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6200000002

第2章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1)

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工作之一,是一场影响重大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其理论基础研究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2001年开始实施以来,经历了准备、启动、推进、总结等阶段,在获得成绩、取得经验的同时,也遇到了问题和阻力。对于遇到的问题和阻力,有专家认为是“传统观念”在作祟,是教育实践工作者对新课改不理解;却没有明确认识到,阻力和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薄弱所致。而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学界并没有统一的看法。

2005年枟中国教育报(教科版)枠曾开辟专栏,专门讨论关于新课改的理论基础问题。在此次讨论中,有学者主张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应该是“马克思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1]。有的学者主张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应为“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常提常新的杜威的实用主义,还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等当代西方新理论” [2]。有的学者认为应该是“教学认识论” [3]。还有的学者认为,对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无法做出清晰的回答”“正在探索的路上” [4]等。虽然关于其理论基础没有统一的答案,但在行政部门的推进文本和方案主要研制者的解读文本中,可以看到当前西方流行的哲学或教育理念,如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实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这些“当代西方新理念”作为指导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否恰切?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研究工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围绕这些,下文将作一些讨论。

第一节 理论基础反思之一:后现代主义

2001年开始推行的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确实深受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我国部分课改专家也肯定了后现代主义对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意义与价值。有学者称,“后现代主义的思想不过是对于现代性的缺陷加以弥补而已后现代主义批判归根结底只能促进而不会阻碍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5]。具体到学校教学的微观层面,有学者强调,“后现代主义的逻辑起点———生成性思维应该是当前课程认识论的视野与选择学校教学不应该传授具有基础性、客观性、确定性的知识” [6]。可见,把后现代主义尤其是后现代课程与教学观作为指导我国新课改的“新理论”,已被我国部分课改专家所认同。那么,何谓“后现代主义”呢?

一、后现代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西方世界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对科学主义的批判,其质疑科学理性,反对客观知识的存在,崇尚多元性、差异性、偶然性,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特点。而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至今仍众说纷纭。德国当代文论家科勒在枟后现代主义枠一文中说:“人们至今对什么是‘后现代’仍然没有一致的看法。” [7]英国学者马丁也认为“后现代一词在今天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 [8],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嗟叹。为了讨论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这个概念的所指加以限定。

后现代主义本来是指称一种以抛弃普遍性,背离和批判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移用于指称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社会学,甚至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中具有类似倾向的思潮 [9]。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在发展过程中,起初是以彻底否定近现代哲学的面目出现的,人们通常称其为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哲学 [10],以后在回应激进后现代主义哲学过程中,又逐渐产生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 [11]。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主张彻底否定以往的哲学传统,完全摧毁现代性;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现代性尚有合理之处,不应彻底摧毁,而应该对其进行批判、反思。从本质上看,无论是激进的还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哲学都是站在后现代社会中,从总体上对现代主义文化持基本的否定态度,都具有质疑科学理性、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倾向。所以,我国有学者提出“后现代主义的思想不过是对于现代性的缺陷加以弥补而已”的说法 [12],只是具有片面的合理性。其具有一定合理性是因为后现代主义哲学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现代主义哲学高扬工具理性主义以及人类中心主义给人类带来的诸多缺陷,诸如“环境问题”“生态危机”“能源问题”等,从而提出要对现代性进行批判、反思。但这个观点又是极其片面的。首先,它没有认识到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对现代性的完全摧毁;其次,即使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也是站在后现代社会之中,主张在批判、反思现代性的基础上,超越现代性,对现代主义文化也是持否定态度。

总的来说,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其极力推崇的边缘、解构、非理性等,尽管具有矫枉过正、反向极端的片面性,却利于唤起我们对于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非主流一面的注意,提示我们在分析社会生活、文化生活时,应辩证地看待理性与非理性、中心与边缘、崇高与平俗、结构与解构 [13]。然而,其反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的形式,否定了近现代哲学中的唯物主义的传统,消解了思维与存在的对立统一原则,否定一切真理性认识的存在,认为现象背后无本质,历史之中无规律等,则是消极颓废、十分有害的。

