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38900000011

第11章

答曰準理應云趣寂之人不愚於法信根未熟佛不與記菩薩乃與諳含通記有理佛性方便令發信大乘心上慢亦爾今合為一人言根未熟者非趣寂者當可成立今謂論云定性未熟乃云不熟自思不穩却更釋云趣寂之人不愚於法復輒合之以為一人却云未熟非趣寂之者翻覆難定實無可依故依古德決定此土則云未熟若於彼發熟在於彼故此云未不須紛紜強為多釋。

問為依所判定若是耶更有誠教。

答曰如莊嚴論云餘人善根涅槃時盡菩薩不盡今謂此亦不閑折挫之文故使所引前後互違重引還違向所立義云趣寂者不愚於法亦違論文未熟之語故不應將折挫之教用證法華真實之說故法華前一切菩薩對二乘人須云滅種。

問更有教耶。

答曰亦如涅槃八六四二今謂此亦正當趣寂能發何事節節前後迴惑若云八六四二亦云不解我意諍論之事已如前問又曰故知趣寂定不作佛今謂定說正當諍論之文此乃不知佛意兩遮遮於雙諍若得佛意乃名雙是趣寂不發施權故是若言能發顯實故是若引諍論之文還成諍論之事如此豈成體佛意耶故一家判一切實等四句不同成前逗後彌復可依知論弘權方了教旨。

問論中云應化聲聞於此經中其誰是耶。

答曰有人云身子及四大弟子為上根五百為中根學無學為下根今解不然華嚴經初說身子是化入法界品云將六千弟子從自房出文殊為說十種之法發菩提心即此經中授記者是故非應化今問華嚴是佛初成道說身子於彼已能發心何故初見頞[鞥-合+(白-日+田)]方除邪見淨名訶斥宴坐非真至般若中被加方說法華之始疑悔欲除聞方便會三乃稱歎領解若彼文是化豈此說却非亦由不了華嚴長遠復由不見聾啞之文聾啞望法界品文當部乃自相翻曉相違之大旨不會法亦自通未達八教之宗同亦久成永別。

問應化聲聞為唯化作退大聲聞亦能化作入滅者耶。

答曰攝論楞伽等文並云聲聞多劫入於涅槃飲三昧酒後從彼起發心向大者並是諸佛菩薩化作誘彼餘類今謂此乃決定性人之誠教也暗者不知化者既其久住三昧然後發心誘彼餘類信知餘者則非應化同共入滅故名為類故知教文甚自分明釋者異見致有諸說。

問經云有八交道其相如何。

答曰修八齋戒行八聖道今謂若彼圓極無作八正乃感難思虗空寂光寂光諸土一多多一而現諸土豈獨八交化土而已。

又云東西四南北四或一方各八或八方名八今謂此釋罔像而知。

問七寶行樹所表如何。

答曰修七聖財今謂亦不全爾應隨教別。

問云何名為若欲行時寶華承足。

答曰以七淨華今謂若不云觀及以所表不可專輒作此釋也若作所表須依土體以立行相。

問云何名為正像等耶。

答曰正法時教行證三皆悉具有像法無證末法無行唯有教在今謂約此三法以判正像唯此穢土其理必然唯今華光及諸聲聞並是淨土何以無行但有教耶未審淨土至末法時即生慳貪破戒等耶若有此等不名淨土。

問初周既訖譬周如何。

答曰從此已去譬喻說周文分為四初佛喻化二中周領三藥艸述四佛記今問前後依論此中何不依論以立對治平等等名仍不分判不依之意故知論判本在於同。

問經從是諸千二百至疑惑者其義何耶。

答曰已得決定復聞佛說捨權就實今謂捨權就實與前教何殊而經但云一切皆成佛道及以一切皆為佛乘何以將於取捨之言用釋即權而實之教。

問何名國邑聚落。

答曰化佛但化三千國土國如大千邑如中千聚如小千廣雅云聚落者居也聚也人所聚居落亦庭院太窄長者既大大於垢衣大既三千為所居土垢衣所居為寬狹耶此與信解門內長者為同異耶。

問長者之義有差別不。

答曰長者有三一可承長者喻慈普慧圓妙決疑網二者耆敬長者喻佛道羣聖神通莫測三可親輔長者喻佛智滿今謂雖有慧圓智滿之言若滿若圓何教無之決疑等言仍須教判曾見古德以十德消帖經文甚為周悉於十德中仍為三釋謂世出世及以觀心。

