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73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先讲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那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了。一位知青在陕西插队,房东的儿子是一个小羊倌,小羊倌天天放羊,月月放羊,年年放羊。知青问小羊倌:

“放羊做啥?”

“挣钱。”

“挣钱做啥?”

“娶媳妇。”

“娶媳妇做啥?”

“生娃。”

“生娃做啥?”

“放羊。”

在这个故事里,限于生活环境,小羊倌所能想到的,他的儿子也只是放羊。因为他看到他的祖辈、父辈都是放羊,放羊是他们的谋生手段,也是他们的理想。

这就是思维定势。我们在一个有限的生活范围内,往往形成自己惯用的、模式化的思维框架。显然,小羊倌的这种思维定势令人感到悲哀。

不过,这个故事还有下文。若干年后,知青上了大学,到某中学教书。而那个小羊倌也如愿娶了媳妇,生了小小羊倌。小小羊倌很幸运,由于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小小羊倌没有再放羊,到知青任教的学校读书。小小羊倌天天做题,月月做题,年年做题。知青老师问他:

“做题做啥?”

“考大学。”

“考大学做啥?”

“找工作挣钱。”

“找工作挣钱做啥?”

“娶媳妇。”

“娶媳妇做啥?”

“生娃。”

“生娃做啥?”

“做题。”

在这个故事里,小小羊倌与小羊倌如出一辙,没有本质的区别,在他们眼里,放羊和做题,都只是谋生之道。但我们往往对只知道放羊的小羊倌痛心疾首,却对只知道做题的小小羊倌习以为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的学生不应该只懂得原始的、狭隘的、目光短浅的谋生之道,还应该有灵魂、有情怀、有高远的志向。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小小羊倌同他的父亲一样,犯了思维定势的错误。前些年,只要辛辛苦苦、认认真真、重重复复做大量的模拟考试题,就能上大学,上名牌大学,甚至上清华北大。而考上大学,毕业之后就能找到工作,端上“铁饭碗”。但是近几年,大学招生和就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先说招生。由于高校扩大招生的缘故,上大学已经不再难,可是,上重点大学依然难,上名牌大学更难,上清华北大难上加难。高考已经作了一些改革,并且将会作出更大的改革;大学已经扩大了自主招生的名额,并且将继续扩大自主招生的名额。自主招生不仅要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更要考查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认识,考查创新思维和创新的能力,还要考查表达能力,即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能力。笔试通过后必须面试。

再说就业。大学毕业就业形势严峻。不过,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显然占有优势。例如,公务员考试内容除了一些基础知识外,重头戏是考“申论”。它要求先读一组社会热点的材料,然后写作。包括概括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再根据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 200 字左右的文章。可见“申论”是考查书面表达和创新思维能力。笔试通过后,再面试,以考查应试者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如上所述,在当前形势下,高考和就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提到了理论层面上。前不久,长三角教育联盟(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教育领导机构联盟)提出,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并且要求根据这样的标准进行教学和考试的改革。

无独有偶,美国劳工部也有类似规定,即人才必须具备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公民意识。

由此可见,无论在国内或国外,学生最重要的素质都应该是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教师应该首先做到。因此,我们教师也应该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较深厚的人文素养。

那么,什么是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呢?

先说创新思维能力。所谓创新思维,即富有创见的思维,包括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收敛思维等。它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独立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阐发见解,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创新思维能力的根本在于注重个性培养,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多思多练。在语言表达的实践活动中,开发思维潜能,提高思维品质,克服思维定势。

再说语言表达。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语言表达包括书面语言表达和口语语言表达。

书面表达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破除作文定势,鼓励学生自由地写作,有创意地写作。口语表达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它包括口语交际、演讲、辩论、朗诵、面试等。在口语表达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同他人交流切磋,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随机应变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能力。

那么,如何处理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的关系呢?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思维的内容决定语言表达的形式。因此,个人思维水平的差异,也就直接影响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但是,语言表达又反作用于思维。在思维的内容付诸语言表达时,总是要寻求一种适当的形式表达。而这种语言表达一旦形成,即形成语言定势,这一定势又作用于思维,要求思维的内容符合其标准规范,以至形成思维定势。这就是语言表达与思维的辩证关系。

不过,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却是语言表达的形式(定势)以其标准化、规范化、模式化,制约、限制、操纵着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种语言表达的定势呢?那就是《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也就是我们所希望达到的“以语言表达为基础,以创新思维为核心,以人格为目标”的健全的人文教育。

