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1600000002

第2章

道經上

道可道章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常者,不變之謂也。物有變而道無變,物之變,至於念念遷謝。俯仰之間,未嘗少停。至所謂道,則無始無終,天地有盡而此道無窮。是之謂常。常之為道,不可行而至,亦不可名而得。使其可行,即非常道。使其可名,即非常名。自未始有天地,而真常之理已具於無名之初,故無名為天地之始。及天地既判,高女之名生,萬物自是而滋,故可以名者,物之母也。聖人體真常之道,以出入於有無之間,故妙者大道也、無也,徼者小道也、有也。吾欲觀其妙,則與妙同入而歸於無。吾欲觀其徼,則與繳同出而游於有。妙即徽,繳即妙,有即空,空即有。其本同,其末異。故同謂之玄。不獨此也,至於玄之又玄,即能使眾繳之問,無非眾妙,是謂眾妙之門,言其於徽妙有無之間,無煉澤而皆妙也。

天下皆知章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傾,音聲之相和,前後之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五千言,上可以通於妙,下可以通於繳。以之求道則道得,以之治國則國治,以之修身則身安。其言常通於是三者,此其所以微妙玄通,深不可識者歟。此章言吾之本性自未始有物,孰為美、孰為惡、孰為善、孰為不善,及有生既立,形名遂分,人皆知美之為美,然而不知惡之名已從美生,人皆知善之為善,而不知不善之名已從善起。蓋天下之物,未有無對者。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傾,音聲之相和,前後之相隨,有其一未有無其二。聖人知之,必立於物之先,順物自然。為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取善,不捨惡,未嘗執一,未嘗不一,終日為未嘗為,終日言未嘗言,是以萬物並作,吾從而與之作。作而不辭,萬物並生,吾從而與之生。生而不有,方其有為,非我之為,順物而已,故為而不侍#1。及其有功,非我之功,應物而已,故功成而不居。由其不居於末,而居於先,以吾 所居者不可得而去,是以物不能去。

不尚賢章第三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矣。

有矜有伐,即為尚賢。有愛有取,即為貴難得之貨。有見有色,即為可欲。以一身言之,心為君,耳目鼻口手足支體為民。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者。我以矜伐先民,則民各矜其能,矜而不已,則其勢必至於爭。我以愛取先民,民各取其取,取而不休,則其極必至於盜。我以可欲為心,責得不止,凡有見於前、動於目,無不欲得,則其極必至於亂。是以聖人虛其心,弱其志,強其骨,實其腹。夫心與志,人之道也。骨與腹,天之道也。聖人天而不人,眾人人而不天。所謂天而不人者,心猶腹也,志猶骨也。傳曰願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耿而已。蓋易足者腹,難足者心。聖人在天者,其實如腹,其堅如骨,莫知所以實而實,莫知所以堅而堅。既實且堅,則心不期虛而虛,志不期弱而弱矣。眾人則不然,一於人而不天,故爭奪取與,心志內強,心狂則責,愈取而愈不足,是腹未嘗實也。志滿則怠,怠則不足與有然,是骨未嘗強也。聖人內守既明,外不足以動內,是使民無知無欲也。夫有知則必雜,有思則必邪,物之所不能免。聖人知不雜、思不邪。我能知,知知不能為主,是謂知者不為。所知既真,所為不亂,故知亦無知,為亦無為。以此施之國、施之身,則無不治。

道沖章第四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乎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沖虛而妙,迫而取之,若不可得。故曰或不盈。然其深妙愈用而愈不窮,物物自道而道未嘗物,故曰似萬物之宗。古之學道者,未嘗有進而必為之志。挫其銳者,不必為也,未嘗有畏而不為之心。解其紛者,無不為也,未嘗取善而為美。和其光者,不取善也,未嘗惡惡以為非。同其塵者,不捨惡也,湛然自住而不住於湛然,故似或存。吾不知其始,故不知誰之子。吾不知其先,故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章第五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蒭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蒭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大仁不親,雖若不親,而其仁無不徧,小仁親親,雖若親親,而其仁有不徧矣。故天地之於萬物,聖人之於百姓,初非物物而親,人人而愛,如已祭之蒭狗,若用非用,若棄非棄,若貴非貴,若賤非賤,其視物如蒭狗,其自視如橐籥。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橐籥不自知其生風,風亦不自知生於橐籥,故愈動而愈無窮。儻必欲以仁親物,則仁必不徧。儻不以虛應物,則應必不周。今以言求言,尚將恐竭,而況欲以一身觀萬物哉?不若中虛內守,時然後言,吾不知其言,故言滿天下無口過。

