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1200000012

第12章

东土九祖纪第三之二(本纪失此目今补出)

五祖章安尊者灌顶(其师。以此子非凡。故以地住极位。为立名字。将以进之也)姓吴氏。临海章安人。始生三月(陈文帝天嘉二年生)能随母称三宝名。有僧过门谓其母曰。此子非凡因以为名。七岁入摄静寺。依慧拯日记万言。年二十受具戒。天纵慧解一闻不忘。陈至德初(陈后主)谒智者于修禅寺。禀受观法研绎既久。顿蒙印可因为侍者随所住处。所说法门悉能领解。祯明元年。随智者止金陵光宅听讲法华(文句注云。二十七。听受金陵)隋开皇十三年(隋文帝)夏受法华玄义于江陵玉泉(时年三十三。次在江陵。奉蒙玄义是也)十四年夏。受圆顿止观于玉泉(一夏敷扬二时慈霔是也)至于余处讲说。听受之次悉与结集。大小部帙百有余卷。传诸未闻皆师之功也。十八年正月。师与普明奉智者遗书。自天台至扬州谒晋王。并奉净名义疏。二月。王遣使王弘送还山。为智者设千僧斋。始用工造国清寺。仁寿元年。晋王为皇太子。师与智璪。奉表至长安称贺。并谢造寺。右庶子张衡。宣令问智者亡后灵异。对以五事(备见百录)皇太子悲喜交至。遣散骑常侍张干震。入山设千僧斋。二年四月。遣扬州参军张谐。入山宣令慧日道场道庄法论二师(隋改寺曰道场。此寺在东都。二师见唐续僧传)于东宫讲净名经。全用智者疏文判释。可令寺众谙委法华玄义者。赍疏入京。众推师随使应令。八月。遣使送师还山。炀帝大业十年(时年四十五)著涅槃玄义二卷疏二十卷。时隋末兵兴寇盗群起。师自序云。推度圣文凡历五载。何年不见兵火。何月不见干戈。菜食水斋冰床雪被。其劳苦有若此云。疏成烈火焚之不爇。师晚年于会稽称心精舍讲说法华。时人赞之有跨朗笼基超云迈印之语(兴皇朗师齐山阴慧基撰法华疏。梁光宅法云制疏讲经。并见唐续僧传。印师未详)。郡中有嘉祥吉藏。先曾疏解法华。闻章安之道。废讲散众投足请业。深悔前作之妄。唐贞观六年八月七日终于国清。寿七十二。腊五十二。初示疾。室有异香。临终命弟子曰。弥勒经说。世尊入灭。多爇名香。其烟如云。汝今可多焚香。吾将去矣。因委曲遗诫。辞理甚切。忽起合掌如有所敬。称净土佛菩萨名。奄然而化。先是贞观元年。同学智晞临终曰。吾生兜率见先师智者。宝座行列皆悉有人。唯一座空。彼天人曰。却后六年顶法师来升此座。计岁论期审晞不谬。是月九日。窆于寺之南山。居国清日。有老父染疾。百药不瘳。其子求救于师。即焚香转法华经。病者闻香入鼻。其疾遂愈。仙居乐安岭南曰安洲。溪流湍急。岁常溺人。师誓之曰。若此溪坦平当于此讲经。旬浃之间白沙遍涌。平如玉镜。乃讲光明法华以答灵惠。尝于摄静寺讲涅槃经。群盗突至。见寺门旌旗耀日神兵执仗皆长丈余。贼众大惊奔走溃散。俗因称为山兵寺。每诵经宴坐。常有天华飘坠其侧。所著八教大意。智者别传。各一卷。观心论疏二卷。国清百录五卷。涅槃玄义二卷。涅槃经疏二十卷。真观法师传。南岳记各一卷。吴越王。请谥为总持尊者(出百录。九祖传。高僧传。三部疏记)。