我们认为,创新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根本在于注重个性培养。所谓个性,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比较固定的特性,这里主要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等,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气质、目标、信念、兴趣、意志、自信心等。其中,非智力因素在创新思维中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每一个学生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都有他的个性、特色。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有个性的人、立体的人,而不能视为单一的、千人一面的人,不能像现代大工业生产的流水线,标准化、规范化、模式化地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复制式的批量生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和生命活力被扼杀殆尽。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将思维训练与语言表达相结合。我们的训练,应尽可能减少对语言表达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表达空间。作为教师,得具有一种敏感,就像探矿者善于发现富矿的矿苗,企业家对新产品、新技术独具慧眼一样,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并且细心地加以呵护培养,帮助他们制订个人发展规划,给他们搭建一个适合他们个性发展的平台。

第一,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诗文、名人传记等。读好书,是与大师对话,是人文素养的长跑,像吸进空气一样,吸进人文素养,使我们健康、智慧、卓越。在青少年学生中影响较大的,有鲜明的个性,有创见的书,如曾子墨的《墨迹》、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俞敏洪的《创业人生》,师生一起读。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与作者在思维和情感的交流过程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著作中的疑难问题,学生可自由探讨,写读书笔记。教师可作适当地点拨,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以利于破除思维定势和语言表达定势。

第二,鼓励学生多角度观察现实生活,关注中外文化现象和社会热点。比如,既关注举办奥运对树立新风尚的推动作用,也关注“地震灾害”“雾霾”等对社会心理的冲击;既对体育“举国体制”的利弊开辩论,也对“房地产热”和股市暴涨暴跌作一些评价;既对“中国梦”作一点探讨,也对“生态文明”作一点解析。鼓励学生丰富自己的经历和情感体验,如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参加替灾民募捐的活动,假期去敬老院做义工,在社区或村上办墙报,传播先进文化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在生活和学习中积累素材,激发写作欲望。

第三,鼓励学生有个性地表达,发挥个人的特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地写作。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尽可能减少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在审题立意、体裁、题目、结构、语言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敢于探异求新,敢于和老师辩论。

第四,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在口语交际中,培养自信心,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同他人交流切磋,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随机应变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能力。我们让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对话”“新闻周刊”“世界周刊”“人物”等节目,聆听名人讲座,特别是个性鲜明、见解独到的专家学者的讲座,如金正昆、刘墉、白岩松、李开复的演讲。观摩典型的辩论案例,如大专院校学生辩论会。感受分析在演讲、辩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视角、思想深度、应对策略、语言技巧、神态风度等,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与此同时,组织演讲会、辩论会、讨论会和模拟面试。选择学生感兴趣、贴近他们生活的话题,如“我的中国梦”“世界经济危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文理分科的利与弊”等,展开讨论和辩论,让不同的见解切磋碰撞。在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交流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综上所述,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训练相结合,比传统的语言表达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利于破除思维定势和语言表达定势,有利于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当然,教学相长,也有利于提高我们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类推荐
  • 大学公共课系列教材:西方文化思想史

    大学公共课系列教材:西方文化思想史

    《大学公共课系列教材:西方文化思想史》是针对历史学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编写的教材。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新世纪,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国家之间和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作用日趋加强。《大学公共课系列教材:西方文化思想史》主要讲授西方文化思想的历史发展,以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显示出的不同主题。
  • 教你学同义词反义词(上)(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教你学同义词反义词(上)(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高分作文不是梦:玩转游戏

    高分作文不是梦:玩转游戏

    《小草老师教你写作文》系列图书是作文培训辅导名师小草老师和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王宏玉老师共同编写,专门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指导书。全套书共分四册。本册书将作文技巧巧妙地暗藏在游戏中,在游戏中,孩子们释放了活泼可爱的天性,也释放了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平时憋一天也写不出一个字的孩子,在欢声笑语中写作文,都只要半个多小时就搞定,不费劲!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游戏中身临其境的观察写作对象的特征、细节、变化和与众不同,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写出好作文。
  • 历史常识悦读

    历史常识悦读

    收录了从“创世之初”到新中国成立之间的中国历史常识,并配有大量插图,引领你走进历史的天空。从中窥视历史前进的脚步。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作为一面镜子,为人类记录着时代的交替与更新。从历史中可以获知我们的先人祖辈们的丰功伟绩和过锚褥失,我们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同样深记他们失败的教训。
  • 可爱的中国

    可爱的中国

    本书收录了方志敏烈士狱中完成的作品:《方志敏自述》《可爱的中国》《死》《清贫》《狱中纪实》《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在狱致全体同志书》《遗信》《记胡海、娄梦侠、谢名仁三同志的死》等。作者文中洋溢着为国为民献身的爱国思想和爱国热情,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和意志。
热门推荐
  • 意外生还

