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4600000004

第4章 古刹之光

鲁文基和梅丽走出格尔木机场时,西部汽车公司一位经理已在等着,身后停着辆大马力的新越野汽车。经理将车钥匙交给梅丽:“所有技术性能指标都是按你的要求设计的,即使在海拔五千米高度行驶也没问题。”梅丽绕车看了一遍,又掀开尾箱,里面塞满了用具和食品。有台旅行电视机是她背着教授叫配上的,老头子不肯买消闲的玩意,说消闲是浪费生命。

交货之后,经理说:“祝你们旅行愉快。但我感到好奇,这里到青海腹地有好几条航线,为什么你们选择危险的汽车旅行?西部高原气候和地理条件都很恶劣……”

鲁文基板起脸孔:“我看得懂青海旅行介绍。”经理讨了没趣走了。他的话其实不错,但这次探险老头子想避人耳目,因为这次行动不很成熟,若带着个漂亮女助手招摇惹眼地乘飞机还能保密?

老教授从空间站跑下来深入青海,纯粹出于偶然原因。半年前,即大年初一晚上,空间站里冷冷清清,老头独自坐着生闷气——梅丽把他最爱吃的米老鼠巧克力藏起来了,因为糖尿病人不能吃那么多甜食,连过年也不行。梅丽装着不知道他恼火,玩起一台新买的电子望远镜来,镜头对着亚洲大陆缓缓扫过。这晚月亮在地球背后,大地一片漆黑,她忽然看见黑暗中闪烁着几点辉光,此起彼伏,忽明忽灭。梅丽计算了方位,发出异光的地方是唐古拉山南麓。这大山深谷中哪来的神秘闪亮,她便忙叫教授来看。哪知教授余怒未息,斥道:“你喝过几瓶墨水?做梦也在想发现奇迹。睡觉去!明天又起不来了。”梅丽知道这时再争也是白搭,便先迅速拍了几张照片,一面应道:“我哪天睡懒觉了?还早呢,我还要喝点咖啡,你也来杯放糖精的好吗?”咖啡煮好,红外感光片也洗出来了。教授挑战似的往杯子里连丢两块方糖,然后才接过湿漉漉的照片。

照片上,黑色的背景前有几个大光球。

教授沉默了好久,突然说:“我们到唐古拉山去看看。”梅丽吃惊了:“你这把年纪能去?”

教授最忌讳这个,吼道:“年纪大怎么啦,没用了?我光在这坐着,哪来的钱给你开工资?”

事情就这么定了,先准备,夏天化雪时动身。

越野车离开格尔本,直入西南的砾石戈壁。虽是盛夏仍然很冷,翻过几座山梁,地势愈发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最后汽车离开公路折入一条冻土大峡谷。快天黑时汽车突然像被什么撞了一下,两边山壁上哗啦啦地滚下一些石块。教授叫声不好:“地震!快冲出峡谷,开到那高坡上去!”梅丽迅速换过头挡,右脚一踩到底,汽车猛地一跳狂吼着向坡顶摇摇晃晃冲了上去。高坡斜度很大,打滑的砂石又多,但越野车还是咆哮着爬到了坡顶上。这里比谷底高出两三百米,就着黄昏的余光,可以望见远处一条发亮的河流和几个镜子般的小湖泊。

教授喘息方定:“别迷了路,那是什么河?”梅丽把测距镜举在眼前:“是沱沱河,我们要去河湾。”

教授拿过镜子观看良久:“嘿,不出所料,那神秘的闪光又出现了!不过路太难走,今晚赶不到了。”

“摸黑走!明天或许消失了。”

教授犹豫半晌摇了摇头:“明天走吧,会再出现的。路太险,摔死我不说,你还太年轻了点。”

沱沱河是长江主源头,唐古拉山的雪峰静卧在羌塘远处。他们到达时已临近傍晚,清冷的河水映着夕阳像浮着一片金箔,风光苍凉壮丽。

梅丽呵着冻僵的双手,点燃高压壶烧起水来。教授跺着脚:“再不吃点热的,要变成冷血动物了。但是小梅,别忙着烧水,先测一测放射线,别坐在原子锅炉上才好。”

“不用测,没有辐射。”一个声音回答,教授吓了一跳。一个穿高原旅行装的青年笑着走过来:“开车来真不容易呀,是搞地质的?我叫陈风,来考证一座古寺——写毕业论文。”

“这不毛之地还有庙宇?”

