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7600000001

第1章 序

疾病同生命的历史一样久远,是个古老的话题。原始社会时期,疾病长期作为神的化身存在,代表着神灵对人的不满和惩罚。随着人们认知世界能力的增强,疾病的神秘性有所降低,然而,疾病的隐喻意义却并未消失,而是随着人们的认识变迁而逐渐泛化,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文学中的疾病从来就不会仅仅等同于医学中所指的疾病,疾病的产生和发展被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思维的印记,它的发展变迁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物质文化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变成了承载社会文明、文化的载体,反映出作家同时代的社会风貌。近代以来,随着战争的频繁爆发、社会的转型变迁、城市化的进程、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之间的碰撞、个人与个人之间利益发生抵触,滋生出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给人们的身心造成难以愈合的伤痛。于是,作为现实生活的投射,疾病意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代、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疾病既是作家诠释世界、表达情感体验的工具,反之,也是人们解读社会风貌及作家创作意识的一条通道。哈罗德·品特生长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经社会的转型动荡,作为犹太人后裔,他幼年时期便体验到了伦敦大轰炸等种种苦难,造成了他的心灵创伤及身份认同。荒诞派剧作家通常使用隐喻的表达手法展示心中的情感体验,既然品特被添列其中,那么以代表苦难的疾病的形式表达对社会的伤痛体验恰是水到渠成。疾病作为一种人生处境,与它存在的社会环境相互映衬。对疾病的关注体现了品特敏锐的观察意识与观察能力,对疾病的理解与体验渗透在他的大多数文学作品中,借助于承载着各种社会文化的疾病,品特成功地展现了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政治、宗教等文化状况,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展现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

疾病意识贯穿于品特的各类作品中,包括诗歌、散文和戏剧。然而,由于戏剧被公认为是他最主要的成就,因而本文的研究也以他的戏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以医学理论作为划分基础,对品特戏剧中的疾病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并运用了精神分析法、叙事学、福柯身体政治、隐喻修辞、戏剧美学等理论,从品特戏剧中疾病对于品特戏剧创作以及剧情本身的推动、对于隐喻意义的传达、对于荒诞戏剧诗学功能的达成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试图深入品特戏剧的肌理,探索其戏剧诗学的构建思想及其社会意义。正文部分细致地考察了品特的具有较多疾病叙述的17部戏剧,包括《房间》《生日晚会》《看管人》《归家》《微痛》《家的声音》《背叛》《情人》《一种阿拉斯加》《温室》《月光》《茶会》《山地语言》《送行酒》《归于尘土》《新世界秩序》《精确》等,同时还考察了他的部分诗歌,如《英国中部的新年》《战争》等,以及他的部分散文,例如《茶会》等。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如下:

引言部分主要对品特及其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一个综合介绍,阐述了本书的立论的缘由以及本书的研究价值所在,并介绍了在研究分析品特戏剧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的重点、难点及作品的创新之处。这一部分意在为本书的生发进行阐释说明,并意图揭示全书的脉络概貌。

第一章首先展现了疾病叙述的演化变迁,并对品特戏剧中的众多疾病进行了梳理,以医学理论为根据,从生理疾病、精神疾病、损伤性疾病三个方面辨识剧作中的种种疾病,绘制出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图谱。品特戏剧中种类丰富的疾病让人深思其叙述动因:童年时代的品特经历了伦敦大轰炸,对于战争的残酷有了深入的理解;而作为犹太人后裔的身份认同,使得品特从小就体会到了社会的不公与生活的艰辛;嫉恶如仇的斗士性格更增加了他对弱小的同情以及对强权的愤恨。当然,疾病文学潮流尤其是同时代作家,例如贝克特、卡夫卡等人对他的影响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以上这些因素形成合力,驱动品特将疾病选作他的作品构件。从后经典叙事学的观点来看,作者、文本以及读者之间是一个交流阐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本本身会产生动力,推动情节的发展、实现主题意义、强化人物塑造。品特戏剧中的疾病产生的不稳定性以及戏剧性生成所形成的张力,推动着剧情的发展,而疾病叙述视角与叙述声音的精心选取,有力地实现了主题意义的彰显。不仅如此,疾病叙述还推动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人物性格。

