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4900000015

第15章

天下有道

天下有道章所以次前者,前章舉靜躁兩行,勝負不同,故次此章,顯有道無道,優劣亦異。就此章內,文有四重,第一明有道之君,無為虛靜,第二明無道之主,躁競貪求,第三明廣顯躁競之心,咎釁深重,第四示知足之美,以勸修行人。

第一明有道之君,無為虛靜。

夫道體幽玄,神功不宰,天地得之而靜默,群聖契之而晏然。風不嗚條,帝堯稱之於邑穆,雨不破塊,虞舜致之於太平。是以周之克商,致華陽而牧馬,湯之勝桀,遂桃野以閑牛。五帝之與三皇,并風淳而化美,則知有凱還條邑之師。故有道之代,卻走馬以糞田,無道之年,競戎駒於郊野。大聖垂訓,豈虛言矣。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也。

御注:天下有道之主,無為化行,既不貪求,故無交戰,屏卻走馬之事,人得糞理田園。御疏:卻,屏去也。糞謂理田也。天下有道,謂以道為理,無為化行,守在四夷,疆場無事,不必多食土地,以困黎元。所以屏卻兵革走馬之事,人得俶載南畝以糞理田園也。河上公曰:天下有道,謂人主有道也。卻走馬以糞,糞者,糞田也。兵甲不用,卻走馬以治農田。治身者,卻陽精以糞其身。榮曰:君上有道,除奔命之馬,臣下無為,糞乘田之業,修真者去馳騁之浮情,糞身神以道德,務學者絕飄蕩之懈惰,糞心靈以藝文。成疏:言有道之君,往於天下,干戈靜息,偃武修文,宇內清夷,無為而治,故能卻馳走之馬,以糞農畝。治身者卻六根兵馬,以道糞心,故孟子云:人皆以糞糞其田,而莫知以學糞其心也。

第二明無道之主,躁競貪求。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御注:天下無道之君,縱欲攻取,故兵戎士馬寄生於郊境之上爾。御疏:郊者,交也,謂交境之際拒守之地也。言天下無用道之君,則荒塞有不賓之膚,故兵戎軍馬生育於郊境之上,謂久而不還也。河上公曰:天下無道,謂人主無道也。戎馬生於郊,戰伐不止,戎馬生於郊境之上,久不還也。嚴曰:人之生也,懸命於君,君之建也,懸命於人,君有道而萬姓昌,宗廟顯,君無道而宗廟傾,萬民喪,自然之應。榮曰:生,起也,不用道而修文,專飾兵而用武,四郊多壘,五兵斯起,戎馬生於郊也。理不內明,心王無道,馳六識之馬,遍萬境之中,得失紛紜,是非交爭。成疏:郭外日郊,無道之人,臨於海內,禽荒色荒,四方不靜,多貪境土,好行征伐,遂使軍戎兵馬出生郊外。治身者,言躁競之夫,心不懷道,縱於六根兵馬,馳騁塵境之中,內不覽真,恒緣外物,故云生郊也。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謂午也,正陽之精生於午,午者馬也,故心欲束則東,欲西則西,欲南則南,欲北則北。心有四門,能知四方,晝夜所見,夜寐則夢。心中有道,則正氣流行,支體滋潤,髮膚玄長,故卻走馬以糞之。心無道則生淫亂,戎馬四走於郊,邪脉政以害身,故曰戎馬生於郊。

第三明廣顯躁競之心,咎釁彌重。

罪莫大於可欲,

御注:心見可欲,為罪大。御疏:犯法為罪,貪求為歌,言戎馬生郊之罪,由人君貪求土地,見土地可欲,欲心興動,將貪求,此罪之大者,故云罪莫大於可欲。河上公曰:好色淫也。榮曰: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甚於欲得,有道之人,遺情去欲,罪禍自除,無識之徒,縱性任心,殃咎斯至,善積成禍,幽顯咸亨,惡積成殃,存亡俱累,罰止一身,罪也,下及子孫,禍也。上侯祖先,答也。成疏:罪,摧也,言為苦之所摧逼也。可欲,境也,言前境美麗,稱可欲心,故言可欲也。然境能逼心,是起罪之綠,以戒修行人不可染境也。故云: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禍莫大於不知足,