又云以異熟識為宅佛處其中故宅中火起今問為佛居眾生異熟識中為佛自居佛異熟識為是種子變為三界佛入眾生所變識中為是誰宅大火起耶若屬眾生何故云今此三界皆是我有。

問門有幾耶。

答曰有五唯有一門火宅門狹小門在門外佛教門今問唯一只是火宅之門狹小還指火並喻教教即是法何須云五豈以分五處即出五門耶。

問其火宅門其數只然更有別途。

答曰又有二門一者大門即一乘教二小側門即二乘教今問出宅只有一門而已何以輒立大小兩門初以三車出火宅竟諸子方乃從父來索車索三既無父唯賜大故知大車於宅外得如何大小俱是宅門若爾宅門即長者之門若即是者出宅之時應當已得大乘教法何故得小四十餘秊方受大化。

問曾聞人問經云安穩得出出在子前何故下文云若不時出必為所焚。

答曰下文譬云聞已驚入合譬中云為度眾生而生三界大經云譬如長者其家失火從舍而出為諸子故還旋赴救不顧其難佛菩薩亦爾今謂若消却入其理則爾忽不時出佛豈焚耶。

問經從舍利弗至從舍出之等其義何耶。

答曰分為四段此初從此至出之為大乘果化今謂此始思惟辭用於大如何即云用果化耶況判下文方屬果段二復更思惟至而復狹小為大乘因化今謂此是思惟欲息大化何名因化三從諸子至為火所燒為大乘行化今謂此乃諸子無有大機故云幼稚未有所識如何名為大乘行化又行只是因如何因行以分兩化四從我當為說至所燒害為無悕取大乘之化今謂此是長者為說五濁怖畏之文不名無悕取文也作此消文不順經語故不用之況對四比與前違反。

問經從父知諸子至情必樂著為何義耶。

答曰正明為說三乘喻此初知機也三乘種性各別故今謂既受大化何以為說三乘故知此三俱非大也若不爾者何故不云為說二耶而次子乃云三車也翫者弄也亦戲也亦翫習也好也當知不受於一唯翫方便之三。

問曾聞人問何故與城之中不云先好與車乃言好。

答曰車是遍趣行機學可言好城但是息苦非生不名好車是修生城是修顯故車說好城不說之今問車苦應不息城應無趣行車既至宅外豈可不息苦城始勸令入何得不論行故知說城時有好故能入聞說三車時息苦故方好豈可無好言即云無好義見車有好字却置息苦理況復三乘俱為息苦故俱翫好故息苦乘非究竟乘而告之言去知即見是昔日賜三車也三既在昔故非今日等賜一大故婆沙中四階成道同在小部人不思之故令意悞。

問曾有人問何故方便品權實理智因果雙彰下之二周理智因果各互偏說。

答曰初周根利雙盡玄宗中根一聞微知權實取捨雖辨未識取因故說三車令識一乘之行隱果中之覺寂說因內之智車祕因位之理乘遣修生於種智理微解故智未閑故下根雖聞權實及與智果果理猶迷更彰理有假真說本令其取捨隱果中之智品藏因位之雙嚴應機不同三周少異今謂文辭至美於理未彰譬中初敘三車權也後與一大實也三車敘昔一大在今豈非譬中俱說三一各賜諸子諸子各乘遊於四方因也直至道場果也其車高廣理也有大白牛智也長者為說教也各得遊戲行也具遊四方位也果即覺寂何隱之有車從理立安祕之耶中根具聞此之四法下根三聽四法彌精豈以言之廣略便以增減判之事似稍殊於理不異不爾則不名三周若前後增減乃成一周何謂為三周謂周迊即三迊說入於人理等況復三周俱說於教不可巳於教下所詮故知四文一不可廣故請後學開眼思之。