二、后现代课程与教学观在我国课程改革中的滥觞

所谓后现代课程与教学观,是以西方进入后工业社会为背景,对以现代性为核心的课程与教学观的一种批判与重构,主要以多尔的枟后现代课程观枠为代表,其基本主张为:在课程目标上贬抑预设性;课程内容上强调非确定性;教学过程中张扬实践导向性;课程评价中主张开放性,推崇生成性思维等。应该说,后现代课程与教学观在西方的兴起不是偶然的,它有其现实基础。以张扬理性精神为标志的现代性,给西方带来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对人性的禁锢、个性的压抑以及对生活环境的破坏等问题,后现代兴起正是对现代化结果的一种矫枉过正的反映。以此为背景,在启蒙精神指引下的教育现代性之路,自然也遭到了后现代学者的批判。首当其冲的就是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 [14]。后现代课程学者多尔批评泰勒的课程原理忽视了学生的存在,淡漠了人的主体性。在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础上,后现代课程学者多尔详细阐释了自己的“4R”原理,其原理彰显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生成性、建构性、多元性等诸多特点。应该说,作为一种正在发展的具有强烈批判意识和反现代性色彩的理论框架,后现代课程观确实给课程与教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思维和视角。

在西方哲学和教育思潮的影响以及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我国有不少学者借助后现代课程与教学观,对我国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与批判,具体表现在:一是反对理性主义教育观,反对用传统的认识论来研究教学过程,倡导教学中的体验和感悟,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教育内容上,倡导教育应该回归生活,强调生活、体验、情感的重要性;在学习观上提倡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建构性,认为知识是不能够通过接受而习得,只能是通过一定学习情境,学习自主建构获得。二是反对教师的主导性,反对教师的权威性,提出教师只是引导者、帮助者的角色,“以学生为本”,彰显了人本主义的教育观 [15]。一时间,课程改革从理念到实践“人人皆话语,个个谈生成,转换不离手,多元不离口”,成了我国新课改文化的一大景观。

三、后现代课程与教学观评析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之一,就是要解决在科学主义课程理论指导下,学校教育教学所产生的一些弊端。后现代课程与教学观在课程目标上关注学生的存在,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在课程内容上提倡默会知识、个人知识、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关照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张扬学生的主体性;在课程评价上强调评价主体、方式、方法多样化的重要性;在师生关系方面注意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些无疑是积极且必要的,对于改变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有积极作用。

然而,由于后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的一些观点所构建起来的“新课改理念”对于科学主义课程观的批判过了头,甚至走到了反科学知识的立场上。它否定教育中相对客观知识的存在和科学知识的真理性,奉行“怎么都行”的知识观,并且过多强调了情感、意志的体验性,瓦解了“科学知识”“教师”“理性”的权威性,甚至连“书本知识”都不要了,认为“书本知识”的存在反而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只有学生亲身经历了,通过自身建构的知识才是知识。而否定了“书本知识”的存在,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就否定了教学的存在,那么学校教育也就变得可有可无了。所以,后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不可避免地遭到了诸多学者的批评,诸如,“在知识目标上降低了知识目标的基础性,尤其是忽视了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内容上,泛化了课程定义,忽视了教材的基础性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误解、贬低接受式学习,过分强调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意义”;“在师生关系上,颇有学生中心论的倾向”;“在教学评价中,重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否定知识标准的客观确定性和教学评价的诊断” [16]等。应该说,借用西方后现代教育思潮的视角来关照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