御注:求取不已,為禍大也。御疏:禍,害也,神不祐也,夫亡敗之禍,綠何而來。由貪土地,求而無厭,不知止足,致神道不祐,而嬰禍害。人之有過,過非一途,貪之為禍,禍之大也。河上公曰:富貴不能自禁止也。成疏:禍即罪之深重者也,言心貪前境,不知厭足,害人損物,為罪日深,非唯灾及一身,亦乃禍延三族。

咎莫甚於欲得。

御注:殃咎之大,莫大於欲,必令皆得,則禍深故爾。御疏:咎,殃咎也。夫貪冒之雄,欲心增侈,得之不已,而又求之,非道得之,則不旋踵自招殃咎,不亦宜乎。可欲,謂欲而未得,初起貪心,罪輕於禍。不知足者,得而更須禍重於罪。莫甚於欲得者,謂已得,欲心尚無厭足,則咎之為過,斯甚於禍也。河上公曰:欲得人利物且貪也。成疏:咎,考責也,欲得之心,略無涯際,其為咎責,莫甚於此,校量深淺,禍重咎輕,欲備顯物情,故其彰三釁也。

第四示知足之美,以勸行人。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御注:物足者,非知足。心足者,乃知足也。心若知足,此足則常足矣。御疏:以結有道之君也。言有道之君,無欲廣大,不貪土地,故於本分而知足,則為天下樂推,身安國理,此知足之足,乃至交讓而常足也。注云物足者非知足,心足者乃知足也,謂足在於心,不在於物,循涯守分,雖少而多,有欲無厭,雖多亦少爾。河上公曰:故知足之足,守真根也。常足矣,無欲心也。榮曰:除可欲則外無所求,清本性則內無所之,故言知足。動皆合道,事無不足之足也,無不足之時,常足也。成疏:守分不貪,於行使足,恒無闕少,故言常足。欲明貪競之類,遭遇禍殃,知足之人,恒居安泰,先貧後樂,故迷此文。

不出戶章第四十七

不出戶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正辨有道之人知足,不知足者無道,故次此章即明有道者照而不由於心,無道者由心而不能照。就此一章,義開三別,第一明聖人虛鑒,照不由心,第二明凡人由心,而不能照,第三重結虛照之人,寂而能動。

第一明聖人虛鑒,照不由心。

夫大聖不作,至人無心,產清濁之兩形,何曾有物,鼓山河之二炁,不見神功。歷衆口而無言,坐虛心而自得,故不出戶天下咸知,豈同周穆迎方,空射瑶池之宴,秦皇觀日,虛稱鞭石之威。足迹雖歷於九荒,控馭徒疲於八駿,廣窺戶牖,視聽增迷,我之大聖,不出而見也。

不出戶,知天下。

御注: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垂拱無為,不出教令於戶外,是知理天下之道,人事和則天象順,故不煩窺牖而天之道可知。御疏:有道聖君,無為而理,言教不出於戶外,淳風自洽於寰區,此可謂知理天下之道爾。又解云:人君善教,天下應之以善,則不煩出戶而天下可知,故《易》曰:君子出其言,善則#1千里之外應之,况其邇者乎,此之謂矣。河上公曰:聖人不出戶以知天下者,以己身知人身,以己家知人家,所以見天下也矣。榮曰:觀之以道,則理無不達,照之以智,則事無不知,所謂不行而知者也。成疏:戶者謂知覺,攀綠分別等門也。有道之人,虛懷內靜,不馳心於世境,而天下之事悉知,此以真照俗也。

