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0300000036

第36章 胜慧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四

复次舍利子。一切有学阿那含辟支佛。于此福行。应先发起如是胜心。得不退转一生补处。次当作佛。菩萨摩诃萨亦应于此发随喜心。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此福行中一切善根亦皆随喜。劝请诸佛转妙法轮。此福行中以一切菩提善根。悉共回向。未发菩提心者。语令发起。已发菩提心者。诸菩萨为说回向。以利养摄诸贫穷。以医药施诸疾病。于诸怯弱。亦当亲近为作怜愍。于诸毁戒以法覆护。出离罪报令住涅槃。于和尚阿阇梨。尊重供养如佛世尊。于讲法处精进勇猛。求诸法师设百由旬。亦应故往乐闻正法而无厌足。于说法者无所希望。常当亲近恭敬供养。如己父母不生疲厌。又福行中。于身口意不生动乱。离诸过失。住佛塔庙。摄受梵福集诸善本。圆满相好庄严化身。离诸口过庄严。语业。决定胜解庄严一心。游戏神通庄严佛刹。以清净智庄严法相。闻彼正法离诸障碍。得无障碍。于说法者欢喜称赞。于所说法不生执着。亦无损坏如是庄严解脱法门。以诸园林施佛及僧。如是庄严佛菩提树。植诸善本怜愍一切。业惑清净得无生灭。如是庄严菩提道场。发无尽愿施诸玩好。获得圆满无尽宝手。远离颦蹙平等如掌乐施一切。而先获得面目端严。彼诸有情共喜乐见。光净严饰施诸有情。而获光明普照一切。赞美言辞非由积习。戒福德藏悉皆清净。生人天中。十善道业亦复清净。神通变化亦不唐捐。顺诸佛教不起分别。深心清净平等开化。为诸有情之所爱敬。于最上法及胜解行。随力为说。而能摄受一切福行。又当发起一切智心具七圣财信为先行。一切世间之所爱敬。是故决定最先开导。而能圆满一切佛法及诸善法。此说是为菩萨摩诃萨福行善巧。云何诸菩萨智行善巧。谓于因缘发生智解。云何因缘。谓深心乐欲随知法会。勤求善友住于佛智。不依声闻辟支佛智。于论议师极生信乐。其说法者。知彼器已内心具足。于其智慧无有悭惜。相续为说甚深妙法。彼闻法者为作如是求法相应。则能于此智行相应。云何求法相应。谓于法师得是少义。而于初夜后夜思择称量。此等云何是理非理展转研究。乃至心无所得。离诸障碍。及无垢染。得出离智发真实行。于此甚深法。广大法无边法。胜外道法。智解通彻常放光明。最极高显踰于山峰。勇猛精进不舍重担。行殊胜行心唯一境。富乐作意不舍杜多。常乐法乐不持世行。求出世法忆念不忘。随为宣说。圣族弟子咸皆欢喜。开导胜缘。奉持禁戒惭愧庄严。趣向佛道无明暗蔽。诸无智者。悉自远离而得慧眼清净。广大觉悟深妙觉悟极妙觉悟。以观察智。复能分别自他功德。而使纯熟圆满清净业报。是为菩萨摩诃萨智行善巧。复次求智菩萨。于法师所行四种施。何等为四。谓桦皮纸笔墨等及妙法座。一切利养法集偈赞。是为四种。于智行中而得成办。又智行中于法师所。应当成就四种守护。何等为四。一者守护身。二者守护善。三者守护处所。四者守护所化徒众。是名为四。又智行中。而复成就四种重担。何等为四。所谓法智财物及与菩提。是为四种。又智行中成就五力。一者信力于法胜解。二者精进力勤求多闻。三者念力于菩提心而无忘失。四者定力于一切法决定平等。五者胜慧力复乐多闻。是为五种。于智行中而得圆满。又智行中成就四戒。何等为四。谓真实法戒。勤求法戒。决定法戒。向菩提戒。是名为四。又诸勤求法者。于智行中成就四忍。何等为四。一者敝恶人来毁生骂辱。不应加报。善言悔谢。二者风日寒热及饥渴等。悉能忍受。三者于和尚阿阇梨。随转给侍。四者于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住大法忍。是为四种。又复成就四种精进。何等为四。所谓多闻精进。总持精进。