問曾聞有人於此立五問云何為五。

答一問云智中有虗實三種並名車理中有假真城名遍三種何故大涅槃不名為城名寶所二問二乘學智果智果分羊鹿二乘學滅果滅果城應二三問何故城嶮而車在門外四問何故車則云遊戲而城云安穩五問何故化城勸前進今車云速出彼亦具有答答還不盡理是故不能述今謂凡設問者必須使答能破大疑方可置問若不爾者虗增費辭且如初問智中虗實為從何處得虗實名耶良由不分菩薩殊四階不名為實理中有假真真名無簡判聲聞證真實一切教皆然如何說無真而獨稱為假城名遍三種三種並在昔是故大涅槃須別名寶渚不分大小殊故有如斯問智果從人分滅果從理一道理必須然何勞設此問從人以論理理亦隨人異智果從義同智果亦無二城未出二死二死未安穩車從分段出是故須云外城從分段說城亦三百外車無二死說車亦名在嶮不了相望殊徒勞設此問車能運諸子出苦名遊戲城從息勞苦故得名安穩城既息苦已城中亦遊戲車已出流轉車亦名安穩守名迷於義是故生此問城從已入邊故勸更前進車從未上義是故勸速出速出望離苦前進投寶所所望永不同何須作此問。

問經從爾時諸子至爭出火宅何等義耶。

答曰子免難也稱悅三乘所忻心故今謂此亦三乘在昔之文免難三乘與賜一乘若是一者出宅之時即是得大何須更云願賜我等三種寶車既云各各各各即是三乘俱出俱索俱無故須等賜故知昔三俱非一乘所以節節點出文者執者重故迷除遠故故子消於長者歡喜之文亦云父遂心安離灾度難名曰安穩出宅三乘並觀四諦故云四衢故知並觀即皆在昔所以小衍兩乘諦別觀別行別位別惑別果別如何俱出俱觀俱得安穩並從索車即云但是會二歸一言大不須會必無是理又云大乘之人已入初地得無生忍住大涅槃伏諸煩惱離分段死名露地坐無隨礙也今問俱出俱坐何得大乘獨入初地準於瓔珞華嚴仁王並離二死破障真如微細無明方入初地如何伏諸煩惱但離分段得入初地若三乘共位初乾慧地伏尚未極何能斷耶若也俱坐之處與二乘同菩薩獨得初地名者二乘迴心即應入地何以乃云始入信心。

問經從時諸子等至願時賜與此為何義。

答曰此分為四初諸子索三二但與一三釋成父志四越子本心今謂此亦三在昔文乘三方便出被斥俱失三是故俱詣父索昔所許三昔三既俱虗故俱父不與故知於昔大小外方乃等賜一妙乘又云二乘出宅求證諸法名索羊鹿菩薩之人依於本論初地已上雖離分段未證解脫不名入城不疲倦故不入無餘是故不說菩薩入城今謂若言初地已入平等法界海何以而言未入城若未入城猶在分段豈可伏惑能離分段縱以法執為惑亦不應言伏能入地若爾與小不同亦不俱坐又曰無住涅槃亦息分段縱名入城不乖道理若也無住是大涅槃豈同二乘入於化城則大顛倒焉不乖理況復取菩薩不入化城為正義者為入城已更入生死名為不入為由有惑故不入耶若由有惑還同凡夫尚在宅內何關無住大涅槃耶却入生死亦不得名不入化城。

問曾有人問三乘俱出分段苦二乘獨稱入化城大子亦應俱出苦亦應相與入化城。

答曰大子無倦不厭苦亦離生死故出宅今謂三十四心前為惑潤生故未離生死信知道樹前未曾出火宅若也大菩薩應不住二死亦不住無明如何未斷惑名為不厭生。

問曾有人問若大不入城何故亦上車二子若入城何故不上車。

答曰厭苦求息故入城大不厭苦故不入見息止處故說二是故明大不入城今謂問中自乖理如何令他答三乘俱出宅出宅即入城俱出俱索車云何上不上二子不上車應當仍在宅菩薩不斷惑何曾云上車二乘已斷惑却云不上車大小既顛倒於理難消通答中云大不厭苦不入城若不入城車豈上又問門外設三車車中許有三中路設化城何因但設二答曰車本對大因門外三車設權城對實果中路化城施今謂徒立此問答義亦不相應小車對大因車應但有二權二對實一化城應有三況復文中城導師云化一亦更有人置多問答殊無別旨誑制文言只見煩辭不申經意又曰索車不索城等今問車對賜大初是故得有索城中始初入云何即云索車據初說時車亦無索語城唯說化事非實亦須索依義不依語何為當守株。