赞曰。昔在智者为佛所使。以灵山亲闻法华之旨惠我震旦。乃开八教明三观。纵辨宣说以被当机。可也。至于末代传弘之寄。则章安侍右。以一遍记之才(昔河南有一遍照。蒲州有不听泰)笔为论疏垂之将来。殆与庆喜结集同功而比德也。微章安吾恐智者之道将绝闻于今日矣。

六祖法华尊者智威。姓蒋氏。处州缙云人。母朱氏。家世业儒。年十八。为本郡堂长(郡学之职)父母令归纳妇。路逢梵僧谓之曰。少年何意欲违昔日重誓耶。因示其五愿曰。一愿临终正念。二愿不堕三途。三愿人中托生。四愿童真出家。五愿不为流俗之僧。盖前身为徐陵。听智者讲经。深有诣入。对智者亲立此愿。师闻愿已不复还家。即往国清投章安为师。受具之后咨受心要。定慧俱发即证法华三昧。唐上元元年(高宗)欲卜胜地说法度人。执锡而誓曰。锡止之处即吾住所。其锡自国清飞至苍岭普通山(台婺分界)可五百里。以隘狭不容广众。陵空再掷。至轩辕炼丹山。师既戾止。翦棘刈茅班荆为座聚石为徒。昼讲夜禅手写藏典。于是名其地曰法华。既而学者子来。习禅者三百人。听讲者七百众。常分为九处安居。师身长七尺。骨法古秀。每登座有紫云覆顶。状如宝盖。鸟雀旁止有同家畜。众苦乏水。浚一石井才三尺深。日给千众冬夏无竭。法华至仙居上阪(仙居台州属色阪坂同坡也音反)约八十里。师每日往反。斋粥禅讲未尝少违。咸谓有神足通。永隆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趺坐禅堂而化。异香七日不歇(自上元初建寺。至永隆初入灭。才七年耳)是日众见坐逝于寺。而上阪之人见师赴檀越舍。至人起灭其不可测识若此。传法虽众。唯天宫威师为之正嗣。师在大宗朝。名德升闻。召补朝散大夫封四大师(耆老相传云。唐有四大师。谓引驾大师。护国大师。余二阙闻。今详考隋唐僧传。但有引驾之名。其员有四)吴越王。请谥玄达尊者。宋朝皇祐初元。仙居令伍祑。于传道处重修殿庭奉安真像。是夜有虎绕殿三匝而去。元丰五年十三代孙忠法师。躬礼舍利增饰其塔。录行实而记之曰。师与天宫同时行化。俱受封官继祖之位。若横论秖成八世。竖分则有九代也。昔如来涅槃。阿难结集。出二弟子。一名商那。一名末田地。居国虽异行化则同。故付法藏。横列二十三。坚分二十四。今智者示灭。章安结集。出二弟子。亦同其时。阿难结集之际。阇王送供一夏。章安结集之日。炀帝送供十年。挹流寻源。智者如东土一佛。章安有似阿难。二威亦犹商那末田地。炀帝外护有同阇王。可不信哉。师平日坐禅旧址。至今不生春草。

赞曰。世谓徐陵对智者发五愿。转身得出家学道。证法华三昧嗣承祖位。今详观愿辞。何期心未深。而所获更胜。殊不知灵鹫同会。咸为得入。故能以自在力用。或现宰官身。或示比丘相。昔徐陵今法华。大权益物随愿出兴。岂当以世间仕宦因福受报者比量之耶。此意有权实二义。唯明教者知之。

七祖天宫尊者慧威。姓刘氏。婺州东阳人。总角之岁深厌劳生。遂入空门祝发受具。闻法华大弘天台之道。即往受业刻志禅法。昼夜惟勤三观法门。顿获开悟。时人见其深入威师之室。遂以小威师称之。后归止东阳。深居山谷罕交人事。自法华入灭之后。登门求道者不知其数。传法之的唯左溪耳。师于高宗朝。与法华同封朝散大夫四大师。吴越王。请谥全真尊者。

赞曰。或见梁氏统例二威缄授其道不行之言。则便以为缄默无言坐证而已。然梁氏此言。将以张皇荆溪立言。弘道之盛。故权为之重轻耳。要之讲经坐禅未尝不并行也。不然法华听习千众。天宫求道无数。为何事耶。是知其道不行亦太过论。

