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63400000016

第16章

哲学和宗教的思考——

美的至高无上的部分,无法以彩笔描绘出来

谈死亡——死亡原本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就像儿童害怕进入黑暗一样。儿童对黑暗的自然恐惧由于多听鬼怪故事而增加,成年人也是这样。诚然,如果把死亡视为是罪孽的报应,是通向另一世界的必由之路,那是神圣的,是符合宗教教义的。但是,由于至今处于未赎罪状态,把死亡视为一种献祭,并对之心存畏惧,便是一种怯懦的表现。

当然,在宗教的反省中也难免掺杂虚荣和迷信的成分。在某些修道士的苦行录中,你或许看到过这样的话:一个人应该自己想想,如果他的指尖受到挤夹或刑罚,那会有多么疼痛,因此不难想象,当你全身腐烂、全身分解时,你的痛苦会有多么巨大。但我们要知道,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在大部分情况下,比肢体受刑的痛苦要少一些,因为人身上最致命的器官并非是痛感灵敏的器官。具有哲学家和凡人双重身份的塞涅卡[1],有句话说得非常好:“伴随死亡而来的一切,甚至比死亡本身更让人畏惧。”随着死亡的来临,呻吟、痉挛、失去血色、亲友的悲泣、黑色的丧服以及葬礼等都会出现,这一切使死亡显得更加恐怖。

有一点值得注意,人性并不像世人所想的那么软弱,它跟死亡的恐惧不相上下,甚至能控制死亡的恐惧。因此,死亡并不是真的那么可怕,一个人有那么多可以依靠的伙伴,定能在这场较量中胜出。复仇使人战胜死亡,爱情使人忘记死亡,荣誉使人慷慨就义,而悲伤更是使人期盼死亡。只有恐惧才会去吸引住死亡,使人在死亡到来之前扼杀心灵。

不仅如此,历史还告诉我们,奥陶大帝[2]自刎以后,怜悯(那是一种最温柔的感情)也促使许多臣仆跟着去死,作为最忠诚的追随者,他们这样做仅仅是出于对君主的同情。不仅如此,塞涅卡进行过补充,他认为厌倦和无聊也会使人去寻死。他说:“你想想看,你日复一日重复着同一件事情,又怎么会不厌倦呢?这不仅使勇士和贫贱者想到死亡,也会使空虚无聊者想到死亡。”[3]可见,即便是那些不英勇、不窘困的人,也可能因厌倦、无聊而轻生。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当死亡来临时,那些伟大人物的变化是极其微小的,直到最后一刻,他们看上去还是从容不迫。在弥留之际,奥古斯都·恺撒[4]向皇后致意:“永别了,里维亚,请你终生记住我们共度的美好时光!”提比留斯[5]大帝毫不理会身体的不适,就像塔西佗说的那样,“他虽然体力日衰,但神情依然强作镇定。”菲斯帕斯[6]坐在椅子上迎接死亡,他幽默地说:“我想我快要成为神了。”卡巴尔[7]是向前伸出脖子,对即将得手的刺客说:“杀吧,只要这对罗马人民有好处。”塞泼蒂缪·塞纳留斯[8]临死前还在惦念着工作,他的遗言是:“还有什么事情要我去做,那就快点吧。”像这种视死如归的人,还有很多。

斯多葛学派把死亡看得太过严重了,由于他们不厌其烦地讨论对于死亡的种种精神准备,使死亡显得更令人畏惧。罗马诗人朱维耶说得好:“我将死亡的终结视为大自然的一种恩惠。”死亡原本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就跟一个婴儿出生一样。死亡是痛苦的,出生也同样使人痛苦。在热烈追求中死去的人,就像那些在热血沸腾中受伤的人一样,在那一刻是很少会感到疼痛的。因此,一个思想坚定、一心致力于行善积德的人,往往不会感受到死亡的可怕。

死亡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达到了有价值的目标,实现了自己的期望,这无疑是最好的挽歌。“主啊,如今请让你的仆人离去。”[9]这种情况下,死亡就是最好的挽歌,它可以打开赞美和荣誉之门,并能平息世人的嫉妒。

谈迷信——迷信实质上就是在亵渎神灵

对于神,与其陷入一种错误的信仰,还不如闭上嘴巴什么也不说。因为后者只是代表不信,而前者却是亵渎神明。迷信实质上就是在亵渎神灵。对此,普鲁塔克[10]说得很正确:“我宁愿人家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普鲁塔克这个人,也不愿意人家说,从前有一个普鲁塔克,他是一个靠吃自己儿女为生的怪物。”这句话是针对史诗中关于塞特恩[11]的说法。一个人对神的侮辱越大,他自身的处境就越危险。

