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67000000020

第20章 论美[1](1793年)(3)

你所要求的更高的原则正在被寻找着,而且也毫无异议地在被证实着。这条原则不是别的,而是来源于纯形式的存在。现在我不能滞留在对它的讨论上,因为只要密切注视着我的理论,它反正是会得到阐明的。不过我还是要说明,你应该离开至今在道德哲学上仍然迷信宗教的人或者在康德哲学中乱爬的可怜虫用来歪曲道德概念的一切附加观念———因为以后你就会完全确信,既然我能够从你至今为止所表述的意见中推测出你的观念,那你的一切观念也许比你自己现在所预料的更加与康德的道德原则相一致。毫无疑义,平凡的人们至今也没有说出任何比康德的言语更伟大的话,康德有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整个哲学:“请你由你自己来规定吧!”同样,在理论哲学中还有一句话:“自然服从于理性的法则。”这种自我规定的伟大思想在某些自然现象中向我们反映出来,而我们把它叫做美。

在此之际,我依靠着我的美好事业,并继续已经开始的论断,希望它会促使你以我在对你谈论它时的一半兴趣来注意地倾听它。

那么,存在着这样一种对于自然或现象的看法,即这时我们对它们除了自由以外,无论什么也不要求,这时我们仅仅看它们是否由于自己本身而存在的那种东西。这样一种评判方式只有借助于实践理性才是重要的和可能的,因为在理论理性中完全没有自由概念,而只有在实践理性那里自律才超过一切。被运用到自由活动中去的实践理性要求,活动仅仅为了活动的方式(形式)而发生,而且不论是质料,还是目的(终究也是质料)都不对它发生任何影响。如果一个客体在感性世界中出现而仅仅是自我规定的,如果它显示为感性,以致人们在它身上觉察不到质料或目的的任何影响,那么它就被评判为一个纯粹意志规定的类似物(但不是意志规定的产品)。因为能够按照纯形式来自我规定的意志叫做自由意志,所以在感性世界中那种仅仅表现为自我规定的形式就是自由的一种表现;因为观念与直观相结合就意味着被表现,所以二者那样结合,以致二者都服从于一种认识的法则。

因此,现象中的自由不是别的,而是在事物中的自我规定。人们把任何一种从外部的规定同这种自我规定相对立,就好像人们也把任何一种由于物质原因而得到的规定同道德的行为相对立一样。但是,客体不论可能是从物质的强制还是可能从理性的目的得到了它的形式,只要它的形式的规定根据在二者之中的某个之中揭示出来了,那么客体就同样很少表现为自由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规定根据并不在它之内,而是在它之外,而且它不大可能是美的,正如出于某种目的的行为不大可能是道德的一样。

假如审美趣味的判断是完全纯粹的,那么就必定完全弃绝了那种认为美的对象有某种(理论的或实践的)价值和有某种质料构成以及为某种目的存在的观念。它可能是某种它所愿望的东西! 一旦我们从美学上判断它,那么我们只想知道,客体是不是那种它所是的东西,能否由于自己本身而存在。我们很少过问它的逻辑性质,以致我们反而为它“把对目的和法则的独立性看做是最高的美质”———尽管似乎并不是因为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本身会与美不相容,相反,任何美的产品必须服从于法则;但是,因为目的和法则的被觉察到的影响预示为压制,因而对客体就引起了他律。美的产品可以而且应该是合乎法则的,但是它应该表现为摆脱任何法则而自由的。

但是,不论在自然中还是在艺术中(更少些),无论何种对象,只要我们思索它,就都不是摆脱目的和法则而自由的,无论哪个都不是自我规定的。任何一个都是由于另一个而存在的,任何一个都是为了另一个而存在的,无论哪一个都没有自律。自我规定和自为存在的唯一存在物,应该在现象世界之外,在仅凭理性认识的世界中去寻求。美倒是只存在于现象世界之中,因此,仅仅借助于单纯的理论理性和通过沉思默想是没有希望在感性世界中碰到自由的。