八祖左溪尊者玄朗(与本朝圣祖讳上下字同)字慧明。婺州东阳人。姓传氏。双林大士六世孙也。母葛氏。感异梦而有娠(唐太宗贞观十八年生)既产未尝作婴儿啼。每见人则欣笑盈面。九岁(高宗永徽二年)肄业清泰寺。受经日过七纸。唐武后如意二年(时年五十)落发得戒。闻天台盛弘止观。即往求学。未几一家宗趣解悟无遗。常以十八种物行头陀行。依凭岩穴建立招提。面列翠峰左萦碧涧。因自号曰左溪。每言。泉石可以洗昏蒙。云松可以遗身世。常宴居一室。自以为法界之宽。心不离定口不尝药。耄耆之岁同于壮龄。揉纸而衣掬溪而饮。洗钵则群猿争捧。诵经则众禽交翔。幽栖林谷深以为乐。一日有盲狗。至山长嗥伏地。师为行忏。不逾旬日双目俱明。每翘跪祈请。愿生兜率内院。敛念之顷。忽感舍利从空而下(天宝中建塔奉藏。会昌发毁寺。僧缄而閟之。至皇朝开宝六年。复建塔藏之本山东南隅)开元十六年。州刺史王正容。屡屈入城冀亲法喜。师不欲往教。辞之以疾。与永嘉真觉为同门友。尝贻书招觉山居。觉复书千余言。有諠不在廛。寂不在山之语(今永嘉集。有答友人书。近世有左溪住山。清穆刊二书于山中。而序之曰。左溪永嘉同道也。左溪之言非不知也。彼将有激云耳。永嘉之言非责也。彼将有说云耳。此常人所不能知也。反是而议者惑也)师所居兰若坐非正阳。将移殿与像。用力实艰杖策指挥。工人听命为日未久。旧制俨然山水频涸。众以为患。举杖刺之岩泉涌出。尝累成二塔。绘事悉煎香汁不用牛胶(此用观音诸陀罗尼经画像之法)天宝十三载九月十九日。呼门人谓曰。吾六即道圆。万行无得。戒为心本。汝等师之。即端坐长别。寿八十二。夏三十一。弟子有梦。其居宝阁第四重者。寤以告邻。邻梦亦协。时以为表第四天慈氏内院也。荼毗已。门人分舍利为二分。一塔左溪之西原。遵像法之遗制。一塔东阳之东原。尉邑人之后思。司封李华。为之铭云。禀法十二人。的嗣曰荆溪。新罗传道者。法融。理应。纯英。撰法华科文二卷。及修治法华文句。吴越王。请谥明觉尊者。

赞曰。刺史张成绮状其行曰。师诲人无倦讲不待众。一郁多罗四十余年。一尼师坛终身不易。食无重味居必偏厦。非因讨寻经论不虚然一灯。非因瞻礼圣容不虚行一步。未尝因利说一句法。未尝因法受一豪财。遂得远域龙象。邻境耆耋。争趋以前填门拥室。若冬阳夏阴弗召而自至也(耋徒结反年八十也)。

