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新思维》杂志的编辑威廉姆·沃尔特·阿特金森在他的《新思维》杂志“思维波动或思维世界的吸引力法则”一文中介绍了“吸引力法则”,这意味着人们对于吸引力更深入研究的开始。转眼在1907年,这个惊天定律的推动者布鲁斯·麦克莱兰就出版了他的伟大著作《想象力带来富有》。在书中,他对吸引力法则作了全面的总结,提出了“你是你所想,而非你想你所是”的概念。麦克莱兰说:“你所想到的,一定是你能够成为的,渴望会帮助你向前走,也会让你向后退却,一无所得。这一切,都取决于你内心的欲望。”
之后,有关吸引力定律的研究开始层出不穷,成为一种全新的思维科学或者精神科学。比如,欧内斯特·赫尔姆斯所著的《心灵科学的基本思想》,雷蒙德·霍利维尔博士所著的《让吸引力法则伴随工作》,杰瑞·希克斯和埃丝特·希克斯出版的包括《情绪的惊人力量》在内的一系列著作,都开始对吸引力的神奇魔力进行阐述。
硅谷箴言
当我们真正理解生命力的时候,就会发现,生命力不是机遇问题,不是信念问题,不是国籍问题,不是社会地位问题,不是财富问题,不是权力问题,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所有这些问题都将占有一席之地,但不起决定作用。我们最后必定会认识到:作为服从自然规律的结果,我们得到的只有“和谐”。
4.引爆创造奇迹的能量
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
——培根
心灵的吸引力能够给你任何你想要的东西:幸福,健康,财富。你可以拥有,去做,或者成为任何你想要的、你能拥有的、你能选择的任何东西,而不管这个目标有多大。
比如,你想住什么样的房子?想成为百万富翁吗?想经营什么事业?想有更多的成功吗?归根结底,您到底想要什么?这不但是我们的人生目标,而且是启动内心能量的一把钥匙。
很多奇迹,每天都发生在人们的生活中,财务上的奇迹,身体康复的奇迹,心理康复的奇迹,感情修复的奇迹……那些看似已经无法挽救的失败,死亡,衰灭,即将到来的消失,都起死回生,重新焕发生机,并且比以前更加强壮……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当事者知道如何运用吸引力定律,这个神奇的大秘密。它是一种威力无穷的自然力量,更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科学规律。
你相信吗?在你的生活中所发生的所有的事情,本质上都是你自己吸引来的。是你的头脑中所想象的图像吸引来的,与别人无关,是你自己的思想导致的。不管你的大脑中在想什么,你都会把它吸引过来。
一位住在洛杉矶的女士,经常听我的广播课程。一次她告诉我,在纽约的一家公司要聘她去工作,薪金是她目前的双倍。她不知道是否该接受这个聘请。晚上睡觉前她做了如下祷告:我的潜意识知道好歹,它是我的终身护卫,它会告诉我最佳决定,感谢上帝,会有答案的。
她睡觉前一直重复祷告。早晨起来,她心中好像总是感觉:不要接受这个聘用。她最后拒绝了。几个月后,那家公司居然破产了。主观意识对客观的反应往往是正确的,但潜意识的直觉往往对事实产生疑虑,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有一位外国作家,写了一个神秘的故事,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主人公是一个水手的儿子。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第一次随大人上船去玩。他伏在甲板上看海,忽然他看见在船后有一条很大的大鱼。他指给别人看那一条大鱼。但是没有人看见这条鱼。
大家想起来一个传说,说海里有一种怪物形状像鱼,一般人看不见。如果一个人能看见它,这就是不祥的,这个人将因它而死。从此这个人不敢再到海上,不敢再乘船。
但他经常走过海边,每次他走到海边,都能看见这条鱼在海里出现。有时他走在桥上,就看见这条鱼游向桥下。他渐渐习惯了看到这条鱼,但是他从不敢接近这条鱼。就这样他生活了一生。在他很年老,面临死亡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了,决定到鱼那里去,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他坐上一条小船,划向海里的大鱼。
他问大鱼:“你一直跟着我,到底想干什么?”大鱼回答:“我想送给你珍宝。”他看到大量的珍宝。他说:“晚了,我已经要死了。”第二天,人们发现他死在海上。