谷神不死章第六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神藏於體,猶山之藏谷,故曰谷神虛以實為體,實以虛為用。谷神無體,寓於有體而不死者,猶其致養於玄牝也。玄者,天也,於人為鼻。牝者,地也,於人為口。鼻以虛而納天炁,口以虛而食地精。故玄牝之門出入精炁,人之所以不死者,以其根本天地也。若能知其節制,因其自然,以不用用之,常使綿綿若存,猶谷之虛,則神動天隨,無不應也。

天長地久章第七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施地生,施生之道在天地,未嘗一日捨田,其施物不已,其生物不測。天未嘗愛其施,地未嘗息其生,是之謂不自生。由其不自生,萬物恃之以生,故能長生。聖人亦然。知此心不變不壞,浩然與天地同流,故於此身無可愛者。一心之運,知無不為,舉措之間無非善利,猶其所得,以非身為身,故天下之有身莫我若也。是謂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人所以不能成物者,以其自私也,我無自私,故能成人之私。物得其私,我得其得,是謂兩得。

上善若水章第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人,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

上善利物,不擇處所,苟有物,吾斯從之,故其善若水。上而雨露,下而江河,不擇地而處,不擇物而施,雖汙穢之所,無所不周,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聖人之利物亦然。居不擇方,故所至於善地心不自私,故所蘊為善淵。施不擇物,故所與為善仁。口無擇言,故所言為善信。循理而行,行無不正,故其正為善治。無心於事,事無不成,故其事為善能。未嘗有動,動必中節,故其動為善時。蓋眾人所趨,聖人之所棄,聖人之所有,眾人之所無,未嘗與物同途。故我未嘗有爭於人,而人亦無尤於我。

持而盈之章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知其盈而持之,不若未嘗盈之為善也。知其銳而揣之,不若未嘗銳之為得也。知盈而持,銳而揣,已為不善,而況盈而不持、銳而不揣者乎?盈而益貪,銳而益驕,金玉滿堂,不知其止,富貴而驕,未能驕物,先喪己心,是為自遺其咎。四時之運,功成者退,天道猶此,況於人乎?

載營魄章第十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洞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為玄德。

載者,初也。營者,造也。魂者,人之陽。魄者,人之陰。自初造魄抱魂於魄,能使魂魄相抱、一而不離乎?嬰兒者,陽氣未散,內和以柔,非嬰兒之能,然乃專氣之效,不期致而致之,故專氣致和,一而不雜,能如兒子乎?超然玄覽,非不善也,然此心未忘,則不足以語道,故能滌除玄覽,使之無疵乎?以愛愛民,愛始不周。以事治國,國始不治。清靜臨民,民將自化。故曰能無為乎?陽動而開,陰靜而闔,一開一闔,變化所出,然動而不已必窮,動以而闔,守靜養動,故曰能為雌乎?內外明白,中心洞然,雖不涉事為,猶然為靜塵所累,必能自知無自然後知不為礙,故曰能無知乎?聖人於物生之若父母,畜之若子孫,然生而不取以為有,為而不恃以為功,長而不自以為主,非體玄德不能矣。

三十輻章第十一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身為有,神為無,神藏於身,以虛用實。故耳非虛不聞,目非虛不見,鼻非虛不嗅,口非虛不納,身非虛不觸。故利雖在實,用則在虛。如三十輻以為轂,非虛則轂無以運,埏埴以為器,非虛則器無以容,鑿戶牖以為室,非虛則室無以明。耳目鼻口集而成身,然五官非虛不用,神非虛不舍。虛之為用,大矣哉。

