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1700000006

第6章 青虬如有意,白虎无此心

范曾鉴识黄宗羲草书对联

拒试康熙皇帝亲躬主考博学鸿儒科的海内俊彦耆宿,若真要细数下来,确是没有几人,与清廷彻底决裂,态度最坚定、行为最坚决的并非那几位读破天书的海内大儒,这老几位多少给了康熙面子,可见人情有所不能忍者,贤愚不能免。不食周粟,一点儿不含糊的是江西永新人氏贺贻孙,九岁时的文章,已名动乡里,甲申国破,明朝鼎覆,贺贻孙铁心不仕新朝,岩崖隐居,有官写信举荐他应试博学鸿儒科,贻孙阅信数行,面色已沉,痛呼:世道可避,功名难逃,那就遁世消失吧!于是“剪发衣缁,结茅深山”。自怜长虹蓬窗见,白首不瞻五色云。他透过风雨飘摇的茅屋篷窗,欣赏两山之衔的绚丽彩虹,绝不向往紫禁城上空的五色祥云。从此其人其事杳无踪迹可寻,“独喜埋名今渐久,无人问字到山家”。恐怕有清一代名副其实的真隐先生只此一人吧?

清代享国二百九十五年,博学科考只举办两次,第二次由乾隆皇帝主办,易鸿儒为鸿词。雍正时,曾以“几年蕨薇都吃光,一队夷齐下首阳”讥讽明末士子竞相仕清的袁枚,乾隆元年庆幸赶上了博学鸿词科。这位二十一岁的青年诗人,经金鉷荐考,应征硕儒二百多人,而以其年纪最轻,虽未考中,袁枚从此名闻天下,成就了日后的名誉与地位。

秀水朱彝尊的运气是再好不过了,康熙祖孙“开博”,朱彝尊祖孙入选,朱彝尊考上康熙博学鸿儒科,孙子朱稻孙考上乾隆博学鸿词科。稻孙此前未能入场,或系魁星之不照应,不干学问高低,特蒙皇恩,优以旷典以录,深感荣耀而底气犹嫌不足的是世夫间传其必是沾了乃祖的光。乾隆皇帝是真高兴,高兴朱明前朝望族高门的后代有祖孙二人“入我彀中”。

早已怀抱宗旨、立定乾坤的黄宗羲断不理睬康熙的多次相请,坚不出山,康熙敕命巡抚至黄家,缮写其书送入大内御览。康熙深知:“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而宗羲正江南秀民渊然深秀高贤无两之士。康熙下江南送匾与黄,以示思贤之切,宗羲虽有所感焉,仍不做清朝的官,康熙连连慨叹:“人不朕归!人不朕归!”

黄梨洲在余姚家乡的书房内,啜饮新茗,隔着袅袅清香,偶瞥御赐匾额,思绪绵渺,他或许想到了康熙对自己的尊重,不正是清廷对汉文化的敬仰和认同吗!狷介的黄宗羲不免心旌微动,答应让儿子黄百家参与明史的修纂,还将自己收藏的明史资料借与明史馆一用。那块康熙御赐的匾却始终没有高高地挂起来。这便很有些像傅山被人抬往京城应博,一见由大明门改作的大清门,涕泪横流,愤厥于地,陪同的大臣魏象枢吓坏了,生怕他说出什么难堪的话,赶忙搀起说:“止,止,是即谢矣!”魏先生真会说话,算是傅山谢过恩了。康熙并不见怪,反而准他免考,又赐中书舍人。傅山归乡,绝不许人称其中书舍人,谁喊跟谁急。

黄、傅二贤,金玉同坚,一般襟抱。由是摩石精舍主人想起收藏的黄宗羲草书对联,从联语内容引申来看,应是写于康熙应召之后。精舍主人于1999年购于文苑阁,文苑阁坐落在天津和平路劝业场附近,1949年前和平路名罗斯福路,这一带乃是民国年间古玩古籍字画碑帖的集散地,劝业场二楼的天祥市场和对面的泰康商场,是当年徐世昌、世章兄弟,周叔弢、方若雨及方地山、袁克文等许多民国胜流的淘宝之地,多年后还有些文化的余韵可寻,黑地金字的文苑阁堂匾是郭沫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手笔,画家黄胄来的次数最多,每次都是用自己的画,交换他看上的店中古玩,货换货,两头乐,黄胄创建的炎黄艺术馆中很是有几件藏品是这么来的。