作家说,这个故事是从他做过的一个梦中得到的灵感,我们知道,很多故事都是作家的较深层的潜意识的产物,那么,我们将这个故事当做一个梦的例子,来解析一下人类的潜意识。他看见在船后有一条很大的大鱼,他指给别人看那一条大鱼。但是没有人看得见这条鱼。在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说法:“察见渊鱼者不祥。”在这里的海是潜意识的象征,海像潜意识一样,浩瀚无边又深不可测,隐藏着无数的奥秘。大鱼就是大海的奥秘,是潜意识中的精神的象征,直觉的象征,大鱼可以看做我们所谓的潜意识中想要的却得不到的事物。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固然有危险,更有无尽的珍宝。如果那个人早进入它,他也许已经是艺术大师了,而且他的心灵一定可以更丰富了。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来解析我们的梦境,也许我们的潜意识已经给出我们所要的答案。我们可以没有多少风险,而得到极大收益。
你可以想一想,为什么1%的人挣到了96%的钱?为什么这个世界20%的人控制着全世界80%的资源和财富?你认为这是一个偶然吗?不是的,因为只有这一少部分的人懂得如何发挥吸引力的作用,他们明白应该如何将内心的渴望变成现实,所以他们总能心想事成,“我思即我得”,永远占据领先之位。他们懂得这个道理,同时也知道这个秘密,但他们不准备告诉另外80%的人。
硅谷箴言
一切力量,正如一切软弱一样,皆源于内在;一切成功,正如一切失败一样,其秘密也同样来自人的内心。一切成长都是内心的展开。万物皆然,显而易见。
5.坚持梦想的前提是“做”好梦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吸引力定律对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他可以创造奇迹:完成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目标,或者伟大的理想。不过,吸引力定律在给我们打开奇迹之门的同时,也为我们设置了一个陷阱。即:你一心想要的东西,最终也可能变成你想象不到的痛苦,或者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它未必就真的适合你。你渴求了半天的东西,可能会在到手后,变成一场彻头彻尾的噩梦,让你付出不可弥补的代价。
所以,当你在向自己、向宇宙许下愿望之前,你必须要先想清楚自己为什么想要这样的愿望。也就是说,我们都需要真正地看清楚自己,真实了解自己的愿望,并首先判断可行性。
比方说,有的人可能一心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但是实际上,他的资质也许并不适合这样的目标。你问他:“你为什么想做科学家?”他回答你:“因为我想发明一种可以登陆火星的飞船。”“为什么想发明飞船呢?”“因为我喜欢火星。”答案还可能是:“做成这件事让我有成就感。”
显然,事实可能是,虽然梦想无比伟大,值得人们称赞,但他相关的知识积累严重不足,而他现在已经快30岁了,根本来不及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他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这时候他可能会明白,自己不过是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崇拜或认同感,所以他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无法企及的目标。
真相是,他可以做的选择有很多种,成为科学家只是其中的一个可能而已。他可以作出正确的选择,比如去做一名作家(因为他是中文专业而且当过一段时间的记者),还可以开办一家公司(他有这方面的资源,并有不错的生意头脑);当然他也可以作出错误的选择,就是做科学家或者其他的不现实的目标。当他的选择错误时,心想就不会“事成”的,反而对他的人生是一种拖累。
所以说,光有理念和目标还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方法和可行性。而且当可行性确立后,我们还要全神贯注地、全力以赴地去做。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一个领域成为专家。为什么没成呢?首先他没有分析目标的可行性,其次他没有全力以赴去做,就不会产生一定把它做好的想法和愿望,最后他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肯定就会遇到这种情况。明明自己很积极地渴望一件事情,也付出足够的努力,但结果就是失败,无法达到心想事成的愿望。于是,你就认为自己很无能,或者吸引力定律是错误的。原因就是我们讲到的,你掉进了吸引力定律在给你奇迹的同时,设置好的一个陷阱。
你所渴望的目标,它与你的心灵和潜能量,并不是同质性的。你希望达到的愿望,它对你并不具备真正的吸引力。
所以,要摆脱它的陷阱,首先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我想,我就能得”。先确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以自身的能力、最大的付出后可以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当你推开一扇门时,要先明白门外的环境是否是你真正想要的。
