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69200000001

第1章 水最容易消失在水中,人最容易消失在人群中(1)

人最容易迷失的地方,不是莽莽丛林,而是喧嚣人海。生活在其中,人常常像一张破碎的纸片,追逐着每一阵风。

一位西方作家说:“每一阵批评的风都会把我们吹得不知去向。”同样,每一阵溜须拍马的风也会吹得你迷迷瞪瞪。当你遭受指责和嘲笑,恼羞成怒的时候,当你沉浸在别人的恭维之中,一个劲儿飘飘然的时候,你还知道自己是谁吗?你还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吗?

水,最容易消失在水中;人,最容易消失在人群中。

01 人有三个层次,你活在哪个层次?

人是非常矛盾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大多数时候,人是自私的,但有时人又很无私;人都是自恋的,但也有不少人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和感受,一心要活给别人看。

特蕾莎修女说:“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

说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点也不假。小孩子一开始说话,就能说:“这是我的妈妈,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玩具……”美国纽约电话公司曾就电话通话内容做过一项调查,看哪一个字是人们常用的,结果发现是“我”字。在500次电话通话中,“我”字用了3900次,平均一次通话用到近8次。

我有一个亲戚,她有一个4岁的儿子,一天他正在玩iPad,我在旁边看见上面有一张我的相片,就对他说:“宝贝,让我看一看,好吗?”他忙说:“等一下!”只见他用小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了几下,然后才把iPad交给我。一看屏幕,我的那张照片不见了,屏幕上全换成了他的照片。我本来想看我的照片,他却把他的照片拿给我看。看着屏幕上他的照片,我不禁大笑起来。心想人在本性上最关心的还是自己,不管是4岁的孩子,还是像我这样的成年人。

不过仔细一想,人以自我为中心,甚至自私自恋也是有道理的。你看,人其实很脆弱,地震可能震死你、暴雨洪水可能淹死你、狂风吹塌了房屋可能压死你,甚至过马路一不小心,汽车也可能碾死你,即使吃饭,也可能噎死你。人的生命时刻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

世界如此冷酷,我们必须自己保护自己,自己爱惜自己,自己亲近自己。这就难怪生活中有那么多人为了“我”的房子、“我”的车子、“我”的女人、“我”的男人、“我”的名声、“我”的财富等,忙忙碌碌,夜以继日了。

如果说人的本性只是以自我为中心,或者自私自恋,那也就简单了。问题是,很多时候人又很无私,忒在意别人的眼神,他们活着似乎只是为了别人,不是为了自己。鲁迅说,他活着不是为了自己的爱人,而是为了自己的仇人。也有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爱人,而忘了自己,“为伊消得人憔悴”。

在我们周围,从来就不缺少为别人而活的人。一些人为孩子而活,一些人为丈夫而活,一些人为妻子而活,一些人为父母的脸面而活,一些人为房子、车子而活,一些人为上司或老板而活……为了迎合别人,我们忽略自己的需求,压抑自己的感受,冷落自己的情感。

我们必须承认,不管是以自我为中心,还是为别人而活,这些都是人性的真实流露。那么,该怎样来看待人的这一矛盾心理呢?这就要从人的需求开始。马斯洛说,活在这个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五种需求,它们分别是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人际关系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任何人满足任何一种需求都是正当合理的。不过,先满足哪一种需求,后满足哪一种需求,在什么时候应该满足什么需求,以什么方式满足需求……这些问题却常常困扰着我们。在我看来,人性的矛盾就是这些需求之间彼此发生了冲突。比如,当一个人竭尽全力去满足自己生理和安全需求的时候,他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当一个人努力去寻求别人接纳和肯定的时候,他又会变得无私。实际上,根据人的五种需求,每个人都活在三个层次上——

第一个层次:为自己而活。

第二个层次:活给别人看。

第三个层次:为实现自我价值而活。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层次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活在第一个层次的人也有冲向第三个层次的愿望,而活在第三个层次的人也有最底层的需求。正是由于人的这些需求错综复杂、纵横交织、彼此冲突,所以,人们的心理才会矛盾重重,难以捉摸。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一下人活的这三个层次,而你也可以来对照一下,看一看自己究竟活在哪一个层次。

