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2200000007

第7章 漫谈狄更斯

今年是英国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诞生二百周年纪念,世界各地皆有庆祝活动。我家附近的一家书店也在减价销售他的小说,然而我实在提不起兴趣买,不禁扪心自问原因何在,特别是近月来我发奋重读文学经典,甚至打算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早知道狄更斯对陀翁颇有影响,为什么我还是不想读狄更斯?日前偶尔看到英国《金融时报》Christopher Caldwell的一篇文章,意见相同,并且认为狄更斯在外国的地位远比本国为高,在外国人心目中,他的小说代表英国,美国人尤其如此想。众所周知,十九世纪美国曾有狄更斯热,他的小说在英国报章连载,美国读者甚至跑到码头去等着看轮船运来的报纸,迫不及待地看小说人物的命运,追问“小耐儿还活着吗?”我不禁又想到晚清林琴南翻译的《孝女耐儿传》(原名是The Old Curiosity Shop),他也是感动至极,还写下一篇洋洋洒洒的序文。我找来重读,倒发现这位不懂外文的翻译大家的观点甚有启发性,林氏将狄更斯的文笔与曹雪芹和太史公相提并论,认为《红楼梦》叙人间富贵,人情冷暖,但“终竟雅多俗寡”,而狄更斯则能“扫荡名士美人之局,专为下等社会写照”,又说“叙家常平淡之事最难着笔”,而狄更斯“则专意为家常之言,而又专写下等社会家常之事”,实在是小说大师。

林氏对《孝女耐儿传》颇情有独钟,我曾在多年前写的博士论文中提到,林把这本“煽情”(sentimental)小说赋予道德意义,耐儿成了儒家孝道的典范。在此篇序文中,林氏特别点出狄更斯文笔的妙处,用的是旁敲侧击的手法:读者以为“耐儿之奇孝,谓死时必有一番死决悲怆之言,如余所译《茶花女》之日记”,然而“狄更斯则不写耐儿,专写耐儿之大父凄恋耐儿之状”,足见大文豪的用心良苦。读过此小说的读者当会知道,耐儿的祖父是一个赌徒,不听孙女的劝告,耐儿的死是他间接导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也是一个赌徒,可能与此心有戚戚焉,不过这位俄国大师专注的是一种内心的罪恶,而非言情或孝道。据学者研究,1862年狄更斯曾接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访问,陀氏还引了一段他的话,大意是说:狄氏小说中的好人都是他自己想做的榜样,而坏人则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恶魔。这个说法似乎用在陀氏自己身上更为恰当。我在网上查到一篇宏文,是一位俄国女学者Irina Gredina写的,文中提到陀氏在1867年就借了法文版的The Old Curiosity Shop来读,甚至把David Copperfield(《大卫·科波菲尔》,林译《块肉余生述》)看了数遍之多!这篇论文特别分析狄更斯的小说Our Mutual Friend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和《白痴》的影响,不仅是犯罪心理的描述,而且更重要的是正面人物的典型——前者的John Harmon和后者的Myshkin王子都是同类的圣洁人物,饶有洞见。这两本小说我都没有看(后者只看了一半,但看过黑泽明据此改编的日本影片),不敢作评。但至少Gredina提醒我们,他不仅深入人性的黑暗面,而且更向往人性善良的一面,两位大师都是基督徒,虽然英国国教和俄国的希腊正教在仪式上大不相同。

鲁迅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坚韧”的受难精神,可说把正面和负面都顾到了,但他没有看到陀氏小说中的天真纯洁的人物,如《白痴》中的Myshkin王子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阿留夏;罪犯和圣徒乃人性两极,也可以是一个角色的双重性格或两个对等人物,所造人性谁也比不上陀翁描写得更深入。

对我个人而言,狄更斯小说的社会性反而显得突出,他从中产阶级的角度描写中下阶层的人物,入木三分,但他的视野还是脱离不了中产阶级,而且相当保守。当时英国社会在工业革命影响下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市人口遽增,工人和穷人大量拥入,问题严重,他虽同情穷人,但并不主张革命,只望有钱人多一点恻隐之心和正义感而已,当然也不够客观,也比不上巴尔扎克。倒是他对于充斥于伦敦街头巷尾的“鸡鸣狗盗”之徒的描绘十分生动,难怪Oliver Twist(林译《贼史》,又译《雾都孤儿》)最受欢迎,改编的电影不下五六部。我少时受电影影响,最喜欢看他的《双城记》,和所有读者一样,只记得小说开头的那一段话:“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那是有希望的春天,那是绝望的冬天”,这段话现在读来有点夸张,稍嫌肉麻;反而是第二段更有趣,而且颇富幽默感:“在英国有一个大下巴的国王和一个面貌平庸的王后;在法国有一个大下巴的国王和一个面貌平庸的王后……”故意重复,讽刺的意味也更浓。继续读下去,故事的主角Sydney Carton出现了,他到巴黎,被卷入法国大革命,为他仰慕的女子牺牲。也许当年我看的好莱坞影片中饰演此角的英国演员Ronald Colman气质高贵,演得太精彩了,连带使我感动仰慕不已;现在思之,却觉得小说和影片中的“意识形态”都相当保守,对这场大革命的看法全是负面的,集中在断头台杀人的“大恐怖”,显然反映了狄更斯的保守心态,和另一个英国名人Edmund Burke差不多。