从宏观背景来看,中国社会正在以市场经济的建构为中介,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其中张扬理性、自由、科学和主体精神的现代性尚未作为一种主导性文化模式和文化精神全方位地渗透到社会运行和个体生存之中,科学技术与现代化依然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有效手段。反映在教育中,“现代性”教育理论并没失去其存在的土壤,科学知识教育仍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学生德、智、体的发展都要以科学认识和深厚的文化为基础。历史证明:任何轻视科学知识教育的行为都是错误的。而后现代课程观、知识观反对科学理性,联系我国国情以及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我们就有理由怀疑后现代课程观、知识观在指导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适切性。

从我国教育自身的传统来看,课程一直是被视为预设的教育内容,而不是不可理解的无规定之物。教师通过多样综合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掌握教育内容,进而认识世界,发展自身。在这过程中,迸发了教师诸多实践智慧。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思路出现困惑时,教师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效。这样的讲授就不是什么“灌输”,而是充满灵性、和谐的启迪、点拨。这种极富东方神韵的教学传统,我们就应该积极地守护并推广。而后现代课程与教学观的引入,首先,在理论上让教师无所适从。在后现代课程观里,课程变成了过程、情境、个人经验,强调生成性、体验性。应该说这种课程观的积极意义在于重视学生主体性、能动性,但这种课程观又使课程具有某种虚幻性、模糊性。什么教学资源都可以称为课程,结果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不知道怎么教”,“教学形式流于表面的热闹”。其次,后现代课程与教学观的诸多论点,一方面可以说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价值(实际上对于学生而言也是片面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忽视了通过教学所具有的传承文明、延续文明的内在价值。人类的文化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凝结着人类历史经验,精心选择并加工过的、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教育材料实现的。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其本身就满足了人类群体延续自身种族经验的需要。而后现代课程与教学的生成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就存在着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教学过程只讲沟通、体验等非确定性逻辑,不讲人类群体在历史实践中不断建构起来,带有确定性、客观性的人类历史经验掌握,在瓦解了一切带有确定性逻辑的教育内容之后,我们文明的传承该如何实现呢?显然,生成性的思维方式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反思之二:建构主义

近年来,建构主义对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教育教学研究过程中,“言必称建构”已成一种时尚,似乎不提“建构”就意味着保守落后。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有学者认为“建构主义应是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17]。也有学者主张把建构主义作为课程改革理论基础,通过“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来进行概念重建与课程创新” [18],进而实现基础教育课程的革命性变革。那么,建构主义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理论呢?建构主义知识观能否有效地指导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实践呢?

同类推荐
  •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介绍了社会学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八位代表人物,九部经典著作,讨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社会学精要》是我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期间(1982-1988)撰写的一部旧作。当时,我刚刚从历史专业转到社会学,对与社会学有关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所以这是一部刚刚接触社会学的人的充满探索新领域的热情的试笔之作。对于同样刚刚涉入社会学领域的人们,这部书对他们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人物和名著、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或许会有一些帮助。”
  • 教学创新与管理(中小学教务主任工作漫谈)

    教学创新与管理(中小学教务主任工作漫谈)

    学校做强,强在运筹。合格的管理会让学校成为知识、生活的乐园,创造力的沃土,最令人向往的理想空间。要健全制度,还要调动气氛,才能使师生言行规范,具有创新思维。学校做强,强在名师。学校的主体之一是教师,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完善自我;给他们一个竞争的氛围,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新课程主张个性发展。就是强调教务主任本身要张扬个性,如果教务主任没有兴趣爱好,那如何为教师提供一个各显其他的舞台,模型式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鲜活灵动,性格各异的学生。学校也要创建一种学校文化,让它成为影响全校师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从而更加完善“自我”,从而构成学校的综合素质,加强学校的综合能力,推动学校的发展。
  •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王为十年主持工作实践的提炼和总结,主要探讨了面对日益激烈的广播媒体竞争环境,如何从主持人的素质层面入手,提高主持人的竞争力,树立主持人品牌和品牌节目,从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媒体。《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提供了作者一线主持实践的思考和心得,还有对广播媒体产业形式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着重阐述了面对当前及今后的媒体环境,作为广播节目的主体一主持人所应该具备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 被拐卖婚迁妇女访谈实录(妇女/性别研究资料丛书)

