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8000000004

第4章

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德者,得也。常得而無喪,利而無害,故以德為名焉。何以得德?由乎道也。何以盡德?以無為用,以無為用則莫不載也。故物無焉則無物不經,有為則不足以免其生。是以天地雖廣,以無為心;聖王雖大,以虛為主。故曰以復而視,則天地之心見;至日而思之,則先王之至睹也。故滅其私而無其身,則四海莫不瞻,遠近莫不至;殊其己而有其心,則一體不能自全,肌骨不能相容。是以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無執無用,故能有德而無不為。不求而得,不為而成,故雖有德而無德名也。下德求而得之,為而成之,則立善以治物,故德名有焉。求而得之,必有失焉。為而成之,必有敗焉。善名生,則有不善應焉。故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也。無以為者,無所偏為也。凡不能無為而為之者,皆下德也,仁義禮節是也。將明德之上下,輒舉下德以對上德。至于無以為極下德下之量,上仁是也。足及於無以為而猶為之焉,為之而無以為,故有為為之患矣。本在無為,母在無名,棄本捨母而適其子,功雖大焉,叉有不濟。名雖美焉,偽亦必生。不能不為而成,不興而治,則乃為之,故有弘普博施仁愛之者,而愛之無所偏私。故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愛不能兼,則有抑抗正真而義理之者,忿枉祐直,助彼攻此,物事而有以心為矣。故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直不能篤,則有游飾修文禮敬之者,尚好修敬,校責往來,則不對之間忿怒生焉。故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夫大之極也,其唯道乎。自此已往,豈足尊哉。故雖德盛業大,富而有萬物,猶各得其德,而未能自周也。故天不能為載,地不能為覆,人不能為贍萬物。雖貴以無為用,不能捨無以為體也。不能捨無以為體,則失其為大矣,所謂失道而後德也。以無為用,德其母#1,故能己不勞焉,而物無不理。下此已往,則失用之母。不能無為而貴博施,不能博施而貴正直,不能正直而貴飾敬,所謂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也。夫禮也所始,首於忠信不篤,通簡不陽。責備於表,機微爭制。夫仁義發於內,為之猶偽,况務外飾而可久乎?故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前人而識也。

即下德之倫也,竭其聰明以為前識,役其智力以營庶事。雖德其情,姦巧彌密;雖豐其譽,愈喪篤實。勞而事昏,務而治薉,雖竭聖智而民愈害。舍己任物,則無為而泰。守夫素樸,則不順典制。聽彼所獲,棄此所守,識道之華而愚之首。故苟得其為功之母,則萬物作焉而不辭也,萬事存焉而不勞也。用不以形,御不以名,故仁義可顯,禮敬可彰也。夫載之以大道,鎮之以無名,則物無所尚,志無所營,各任其貞,事用其誠,則仁德厚焉,行義正焉,禮敬清焉。棄其所載,舍其所生,用其成形,役其聰明,仁則誠焉,義其競焉,禮其爭焉。故仁德之厚,非用仁之所能也。行義之正,非用義之所成也。禮敬之清,非用禮之所濟也。載之以道,統之以母,故顯之而無所尚,彰之而無所競。用夫無名,故名以篤焉。用夫無形,故形以成焉。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舉其末,則形名俱有而邪不生,大美配天而華不作。故母不可遠,本不可失。仁義,母之所生,非可以為母;形器,匠之所成,非可以為匠也。捨其母而用其子,棄其本而適其末,名則有所分,形則有所止。雖極其大,必有不周;雖盛其美,祕有患憂。功在為之,豈足處也。

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昔,始也。一,數之始而物之極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為主也。物皆各得此一以成,既成而合以居成,居成則失其母。故皆裂發歇竭滅蹷也。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

各以其一,致此清、寧、靈、生、貞。

天無以清將恐裂,

用一以致清耳,非用清以清也。守一則清不失,用清則恐裂也。故為功之母,不可舍也。是以皆無用其功,恐喪其本也。

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蹙,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耶,非乎?故致數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清不能為清,盈不能為盈,皆有其母以存其形。故清不足貴,盈不足多。貴在其母,而母無貴形。貴乃以賤為本,高乃以下為基,故致數譽乃無譽也。玉石琭琭珞珞,體盡於形,故不欲也。