“你们自己来看吧。不远,在这土丘后头。”

古寺实际已成了残垣断壁和一堆碎砖残瓦,只剩一尊已经风化了的石佛还耸立着。陈风志得意满地介绍起来:“这是失踪已久的摩诃衍那寺。原本香火很盛,僧侣众多,后来毁于天火,湮没一千多年了。”

“就为考证一堆废墟,你只身深入此处?”

“相传这寺是天竺高僧寂护上师入藏传教时所建,每逢朔日子时,在此传大道,邻近牧民皆见寺院周围十里金光,讲经完毕金光即灭。最后一经讲毕时骤然金光冲天、雷电交加、地动山摇,全寺自燃神火,高僧在火中肉身圆寂。此后寺就衰微了。”

教授历来最恨荒唐迷信的无稽之谈,但这回却颇感兴趣,听完后思忖一番说:“这可真有点意思。”梅丽听了没做声,顺这条思路追索开了,她大年初一发现的异光不但就出现在这位置上,而且初一就是朔日,又都在夜晚,难道能说是巧合?朔日有什么名堂呢?无非是地球恰与月、日连成一线,受到较大的引力而已。于是她问:“教授,引力变化会导致发光吗?”鲁文基哈哈大笑:“你倒追得很紧呢。不过引力不会发光,照片拍到的光球无疑是空气发生电离时的辉光。我来这里是寻找一个答案:是什么力在使空气电离,大概今晚就能揭晓了。”

“今晚?今晚也是朔日,还说不是引力关系?你既然已经心中有数,还卖什么关子?”

“就这么心急?如果你不那么狠心,大年初一还把巧克力藏起来,当时就能搞清楚了。”

“那是为你好。你倒那么爱记恨。”

“嘿,偷偷把电视机带来也是为我好?我昨天就发现了。”教授得意洋洋。梅丽脸一下子红了:“你自己不也把巧克力带来了?塞在靴筒里,当我没看见?难怪靴子一只轻一只重哩。”

教授狼狈不堪,发起火来:“你就爱乱翻我的东西!难怪眼镜会跑到糖缸里,刮胡刀……”

梅丽暗暗好笑,转换话题:“我得做饭了。陈风,你帮忙把车里的东西卸下来。电视机也搬下来,别动那靴子。”教授装没听见:“别卸在这里,都搬到那土丘上去。再劳你找些木柴,烧个篝火,我们今晚来个营火聚餐。”

陈风说:“在下面不好吗?土丘上风大。”

“还是高点好。反正有火,不会太冷。”

这顿晚餐吃吃讲讲,拖了两个多小时。吃饭时三个人三样心思,陈风在揣摩这两个人是来干什么的,但总不得要领。教授则天南海北、高谈阔论,又不断揶揄电视节目的浅薄。梅丽从未见过教授兴致这么高,但又频频看表,好像在拖时间。她猛然醒悟过来,教授说过今晚要揭谜底的:“教授,你在等三点一线那一刻吧?”教授制止她,全神贯注地倾听着:“别做声。来了,来了!准备摄像机。”话音未落,电视机图像忽地没了。“短路,空气电离。”

大地底下滚过一阵低沉的隆隆声,脚下的土地颤抖起来,一下猛烈的撼动使他们站不稳脚,杯盘跳着滚落下来。教授喝叫:“蹲下!是地震,这里地势高不要紧。梅丽,看那边!”

黑黝黝的废墟上佛像头部出现了一圈光晕,日间所见的残败石雕在朦胧中升华成一幕庄严肃穆的圣灵显身景象。教授激动地说“尖端放电现象!快摄下来!”几秒钟后黑沉沉的瓦砾堆里同时冒出无数的光球,轻盈地飘向四方,咝咝地爆着火星。他们在高处俯瞰,煞似千万个灯笼在地面上游荡。

地震停了,天空却打起闪来,疾雷就在头顶上响着。几个霹雳之后,所有光球忽地全灭了,一切回复到黑暗中。

三人在篝火火光中面面相觑,电视机重新亮了起来。教授说:“结束了,壮观之至。”陈风问道:“你好像预见到有这一幕?”教授微笑:“我还预见到这里地下有个大石英矿。”他转向梅丽:“一切都明白了。主要线索是陈风提供给我的,我把它们联系起来便一清二楚了。朔日的三点一线使地球受到很大牵引力,错动了地壳的断层——地震就是这样激起的,错动的压力加在石英矿床上……”