在无神论者眼中,人类需要依赖哲学、法律、理性、名声及骨肉亲情。这些东西,就算没有宗教的引导,也能够把人引到外在的美德那里。但是,宗教却否定了这一切,让一种绝对的君主专制控制人的内心。所以说,无神论尽管可恶,但是它从来没有危害过国家,因为它让人变得谨小慎微,只专注于自身的福利。所以,历史上像奥古斯塔斯大帝那样倾向于无神论的时代,都是太平盛世。

跟无神论相比,迷信的危害更大,它曾经给很多国家造成过破坏。迷信具有一种把政府的所有工作都搞成一团乱麻的力量,因为迷信总是群众性的。在一切迷信活动中,有智慧的人反倒要服从愚蠢的人,理论反过来去适应实践。在特伦托公会议[12]上,经院派的哲学家[13]占据着主导地位,某位高级的教士曾经意味深长地说:“经院派中的人,跟天文学家非常相似。为了解释天文学中的现象,天文学家假设了本轮、偏心轮等各种学说。虽然他们知道宇宙中根本没有这个东西,但是为了自圆其说,他们只能如此。”确实,经院哲学也运用了这种方法,构造出一些错综复杂、深奥难懂的原理,以解释教会的日常工作。

陷入迷信的原因比较复杂,比如:对教会礼仪的繁复、奢华的过度尊崇;过于在意形式上的神圣和虔诚;教士们设计的追求财富或者满足野心的计谋;执着于传统,带来压力;以世间的事情揣测神明的意旨,并产生非分之想;过于看重个人的仁慈,而这种用意却引发出标新立异及想入非非;最后,野蛮时代,尤其是灾祸频仍的时代。

一旦被揭开面纱,迷信就会暴露出丑恶的本质。这就如同一只猿猴,因为它跟人长得有几分相像,反而显得更加丑陋。所以说,迷信发展到具有宗教性质时,它就会变得更加丑陋。同样,如果良好的礼仪和规范受到腐化,就会像好肉生蛆那样,很容易滋生出各种繁文缛节。

而另一方面,有的人会把离迷信最远看成最好的行为,其实,在这个时候,他们反而陷入到一种反迷信的迷信之中。因此,千万不能(像为消除体内郁积的毒素而使用不恰当的手术那样)只求速成,一定要谨慎小心。当普通百姓承担改革的责任时,这种事情往往会发生。

谈预言——大部分预言都可以算作一种欺人之术

我们所讨论的预言,并不是神的启示,或异教徒的妄语,也不是自然界的征兆,而是那些貌似有根据,其实却由来不明的所谓的预言。如《圣经》中的女巫曾对以色列王扫罗说:“明日,你和你的子民将与我同归[14]”。《荷马史诗》中,也有一个预言说:

伊里亚斯族将统治每一个海岸、每一个地带,

直到他的子孙世世代代。[15]

这好像预言了罗马帝国的兴起。悲剧作家塞涅卡作过如下预言:

将来会有那么一个时刻,

大海将敞开她的衣襟,

呈现广大的胸膛,

狄菲斯将发现新的世界,

特勒不再是最远的海疆[16]。

这似乎是对于后来发现新大陆的一种预言。

在梦中,波利克拉特斯的女儿看见丘比特为父亲洗澡,阿波罗给父亲身上涂油[17]。不久之后,波利克拉特斯果然被钉在十字架上,太阳使他遍体流汗,风雨冲洗他的尸体。马其顿王菲力普梦见妻子的肚子被泥封了起来。刚开始,他还以为这是妻子不能生育的预兆;但预言家却告诉他,他妻子怀孕了,因为人类是从不对空瓶罐封泥的。后来,亚历山大出生了。布鲁图斯刺杀恺撒后,在他的屋中出现过一个鬼影,对他说:“你在菲力帕还会遇见我的[18]”。提比留斯曾对加尔巴预言说:“加尔巴,你早晚会尝到帝国的滋味[19]”。在罗马时代,东方出现了一个预言,说救世主即将诞生了。塔西佗以为这个预言是指奥斯帕斯的,结果是在说耶稣。以上预言后来都成为了事实。

罗马皇帝多密汀在被刺前夜,曾梦见自己的脖子后面长出一个金头——后来他的继承人果然开创了一个经久不衰的黄金时代。英王亨利六世曾对一个给他送水的幼童说:“有一天你将得到我们正在争夺的王冠。”最后,那个幼童竟成为亨利七世。法王亨利二世的王后曾派人以假名替国王算命,算命者预言这个人将会在决斗中丧生。王后不信,因为她认为不可能有人向国王挑战。可是,她的丈夫后来正是死于一场赛马术的竞技中。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也就是伊丽莎白女王年轻时,曾有一个人尽皆知的预言,说:

当麻织成线,

英格兰就完蛋啦。

把英国几代君主名字的头一个字母排列起来,就有了预言中的“hempe”这个词。于是,人们都认定,等到这几位君主(就是亨利七世、爱德华六世、玛丽一世、菲力普二世和伊丽莎白一世)的时代过后,英国就要天下大乱。感谢上帝,事实并非如此,预言在英国的国名上得到了证实,因为我们当今的国号从“英格兰”改为“大不列颠”了。在1588年以前,还流行过一个预言,当时大家都很费解:

有一天人们看见,

在两个岛屿之间,

挪威的黑色舰队。

在它来了又去了以后,

英国啊,开始大兴土木吧,

因为再不会有战争了!