不窺牖,見天道。

御疏:天人相應,精氣交通,人君為政以德,則象緯以之不迷,威侮五行,陰陽由其舛候。故《書》云:休徵則肅,時雨若咎,徵則蒙,恒風。若是知行發於己,象著于天,豈俟窺牖然後知哉。《易》曰: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河上公曰:天道與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氣相貫,人君清靜,天氣自正,人君多欲,天氣煩濁,吉凶利害,皆由於己也。榮曰:二景麗天,五星耿漢,寧須窺牖方始見乎。內明窺牖者,穿鑿求解也。天道者,自然之理也,不假筌蹄得魚兔,無勞言教悟至理,此不窺牖見天道也。成疏:窺,峴視也。牖,根竅也。天道自然之理也,環體坐忘,不窺根竅,而真心內朗,睹見自然之道,此以智照真也。戶通來去,譬從真照俗,窗牖內明,喻返照真源也。

第二明凡人由心,而不能照。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御注:若不能無為,假使出令彌遠,其知理天下之道彌少也。御疏:此明失道之君也,不能處無為而恭己,將欲申教令以化人,令出彌遠,既失無為,所知政理,更為微少。河上公曰:謂去其家觀人家,去其身觀人身,所觀益遠,所知益少也。榮曰:迹周於宇宙,未識山川,覽遍於經籍,寧知至理,此謂無知也。成疏:顛倒之夫,不能照理,其出心逐境,彌遠而無厭,其知淺近,闇昧而少鑒。

第三重結虛寂照之人,寂而能動。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

御注:不出戶,故云不行,無為淳樸,而知為理之道。御疏:此覆釋不出戶而知天下也,無事無為,教令不出,故云不行。近取諸身,遠知來物,故我無為而人自化,豈待言教出戶,然後謂之知乎。河上公曰:聖人不上天,不入淵,能知天地者,以心知之也。榮曰:獨悟。成疏:不行者,心不綠歷前境,而知者,能體知者,法必竟空寂,譬懸鏡高堂,物來斯照,照而無心也,故《莊子》云:聖人不由心而照之乎。此一句解不出戶知天下。

不見而名,

御注:不窺牖,故云不見。人和天順,而能名其太平也。御疏:此覆釋不窺牖而見天道也。夫鶴嗚則子和,行感而天動,原小可以知大,審己可以知物,元吉所召,存乎其人,則太平之化可得而言爾,何必窺見然後名乎。故云不見而名。河上公曰:上好道,下好德,上好武,下好力,聖人原小以知大,察內以知外也。榮曰:玄覽也。成疏:不見者,了知諸法虛幻,無可見之物也。而名者,能正名百物,垂進顯教也。不見而名,不應而應,名而不見,應而不應也。此一句解不窺牖見天道也。

不為而成。

御注:不為言教,而天下化成也。御疏:此總結不出不窺之義也。夫以上有所為,下必有擾,今聖人凝神端康,玄默廟堂,君無為,人無事,百姓家給,萬化自成。河上公曰:上無所為則下無事,家給人足,萬物自化而成就也。榮曰:自然就也。成疏:不為者,凝神寂泊,妙絕於有為也。而成者,能施化群品,成就學人,此明寂而動也。

為學日益章第四十八

為學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正明凡聖二心,緣照差異,故次此章,即明道俗兩學,損益不同。就此一章,義分三別,第一明道俗兩學,損益有殊,第二辨次第虛妄,以階玄極,第三明有事無事,得失不同。