辩说精进。正行精进。是为四种。又智行中。而复成就四种胜定。何等为四。所谓离相寂静。心一境性。入神通定。悟佛知见。是名为四。又智行中成就四法。云何为四。谓诸有不住。非自然性四缘生灭是无主宰。唯一信解。是名四法。又复成就四种方便。何等为四。一者随转世间。二者随转契经。三者随转于法。四者随转于智。是为四种。于智行中而得具足。又复成就四无碍道。何等为四。所谓波罗蜜多。七菩提分。八圣道支。及一切智智。是为四种无障碍道。又复成就四种无厌。何等为四。谓多闻无厌。辩说无厌。寻伺无厌。智慧无厌。是名四种。又智行中如是知见。而复随顺一切有情一切刹土。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胜慧慈悲喜舍。所以者何。舍利子。乃至诸菩萨。决定于诸智中。以是知见而为先行。彼若安住是智。而得通达一切智行。诸佛威神之所护念。诸有魔等皆不得便。普为集会一切智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于胜慧波罗蜜多得智行善巧。云何诸菩萨念处善巧。菩萨念处此有四种。何等为四。一者以身观身念处。二者以受观受念处。三者以心观心念处。四者以法观法念处。云何以身观身念处。舍利子。此诸菩萨修身观时。观身前际观身后际。观身现在。而此身者从颠倒生。随因缘灭。无动无作无自性无执取。譬如诸外山林药草种等。从因缘生。亦无自性及无执取。又此身者如墙壁瓦砾草木影像。谓蕴处界。是无执是空。是无我我所。是无常是速朽灭。是不精实。是颠倒法。是可厌离。是不坚固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观。当乐勤求坚固之身。所以者何。谓如来身。如来身者。即法界身金刚身。不可坏身坚固身。于三界一切最胜妙身。修是观时。当知凡夫粗重秽恶具诸过患。彼复能离一切过患。得获如来最妙身相。又当观念诸有情身。由何所造相续不断。谓四大种及阿赖耶识。造作执持。薰习功能有无量力。譬如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外四大种有种种门种种处种种名种种相种种物。由是一切有情任持命根。身四大种集起。亦复如是。有种种门种种处种种名种种相种种物。由是一切有情。于其命根亦复任持。以别相观身无常。而不厌离生死。以别相观身是苦。而不乐住涅槃。以别相观身无我。而不远离化度有情。以别相观身空寂。而无毕竟寂灭。以别相观身远离而不舍善法。彼能如是以身观身者。应当了知。是不坚固是不可爱。观内身者。而知烦恼不能容受。观外身者。了诸烦恼不共合集。而得成就清净身业。及得清净庄严身相。为诸天人之所赞仰。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得以身观身念处。云何诸菩萨以受观受念处。谓诸菩萨于彼一切苦乐等受。应以智慧方便善可了知。于诸乐受无贪惜意。若见诸恶道受苦触时。起大悲心无缘息意。于苦乐受触。无无明意随念了知。如是苦乐非苦非乐。得出离见。而诸菩萨以智慧方便。于诸有情。或为成就或为远离。然此有情于受出离。无所知解。于此乐受随乐施与。于彼苦受随为除灭。于非苦乐受。随顺一切智智。得获轻安。以大方便善巧。而摄受之为说妙法。令诸有情亦获轻安。何等因缘说如是受。谓于善成就而有乐受。于不善成就乃有苦受。复于是处。我人众生寿者。起种种受。所谓执受。取受。颠倒受。遍计受。恶见受。眼想受乃至意想受。色想受乃至法想受。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以要言之。乃至于内外法。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是中或苦或乐。非苦非乐。说名为受。

