宠妃

    名校研究生顾歆,成绩优异,还是校花,在一次野营中,因为遭人陷害,堕入悬崖,从而穿越到了南沐国,认识了皇上萧亦寒,和王爷萧旭,没想到竟陷入三角恋中。期间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萧旭一起摆脱了一次又一次的困境,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 网游之恰似柠檬梦

    网游之恰似柠檬梦

    爱与不爱,本是一字之隔。…余辜以为,顾心檬会在原地等他。顾心檬以为,荏苒时光过去,她与余辜之间的缘分,已经断了。且看余辜如何追妻漫漫吧。
  • 博尔吉亚家族

    博尔吉亚家族

    博尔吉亚家族,又译为波奇亚家族,是来自西班牙的贵族。15世纪起,博尔吉亚家族在意大利开始显赫起来。尤其是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在位期间,博尔吉亚家族在宗教、军事、政治上都颇有影响力。然而,博尔吉亚家族也因为贪婪、谋杀、荒淫、乱伦而闻名天下。亚历山大六世情妇众多,他最有名的儿子凯撒·博尔吉亚被称为“毒药公爵”,是冷酷的野心家,《君主论》的原型;女儿琉克勒茜则是“红颜祸水”,三次政治联姻,相传和兄长有不伦之恋。博尔吉亚家族的故事出现在数不尽的文艺作品中,比如美剧《博尔吉亚家族》、游戏《刺客信条》等等。本书为大仲马“著名犯罪”系列的第一本,详述了博尔吉亚家族这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 绝色逆天妖后:第一腹黑帝

    绝色逆天妖后:第一腹黑帝

    【正文已经完结】21世纪王牌特工轻雪念穿越异世,女扮男装成为轻雪国太子。看似草包纨绔,实则腹黑狡诈。及地银发,倾城飞舞,诱人银眸,睥睨万物。凤破九霄,诛神弑天。他,轩辕国皇叔,同天域最尊贵的神之子,高贵优雅,残忍嗜血,腹黑冷酷,却只对她倾心,你若为后,我必为王,你若逍遥,我便与你笑看繁华,一世风流,你若平凡,我便与你归隐山林,不问世事。当身世之谜慢慢揭开,她竟是………她与他又该如何选择?
  • 星新一少年科幻·情感电视机

    星新一少年科幻·情感电视机

    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国语文教科书,中国迪士尼签约作家《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作者杨鹏真情推荐。你想拥有情感电视机吗?情感电视机是电子学、生理学、心理学、生化学等科学的高度结晶,用它来看电视节目,会有身临其境之感。播放节目时,电视上的小型天线会发出电波,手腕上的装置会根据指令注入人体静脉药物,观众可以跟电视里的人物一起哭泣、欢笑、恋爱、冒险。不料,有一天意外发生了……本书收录了20篇经典短篇科幻小说,内容构思巧妙、创意新奇、对话流畅,结局耐人寻味,很容易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小说又充满哲思,拥有一般科幻作品没有的教育性和启发性,给孩子留下反思的空间。
  • 农门寡嫂富甲一方

    农门寡嫂富甲一方

    现代女总裁莫小离穿越到古代,变成了胖挫穷的寡妇莫小离,她认天认命不认穷,于是,带着三个流着鼻涕的小叔子小姑子,走上了一条白手起家,一发不可收拾的发家之路。发家的路上起起跌跌,多亏暗中有一双手,在默默地帮着她虐渣打脸,当她转身,想要看清一路帮她的那个人是谁时,然,摆在她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当母仪天下的皇后?还是回现代,继续当自己的女总裁?
  • 我融合了齐天大圣

    我融合了齐天大圣

    融合圣魂,重生异界,这一生,要战个巅峰不败!
  • 凌天魔路

    凌天魔路

    道为何,佛为何,魔又为何,被表哥杀掉挚爱的林轩,无意中踏入修真道,而后道佛同修,为何引来了魔劫,为何成为了传说中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大天魔,是以杀戮灭世重开青天,抑或是以良善行造化?
  • 皇后是个炼药师

    皇后是个炼药师

    一道圣旨,宁荞郗以替身的身份来到了星佑国皇宫,成为了质子。本只想安稳度日,顺便寻找母亲家族的下落,再提升一下修为。可无奈身边了麻烦总是找上门来。既然如此,就不要怪她不客气了。不过,这个男人似乎有点儿厉害?居然可以毫不费力的看清她的一切?那她岂不是没有秘密了?该死!算了,惹不起,撤!可是,好想已经晚了……某男:当初给你一百次机会滚远点,你没有好好珍惜,那对不起,现在没有机会了!某女:呜呜,求一百零一次……清风
  • 北斗帝尊

    北斗帝尊

    脚踏天地玄黄,拳碎宇宙洪荒;任凭天崩地裂,只为一世辉煌!魂转千回心不死,身遭万劫意难灭;我...只想顶天立地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