黄宗羲的这副对联,是文苑阁店堂生意卖出的最后几件好东西之一,不几年文苑阁的房子也拆了。黄宗羲法书传世不多,故少借鉴,江南多赝鼎,吴湖帆都买错。这副出自文苑阁旧存的黄宗羲对联,狂放的草字落墨在浅藕色库绢上,比五尺对联略长而窄,清人装裱,未及启轴,签条上一行端秀小楷,上眼一扫,先自撩人几分清兴:“黄梨洲先生草书五言联”,悬于素壁之上,忽然满室的空气都变了,好似苍润的烟云在流动,这感觉像是不久前览顾田家英珍藏的那副令毛泽东一见赏心,借挂在菊香书屋多日的邓石如对联:“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的情形一样,两幅草书对联年代距之不远,同为五言草书,同作边跋长题,同是送行书以为别之作。黄宗羲大儒手笔自非凡骨可想,笔意奇崛豪宕,曾经多位专家鉴定为真精之作,只是上下联第二字的鉴识,未可遽下定论,不敢说时人眼力不济,实是古人作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联语文字既不能通读,再不好作壁上观,卷起藏之秘笥。

龙年正月,范曾先生躅浮清风,光临摩石精舍。精舍主人大喜过望,呼童篝火,洗盏瀹茗,围炉鉴古,尽出其所藏,吉金古铜青瓷角雕……凡此种种雅玩清供,稍获先生青睐只一二件而已。先生好书画,“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画外话》自序:“中国画状物言情,必依托于笔墨,笔墨之优劣则视画家书法功力之深浅。”可知范曾先生倚重书法,依先生品格,虽于张瑞图、郑孝胥或可清赏,不可言爱。而于黄梨洲想必爱其书法,更爱其人。

精舍主人从黄花梨柜中捧出黄梨洲对联,恭请先生鉴赏,拈住天杆,先生旋动地轴,打开的是下联,“白云无此心,好字!”先生的赞语脱口而出,再瞻上联:“青如有意”,青字后的这一字写法大奇,一时难认。范曾复启下联,对照上联后,觉云字有疑,“白云无此心,以黄梨洲之诗才,不会出此寻常章句。”稍顷,似是自语:“应是虎字,白虎无此心。”虎字之认定,与上联第二字的裁定大有关联。范曾以手摹画,蓦然敲定:“虬,虬字无疑!好个青虬对白虎,工于对仗,合乎平仄,后三字不计平仄,应为大师百无禁忌,不以音害意。”“青虬如有意,白虎无此心。”才始朗朗诵出,边跋顺势而解“拱宸社盟兄将有岭南之行,书以相别。余姚弟黄宗羲”。

范曾先生借诗人、书家之素养,审音掞藻,疏狂解草,点定精赅,完释此联。

“梨洲以青虬喻清廷,白虎以自况。康熙有擢用之意,宗羲无出仕之心?”精舍主人以此浅见求正范公,公言:“极是,此联此书,不知今人谁可写得?唯心悦诚服而已。”公之激赏,令人欣快,字以人重,斯为不虚。

范曾先生十一世祖是明代末叶,彪炳气节被《清诗纪事》称为“东林眉目”的范凤翼,与黄宗羲正是同气相求的一流人物。名士千秋,有遗韵流芳,手泽可抚,岂是摩石精舍可独享之物,抱冲斋诚为弢藏此联之最佳处,物之聚散有缘者得之,范公遇梨洲宝墨于沽上,不亦深缘者乎!