第二章指出品特的疾病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具有强大的社会文化隐喻功能。在品特的剧作中,疾病之苦难往往垂青于少数族裔人群,他们失明、失聪、失语,甚至还遭受肢体伤残或是灭顶之灾,这当然可追根溯源至品特的少数族裔身份,也与当代泛滥的种族歧视现象密切相关,疾病隐喻着少数族裔在当代社会的苦难生活。在尼采看来,上帝已经死亡,而存在主义先哲海德格尔则对人的生存目的深感困惑,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失常才是现代人的正常状态,在这些特定认识的影响下,品特在他的戏剧中,展现出众多心理变态的畸形人,他们扭曲了传统的爱情观、亲情观,扭曲了传统伦理道德观,人们信仰缺失、精神颓废,这是一个极端异化的世界,传统的仁爱宗教观念被消解了。疾病产生于身体,是身体的不正常现象,因而疾病政治其实也是一种身体政治。在宏观政治中,疾病被统治者所利用,在品特的戏剧中发挥了控制、规训、惩罚等功能,持异见者被视为他者,受到迫害、肢体损伤甚至死亡,弱者在国家权力的施行中致病、致死,遭受无情的践踏,疾病展现了不相和谐的国家权力关系。在微观政治中,疾病作为一种话语策略,被患者和非患者双方所利用,或是为了隐藏真实的目的,或是为了结成同盟以争夺生活中的种种利益,演绎出一场场看不见硝烟、却也惊心动魄的微观政治斗争,疾病展现了病态的社会个人关系。在女性政治中,疾病只是作为一种表象存在,病与不病其实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在女性看似喜欢受虐待的变态心理背后,其实映射出品特时期女性的生存状况。品特在他的剧作中还塑造出满目疮痍、肢体横陈的景象,这是残酷战争的威力与杰作,背后隐藏着剧作家品特对战争的谴责与痛恨,也隐藏着他内心的伤痛。

第三章主要是对品特戏剧中疾病在构建荒诞诗学方面的功用进行了探讨。“不确定性”以及“胁迫性”是品特戏剧的两个明显特征,是品特戏剧的核心风格。品特的戏剧不仅仅追求对白的韵律,还往往像诗歌一样只呈现意象,而不解释意象产生的原因。疾病强化了品特的“不确定性”这一戏剧特点,增加了文本的阐释可能。而疾病与生俱来的苦痛感觉,以及它存在的普遍性,再加上品特剧作中的疾病与暴力联姻,往往形成于暴力,同时又因为疾病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强化了品特戏剧的胁迫性。审丑就是审美,对丑的张扬产生了讽刺效果,疾病是人的非正常状态,而荒诞则是社会的不正常状态,对于作为“丑”的疾病的张扬展现了社会的荒诞,助力于品特实现讽刺社会现实的目的。疾病在达成品特的戏剧性、形成戏剧张力上功不可没,戏剧性的生成宣泄了观众的情感,也是剧作家品特对于他者地位的自我宣泄。

最后是结语部分。通过研究发现,疾病是剧作家品特对于生活的强烈心理体验,在构建品特的戏剧诗学方面作用显著,是品特戏剧中表现形式最为丰富、象征意义最为广泛、表达力最强、最为活跃的元素之一。而疾病的丰富性、暴力性、政治隐喻性等因素又使得品特的疾病应用在同时代的剧作家中独树一帜,既突出了品特的个人风格,又丰富了荒诞戏剧的建构形式。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疾病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品特的疾病叙述映衬出社会的现实状况。如果说早期的传统剧作家认为戏剧能够进行道德教化,那么现代剧作家们则认为戏剧能够探寻或是指出人类的复杂性进而治疗自身或观众的心灵疾病,因而,疾病叙述在助力品特抒发自身情感体验的同时,客观上还起到了“揭示病痛、疗救众生”的效用,反映了剧作家高超的艺术技巧及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