問大車以何為體。

答曰果車以後得智為體因車以妙觀察智平等性智中種智為體今謂智有四別何義取三而棄於一況果因體別雖從因成不至於果若不至於果體應殊況復智是白牛全非車體若是白牛尚不應替經云遊於四方直至道場豈乘因牛不至於果中路迴換因果二耶況復因體亦不應別別非體故如何二智而為車體縱云二智各取種智又亦應問二智既不同其中種智云何不別二智種智如其各別別相如何故知種智所照雖殊能照不別故所引經究竟皆得一切種智故知皆得只是一種不應分於兩種智也。

又云今取後得智為車體根智為白牛今謂車體本不動牛動故車動根本智不動後得方有動如何以不動却能引於動是則只成兩牛相牽未有車體車體在理理無去來由智證體智有淺深故知白牛從始至末車體本來未曾去住又云同涅槃及以勝鬘唯取真如而為車體今謂涅槃勝鬘一乘若異容可車體彼此不同若一乘同前義自壞今亦問云真如體唯一如何云各賜真如無去來如何至道場真如無遲疾何故疾如風若由牛所引引即通初後如何後得智及以根本智從初至後耶又問真如與二智為一為異耶若同無能所若別非境智如是妨甚多請為通斯旨。

問若得車時位在何處。

答曰頓悟大乘從初發心雖亦是車今取八地已去不退因行七地已前猶分段故今問今賜一乘豈唯不退初聞一句亦與授記況七地分段尚是共乘共乘六地同羅漢故華嚴初住已得法身若得法身即除二死復過行向得入七地如何六地仍在分段何故引論大乘入地證無生忍無生忍位豈更有退言七地退此應不然若言頓悟須取八地與初地伏惑能離分段復大相違至八方悟何名為頓又引下文不退菩薩今謂此由前文不知之人亦有不退故今不退亦合悉入若此法華唯為不退諸菩薩者只合在於法性土說不應住此娑婆界中令諸眾生開示悟入若獨入地及不退者則隨喜功德法師功德提婆達多並是凡夫為經所棄佛已取之何以棄之。

問其車高廣齊至何處。

答曰佛種智體高於三界今謂若佛種智只高三界此與羅漢種智出宅二乘何別故知止是四階之果會二歸此斯言不虗。

問曾聞古釋丹枕者是涅槃也有人非之。

何者既在車上明非涅槃乃取滅定而為丹枕今問既在大乘車內何有小乘定耶滅定不動安隨車運。

問云何名為其疾如風。

同类推荐
  • 太上紫微中天七元真经

    太上紫微中天七元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将材

    将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下第述怀

    下第述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安律师

    送安律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续灯存稿目录

    续灯存稿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仙山玉屑:崆峒历代诗词选(人文平凉)

    仙山玉屑:崆峒历代诗词选(人文平凉)

    “人文平凉”丛书一套5本(暂定名《平凉诗词》《崆峒诗词》《平凉游踪》《平凉掌故》《平凉金石》),编者姓名:茹坚、李世恩、魏柏树、李业辉等。前两册精选古代至民国历代诗人所写崆峒山及平凉其他地方的各类诗词曲赋,略作简注。第三册精选历代作者所写平凉山川名胜、风土人情的游记。第四册精选有关掌故。第五册精选当地重要金石碑刻。本册为原计划中的第三种,暂定名为《陇上鸿踪——平凉名家游记选》。
  • 机器人的末世进化之旅

    机器人的末世进化之旅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死后无处安放的灵魂被一个身处核平世界的机器人收纳了。我的背景很牛逼,机械纪元时期机械教皇的创造物,我肩负着复兴机械纪元的伟大使命。我还有机械王庭三十六使,他们各有所能,是忠心耿耿的机械扈从,吊打辐射兽的存在。既然我这么厉害,那么先定一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吧,在纷乱的末世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机械帝国。——纪启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这片星域归我了