“我懂了。”梅丽连珠炮般说了起来,“石英有压电特性,受压时产生电荷。电荷传到地表使空气电离,引起奇异的发光。”

教授肯定了梅丽的解释:“然而,我有点遗憾,费那么大的劲来到这里,解决的只是个简单问题。”

梅丽说:“这不正补了你的旅游假吗?陈风倒有点意外收获,他的论文可以写得更出色了。”

同类推荐
  • 第三种传说

    第三种传说

    第八个月头上,王红问了我一个问题。我并不意外。前妻不止一次问过,有时甚至带着点儿咆哮。之前那个女人也问过。她有点儿口吃,我和她初遇时还很轻微,我俩分开的时候,她的口吃已经相当严重,一句话停顿五六次。我很难过,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与罪犯无异。但我有什么办法呢?我不是故意的。她们问话的形式不同,但主题不变,自然与我有关。这样的询问,预示她们和我分手的日子已经不远。
  • 大清钱王1:草根的进阶

    大清钱王1:草根的进阶

    鸦片战争爆发后,外来思想不断涌入,国家弱而商业盛,胡雪岩、乔致庸、盛宣怀等一批晚清巨商强势登陆历史舞台,然而在众多的商人之中,却没有一人可与他相比,他被李鸿章誉为是清廷的国库,被老百姓称为钱王,被《时代周刊》列为19世纪末全球第四大富豪,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一品红顶商人——王炽。他用一根扁担挑着货物贩卖做起,而后在乱世中组织马帮,在中国古老的茶马古道上,用他的机智和勇敢,于川滇之间闯出了一片天地。在对待政商关系上他坚持“官之所求,商无所退”的法则,在生意场中他又秉承“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理念,虽逢乱世,却如鱼得水,涉足各行各业,吃遍政商两界。终成一代“钱王”。
  • 婚姻的梦幻

    婚姻的梦幻

    在四姑十九岁那年的春天里,媒人走上门来,要给介绍一个女婿,四姑躲出门去。回来以后,三奶和四姑说:媒人给介绍的那个人,姓杨,在双木台火车站当值班员,听说这个小伙子不错,安排个日子你俩见见面吧。四姑说:不见。三奶说:你想当一辈子老姑娘?四姑和五姑晚上睡在里屋,五姑说:姐姐,现在讲婚姻自由,你要自己做主,不要妈和媒人来定,你人太老实,找一个不上线的,你可就毁了一辈子了。四姑叹了一口气,没吱声。五姑又说:我有个主意,你听我的,就这样办。五姑比四姑小三岁,在村里妇女会当主任,人小志气大,能说会唱,能杀伐决断。
  • 大卫·考坡菲(下册)(译文名著典藏)

    大卫·考坡菲(下册)(译文名著典藏)

    《大卫·考坡菲》是狄更斯的半自传体小说,也是作者本人最为偏爱的作品。这部长达八十余万言的长篇巨著以思想开明的知识分子大卫·考坡菲为中心,通过书中各色人等的日常起居、求学谋生、交友恋爱、游历著述,极力表现了作者一生倡导的人道主义观点,同时也刻画了一系列令人过目难忘的人物:温柔、聪慧的理想化女性爱格妮,乖张怪僻的特洛乌小姐,朴实仁慈的坡勾提兄妹……在狄更斯的所有作品中,《大卫·考坡菲》涵盖了最为广泛的社会生活内容,展现了最为复杂严密的故事结构,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 平安县的命案

    平安县的命案

    平安县以穷著称,但平安县的文化气氛却很浓厚。这多少有点奇怪,不太符合孔老夫子“仓檩实而知礼矣”这一常规。究其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当年响应号召,很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都毅然决然地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要去改造一个世界吗?就要挑一个最有难度的。于是,最荒凉最落后的平安县一夜间就成了意气风发的学子们趋之若鹜的地方;于是,一穷二白的平安县一转眼就阴差阳错地来了很多很多年轻的文化人。一下来了这么多的文化人,也没啥好干的呀?那就办学吧。很快,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就当上了平安县中学老师,有的甚至还当上了平安县郊区的小学老师。
热门推荐
  • 恶魔囚笼