然后,你再积极地去想这个事情,用尽各种办法来做,整合各种资源,就能够快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步一步地将事情做好。
其实,任何一件事情的完美,都是我们在这一个领域坚持做下去,并努力将每一个环节做到极致的结果。这是“我思即我得”的真正含义,而不是说你必须拿到第一名,战胜所有人,才能实现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当你没有认识清楚自己之前,不要许下不适合自己的愿望。否则,你越努力,错误就会越大。
硅谷箴言
个性,是展开我们所拥有的潜在可能性的力量,要特立独行,要关注比赛的过程而不是比赛的结果。强者对那些自鸣得意地跑在自己身后的大批模仿者毫不在乎,他们不会仅仅满足于成为一大群人的领导,或者得到乌合之众的欢呼喝彩。这些只能取悦于胸襟狭小之辈。有个性的人更自豪于内在力量的开掘,而不是弱者的奴颜婢膝。个性是真正的内在力量,这一力量的发展及其作为结果的表达,使一个人能够承担起指引自己前进步伐的责任,而不是跟在某个我行我素的领头人之后亦步亦趋。
6.潜意识的神奇效力
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
——莎士比亚
一位中尉在要塞陷落之后对亚历山大说:“我不能!不可能!”站在队伍前面的亚历山大对打了败仗的中尉说:“你要振作起来。”中尉情绪非常激动地说:“我不知道,我不能,不可能。”亚历山大大声喝斥道:“多学习,多行动,多尝试!”
所有的疾病都源于心。治愈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信念。治愈的力量只有一种,那就是你的潜意识。牢牢记住这些治愈身心的力量之源吧。
潜意识的力量是无法衡量的。它激励你,引导你,向你展示记忆中储存的场景、姓名、事件等;它控制着你的心跳和血液循环,调节着你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
阿龙·布尔即使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坚持领导反对加拿大的战役。他即使发着高烧,仍旧带领军队击败了曾经是无坚不摧的魁北克人。但是在五天以前,他在给英格兰的家人写的信中说:“我们的制度已不再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了,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要继续为这个前景暗淡的国家服务了。”当他的医生说他不久就会离开人世的时候,布尔却说:“离开无人照顾的孩子,其结果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我不会死。”如他所说的,他又活了很多年。当他在死亡的大门前徘徊了很长时间之后,布尔说:“我还想起了我的父亲。他在死亡面前没有任何畏惧,这使我一定要继续与病魔抗争,坚强地活下去。”
爱丁堡大学的乔治·威尔森教授身体非常虚弱,没有人想到他竟然能够坚持到最后,成为著名的学者。尽管当时很多人都被顽固的制度吓倒,但他还是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毫无畏惧。在面临切除一只脚、大出血等种种不幸的时候,他没有退缩,而是凭借坚强的意志顽强地生存下去了。在顽强的生命力面前,死亡也无能为力,最终落荒而逃。
瓦尔特·斯格特在55岁的时候欠了60万美元的债务。他决心还清每一分钱。这个决心使他更加自信,激励他不懈努力,全身心地为实现他的目标作出各种设想。这似乎使他身上的每一个神经和细胞都在说着:“一定要把债务还清。”身体中的每一滴血液好像都在为这个目标努力奔波着。最终债务还清了。他在日记中写道:“当我遇到可怕的困难时,我甚至希望长睡不起,再也不要面对它们。但是我没有那么做。竭尽所能使我最终战胜了困难。”那种坚强的意志完全支配了他所有的行为,使他不断进取,从不懈怠。
“有人一旦面对困难便垂头丧气吗?”约翰·亨特问道,“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他将会无所作为;有人会征服困难吗?如果这个人那样做的话,他从来不会真正被困难吓倒。在早晨六点的时候,爱德华·欧文就决心要在八点之前掌握那些希腊单词。结果他真的做到了。”
“对于具有坚强意志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米拉布说,“那是一定的吗?当然,那是必须要做到的。那是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爱默生说:“很多人可能没有极其坚强的意志,但是我们相信,总有人能够脱颖而出,成就大业。只有具备坚强意志的人才能在竞争中最终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