复次于总聚中。或有一受。谓一心所表。二受。谓内外所表。三受。谓过去未来现在所表。四受。谓四大所表。五受。谓五蕴作意。六受。谓六处遍计。七受。谓七识住处。八受。谓八邪相应。九受。谓九有情居。十受。谓十善业道。乃至总略诸受。种种作意。是故应知有情无量。受亦无量。又诸菩萨观乐受时。见诸有情住生死际。令发智慧。为彼开示善不善受。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以受观受念处。云何诸菩萨以心观心念处。谓诸菩萨秘密守护正念不动。观察此心速疾生灭。无有状貌及无住处。亦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知初发心最极微量。远离心相。于其方分了不能得。是心所集一切善根。最极微量亦皆远离。及无方分。又于是心回向菩提。于自体相。无心所了。无心所观。无心所入。佛言。是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谓菩提心与彼善心。于其作用而不共行。又善根心与菩提心。亦不共行。又善根心与回向心。亦不共行。又回向心与菩提心及善根心。悉不共行。应当如是观察。不生惊怖。次复获得甚深缘起。不坏因果。然法性心即有情自性。如是还属诸法因缘。无动无作及无主宰。彼如覆障不共相应。是故应知。此法性心亦不共行。云何法性及覆障心。法性心者。谓于是处悉无所施。若复以一切所有。回向遍覆庄严佛刹。是心覆障。如彼幻化。于刹那顷最极寂净。名法性心。若复集诸禁戒。回向一切迅疾神通。是心覆障。犹如梦想。毕竟尽尽无余。名法性心。若复乐忍辱力。乃至回向遍覆庄严。是心覆障。犹如阳焰。毕竟离身心相。名法性心。若复发起一切精进。回向圆满一切佛法。是心覆障。如水中月无执无见。名法性心。若复以一切禅定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回向诸佛三昧。是为覆障。无色无见无对无表。名法性心。若复以智分别。宣说一切清净句义。回向圆满诸佛智慧。是为覆障。种种施设。名法性心。若复于诸善根有所间断。是为覆障。心无因生。名法性心。若复因菩提分法所起。是为覆障。解脱六境。名法性心。若复于佛境界有所断灭。是为覆障。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如是行以观心行时。安住神通。得彼神通于一心中。而能了知一切有情心之所趣。知已随其本性而为说法。又复安住大悲。得彼大悲而能化度一切有情。无有疲倦。于此观行加持是心。无尽无灭。设复入生死际断诸系缚而于此心念智不起。超诸行法。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而得安住。是心乃至圆满一切佛法。是心于刹那顷。能与胜慧平等相应。决定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以心观心念处。

同类推荐
  • 大乘入楞伽经注

    大乘入楞伽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母孔雀尊經科式

    佛母孔雀尊經科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水浒传

    水浒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罗天大醮午朝科

    罗天大醮午朝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晚眺

    晚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逍遥津

    逍遥津

    作品以日本占领下的北京为背景,描述了七舅爷和钮青雨这对没落的旗人贵族父子的故事,他们的经历中放射出了北京城在上个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的部分景况。
  • 父子双雄班超班勇(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父子双雄班超班勇(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班超以武功绝技闯过索命的三关,赢得出征西域的征荣。以大智大勇的谋略歼灭了北匈奴百万大军,统一了西域。继承父业的班勇又以惊世奇计尽杀了反攻而来的北匈奴强敌,控制了西域局势。小说充满了九死一生的险情和智胜邪恶的悲壮情调。
  • 婚约:中短篇小说选(黑塞文集)

    婚约:中短篇小说选(黑塞文集)

    黑塞创作生涯长达70年,作品涵盖面甚广,除了《在轮下》、《荒原狼》、《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玻璃球游戏》等长篇小说外,也从未中断过中短篇小说的创作。黑塞擅长以象征的艺术手法,从精神、心理方面,折射外界对人的心灵所造成的深刻刺痛,从而使作品的内在意义得以凝聚和升华。本书采撷的26则中短篇小说均是黑塞此类作品中的精品,它们体现了作者早中晚不同创作时期的特点和风格,对我们全面了解黑塞以及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 他来自清朝