著 者

2013年8月

同类推荐
  • 产科男医生手记:一场关于现代医疗和医患关系的内心告白

    产科男医生手记:一场关于现代医疗和医患关系的内心告白

    生命是如何传承的?大概就是被一双大手,从母亲虚脱的胯下,接到了这鲜活的人间。而这一次次不加修饰的分娩,正是一道道血淋淋而又赤裸裸的生门:宁可不要命也要保住试管胎儿的高龄产妇,痛失子宫的年轻妈妈,还未来得及啼哭就流逝了生命的新生宝宝,还未来到这个崭新世界便夭折在妈妈腹中的死胎……穿过生门之时,恰巧正是生死无常、命悬一线之刻。在这样千钧一发之际,医生做怎样的选择对产妇来说才是最好的?产妇做出选择背后的逻辑和出发点各是什么?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由拥有十多年临床经验的产科医生亲自撰写、介绍孕妇产房经历的孕产科普书,同时也是产房内外的人生故事书。医生的抉择,患者的无奈,医疗体系的创伤、医患关系的苦楚,医生的手术刀剖开了血肉之躯,也剖开了人性本质。一个个在夹缝中生存的人物历历在目,一幕幕人生百态在妇产科上演,比电影真实,比小说精彩,比病例更具真情。这不是某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你,是所有人都将经历的人生。
  • 二十年

    二十年

    君晓睁开眼,透过屋顶的明瓦,看见天上飘过去几朵彩云。想起刚才的梦里,自己一口气生吞了六个肉包馒头,醒来的枕头上浸透了口水。起身来到灶屋,大铁锅里剩下四个实心团子,拿起筷子,直接戳向团子,一个接着一个往嘴里塞,一丢筷子往门外走。觉得眼睛粘啊粘的,又转身来到脸盆前,用手“嚯嚯”水,撸了一把面,嚼着团子,湿答答地出了门,直奔金美家,心内想:肯定晚了。天蓝得真,太阳耀得红火。小路干脆蓬松,沿路的树稀疏而挺拔,熟悉成了列队欢迎的士兵,都能叫出名字。金美门口,场上都坐满了人,没座的就站着,估估村上的人都来了。
  • 很美很美的中国散文

    很美很美的中国散文

    《很美很美的中国散文》精心选取了徐志摩、鲁迅、萧红、石评梅、戴望舒、郁达夫、周作人、朱自清、许地山、蔡元培等众多名家的经典之作,从一篇篇美文中,我们可以读到情感的发生与幻灭、饮食与旅行中的人情趣味、文化的观察与价值的判断……这些经典名篇或色彩绚烂,或老熟平淡;或气象峥嵘,或义理周到,字里行间洞察真实的人性与人情,用极富感染力的文字唤醒我们的心灵,用亲切的情感激发我们的共鸣。
  • 高原美丽人生

    高原美丽人生

    这是发生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一个真实的故事。剧中主要人物,均为真实姓名,事件也都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讲述的是西宁市湟中县下麻尔村残疾(无手)回族教师马复兴的感人事迹。在读了他的新闻和深入采访他之后,我的灵魂被深深震撼。他用别样的方式诠释着人生的意义,演绎着生命的美丽。在三尺讲台,在生活中,他用超出常人想象的顽强和毅力,体现了人生的价值,认识马复兴老师的人都会说:“马老师有手,他的手在他的心里。”马复兴曾荣获中央电视台“三农人物”、“青海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模范等荣誉,“全国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
  • 将名字写于水上

    将名字写于水上

    《将名字写于水上》是梁女士的一部修心、修行之作,文笔高妙玄美,境界高深宏远,数十篇散文涵盖了作者在文学艺术、禅学哲理、历史宗教等领域中的叩求探讨,体现了作者以慈悲之心观照众生万物,以艺术创作承担苦难的理想宏愿。作者在烹花煮草、焚香饮酒的隐居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在远离尘嚣、回归自然中参悟佛理禅机,进而萌发在审美创作活动中的艺术渴念,即追求终极与永恒。作者看透红尘浮华、人世聚散、功名痴恋,堪破死生,在宗教层面探求生命的自我超越与救赎。
热门推荐
  • 李大钊传

    李大钊传

    生活是现实的。芸芸众生之中,很少有人不为自己的衣食饱暖奔波。现实是实在的。即使是关心国事民瘼的知识分子,也无不同国家各级部门的领导干部,以及普通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一样,立足于现实,为解决国家的、社会的和自己的现实问题,去从事各自的工作。然而,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一个温饱需求得到满足的,愿意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人应当了解历史。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现实。
  • 35岁前不要循规蹈矩:乔布斯给年轻人的62个人生忠告