五色令人章第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目能視色,然目以色盲。耳能聽音,然耳以音聾。口能嘗味,然口以味亡。田獵馳騁,取貨無厭,皆由心能取而生,然亦由能取而喪。蓋神藏於內,而耳目心口分神之用,為視為聽為嘗為知,若視不出色,是以色奪視也,聽不出聲,是以聲奪聽也,嘗止於味,是以味奪口也,心止於取,是以取奪心也。四者奪於物,則目猶盲也,耳猶聾也,口猶爽也,心猶狂也。曷若返而求之,使見不以色,見見為目,聞不以聲,聞聞為耳,嘗不以味,嘗嘗為口,知不以心,知知為心。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腹者,受而不取,納而不留,易足以無情,非如目之無厭,愈見而愈不足也。目馳於外,腹止於內,聖人專內而忘外,故去彼取此。

寵辱若驚章第十三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 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寄於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乃可託於天下。

何謂寵辱若驚,《中庸》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是以君子無入而不自得。夫寵與辱,皆非吾素,得寵若驚,恐其辱之將至也。失辱若驚,恐其寵之方來也。故畏寵如畏辱,得寵如得辱。故曰辱為下。知其皆自外來也。何謂貴大患若身?《孟子》曰: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息者,國常亡。然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則又何患?身未可無思,其不思則大患,必有患未可免,思其可免,則吾身不亡。惟貴大患如貴吾身,然後可以免患。不獨此也,故貴天下如貴吾身,然後可以寄天下,愛天下如愛吾身,然後可以託天下。蓋以大患為身患,然後可以保身,以天下之患為身患,然後可以保國。

視之不見章第十四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為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視之不見,不可以色求也。聽之不聞,不可以聲取也。搏之不得,不可以形索也。既不為色、形、器之所囿,則所謂元明者,乃一精明耳。方其未散,混而為一,雖寄於明而不可謂明。故曰其上不繳。雖不可謂明,亦不可謂不明,故曰其下不昧。未嘗須突可離可去也,故曰繩繩不可名。雖歸於無物,不可謂之無物,故曰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恍惚者,出入變化不主,故曰常之謂也。其來無始,故迎之不見其首。其去無終,故隨之不見其後。試執古道以御今有,則今猶古也,以今之猶古,則知古之猶今,是謂道紀。道紀者,無去來古今之謂也。

古之善為士章第十五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惟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涣兮若冰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弊不新成。

士之微妙玄通者,其遇物若冬涉川,不果於行也。若畏四鄰,不果於知也。儼若客,不自以為主也。涣若冰釋,不自以為固也。敦兮若朴,不自以為文也。曠兮若谷,不自以為實也。渾兮若濁,不自以為清也。人見其似濁矣,靜而觀之,久則徐清。人見其安於不為矣,動而試之,則徐生。惟聖人然後能養清於濁,養動於靜,故常清常動,而未嘗盈,言其得所養也。惟其得所養,故能以弊為新,以常為變。若以新為新,則其成不終曰而竭矣。

致虛極章第十六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虛者道之極,靜者道之始,故於靜言守,於虛曰極。蓋言學道者,篤於守靜以為本,極於至虛以為成,方萬物並作,吾不與之俱作,而徐觀其復。所謂復者,窮理盡性以致於命也。凡人必假四大以成體,地堅水濕,風動火煖,相合為身,方其芸芸,馳驅四大,與物皆遷,不知其復也。及風火既離,地水漸壞,則此覺知依何而住。乃知此覺外緣既散,止歸自心。心為身根,由有妄想,養成客慧,故有塵勞,不能自靜。妄想既除,客慧自息。吾之心體本自湛然,是為歸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命者,吾之天也。既識其天,則不變不異,知其不變,是之謂常。人之所以妄作者,蓋由客慧流轉,不知自心流轉不停,而生禍害。若以本靜元明照知客慧,不取流轉,識之常常,是之謂明。內體至常,譬如虛空不拒群相,如是則容,物物自容,非去非取,如是則公,公則王,王則天,天則道,道則久,愈久而愈尊,愈大而愈光明。故沒身不殆。夫自歸根至復命,非守靜者不見,至若自容至久,則非虛極者不能。此首章所以先言之。

