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8000000009

第9章 诗歌鉴赏(3)

在大陆当代诗歌发展的同时,港台也涌现出了一批有成就的诗人。台湾著名的诗人有纪弦、覃子豪、余光中、痖弦、舒兰、白荻、洛夫、郑愁予、商禽、涂静怡、席慕容等。纪弦主要作品有诗集《槟榔树》《纪弦诗集》《晚景》等。覃子豪对台湾诗坛贡献最大的是于20 世纪50年代主持了“中华文艺函授学校”的新诗讲习班,为台湾培养了大批诗人,成为台湾诗坛青年诗人们共同拥戴的领袖,代表作有《追求》《金色的面具》《黑水仙》等。余光中出版了《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等十多部诗集。他的诗歌具有浓重的中国意识和深厚的历史感,多写游子思乡心态,构思精巧,文字朴实,意象新丽,情意浓烈,《乡愁》《春天,遂想起》是他的代表诗作。痖弦的代表作有《痖弦诗抄》《深渊》《盐》等。白荻的代表作有诗集《蛾之死》《风的蔷薇》《天空象征》《香颂》《诗广场》等。洛夫是台湾现代诗坛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诗人,代表作有《石室之死亡》《洛夫诗歌全集》《魔歌》《汽车后视镜所见》《时间之伤》等,以及2001年出版的3 000行长诗《漂木》,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震惊世界华语诗坛。郑愁予有诗集《梦土上》《窗外的女奴》等。商禽的代表作有《长颈鹿》以及诗集《梦或者黎明》《用脚思想》。女性诗人席慕容出版了《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等诗集,在大陆影响很广。

第二节 诗歌的审美与鉴赏

诗歌是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为“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里写道:“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早期,诗是和乐而唱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诗已经不再唱了,但人们仍习惯地称之为“诗歌”。

关于诗的特点,古代典籍中有很多论述。《尚书·舜典》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就是说,诗是要传达人的情志的,而且要讲究声律。《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强调诗要抒发人的情志。

唐代的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认为诗以情为根,以言为苗,以声为花,以义为果,强调了诗歌是集中概括地表现诗人情志和思想、语言凝练、富有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作品。

现代诗人何其芳在《关于写诗和读诗》中,这样概括:“诗是一种最集中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在凝练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则有别于散文的语言。”指出了诗歌的特点,也指出诗与散文的一些区别。

大体说来,诗歌的特点表现在诗歌内外两重形式中。

诗的外在形式是指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可直接感知的组合形式,能够给读者某种特殊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在视觉上,诗要求采用简洁凝练、多姿多彩的语言,一般要分节或者分行排列,句式或整齐划一,或长短变化,错落有致。在听觉上,则要求合辙押韵,节奏分明,抑扬顿挫。

诗歌内在的形式是与诗歌外在形式相融合的。具体来说,如诗歌意象的雕琢、意境的营造、情绪的铺陈与宣泄、主旨的提炼与探幽等。诗之所以为诗,在于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人生的深切体验,由此产生饱满丰富的情感和心灵的感悟。诗人将这些抽象的情绪诉诸具体的事物,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通过强烈的暗示、象征、隐喻等,达到内心与外物交融、情感与景致相生的境界。

在诸多文学样式中,诗歌的地位一直是最显尊的,历来被当作言志抒怀的高雅活动。欣赏诗歌,概括起来,就要把握诗歌的基本特征,注重诗歌内外两重形式之美,即深广的内涵、多变的意境、优美的形式、和谐的音韵。体味这些基本的特征,是诗歌鉴赏的应有内容,也是鉴赏诗歌的必然途径。