    被拐卖婚迁妇女访谈实录(妇女/性别研究资料丛书)

    她们原本住在云南或广西,未成年或成年不久就被拐卖、拐骗到山东、浙江、江苏、安徽成婚,成为异乡人。作为国内第一部被拐卖、拐骗妇女口述访谈实录,本书较全面、深入地呈现了拐卖人口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进一步了解国内跨地区被拐卖拐骗人口,深化相关研究,推进“反拐”行动提供了一份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基础性资料。
  • 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

    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

    大家小书,漫谈欧洲启蒙精神,探索欧洲公民社会,反思东西文化差异。启蒙主义者总是在自我批判,在公民社会中起了很大作用。就此意义而言,启蒙永远没有结束。作为国际政治和欧洲学家,在西方文明史中,作者特别关注启蒙精神怎样在西欧以及北美萌芽、生长和铺开,而了解启蒙精神有助于理解欧洲公民社会的历史进程,反思中国的启蒙。同样,如果没有中国历史作参照,有些欧洲历史的特性便容易忽略。在对谈中,两位学者的批判与反思贯穿了欧洲内战、市场经济、宗教改革、民族主义、教育、革命、理性、传统、政党、欧盟建设等诸多话题,时时激起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思考。本书语言平易近人,是了解欧洲公民社会与启蒙进程的通识读本。
热门推荐
  • 黎佳的逆袭之路

    黎佳的逆袭之路

    她出生农村,高中毕业,刚人社会,外出打工就遇到了知己。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进入了娱乐圈。历经重重困难她终于从一个小配角变成了星途璀璨的大明星并且和青梅竹马一起走向人生的巅峰!
  • 溺宠小小妻

    溺宠小小妻

    他是酷帅多金的集团继承人,是她爱了七年的人。她是父母双亡的不良小孤女,是他等了七年的人。不过是回来探个病,他却霸道地将她按在了病床上。那一刻,聂冷的表情很凶残:“舍得回来了?”装傻卖萌,宋悠悠打死不认帐:“大叔,我是来查房的。”“你以为你换了身皮,我就闻不出你的味儿了?”“大叔,您认错人了。”“装,你继续装。”遇见他的那一年,她十七岁,他三十四岁,他大了她整整一倍的年华,可她却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他。一纸强令,她被特招入社,一纸证明,他成为她的合法监护人。在她很傻很天真的外表下,燃烧着自由奔放的火苗,如果大叔是条大尾巴狼,那她就是披着羊皮的红太狼。当妖娆小萝莉,遭遇冰冷酷大叔,他们的爱情,从火星撞地球开始……(这是一个腹黑女扮猪吃老虎的故事,这是一个强权男无力抗三观的故事,有笑有泪,霸气侧漏,一对一独宠溺爱绝对搞笑文。)*…*…*…*精彩片段(一):【不要脸】“大叔,你喜欢我叫你大叔吗?”聂冷没有动,只拿一种凌厉的眸光,紧紧锁住她绝美的小脸,略有些生气地问:“宋悠悠,你就那么不要脸么?”宋悠悠摇头,眸光如水,媚媚柔柔:“大叔,我只对你不要脸。”眉一松,他言色如冷:“我是谁?”“你是,聂冷。”笑眯眯地吐出他的名字,宋悠悠再不犹豫,对准大叔那无情微冷的薄唇,便狠狠地贴了上去。大叔,大叔,你不来扑我,那只好我来反扑你。精彩片段(二):【大叔与儿子】大叔给儿子发微信说:儿子,你快躲起来吧,你们老师因为你逃学,来家里抓你了。儿子回:老爸你快躲起来吧!我今天给老师打电话请假,说您不幸英年早逝,所以我不去上学了。老爸:$&%﹠﹩%$#%\(此处省略三字经若干字。)这时门铃响起,大叔给老师开了门。老师:您是?大叔:今天头七,我回来看看。老师:…………
  • 票据存单与委托理财

