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5400000012

第12章 陈独秀对社会发展基本问题的认识(5)

其三,对剩余价值来源及所导致结果的分析。陈独秀在《马克思学说》一文中,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对剩余价值的来源及其结果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同时,以此为出发点,还对资本集中和无产阶级贫困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阐述。陈独秀指出,资本家的资本是依靠占有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变成的,而剩余价值则是剩余劳动带来的;工作时间越长,剩余劳动越多;工钱越少,剩余劳动也越加多;劳动生产率越高,剩余劳动也越多。所以资本家为了扩张剩余价值,就想方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坚决反对增加工资、减少工作时间,不断将剩余价值变成货币,又拿货币制造商品增加剩余价值,再拿剩余价值变成货币,如此利上生利。依靠这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法,资本主义生产的规模一天大过一天,掠夺兼并的规模也一天大过一天,再加上交通的日趋便利,殖民地新市场的日益扩张,大机器生产日益取代小工业的生产方式,垄断性的工业集团和金融寡头便逐渐形成,全社会的资本也就向少数人手里集中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全社会财富向资本家手里集中的结果,一是导致无产阶级人数的增多;二是在生产能力增加而无产阶级的购买能力不能随之增加的情况下,导致“生产过剩”。而这种“生产过剩”又同时导致经济的萧条和工人的大量失业两种结果。由于无产阶级的日益贫困化和人数的不断增加,他们也一天比一天团结,并终将起来夺取国家政权,没收一切生产工具为国有,埋葬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44]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不同的手法,前者靠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实现,后者则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压缩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获取。但无论是哪一种获取剩余价值的方法,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占有都是无偿的。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这种占有,一方面使社会资本越来越集中到大的资本垄断集团手里,使资本家越来越富裕;另一方面则导致大量无产阶级的产生和无产阶级的越来越贫困。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所作的通俗易懂的说明,对扩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然,陈独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缺陷的论述,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发的。他完全赞同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与分配两方面的缺陷靠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无法克服的观点。这个缺陷只有依靠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生产方式才能加以克服。

