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4000000031

第31章 张承志

静夜功课

张承志

张承志(1948——)北京人,回族。当代作家。著作有《老桥》、《金牧场》、《绿风土》、《心灵史》等。

静夜功课子夜清时,匀如池水的夜静谧地等待着,悄悄拍了拍,知道小女儿这回真地睡熟了。

蹑脚摸索,漆黑不见门壁。摸索着突然踢了椅子一下,轰隆砰然的炸响惊得自己晕眩了刹那。屏息听听,暗幕中流响着母亲女儿的细微鼾息——心中松了一下。

摸至椅子坐下,先静静停了一停。

读书么?没有一个读的方向。

写么?不。

清冷四合。肌肤上滑着一丝触觉,清晰而神秘。我突然觉察到今夜的心境,浮凸微明的窗棂上星光如霜粉。

我悄悄坐下了,点燃一支莫合烟。

黑暗中晃闪着的一星红点,仿佛是一个异外的谁。或者那才是我。窗外阴云,室内沉夜:黑暗充斥般流溢着,不知是乌云正在浸入,还是浓夜正在漾出。其中那一点红灼是我的魂么,我觉得双目之下的自己的肉躯,已经半溶在这暗寂中了。

我觉得那红亮静止了,仿佛不愿扰乱此界的消溶。于是我坐得牢些,不再去想书籍或纸笔。这样,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了真正的夜。我惊奇一半感叹一半地看着,黑色在不透明的视野中撕絮般无声裂开,浪头泛潮般淹没。黑的粒子像溶了但未溶匀的染料,趁夜深下着暗力染晕着。溶散有致,潮伏规矩,我看见这死寂中的一种沉默的躁力,如一场无声无影的角斗。手痉挛一下,触着的硬硬边缘是昨夜读着的书,高渐离的故事。

远处窗外,遥遥有汽笛凄厉地撕裂黑布般的夜,绝叫着又隐入窗外沉寂。高渐离的盲眼里,不知那永恒黑暗比这一个怎样;而那杀人呼救似的汽笛嘶叫,为什么竟像是高渐离的筑声呢。

我视界中的黑暗慢慢涌来,在我注视中闭合着这一抹余空——若是王侯根本不懂音乐呢——黑潮涨满了,思路断了。

我在暗影里再辨不出来,满眼丰富变幻的黑色里,没有一支古雅的筑。

那筑是凶器……我决心这样任意遐想一回。应该有这样的夜:独自一人闭锁黑暗中思索的夜。如墨终于染透了、晕匀了六合的纸,我觉得神清四明,四体休憩了。我静静地顺从地等着,任墨般的黑夜一寸寸浸透我这一具肉躯。

墨书者,我冥冥中信任的只有鲁迅。

但这夜阵中不见他,不见他的笔。渐离毁筑,先生失笔,黑夜把一切利器都吞掉了。是的,我睁大双眼辨了许久,黑色的形形色色中并不见那支笔。只有墨,读不破的混沌溶墨。

春秋王公显然是会欣赏音乐的,而到了民国官僚们便读不懂鲁迅的墨书。古之士子奏雅乐而行刺,选的是一种美丽的武道;近之士子咯热血而著书,上的是一种壮烈的文途——但毕竟是丈夫气弱了。

因为乌云般的黑暗在浸漫淹没,路被黑夜掩蔽得毕竟窄了。

我心中残存着一丝惊异,仍然默默坐在黑暗的闭室之中。黑暗温暖,柔曼轻抚,如墨的清黑涤过心肺,渐渐淹上来,悄然地没了我的顶。

近日爱读两部书,一是《史记·刺客列传》,一是《野草》。可能是因为已经轻薄为文,又盼添一分正气弥补吧,读得很细。今夜暗里冥坐,好像在复习功课。黑暗正中,只感到黑分十色,暗有三重,心中十分丰富。秦王毁人眼目,尚要夺人音乐,这不知怎么使我想着觉得战栗。高渐离举起灌铅的筑扑向秦王时,他两眼中的黑暗是怎样的呢?鲁迅一部《野草》,仿佛全是在黑影下写成,他沉吟抒发时直面的黑暗,又是怎样的呢?这静夜中的功课,总是有始无终。