    票据存单与委托理财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基本法律知识宣讲系列丛书之一,通过丰富详实的案例,对有关票据、存单及委托理财的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进行解读与阐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读者从直观、感性、多元的视角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有更为清晰和准确的认识,从而迅速了解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司法解释等相关法律精要。
  • 修罗之逆天神决

    修罗之逆天神决

    体内封印着三十扇神秘巨门,少年东方宇必须在三十岁之前破解封印,而若不然体内血液便会干枯而死……而每一扇门都隐藏着惊天之秘……少年需要一步步走向那巅峰强者之列!修罗逆天神诀五篇合一,踏上那逆天之路!“修罗前辈,你没完成的意愿,那便我来吧!”“天待我不公,我便捅破你这所谓的狗屁天!”火血蝎一出,世间万物皆虚无!狼皇现世,榜首之争,震惊四座!土灵锤一出,碾碎苍穹!凡是看到鬼神夜哭图图案之人,第二天必定会诧异死亡!万物复苏,一切生命选择臣服!最终金针爆,生命犹如蝼蚁!仙毒体质爆发,生灵涂炭!……“玩火你不是我的对手,玩毒也不是我的对手,玩水你更不是我的对手,你玩什么行?”“哦?你说你擅长玩冰,那对不起,冰尊主宰了解一下。”“你又说你擅长玩肉体的力量?那也对不起,我肉身已达到不朽。”“玩什么都不行,你干脆死了算了。”(不喜勿喷,谢谢)欢迎加入书友群:856331482
  • 快穿之99次告白

    快穿之99次告白

    叶倾VS莫海棠的故事,快穿小甜文,反派智商-50,一路苏苏苏苏全本免费,看个开心就好。所有的都是脑洞加百度,如果哪点不对请见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壬辰七日变

    壬辰七日变

    建武十九年,光武帝年事已高,却对继位之君谁属犹豫不决。时逢截教与五斗米教道统之争。赌上继位之君以及千年道统之位,两教以七日为期相互厮杀。七日,十条性命,血腥屠戮,尽在《壬辰七日变》
  • 婚姻持久法则

    婚姻持久法则

    每个女人都想让老公疼爱自己一辈子;每个女人都想将老公的心牢牢地拴在自己身上,不离开半步;每个女人都想一辈子在幸福的婚姻中生活。然而,经营一桩婚姻又谈何容易!拥有一个和谐、快乐、幸福、美满的家庭,是世界上所有女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对女人来说,一段幸福的婚姻,需要女人具备做一个好妻子的条件,并懂得幸福婚姻的法则。这些并不是女人天生就具备的,而需要后天的不断修炼才行。这也正是女人受宠的资本!所以,那些挣扎在婚姻中的女人,现在应该重新审视一下婚姻中的自己,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2]自己的老公。因为只要心中有了爱与包容,那些所谓的缺点就可一笑置之。我们相信,《婚姻持久法则》能够帮助那些希望拥有幸福、美满婚姻的女人达成自己的心愿,并懂得婚姻的法则,懂得老公的心……
  • 晏先生,请勿打扰

    晏先生,请勿打扰

    【雷点:虐文,BE,破镜不重圆,男二变男主。】她单名欢,却姓了黎,黎欢黎欢,谐音‘离欢’,亦如她的名字般一生无欢。“晏南洵,我为什么会爱上你这么心狠手辣的人?”“欢儿,乖,我来带你回家了,我们去结婚,年少时你最大的梦想不就是要嫁给我吗?”家?她的家早就没了啊,早就被他毁了啊。“呵,晏南洵,你做梦,你让我家破人亡凭什么还以为我会嫁给你?我恨不得你立马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故事的后来,晏先生终于永远不再打扰她了,而她也所嫁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