第一明道俗兩學,損益有殊。

夫希夷理靜,混沌義深,開妙鍵而難思,扇玄門而聽入。其旨博,其趣微,堂堂稱象帝之先,湛湛為大羅之士,天書照耀,見八角之垂芒,玉宇藏菠,總一乘之標榜,豈比俗學,日益奢浮。張芝墨池,不出樊籠之戶,揚雄書閣,終纏生死之津,不能日損有為,乃更牆面之甚也。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御注:為學者,日益見聞。為道者,日損功行。益見聞,為修學之漸,損功行,為悟道之門,是故因益以積功,忘功而體道矣。御疏:為,修為也。損,忘損也。言初修學者,日求聞見以為益,因益為道,則忘遺功行以為損,所以者何?夫為學者,無不初則因學以知道,修功而補過,終則悟理而忘言,遺功而去執。故注云:益聞見為修學之漸,蓋言其初。損功行,為悟道之門,蓋言其終也。曰河上公曰:為學日益,謂政教禮樂之學也,日益者,情欲文飾,日以益多也。為道日損,道謂自然之道,日損者,情欲文飾日以消損也。嚴曰:去知也,不知之知,知之祖也。不教之教,教之宗也。神明所因,天地之師也。榮曰:為學日益,增之以卷軸,長之以見聞,利之以名聲,加之以嗜欲也。為道日損,行不言之教,文理雙忘,體虛玄之道,物我同遣,為無為則百為兼喪,事無事則萬事都損,豈唯驕盈奢侈也。成疏:為學日益,為,修營也。學,俗學也。言修世俗學之人,銳情分別,故累欲日增也。為道日損,為道猶修道也。言修道之人,虛夷恬淡,所以智德漸明,累惑日損也。

第二辨次第虛妄,以階玄極。

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

御注: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為學者,積功行,為道者,忘損之,雖損功行,尚有欲損之心,兼忘此心,則至於泊然無為。方彼鏡象而無不應,故無不為爾。御疏:損之者,謂損為道者之功行也。又損之者,謂除忘功行之心也。斯則前損忘迹,後損忘心,心迹俱忘,可為造極,造極則至於無為。河上公曰:損之又損之,損情欲。又損之,所以漸去之也。以至於無為,當恬然如嬰兒,無所造為也。榮曰:合有歸無,損者也。有去無忘,又損之也。理冥真寂,至無為也。成疏:為學之人,執於有欲,為道之士,又滯無為,雖復深淺不同,而二俱有息。今欲治此兩執,故

有再損之文,既而前損損有,後損損無,二偏雙遣,以至於一中之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御注:絕德與道合,則無所不施,無所不為。御疏:夫有為則有礙,有礙則有所不為,今既無為,無為則無礙,故能無所不為也。此謂契道,則應用而周普也,故上卷云: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也。榮曰:夫欲去有累,所以歸無為,而惑者聞無為,兀然常拱手,以死灰為大道,土塊為至心。恐其封執無為,不能懸解,故云無為而無不為也。無為而無不為,非無為也,有為而歸無為,非有為也。此則為學為道,道學皆志,唯動與寂,寂動俱息也。成疏:至寂而動,即體而用,故無所不為也。上卷云: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第三明有事無事,得失不同。

取天下常以無事。

御注:無為無事,天下歸懷,故可取天下。御疏:此勸人君行無為也。取猶攝化也,攝化天下,必須無為無事,無事則下人不擾,無為則百姓自安,以斯臨往,于何不可。所言常者,無事御物,不可斯須離也。河上公曰:取,治也。治天下常當以無事,不當勞煩也。榮曰: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取天下,取,攝也,忘則無合無不舍,用則有可有不可。若以無為攝天下,無有而不可,皆可也。若以有事取天下,無有而得可,皆不可也。成疏:取,攝化也。言攝取宇內蒼生,令其歸善者,常以無事無為而化之也。雖復應物施為,而心未嘗有事,此即動而寂也。故《莊子》云:孰弊弊焉,以物為事乎。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御注:有事則煩勞,勞煩則凋弊,故不足以取天下也。御疏:夫有事謂政令煩苛,禁網凝密,令苛則人擾,網密則刑煩,百姓不安,四方離散,欲求攝化,不亦難乎。故此有事則不足以取天下矣。河上公曰:及其好有事,則政教煩也,民不安,故不足以治天下也。取,治也。榮疏:取,攝也,忘則無合無不舍,用則有可有不可。若以無為攝天下,無有而不可,皆可也。若以有事取天下,無有而得可,皆不可也。成疏:及其心未虛忘,以事為事而有事者,斯則事異無事,無事異事,動異於寂,寂乖於動,如此之人,不足以攝化天下也。