(二)对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必然性的论证

陈独秀对唯物史观的宣传是从强调其科学性入手的。他首先指出,唯物史观之所以使人信服,是因为唯物史观比它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要科学得多,古代所讲的社会主义,都带有很大的理想成分;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们的学说大都建立在伦理层面上,在他们眼中,穷人的苦恼是由贫富不均所致,因此,他们改造社会的理想就是要把全社会的贫富差异弄得绝对的平均或相对的平均;至于用什么方法来平均贫富,全都出于一种理想,没有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对之进行有力的论证,所以未获成功;而马克思主义则认为任何社会背后都有它既定的经济基础在发挥作用,且落后的经济基础还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因此,尽管我们不应该跟随落后的经济基础去维持现状,却也不能妄想把社会当做米粉团子由我们任意改造。“近代所讲的社会主义与前面所说的空想社会主义便不同了;其救济无产阶级底苦恼的宗旨虽然也与空想社会主义无异,但是他的方法却不是理想的简单的均富论,乃是由科学的方法证明出来现社会不安底原因,完全是社会经济制度———即生产和分配方法———发生了自然的危机,要救济他的危机,先要认明现社会底经济的事实(譬如无政府主义者往往拿从前人口稀少农业时代的理想来改造现代人口发达的工业社会,便是未曾认明现社会底经济的事实),在这个事实的基础上面,来设法改造生产和分配底方法。因此可以说马格斯以后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的是客观的是建设在经济上面的,和马格斯以前建设在伦理上面的空想的主观的社会主义完全不同。” [45]陈独秀进一步指出:“马克思社会主义所以称为科学的不是空想的,正是因为他能以唯物史观的见解,说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法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所以成立所以发达所以崩坏,都是经济发展之自然结果,是能够在客观上说明必然的因果,不是在主观上主张当然的理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和别家空想的社会主义不同之要点。” [46]在这里,陈独秀不但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作了清晰的说明,而且也向世人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其次,陈独秀对包含在马克思所著《经济学批评》《共产党宣言》《哲学之贫困》等书中的唯物史观进行了详细阐述。他认为唯物史观的精要之处就在于阐明了人类文化与社会制度之变迁。就人类文化而论,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基础,法律、政治都建筑在这基础上面。一切制度、文物、时代精神的构造都跟着经济构造的变化而变化,经济的构造是跟着生活资料之生产方法变化而变化的。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的生活,倒是人的社会生活决定人的意识。就社会制度而言,社会的生产力和社会制度有密切的关系,生产力有变动,社会制度也要跟着变动,因为经济的基础(即生产力)有了变动,在这基础上的建筑物自然也要或徐或速的革起命来。一种生产力造出的社会制度,当初虽然助长生产力发展,后来生产力发展到这社会制度(即法律、经济等制度)不能够容他更发展的程度,那时助长生产力的社会制度反变为生产力之障碍物,这障碍物内部所包含的生产力仍是发展不已,两下冲突起来,结果,旧社会制度崩坏,新的继起,这就是社会革命。新起的社会制度将来到了不能与生产力适合的时候,其崩坏亦复如是。但是一个社会制度,非到了生产力在其制度内更无发展之余地时,决不会崩坏。新制度之物质的生存条件,在旧制度的母胎内未完全成立以前,决不能产生,至少也须在成立过程中才能产生。 [47]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两者的关系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则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生产关系之于生产力的发展有一个从适应到不适应的过程,一种生产关系在其所能容纳的生产力没有完全发挥之前,也是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而新的生产关系也是从旧生产关系的胎胞中产生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法律等社会的上层建筑便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并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作的通俗说明,对于帮助人们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再次,陈独秀解释了马克思主义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阶级斗争的必然性。他首先对人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只是一种自然进化学说,且与其自身的阶级斗争学说存在矛盾的看法进行了澄清。他指出,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同于空想家的革命学说,有着可靠的经济事实依据。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在说明人类历史进化这一自然现象时,并非是一种毫无依据的超自然玄想,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不但不矛盾,反而可以相互证明。陈独秀引用恩格斯的论述强调:“在历史各时代,必然有他的生产分配之特殊方法,又必然有这种特殊方法造出一种社会制度,那时代的政治和文明之历史,都建立在那个基础上面,依据那个基础说明。所以人类全历史是阶级争斗的历史,即是掠夺阶级和被掠夺阶级,压制阶级和被压制阶级对抗的历史。这些阶级争斗的历史相连相续,构成社会进化之阶级,到了现在又要达到另一种新阶级,被掠夺被压制的阶级(即无产劳动者)要脱离掠夺压制阶级(即绅士、军阀、资本家的)的权力,将自己解放出来;同时还要将一切掠夺压制和阶级差别、阶级争斗完全铲除,永远把社会全体解放出来。”陈独秀认为恩格斯的这一段话足以证明唯物史观和阶级争斗学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确如陈独秀所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与阶级斗争学说是联系在一起的,两者之间毫无冲突。阶级斗争学说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唯物史观则给予阶级斗争学说以有力的理论论证。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阶级斗争学说的宣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作了理论准备。

此外,陈独秀还从《共产党宣言》出发,阐述了自己所理解的阶级斗争的要义。他指出,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著的《共产党宣言》的精髓有二,一是说明了一切过去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争斗的历史。二是说明了阶级之成立和争斗崩坏都是经济发展之必然结果,这应当说抓住了《共产党宣言》的主线。 [48]

