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8000000006

第6章 文学鉴赏概论(5)

1.通过文学鉴赏发挥文学的社会作用

一部文学作品问世以后,只具备了产生社会作用的可能性,要通过群众性的鉴赏,这种可能性才能变成现实性。如果作品没有经过群众的鉴赏,它的社会功能还是潜在的,还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只有通过文学鉴赏,才能使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由潜在变为现实。可以说,文学鉴赏是作品与读者、作家与群众、文学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是文学反作用于现实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2.文学鉴赏可以提高读者审美能力

刘勰曾经说过:“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园照之象,务先博观。”这就是说,只有在广泛的鉴赏实践中,读者的鉴赏水平才能提高,才能独具慧眼,达到“园照之象”的境界。当然,这种提高主要是通过鉴赏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实现的。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体现着美的创造规律,也体现着艺术美所有的那种特点,它会给人以丰富生动的美的知识和陶冶。

3.文学鉴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既然必须通过群众的文学鉴赏才能实现,所以作家在创作时就不能不考虑群众的欣赏问题。作家创作的作品最终是让群众鉴赏的,否则他的创作就无目的可言。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的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马克思把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的关系比作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他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一方面,文学创作是为了满足群众的欣赏要求,培养和提高了群众的欣赏能力;另一方面,群众的欣赏要求、欣赏习惯等,又给予作家的创作以影响。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于群众的欣赏要求和艺术情趣应当加以科学的分析,采取正确的态度。对此应该辩证地理解,一方面,作家应当充分尊重群众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作家也不能片面地迎合和迁就群众中少数人不健康、庸俗的欣赏要求和审美情趣,以致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及作品的社会效果。鲁迅就曾对片面地“迎合大众,媚悦大众”的创作倾向提出过批评,他认为“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鲁迅.文艺的大众化[ M]//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 )对于少数人不健康的欣赏要求和审美情趣,作家有责任通过自己创作的高质量作品加以积极引导。

三、文学鉴赏的过程

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所产生的一种披文入情、动情观照的精神活动。在这种活动中,读者对文学作品中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意境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玩味,得到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益。文学鉴赏的一般过程大致有这样三个阶段或三个环节。

(一)形象感受阶段

文学鉴赏起始于艺术形象的感受,这是文学鉴赏和其他艺术鉴赏相同的地方;但是,由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形象只能间接地存在,鉴赏主体必须把那些文字符号首先转化为在想象中可以具体感受的形象,这就要求鉴赏主体要有较好的语言感受能力,因此,文学鉴赏的阶段要比其他艺术复杂得多。当然,“感受形象”对文学鉴赏来说,不只是要求主体在想象中再现作品所描绘的人物、事件或情景,而且还包括鉴赏主体对作品表达情感的体验和意象的感受,因为这些是文学形象特有的蕴含,只有对此有感受,才能真正实现文学作品中形象的感受。

对于叙事文学的人物形象来说,读者从感受其肖像获得初步完整的印象,知道作品中的人物有哪些,人物与人物之间大致的关系,从而让自己产生一些情感波动和心灵冲击等。而对于抒情性作品如抒情诗来说,则从对其音韵、色彩、物态、景观的感受,获得对整体画面的印象,了解作者写了怎样的情景,抒发寄托了哪些感情。例如,读鲁迅的《故乡》,就对闰土的感受而言,更多的是从作者对闰土少年时和中年时的肖像描写获得的。少年时的闰土是“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而中年时期的闰土则变成“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通过对中年的闰土和少年的作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少年的闰土健康、活泼、可爱、生活无忧,而中年的闰土平淡、呆板、麻木、吞吞吐吐、迟钝,并在此感受的基础上,产生对闰土的同情,进而对造成他悲剧的人和制度产生强烈的愤恨。再如读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首先感受到作品富有节奏,接着感受到诗中强烈的色彩,从而感受作品所展现的江南美景,感受到这首诗非常美。这事实上就是鉴赏主体把文字符号转化为在想象中可以具体感受的形象,对作品表达情感的体验和意象的感受。

(二)审美判断阶段

审美判断是在艺术感受的基础上对作品形象的总体把握,它是艺术感受的深化,最终达到对鉴赏对象的理解。在审美判断阶段,鉴赏者是从真、善、美的高度理解、把握形象,因此对形象就不是一般的感受,而是从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上把握形象,从而使文学鉴赏达到对作品理性认识的程度。当然,这种理性认识与科学研究中通过逻辑分析所达到的理性认识不一样,鉴赏的审美判断一直是和感情紧密相依的,它是一种感情的认同,而不是逻辑推理的结果。可以说,文学鉴赏是一种以感性活动为表现形态的理性认识。

例如,上述《故乡》中的闰土,我们在艺术感受的基础上,把他的生活遭遇和悲剧命运与我们自己对生活的理解结合起来,进而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判断,会理性地认识到闰土变化的根本原因应该是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广大农村日趋破产、农民生活日益艰难困苦的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现的悲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灵魂因此而受到触动。这是因为它作为艺术对象给了我们情感的满足,给了我们真正的艺术所显示的真理。

(三)体味、玩赏阶段

体味、玩赏阶段,是鉴赏者经过艺术形象感受、审美判断之后,反复思索、回味文学作品动人、动情之处,并由此生发开去,产生出对社会、人生、艺术的某些新的领悟,进入入迷、忘我的境地。也就是对审美判断所获得的认识和理解,再度感受、品味形象。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可以说是对人生深切感悟的歌,在他和地坛的亲密接触中,在他对地坛的真切感悟中,体会着生与死的价值,体会着生命的意义。通过这种寻索玩味,人们的心灵便有所升华。

文学鉴赏的上述三个阶段,从理论上讲有着很明显的区分,但是在实际上,它们并非层次分明,互不相涉。一般来说,能感受才能判断,能感受判断才能有所玩味和领悟,也就是说,审美鉴赏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因此,这三个阶段也是相对的。在鉴赏的实际过程中,这几个阶段是彼此渗透,互相促进的,很难把它们截然分开。

【讨论探究】

1.名词解释:文学鉴赏。

2.文学鉴赏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3.举例说明语言艺术的基本特点。

4.如何理解文学形象的间接性?