聖人無常心章第四十九

聖人無常心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即事無事,雖應無心,故次此章,即顯聖人無心,而能赴感。就此章內,文有三重,第一明聖人無常心,有感斯應,第二明善救蒼生,而無棄舍,第三顯衆生耽染,故聖起慈悲。

第一明聖人無常心,有感斯應。

夫太帝乘時,面離方而設教,真君御物,握乾軸而安民。鼓腹咸歌,不荷皇王之帝力,披衿自味,豈知天地之深功。十亂齊驅,見周家之化溢,八元斯事,酌堯代之風清。故曰聖人無心,股肱畢力,為理日亂,易節不傾,久自推移,任玄功之濟物,開赤心於天下,為欲化人,既同百姓之心,匪慄慄之云乎。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御注:聖人之心,物感而應,應在於感,故無常心。心雖無常,唯在化善,是常以化百姓心為心爾。御疏:聖人虛忘,物感斯應,應必緣感,感既不一,故應無常心。心雖無常,義存慈救,以百姓有不信不善之心,故混同用心,而以化導,故云無常心。河上公曰:聖人無常心,聖人重改更,貴因循,若自無心也。以百姓心之所便,因而從之。嚴曰:無心之心,心之主也。夫一人之身,去心則危者復寧,用心則安者復亡。若上含道德之化,下包萬人之心,物無大小,視心如身,去我情欲,取人所安,與人大同也。榮曰:君上無心於有為,任百姓之自化,聖人無情以分別,逐萬有而感通。成疏:體道凝淡,虛懷絕慮,心與太空均其寂泊,故無心也。百姓,衆生也。然聖人無心,有感斯應,應隨物感,故以百姓心為心。既無心而應,亦不應應也。

第二明善救蒼生,而無棄舍。

善者吾善之,

御注: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欲善信者,吾因而善信之。不信者,吾亦以善信教之,令百姓感吾德善信也。御疏:此應感之義也。吾者,聖人也。善者,回向正道之心,聖人獎之以進修,以果其行,使至夫吾善之大善也。河上公曰:百姓為善,聖人因而善之。嚴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信,誠實也,感德以變其情也。榮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若有心分別,有善有不善,有善有不善,不得以為善。今既無心分別,非唯善於善,亦善於不善,亦善則與不善皆善,是以謂之得善也。成疏: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善者為無欲修學之士,不善者謂有為滯境之人。普以平等勝善教之,令其得善,此則以百姓心為心義也。

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御注:不善者,謂習染增迷,信邪背道,聖人亦以善道而汲引之。德善者,令化聖德而為善也。河上公曰:百姓雖有不善者聖人化之使為善也。

信者吾信之,

御疏:信謂聞道勤行,心無凝執,聖人應之以至誠,贊成其善,以至於深信也。河上公曰:百姓為信,聖人因而信之。榮曰: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信,順也,物情既有可有不可,從事有順有不順,不得以俱順,今聖人無可無不可,皆可,無順無不順,皆順,是以右為大順也。成疏: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信謂聞經愛樂,不信謂不樂道聞,聖人以空行慈悲,平等救度,不問信與不信,皆令得益,而普發信心也。故紫微夫人曰:信者得失之闡鍵。又經云:信者學道之樞機也。問曰:聖人無心,有感必應,不應不感,不感不應者,故信者方教,不信者不教,而今信與不信,一種教之,亦應感與不感,一種皆應。答曰:應有通有別,如治在玄都玉京,而恒救三界,此則通應善信是也。至如胡人有感紫炁西浮,授尹生道德之徒,此則別應。若別應則待別感,通應則尋常慈照,故上卷云:常善救人而無棄人。