    他来自清朝

    十六年都这么平淡无奇的过来了,一直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底的叶妤歆从来不信什么牛鬼蛇神。可眼前的书生又是什么情况?说他是人吧,一身古代服装与她格格不入。是鬼吧,这一脸清秀的模样和与生俱来的古风气质又是闹哪样?
  • 重生种田之长姐威武

    重生种田之长姐威武

    一朝穿越,家徒四壁,一无所有,父母双亡,弟妹四个,嗷嗷待哺!身为长姐的朱元宁,以智慧为外挂,以阅历为辅助,以勤奋为武器,开始艰苦创业。致富路上,光芒闪耀,男爱女妒,难以避免,看元宁如何披荆斩棘一路前行,最终斩获真命天子!苏鹤亭:“温柔体贴谁不会?武力保护我也能!尊重理解和支持,娘子,我才行!”
  • 重生之小世界游戏

    重生之小世界游戏

    赚成首富从游戏开始,开挂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开局垂钓加美食,接着超市、酒店、娱乐公司。对游戏而言,光有经营和策略是不够的,还需要益智、休闲和角色扮演。当然,想要体验更高级别的游戏,就需要花光体验金,从而转换为游戏币。【游戏目标】:将虚拟变成现实,现实成为游戏,让玩家拥有经营之道与学霸之才,在收获财富与荣誉的同时,成就一代商业奇才,缔造出属于玩家的商业帝国。ps:都市重生商战文,偏经营战略,单女主,轻松。唯一群:20075441
  • 为君山水画曙光

    为君山水画曙光

    一生倥偬,半世伶俜。曾经绰约翩跹相伴,跅弢不羁,如今却一语成谶,倜傥不再。茕茕孑立,踽踽独行,几世轮回,乖戾的王者再度归来。独步江湖,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负尽狂名,不过不服,一剑斩之。且看他(她),仗剑走天涯。
  • 随笔杂语

    随笔杂语

    观天地之理,查万物之机。寻天机之密,思百家之言。
  • 紫青双剑录(第九卷):双凶 黑狱(经典系列)

    紫青双剑录(第九卷):双凶 黑狱(经典系列)

    《蜀山剑侠传》为「天下第一奇书」,经过增删、续写之后,改名《紫青双剑录》,自成面目,情节曲折离奇,而在结构上,其大体上各自独立的特点,也使得每一本分卷独立成篇,不会有前后不连贯之感,都可以看得人津津有味。本卷一开始,老怪兀南公出场,虽属旁门,气势却是不同凡响。其女徒儿沙红燕亦惹人好感。易静与陈岩两生情意结的纠缠,到了大斗鸠盘婆,危难中的捨命之擧,叫人刮目。邪派也不容小觑,先有九烈神君和枭神娘夫妇的「九子阴雷」,后有九十七岛妖人之首乌龙珠的「诸天秘魔乌梭」,威力更是不可思议。高潮迭起,目不暇接,作者笔法之高妙,气魄之恢宏,每每使人为之瞠目结舌,捧读难以自休。
  • 焚天狂妃

    焚天狂妃

    人人得而诛的魔女被逼落崖,再次睁开眼她成了凤家胆小懦弱的废物六小姐。凤清羽娇媚轻笑曾经欺她辱她之人百倍偿还,她锱铢必较,最擅长伪装。却不想误入魔族禁地,一不小心唤醒了那沉睡几千年的魔尊,顺带调戏了一把,却不想从此招惹了一个大麻烦。“羽儿,本尊守身如玉千万年,你要负责。”凤清羽看着那个外界闻之色变,心狠手辣,冷漠无情的魔尊眨巴着可怜巴巴的眼睛看着她,忍不住扶额长叹,她造的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