但是,当人们放弃了理论研究而像客体显现的那样单纯地接受客体的时候,一切就是另一种样子了。法则、目的不可能显现,因为那是概念,而不是直观。因此,“只要知性不被驱使去寻找客体可能性的现实根据”,那客体可能性的现实根据就绝对不是感觉可以达到的,而且好像是不存在的一样。因此,把现象中的客体作为自由的客体来评判,仅仅取决于完全的抽象具有一个规定的根据(因为不来自外部的规定性是自我规定性的否定性表象,而且是它唯一能有的表象,因为自由只能思考而绝对不能认识———甚至连道德哲学家也不得不将就自由的这种否定性表象)。这样,只要我们既不在形式之外、也不被驱使着在它之外寻找它的根据,形式就显得是自由的。因为假如理智被驱使着去过问形式的根据,那么,理智就必然应该在事物之外去寻找这种根据;因为事物应该或者由概念规定,或者由偶然性规定,然而二者都对客体表现为他律。因此,在客体的形式不强迫反思的理智去寻找根据的情况下,就可以建立起如下基本原理,即客体在直观中显示为自由的。因而,说明自身的形式就叫做美,不过说明自身在这里是不借助于概念的。三角形说明自身,但是借助于概念。蛇形线条说明自身,不借助于概念。

因此,可以说,美是不需要说明或不借助于概念说明自身的形式。

我想,你的某些疑虑现在应该开始消逝了;至少你看到,主观的原则仍然可能转化为客观的原则。而当我们转到经验的领域时,你就会对此有一番大彻大悟,也只有在这时你才会正确地理解感性事物的自律。还是继续谈吧。

任何只有在以概念为先决条件的情况下才被我们认为是可能的形式,在现象中都显示出他律。因为任何概念对于客体来说都是某种外在的东西。任何严格的合规律性(其中数学的合规律性居首位)都是这样的形式,因为它强求我们接受产生它的那个概念;任何严格的合目的性(尤其是有益事物的合目的性,因为它永远同某种其他东西相联系)也都是这样的形式,因为它使我们想到客体的规定和运用,因而必然会破坏现象中的自律。

现在设定,我们在某个客体中实现一种道德的意图,那么这个客体的形式将由实践理性的观念规定,因而不是自我规定的,因此就遭受到他律。因此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即艺术作品的道德的合目的性或者还有行为的道德的合目的性很少增加它的美,以致合目的性反而应该隐蔽起来,而且为了在这里不失掉美,美应该成为完全自由和非强迫地来源于事物本性的东西。因此,假如诗人的诗作中没有美,那么他以自己作品的道德意图来进行辩护也会是徒劳无益的。其实,美总是与实践理性相联系的,因为自由不可能是理论理性的概念———但是仅仅在形式方面,而不是在质料方面。但是,道德的目的属于质料或内容,而不属于纯形式。为了更好地阐明这种区别———大概你在这种区别上误入了迷途———我还要补充如下。实践理性要求自规定。理性的东西的自规定是纯粹的理性规定,是道德;感性的东西的自规定是纯粹的自然规定,是美。如果非理性的东西的形式由理性(理论理性或实践理性,在这里没有区别)来规定,那么它的纯粹的自然规定性就遭受到强制,因而不可能产生美。在这种情况下有产品,而没有类似物,有理性的作用,而没有理性的模仿;因为对事物的模仿要求模仿者与被模仿者共有的只是形式,而不是内容,不是质料。

因此,一个道德的行为如果不同时与审美趣味结合起来,那么,它在现象中永远表现为他律就恰恰因为它是意志、自律的产品。正是因为理性和感性有着不同的意志,所以,当理性实现自己的意志时,感性的意志就被制服了。然而非常不幸,感性的意志恰恰又是那种陷入到感性领域中的意志;因此,如果恰恰理性在完成自己的自律(这在现象中绝对不可能发生),那么我们的眼睛就被现象中的他律侮辱了。但是美的概念仍然在转义上被运用于道德的东西,而这种运用绝对不是没有意义的。尽管美仅仅依附于现象,然而道德美仍然是经验中某种东西与美相符合的概念。为了证明我的美的理论的真理性,我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向你指明,只有在自由显示于现象中的情况下,才能在转义上运用美这个词。因此,与我原先的计划相违背,我先来展开我的理论的经验部分,并且为了休息片刻我就先来给你叙说一段故事。

一个人落到了一伙强盗手中,他们把他的衣服剥光并在凛冽的寒风中把他抛在道路上。

一个过路人走到他身旁,受害者向他申诉自己的遭遇并且恳求帮助。过路人同情地大声说道:“我可怜你,我也情愿把我所有的一切都给你。不过请你不要请求别的效劳,因为你的样子使我难过。你看,那里来了人,请把这只钱袋给他们,他们会帮助你的。”受难者答道:“说得好,不过,如果人的义务需要这种苦难,那么人应该也有力量正视苦难。你的慷慨解囊之举连你软弱感情的微小控制力的一半都不值。”