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

高以下為基,貴以賤為本,有以無為用,此其反也。動皆知其所無,則物通矣。故曰反者道之動也。

弱者道之用。

柔弱同通,不可窮極。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天下之物,皆以有為生。有之所始,以無為本。將欲全有,必反於無也。

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有志也。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

建猶立也。

明道若昧,

光而不耀。

進道若退,

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夷道若纇,

纇,土內也。大夷之道,因物之性,不執平以割物,其平不見,乃更反若纇土內也。

上德若谷,

不德其德,無所懷也。

太白若辱,

知其白,守其黑,大白然後乃得。

廣德若不足,

廣德不盈,廓然無形,不可滿也。

建德若偷,

偷,匹也。建德者,因物自然,不立不施,故若偷匹。

質真若渝,

質真者,不矜其真,故渝。

大方無隅,

方而不割,故無隅也。

大器晚成,

大器成,天下不持全別也。故必晚成也。

大音希聲,

聽之不聞名曰希,不可得聞之音也。有聲則有分,有分則不宮而商矣。

分則不能統眾,故有聲者非大音也。

大象無形,

有形則有分,有分者不溫則炎,不炎則寒,故象而形者,非大象。

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凡此諸善,皆是道之所成也。在象則為大象,而大象無形。在音則為大音,而大音希聲。物以之成,而不見其成形,故隱而無名也。貸之非唯供其乏而已,一貸之則足以永終其德,故曰善貸也。成之不加機匠之裁,無物而不濟其形,故曰善成。

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冲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萬物萬形,其歸一也。何由致一?由於無也。由無乃一,一可謂無。已謂之一,豈得無言乎?有言有一,非二如何?有一有二,遂生乎三。從無之有,數盡乎斯,過此以往,非道之流。故萬物之生,吾知其主,雖有萬形,冲氣一焉。百姓有心,異國殊風,而得一者,王侯主焉。以一為主,一何可舍?愈多愈遠,損則近之,損之至盡,乃得其極。既謂之一,猶乃至三,况本不一,而道可近乎?損之而益,豈虛言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我之非強使人從之也,而用夫自然,舉其至理,順之必吉,違之必凶。故人相教,違之必自取其凶也,亦如我之教人勿違之也。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強梁則必不得其死。人相教為強梁,則必如我之教人不當為強梁也。舉其強梁不得其死以教耶?若云順吾教之鈴吉也,故得其違教之徒,適可以為教父也。

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氣無所不入,水無所不出於經。

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虛無柔弱,無所不通。無有不可窮,至柔不可折。以此推之,故知無為之有益也。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

尚名好高,其身又疏。

身與貨孰多?

貪貨無厭,其身必少。

得與亡孰病?

得多利而亡其身,何者為病也?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甚愛不與物通,多藏不與物散。求之者多,攻之者眾,為物所病,故大費厚亡也。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隨物而成,不為一象,故若缺也。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大盈充足,隨物而興,無所愛矜,故若冲也。

大直若屈,

隨物而直,直不在一#2,故若屈也。

大巧若拙,

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為異端,故若拙也。

大辯若訥。

大辯因物而言,己無所造,故若訥也。

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躁罷然後勝寒,靜無為以勝熱,以此推之,則清靜為天下正也。靜則全物之真,躁則犯物之性,故唯清靜乃得如上諸大也。

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天下有道,知足知止,無求於外,各修其內而已,故卻走馬以治田糞也。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貪欲無厭,不修其內,各求於外,故戎馬生於郊也。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闚牖,見天道。

事有宗而物有主,途雖殊而同歸也,慮雖百而其致一也。道有大常,理有大致,執古之道,可以御今。雖處於今,可以知古始,故不出戶窺牖而可知也。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無在於一,而求之於眾也。道視之不可見,聽之不可聞,搏之不可得,如其知之,不須出戶。若其不知,出愈遠愈迷也。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

得物之致,故雖不行,而慮可知也。識物之宗,故雖不見,而是非之理可得而名也。

不為而成。

明物之性,因之而已。故雖不為,而使之成矣。

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

務欲進其所能,益其所習。

為道日損。

務欲反虛無也。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有為則有所失,故無為乃無所不為也。

取天下常以無事,

動常因也。

及其有事,

自己造也。

不足以取天下。

失統本也。

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動常因也。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各因其用,則善不失也。