一、把握诗歌高度概括生活的特征

文学是对社会生活本质和现象的形象、集中、概括的反映。比之于文学的其他样式,诗歌通过高度凝练的语言,对生活的概括性更为突出。清代文论家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有一个精彩的比拟,“意喻之米,饭与酒所同出;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文饭诗酒”这一通俗而精妙的比喻,形象准确地把握了诗歌与散文的特质,道破了诗与散文的不同。同样是表现生活、传达感情,诗与散文的差异,就如酒与饭的区别。酒比之于饭,更为浓缩;诗比之于散文,更为凝练。而浓缩与凝练,正是诗概括生活的基本特征。

(一)诗歌的容量大,感情张力足

诗歌可以在极为短小的篇幅里概括尽可能多的生活内容与思想感情,使之既是非常丰富的,又是高度浓缩的。

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歌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景象,与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农夫形成对比。诗句很短,寥寥数字,既是那个时代农民生活的白描,也是几千年来在剥削阶级统治下农民生活的概括写照,因而世代传诵,成为千古绝唱。

再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歌写于1127年前后,金兵入侵中原,赵宋王朝仓皇南逃。诗中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收复故土的思想感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尤其铿锵有力,表现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全诗仅20个字,连用典故,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二)诗歌的选材精,角度准

诗歌选材,往往选取丰富生活之“一点”或“几点”精雕细刻,绘景抒情,以细节为中心组织全篇,往往显得凝练、集中、韵味无穷。如唐代元稹有首小诗《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首句指明地点,是一座冷清寂寥的古行宫;次句暗示环境和时间,宫中红花盛开,正当春天时节;三句交代人物,几个白头宫女;与末句联系起来推想,可知是玄宗天宝末年进宫而幸存下来的。整首诗歌就是一副简单的画面,却能引人无限的遐想:这些宫女年轻时都是花容月貌,被禁闭在深宫中煎熬着岁月,整日寂寞为伴,花开花落,年复一年,青春消逝,红颜憔悴。她们与世隔绝,只能回想天宝年间的记忆来打发岁月。诗反映出这些宫女凄凉的身世、哀怨的情怀以及作者对大唐盛衰的感慨,巧妙而形象地抒发了凭今吊古之情。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这首诗“情少意足,有无穷之味”。《唐诗别裁》说:“只四语已抵一篇长恨歌矣。”

(三)诗歌的意蕴挖掘深

诗人于平凡中巧妙地挖掘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慧眼独具地发掘出深刻的主题来。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先写登楼远望,天幕苍茫,落日西沉,放眼一望无际,远处群山起伏,令人起深沉苍茫之感。次句写黄河奔腾咆哮而来又滚滚而去东归大海,表露无限赞美慨叹之情。后两句写了登楼的感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高瞻远瞩的胸襟,揭示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主题,蕴含着要开辟新境界,看到新天地,就需要不断努力,勇于攀登的哲理,耐人寻味。

朱熹《观书有感》中,以半亩清澈的池塘为喻,词浅意丰,表达自己的感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或者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思想活跃。这两句诗已浓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四)诗歌的开掘空间广

唐代王昌龄的名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塞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和精神风貌。前两句在写景的同时也渗透着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都融合在这悲壮、辽阔的景象里。第三、四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概括力极强,表现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敌军之强悍,战斗之激烈,环境之恶劣,都包容其间。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报国的壮志并未消磨,而是“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最后一句既是戍边将士铁骨铮铮的誓言,也是对战斗必胜的信念。一首短诗,却包含了如此的时间、空间跨度和丰富的情感内容。

二、感悟诗歌丰富饱满的情感

抒情性是诗歌的主要审美特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重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充沛的生命情感是创作诗歌的先决条件。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者,吟咏情性也。”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诗人面对生活接触外物并受到刺激的时候,往往会情感发生变化,情动于衷,自然就要寻求表达抒写的方式,借物载情,以诗明志,表达了自己,也感染了他人。

抒情性是诗歌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都是诗人在生活中强烈感情积聚的宣泄与流露。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诗篇无不饱含着浓郁而真挚的情感,诗人所写的不论是爱,是恨,是悲哀,是欢乐,还是愤怒,都是心灵情感的颤动、爆发。