这种行为是什么? 它既不是有益的,也不是道德的,又不是慷慨的,更不是美的。这种行为仅仅是善心的闪烁,仅仅是同情心的突发。

第二个过路人出现了,受害者又提出了自己的请求。对这第二个人来说他的钱是很珍贵的,但他仍然想要履行人的义务。他说:“如果为你浪费时间,我就错过了赚钱的机会。如果你支付我所失掉的那些钱,那我就背你到离这里只有一个小时路程的修道院去。”那个受害者回答道:“这是个明智的答复,但是应该承认,你准备效劳,这使你花费不大。我看到那里来了一个骑马的人,他会给我帮助,你却为钱出卖这种帮助。”

这种行为又是什么呢? 这种行为既不是富于同情心的,也不是履行义务的,又不是慷慨的,更不是美的。它仅仅是讲究利益的。

第三个人停下来了,受害者对他重述了自己的厄运。在听了叙说以后,那人沉思了一会儿,自我斗争了一番。最后他说:“我很难离开外套,它是我患病躯体的唯一保护,也很难给你留下我的马,因为我已经精疲力竭了。但是义务命令我帮助你。那就坐在我的马上,裹在我的外套里吧———我要把你送到那能够给你帮助的地方去。”那个受害者回答:“善良的人,谢谢你的好心,但是你自己也境遇窘迫,不应该为了我再吃苦。我看见那里走来了两个强壮的人,他们会给我帮助,你太难了。”

这种行为是纯粹道德的(但仅此而已),因为它的完成是违背感性利益、出于对道德法则的尊重的。

现在两个过路人走到受害者跟前并且开始询问他的不幸。他刚刚开口,那两个人就惊讶地叫起来:“这是他! 这正是我们搜寻的那个家伙。”而他也认出了他们,并且惊恐起来。他明白,他们认出他是他们恳求过的仇人,还是造成他们不幸的罪人,他们追赶他是为了向他讨还血债。他说:“让你们的愤恨和报复如愿以偿吧,我只能从你们那里指望得到死。”“不,”其中有一个回答道,“为了让你知道我们是谁和你是谁,把这件长衫拿去穿上吧。我们俩人一起架着你,把你带到那能够帮助你的地方去。”那人深受感动地感叹起来:“啊,宽宏大量的仇人,你使我深感羞愧,你解除了我的怨恨! 请让我拥抱你,并且以真诚的宽恕完成善行吧!”另一个却冷漠地回答:“安静些,朋友,不是因为我想给你帮助,宽恕你,而是因为你遭到了不幸。”“那请你把自己的衣服拿回去!”受害者叫起来,从自己身上脱下衣服,“听天由命吧;不幸地死去,总比成为接受傲慢仇人救命之恩的人好些。”

他站起来并想出发赶路,然而这时第五个过路人走到他跟前,这个人肩上挑着沉重的担子。受害者想:“我已经这么多次受骗了,而这个人不像那种想帮助我的人,就让他从我旁边过去吧。”过路人发现他后立刻放下自己的担子。他主动地说:“我看,你受伤了,也没有气力。这儿离最近的村庄也很远,在勉强走到村庄以前,你会因为流血过多而衰竭。趴在我的背上吧,我会把你带到村庄里去。”“那你的担子怎么办呢? 那你就不得不把担子丢在路上。”“我不知道,也不想这件事,”挑担人说,“我只知道,你需要帮助,我有义务给你帮助。”

我们全家衷心问候你。请你花点时间认真地想一想,挑担人的行为为什么是美的。

(四)

1793年2月19日耶拿

我可能对昨天的信还要补充几行,并向你进一步解释所见的故事的fabuladocet(训诫)。

第五个人的行为美应该在于他不同于所有先到者的特点。

现在情况是:(1)五个人都是愿意帮助的;(2)大多数人为此选择了合目的的手段;(3)大多数人为此准备牺牲些什么;(4)某些人这时是自己战胜自己。其中有一个人按照最纯粹的道德冲动来行动。但是只有第五个人没有要求和没有内心犹豫地帮助了,尽管这要求他做出牺牲。只有第五个人完全忘记自己,并且“那样轻松地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好像仅仅是本能成了他行动的动机似的”。因此,在有一种像是出于自身的自然本性的活动时,道德的行为才是美的行为。总而言之,只有在精神的自律与现象中的自律相一致的情况下,自由的行为才是美的行为。

同类推荐
  • 天才脑筋急转弯(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天才脑筋急转弯(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骆驼祥子·二马(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骆驼祥子·二马(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用户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来自乡间,为生活来到城市,最后选中拉洋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希望。”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
  • 教你学口琴吹奏