第三顯眾生耽染,聖起慈悲。

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御疏:不信謂強梁背教之人,聖人亦以平等正信而化導之,令化聖人之德,舍疑而歸信也。故云德信。河上公曰:百姓為不信,聖人化之使信也。

聖人在天下,惵惵為天下渾其心。

御注:聖人在理天下,化引百姓,常惵惵用心,令德善信,而聖心凝寂,德照圓明,渾同用心,皆為天下,故云為天下渾其心。御疏:此明聖人混迹用心也。惵惵,憂勤也。聖人在宥天下,統御寰區,懼衆生不歸善信,故惵惵憂勤。然聖人無心,復何憂喜,今所言惵惵者,皆為天下百姓未能信善,故聖人混同於物,而用其心也,故云為天下混其心爾。河上公曰:聖人在天下,怵怵常恐怖,富貴不敢驕奢也。為天下渾其心,言聖人為天下百姓渾濁其心,若愚闇不通。嚴曰:惵惵,若恢恢,言虛心以包萬方也。榮曰:惵惵,不住也。凡情分別,見善見不善,有信有不信,聖人惵惵不住,泛泛隨機,混其分別之心,齊其是非之意也。成疏:惵惵,動懼之貌也,言無心赴感之聖人,其在天下也,怛布大慈,拯救蒼生,恐其沒溺,故蝶喋而勤懼也。為天下混其心,混混沌沌,無分別也。言凡夫惑情滯境,妄生去取,聖人欲混沌其心,令無分別,勤懼之義,則斯謂乎。

百姓皆注其耳目,

御注:百姓化聖德為善,故傾注耳目,以觀聽聖人。御疏:百姓被聖德而歸善,仰淳化而觀風,故皆傾注耳目以觀聽,取則於聖人也。河上公曰:注,用也。百姓皆用其耳目,為聖人視聽。榮曰:百姓不能以性制情,而乃縱心逐欲,注耳目於聲色,專鼻口於香味,因玆婚惑,以此聾盲,聖人逐病行醫,隨機闡教,因心救物,說己化他,乃云我止如嬰孩赤子,不知聲色悅於耳目也。成疏:淫,染滯也,顛倒之徒,迷沒世境,縱恣耳目,滯著色聲,既而漂浪長流,望返無日,聖人愍其迷甚,故顯其病狀。而六根之中,偏舉兩者,欲明此二為息最深。故《西昇經》云:耳目色聲,為子留憐然,舉此二根,諸根可悉,為文略故也。

聖人皆孩之。

御注:聖人念彼蒼生,猶如慈母,故凡視百姓,皆如嬰孩爾。御疏:百姓既傾注耳目觀聽聖人,聖人視之,如慈母於赤子,故云皆孩之。又解云:百姓有分別之心,聖人化使從善,令如嬰孩,無所分別爾。河上公曰:聖人愛念百姓,如蠕蟲赤子,養之長之,而不責望其報也。成疏:衆生妄淫耳目,淪沒愛河,聖人勤懼慈救,義同赤子,哀其無識,如嬰兒之可愍。

1原文脫『則』字,據《周易》補。

同类推荐
  • The Pathfinder

    The Pathfind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法界安立图

    法界安立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玉皇十七慈光灯仪

    玉皇十七慈光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喻世明言

    喻世明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传奇品

    新传奇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五部曲之泪

    五部曲之泪

    神降大陆,展开一场新的旅途,新的故事。他的结局是否从未变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花叶知秋

    花叶知秋

    一回国就联姻,某少女炸毛,不同意!腹黑的某个男人开始闪电追妻路,哥们,你靠什么追到的?两个人之间最重要的是心,他们都给了对方最足够的信任,也给了对方最好的爱情。“叶先生,我们不熟。”“温小姐,来日方长,会熟的。”…………“叶先生的脸皮也是够厚的。”“承让,彼此彼此吧。”…………“你到底喜不喜欢我?”“你不是知道吗?”“我想听你亲口说。”“真想听?”“嗯,想。”“等我回来就告诉你。”…………对她来说,满心欢喜,都来自于一人……对他来说,一生冗长,一人足矣……
  • 九方神域