    意外生还

    22岁的女孩遭遇重大车祸,侥幸存活后失去了全部记忆。她知道的只有:她的名字是靳雅笙,她的丈夫是霍亦琛。她安静而简单的世界里只有他,而他繁华且复杂的世界里却似乎没有她。她毫无保留的努力爱他,他却一直似有隐藏,最终在异国他乡的机场里将她抛弃。为了找回爱情和车祸前的记忆,她独自前行,追索昔日的自己。在重新成为雅笙的时间里,她发现了豪门世家的种种秘密,并以善良和勇气步步化解危机。
  • 蒙古剔修改稿

    蒙古剔修改稿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极光恋人

    极光恋人

    当溜冰鞋上再度闪现奇异的金色光芒,冰上的世界开始风云突变,穿越时空灵魂借体,默念咒语进入梦境,只为在另一个世界,也可以温柔地爱你,可命运的转轮,只能前进不能回头,是该遗忘放手,还是该固执沉沦……
  • 诸天之十二界

    诸天之十二界

    当青阳第一次穿越世界的时候,他的内心是紧张的,惶恐的…人永远畏惧着未知的东西。然而,当青阳第二次穿越世界的时候,他释然了,随之而来的第三次第四次…的穿越,让青阳的内心充满了激动…
  • 次元镇物语

    次元镇物语

    本书的计划虽然是百万级的, 但是本书每一卷都可以看成独立的一个故事。 当然每卷或多或少都为着主线剧情服务的。虽然不一定保证全勤, 但我绝对不会让它太监 QQ群:641489320 穿越世界:农林(复合)→刀剑神域(目前在这里)→JOJO→泰拉瑞亚→……
  • 先离厚爱

    先离厚爱

    莫绵和邱承的婚姻,从门当户对开始,最后也只剩下门当户对。索然无味的婚姻,一旦点了那么一根导火索,“砰”,也就走到了尽头。*离婚前莫绵说:谁不离,谁孙子。邱承说:好,明早9点,民政局,别迟到。*离婚后莫绵说:我能没人要,男人一把把多的事,哼!邱承说:你绝对没人要,那些男人我收了。离婚之前,他是个性取向正常的男人,离婚之后,他的性取向开始匪夷所思,专挑男人下手,而且只挑她看对眼的男人。当她终于对他这个“三儿”忍无可忍,杀上门去,才发现,这是一场有去无回,去了就别再走了的温柔游戏。推荐自己的文《总裁之豪门弃妇》
  • 卢瑟儿的三国

    卢瑟儿的三国

    一个失败的肥宅在三国领着一群难民艰难的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
  • 在最美唐诗里邂逅最美的爱情

    在最美唐诗里邂逅最美的爱情

    本书把唐诗中有关爱情的篇章和感人的爱情故事从历史的长河中提炼出来,将众多唐诗的佳句信手拈来,描绘出一篇篇在盛世或战乱时期的男女邂逅、相爱、分别、重逢的凄美画卷,文笔优美,创意独特,还原了当时的历史细节,为读者寻回古典爱情之美,并在阅读这些美丽的爱情故事时,加深对诗词的领悟和理解。
  • 种田医女宠妻郎

    种田医女宠妻郎

    21世纪著名女军医甄小泉,稀里糊涂穿越成了某不知名王朝某村旮旯里的一个弃女,自己营养不良浑身是病,家里穷的揭不开锅,寡母弱姐软的像面汤条子,非但如此,“他”还有一个难言之隐……甄小泉看在眼里,一拍大腿,这不行啊,她一个“大男人”,怎能让人美心善的娘亲和心善人美的姐姐受此等委屈?!是男人,就要赚钱养家,是男人,就要让母姐坐享清福……
  • 朝圣者

    朝圣者

    一家低廉的旅馆里,一名年轻的女性被害身亡,她的牙齿被悉数拔掉,脸和五指皆溶解在强酸里,现场没有一丝关于她身份的线索。一栋豪宅中,一位年轻的富豪坠楼身亡,没有目击证人,没有监控录像,如果不是意外,那证据又在哪里?烈阳,沙漠,一个少年站在远处看着自己的父亲被公开行刑,仇恨的怒火在他胸口燃烧,他有一个计划,要惩戒这个不公正的世界。“朝圣者”是一个神秘人物的代号,他曾是秘密情报机构的领导人,如今正准备卸任隐退,但这几桩事件却似乎都与他有着某种关联……在命运里,每个人都无可替代,亦无处可逃。而获得自由的最好方法,是学会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