    教你学口琴吹奏

    音乐是有节奏、旋律或和声的人声或乐器音响等配合所构成的一种艺术。其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有一定关联,是我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内涵着及关联着我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因为音乐与我们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有一定的关联。特别对我们的心理,会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表达的影响作用。
  • 鲁迅经典

    鲁迅经典

    本书精选了鲁迅先生的经典文章48篇,比较全面地集结了鲁迅作品中适合青少年阅读的部分。林语堂先生说:“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收录在本书中的鲁迅文章,即使篇幅很小,也能感到文字所蕴含的强大力量。因此,他被称为“战士”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当然,鲁迅是多面的,他的部分文章表达的感情极为细腻,读起来温和,然你觉得这个“战士”有时候也蛮可爱。
  • 教你学跳高·跳远

    教你学跳高·跳远

    田径运动是人类从走、跑、跳跃和投掷等自然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运动,主要作用在于健身和竞技,包括田径健身运动和田径竞技运动。
热门推荐
  • 她的司宝贝

    她的司宝贝

    台九:你考了多少分?汪星:578分,你呢?台九:678分,你…汪星:我也会去的,和你一起台九:嘻嘻,你也不能不答应汪星:你啥意思?台九:保证书嘻嘻汪星:你…大哥好台九:平身还记得那个少年吗?还记得你青春时的那个伙伴吗?那个身影是否还会在你梦里出现,你是否还会思念那个对你好,宠你的人……
  • 体育传播学导论

    体育传播学导论

    《体育传播学导论》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强调了体育传播的实际应用,案例和数据比较丰富,其中关于手机媒体和户外媒体的体育传播,在我国体育传播学同类著作和教材中尚属首次出现。《体育传播学导论》对各类传媒中的体育新闻传播工作者、官方和民间体育组织中的体育传播工作者、体育相关企业如俱乐部和经纪公司中的体育传播工作者、社会体育工作中的体育传播工作者等相关人士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 闻一多文学精品选

    闻一多文学精品选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闻一多所获的殊荣仅次于鲁迅,他的作品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本书特别精选了闻一多先生的部分经典作品,其中包括《红烛》《七子之歌》《一个白日梦》等经典诗歌、散文共计90余篇。
  • 驸马靓颜

    驸马靓颜

    【甜文?团宠?双洁】倏地,落倾念对上一双眼底都是她自己倒影的双眸。委屈巴巴的一声“念念。”
  • 天下第一千金大小姐

    天下第一千金大小姐

    这是一个关于金矿山的故事。富家有女生而带金矿,当朝皇帝赐姓“钱”,名多多,钱多多也……
  • 太虚圣祖

    太虚圣祖

    【火爆玄幻】大道仙宗太上宗主,陨落重生回少年时代。这一世,他还是皇城中一个纨绔少爷,才刚刚做了坏事,贪污了国库……看他如何重补前世遗憾,以惊天之姿崛起!
  • 重生之第一名媛

    重生之第一名媛

    “爷爷,这是海边别墅的房产证,已经写上了言言的名字!”“……”“爷爷,这是新公司所有的资产,明天上市,现在已经全部归到言言名下!”“……”“爷爷,婚后我会尽快让您抱上外孙的!”“明天订婚!”“……”某女:“停停停,我都还没有同意呢!”某男:“老婆,我们还是晚上回家好好聊聊吧!”半夜,某女咬牙切齿:“夏正熙,我聊你大爷!”
  • 皇上,多谢厚爱

    皇上,多谢厚爱

    “娘亲放心,若他是孝子,那么我便是孝孙!待百年之后娘亲必不会委屈了。”少年面目纯真,眸间却是透着丝丝狠戾。“既是如此,那我便助你又有何妨!”望着那妖媚身形,他心口微痛。“若是你我无缘,那我宁愿只是当初,不会有梅林相遇,而你必会万千宠爱于一身,不再有那些个顾虑。”那时他抱着冰冷的尸身,空洞的目光沉谧、似水。明知结果却还是飞蛾扑火,一句话平添几分尴尬。被拒绝的表白、禁忌的喜爱,无法在一起的事实,
  • 影帝今天又失算了

    影帝今天又失算了

    【双暗恋情节】你在的地方我就在,没有好巧,全都是蓄谋已久把你拐了比什么都重要,你是我想要看到的余生和安好,你回眸一笑,我记了好多年……小剧场一天情人节“你喜欢什么礼物”“你啊”“我说的是礼物”“苏晚”“……”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