例如,艾青《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交织着忧郁悲怆之情的诗句,是诗人敏感的心灵对家国苦难的回应。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着疮痍满目的大地、民族苦难的现实和人民的悲苦生活,诗人不能压抑的极度热切和痛苦的情感,便以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诗中接连出现了所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用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悠长而深沉的感情,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来展现其神采风貌。情感表达深沉、炽热、透彻。

诗歌情感表达的手法,一种称之为直接抒情或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又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另一种是间接抒情,即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间接抒情主要体现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上。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如牛汉《半棵树》,借树喻人:“春天来到的时候/半棵树仍然直直的挺立着/长满了青青的枝叶/半棵树/还是一整棵树那样高/还是一整棵树那样伟岸”。明是写树,实则写人,把对人的崇敬渗透到对半棵树的描写中。

间接抒情往往借助一些技巧,如郭沫若把自己比作熊熊燃烧的“炉中煤”,把五四以后新生的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炉中煤“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表达自己真挚、热烈的爱国情怀。臧克家借《春鸟》的形象表达对自由光明的向往,对压制自由的不满。“春鸟”“炉中煤”都是诗人火热情感宣泄的一个载体。

三、揣摩诗歌精美的语言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更是语言的艺术。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较,诗歌语言要求做更多的艺术加工,是最高级的文学语言。诗歌之所以能在小小的篇幅内容得下历史社会、山峦河汉、花鸟虫鱼,是因为其高度浓缩、精准的语言。优秀的诗歌语言,甚至于达到不能再增减或替换一个字的地步。著名的典故“推敲”,就是古人锤炼语言的范例。杜甫写过“晚岁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句子,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等,都说明了诗歌的语言需要极高的“精准度”,是诗人反复推敲、锤炼的结果。

同类推荐
  • 能源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能源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本套丛书的编辑对知识的尊重还主要表现在不断追随科学和人类发展的步伐以及青少年对知识的新的渴求。希望广大青少年通过阅读这套丛书,激发学科学的热情,以及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帮助他们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了解人类社会,插上科学的翅膀,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勇攀科学的高峰。
  • 政府新闻发言人教程

    政府新闻发言人教程

    本书共分三篇:观念篇、技巧篇与专题篇,每篇包含三章。每章之前均有对该章重点内容的概括,根据不同篇章的内容将配有不同形式的案例,有的案例附在一章之后,有的融进正文之中。
  • 旋砚:北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作文精选

    旋砚:北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作文精选

    《旋砚:北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作文精选》是一本别开生面的文集,编者和作者都是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文科实验班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大约在16-17岁,将要面临人生的又一个重要的结点;他们也是我们十分期盼的各种事业的后继者。这本文集里收入的应当是年轻的作者们的作文,也许在作文里会有一些虚应故事的话,但每篇文章里都含有他们的真诚,看得出,他们是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在这份“答卷”里。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盆景(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盆景(阅读中华国粹)

    盆景滥觞于中国古代,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盆景师法自然,充满生命张力,是山水风景的缩影,自然而真实,盆景艺术延续至今饱含古代文人艺术家轻逸淡雅的情怀,可以称盆景是文人艺术家的“宠物”。
  • 激发青少年科学发明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激发青少年科学发明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热门推荐
  • 凤倾心

    凤倾心

    她是现代穿越而来的一缕孤魂,他是权倾周国的四皇子。她不小心丢了身,失了心;他不经意置了情,落了意。本以为倾心相对真爱永恒,却敌不过现实斑驳,人心叵测。那日,他冷酷无情,残忍漠视,一句“打掉”剥夺了她做母亲的权力。她苦苦哀求,他视若无睹,只能眼睁睁看着婢女喂她喝下打胎药……死里逃生,她隐姓埋名,却躲不过宿命纠缠。五年后重逢,她千方百计想要逃离。他一脸漠然的看着她站在别的男人身边,淡漠低语:“你若走,我便屠尽这满城妇孺老小,杀尽无数平民为殉。”她呲目欲裂,只能无奈妥协。后来他伏在她的胸口,猛的抬头,勃然变色,“你怎么没有心跳。”她冷笑,嘲讽勾唇,“死人怎么会有心跳。”后来的后来,日月更迭,岁月轮转,她才知道他们的纠缠,早在千万年前就已注定。
  • 四十四家租客