为自己而活的人,习惯人踩人

活在第一个层次上的人,满足的是最低级的需求——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这些人为了生存,没有小情小调,也不会抑郁,更不会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死亡随时都在威胁着他们。他们最强烈的渴望就是生存下来,活下去。所以,他们整天都在为稻粱谋,为五斗米折腰,为自己的人身安全殚精竭虑。

活在这个层次上的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人踩人。为了生存,他们自私自利,不择手段。很多时候,他们不把别人踩下去,自己就爬不上来,活不下去。

如果你看过电影《1942》,一定会对此深有感触。那些衣衫褴褛、饥肠辘辘、浩浩荡荡的逃荒人群就活在这个层次上。那里面有抢劫杀人的、有出卖灵魂的,还有为了一顿饱饭将自己卖到妓院里去的……从中,你看不到一点人的尊严,只有不择手段的求生,几乎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而活。

活在这个层次上的人是自私的,不自私,他们就无法活下来。

活在这个层次上的人是会舍弃尊严的,因为要了尊严,很可能就丢了性命。

活在这个层次上的人,他们的一切行为都被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所驱使,身体和心灵的全部能量都用在了满足这些基本需求上。至于人际关系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对于他们来说,那是遥不可及的奢望,统统都被迫放下了。比如,北京城中的“井底人”,就活在这个层次上。他们为了生存,只能放下面子,居住在城市的下水管道内,哪里还会顾及别人对他们的看法。

所以,对于饥民来说,你不要跟他们讲道理,而要给予他们粮食;你不要跟他们讲廉耻,而要给予他们棉衣。同样,对于“井底人”来说,他们最需要的也不是“体面”,而是“白面”。

一位研究鳄鱼的美国博士说,鳄鱼的一切行动无不出于两个目的:一个是食物和性,一个是保护自身安全。同样,由于活在第一个层次上的人,更多地是为了满足自己生理和安全的需求,所以,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更多的动物性,其人性还没有提炼,其人生还没有展开,是可怜的、悲哀的,也是值得同情的。

当然,如果人的确是出于生理和安全需求而变得自私自利、不择手段、人踩人,还可以理解。但一些人却有很强的心理惯性,他们在生理和安全需求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之后,仍然会习惯性地停留在人踩人的层次上。这种人在物质上尽管很富有,但在心理和行为上仍然是一个饥民。比如,一些过去很穷的人发了财之后,尽管衣食无忧,却依然以这种动物性的方式追求物质,他们已经习惯了人踩人,习惯了用人格去投资,用尊严去纳税。这种人不仅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尊敬,反而会遭到谴责和唾弃。实际上,这里所说的第一个层次上的人,更多地是指这部分人。

我们说,如果只有一瓶水,你自己喝,无可厚非。有了一桶水,你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喝,大家也说不出什么。但是,你用动物性的方式霸占了一水库的水,自己喝不完,家人朋友也喝不完,你依然死死抱住一瓶水的心态不放,不给别人喝,甚至别人都快渴死了,你却自私自利地在水库中游泳、撒尿,那么,这种人即使穿着漂亮的外衣,他的心理和行为依然是属于动物性的,其人生也只能在第一个层次。

对于这种人,有一个成语很贴切,就是“衣冠禽兽”。他们穿得衣冠楚楚,却不要人的尊严;他们坐着豪华轿车,却没有人格;他们在肉体上是个人,在心理和行为上却是个兽。这种人为了自己停一辆车,可以堵住一小区的车;为了自己上一步台阶,可以把别人踩下十八层地狱;为了自己挣钱,可以在牛奶里放三聚氰胺,在鸭蛋里放苏丹红,用工业牛黄来熏中药材……