太上章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有不信。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上德下知有之,而不能識之,其次親之譽之,則識之矣。其次親譽不足,則從而畏之。其次畏之不足,則又從而侮之矣。蓋不親即畏,不畏則侮,自然之道。夫下之所以不信其上者,非必下之過也。由信不足於上,故使之疑於下,而不足怪。聖人自信既篤,猶兮不言。及其事成功立,百姓莫知其所以致之,雖欲不信之有,不可得。

大道廢章第十八

大道廢,有仁我#2。智惠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道散則降而生非,偽勝則反而貴道。降者道之微,而反者衰之極也。方道之未散,仁義潛乎其中,不可分別指數。及其煦煦為仁,而人以煦煦懷其仁,孑孑為義,而人以孑孑懷其義。使大道之行以公天下,則仁義又何足以進於其前哉?不幸而又有小智小惠者,切七義而行之,則偽自此滋,亂自此始,是之謂降而生非。及其末流,人偽既多,無非非者,群非之中,稍有自異於是,從而貴之。故六親不和,然後知有慈孝,家國昏亂,然後知有忠臣,是謂反而貴道。方其散則見其似而忘其全,及其衰則蕩然無餘而貴其似,此其所以每降而愈下也。

絕聖棄智章第十九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屬,見素抱朴,少私寡欲。

聖者不自以為聖,智者不自以為智,使聖智而可絕,皆非聖智也。七者不自以為仁,義者不自以為義,使七義而可絕,皆非仁義也。大巧不見其巧,大利不見其利,使巧利可絕,皆非巧利也。聖人用其實,不取其文,故其見於外者,無其形,眾人竊其似,以亂其真,故令見於外者有所屬。無其形者利物,而物不知,有所屬者,徒足以亂天下而已。聖人惡偽之足以亂真,故欲絕其本原,以救末流之弊,使天下之人不復懷利心而竊聖智之行,假七義而棄孝慈之實,用盜賊而棄巧利之便。惟以素朴先民,民見其見素抱朴,則不敢以文欺物;不以私欲示民,民見其少私寡欲,則不敢以文自欺。

故為而不侍:『侍』疑當作『恃』。

有仁我:『我』疑當作『義』。

同类推荐
  • 上清化形隐景登升保仙上经

    上清化形隐景登升保仙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卫济宝书

    卫济宝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日

    九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元叟行端禅师语录

    元叟行端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精分世界

    网游之精分世界

    一个离奇的网游世界,现实里每个人都在这个游戏里,他们分饰两角。女主是身轻萝莉,可是却在游戏里扮演一个冲锋陷阵的骑士,霸气凛然。男主本身邪魅,可是扮演的npc却单纯可爱,用那绝世美颜,迷得众人神魂颠倒。看女主如何用双重身份玩转游戏~
  • Oh Yeah, Audrey!

    Oh Yeah, Audrey!

    It's 5:00 a.m. on Fifth Avenue, and 16-year-old Gemma Beasley is standing in front of Tiffany & Co. wearing the perfect black dress with her coffee in hand—just like Holly Golightly. As the cofounder of a successful Tumblr blog—Oh Yeah Audrey!—devoted to all things Audrey Hepburn, Gemma has traveled to New York in order to meet up with her fellow bloggers for the first time. She has meticulously planned out a 24-hour adventure in homage to Breakfast at Tiffany's; however, her plans are derailed when a glamorous boy sweeps in and offers her the New York experience she's always dreamed of. Gemma soon learns who her true friends are and that, sometimes, no matter where you go, you just end up finding pgsk.com with hip and sparkling prose, Oh Yeah, Audrey! is as much a story of friendship as it is a love letter to New York, Audrey Hepburn, and the character she made famous: Holly Golightly.
  • 慕少霸爱:小妻别想逃