慢慢地我习惯了这样黑夜悄坐。

我觉得,我深深地喜爱这样。

我爱这启示的黑暗。

我宁静地坐着不动,心里不知为什么在久久地感动。

黑暗依然温柔,涨满后的深夜里再也没有远处闯来的汽笛声。我身心溶尽,神随浪摇,这黑暗和我已经出现了一种深深的默许和友谊。

它不再是以前那种封闭道路的围困了。此刻,这凌晨的黑暗正像一个忠实的朋友,把我和我的明日默默地联系在一起。

张承志天道立秋天道立秋1990年立秋日,是个神秘的日子年复一年地,北京人渐渐开始从春末就恐怖地等着入伏。一天天地熬,直到今年是一刻刻地熬。长长无尽的北京苦夏,在这一回简直到了极致。

一点一点地挨着时间,无法读书;无法伏案。不仅是在白昼,夜也是潮闷难言,漆黑中的灼烤实在是太可怕了。

我有时独自坐在这种黑热里,像一块熄了不多时的炉膛里的烧烬。心尖有一块红红的煤火,永无停止的折磨着自己。似乎又全靠着它,人才能与这巨大的黑热抗衡。久久坐着,像是对峙,汗流浃背之中,自觉颊上冷笑。

天亮以后几个时辰,大地便又堕入凶狠的爆烤。雨没有用,在路上奔走着,眼见雨点也像热水溅落着。雨衣里面的汗浸透了衣衫,不知为甚么人偏还要穿着雨衣。

有谁能尽知我们的苦夏呢?街上老外,满脸愚蠢和汗水。

度夏的滋味,中国人是说不出的。

后来愈热愈烈,我几乎绝望。再这样热下去,连我也怀疑没有天理了。

可是,那一天是立秋。上午我麻木地走进太阳的爆烤,心里全是关于日晒和夏天的回忆。内蒙大草原上夏季的紫外线像颜料一样,大半个下午就能把脸颊染红。有一年我们在草地上搭圈,一个从北京回来的知识青年来了,大家都笑:一群红脸蛋中只他一个小白脸。第二天,他也红了。自那时我懂了紫外线决不像北京的夏日。北京的暑热是丑恶的、折磨的、阴险的,让人恨但是说不尽缘由。这么想着,我走在白晃晃的阳光里,心中麻木了一些,热烦便减弱了一分。所以,那个时刻来临时,我没有太留心。我已经不信任节气,不相信北京今年夏天还能立秋,我已经决心和这个毒日头熬到底了。古诗云: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我如今品出了那诗味来了。那个时刻应当记下来,但又毫无记一笔的必要:家家户户的月份牌和挂历上都印着——1990年8月8日,立秋。可是我没有半点预感。我没有任何对于它的期待,没有想象那种享受。在久久的煎熬中,预感与灵性,以及想象,都真的萎蔫了。

火一样的上午,过去了。

中午时我还是没有预感。只是拼命做着自己最爱做的一件事。这是一种唯一的度命方式;沉沉地抓紧,竭力地证明。在恐怖的酷热中,一切都呈着残酷感,但又呈着难言的美。这件事是我的宗教仪礼,身心都纯净透明,尽管觉得生命骤然消耗了。

走进下午的阳光时,我看见人的影子在蠕动。我觉得胜利的感觉浮在自己颊上。生命又战胜了,我默想,这样活着如同战士。

下午的阳光开始显得五彩缤纷,美丽得让人忘却了残酷,异想天开地看见一丝温柔。如同一个在四面戈壁沙漠中的扳道工,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低低的、女性的唤声一样。即使如此——在那个瞬间里我也并没有意识到它。

突然觉出“凉爽”的一刹那,我怔了一怔。那低低的唤声正阴柔地浸漫而来,一瞬之间,不可思议,永远汗流浃背的身体干了。我吃惊地回顾,发现行人们——北京人们都在彼此顾盼。接着,满树叶子在高空抖动了,并没有风,只是树杈间传来一个讯号。我差一点喊出声来,一切是这样猝不及防,只在那分秒之间,凉爽的空气便充斥了天地人间。

我几乎想落泪。久久的苦熬居然真能结束,立秋是真实的。只这样怔了一刹那,天空中那凉爽开始疾疾运行。如同有一只无形的巨手,按动了一个无形的天道的天头,把怜悯和公正一同随着凉爽送进了这个苦难世界。蓝天顿失了那种眩目的光亮,此刻蓝色纯正。风升得更高,连梢尖上的叶片也在凝思——但是涌涌的凉爽漫天盖地而来,在这一个时刻之中消除了全部往昔的苦热。