所以,活在第一个层次上的人不一定是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蛰伏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即使有的人身居高位,既富有又显赫,却依然活在这个层次上。这种人如果不努力进化,不抛弃自己动物性的心理惯性和行为方式,虽然他们过着上流的物质生活,始终也只是个下流坯子,永远生活在人生的最底层——不是踩着别人,就是被别人踩。

活给别人看的人,喜欢人比人

一般来说,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就会自动寻求更高一级的需求。

活在第二个层次上的人渴望满足的是人际关系和尊重的需求。这些东西都是虚的,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穿,却能满足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

人的需求是呈梯次上升的,不会永远停留在物质的层面。当然,如果物质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身体就会生病,甚至死亡。但只停留在物质的层面,心理的需求没有获得满足,我们的心理同样容易得病。大家不要紧张,不要一听到“心理疾病”这四个字就诚惶诚恐。实际上,每个人的心理都有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所以,人人都有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程度不同而已,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有的敢于承认,有的不敢承认而已。

过去,我们很穷,一心只想着如何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心理的问题就退居其次。现在,温饱的问题解决了,心理的问题便自然而然显露了出来。朱德庸有一本书,名字叫《大家都有病》,生动描绘出了现代人存在着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大家知道,物质的需求要从自然界中获取——我们从土地中获得粮食,从果树上获得果实,从草原上获得牛羊……但是,心理的需求则必须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获得。比如吃饭,一个人吃是满足生理的需求,两个以上的人吃不仅能满足生理的需求,还能在吃的过程中彼此交流,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动物不会考虑与谁一起吃,只要有东西吃就行。人不仅要考虑吃什么,还要考虑与谁一起吃。有些人不惜花费数百万美元与巴菲特吃一顿饭,这绝不是为了满足生理的需求,而是为了满足心理需求。

所以,人需要吃,但最好不要一个人孤独地吃,与别人一起吃才有意思。如果你有幸与某位名人一起吃了一顿饭,即使饭菜难吃死了,恐怕你也要津津乐道半年。

有人说,两个人吃的是饭,一个人吃的是饲料。原因就在于:饭,既满足了生理的需求,也满足了心理的需求,而饲料仅仅满足了生理的需求。同样的道理,人需要睡,但孤枕难眠,只有在温暖的怀抱中,才能睡得更香、更甜。

我常常想,为什么像“脸书”这样的社交网站会火爆全球?为什么手机微信会在短时间内席卷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根本的原因恐怕就在于人们渴望交流,渴望满足心理的需求。

在心理需求方面,我们大家都是饥肠辘辘的逃荒者。

现在,由于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渴望获得心理的满足,所以,我们比任何时候都热爱饭局和手机。

满足生理的需求,一个人就可以做到。即使你是北京城中的“井底人”,一个人住在下水管道内,也可以满足自己生理的需求。但要满足心理的需求,就必须到人群中去,让别人看见你,感受到你的存在和价值,进而获得别人的接纳、肯定和尊重。人之所以具有强烈的与别人分享的渴望和冲动,原因大概就在于此。

分享是为了满足自己渴望被尊重的需求,是为了满足自己爱与被爱的需求。一旦这些需求获得了满足,我们就会感到快乐和幸福。倘若得不到满足,我们就会沮丧、失落、孤独和抑郁。正因如此,有了高兴的事情我们才不会独自憋在心头,而是要忍不住对别人讲。对别人讲的目的是为了赢得别人的接纳和尊重,是想让别人承认我们的价值。就像项羽说的那样,衣锦不还乡,就如同穿着漂亮的衣服走夜路,没有人看见,那该是多么扫兴的一件事情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社交圈和关系网,都希望从别人的接纳和肯定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获得别人的尊重。看一看那些一天到晚用手机猛刷微博、微信的人们,他们的动作和姿势活脱脱就像拿着一根烟枪。

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如此上瘾呢?无非是为了满足自己对人际关系和尊重的需求。

不过,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其操作的危险程度也很高。雨果说,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更浩瀚的是人心。人心叵测。很多时候,当你满怀热情试图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喜悦和成就的时候,常常会招致别人泼来的一盆冷水,从头顶凉到脚后跟。你一心期望别人的认可、肯定,却常常招来别人的蔑视和否定。你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却总是遭到别人的嘲笑和羞辱。这时,你会怎么办呢?