直到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我国海军击溃以后,人们才明白,原来这个预言是针对西班牙的,他们的国王就姓挪威。

当时还流传过一个占星术的预言:

“88年,一个出现奇迹的年头[20]”。

同类推荐
  • 楼外谈红

    楼外谈红

    作为著名的小说家,李国文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将《红楼梦》中的人和事置于现实生活中,用现代人的视角进行解读,涉及政治体制、人情世故,甚至饮食文化、语言文化,内容广泛而有趣。对《红楼梦》的解读可谓鞭辟入里,独辟蹊径,读出了普通读者所没有看出来的内容,通过通俗幽默的语言,进行深刻的剖析,是一本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国民性、大众心理和多种文化常识的必读书。红楼是梦原非梦,李国文以作家犀利的视角,鞭辟入里,独辟蹊径,在现实世界里重新解读红楼梦,读出了新鲜的内容。
  • 述而批评丛书:先锋之刃

    述而批评丛书:先锋之刃

    我隐隐期待一种小说,既有先锋的皮囊,又能在时代里闯荡。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青年评论家的一次集体亮相。先锋,不断与平庸和俗常相搏斗,不断影响甚至纠正着文学的发展。这份关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访谈录不仅承载着作家们鲜活的性情与趣味,也在述说先锋文学如何由极盛而流散波转。今天,我们不妄谈先锋文学的重振或复兴,只从宝贵的可能性谈起,探寻先锋何为?文学何为?《先锋之刃》是由文学先锋性这一主题延伸出的一系列文章,主要形式是作者木叶与八十年代以来的重要作家、批评家的对话,夹杂两篇作者个人的书评。第一辑中的对话者是八十年代的先锋派,如莫言、余华、格非等;第二辑的对话者是批评家、诗人,如吴亮、韩东、程永新;第三辑的对话者是青年作家阿乙、李浩,最后一篇是木叶与十二位青年作家的集体对谈,讨论新世纪先锋文学的方向与价值。本书的对话录包括许多位当代重要作家的文学观点、创作观点和文学趣味,口语化的风格浅近易读,也尽可能保留了作家鲜活的语气与个性,是研究当代文学的一手资料,也是普通读者了解当代文学的好窗口。由于木叶的发问多与先锋文学相关,这些对话录也较为集中地展现了当代老中青年作家以及作者自己对文学的先锋性的看法。
  •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

    1997年香港回归,作者用他朴实的文笔记录了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本书被收录在2001共和国回顾丛书中,长篇报告文学。
  • 细数同声一个无

    细数同声一个无

    就像一棵蚀空了躯体的老树又逢狂风暴雨,进入1627年,大明的江山愈加飘摇。年初以来,传入宫禁的几乎没有一个好消息,在陕西和广西等地爆发了无数起义,饥饿的农民冲进农庄杀死有产者,连派去进剿的官军都敢杀;东南沿海一带,国籍不明的海盗继续骚扰袭击;在辽东——这也是帝国最为头痛的地区,满洲人成功地完成了对明朝驻朝鲜军队的进攻,随后单方面撕毁同辽东经略袁崇焕达成的停战协议,对宁远和辽河以西其他战略据点施加压力,致使袁崇焕在这年秋天不得不于内外交攻中辞职。
  • 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喜剧”之一,故事场景主要发生在远离尘世的亚登森林中。大约创作于1598-1600年间。《皆大欢喜》取材于16世纪英国作家托马斯·罗奇散文体的牧歌传奇《罗瑟琳》,这种世外桃源式的吟咏牧羊人纯洁无限爱情的牧歌文学是欧洲一个源远流长的艺术传统。牧歌传奇在中世纪中断之后,文艺复兴时代重又兴盛。
热门推荐
  • 我家夫君超腹黑

    我家夫君超腹黑

    前世惨遭渣男小三算计,一朝穿越,她发誓再不做包子!傻子?废物?家族的耻辱?姑娘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做绝美反击战!灭渣男,斗小三,整治恶姨娘,惩治毒姐妹,她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做当世的强者,第一召唤师!!“想娶我?那你有什么本事?”白倾倾挑眉反问。北冥琉华潋滟一笑:“撒得一手好娇,卖得一脸好萌,专宠一位好妻!”“……”世道果然变了,连腹黑大灰狼也学会撒娇卖萌了,那绵羊们如何生存!
  • 我家娘子又重生了