    四十四家租客

    你知道四十四家租客吗?那是一栋神奇的饭店。我们从古老的阁楼中找到了一本日记,上面记载着日记的主人光怪陆离的饭店生活。这里是,四十四家租客
  • 恍若年少一相逢

    恍若年少一相逢

    虽不能每日看山看海但所见者酸甜苦辣皆是不同江山
  • 地外桃源

    地外桃源

    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世间万物都遵循着既定规律在运转着,生老病死,死而复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但唯独王衍例外!这一切要从王衍五岁捡到的一个玻璃珠开始说起……
  • 神探慕容思炫:猛兽山庄

    神探慕容思炫:猛兽山庄

    青春悬疑推理长篇小说,由三个互相关联的故事组成:《暗怪之袭》一群中学生好奇打开怀疑藏有基因怪物的别墅秘密实验室,引发接二连三的密室杀人;《雍乌的杀局》双重身份的凶手精密做局,青年侦探慕容思炫不得不与之周旋角力;《猛兽山庄》,遗世独立的庄园每年都必须举办一场盛大的驯兽大会,受邀嘉宾却接连失踪,被邀者慕容思炫发现,“驯兽”根本不是字面上的意思……推理怪才慕容思炫和他的朋友们——高智商少女庄小洛、多人格女孩夏寻语等连破三起谜团,然而这些事件背后却并不简单……
  • 偷心前规则:律师老公太危险

    偷心前规则:律师老公太危险

    她只是过个生日而已,莫名其妙的替姐代嫁,莫名其妙的代孕,莫名其妙的遇见他。他看着她,邪肆一笑:“我可是律师,分分钟就能把你变成我的女人。”为了抢回属于自己的女人,他死皮赖脸,差点就生米煮成熟饭。死皮赖脸外加一些阴谋诡计和手段,他终于搭上了她的这趟列车。他扒光了自己,噘嘴卖萌:“媳妇,为夫这身材,这尺寸可还满意?”她摇头:“勉强凑合吧,身材好的男人我见多了!”“老婆,这一辈子你都只能是我的女人!就算是死,你也只能是我的女人!明天我就让安排人去给我俩买公墓,我们是要葬在一起的人。”他霸道的把她圈在怀里,却被她一脚踹了出去:“那也要看姐的心情。”漫漫追妻路,越挫越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瑾绣

    瑾绣

    李瑾不知道,这场婚礼为什么会选中自己,不过既是已成定局,即使要远去边疆,为了家人便也不再强做扭转。可婚礼还没举行,李瑾就在无意中知晓了这是一场交易。既如此,虽退婚无门,可如何抉择之后的生活就端看她李瑾的心情了。一首童谣,一个交易,一次偶然中的必然成就了李瑾传奇的一生。
  • 我知道你是真实存在的

    我知道你是真实存在的

    生活冰冷残酷不尽人意,但请不要放弃希望...这是一个关乎于信仰的故事。(此书多章节被屏蔽,请勿订阅,作者鞠躬道歉,对不起!!!!)
  • 除妖天团之六界那些事儿

    除妖天团之六界那些事儿

    这是一个冰山除妖师x仁心医师,暖男修仙者x呆萌猫妖,话唠游侠x刁蛮魔族公主,以及人,妖,魔,鬼,仙,神六界生灵们各种爱恨情仇的故事。主角团cp各种撒糖,支线故事甜虐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