(三)无产阶级专政的必然性

对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必然性,陈独秀首先是从无产阶级要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地位,就必须借助强力,进行阶级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角度进行论证的。他指出,处于剥削地位的少数资产阶级,利用国家强力机关,把广大无产阶级当做牛马机器不如的工具,是世界上极不公平的事。而无产阶级要改变这种不平等地位,只有依靠自己团结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才可望将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生产方式废去,进而消除不平等的经济地位。若是不主张用强力,不主张阶级斗争,任由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只是天天空想自由组织的社会出现,即便再过一万年,被压迫的无产阶级也没有翻身的机会。而资产阶级所害怕的,不是自由社会的学说,而是阶级斗争的学说;资产阶级所欢迎的,也不是无产阶级要国家政权法律,而是无产阶级不要国家政权法律。资产阶级正是依靠手里掌握的国家政权,才能够施行他们不合理的生产和分配方法来压迫无产阶级;如果无产阶级自己宣言不要国家、不要政权,资产阶级自然不胜感谢之至;全世界的资产阶级国家对于布尔塞维克所施行的防御、压迫和恐怖政策,比他们对于无政府党要厉害得多,其原因就在于此。陈独秀明确鼓励无产阶级以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治、法律来保障无产阶级的平等地位。他坚信这一平等地位的取得,不通过阶级斗争,是绝无可能的。

其次,陈独秀指出,无产阶级以革命方式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镇压资产阶级反抗,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必要措施。他指出,各国的资产阶级因有着长期的执政基础而处于优势地位,他们具备比劳动阶级高明得多的知识和经验;劳动阶级想要征服他们已经很难,征服后想永久制服他们,不至死灰复燃更是不易。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利用政治的强权,防止他们的阴谋活动;利用法律的强权,防止他们的懒惰、掠夺,矫正他们的习惯、思想,都是十分必要的。无产阶级自己若是反对无产阶级专政,主张不要政治、法律,提倡自由组织的社会,便不啻对资产阶级下了一道大赦的恩诏;因为资产阶级一旦拥有自由,随时就有进行资本主义复辟的可能。所以各国共和革命后,民主派若失了充分压服旧党的强力,马上便有复辟运动产生。 [49]

再次,陈独秀强调,无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必然结果。他认同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是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同成长起来的观点。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由于技术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一般小资产的小商人小工业家,不断降为无产阶级。因此,在资本主义大生产日益发达的同时,无产阶级的人数也日益增多,而且渐次集中结成大团体,在生活日益困苦的情况下,阶级觉悟日益增加,并最终走向革命。资产阶级存在的根本条件,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积累;资本的重要条件,在于工资制度;工资制度,则全靠劳动相互竞争。但“有产阶级既已促进了产业进步,便已经使劳动者从竞争的孤立变成协力的团结了;近代产业发达,使有产阶级的生产及占有之基础从根破坏;有产阶级所造成的首先就是自身的坟墓,有产阶级之倾覆及无产阶级之胜利都是不能避免的事。” [50]的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带来的一个无法避免的结果就是,一方面是资本集中所导致的资产阶级的日益富有,另一方面则是无产阶级的日益贫困。无产阶级要改变自己的被剥削和受压迫的处境,只有走上以阶级斗争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无法避免的结果。

同类推荐
  •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国际问题研究系列)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国际问题研究系列)

    1991年是苏联共产党的最后一年,也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最后一年。白驹过隙,时间之钟即将敲响2011年,值此苏共亡党、苏联解体20周年之际,《居安思危——苏共亡党20年的思考》书稿有特别的意义。本书简明叙述了苏共兴衰的历史轨迹,并从苏共基本理论与指导方针,意识形态工作,党风建设,组织路线,领导集团,应对西方世界西化、分化的战略几方面阐述本书的核心论点,即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 社会热点大聚焦

    社会热点大聚焦

    本书以新华社播发的相关稿件为基础,再编辑深加工,并配发新华社播发的有关图片图标漫画,全面生动地讲述了当前重要社会热点话题,涉及社会诚信、不动产统一登记、雾霾治理、收入分配等当前广大干部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内容,通俗易懂、观点准确,适合党员领导干部、时政爱好者和广大公务员考生参阅。
  •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从现代政治学、现代政党文明的视角。全方位、体地展示和解读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的思想发展及其政治实践,剖析李大利政党观总结其建党理念,揭示李大钊在矢志于中华民旌解放事业的道路上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耐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当代中国外交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当代中国外交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和系统地应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原理全面分析当代中国外交发展的进程和取得的成就的专著。作者运用文献研究法,以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的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贯穿研究始终的核心价值观和理论依据,全面分析了当代中国外交发展的进程和取得的成就,对外交先进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政治理论(如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当代中国外交进行了解读,体现了研究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 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