九祖荆溪尊者湛然。姓戚氏。世居晋陵荆溪。时人尊其道因以为号。家本习儒。故幼学夙成。在儿童中超然有迈俗志。年十七(睿宗景云二年生。至玄宗开元十五年。当十七岁)访道浙右。遇金华方岩。授以止观之法。开元十八年。始从学左溪(时年二十)溪与之语知为道器。尝谓师曰。汝曾何梦。答曰。畴昔之夜。梦披僧服掖二轮游大河中。溪曰。嘻。岂当以止观二法度群生于生死之渊乎。遂以处士服受教观之道。天宝七载。始解缝掖著僧伽梨(时年三十八。受业于宜兴君山乡净乐寺。缝掖儒士布衣。僧伽梨。翻为大衣。二十五条也)寻诣会稽一律师博究律部。久之演止观于吴门。开元左溪既没。师挈密藏独运东南。谓门弟子曰。道之难行也。我知之矣。古之至人。静以观其复。动以应其物。二俱不住。乃蹈乎大方。今之人或荡于空或胶于有。自病病他道用不振。将欲取正舍予谁归。于是大启妙法旁罗万行。尽摄诸相入于无间。即文字以达观。导语默以还源。乃祖述所传著为记文。凡数十万言。使一家圆顿之教悉归于正。每以智者破斥南北之后。百余年间。学佛之士。莫不自谓双弘定慧。圆照一乘。初无单轮只翼之弊。而自唐以来。传衣钵者起于庾岭。谈法界阐名相者盛于长安。是三者皆以道行卓荦(力角反卓荦超绝也)名播九重。为帝王师范。故得侈大其学。自名一家。然而宗经弘论判释无归。讲华严者唯尊我佛。读唯识者不许他经。至于教外别传但任胸臆而已。师追援其说辩而论之。曰金錍。曰义例。皆孟子尊孔道辟杨墨之辞。识者谓。荆溪不生则圆义将永沈矣。天宝大历间(玄肃代三宗)朝延三诏。并辞疾不起。师始居兰陵。尝与江淮名僧四十人。同礼五台。有不空三藏门人含光白师曰。顷从不空游历天竺。见梵僧云。闻大唐有天台教迹。可以识偏圆简邪正明止观。可能译之至此土耶。师闻之叹曰。可谓中国失法求之四维(左传。孔子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后汉东夷传序。中国失礼求之四夷)晚归台岭。大布而衣。一床而居。以身诲人耆年不倦。大兵大饥之际。学徒愈蕃。瞻望堂室以为依怙。建中三年(德宗)二月五日。示疾于佛陇。语门人曰。道无方性无体。生欤死欤。其旨一贯。吾归骨此山。报尽今夕。要与汝等谈道而决。夫一念无相谓之空。无法不备谓之假。不一不异谓之中。在凡为三因。在圣为三德。爇炷则初后同相。涉海则浅深异流。自利利人在此而已。汝其志之。言讫隐几而化。寿七十二。夏四十三。门人奉全身塔于智者茔域之西南隅。所著法华释签。文句记。止观辅行。止观搜玄记。各十卷。止观文句一卷。为司封李华说。止观大意一卷。释签别行十不二门。金刚錍。止观义例。三观义涅槃后分疏。观心诵经记。授菩萨戒文。始终心要。各一卷。略净名疏十卷。记三卷。净名广疏记六卷。治定涅槃疏十五卷。文句科。止观科。各六卷。华严骨目二卷。法华三昧补助仪。观心补助仪。各一卷。方等忏补助仪二卷。门人梁肃撰师碑铭。而论之曰。圣人不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出。自智者以法付章安。安再世至于左溪。明道若昧待公而发。乘此宝乘焕然中兴。盖受业身通者三十九人。搢绅先生高位崇名。屈体承教者又数十人(史记。孔子世家云。弟子盖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今言。受业身通。谓通教观之道。有言见身发通者无义)吴越三请谥圆通尊者。本朝元祐初。永嘉忠法师遣门人扫塔。草棘荒芜不能辨。即案梁氏碑。去大师茔兆百步寻识之。其龛已空。唯乳香一块耳。夜梦玄弼山君谓曰。昨者天神遣多人。取全身去也。不须犹豫。于是即旧基建石塔以识之。

赞曰。疏以申经记以解疏。夫然故旨义始归于至当。而后人得以守其正说。大哉释签妙乐辅行之文。其能发挥天台之道。畴不曰厥功茂焉。不有荆溪。则慈恩南山之徒。横议于其后者。得以并行而惑众矣。师之言曰。将欲取正舍予谁归。诚然哉。宝训也。本记言搢绅受业者数十人。知当时儒宗君子学此道者。若是之盛。今所闻梁李三四人耳。惜哉。