同类推荐
  • 胡适选集:文学与哲学

    胡适选集:文学与哲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一生曾获32个博士头衔 。叶君主编的《文学与哲学(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文学、哲学理论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可以从中了解大师的风范。
  • 赵大年卷

    赵大年卷

    古人讲究惜墨如金,大概与刀刻竹简之费力有关。埃及的羊皮书,朝鲜的陶片书,我国的钟鼎铭文,肯定都是短文章。本书收集了作者的151篇小散文、小随笔。小,就是短小,每篇五六百字。一篇一页,每篇配一页插图,文图并茂,更好看。古人讲究惜墨如金,大概与刀刻竹简之费力有关。埃及的羊皮书,朝鲜的陶片书,我国的钟鼎铭文,肯定都是短文章。 一个故事、一点醒悟、一篇文字、一幅图画,互相映衬,蕴涵了生活多彩的色调与悠长的滋味。
  • 季羡林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季羡林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清华剑客,北大泰斗,世纪风雨赤子心。静观天地自在心,细品人间温凉,百岁老人至情至性至美之作。本书精心选取了季羡林先生所著的多篇品赏景物、回忆留学时光、述说旅游见闻、感慨人生、怀念故人等富有代表性的散文佳作,如《重返哥廷根》《月是故乡明》《表的喜剧》《马缨花》《神奇的丝瓜》《忆章用》等。从懵懂少年到历经沧桑,季羡林先生将一生的感悟寓于文字,使得这些散文作品饱含人生哲理,行文幽默风趣,真挚淳朴,平易天然。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他的至情至性,以及沉淀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智慧。
  • “贾立群牌B超”

    “贾立群牌B超”

    1977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这是新旧更替的一年,也是感情复杂的一年。大街小巷的墙上还残留着带有“文革”色彩的标语,拉开改革开放帷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也要一年后才会召开,但已中断了十余年的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却得以正式恢复。在这一年的最后一个月里,570万考生走进考场,试图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 散步思絮

    散步思絮

    本书是作者步入八旬之年的一部散文随笔集,主要内容就是每天散步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内容涉及广泛,大凡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虫一鸟,乃至民间风情,世俗冷暖,文人轶事,都在作者笔下如渔樵闲话,娓娓道来,给人以启迪、深思。真应了朱熹“世事通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联中真谛,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
热门推荐
  • 华娱之梦

    华娱之梦

    好春光,不如梦一场,梦里青草香。千禧年初春,林木落脚到了四九城外的村子里。然后一切都开始变得像是一场梦一样。一场如梦似幻的华娱之梦!---------ps:已完本240W同类型《华娱》,欢迎开杀,信誉保证。
  • 梁书

    梁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Rebecca Of Sunnybrook Farm

    Rebecca Of Sunnybrook Far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坚定理想信念、坚强党性原则、求真务实作风、朴素公仆情怀、勤奋学习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该书是习近平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单行本。
  • 清朝故事多

    清朝故事多

    从佛库伦生出爱新觉罗家族远祖布库里雍顺,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乾隆,舒尔哈齐,五大臣,四大贝勒,储英等等,一直写到清末帝溥仪退位中国走向共和,400年政治、军事、金钱、美色、文化等一应俱全,立体全面展示满清皇朝发展史,政治官场里的权谋手段,政客博弈的刀光剑影,普通小人物不懈奋斗的历史,拉帮结伙,结交人脉,消除异己,得到利益,用已得利益巩固己方力量,然后物极必反,此消彼长,永远没有常胜一方,继而陷入不断谁主沉浮的魔咒,不断上演着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处其境,难解其乐。
  • 王阳明:神奇圣人的16堂心学课

    王阳明:神奇圣人的16堂心学课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阳明心学的传世典籍《传习录》,深入浅出地阐释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核心理念,让今天的读者轻松领悟阳明心学的神奇智慧精髓,修炼内心强大的自己,获得幸福完美的人生!
  • 幻雪恋女

    幻雪恋女

    她,被称为世界容器,一朝逃避,三分钟热度的自杀穿越。他,腹黑傲娇的帝国太子,乱世中与她相逢。似有似无的婚约,神秘的雪型盒子,突如其来的质子交换……命运的枷锁锁定他们,是谁的情劫?谁的心动?又是谁逆了这天地?没心没肺的天才少女,君临天下的傲娇少年。一场棋逢对手,势均力敌的爱情追逐游戏。
  • 昆曲

    昆曲

    这本《昆曲》由金开诚主编,吴风华、张海新编著,适合大众阅读: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等表演艺术。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渐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 逍遥九月

    逍遥九月

    自唐朝末年,百刃门建立以来历经风雨,明朝万历年间,百刃门重现江湖,又引来一场腥风血雨。本书属于新派武侠类小说。男女均可享用。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