一位哲人说:“他人即地狱。”

没有人不在背后说别人,也没有人不在背后被人说。

在这个网络铺天盖地的时代,嘲笑和羞辱他人变得十分容易和快速,其成本非常低廉,还不容易被别人发现,也不会招致报复。打开电脑,每时每刻都有人遭到别人的谩骂、讽刺和侮辱。徐峥拍了一部很火的电影,就有人出来说,他扮猪很像,扮人很囧。郭德纲的相声很受欢迎,有人又说,他是吃大蒜的,根本无法与喝咖啡的相比。

同类推荐
  • 给你插上梦的翅膀:情商教育的100个哲理故事

    给你插上梦的翅膀:情商教育的100个哲理故事

    本书汇集了100个涉及情商教育的经典故事,分为“水温够了茶自香”、“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别让心智老去”、“播撒美丽,收获幸福”、“简单处理危机”等七辑。
  • 不怯场:怕,就会输一辈子

    不怯场:怕,就会输一辈子

    本书能给你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让曾经畏首畏尾的你找回丢失已久的勇气;它能让正在迷茫的你振作精神,去追逐成长的快乐;它能让踌躇不前的你放下包袱果断前行;它能让际遇不佳的你绽放光明,重新拥有无可匹敌的自信。本书通过不同人士成功的经验、教训,告诉正在拼搏的你:只有不屈服于命运、只有敢于拼搏,你才有机会获得更大的成功,你才能过上你想要的生活。全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完全摒弃了繁冗与博杂,只选取与我们日常工作、生活、社交场合息息相关的事例,言简意赅,鞭辟入里,帮你塑造强大的精神气场。
  • 你的口才价值百万

    你的口才价值百万

    本书在充分展示口才的巨大威力和价值的基础上,以丰富的事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练就卓越口才的基本途径、必须知道的各种说话技巧,以及口才在面试、推销、谈判、与同事和上司相处、恋爱、交友中的实际运用,帮助读者掌握各个领域的说话艺术,练就高超的沟通技巧,提前进入成功之途。
  • 一生的护照:终身学习与未来社会的个人生存

    一生的护照:终身学习与未来社会的个人生存

    21世纪的生存概念就是不断地充电和永远的学习,所有的人都必须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为再造适应社会的能力而规划一生的学习生涯。学习是快乐的,如何在快乐学习法则的基础上成功建构理想的学习平台?本书列举了大量终身学习的典范,足以给你一个成功的启示。
  • 谈判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谈判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教你如何谈判成功:谈判人员的交流技巧、通用的谈判技巧、谈判桌上的基本策略、标准谈判手段、反击对方的手段、遇到特殊情况的注意事项等。
热门推荐
  • 秋抚

    秋抚

    十七岁的她懵懂无知,却听从了父亲的安排与他结了婚。本来以为是幸福的开始,不曾想是走进了婚姻的牢笼。面对暴劣的丈夫她该如何生活?这场变质的婚姻是否能够维持下去?本书带你领略上世纪普通农村婚姻家庭的生活现状。家暴妻子,折磨子女,闹翻亲戚,婚内出轨,这个男人世间少有。或许没有太多泪点,但却可以触动你的灵魂。
  • 惶然录

    惶然录

    《惶然录》的作者是费尔南多·佩索阿,编译为韩少功。《惶然录》收集了他晚期的随笔作品,都是一些“仿日记”的片断体……作者被当代评论家们誉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以及“杰出的经典作家”、 “最为动人的”、“最能深化人们心是”的写作者等等。
  • 异本

    异本

    光明还是黑暗,由你选。上帝还是撒旦,由你看。我给“异人”的定义是:异于常人。重点在“异”,还是在“人”,由你想。这本写了一群异人的书,姑且就叫它,《异本》
  • 凋谢(连载二)