德善。

無棄人也。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

各用聰明。

聖人皆孩之。

皆使和而無欲,如嬰兄也。夫天地設位,聖人成能,人謀鬼謀,百姓與能者。能者與之,資者取之,能大則大,資貴則貴,物有其宗,事有其主。如此則可冕旒充目而不懼於欺,黈纊塞耳而無戚於慢,又何為勞一身之聰明,以察百姓之情哉。夫以明察物,物亦競以其明應之。以不信察物,物亦競以不信應之。夫天下之心不必同,其所應不敢異,則莫肯用其情矣。甚矣,害之大也,莫大於用其明矣。夫在智則人與之訟,在力則人與之争。智不出於人,而立乎訟地則窮矣;力不出於人,而立乎争地則危矣。未有能使人無用其智力乎己者也,如此則己以一敵人,而人以千萬敵己也。若乃多其法綱,煩其刑罰,塞其徑路,攻其幽宅,則萬物失其自然,百姓喪其手足。鳥亂於上,魚亂於下,是以聖人之於天下,歙歙焉心無所主也,為天下渾心焉,意無所適莫也。無所察焉,百姓何避?無所求焉,百姓何應?無避無應,則莫不用其情矣。人無為,舍其所能而為其所不能,舍其所長而為其所短。如此則言者言其所知,行者行其所能,百姓各皆注其耳目焉,吾皆孩之而已。

五十章

出生入死,

出生地,入死地。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十有三,猶云十分有三分。取其生道,全生之極,十分有三耳。取死之道,全死之極,十分亦有三耳。而民生生之厚,更之無生之地焉。善攝生者,無以生為生,故無死地也。器之害者,莫甚乎戈兵。獸之害者,莫甚乎兕虎。而令兵戈無所容其鋒刃,虎兕無所措其爪角,斯誠不以欲累其身者也,何死地之有乎?夫蚖蟺以淵為淺,而鑿穴其中;鷹鸇以山為卑,而增巢其上。矰繳不能及,網罟不能到,可謂處於無死地矣。然而卒以甘餌,乃入於無生之地,豈非生生之厚乎?故物苟不以求離其本,不以欲渝其真,雖入軍而不害,陸行而不可犯也。赤子之可則而貴,信矣。

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物生而後畜,畜而後形,形而後成。何由而生?道也。何得而畜?德也。何由而形?物也。何使而成?勢也。唯因也,故能無物而不形。唯勢也,故能無物而不成。凡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皆有所由。有所由焉,則莫不由乎道也。故推而極之,亦至道也。隨其所因,故各有稱焉。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者,物之所由也。德者,物之所得也。由之乃得,故曰不得不失。尊之則害,不得不貴也。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常自然。

命並作爵。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謂成其實,各得其庇蔭,不傷其體矣。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為而不有。

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有德而不知其主也,出乎幽冥,故謂之玄德也。

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善始之,則善養畜之矣。故天下有始,則可以為天下母矣。

既知其母,復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其不殆。

母,本也。子,末也。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

塞其兌,閉其門,

兌,事欲之所由生。門,事欲之所由從也。

終身不勤;

無事永逸,故終身不勤也。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不問其原而濟其事,故雖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為治之功不在大。見大不明,見小乃明。守強不強,守柔乃強也。

用其光,

顯道以去民迷。

復歸其明。

不明察也。

無遺身殃,是謂習常。

道之常也。

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言若使我可介然有知,行大道於天下,唯施為之是畏也。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言大道蕩然正平,而民猶尚合之而不由,好從邪徑,况復施為以塞大道之中乎?故曰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朝甚除,

朝,宮室也。除,絜好也。

田甚蕪,倉甚虛。

朝甚除,則田甚蕪,倉甚虛。設一而眾害生也。

服文綵,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夸,非道也哉。

凡物不以其道得之,則皆邪也,邪則盜也。夸而不以其道得之,竊位也。故舉非道以明,非道則皆盜夸也。

五十四章

善建不拔,

固其根而後營其末,故不拔也。

善抱者不脫,

不貪於多,齊其所能,故不脫也。

子孫以祭祀不輟。

子孫傳此道以祭祀,則不輟也。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

以身及人也。修之身則真,修之家則有餘。修之不廢,所施轉大。

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

彼皆然也。

以天下觀天下。

以天下百姓心,觀天下之道也。天下之道逆順吉凶,亦皆如人之道也。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此,上之所云也。言吾何以得知天下乎,察己以知之,不求於外也。所謂不出戶,以知天下者也。