我个人印象较深的狄更斯小说是Dombey and Son(林译《冰雪因缘》),也是为了当年研究林琴南而读的,先看林的译本,然后进入原著,发现这是一部真正的历史小说。故事描写的是一个资本家和他的公司,内中对于铁路交通——特别是火车煤烟——带来的冲击和伦敦的都市演变描写得甚为生动。我在英文论文中写道:这是狄更斯后期的首部成熟作品,认真关注社会问题,“进一步反映了狄更斯因物质生活改善而感到的矛盾,他一方面批评工业主义为社会带来的种种罪恶,与此同时,他又明白机器的好处,以及机器带来的力量和财富”。当然小说中也有一个人情的主线,和一个孝女,感情与道德合二为一,当故事结尾父女重逢,女儿对原来冷酷父亲说“自今而后,永不再别”的时候,林琴南禁不住加上一句感言:“畏庐书至此,哭已三次矣”,大有天下有情人同声一哭之意。

附记:

上面提到我对狄更斯有偏见,总觉得他的英文太啰唆,不免烦琐。也许维多利亚时代的文体本来就是如此,与现代英文不同,然而我看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小说并非如此,读来甚有兴味。而康拉德(Joseph Conrad)更是了不起,原籍波兰,竟然写出如此精练的英文,引人入胜。哈代(Thomas Hardy)的英文也啰唆,但写得有深度。勃朗特姊妹(Emily and Charlotte Bront?觕)的作品,至今流行不衰,《简·爱》和《呼啸山庄》多次被搬上银幕,也自有其原因。相形之下,几乎把狄更斯比下去了。然而又有人认为狄更斯的英文应该是可以朗诵的,他在家里的客厅时常举办沙龙,邀请亲友听他朗诵自己的小说稿。华人读者如我,即使谙英文,还是读不顺畅,看来需要借助英国BBC的演员,才可以重现真面目。倒是林琴南不太忠实的古文译文(内中不免删节),我至今读来依然有味。

同类推荐
  • 苏曼殊作品选

    苏曼殊作品选

    英人诗句,以师梨最奇诡而兼流丽。尝译其《含羞草》一篇,峻洁无伦,其诗格盖合中土义山,长吉而镕冶之者。曩者英吉利莲华女士以《师梨诗选》媵英领事佛莱蔗于海上,佛子持贶蔡八,蔡八移赠于余。太炎居士书其端曰:“师梨所作诗,于西方最为妍丽,犹此土有义山也。其赠者亦女子,展转移被,为曼殊阇黎所得。或因是悬想提维,与佛弟难陀同辙,于曼殊为祸为福,未可知也。”
  • 郑振铎文学精品选

    郑振铎文学精品选

    本书收录了现代著名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著名作家、诗人郑振铎先生的部分经典作品,其中包括散文21篇,小说12篇,诗歌9篇。《别了,我爱着的中国》《唯一的听众》《猫》等作品,更是因被收录于中小学教材,而被大众熟知。
  • 中国文化名人谈亲情

    中国文化名人谈亲情

    本书是《中国文化名人书系》丛书之一,是中国当代散文作品集,其主要是对亲情的谈论。书中分别选入鲁迅、周作人、郭沫若、叶圣陶等120多位作家的多篇散文作品,如:《风筝》、《做了父亲》、《一个人在途上》、《屠敬山先生》、《望断天涯儿不归》、《白舅舅》、《心上的暗影》、《怎么爱人也不够》、《三姐夫沈二哥》、《长情默默》、《陌生的儿子》、《家累》等150篇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最华美的语言文字,从中读者可以了解到每位作家在亲情方面的创作风貌。
  • 李尔王

    李尔王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是英国的一个古老传说,故事本身大约发生在8世纪左右。后在英国编成了许多戏剧,现存的戏剧除莎士比亚外,还有一个更早的无名氏作品,一般认为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是改编此剧而创作的。故事讲述了年事已高的国王李尔王退位后,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到荒郊野外,成为法兰西皇后的三女儿率军救父,却被杀死,李尔王伤心地死在她身旁。
  • 百年沉浮

    百年沉浮

    本书介绍中国体育界百年沉浮的故事。向世人披露百年重大事件的背景材料,刘长春“单刀赴会”的悲壮之举,“马家军”勇夺冠军的坎坷艰辛路,乒乓球队从独霸世界到与“海上兵团”的对峙,女排“五连冠”的风雨历程和后来的英姿不在,“梦之队”教练的双双出走,足球俱乐部的内幕,与球迷的恩恩怨怨。
热门推荐
  • 快穿Boss大人是病娇