    凋谢(连载二)

    推开肯德基那厚重的玻璃门,一阵冷气扑面而来,原本是很舒服的,孟泛舟却没来由地打了个冷战。林雪儿收起那把漂亮的“天堂”伞,用手很夸张地拍着胸口说:“好舒服呀。我说嘛,来这里,多消暑呀!”孟泛舟却不以为然。他同意来这里,只是因为他又饿又累,而又恰巧从它的门前路过。林雪儿点餐的时候,他直接去了洗手间。还好,现在是下午两点多钟,已过了就餐的高峰期,洗手间没有人。他不紧不慢地提着裤子,希望等他回去的时候林雪儿已经在餐桌前等着了。等他带上厕所的门走向洗面盆的时候,他知道他还有机会磨蹭时间。
  • 贤弈编

    贤弈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夫君已离线

    夫君已离线

    新书《冥王请慎重娶妃》 传闻尚书府大小姐居然与奸夫公然在闺阁私相授受。传闻,尚书小姐黎姜嫁不出去,竟是因为贞洁不保。传闻,尚书小姐不顾家人同意,抗圣旨与奸夫私奔!?黎姜得意洋洋道:夫君,传闻你是奸夫?某人扬起嘴角:夫人,何时领夫君出去证实传闻?嗯?五日后,十里红妆,盛世婚礼。黎姜穿着嫁衣坐在喜床上,某人轻轻挑开红盖头道:夫人,这样可否满意?
  • 金牌掌门人

    金牌掌门人

    被媒体誉为金牌掌门人的企业家陈际云,他白手起家敲响了纳斯达克的钟声,风光无限。上市之夜,陈际云开怀畅饮,喝到酒精中毒,当他苏醒时,却发现一个白胡子老道士热泪盈眶地对自己说:“宝贝徒儿,为师真的把你求来了,振兴门派的重担就托付于你了,你一定要成为金牌掌门人!”
  • 世子妃又在求卦了

    世子妃又在求卦了

    她前世征战沙场、生死相搏才换得心爱之人稳固的江山。成婚之日,却发现他将娘亲被囚禁折磨多年,借江淮祸乱杀父兄于难民之手。而她,在暗无天日的天牢中受尽折磨,最后还惨遭剜心而死。重生两次,她都尽力谋划,四处奔波,只为护家人周全,却还是落了个众叛亲离的下场。轮回面前,她凄惨的怒吼:“若有来生,望无来世!”“施主,莫造杀孽!”??他佛骨天成,知命认命,却一心想要改她的命格,消除她满心的怨恨。最后,怨恨还未消除,她却在他的心里扎根了。小剧场:世子妃抵着门不让他关,撒娇道:“世子爷!你就再帮我算上一卦吧!东大街的豆腐西施堵在门口,非要来给你做妾。”世子脸一黑,砰的一声关上了门。世子妃拼命的拍门,“相公!赶紧算算那豆腐西施的姻缘啊,我好去安排一下,这女子太缠人的。”“世子?你是不是算不出来了啊?”“世子,你还能识清你心中的法相吗?”陌湮华无奈的摇头,是了,他心中所有的法相早已变作了她的模样。
  • 淡水厅筑城案卷

    淡水厅筑城案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是我触之可及的温暖

    你是我触之可及的温暖

    (高糖娱乐圈甜宠1v1把隔壁读者都甜哭了!)傅时寒喜欢上了一个姑娘。正想怎么骗人回家呢,那姑娘却自己找过来。“傅老师,听说你演技特别好,要不然我们俩对一下戏吧。”没想到对着对着两人就偷摸的把结婚证给领了。两人白天在节目里恩恩爱爱,回到家形同陌路。粉丝特别好奇:难不成这是两人爱情保鲜的秘诀?许轻言摇头:不,那是因为节目组只给了白天演出时的费用。粉丝:我们众筹!请小姐姐务必二十四小时用心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