我感动地站在大街正中。

我在沉默着呐喊。我是证人,我证明天理的真实。凉爽溶化着抚摸着我。它是证人,它证明我坚持到了今天。

立秋……中国简练的总结呵。那个时刻里我突然懂得了古典的意味。古人的遭遇,古人的忍耐,古人的感受与判断,以及古人的划分与总结。立秋二字,区别凉热,指示规律,它年复一年地告诉我们这些愚钝的后人——天道有序,一切都在更大的掌握之中。

从那天立秋以后,应该说,是从那一刻立秋之后,我和北京人便享受着凉爽的快感。人人都心平气和了,等着下一个更痛快的节气。同南方北方的人们交流,大都感受略同。立秋律,执法全部中国。听说,有个老外在立秋那天激动地说:你们中国人的节气真棒!我想,这也许是最后一点能教训老外的事了。

回想以前许多年都没有留心。年年立秋,我都没有感性。也许是从未经历过这样一个残酷的苦夏吧,也许是因为从小缺少关于天道的教育。

沐浴着广袤无际、阴柔轻漫的凉爽,我久久感动着。从立秋的时刻至今,我每一天每一瞬都意识着这秋之伟力。我不再迟钝,不错分毫,我用肉躯和心,一点一点地品味着、记录着。我想证明——天道的存在;但我已经预感到证明的艰难。

因为,中国早就证明完毕,而且语言简练至极,仅仅用了两个字。

同类推荐
  • 傅山故里文丛·散文卷(下)

    傅山故里文丛·散文卷(下)

    《傅山故里文丛》是由太原市尖草坪区文联和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共同主编的一部大型丛书。共分诗歌、散文、小说三卷,约100万字,有诗歌200首,散文180篇,小说80篇,入选作者80人。作品反映了尖草坪区近三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风貌。本书为散文卷。
  • 学·问:聆听李敖的睿智人生课

    学·问:聆听李敖的睿智人生课

    《学·问:聆听李敖的睿智人生课》以语录、述评、小传的形式,从处世、两性、文章、政治、文化等视角向读者展示这位“文化狂人”的傲骨与个性,揭示并审视他的各种思想和观点,可以帮助读者朋友们更深刻、全面地了解和理解李敖先生的为人和学问。除此之外,《学·问:聆听李敖的睿智人生课》还有另外一个使命,那就是通过李敖先生幽默、犀利的态度以及对生命的顿悟与达观,鼓励更多的人热爱生活,积极地面对人生。
  • 徐志摩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徐志摩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昨夜中秋。黄昏时西天挂下一大帘的云母屏,掩住了落日的光潮,将海天一体化成暗蓝色,寂静得如黑衣尼在圣座前默祷。过了一刻,即听得船梢布蓬上悉悉索索嗓泣起来,低压的云夹着迷朦的雨色,将海线逼得像湖一般窄,沿边的黑影,也辨认不出是山是云,但涕泪的痕迹,却满布在空中水上。
  • 灵性阡

    灵性阡

    鲁迅在北京大学的教员预备室里坐着,一个他不熟悉的青年默默地送上一包书,匆匆又走了,鲁迅打开一看,是一本《浅草》。数十余年以后,我走进当年鲁迅坐着休息的地方,同样拿着一本《野草》,却看不到鲁迅眼中的北京和北京的世界。离开家乡许多年以后,我们的家乡都已被城市的景观所置换,然而荒野仍旧是荒野,海是海,岛是岛,蝶归蝶,舞归舞。我的生活中仍有一位静坐在恒河岸上的苦行僧。在瓦拉纳西的渡口岸边的烧尸台上,静坐,入禅,无视于身旁的生生死死。各种生的匮乏,借助各种名目占据恒河两岸的大千世界,占据海和岛的各种空间,像花占领蝶,像蝶占有舞,像火葬仪式占据了我们一生中几次重大创伤的时空。
  • 我行我诉

    我行我诉

    《我行我诉》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杂文、言论逾百篇,其中大多在各类报刊公开发表过。作者称:“我行我诉”是其几十年写作历程的形象写照。“自1977年从事新闻采编开始,我便在人生道路上一边行走,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不停地用文字来诉说自己的见闻与感受。”有人把人生比喻为一场长跑,但在这长跑的道路上各人的角色却不尽相同。作者以自己的文字,成就了自己独特的风景。
热门推荐
  • 王后的项链(上)

    王后的项链(上)

    《王后的项链》是大仲马在1849年和1850年发表的小说。故事取材于路易十六宫廷中的一个真实事件,以一条项链为线索,情节涉及欺诈和王室丑闻。在一定程度上是法国大革命前夕处于风雨飘摇中的路易十六王朝的真实写照。
  • 穿越V5,王妃有个APP