同类推荐
  • 证道歌颂

    证道歌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eroes of the Telegraph

    Heroes of the Telegrap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断鸿零雁记

    断鸿零雁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皇甫冉往安宜

    送皇甫冉往安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船山思问录

    船山思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遇见你,在劫难逃

    遇见你,在劫难逃

    苏梦汐,一个身份低微的佣人之女,妄想用一颗肾和一份纯真的爱去换与贺家少爷相守一生,却终究是痴心妄想。“贺毅轩,一颗肾,一条命,还不足以证明我的清白吗?”“苏梦汐,你个贱人,诡计多端,休想我会相信你!”一场邂逅,以为遇见了爱情,未曾想是孽缘。当苏梦汐死后,一尸两命,贺毅轩才幡然醒悟,他放纵别人杀了他最爱的女人,他该千刀万剐!
  • 碎片大世界

    碎片大世界

    前养老院院长杨爱丰在前妻和养老院的老头老太太们的鼓动下进入了全息网游【碎片】中。“王大爷,我知道你是特种兵,你先把枪放下。”“刘大爷!那只兔子不能吃!护工呢!快把刘大爷带走!”“刘奶奶!不能和NPC谈恋爱啊!”强人工智能的NPC带给网游无限的可能性,让【碎片】的游戏内容甚至超越了单机游戏。升级迅速!满级才是游戏的开始!剧情丰富!互动成为任务的主流!沙盒、养成、收集、战斗、社交、冒险、种地、挖宝!一切尽在碎片的世界!(已有一部完结的呃中篇漫画???人品有保证!)
  • 好日子

    好日子

    一个乡下人想要有出息,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当兵,二是读书,第三是做生意。李明亮最初选择读书,他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两个哥哥都不肯费脑筋去读书,宁愿扑在田里下死力气。所以当李明亮说他想读书考大学时,他父母亲高兴得差点流泪,勒紧裤带省钱供他上学。他娘在灶台上炒菜倒油时,大拇指按住油壶的口子,让菜油像一条丝线般顺着她的拇指滴出一点点,随后迅速止住。全家人嚼着没油味的霉干菜,一点也不感觉到难过,相反还挺自豪。按照李明亮母亲的话说,我们家明亮读书考大学,将来要做官的,我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李明亮第一次参加高考,分数差了五六十分。
  • 墨白渊浅之别样三生

    墨白渊浅之别样三生

    自墨渊生祭东皇钟后,白浅把自己活成了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七万年后,又是因为东皇钟,她丢了一抹元神和情丝。她坠落凡间,失去记忆,却又走出一条不同的路。这是一个只属于墨渊和白浅的三生三世,这里有一个不一样的白浅,她坚强、独立、果敢、大气,敢为天下先,她用自己的努力成长为一个可以与她师父并肩的女上神。他沉睡,她等待;她历劫,他陪伴。即使忘却彼此,也从不曾相负……
  • 快穿之穿越重生猎杀者

    快穿之穿越重生猎杀者

    思寤死了,成了一名穿越重生者猎杀小组的一名成员,唔,也是唯一的一名成员。她的工作就是需要去不同的世界,让故事的轨迹正确发展,而不是被那些穿越重生者抢走“主角光环“,简单来说,就是拨乱反正,至于猎杀什么的,还有比让他们失败更快意的报复方式吗?
  • 捡不完的硬币

    捡不完的硬币

    我已经想要嫁人了,怎么你还不来娶我?是苦等还是告白?是偶遇还是创造机会?你真的只是迟钝吗?又或者顾及其他?想要靠近,你却在天边,故意疏离,你又出现在眼前……
  • 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