    我家娘子又重生了

    别人眼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颜落眼一闭一睁,又特么重生了?!重生就重生吧,次数多了也习惯了!可是每次重生都回到刚穿越来的地方是得罪了谁?而那个相爱相杀了几辈子的男人,这一世怎么人设说崩就崩了?楚白:恭喜娘子喜提重生!颜落:喜你妹,闭嘴,老娘现在慌得一批。楚白:莫慌,有我在呢!颜落:泥奏凯!你在老娘才慌!【1V1宠文,先苦后甜,美滋滋】
  • 天零纪元

    天零纪元

    这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星际世界,来自遥远宇宙的威胁,太阳的危机,空间之间的战斗,黑科技与高科技的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原来我们之间相隔了一光年

    原来我们之间相隔了一光年

    作为新世纪的家族,才刚年满十八岁的红妖不顾族里的族规,毅然决然的想要打开她的新纪元,爬上了前往太空转移新发明的飞船,在距地球一个光年的空间里碰上了一个类星体,在错乱之中她不慎掉入其中,去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遇到了和她有同样际遇的人,只是他们来自各个对于女主的国家来说的类星体……
  • 蛇蝎毒女复仇千金

    蛇蝎毒女复仇千金

    她的重生,只为复仇!被同父异母的姐姐在手术台上活生生地挖心取肺而死。临死才知,原来她存在的意义,就只是她姐姐的移动血库,活生生的器官捐献人!订婚宴上,未婚夫变成姐夫。就连她的孩子,生来也只是为了剜出心脏移植给姐姐的孩子……无边的恨意让她死不瞑目!她的幸福已断送,她的心已成灰,所支撑她的,唯有仇恨的力量。一朝重生,她身怀异能誓要报仇,要把他们加诸在她身上的痛苦一一讨还,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 异能之谁与争锋

    异能之谁与争锋

    一场“陨石雨”改变了世界,所有人都有了超能力。我们的主角--林漓是一个天赋普普通通的少年,如果硬要说哪里不普通的话,那就是他们一家三代都有一个变异的,不可告人的超能力...也因为这是个不可告人的超能力,导致他明明是主角,却总是被男二抢了风头!生气!生气!算了,谁让男二是他的好兄弟呢~
  • 行将木就

    行将木就

    万年前,一场惊动天地的屠戮之战爆发,生灵烬灭,陆地、海洋……无一不漏,而这场战争的主战场——黎明之海更是生灵涂炭,据《时灵幻书》记载,整片海洋被鲜血染红,万物在悲泣,鲜血的色彩,历经百年才逐渐退去,从此以后,黎明之海便被称为“悲鸣之水”……从那之后不论光明、不论黑暗,都成为行将木就。
  • 薰衣草物语:刻上的记忆

    薰衣草物语:刻上的记忆

    他原本是被人疼爱,捧在手掌心的美丽小公主,亲眼目睹最亲之人遇害,转瞬间从天堂到地狱。为了复仇,他遗弃小公主身份,抹去之前所有,蜕变重生化作复仇小王子,为复仇不惜任何代价,只要得到金牌保镖的头衔,为复仇添加更大的筹码,也是接近仇人便利通道,他加倍努力朝着目标前行,顺利成为仇人之子贴身保镖,可当见到仇人儿子时,所有一切全被搅乱,内心防线在不断瓦解吞噬,爱恨情仇相互纠葛,宛如薰衣草香气,纠缠难忘却只能默默等待。
  • 一念成婚:顾先生,狠强势

    一念成婚:顾先生,狠强势

    “顾总,请问您对婚后的生活有什么想说的吗?”记者纷纷对着这个忽然爆出结婚消息的钻石王老虎展开追问。只见顾霖南那不苟言笑的面容上带着浅浅笑意:“那就是多了一个爹,取了一个祖宗,供了一位公主。”一言出,下面的人面面相觑,难道这位冷面总裁并不满意自己都婚姻?就在此刻宴会厅的大门打开,一位妙龄女子左右手各牵着一大一小巧笑嫣兮的站在那里,那本是挂着浅浅笑意的顾霖南忽然笑的肆意:“你们看,我家祖宗来揪着我回家了,今天都采访到此结束。”之后的之后整个商业圈都明白一点,以前那个犹如修罗般冷漠的男人原来也会如此的温暖。
  •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本书所讲“易经”,包括“经“和“传”,行文时或注明“经”,或注明“传”,或注明为后来学者论述,或总称“易经”或“易学”。全书收录了略说易经与辩证法、易经的对立统一律、易经的质量互变律、易学循环论的再认识——否定之否定律等近40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