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赤子無求無欲,不犯眾物,故毒蟲之物無犯之人也。含德之厚者,不犯於物,故無物以損其全也。

骨弱筋柔而握固,

以柔弱之故,故握能周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

作,長也。無物以損其身,故能全長也。言含德之厚者,無物可以損其德,渝其真,柔弱不争而不摧折,皆若此也。

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嘎,

無争欲之心,故終日出聲而不嘎也。

和之至也。知和曰常,

物以和為常,故知和則得常也。

知常曰明,

不皦不昧,不溫不凉,此常也。無形不可得而見曰明也。

益生曰祥,

生不可益,益之則夭也。

心使氣曰強。

心宜無有,使氣則強。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因自然也。

言者不知。

造事端也。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

含守質也。

解其分,

除爭原也。

和其光,

無所特顯,則物無偏争也。

同其塵,

無所特賤,則物無偏恥也。

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

可得而親,則可得而疏也。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可得而利,則可得而害也。

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可得而貴,則可得而賤也。

故為天下貴。

無物可以加之也。

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以道治國則國平,以正治國,則奇正起也,以無事則能取天下也。上章云,其取天下者,常以無事。及其有事,又不足以取天下也。故以正治國,則不足以取天下,而以奇用兵也。夫以道治國,崇本以息末,以正治國,立辟以攻末。本不立而末淺,民無所及,故必至於奇用兵也。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

利器,凡所以利己之器也。民強則國家弱。

人多技巧,奇物滋起;

民多智慧則巧偽生,巧偽生則邪事起。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立正欲以息邪,而奇兵用。多忌諱欲以恥貧,而民彌貧。利器欲以強國者也,而國愈昏。多皆舍本以治末,故以致此也。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上之所欲,民從之速也。我之所欲,唯無欲,而民亦無欲而自樸也。此四者,崇本以息末也。

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言善治政者,無形無名,無事無正可舉,悶悶然卒至於大治,故曰其政悶悶也。其民無所爭競,寬大淳淳,故曰其民淳淳也。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立刑名,明賞罰,以檢姦偽,故曰其政察察#3也。殊類分析,民姦爭競,故曰其民缺缺。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

言誰知善治之極乎,唯無可正舉,無可形名,悶悶然而天下大化,是其極也。

正復為奇,

以正治國,則便復以奇用兵矣,故曰正復為奇。

善復為妖,

立善以和萬物,則便復有妖之患也。

人之迷,其日固久。

言人之迷惑失道固久矣,不可便正善治以責。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

以方導物,舍去其邪。不以方割物,所謂大方無隅。

廉而不劇,

康,清康也。劇,傷也。以清康清民,令去其邪,令去其汙,不以清康劌傷於物也。

直而不肆,

以直導物,令去其僻,而不以直激沸於物也,所謂直若屈也。

光而不懼。

以光鑒其所以迷,不以光照求其隱匿也,所謂明道若昧也。此皆崇本以息末,不攻而使復之也。

#1德其母:此句疑作『則得其母』。

#2直不在一:『不』原作『下』,據張本改。

#3其政察察:『其政』二字原脫,據張本加。

同类推荐
  • 洪恩灵济真君自然行道仪

    洪恩灵济真君自然行道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脚气集

    脚气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续易牙遗意

    续易牙遗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箓放生仪

    金箓放生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雁门公妙解录

    雁门公妙解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20-30岁的男人,先别急着赚钱

    20-30岁的男人,先别急着赚钱

    20-30岁是一个男人最重要的10年,是事业打基础和充电的最佳时机。但这个阶段没有钱没有女朋友等等,却拥有超多的欲望和想法、浮躁、不切实际等等毛病。此书深入用实实在在的案例解读了这个年龄段男人要解决的职业方向和、要训练的各种切实的能力,是传递正能量的最佳读物。
  • 惹出来的爱