    九方神域

    少年自黑石镇而出,自幼孤独,天赋异禀,身负七彩神脉!掌神秘古玉!为寻找亲生父母,追寻自己所爱之人,帮助师傅解除封印之力,踏出葬神山脉,走向那精彩纷呈的神域之上,尝遍人世辛酸,一往无前,一步步走向世界之颠!追寻那万世敬仰的不灭之境!
  • 剑域神王

    剑域神王

    一滴血,点燃生灭轮回,一卷经,屠尽诸天万界,一柄剑,横行玄穹宙宇。落魄少年楚天策生死之间觉醒剑王血脉,得到无上传承,破强敌,杀仇寇,横斩天下、剑霸九霄,从此踏上一条热血无尽、狂放霸道的神王之路。我之剑,不分胜败,只决生死!……………………书友群:365421101完本老书,《绝世刀皇》450万字,欢迎大家一阅!
  •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

    唐立淇,中国台湾地区最著名的星座专家,美国AFA占星学会会员。本书凝聚着作者多年研究占星的心得,在介绍各星座未来一年的整体运势及每月运势的同时,还对2013年的大趋势进行了预测。在财运、事业、情感、健康这几大方面,作者均给与详尽的讲述,并指出了解决方案。
  • 万战神帝

    万战神帝

    那一夜,眼看着落霞仙子香消玉殒,痛极悲竭之际,他一掌消去所有记忆,从此,一代神帝绝迹江湖,此后,新兴的洪荒四帝开始密谋争夺神帝之位,血雨腥风在即,沉沦为浪荡小子的他重新踏上漫漫修行之路,众多新生代美女相伴左右,且看他如何一步一步重回巅峰。。。
  • 绝世箭神

    绝世箭神

    一把神箭,上破九天星辰,下破九幽黄泉;无上神箭造就无敌男人——王尘。
  • 刺破天幕

    刺破天幕

    美国最尖端核心秘密武器的绝密图纸意外遭窃,中央情报局人员迅速出发,阻止绝密图纸落入他国;军事基地战机紧急起飞,拦截载有国际间谍的民航客机。反政府极端分子、冒充副机长的恐怖分子头目和神秘的女贩毒分子三方不期而遇,怀着不同的劫机目的展开激战。飞机迫降荒岛,劫机者步步逼迫,中国女导游、副机长、美国旅行家挺身而出,乘客集体逃亡。绝密图纸流落何处?劫机者目的何在?乘客能否逃生成功?……真相,万万没想到!!!
  • 花倾天下之我不是妖神

    花倾天下之我不是妖神

    白七七原是灵花谷的小花仙,没想到灵花谷有一日惨遭灭门。师傅师姐们纷纷死于魔帝之手……后来,她遇见一绝美少年并与他相爱,没想到此人正是杀害他师父的凶手魔帝。靠近她是为了得到五行灵石和玄灵血玉?她偏偏不如他所愿,她亲手杀掉与他的腹中孩子并带着五行灵石和玄灵血玉一起转世凡间。人间,她成了丑女,被人说成妖星转世,受尽苦难。爹爹不疼,奶奶不爱,继母还将她许配给瞎子,她宁死不从,被逼跳崖。机缘巧合,她遇见仙界第一美男百里绝尘。他屡次帮助她,帮她化险为夷。两人互生情愫,成为恋人。魔帝大怒:“回来!本尊后悔了,什么灵石!什么玄灵血玉!什么六界之主!本尊只要你!本尊要把你抢回来!”午夜鬼街,神秘的锁魂塔,诡异的死亡谷,消失的妖界……都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看她如何从凡人丑女逆袭为六界第一美后,欢迎各位仙友与我一同进入架空的仙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