    恶魔囚笼

    一款不受任何保护的地下游戏,一群追逐权利、财富、生命的玩家!命不久矣的秦然,选择进入其中——为了活下去的机会!企鹅群(VIP全订:547350184;普通:392362642)请关注:吃货龙有食物~有菜单~也有彩蛋~
  • 我突然知道

    我突然知道

    乔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就发表诗作,参加过《诗刊》的青春诗会,是一个隐匿的诗人。这本诗集是乔叶蛰伏多年的爆发。这些诗作,有着冷眼观世事,深入自我内心肌理的艺术勇气,既尖利敏锐,勇猛大胆,又朴素自然,真切迷人。她写情感,热烈而深邃,带着一种绝望的激情;写世相,直击生活中的痛与痒,挑开放大我们习焉不察的种种,给人以深入脊髓的阅读快意。这些诗彰显了一位用心体味生活、时刻在场的写作者斑斓而绵密的内心风景。
  • 五零渔家纪事

    五零渔家纪事

    魏玖前脚跟人拔剑以命相抵,后脚一睁眼居然变成八岁孩童!这是何地?实验室又为何?两年不见一丝阳光,魏玖以为,她会一直这样至死。没想到,再一睁眼她居然自由了——
  • 穿越东洋:小女子好无奈

    穿越东洋:小女子好无奈

    此女,很倒霉穿越了,很庆幸,穿后是个美人。很倒霉,穿成了东洋女人,很庆幸,人在自家领土上。很倒霉,被祖国同胞追着打,很庆幸,没有打死……总之,小女子好无奈,无奈的穿越,无奈的跨国倾城之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总裁,诱拐成妻

    总裁,诱拐成妻

    多年前不经意的一次善举,换得他一生的守护!他是榕城最神秘的人物,向来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他本想守着她就好,却不知不觉愈陷愈深;她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心想着工作、赚钱;当自以为美好的初恋,抵不过金钱与权力的诱惑而分道扬镳时,却不曾想遇见了他。本文一对一,宠甜文,欢迎入坑!
  • 重回八零小辣妻

    重回八零小辣妻

    一觉醒来重生1987年,唐念是拒绝的。然而某一天她发现,自己的随身空间少了两袋药材.....然后,空间多了两双鞋?然后,空间又多了一个桌子?再然后,空间里还多了一个人!!某男厚着脸皮:“媳妇,空间是我的,我是你的,求抱抱。”“.........”神他喵的共享空间!她以为她的人生轨迹是斗斗极品,赚赚钱,谈谈恋爱,生生崽,可谁能告诉她,养成游戏什么鬼?——读者群:681487312
  •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下)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下)

    《流血的仕途》将战国末年群雄逐鹿的历史盛卷亦庄亦谐铺展开来,刻画出千古第一丞相李斯,在大秦政坛曲折、传奇的一生。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李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成就仕途理想,谨慎低调却又次次冒着杀头危险。他与史上最强悍的大老板秦始皇纠缠,与权倾天下的竞争对手吕不韦、嫪毐这样的危险政客周旋,隐忍蓄势多年,最终崛起为大秦男二号书中密布的智慧与谋略、杀伐与权术、心法与玄机,令人心惊……《流血的仕途》,不仅是一部李斯的独家仕途笔记,也是一部为官、从商、自我成功不可错失的技术集成秘籍。
  • 重启飞扬年代

    重启飞扬年代

    人到中年的吴涛,常常想到,如果能够重新站在那个命运抉择的十字路口,他一定会选择另外一条路,开启一段精彩飞扬的人生。这一天真的来了,一夜之间重生回到1995年,那年填报中考志愿的当口,面对那张笑靥如花的俏脸,他欣欣然地做出了梦寐以求的选择。未来究竟是坦途还是荆棘密布,只有走过才知道。让我们跟着吴涛一起上路,看看会经历怎样的诗和远方。
  • 学校不教的性爱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学校不教的性爱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旨在女性视角上谈论当代两性平权。性爱是一件很随心所欲的事情,性生活的和谐,关键还在于人。关注形式而忽略本质,那实在是本末倒置。
  • 那年风雪凉

    那年风雪凉

    这世上有蝉,冬入眠,春蛰伏,夏出土,鸣尽胸中不平则卒。蝉如此,人何矣?那年初雪,贺兰山上的小道姑刘知蝉下了山,一如春蝉出了土。一个山下人带她看皇都繁华,夏花灿烂,他替她画眉,撑伞拥她入怀。