    惹出来的爱

    不想结婚可是又因为太无聊而采纳好友建意的天才少女于柠决定生个宝宝来玩,可是又怕太痛而放弃了找一夜情的想法,最后决定找个完美男人在他身上“偷点东西”反正这样也可以。哇。。。。这个男人好帅就他吧!可是要怎样才能让他乖乖就范了,不怕看我的。。。。全球最大跨国公司的幕后总裁黑泽一还不知道自已已经被人当成了猎物,最后还莫明其妙失身了。。。。黑泽一:等我找到是谁非宰了她于柠:哼。。前提你要找得到跑。。。。。。。。-----------------------------------这是诺儿的其它文(古代精灵之现代王子)连载(我的古董老公)完结(穿越之异瞳皇妃)这是诺儿的新文,可爱的亲们要去看看哦!带点玄幻的穿越文决对让你耳目一新哦!
  • 遥夜有你

    遥夜有你

    新书《今天李雨箫又被催婚了吗》已开文,欢迎入坑。—————————————————听说方琴被人放了鸽子,李雨笛二话不说,推掉应酬就跑来看她。“你今天被人放鸽子了?被人欺负了为什么没第一时间告诉我?”“没事,没有人欺负我,这点小事我自己能搞定,告诉你还会打扰你工作。”“真没被人欺负?你老公我可是专门为了这个回来看看你有没有被欺负得痛哭流涕呢。”“那让您失望了。我没被欺负,真的。你看,我好胳膊好腿的,一没哭二没闹,好得不得了,您可以回去了。”“人家放下工作来看你,你就这么无情地对待人家?”“又不是我让你回来的。”“对不起,是我死皮赖脸地要回来的。”“这可不是我说的。”“嗯,是我说的。对不起老婆,让你生气了。”————————————————1V1,轻松向,甜宠文
  • 步步求道

    步步求道

    没有璀璨的传说没有超人的外挂只有步步前进的问道者
  • 九夜剑影

    九夜剑影

    十六年前,中原武学世家苏家堡因意外得到神剑麒麟引来杀身之祸,惨遭灭门。麒麟剑因此不知所踪。苏氏父女化身马家隐身麒麟城,一边研究武学,一边暗中寻找仇人。十六年后,江湖各道再次围攻苏家,将苏氏逼至绝境。究竟是何人在背后操盘,要将苏家赶尽杀绝,背后的阴谋又是何人所为?此书主要以麒麟宝剑展开,主要讲述了苏文焉热血的复仇故事!书友群:296445367
  • 诗义固说

    诗义固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伴君:不屑为妃

    伴君:不屑为妃

    天啊,怎么会这样?不过是一时被五百两的酬金迷了眼睛,怎么就成了史上第一位女太傅?不过是禁不住六百两黄金的诱惑,怎么就被要求嫁给皇帝当老婆?不,绝不,我,安小琬,还有大好的青春要享受,不屑为妃!
  • 黎爷别太冷

    黎爷别太冷

    (双洁,宠文,非虐,双强)黎染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为了掩饰他的身份,他取了一个名字,名叫暮黎,性子桀骜不驯,整天带着一幅眼镜,穿着宽大的校服,上课不是睡觉就是逃课,谁也不知道她背后的身份,她没有父母,是被领养的,却有一个疼她爱她的小姨,直到有一天,来到云城的她亲手把他的任务搞砸了,两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之后便开始了漫漫追妻路……
  • 冷淡王妃太毒辣

    冷淡王妃太毒辣

    他与她的第一次相见,他不惊恐她那浓妆艳抹的丑颜,她亦不惊讶他那冷酷邪魅的俊脸。就这样,擦肩而过。大婚之夜,她给他下毒,让他全身酸软无力,淡笑着割破他的手腕,仿制了那如梅落红。自此二人各过各的生活,互不干涉。可堂堂七王妃,竟偷走府中黄金千两,拿去开了青楼!他定要拆了她的楼!可那人却淡笑着,柔声道:“你若拆我醉烟楼,我定毁你七王府。”他是人尽皆知的冷酷修罗王,嗜血成命。她却杀了所有他将要打算杀的人,淡然从容。“女人,为何总要与我作对!”她还是一成不变的柔和淡然:“我没有和你作对啊,我只是在挑衅而已。”他无奈,她淡然。他生气,她微笑。他绝情,她温柔。他冷酷,她无动于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苗厨

    苗厨

    一个苗寨少年,由于一场的变故,只身来到大城市,从此,走上了不一样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