    慕少霸爱:小妻别想逃

    明明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却总是一次次不经意的相遇;他生性冷淡,她淡雅如菊;为了孩子他一纸婚约将她束缚在身边。高冷如他却宠溺她成瘾:“老婆大人,别生气了。我错了。”“谁是你老婆?别乱叫。”“如假包换的结婚证,你赖不了。”“那是协议结婚。”“结婚证可是真的,现在你就是我夫人。”“你的冷漠和高傲呢?”“装的。”“……你脸呢?”“不要了。”直到前妻归来,她恍然大悟,逃离他的世界,他开始他的追捕逃妻计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网游之永恒战神

    网游之永恒战神

    张恒,原本只是打算在游戏中,赚点小钱养家糊口,却不想意外与四个美少女结成队伍。冒险中,与她相识,与她相知,与她相恋,与她相守以沫!张恒:我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玩家,但为了守护心中所爱,我愿意成为战神,成为守护她的永恒战神!PS:这是一本传统的网游小说!
  • 张鸣说历史:角落里的民国

    张鸣说历史:角落里的民国

    本书讲述的主要是民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作者选取了与一般史书不同的角度,内容多为与人物或历史事件有关的奇闻趣事。大到军阀与总统,小到茶壶与牙刷,无论话题大小,都被作者信手拈来,为读者讲述了一番不为人知的另类历史,更能引发读者对历史真相的深刻思考。
  • 生活玩家怎么生活

    生活玩家怎么生活

    混迹在各个游戏里面的生活玩家李歌阳进入了全球首款超脱现实的大型全球网游《幻想世界》,凭借他多年的生活玩家经验,他也依旧在《幻想世界》里用三个月成为华夏区前二十的炼药师。他也以为会如同其他游戏一样在《幻想世界》里平淡炼药赚钱。如同他十八岁之后的每天一样在游戏中看看美景,在帮会中聊聊天打打屁,调戏调戏萌新,做做生活玩家的工作,领一些帮派或者工作室的任务,靠着这些任务奖励金让自己从十五岁活了三年。但平淡生活一切都从他因为好奇一场剧情开始改变。
  • 系统之古代生活体验游戏

    系统之古代生活体验游戏

    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秦朗为了爱慕的大明星陈默而不断努力着,一个神奇游戏机的出现却打乱了她追赶的步伐……一部可以让任意时空中两人灵魂互换的沉浸式虚拟游戏机,一个长相酷似陈默的少年,一个穿越时空的爱情喜剧故事。“这个游戏怎么这么真实?我不会真穿越到古代了吧?”秦朗心中嘀咕,“但是明明有人给我公布任务,还有任务奖励啊!嗯,这就是个游戏。”秦朗:“古代生活体验游戏”嘛,那我就尽情游玩了!李牧天:那不是游戏啊!你要对别人的人生负责啊!
  • 道友,看群聊

    道友,看群聊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凌啸有幸重活一世,却依旧逃不脱这八苦,苦苦挣扎,坚韧求生。直到有一天,他脑子里联通了一个未知的世界,那里的人告诉他。世间有鬼,人可超凡!
  • 风把悲伤扬起在灰色的秋天

    风把悲伤扬起在灰色的秋天

    一次意外,她含冤入狱,五年青春就此浪费重新归来,整个世界都抛弃了她,犹如一粒尘埃,随风而去。但她从不曾忘了,她叫叶明明,明天的明。不轻言放弃,含泪奔跑,誓要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一笔色彩。向往的无比神圣的舞台蒙上了灰,前所未有的迷茫袭卷而来,她叶明明,在现实的漩涡中挣扎。“你相信这个世界很美好吗?”“我信,我无一刻停息的相信着!”………………后来,明天的明,变成了没有明天的明。
  • 神葬忘川

    神葬忘川

    以吾之血躯,奉为牺牲,三生三世永坠阎罗,只为情,故虽死不悔.三生挚言,以我悔碎之,红衣血夜绽尽刹那芳华.忘川彻响黄泉,冥门开,百鬼怒,血尽十里,将以冤魂代之.吾乃黄泉之神,司世界万物之命,生老病死亦不过弹指一瞬.但仍逃不过那含眸一笑.三生碎,银铃殇,屠世间之万物,却只为一人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