    和《人民的名义》一样精彩的反腐力作!已改编为电视剧《忠诚》,由胡玫导演,张国立、焦晃、刘蓓等人主演。《中国制造》和《人间正道》、《天下财富》形成了周梅森全景式反映我国当代改革生活的三部曲。这三部作品结构恢宏,视角多变,故事大开大合,震撼人心。《中国制造》着眼于政治体制的改革,通过一个市级领导班子的交接,描写了一场同志之间的战争。描写了经济发达市平阳十几天内发生的壮丽感人故事,把姜超林、高长河等为代表的高层领导,田立业、何卓孝等中层干部,田立婷、李堡垒等社会底层的普通群众三个层面的人物的思索和奋斗、奉献和牺牲、感情和命运,纠葛交织成一幅迎接新世纪的改革交响曲,气势恢宏,情感真挚,情节动人,是一部反映新时期的扛鼎力作。
  • 遇妖

    遇妖

    小花出生的时候是只蔷花妖,然后很快变成了一只鬼。身为一只鬼,她一不害人,二不勾人。唯一的兴趣爱好就吸某人的血,吃某人做的饭,偷窥某人洗澡。后来有一天偷窥途中被某人拖进浴室,于是又加了一件爱好——与某人洗人鬼浴。众人眼里某人是这样的——离群索居,自视甚高,行为古怪,举止离奇,并且时常对着空气自言自语。可是在她心里,他却是这样的——腹内诡计无数,身怀世间奇术,最重要的是,他是她的夫君。离群索居的十年,其实是与一只女鬼结为夫妻。自视甚高的表象,在他五岁的时候为她翻开一页食谱时便已经不复存在。行为古怪的背后,无人知道他的背上趴着一只女鬼。举止离奇之余,其实每每都是在将到处乱飞的妻子牵回自己的怀里。每一次对着空气说话,她都躲在他的怀里咯咯发笑。曾经在一出生就遭到遗弃,而后却成为举国上下的大恩人,只因为他愿意娶一个死人为妻。场景一:家中有长辈为他张罗婚事,约在一家酒楼见面。“在下便是姜涉归。”“我五岁时,曾因为摘花而害了一条性命。”“我十五岁时,又害死过一条性命。”“姑娘不怕?”“姑娘莫急,在下还未告诉你,五岁时死的,是我那心爱的童养媳,十五岁死的是我更心爱的暖床丫鬟……对了……我今年就二十五了”“姑娘生得好模样,在下其实很喜欢。”“姑娘若执意要嫁,那便无需准备嫁妆了,只一副上好的棺木即可,陪葬之物,自由我王府所出。”“对了,姑娘稍等。还有一句,姑娘若嫁过来,便是在下的发妻,棺木可置双人棺,在下百年之后,涉归愿意与姑娘在地下做一对鬼夫妻。”“姑娘慢走,在下送送你吧。”“鬼夫妻?随口一说而已,小花,你莫信。双人棺?我给她埋个木头人进去总行了吧?”“好……刻得丑丑的,像……曲波?这也太狠了……”场景二:某女和蛇妖聊天,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不肯去投胎吗?”蛇妖想也想直接回答:“放不下你家男人?”某女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错了···”蛇妖又想,“你家男人长得好看,你怕下去找不到比他好看的男鬼?”某女嗤笑出声,等了一会儿,终于,身旁一直在低头剥鱼刺的男子抬起头,露出险恶蛇妖的表情。“虽然我家夫君长得很好看,但是曲波,人蛇有别,你配不上他的。”蛇妖露出獠牙,想喷毒液,却被某女的夫君那凉凉的一眼生生的将毒液自己咽了回去。场景三:一日宫中大宴,诸家公子皆大显文采,独有他一个人连一句诗都做不出来。其父深觉羞耻,欲责备。
  • 年少邂逅

    年少邂逅

    讲的是一个清贫小伙陶小庆的一生,当一个男生开始早睡早起,开始投资自己,保护眼睛,抽空健身学习,走路开始抬头挺胸,一心向钱,你猜他是为了什么
  • 用心理学搞定你的“混蛋”上司

    用心理学搞定你的“混蛋”上司

    不管你是职场新人还是已混迹于职场多年的老江湖,职场心理学都将是你避免成为炮灰的宝典。本书是一本绝不枯燥的职场生存手册!它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职场中的种种注意事项,让你加薪、升职、成为领导眼中的红人便不再是一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