    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

    2015年10月16日,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的主旨演讲。
热门推荐
  • 清穿之年氏不粘

    清穿之年氏不粘

    当穿越又重生的年槿玉再一次回到了康熙年间,她还会像上一世那样毕生都已得到雍正的宠爱为目的吗?不,她怎么一错再错!后人都说雍正最宠爱的就是敦肃年贵妃,宠爱?是宠而非爱啊!
  • 战场主神

    战场主神

    开局就一个位面,装备马仔和妹子全都靠捡。
  • 狐作非为:秦朝不好玩,下一个

    狐作非为:秦朝不好玩,下一个

    A:我的室友帮我做作业帮我带早餐;B:我的室友是富二代,一言不合就给我钱花;元宝:我的室友,是只狐狸,他没什么厉害的,就是刚带我去了一趟秦朝?
  • 希利斯I天塔

    希利斯I天塔

    希利斯,这是我们的世界。但它对你来说,只会是一个灾难。即便如此还要坚持的话,就做好接受一切的准备吧。前传→《我的弟弟是勇者》
  • 大清钱王

    大清钱王

    鸦片战争爆发后,外来思想不断涌入,国家弱而商业盛,胡雪岩、乔致庸、盛宣怀等一批晚清巨商强势登陆历史舞台,然而在众多的商人之中,却没有一人可与他相比,他被李鸿章誉为是清廷的国库,被老百姓称之为钱王,被《时代周刊》列为19世纪末全球第四大富豪,不管是声誉、财富还是清廷的褒奖,都超越了红项商人胡雪岩,他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一品红项商人王炽——他用一根扁担挑着货物贩卖做起,而后在乱世中组织马帮,在中国古老的茶马古道上,用他的机智和勇敢,在川滇之间闯出了一片天地。
  • 晗暮词

    晗暮词

    慕词:“韩木,你的名字是取自‘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中吗?”韩木迟疑地看了一眼黑板,“我叫韩木,不叫暮寒,‘韩’是‘韩国’的韩,‘木’是‘树木’的‘木’。慕词泪,我知道你叫韩木,也知道怎么写,我又不瞎,尼玛早知道多看点书了,好丢人有木有。慕词活得这十几年,一直是慵懒而又冷漠的,并未觉得有什么事是值得自己付出全力去做。直到遇到韩木,从此慕词就有了人生第一个目标:扑倒韩木。这是一个女追男的故事,无小三小四介入,全文只有一个见到韩木智商就低的无下限的学霸(?)女,和一个整天都灰常无奈(害羞)的学霸男。
  • 邪凤现世之魔帝的逆天妖妃

    邪凤现世之魔帝的逆天妖妃

    她,洛阡璃本来是杀手界的皇,一朝穿越成镇国将军唯一的嫡女。从此誓要将这个世界闹得天翻地覆!废柴?呵呵,吊打你小意思。不会炼丹?九品丹药信手拈来。魔兽很弱?说吧,你是想和凶兽聊聊还是神兽?这还不算啥,你要是得罪了她,背后可是还有一个更可怕的等着你呢!魔域少主,妖孽天才,最大的特点……两字,护短!夜楚辰表示:欺负我夫人?想想自己要怎么死吧!
  • 北玄神功

    北玄神功

    神功在手,天下我有。神功大成,天下我行!
  • 欲似丹心照冰心

    欲似丹心照冰心

    世人曾以为她孤独无亲,陷害至死,无魂无魄。千年一晃,她记起一切,夺回属于她的东西,打白莲绿茶婊。成仙之后,本想安稳过日子,守护众亲,没想到某个霸道男人穷追不舍,打破常规,变成实实在在的宠妻一枚。众仙子每天羡慕妒忌恨,众神仙吃尽狗粮,哀嚎道:这那是日子啊!
  • 菊花三部曲:变迁

    菊花三部曲:变迁

    发生在新西兰的一场家庭闹剧,跨越100年,波及4代人,一个商业王朝的起起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