    快穿Boss大人是病娇

    苏陌睡梦中绑定了一个拯救黑化系统,从此跟黑化反派过上了斗智斗勇的生活。苏陌表示,如果仅仅只是拯救他,她很乐意。可是还要将主线剧情破坏掉,嗯,很累,这么累得事情还是多多益善为好。从此过上了拆cp,撩小哥哥的剧情然而某一天,已经脱缰野马般的剧情突然正常了,还再也掰扯不过来,苏陌阴恻恻的看着身边占有欲极强的男人,“是不是你在搞事情?”男人淡笑,“正是为夫,夫人打算怎么办呢?”说完,还坏坏的对着苏陌卖萌……(和谐掉)苏陌瞬间软了,“还能怎么办,只有宠着了。”这是一个越挫越勇的爱情故事…一起期待一下作者的渣文笔/开心
  • 狂妃不侍驾

    狂妃不侍驾

    她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异能特工,携带异能,异世重生。传闻凤家三女,天生废体,臭名昭著,却何以一朝蜕变,绝世轻狂。倾天权势?不过是她玩腻的东西。至尊修为?不过是她弹指一挥间,魅世一笑。“世人虽欺我,辱我,谤我,羞我,毁我,笑我……我一道天雷轰死,地火毁尸灭迹之!”一步步重登命定的帝位,凤冠霞帔,至尊绝世,谁敢再笑她昔日废材草包!肆意轻狂,倾世锋芒,胜者为王!东方灼:“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君临天下,朕许你半壁江山。”*君无痕:“火儿,你可知一夜白发,心有多痛。”连璧:“朕这一生最后悔的事,就是当初为这天下,负了你。”*乱世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掀起一段千古绝世传奇。【女主狂肆不羁,男主强大深情,宠文+爽文。】
  • 大数据恋人

    大数据恋人

    新书《傻白甜深度患者》内投已过,欢迎投资收藏推荐哦~简介:如果一项技术,让人不需要再去查恋人手机,便能对他(她)了如指掌,全知全能的上帝之感,真的能令人幸福吗?如果一项技术,有人知道你离不开它,所以利用它来对付你,当幡然醒悟时,人与人之间,是继续相爱还是反目相杀呢?如果一项技术,它用“充分的理由”将一群人评为“烂人”,你是“不听不听让它王八念经”,还是“好怕好怕绕人家而行”?如果一项技术,它规划人的一言一行、影响人的感受心情,人是会失去主控?还是冲破自我的苍穹?改变世界的大数据,也被一群技术宅利用到脱单里,在相互纠缠中,人与工具、人与人的关系,又将何去何从呢?
  • 司茶录

    司茶录

    她是富可敌国的商族之女,手握新茶秘方,唯求家宅安宁。她以“龙团胜雪”贡皇族国库,以“银丝水芽”养万马骑兵,以“散叶炒青”绘商贾传奇。只是,当一切尘埃落定时她才发现,昔日的枕边人,竟是让她家破人亡的祸首元凶。当缠绵悱恻抵不过江山的诱惑,当骨肉血脉抵不过弑父之仇,坚毅如她,只能凭一己之力,换余生温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洲幻世行

    神洲幻世行

    九千世界的隐秘,六道轮回的因果。人世间的种种百态,长生路的追求,仙域背后的陷阱,地球的最终演化,有过去、现在、未来。一切都在改变,颠覆正在发生。
  • 机灵超级班课堂(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机灵超级班课堂(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朱舜水文选

    朱舜水文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草莓味雪糕

    草莓味雪糕

    沈淼阅男人无数,倒追从未碰过壁。可是人在江湖走,哪有不踢铁板的道理?!沈淼觉得廖言墨简直就是她人生中的一个大BUG粉碎了她的不败神话!哼,男人!看姐姐我怎么收了你们!饭堂“偶遇”广播表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冰山给暖化了,人却突然跑了?什么鬼?久经情场小迷妹+腹黑闷骚冰山男=草莓味的校园剧(作者自恋自夸),还你们一段甜甜的恋爱?不喜勿入?!
  • 古风斋

    古风斋

    古风小说合集————《琴师》那天,我穿了一身红嫁衣,身前放着一把桐木琴,手中抱着阿九的骨灰……“我这一生,十年清苦度日,十年行尸走肉,三年相依为伴,三年四处漂泊,后又遗恨而终。”《且试天下》昔闻周小史,今歌月下人。玉尘手不别,羊车市若空。谁愁两雄并,金貂应让侬。“人言吾有帝王相,审尔,当册汝为后。“——子华“你我共过患难,也同过富贵,亦当生同衾,死同穴,魂相随!“——阿蛮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