    穿越V5,王妃有个APP

    只不过在手机上装了个APP,居然穿越了!还穿成了个傻子。慕筱舒大呼坑爹,但是更坑爹的还在后头某人曰:“本王知恩图报,愿将全部身家交付。”“可是你只有一个铜板……”某人威武霸气:“本王给你!”慕筱舒掀桌:“这还不如一个铜板呢!”“本王的房子给你住,本王的手下给你用,你还不满意?别急,本王的人也给你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把温柔给了谁

    你把温柔给了谁

    他亲手将她送上手术台,强压着恨意,“你妹妹死了,你也别想活!”她泪流满面,方知嫁给他,不过是场阴谋。为了腹中孩子,她不得不仓皇出逃……
  • 到此丝方尽

    到此丝方尽

    架好故障的山地自行车,踏着弥漫的雾气,走上矮坡顶端那座大宅台阶的瞬间,他仿佛被某种预感猛然攫紧,敲门的动作蓦地僵住了。然而沉重的大门却并未紧闭,门缝间倏地探出一张绢偶人的面孔,那皮肤苍白得犹如细腻而脆弱的茧纸。“顾教授你终于来了!我等了你好久啦,还担心雾起了你能不能找到这里呢。对了,我就是给你发邮件的徐以绚!”“绢偶人”一见他,便发出欢快的少年声音,赶忙跨过高高的门槛,上来握手致意。他收回手避开对方的热情,稍稍触碰到的指尖冰凉得异样。“你认错人了,有扳手吗?”
  • 寂静回声

    寂静回声

    航运西路31号有一家海景旅店,经营者是年过古稀的老妇人梅芙。这家旅店有些不同寻常,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投宿者,大多都是不健全的人。梅芙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一直守护着海景旅店。然而平静的日子,最终被熟知梅芙过往的文森特的到访而打破。故事开始在梅芙的记忆中往返穿梭。梅芙有一个双胞胎妹妹,名为伊迪。伊迪天真、善良,有着天籁般的歌声,但却一直笨拙而喧闹,因为她是唐氏综合征患者。梅芙的父母坚决不愿将伊迪托付给精神病院照顾,他们无视世人狭隘的偏见和指责,尽可能地为姐妹二人提供平等的关注。然而母亲去世后,无助的父亲不顾梅芙的反对,选择将伊迪送往女修道院,而梅芙的命运也由此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大嘴巴 小气鬼(绿绿的小蚂蚱)

    大嘴巴 小气鬼(绿绿的小蚂蚱)

    绿绿老师出了个谜语给小蚂蚱猜——“小蚂蚱加苗老师,打一部电影的名字。”小蚂蚱说是《绝代双骄》,可绿绿老师却大笑道,是《花样年华》。现在你知道绿绿老师和小蚂蚱的关系有多铁了吧?他们一起表演情景剧:《螳螂的爱情故事》,小蚂蚱演雄螳螂,绿绿老师演雌螳螂,小蚂蚱冲着绿绿老师亲爱的亲爱的乱叫,绿绿老师忸忸怩怩地做可爱状,全班同学都笑疯了。小蚂蚱鼓励绿绿老师去相亲,说你去相亲了,就会有老婆,就会有一个像我这么聪明又伟大的儿子-好臭美的小蚂蚱哦!
  • 春秋公羊传

    春秋公羊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终与自己相遇

    终与自己相遇

    双子星座的陈准,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对于人生有着精准的计算。大学里,他是风风火火的学生会副主席,是帅气十足的乐队贝司手,当然也是无数女生迷恋的对象。而毕业后的工作也是坦途一片,几乎已让他这枚齿轮与机械城市完全吻合,直到那场会议,改变了一切。在公司充满无声暴力的压迫下,陈准终于失去了准度而无法运转,就在此时他遇到了曾经交往过的女孩沈歆儿,并决定与她一同骑行川藏线,以逃避生活的混乱。然而走上逃避的路途之后,他却更多的是发现与醒悟。陈准决意回到北京,并获得听见自己内心声音的能力。
  • 神演天下

    神演天下

    在这片世界里降生的第一个无姓之人,他是纯粹的人类,身上的血统却不属于任何一脉,没有人知道他的灵魂从何而来。他睁开眼睛,看世界,为了揭示连神明都无法逾越的困惑。
  • 快乐生活一本通

    快乐生活一本通

    本书内容包括:服饰巧搭配、美容小技巧、烹饪小窍门、养生小秘方、居家巧安排、理财有高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