同类推荐
  • 信息与档案管理

    信息与档案管理

    本教材为浙江省“十一五”重点教材。全书分两大部分共十章,系统地阐述了信息与档案工作的意义、特点,原则;信息的特征、功能和种类;信息收集、整理、传递、存储、利用、开发和服务的程序和方法;档案收集、分类、检索、鉴定、保管、利用、开发和服务的方式、方法;信息与档案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同时,较全面地介绍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信息与档案工作中的运用。
  • 吹牛大王历险记

    吹牛大王历险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赢在人生的起跑线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赢在人生的起跑线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西欧现代名著导读

    西欧现代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主要根据语文新课标指定的中小学生阅读书目,在参考和借鉴许多译本优点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内容概述和欣赏与评析等全面性指导阅读,可谓是高度浓缩,既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又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把握。
  • 校园实用经典赠言寄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校园实用经典赠言寄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赠言寄语》是一本科普类读物。歇后语、座右铭、格言等无疑都是一种浓缩的语言精华,可能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不断提炼和传承,才得以流传至今。《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赠言寄语》主要内容包括赠言寄语类型的语言精华。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可以作为广大青少年朋友修身养性、努力学习的一个指路明灯。
热门推荐
  • 千里红颜万里红裳

    千里红颜万里红裳

    她是如今陛下最要宠爱的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一次战败联姻公主他是邻国皇帝,对于女人不屑一顾却偏偏败给了她
  • 凤倾天下之毒医王妃

    凤倾天下之毒医王妃

    21世纪的天才特工杀手穿越到不知什么朝代的将军府四小姐身上,草包?废物?虐尽白莲花和绿茶婊!哼,惹我的,一个都别想逃!人人可欺的四小姐摇身一变成为京城第一首富,和皇帝讨价还价。只是,这妖孽王爷把人家吃干净了就想跑?没门!读者群:867157841
  • 江湖行

    江湖行

    吕布是文采德行武力均一流,以爱护百姓渴望天下安稳为目标,弃文从武,率领部下张辽与高顺,以汉室忠臣自居,平黄巾、杀董卓,与曹操、刘备、孙权等共谋天下,从生至死都宽厚仁慈,爱护百姓,最终于下邳城兵败,拒不投降而死。
  • 校园重生之王牌归来

    校园重生之王牌归来

    她是彼岸花的团长,是黑客界中的佼佼者,可是没有知道她得样子。她为救弟弟死在一场陷阱,意外重生到了一个高中生的身上。他…
  • 百可漫志

    百可漫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钗失钿

    古钗失钿

    北江之史上著。文康帝四子歧,虽不及兄弟,然皇帝依旧说之。其母为名族李氏,在朝廷之势。至于十有五,帝封为静侯,与戚姓女婚,而为人妒。或荐大学士傅行谦为师,幼即能书,犹能作诗。再年,帝封为静王,赐之万亩,仍居炤安城,又纳大将军女秦氏为妾。其势将过太子。同年,太子暴病卒。复月,王妃戚氏产亡。歧为储君,方迎南国公主温氏,又纳官之女为妾多矣,其状不得言语。东宫之怨益明,何时可止?……
  • 等你跌进我怀里

    等你跌进我怀里

    身为身手极好,无人能敌的国际刑警,万万没想到,竟然有一天会被一个男人吃的透透的……“姐,有人说他受了重伤,必须你才能治好。”她是个私人心理医生,不是外科医生……“姐,有人说他电脑坏了,必须你才能帮他修好。”她是黑客,不是修电脑的……“姐,有人说他发现了一个犯罪团伙,必须你去他才告诉你。”这……好吧,是她的工作……踏马的,请告诉我,这个男人到底想干嘛!【甜宠文,双世,1v1】
  • 海上繁华梦(一)

    海上繁华梦(一)

    《海上繁华梦》以上海晚清时期的十里洋场为背景,以沪上妓院为中心,描写了十里洋场中纸醉金迷的生活,以作者自况的谢幼安与陷污泥而不染的妓女桂天香为主线,以他们变相的才子佳人的故事,牵杂着上海滩上达官贵人、纨绔子弟吃喝嫖赌、挥金如土的记述。展现了上个世纪末近代中国的历史世俗画卷,大城市畸形的繁华与发达,灯红酒绿,而农村却已无法生存,许多青年沦为几女,对比非常强烈。反映出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正摇摇欲坠,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具有形象的认识价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浮华若世泪成殇

    浮华若世泪成殇

    一梦千年,前尘未了,爱恨纠缠;一念之差,孰对孰错,兜兜转转谁是谁的归属?不负此生,终来相见。缘未了,情未断,缘起缘灭,只因一丝执念;爱,诠释了一切;四滴泪,欲哭无泪。淡看世上皆浮华,予我一生泪成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