    这片星域归我了

    在这片神秘的星域里,有能加速疗愈的命金,有能使人狂乱的癔石,还有各种未知的神奇矿物。因为意外流落至此的银河联邦调查员林介,带着两名来自土法师星球的女孩,一群从海盗手中解救下来的人质,开启了他的星域领主之路。秘法,秘劲,魔法,科学……星空如此浩瀚;日常,斗嘴,种田,劫掠……想必会很精彩。
  • 天下高武

    天下高武

    当你在灵气复苏的时代,当你发现了这个世界在走向毁灭的时候,你会如何抉择?是平凡的度过一生,还是勇敢的探索那未知?
  • 奥运腾飞:2008年的中国

    奥运腾飞:2008年的中国

    研究国史是神圣的事业,一定要投入真感情。也就是说,不仅仅要把研究国史看成是一项工作,有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更要把研究国史看成是一份神圣的事业,一份值得投入精力、倾注感情的事业。有了这份深厚的感情,才能有研究的动力和出发点,也才能取得经得住时间检验的科研成果。《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由一批国史研究领域的专家担纲撰写,他们有专业背景,曾承担过国家级重大课题,也都有个人的研究著述,形成学风严谨、功力扎实的品格。我相信这套丛书是他们用心写就的。
  • 喜欢你的糖恋上你的甜

    喜欢你的糖恋上你的甜

    【校园文/学霸VS学渣/逆袭/治愈】原来我倒霉了这么久,不过只是为了遇见更好的你。“帅哥要吃糖吗?”唐亦甜憨笑着问。“吃,但我不吃傻b的糖”某人凑到唐亦甜的耳边说。几天后……“大哥,你要吃糖吗?”唐亦甜疑惑的问?“吃,怎么不吃”某人似乎毫不在意脸面的说。“哦~我记得你不是不吃的吗?”“我是你大哥,吃小弟的糖怎么了”……“媳妇儿,我牙疼”某人捧着嘴看向唐亦甜。“那你还吃糖吗?”“吃,我只吃你给的糖”苏淮安坏坏的笑着说。
  • 只剩七天生命值可是他

    只剩七天生命值可是他

    在生命最后的七天里,令人哭笑不得的种种纷至沓来!
  • 述而批评丛书:竭尽全力的轻盈

    述而批评丛书:竭尽全力的轻盈

    轻盈同时也意味着明澈,意味着不依赖面具就讲出艺术和生活的真理。上海最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萧红、台静农、张大春、苏珊·桑塔格、翁贝托·埃科、科塔萨尔、约翰·欧文……作者的笔触自如穿梭于中外古今,善于娓娓道来,亦不乏侃侃而谈。不做高头讲章,只以性情文字,品味文学带领日常轻盈飞升的奇妙力量。这些批评文章本身也可看成优美的随笔,处处有洞见与惊奇,每一篇都让你看透一句话、一本书、一位作家。《竭尽全力的轻盈》收录了作者在近几年撰写的多篇文章。文集所讨论的作家、文本大多具有一定分量,对近年重要的文学类新书和引起文坛关注的作者多有触及。文章分为5辑:辑1,“文学的千分之一”,谈论的是文学作品和文学史书写本身,所评论的对象包括林达、骆以军、张大春、毕飞宇等当下知名作者,和文学史上更为经典的萧红、台静农等作家;辑2,“作为复数的生活”,谈文人、知识分子的回忆录和杂文、随笔,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时代、人生与自然;辑3,“纸上的爱”,讨论文学中的爱和温情;辑4,“跟着自己的心写作”,评论的是苏珊·桑塔格、埃科、伊坂幸太郎等外国作家及其作品;辑5“亦新亦旧”里都是诗论,话题涉及诗歌写作的技艺、诗歌翻译的得失、具体诗人和作品的评论。
  • 蔡徐坤日常宠妻

    蔡徐坤日常宠妻

    蔡徐坤是我仇人,而我接近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报仇,可有一天我却不知自己早已爱上他。她?是我这生想要守护的人,若她想要我的命,我给她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