    35岁前不要循规蹈矩:乔布斯给年轻人的62个人生忠告

    在乔布斯眼里,从来就没有过什么规矩。这世界上只有他自己,然后就是他的梦想,他想要做什么,就只管尽力去做。其他一切都与他无关。这种敢于颠覆的精神,让他成为引领潮流、改变世界的商业革命者。《35岁前不要循规蹈矩:乔布斯给年轻人的62个人生忠告》从乔布斯具体的商业行动、行事风格着笔,告诉那些想要事业有成的年轻人,成功的人不一定是循规蹈矩的人,创造奇迹的往往是那些勇于突破常规的人。对陈规陋俗说“不”、保持思维的开创性很重要。这世界没有过时的科技,只有落后的思维和陈旧的规矩,不打破规矩。就什么都不会改变。以大格局的视野,跳出所有局限,才能释放无限睿智,开创美好未来!
  • 快穿系统:男神,你被攻略了

    快穿系统:男神,你被攻略了

    【1v1独宠】内含耽美向,女穿男。空间站任务大厅中,一位身穿黑色衬衫的女孩,此时目光紧紧盯着任务面板上第566689个任务显示。失败!……(已有完结书→《快穿女配:黑化男神,强势宠》QAQ书荒的小可爱可以去看看哦~~)
  • 巅峰的荣耀之光

    巅峰的荣耀之光

    亚洲人不适合打篮球?黄皮肤没有优秀控卫?中国人没有篮球天赋?陈小柒不相信天赋,不相信“命运”,更不相信种族论!既然有些人喜欢将这些当做自欺欺人的借口,那么就由自己来打破天赋的限制,突破命运的禁锢,揭开种族的谎言!
  • 开天

    开天

    乾坤握在手,江山扛在肩,宝剑出鞘指向,下一个空间。降服了群魔,册封了诸仙,滚滚狼烟散尽,只待我开天!
  • 新婚难就

    新婚难就

    我每晚看着小三和老公在房间亲热,还为丈夫照顾怀孕的小三。在黎筱寒结婚当天,她的婚车出了一场罕见的交通事故。苏醒后,她居然同意小三登堂入室,上演二女共侍一夫的戏码。她每晚看着小三和老公在房间亲热,默认小三怀孕。为丈夫照顾小三起居。所有人都说她被撞成了傻子。直到小三把孩子生出来,她冷笑着把离婚协议和亲子鉴定扔在渣男面前:“阮向南,你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绿帽子已经长出绿毛了!”第二天,她转身高调嫁给了B市人人都讥笑的富二代,成了一个笑话……
  • 听话是一种病(财蜜eMook)

    听话是一种病(财蜜eMook)

    大学毕业参加一个NGO去云南支教,老爸的第一反应是:“你这么不听话叫我们怎么活啊!”老妈的反应是:“四年大学白费了,我们下半辈子的幸福都毁了!”街坊的讨论是:“这孩子这么不听话,疯了吧?” 哇,原来选一条不那么寻常的路就叫“不听话”,后果是父母活不了、幸福皆毁掉,还有被送进精神病院的风险。 可是作为一个一直坚持“我觉醒——我选择——我承担——我快乐”的女同学,我怎么能在选择之后就卡壳呢?经过各种艰苦的沟通(细节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我总算得偿所愿。后来老爸还去了一趟云南,仔细考察了有没有发生泥石流的危险;我住的小窝会不会被地震震塌;我的小朋友会不会欺负我,然后放心地走了。
  • 天才企业家

    天才企业家

    梭子从小失去父母,被送到孤儿院生活。最终梭子被送到奥数学习学习奥数...
  • 晚风不解意

    晚风不解意

    “晚风不解意,何故撩人心,我见过青山如黛,却远不及你眉眼半分,只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封煜长相俊美,气质撩人,成绩又好,不料被向晚斩获了心。向晚也想不到,不过一次心动,就想和他白首。
  • 格林童话精选

    格林童话精选

    《格林童话》产生于十九世纪初,是由德国著名语言学家,雅格·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